世界名著简介——白夜

合集下载

《白夜》读后感

《白夜》读后感

《白夜》:心灵的交流与爱的追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白夜》以其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内涵,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深受触动。

这部作品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一个以幻想度日的人和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在四个夜晚中的心灵交流和情感碰撞。

首先,我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主人公是一个活在幻想中的人,他逃避现实,沉迷于自己的世界。

而纳斯金卡则是一个坚强、独立、充满爱的姑娘,她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不幸,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

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人物,在小说中却发生了深刻的情感联系,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的交流和爱的力量。

其次,小说中的情感描写也让我印象深刻。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细腻的笔触,将两个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让我感到震撼和感动。

尤其是纳斯金卡对爱的追求和坚守,让我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和力量。

此外,小说中的哲理思考也让我受益匪浅。

作品通过两个主人公的交流和碰撞,探讨了爱的意义、生活的价值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这些思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总的来说,《白夜》是一部深入人心的作品。

它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的交流和爱的力量,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考的作品。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追求真爱和生活的价值。

同时,它也让我们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学会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白夜》读后感

《白夜》读后感

白夜——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故事摘要:《白夜》是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伊凡·科列斯尼科夫在战争中的心理变化。

小说以白夜为背景,即北极地区的极昼现象,寓意着无尽的探索与反思,以及对光明与黑暗之间界限模糊性的探讨。

大纲:故事背景故事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以位于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为背景,那里的白夜现象成为贯穿全篇的重要象征元素。

主要人物与情节概述伊凡·科列斯尼科夫:主人公,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指挥官,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通过他的视角,读者可以感受到战争对个体心理的巨大冲击,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分析——光明与黑暗的模糊边界通过对“白夜”现象的描写,小说暗示了一个关于光明与黑暗界限模糊的概念。

战争中的道德抉择:主人公经历了从无知到觉醒的过程,在战争的残酷面前重新审视自我和人类行为的本质。

象征手法与心理描写使用自然景象(如极昼)作为隐喻,探讨了人性中光明与黑暗并存的现象。

通过对伊凡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揭示了他在战时经历的心理挣扎和成长过程。

经验教训与启示小说强调了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意义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让读者深刻理解到战争不仅是一场物理上的冲突,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它教会我们珍惜和平、尊重生命,并勇敢面对内心的黑暗与光明。

结语《白夜》通过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光明的同时不要忘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历史洪流中保持人性的温暖与希望。

以上是关于《白夜》的读后感提炼大纲,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

《白夜》读后感

《白夜》读后感

《白夜》读后感〈白夜〉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白夜中的爱情故事。

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自称为“幻想家”的年轻人,他在白夜中偶然遇到了一位伤心的女子。

女子向幻想家倾诉了自己的故事:一年前,她爱上了自己的房客,尽管两人只见了几次面,但她还是决定和房客私奔。

房客答应她一年后回来,如果她还愿意,就结婚。

然而,一年后房客回来了,但没有出现,女子因此伤心欲绝。

在与幻想家的相处中,女子一边对幻想家说着“我爱您”“要和您成为朋友永远相亲相爱的在一起”之类的话,一边又郑重其事地要幻想家“千万不要爱上她”。

这种矛盾的情感让幻想家感到困惑,但他还是深深地爱上了女子。

幻想家帮助女子给房客送信,并陪她一起等待。

然而,房客一直没有出现,于是幻想家向女子告白了。

女子表示,她之前对房客的爱是虚假的,等那份感情过去了,她会像幻想家爱她一样回应这份爱。

她还邀请幻想家搬到她家去,做她的房客。

就在幻想家沉浸在幸福中的时候,原来的房客出现了。

女子立刻甩下幻想家,奔向了房客,并且还折回来热烈地吻了幻想家一次。

尽管幻想家没有被吻,但他的懵逼程度可能比幻想家本人还要强烈。

他原本还在“幻想”着女子会去和房客说清楚,开始新的生活,这个吻是不是让幻想家安心。

然而,下一个白天,幻想家却收到了女子的来信,说她要和房客结婚了,但仍然要和幻想家相亲相爱一辈子。

如果我们不去计较情节的狗血,也不对故事进行道德审判,那么《白夜》应该是一部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小说。

它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复杂性和无奈,同时也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温暖。

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幻想家的善良、执着和无私,女子的纯真、矛盾和无奈,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夜〉是一部充满魅力的小说,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如果你喜欢浪漫主义小说,那么〈白夜〉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作品。

读《白夜》有感

读《白夜》有感

读《白夜》有感《白夜》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诗意的写作风格和复杂的情节深深吸引了我。

通过阅读《白夜》,我深入思考了生活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爱情对个体的影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孤独的青年,他对生活感到失望和迷茫。

他从来不愿意与人交往,而是喜欢一个人默默散步在街头。

然而,在一个白夜,他遇到了一个女孩,她非常开朗、友善,经常为他点亮黑暗中的灯。

青年逐渐爱上了她,但是女孩的心却属于另一个人。

这个故事让我深思。

作者通过青年与女孩之间的对话和思考,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

他们通过对话,试图找到与对方的共鸣,希望能够打破孤独和寂寞。

然而,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无法逾越。

这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我们每个人也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困惑和无助。

爱情是《白夜》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青年对女孩的爱情是一种单相思,他无法获得对方的回应。

作者通过这种单相思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四溢感慨和思考。

爱情是多么美丽而又痛苦的一种感觉。

有时,我们爱的人并不爱我们,我们付出了所有的热情和努力,却收获了孤独和失落。

然而,正是这种无助和痛苦,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能与我们心灵相通的人。

《白夜》中还存在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青年对生活感到迷茫和失望,但是通过与女孩的相识,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而这些挑战也恰恰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我们应该学会从困境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动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疑惑,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通过阅读《白夜》,我对生活和爱情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孤独和挫折,但是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成长和人生观。

我们不能逃避困难,而是要积极面对。

同时,我们也要懂得珍惜那些与我们心灵相通的人,用爱和宽容相待。

《白夜》给了我许多深刻的感悟。

它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情感的表达,描绘出了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世界。

阅读这本小说,让我更加懂得了生活的宝贵,珍惜与他人的交流,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坚强面对困难。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犯罪与救赎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犯罪与救赎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犯罪与救赎白夜是一部由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困境和复杂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白夜这部小说中的犯罪与救赎,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些主题的深入探索。

在白夜的故事中,主角罗迪翁·罗曼诺维奇·罗斯托列夫斯基是一个孤僻而受折磨的人。

他沉迷于孤独和内心的痛苦中,生活在一个自己创造的梦幻世界里。

罗斯托列夫斯基的内心冲突和心理状况逐渐导致他犯下了一系列罪行,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谋杀。

罗斯托列夫斯基的犯罪行为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描写罗斯托列夫斯基内心的斗争和对罪恶行为的描述,展示了人类潜在的邪恶倾向。

他将罪犯形象塑造得异常真实,使读者不禁反思自己内心深处是否也潜藏着同样黑暗的一面。

这种对罪恶的深刻洞察力使得白夜成为了一部探索人性的经典之作。

然而,白夜并不仅仅停留在对犯罪行为的揭示上,它也展示了对救赎的追求。

罗斯托列夫斯基意识到自己的罪行是对生活中孤独和无奈的回应,他渴望寻求救赎以获得内心的平静。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一种令人感动的方式,将主人公的内心归零,通过他与另一个角色娜塔莉亚的相遇和交流,唤起了他对爱与责任的期待和追求。

在接下来的情节中,罗斯托列夫斯基深陷于自己罪行的内疚和对救赎的追求中。

他意识到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试图通过为他所犯的罪行寻找补偿来获得永久的解脱。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罗斯托列夫斯基与娜塔莉亚以及其他角色的互动,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罗斯托列夫斯基对救赎的渴望。

最终,白夜以一种令人震撼的方式展示了罗斯托列夫斯基的救赎之路。

通过与娜塔莉亚和其他角色的纠葛以及对自己罪行的直面,罗斯托列夫斯基逐渐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宽恕。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一种真挚而打动人心的方式,揭示了罪人在犯罪和救赎之间的斗争,以及获得内心解脱的重要性。

他通过白夜这个故事,向读者传达了对爱与宽恕的力量和重要性。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2015)

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2015)

目录分析
第一夜 第二夜
娜斯简卡的身世 第三夜
第四夜
早晨
1
第一章
2
第二章
3
第三章
4
第四章
5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作者介绍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全名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出 生于俄罗斯,毕业于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俄国作家,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之一。 1845年,写出处女作—书 信体小说《穷人》。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1849年,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 而被捕,后被改判流放西伯利亚。1854年,得到释放。1860年,返回圣彼得堡。1861年,发表长篇小说《被侮辱 与被损害的人》。1866年,代表作《罪与罚》出版,赢得世界性声誉。1868年,完成小说《白痴》。1872年,完 成《群魔》,1880年,发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1881年,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去 世,葬于圣彼得堡。
与此同时,我听见人群在我周围生活的旋风中喧嚷、打转,我听见、看到人们在生活——实实在在地生活, 看到生活对他们说来不是此路不通的,他们的生活不会像梦境、幻影那样风流云散,他们的生活不断更新,永葆 青春,其中没有一时一刻与别的时刻雷同,而胆怯的幻想却是那么无聊和单调得近乎庸俗,它无非是影子和思想 的奴隶,是第一堆浮云的奴隶,一旦浮云遮住太阳,忧伤便会紧紧攥住如此珍惜自己的太阳的真正的彼得堡之 心,——而在忧伤中哪里还有心思想入非非!
感谢观看
当一个人物成了大众的话题,他就成为各种思想的载体、对话的平台,人们会借他的名声来说自己的话,使 它成为话题的注释或旁证。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心理刻画赏析-精选文档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心理刻画赏析-精选文档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心理刻画赏析在俄罗斯文学的历史中,有一位不可忽视的伟大作家――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他众多的作品的中,中篇小说《白夜》虽不为世人皆知,但却是特点风格突出的、极有内涵的一部小说。

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的代表作。

《白夜》表现出陀思妥耶夫斯基驾轻就熟的心理分析的才能。

一、作家简介(一)生活环境182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彻彻底底的酒鬼,工作的医院地处圣彼得堡的荒郊野岭,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便是仅有的地标式建筑。

这些景象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灵,他也在和病人老人的交谈中了解了很多关于农奴制的事情。

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病痛折磨其一生。

他上过学,参过军,在退伍之后便开始了文学创作。

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沉湎于自我,过着充实激烈的精神生活的幻想者。

《白夜》中的主人公就是这种“幻想家”的典型。

(二)写作风格他擅于剖析人心,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更多的是社会中小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描写出来,同时也在小说故事构造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甚至自己化身于主人公。

他强烈的善恶矛盾对比,给后世为人物进行心理刻画提供很好的榜样。

二、小说《白夜》简介(一)故事内容《白夜》讲述了一个俄罗斯姑娘,从小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但是对于生活之中的种种幻想与期冀,它与一个客房私定终生,本书记载了他们日夜心与心的交流。

但是由于爱情的承诺他们互相又回归了。

(二)思想情感表达这本小说表达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那些美好事物美好感情的渴望,他极力赞成并且书写这种人人都应有的美好、但同时又为孤独痛苦的现实和苦苦挣扎而不得出路的命运所困扰的“小人物”的深切同情和暗示了幻想者如果再度沉沦干虚幻的梦境时,等待他们的是梦境醒了之后的悲伤。

这本书写出了一种批判性的感觉。

(三)小说中的心理刻画手法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表现手法,而本篇小说的主人公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边讲述边对自己的讲述设问,然后解释、辩护,有问有答。

双语译林015:白夜

双语译林015:白夜

图书目录
白夜 第一夜 第二夜 娜斯坚卡的荐
这确凿是一个“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鲁迅 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 ——高尔基
作者简介
作者:(俄罗斯)F.M.陀思妥耶夫斯基译者:臧仲伦
FM.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并 称两大巨擘,也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最深刻的作家之。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以近乎残 酷的方式,不断拷问着人类的灵魂。他的主要作品有《穷人》、《双重人格》、《女房东》和《白夜》等几部中 篇小说,以及《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长篇小说。《白夜》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 是一部充满幻想、格调温婉浪漫的爱情小说,一百多年来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
双语译林015:白夜
2011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媒体推荐
目录
02 图书目录 04 作者简介
《双语译林015:白夜》是2011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F.M.陀思妥耶夫斯基。
内容简介
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由意大利电影大师维斯康蒂执导的同名影片、《白夜》获威尼斯国际电 影节银狮奖、北大教授最新译本。
臧仲伦,1931年出生,江苏武进入,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专著有《中国翻译史话》,译著有《克莱采奏鸣曲》、《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卡拉马佐夫兄 弟》等。
感谢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名著简介——白夜
《白夜》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前期作品,和同期的其他中短篇小说比较,《白夜》的基调比较柔婉。

小说完成于一八四八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也是一篇关于小人物的中篇小说。

小说流露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将主人公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白夜》讲叙了一个以幻想度日的人和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心与心的交流。

对爱的追求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由陌路成为知己甚至情人,但又是对爱的承诺和关照使他们又各归其位,前者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然而,瞬间的心与心的碰撞则成永恒。

作者风采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托尔斯泰一起被誉为俄国文学的两大柱石。

1846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之作《穷人》。

由于社会的大变动及政治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认识发生转变,认为不可能以革命方式改变社会,而想从宗教中寻找出路。

在后二十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写了大量的作品:《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恶魔》、《未成年者》和《卡拉马卓夫兄弟》。

这些作品,一方面描绘了社会生活的
广阔画面,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却宣扬善恶并存和以容忍,顺从,宽恕的宗教道德理想来消除社会矛盾和拯救人类。

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一位善于描写人物心灵的伟大的艺术大师,他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刻画极为细腻、深刻,往往体现出某种哲学思想。

银屏再现
影片《白夜》根据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影片生动地叙述了一个内心孤独、纯真的幻想者与同样孤独纯真的少女纳斯金卡之间一段短暂却十分甜美、充满诗意的爱情故事,令人荡气回肠、沁人心脾。

虽然两个人只在一起度过了四个晚上,但那纯洁善良忘我的爱永远铭刻在他们的记忆中,也永远铭刻在观众的记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