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册

人民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册
人民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册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册

科室:

年度:2014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记录册填写要求 (5)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构架图 (7)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流程图 (8)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与职责 (10)

二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与职责 (11)

2014年度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15)

2014年度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8)

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19)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月) (20)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季度工作总结(第季度) (22)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半年工作总结 (24)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工作总结 (25)

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26)

非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31)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__月份) (35)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模板) (37)

科室重点病种住院患者登记表 (40)

科室重点手术住院患者登记表 (42)

()月份危重患者登记表 (44)

()月份抢救人次登记表 (46)

()月份死亡患者登记表 (48)

()月份运行病历检查记录表 (50)

()月份抗菌药物检查记录表 (51)

()月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登记表 (53)

()月份()临床路径统计表 (55)

()月份输血病例检查记录表 (57)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59)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记录册填写要求

1、医院质量控制体系:医院对科室医疗质量施行三级质控:质控科(院级);医务科、护理部、院感染科等(职能科室级);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级)。每月中旬分别依据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检查。

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一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设有科室专职质控员;可根据具体情况下设二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核心制度管理小组、病历质量管理小组、医疗风险防管理小组等),对分管具体容进行监督管理,做好相关指标的统计。

3.分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总体把握,并依据医院下发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负责每月全科医疗质量的自查;二级小组对分管项目具体负责,做好分管项目的培训、考核、监督、管理。

4、目标与指标:每年1月份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根据上年度质量控制情况及医院对科室的质量指标要求,负责确定本科室年度质量管理目标与控制指标,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及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容。

5、检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中旬依据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自查;二级小组对所分管容进行自查,对分管质量控制指标统计数据;医务科每月中旬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月末反馈检查结果;

6.指标数据:二级小组对分管质量控制指标统计数据;信息科月末上传医院及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报表;科室质控员负责汇总、收集各项指标数据,完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7.会议:月末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会议,并做好记录。会议容主要针对科室自查及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结合科室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及每月医疗质

量控制重点,对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追踪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8、上交材料:次月5号前将“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统计分析表”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会议记录》交至医务科(科室自留1份)。

9、持续改进:每季度有季度分析,每半年有半年总结。至少针对某项具体容或数据,应用质量管理法与工具,作出图表,体现持续改进。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构架图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流程图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最新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 (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每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由院领导、科室主任、职能科相关人员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职责、办公室、常务秘书):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科 年度: 2017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 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与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科室主任就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 2017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与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与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脑病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 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 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 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 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 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 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记录本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 作记录本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记录本 (医疗分册) 科室 年份 使用说明 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2、记录本由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填写,注意保管,人员变更时及时移交。 3、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列有年度计划和总结,已填写的记录本由科室妥善保管备查,保存期限3年。 4、记录本要求记录每月至少一次的质量与安全专题活动,能够应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定期分析,并对上月自查整改活动体现的效果进行记录。 5、记录本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和反馈,体现持续改进。 6、科室根据附表1记录医院治疗与安全管理检查反馈的内容,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科室存档,一份交科室主管部门。 7、如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 目录 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 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月)…………… 4、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2月)…………… 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3月)…………… 6、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4月)……………

7、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5月)…………… 8、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6月)…………… 9、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半年总结……………………… 10、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7月)…………… 1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8月)…………… 1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9月)…………… 1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0月)…………… 14、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1月)…………… 1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2月)…………… 16、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总结……………………… 17、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反馈记录表…………………… 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和主管部门指导下,定期对本科室的衣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控,保障衣领质量和安全。 3、落实医院有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持续改进。 4、本科室拟开展新技术的审议、申报与日常管理。 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协调处理医患关系。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 (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每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由院领导、科室主任、职能科相关人员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职责、办公室、常务秘书):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医院感染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措施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馈医疗质量问题(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提出干预措施(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5)、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6)、每月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医疗质量缺陷通报。 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常务秘书: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医务科主任

护理_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科 年度:2013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阳

成员:静、欧敏、侯茂华、林巧、成凤、维、江利霞、周超琴、黄耀皿、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3年度科护理质量目标 1、床护比≥1:0.4 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二甲办、护理部要求,以科室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阳(主管护师)。 副组长:侯茂华(护师)、静(护师)、欧敏(护师) 小组成员: 侯茂华(护师)、欧敏(护师)、周超琴(护师)、勋明(护师)、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记录.

****医院**外科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月度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2年8月16日17:00 会议地点:16楼外科示教室 主持人:**主任 参加人员: 医师:**主任医师 护士:**护士长、**主管护师 会议主题一:上月科室重点工作总结回顾 上月我科重点工作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8月6日我科在16楼外科示教室组织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的学习、培训与病历抽查分析。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也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内容,因此属于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抽查的20份手术患者在架病历及归档病历中,均有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的记录,执行较好,这也是丙级病历的一票否决内容,因此所有病历必须符合要求。但也有不足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开始执行手术核查的时候,少部分病人是由先到手术室的研究生或进修生完成的,而本院手术医师到手术室时病人已经准备开始麻醉,进行审核时间较短,因此我科规定凡手术病人必须由本院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手术室巡回护士完成,研究生及进修生不得完成这一过程,防止手术差错发生,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医疗事故。会议主题二:上月我科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指标汇总:

会议主题三:科室核心制度与医保执行情况抽查通报 核心医疗制度执行情况 值班与交接班 危重病人的床旁交班做得不规范,交班本上新病人的 交班不全面,描述过于笼统。交班本上没有接班者的 签字,夜班交白班缺乏书面记录。 三级医师负责制 8月因休假各医疗小组医务人员调动重新分配,以医疗 组长、稍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及住院医师分为 三级,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病例抽查484107,483784 高淑彬入院录缺职业及工作单位记录,484788 病程记 录已打印无签字。 会诊485630段幼文,缺乏会诊后的处理情况病程记录说明。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 8月,科内按惯例,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病例为,住院 号:480097,,讨论目的为左足坏死平面上移且伴恶臭, 须行手术治疗,讨论手术方式。讨论情况的记录有欠 缺,缺少主任的发言意见,不能特别准确的反应医务 人员的意见。死亡病例为住院号为482401,死亡原因 分析没有单独写明,以后应注意单独罗列重点讨论内 容。三级医师基本能按三级医师负责制开展查房等日 常医疗活动,各种记录基本能每天完成,但是,下级 医师对上级医师的意见把握及记录书写,稍有欠缺, 需要加强各级医师间的沟通。 8月运行病历中基本有危急值记录或者分析不够详细, 没有说明处理或者未作的出来的理由。 ,但病重病危的医嘱下达时间不够及时,除家属强烈 要求放弃抢救者(均有沟通签字)外,均按制度加强 护理及组织抢救工作 危急值报告及应答 8月运行病历中基本有危急值记录,但病程记录缺乏原 因分析,或者分析不够详细,没有说明处理或者未作 的出来的理由。 平均住院日管理 8月的平均住院日为10.5天,比6月增加了2.4天, 比我科计划值高的1.5天,这与病人入院数减少,感 染病例增多有关,应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 超过30天住院 患者管理 8月的超长住院时间的患者人数有5例,与7月收入的 患者以感染患者为主有关,抗感染治疗周期长,治疗 难度大,可能是我科本月超长住院时间患者人次多的 主要原因之一。 危重病人管理 8月科室的危重病人较6月有所增加,病重病危通知等 均及时与家属沟通签字。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XX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我科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 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二、按照《侵权责任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南》、《处方管理办法》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 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承担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和法律诉讼 举证责任。 三、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以及请示报告制度等有关制度和规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按照卫生部关于医疗技术准入有关规定,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和医师、 护士的执业行为,执行医院的授权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 五、成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制定科室质量 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实施,各质控人员需认真履行自已的责任与义务,并做 好工作记录,定期召开会议,提出整改措施。体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六、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当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患者病情、 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及时解答其咨询;并避免对患者 产生不利后果。要让病人对各种检查(治疗)同意书条款,新开展技术项目及 某些非常规治疗项目风险了解清楚,并于检查或治疗前履行患者同意签字手续。 七、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当班医务人员及科室主任、护士长应立 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八、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 医疗争议时,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院相关职能部 门报告,职能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院 长报告,并按规定向市卫生局报告。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记录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 记录科室: 年度:丹棱县人民 医院 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 2 / 70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技科室及护理单元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并完善临床、医技科室及护理单元质量与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的督导作用,实现质量管理部门与临

床一线之间质量与安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全面提升临床、医技科室及护理单元(以下统称为“科室”)的 质量管理水平和管理力度,制定本办法。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和护理单元。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科室设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本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担任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科室副主任(副护士长)、医疗组组长、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联络员及其他具备质量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科室成员,二级专项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组长等组成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人数视科室具体情况自行确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可下设二级专项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内容包括:(一)临床科室:病案质量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临床路径管理组、单病种管理组、合理用药(检查)管理组、“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医 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组等;(二)护理单元:整体护理组、病房管理组、护理文书组、护理操作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服务组、护理急救组等;(三)医技科室:“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不良事件管理组、急危重 症患者的管理组等。其他专业性二级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和质量与安全管理重点内容自行确定设立,成员及负责人由科室主任、护士长选定,成员人数视科室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三、科室质量与安

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一、临床科室 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协助科主任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工作。 (一)根据核心制度和医院要求制定和完善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措施、管理制度。 (二)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 (三)认真学习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规定并组织实施,监督核心制度落实,做好医疗活动环节的规范化操作及各种诊疗方案的实施。 (四)做好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日常自查自纠工作,包括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各种医疗文书(如病历、处方、申请单、知情同意书)等的书写情况,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五)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及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六)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会议,讨论总结本科室的医疗运行情况,对病历质量、医疗质量、抗菌药物应用、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医疗差错、投诉纠纷等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所发现的制度和流程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下一次会议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医技科室 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

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协助科主任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工作。 (一)根据核心制度和医院要求制定和完善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措施、管理制度。 (二)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诊疗操作常规。 (三)认真学习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规定并组织实施,督促医疗活动环节的规范化操作及各种诊疗方案的实施。 (四)做好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日常自查自纠工作,包括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各种操作的规范性,各种仪器的标准校正、维护是否及时、性能是否正常等;督促和落实医疗文书的规范书写,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五)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训练及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六)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会议,讨论总结本科室的医疗运行情况,对医疗质量、医疗差错、投诉纠纷等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所发现的制度和流程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下一次会议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016年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考核内容

2016年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考核内容

每月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计划和重点一月份: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 二月份:病历书写 三月份: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四月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五月份: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六月份:手术诊疗管理 七月份: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八月份: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九月份:麻醉工作程序 十月份: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 十一月份: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十二月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 一、科室自查情况总结 二、专项质控评价 (一)科室病历书写质量评价 (二)合理用药评价 (三)科室合理用血评价(采血、取血、输血流程执行情况;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评价;输血病历质量检查) (四)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五)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 (六)医疗不良事件及纠纷 (七)非计划二次手术分析 (八)科室诊疗组诊疗质量分析 (九)科室医疗技术管理(二、三类医疗技术、科室新技术等技术评价和人员技能评价、审核等) (十)手术科室手术质量评价 (十一)“三基”培训和掌握情况 (十二)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三、主管部门检查反馈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四、科室质量安全控制重点议题(包括根据医院工作重点制定下一阶段科室质控计划等)。

检查日期2016、1、3 检查人员李长友、王曙梅主要检查内容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存在问题、相关责任人等)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全面,未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未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治疗参与率不合格。 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须有记录,制定鼓励措施,加强治疗的参与及中成药、治疗技术的使用。 效果评价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有所改进。 质控员签字年月日科主任签字年月日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办法(正式版)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 办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办法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进一步完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 充分发挥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的督导作用, 实现质量管理部门与临床一线之间质量与安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 全面提升科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结合本院情况, 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统称“科室质控小组”) 各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人数视科室具体情况自行确定。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担任科室质控小组组长,成员包括:科室副主任、护士长、副护士长、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联络员及其他有质量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人员。 三、质控小组工作职责 1、科室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2、科室质控小组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 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护理、院感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对本科室质量进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手术、麻醉医师资质与批准制度,完善麻醉、手术与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与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 2、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抓好术前、术中与术后的医疗环节质量管理,组织专家督查——术前:有术前讨论,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麻醉前访视,病人准备充分,与病人签署手术、麻醉、输血同意书等;术中:执行手术分级制与术者资质准入制度,确保手术质量,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病人家属等;术后:手术记录完整,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合理,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控制在标准以内等。 3、完善麻醉工作程序规范,麻醉医师术前查房及时制定麻醉方案,术前麻醉准备充分,制定麻醉意外处理预案,做到麻醉意外处理及时、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 4、缩短候手术日,抓好第一台手术按时开始和接台手术间隔时间的管理,提高手术效率。 5、严格执行手术室出入制度和程序,加强重症监护室(ICU)和回病房的流程、制度的落实。 门诊工作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完善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切实执行,层层落实,做到疫情漏报率为零;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懂、准确、规范。 2、完善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就诊咨询、导诊咨询、预约咨询、健康咨询等),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化验结果领取须知、就诊流程、就诊注意事项。 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知名专家门诊一览表,并在各专科诊室前增设周内医师排班表、专科就诊流程图,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4、确保副高以上医生就诊门诊率,正(副)主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60%,正(副)主任医师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70%,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5、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和管理,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完善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投诉和意见作到件件有落实。 6、完善门诊突发意外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对门诊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做。 7、所有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其家属等候时间≤10分钟。 8、门诊所有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 年度:

填表说明: 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认真记录和填写。 2、有关数据要将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3、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 4、对科室质量控制考核自查存在的问题,要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会议上做出小结,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罚意见。 5、科室组织的相关学习,要有讲义。 6、科室组织的考试要有试卷和成绩登记。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 2016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为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管理工作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三)本院所有参与医疗活动人员(包括高退休返聘、招聘员工、试用期员工) 均适用本方案。 (四)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日常工作由医务科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有权利按照木方案对科室、部门、个人进行奖罚。 (五)监控指标:参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陕西省综合医院质量考核标准》和《陕西省医疗机构杓临床基础质量考核标准》中对二级医院的具体质量指标和各类技术规范、要求。 二、继续完善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 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与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临床医技负责人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1)委员会负责完成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对医院医疗质 量与安全进行综合评估。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模板

________2017__年度___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提纲如下: 一、科室《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撰写提纲。 1、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科室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 2、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原则; 全程、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原则; 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1)临床科室主要质量指标(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等设置但不限于:

(2)麻醉科指标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7.8.4款及第七章第二节制定,包括但不限于:麻醉总例数(分全麻、脊柱麻、其他)、实施镇痛治疗例数(分住院、门诊及术后镇痛)、实施心肺复苏例数、麻醉复苏管理例数、麻醉非预期相关事件例数、麻醉分级管理例数等;麻醉医师继续教育达标率、复苏室病历记录完整率等。 (3)重症医学科参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9.2.1及4.9.5.2款要求设定,

包括但不限于:转入转出与标准符合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 (4)急诊科参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8.6.2款制定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急诊诊疗例数与死亡例数、进入抢救室总例数与死亡例数、急诊分科与急诊就诊例数比等。 (5)特殊科室血液净化、手术室、供应室、放射科、检验科、核医学科、放疗科、影像介入科、药学部、疼痛科、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康复科、中医科、高压氧等医技科室围绕三甲评审标准,制定本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 4、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临床科室) (包括切不限于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数,临床路径管理覆盖率,临床路径指标的控制计划、单病种指标控制计划等) 5、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落实 (含核心制度的培训、执行、监督自查,医疗台账的书写管理等) 6、具体措施及工作重点 ①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及工作职责 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的计划和安排 ③科室对质量与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的处理 ④…… 附件:《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XXXX年X月X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科副主任、护士长) 成员:(质控医师、质控护士) 二、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下设管理小组 1、病案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全面 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对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2、根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要求,结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特点,制 定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活动计划和年终总结,制定并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并督促落实。 3、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全面排查和 梳理科室质量与安全隐患,查找质量与安全管理漏洞、薄弱环节;检查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根据检查情况确定科室工作人员的奖惩,实现科室质量的持续改进。 4、根据医院?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综合质量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下 达的质量管理目标,收集、整理和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与数据,并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的质量管理。 5、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有关质量与安全的相关要求,及时通报医院 质量管理信息,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医疗、护理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6、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 度,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

的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以及质量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 7、每月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主持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 反馈会,分析探讨科室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并做好会议记录。

病历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制定年度病历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及病历质量控制指标。 2、填写病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3、根据医院的病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各科室每月病历质量控 制重点内容。 4、每月底对科室病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病历 质量控制总结,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并交医务科审查。 5、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病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完整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临床科室) 科室: 年度:

填写要求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发展的基石,科室作为医院的基本组成单元,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质量的优劣;根据短板原理,一个质量不合格的科室严重影响整个医院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另外,在质量管理体系之中,执行层即科室层面的质量管理是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为规范科室质量管理,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医院实际情况,特要求如下: 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成合理,主任为管理小组组长,组员由副主任、护士长、各组科室质控员组成。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及目标应结合医院年度医疗 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及《科主任的目标责任书》而制定,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而定。 3、科室医疗安全方面的培训、教育记录:每月至少一次,含法律法规、知情同意、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的相关制度、医疗纠纷防范等与医疗安全工作相关的内容。 4、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记录:每月至少检查2次,并有反馈和整改记录。涵盖核心制度落实检查、危急值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疑难病例讨论、患者知情同意制度、查对制度、依法执业、科室医疗设备维护、故障检修等内容。 5、质量分析会:每月1次,内容与医院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等职能部门的督查考核、科室自查相呼应,并有改进措施。

目录 1.科室简介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3.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成及职责4.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5.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6.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记录 7.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记录 8.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会 9. 医疗纠纷及不良事件调查、处理及整改记录 10. 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11、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麻醉科日常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麻醉科日常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记录时间2016-05-06星期五地点手术室医师办公室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手术室内日常临床麻醉工作 当月工作小结手术麻醉总例数288例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例数0例 全身麻醉例数35例12% 椎管内麻醉例数149例52% 院内会诊、协助抢救危重患者例数6例 麻醉记录单合格例数265例92%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表、手术风险评估表不合格例数 5例 1.7% 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例数2例0.7% 术中变更麻醉方法例数 2例 0.7% 择期手术术前访视例数170例100% 术后随访例数 288例100% 术后镇痛例数 146例51% 业务学习次数12人次 病例讨论次数0 每月考试考核合格率合格 麻醉药品及麻醉处方管理良好 手术室内日常质控工作完成情况较好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麻醉存在问题医师261559 剖宫产术腰硬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665 肩锁关节固 定术 臂丛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573 疝修补术氯胺酮无氯胺酮总量袁德凤 261528 甲状腺切除全麻麻醉结束标志在手 术结束之前 袁德凤261788 剖宫产术腰硬 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无药物单位 丁伟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存在问题与缺陷以及相关责任人等) 3液体量上下不一 致 262253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2259 腹腔镜下卵 巢切除术 全麻窦性心动过缓患者 应用右旋美托嘧啶 单位 262313 剖宫产术硬膜外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2313 尺桡骨骨折 内固定 氯胺酮1无氯胺酮总量 2无液体总量 张延勇 262360 阑尾切除术硬膜外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丁伟 262330 尺骨内固定臂丛无麻醉方法袁德凤 262481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全麻无七氟醚吸入标示袁德凤 262489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全麻拔除导管在手术结 束之前 丁伟 261762 剖宫产术腰硬合并症与诊断重复褚衍强 261851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1813 剖宫产术腰硬1无穿刺间隙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916 剖宫产术硬膜外药物无单位褚衍强 261936 剖宫产术腰硬麻黄碱记录在地塞 米松上 丁伟 261996 肱骨骨折固 定术 氯胺酮无氯胺酮总量褚衍强 262044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2206 剖宫产术硬膜外未记录助产士袁德凤 261119 胫骨内固定腰硬未勾画腰麻丁伟 261264 疝修补术氯胺酮 1年龄记录为1.2岁 2无房间号体重单 位 3无氯胺酮总量 丁伟1、手术麻醉结束后部分医师没有亲自配送患者返回病房; 2、麻醉中所用药物有漏开处方现象,部分麻醉处方开具不规范,存在不填写身份证号码等问题; 3、麻醉记录单质量较之以前有好转,但仍存在有不规范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篇一: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构健和谐医患关系为目的。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科室的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在医疗质量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严把医疗质量关,科室内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人会诊制度、重危病人及病案讨论制度。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按《病历书写规范》和评分标准执行,处方书写桉《处方管理办法》和处方评价执行。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认真落实患者权利,把科室服务的标识规范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医疗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就医环境,努力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加强科室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使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质观、职业道德观;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科室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医疗安全工作、学习,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比、学、超的良好氛围。四、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建立符合目前科室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以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作为主要责任人、科室内各医务人员作为责任人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内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使医院形成医疗质量、安全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格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组织科室内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 通过开展以上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使科室内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安全隐患逐渐减少,进一步减少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总体目标。 综合科2013年4月20日篇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神经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质量与安全意识。全科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熟悉与医疗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经常性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第一”的观点。 二、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要逐步强化科室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有效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科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要经常组织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加强自我保护。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发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 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医疗、护理、药事、输血、院感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做到有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充分发挥科室质量体系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保障安全措施与科室发展相适应和配套。组织要定期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会议,将质量与安全纳入会议主要议程。 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临床工作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为病人提供温馨、细致、耐心的服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案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