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到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领域。
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其将来跨越国界打下基础,将英语学习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目标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通过语言交流,让人们相互了解,进一步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促进相互的互动合作。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明白文化是多样的,意识到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与思考方式,培养学生比较不同文化的能力。
2.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指导他们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的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3.培养学生带着尊重的心态去传达他们的意思和交流,同时学习区别尊重与歧视。
4.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观、参与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心存感恩、懂得负责,进而为建设一个和谐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方法1.比较法。
比较法是将分别属于不同文化的两种事物予以对比,帮助学生察觉到文化差异。
比较法使学生明白各种文化是独立而完整的,还能让他们从文化差异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共性。
比如,在初中英语中,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节日和庆典来达到此目的。
2.互动法。
互动法的实践是指在跨文化环境中让学生与外国人的互动建立某种关系,以至交通过寻求共同点来促进交流。
互动法是一种根据交际场景需求,加强语言实际应用的方法。
比如,通过帮助学生制定和执行面向世界的项目,如学生交流项目、游戏项目等,从而实现增加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文化观察法。
文化观察法是发现跨文化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导入文化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在语言、习俗、礼貌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发现文化背景对语言和交际中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日常生活习惯、社交礼仪等,并根据其观察的发现,深入了解每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再通过英文教学让学生界说,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技能与教学示例

中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技能与教学示例
跨文化交际应得到重视,更应该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结合实例来介绍如何课堂上利用中学英语
教学策略来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我们必须确保学生了解不同文
化的不同习俗。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彼此的文化差异来做到这一点。
比如,在美国的孩子和在中国的孩子的家庭文化有明显的差异。
我们可
以要求学生们讨论谁做家务,在家里由谁负责食物等。
让学生们分组
探讨不同的家庭文化的差异也是很有意义的。
其次,课堂上可以进行模拟和案例分析,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会有什么样的困惑和困难,并让学生考虑如何处理这种状况。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交际的
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情景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它们可以通过分组活动,建立情景,让学生模拟在不同的国家解决不
同的困难。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了解对方文化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
技能。
以上就是关于中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技能的教学策略示例。
我们希望这
些示例能够帮助到中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
交际技能。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能够理解、适应和尊重对方的文化,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增加文化知识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采用真实的英语材料:教师可以使用来自英语国家的真实材料,如电影、音乐、新闻等,让学生在接触英语的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各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英语角等,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如海外游学、国际比赛等,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这样,学生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时,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5. 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6. 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跨文化交际。
例如,可以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嘉宾进行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外国使馆、领事馆等。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环境。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课题报告: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
本章将介绍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阐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以及本章内容的安排。
第二章:现状分析2.1 教学目标与教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成为教学目标之一。
然而,现有的教材往往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对于文化背景和交际技巧缺乏系统的培养。
2.2 教师素质和培训教师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素质和培训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然而,目前许多中学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仅仅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
2.3 学生背景与学习态度中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部分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缺乏兴趣,只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而不关注文化差异和交际技巧的掌握。
第三章:存在问题3.1 教材不足现有的中学英语教材往往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忽视了学生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交际技巧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遇到困难,无法有效地应对。
3.2 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许多中学英语教师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教授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学生兴趣不高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只注重语言的表达准确性,而忽视了文化背景和交际技巧的培养。
学校应该通过创设情境和提供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
第四章:对策建议4.1 优化教材设置中学英语教材应该加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介绍、跨文化交际技巧的训练等。
教材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技巧。
4.2 提高教师素质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语言能力,还要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技巧和礼仪。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为学生们在这个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可以开始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背景和特点,帮助他们建立跨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差异和共同点。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比如通过阅读、观看电影和纪录片等多种途径。
教师应该提供机会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了解和观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海外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让学生实际去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阅读教材中,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其他国家和文化的文章和故事,让学生从中了解和思考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让他们用英语写一篇关于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介绍或者自己对于其他国家和文化的观点。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等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解释和纠正,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环境。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的背景和特点,提供机会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表达能力,并关注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困惑。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的国际交往做好准备。
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案

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案在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案中,跨文化交流教学是指利用不同文化间的教育资源和交流平台,让学生通过文化差异的体验和学习,来增加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和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案是指针对中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下面将从跨文化交流教学的重要性、实施步骤以及有效性评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案。
首先,跨文化交流教学对中学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通过跨文化交流教学,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文化多元化意识,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其次,实施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国际交流项目、网络资源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学习。
然后是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文化交流展示、讨论课、文化体验活动等。
最后是评估教学效果,通过考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最后,对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也是很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跟踪调查,可以评估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得到了肯定。
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方案是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评估教学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意识。
希望中学英语教师能够加强跨文化交流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从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展开探讨,探究如何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国际交流环境。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程设置入手。
课程内容应当包括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背景知识,如英美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习俗,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不同国家的俚语和习惯用语,让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和魅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们模拟不同文化下的交际情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项目作业,让学生通过调研、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俱乐部或者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跨文化交际平台。
通过与外国学校的交流、组织国际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跨文化交际,拓展视野,增强国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家长和社会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看国际新闻、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机会,如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等。
这样,学生将在全方位的环境中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在中学英语教学的探究应用

跨文化交际在中学英语教学的探究应用一、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目的和意义“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lon”是“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而冲突和故障就有可能产生。
一般来说,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目的有以下三点:①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
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教育背景的不同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要对不同文化持理解支持的态度,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
⑦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
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
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③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学习和掌握交际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出现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这样一来,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人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以及产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原因。
笔者还阐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因此,在交流中,人们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
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
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使许多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
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
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
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
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
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枑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枒……。
”为此新教材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二、笔者认为现行的九年义务中学英语新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对于这样的好教材,应打破传统意义上每节课只教单词、发音、语法等应付考试的教学法。
打好英语的基础,这些自然很重要。
但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交际能力是现代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为此,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语言交际教学法。
语言交际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它把语言看作是交际。
既然语言是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
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
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指导学生注意主要的语用差异。
现将教材中常见的有关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1、称呼(addressing)。
称呼习惯方面中西习惯也不大一样。
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
如果在不明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可用ms,这是英国女权运动的产物。
需要注意的是:miss可单独用以称呼女性,mr或m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姓连用,而不能单独与名连有; mrs只能与夫姓或自己的姓加夫姓连用。
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也不与名连用,而是单独使用。
在中国,习惯上有“李同志”、“黄主任”、“郭校长”、“王经理”“林老师”等称呼,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教士等外,一般是直呼其名倒觉得亲切、自然。
如教材中出现:good morning,doctor,但如果搬用来称呼教师则不符合英美人士的习惯:good morning,teacher(teacher lin)。
2、介绍(introducing)。
学习介绍自己和他人,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
在会场上介绍一位来访嘉宾或重要人物时主持人说:“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to you professor wang,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这样的介绍既郑重又得体。
在非正式场合介绍方式则随便多了。
带朋友到家里可这样介绍——“mum,this is joan,my classmate,”“joan,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 her,…”等。
在介绍两人相识时,一般要注意以下顺序:先男后女;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
3、关心(showing concern).教材中有这样对话:(一个小女孩问一个老太太)girl:how old are you?woman:ah,it’s a secret. 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几岁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除了对小孩,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
的年龄,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religion? 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so you’re divorced,what was the reason? 对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隐私”问题,他们很重视privacy,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
因此,根据他们的习惯,这样的问题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
4、谦虚(modest)。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
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
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
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一番: 哪里,哪里。
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们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一场交流失败而告终。
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 “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
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
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可以用:“thank you”来回答。
5、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
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
比方说英国英语里私人打电话的模式一般为:①电话铃响。
②接电话者自报电话号码。
③打电话者要求与某人通话。
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这种接电话的人,大多属于“绅士阶层”或“文明社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speaking”而不是“i am ×××.”说:“is that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speaking”?
三、中学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
笔者认为除了用上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 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鼓励学生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让外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
学生。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是跨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
环节,应引起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国外外语教学.1995(1)
[2].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国外外语教学.1997(2)
[3].刘绍忠. 《语境与语用能力》外国语.1997(3)
[4].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
[5].赖招仁.《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外语教学》.龙岩师专学报.1998年9月第16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