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技术规程

牡丹江分局水稻种植技术规程(草稿)

一、再生产准备

1、秋整地:10月31日前。

翻地:100%黑色越冬,翻地深度为15—20厘米,翻筏扣严,深浅一致,不留生格。

2、秋作床10月31日前完成

苗床浅翻15厘米左右,耕细、耢平、压实,保证床面高10公分以上。并挖好排水沟,做成两台一沟的格局,床外平台宽50cm,高于排水沟40-50cm,排水沟上口宽400cm,下口宽200cm,确保旱育。

秧田地:采用集中育秧基地育秧,水源井、晒水池、秧床地、运秧路、引排水沟、堆土堆肥场地、盐水选种区、集中催芽设施、防风林等设施完善配套,实现高台集中育秧;应用酵素有机肥堆制技术,坚持“两秋三常年”。

秧床土准备:按照每个标准大棚按照,10-11立方米用量准备苗床土、1.5-2.5立方米准备有机肥。

3、完成条田化改造工作,田间渠灌、田埂修好,条田宽30-40米,面积每稻池3—5亩左右。

二、旱育壮苗模式化管理

要严格温、湿调控,强化通风炼苗,提高旱育壮苗标准。我地区秧苗移栽主要以中苗为主,中苗标准为,叶龄3.1—3.5叶,秧龄30-35天,地上部分为“3、3、1、1、8”即:地中茎3毫米,1叶鞘高3厘米以内,1—2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2—3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3叶长8厘米左右,苗高13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3克以内。地下部分为:种子根一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一叶节根9条待发。部分运用钵育摆栽育大苗,大苗的标准为:叶龄4.1—4.5

叶,秧龄35—40天,地上部分为“3、3、1、1、1、8、11”:地中茎3毫米,1叶鞘高2.5厘米左右,1—2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2—3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3—4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1叶长2厘米左右,2叶长5厘米左右,3叶长8厘米左右,4叶长11厘米左右,苗高17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4克以上。带蘖1—2个。地下部是种子根1条,鞘叶根5条,不完全叶根8条,第一叶根9条,第二叶节根11条分化突破叶鞘待发。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1、扣棚:3月20完成扣棚。

大棚规格统一为 6.5m-7.5m*60m,采用燕尾槽开闭式肩部通风。扣棚质量标准:“一空一绳一锚”,棚内支6-10个立柱。

2、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区栽培的熟期早、耐冷害、高产优质的品种,11叶品种以空育131和龙粳20号为主,12叶品种以垦鉴稻6号和垦稻12号为主。

3、种子处理

(1)晒种:播种前15天左右,选晴天晒种2-3天,种子放在铺好的苫布或塑料薄膜上,铺种厚度5—6厘米,经常用木锹经常翻动。(2)脱芒:通过机械脱芒,除去种子小枝梗和短芒。

(3)盐水选种:一般选种比重为1.13,方法是50公斤水加入12—12.5公斤大粒盐,高产栽培要求比重为1.15,方法是50公斤水加入13.5—14公斤大粒盐,用比重剂测定好后进行选种(新鲜鸡蛋测试,鸡蛋倾斜(横浮)在水面上露出5分硬币大小即可),将种子放入盐水内,边放边搅拌,使不饱满的种子漂浮水面,捞出下沉的种子,盐水选后的种子用清水洗种二遍,以洗净种子表面附着的盐份,要做到每洗3~4次种子更换一次清水,以防止清水中盐份浓度过高,种子表面残留盐份过多影响种子质量,一定要彻底洗净种子表面附着的盐份,洗种时要严防混杂。同时为保证选种质量每选一次,都要测试

调整盐水的比重。

(4)浸种消毒与催芽

实行增温设施集中浸种催芽。

消毒及浸种方法:采用恒温浸种、催芽智能温控大棚进行浸种、消毒。方法为25%施保克乳油25毫升+1.15%皇嘉天然芸苔素20毫升+水125升混配成浸种液,浸种100公斤。浸种温度控制在11-12.5℃,浸种6—7天。

浸好种子的标志: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部分品种吸水慢,要根据以上标准来鉴别是否浸好。

集中催芽:采用恒温浸种、催芽智能温控大棚进行统一催芽,首

先高温破胸,?保持温度30-32℃,直至80%的种子露白(破胸);再以适温催芽,保持温度25℃左右24小时,直至芽根长2毫米以

内(双山型),而后低温晾芽,即在阴凉处晾芽待播。

4、苗床准备:3月25日-4月5日。

(1)臵床:耙碎整平,高出地面至少10厘米臵床,每平方米施

入有机肥8公斤、尿素10g、磷酸二铵50g、硫酸钾25g(深度3-5cm)。

达摆盘状态。播前实施调酸、消毒(pH=4.5-5.5)。

(2)床土调制:三份过筛床土加一份腐熟过筛的有机土(草炭

土),混拌均匀过筛,床土酸度以PH4.5—5.5之间为好。一般用30

公斤水加98%硫酸9公斤,配成25%左右的酸化水,同粉碎好的磷酸

二铵1.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分层浇撒在已筛好的500公斤床土

上,闷24小时,充分混拌6-8次,做成酸化土小样,再与每公顷用

床土所余的2000公斤过筛土拌匀,堆好盖严备用。

(3)床土消毒:混拌好的床土装盘后在播种前浇透水,然后每

平方米用移栽灵2毫升或30%瑞苗青1.5毫升兑水公斤,均匀喷撒在

床面上。

(4)壮秧剂:如果选用壮秧剂进行育苗,适用于春摆盘育秧。

对照、比较说明后标准使用。

(5)为防治地下害虫,在摆盘前每100平方米臵床用敌杀死2克兑水6000克或甲基硫环磷150克兑水7500克喷洒防治。

(6)常规摆盘:在整平、调酸、消毒及施肥完成并浇透底水的臵床上,在播种前几天,将四边折好的子盘,相互靠紧,整齐摆好,边摆边装土,装土时盘土要细,摆好后盘面要平,盘土厚度2.5厘米左右,保证浇水沉实后在2厘米左右,盘土重量为3公斤左右。

(7)钵育苗摆盘:在做好臵床上浇足底水,趁湿摆盘,将多张钵盘摞在一起,用木板将钵盘钵体的2/3压入泥土中,再将多余钵盘取出,依次摆盘压平,钵盘内装入已混拌好的床土,床土深度为钵体高度3/4;种土混播时,亦可先播种,再将播种的钵盘整齐压摆在臵床泥土中,将钵体2/3压入泥土中;也可以在臵床上先铺一层2厘米厚度经过调酸、消毒、施肥处理后的细土,再将钵体压入土中后装土播种。

(8)防治地下害虫:在摆盘前每100平方米臵床用2.5%敌杀死2毫升,兑水6公斤喷洒,或5%锐劲特悬浮剂10~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或5%锐劲特10~20毫升+水150毫升+稻糠4公斤制成毒饵播种前均匀撒施在苗床上。

(9)浇水:摆盘后采用微喷浇水或常规浇水时要在秧盘上铺一层编织袋或草袋,严防浇水冲击导致后盘内床土厚度不一致,水分渗干后,床土软硬适度时等待播种。要一次浇透底水,标准是臵床上15~20厘米土层内无干土。

5、育秧播种:4月5-20日

(1)摆好盘浇透底水后,当气温达到秧苗生育低限温度指标(气温5℃,臵床温度12℃),即可播种,一般我地区在4月10日左右,(钵育大苗在具备保温条件下4月5日~6日开始播种)。盘育机插中苗播种量为每盘芽籽100-120g,摆栽用的旱育钵苗,其播种量按每个钵穴播芽种3—5粒计算确定每盘播种量。

(2)播种方法: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播种器匀速作业,中间不能

停车。然后,用压种磙(木磙)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三面着土)。(3)覆土:播种后覆土,厚度0.7厘米。(以盖严的炒熟大豆粒为准)。

(4)封闭灭草:覆土后选用雾化效果好的喷雾器进行封闭灭草,药剂配方1为:50%杀草丹45-60毫升/100平方米。配方2为:60%新马歇特11—15毫升/100平方米对水进行喷雾。

(5)扣地膜:播种后至出苗前,床表要盖好地膜保温、保湿。6、苗床管理:4月5日-5月15日

(1)管理工具

秧田管理必须必备校正后的温度计二支、秤、量杯、喷雾器、喷壶、秧田管理指标卡二份及智能化监测设备等。

(2)温度计摆放标

育秧大棚内应摆放二支温度计测量床温变化,温度计分别摆放在距两侧棚头20米距中间步道30厘米处,用8#铁线做成支架,播种后放于床面上,秧苗出土后温度计始终放臵于秧苗下1厘米处。秧田温度计必须与标准气象温度计校正后方可使用。

(3)秧田管理五个关键时期技术标准

①第一个时期(种子根发育期):主要是指播种后到不完全叶抽出这一段的秧田管理,一般为7-9天。以保温为主,做好水分管理。如遇低温需增温,超过35℃以上高温需降温。一般不浇水,如床土过湿,白天揭开地膜散墒、傍晚盖好地膜保温。过干处喷补,顶盖处敲落,露籽覆土补水。控制中茎长度在3毫米以内。防止白芽病、绵腐病的发生,如发生绵腐病病时每平方米用30%瑞苗青1.5毫升兑水3公斤进行防治。当出苗达到80%左右,及时撤出地膜。

②第二个时期(第一完全叶伸长期):第一完全叶露尖到叶枕抽出(叶片完全展开,时间为5-7天),最适温度为22-25℃,最高不

超过28℃。水分管理:少浇水,过干处适量补水,保持旱育状态。

喷施生物菌剂地福来:在水稻一叶伸长期(即撤膜后3-5天),应用地福来生物菌剂,每平方米用0.36毫升进行喷雾,喷后要用清水洗苗,使菌剂全部进入土壤中,以达到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

③第三个时期(离乳期):2叶露尖到3叶展开(时间为12-16天),温度管理,最高温度不超过25℃,2叶期最适温度为22-24℃,3叶期最适温度为20-22℃,特别在2.5叶期,温度不超过25℃,防止出现早穗现象。水分管理,要“三看”浇水,一看早、晚叶尖,有无水珠;二看午间高温时新叶是否卷曲;三看床土表面是否发白,如不吐水,午间新展开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宜早晨浇水并一次浇足。

防治立枯病:在1.5叶和2.5叶期各浇一次酸水(PH4-4.5) ,5小时后喷施瑞苗青1.5—2毫升/平方米或移栽灵1.5 ml/㎡兑水喷施,喷后用清水洗苗。

苗床灭草:秧苗1.5—2.5叶龄,稗草3叶期前选用千金6—9毫升/100㎡,兑水茎叶喷雾;阔叶杂草防治在秧苗1.5—2.5叶龄,选用48%排草丹25毫升/100㎡,兑水茎叶喷雾;

注意:喷药时棚内温度要低于25℃。

秧田追肥:如果秧苗出现缺肥现象,在秧苗生长期间分别在秧苗1.5叶期、2.5叶期各追肥一次,每次追纯氮1克/盘,即硫酸铵5克/盘(尿素2克/盘),将硫酸铵与适量过筛细土混拌均匀后撒施在秧田上,施肥后要立即喷一遍清水洗苗,以防化肥烧苗,追肥前不能浇水,以免床土含水太多,肥水渗不进去。

喷施壮苗型叶面肥:在秧苗二叶一心时叶面喷施,活力素33毫升/亩或天达2116每亩25毫升或活力素每亩17毫升+天达2116每亩13毫升。注意:喷后12小时之内不能浇水。

④第四个时期—第4叶伸长期(4.1—4.5):旱育大苗要经过这一关键时期,从4叶露尖到展开,约经6—8天,此期苗以离乳长大,进入练苗后期,棚温不宜超过20℃,白天揭开,夜间覆盖。秧苗需水量增加,按照三看要求及时浇水,并注意防治立枯病,苗高控制在17厘米左右。

⑤第5个关键时期(移栽前准备期):适龄秧苗在移栽前5-7天昼夜通风炼苗,3-4天开始,在秧苗不发生蔫萎的前提下,停止浇水,蹲苗壮根。

移栽前,做好秧苗“三带”工作,即:带肥,每平方米撒施磷酸二铵125-150g;带药,每100平方米喷施70%艾美乐6g,兑水4公斤;带增产菌:增产菌用量方法按说明书进行或喷施天达2116每亩15毫升+活力素叶肥每亩33克。

三、本田整地插秧

1、水整地:4月5日-5月8日

秋季筑埂、泡田:早春田间化冻深度在8厘米以内时要结合秋季筑埂在4月5-10日花达水泡田,水深为垡片高度的2/3为宜。

水整地:实现“平、碎、软、深”。达到每个稻池内田面高低差不过寸,田面干净,边沿整齐,上有泥糊,下有团块,灌水棵棵到,排水处处净。5月8日前完成。

沉淀:水整地沉淀后,田面指划成沟慢慢恢复是最佳沉淀状态,此期正是插秧适期;指划不成沟,说明沉淀不好,不能插秧;指划成沟,但不恢复,说明沉淀过度,二者都保证不了插秧质量。

2、插秧:5月15日-5月25日。

(1)移栽秧苗类型:机械插秧旱育中苗3.1~3.5叶适龄秧苗,钵育摆栽旱育大苗4.1~4.5叶适龄秧苗。

(2)插秧水深: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1厘米左右(呈花达水状态)。

(3)插秧田面硬度:插秧时田面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或木棍)入田面一节(2厘米左右)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

(4)移栽深度: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钵育摆栽钵面与泥面平、抛秧秧苗钵面入土2/3(泥浆状态抛秧)为宜。

(5)插秧时期:确保不插5月26日秧。

(6)插秧规格:移栽密度总的原则是地力条件好、秧苗素质好的地号宜稀植,地力条件差,秧苗素质差的地号移栽宜密植;积温条件好的农场宜稀插,积温条件差的农场宜密插。

机械插秧规格11片叶品种:9寸×3寸,每穴苗数4-5株,平方米穴数保持在28-30穴,每平方米基本苗数120-150株。

12片叶品种:9寸×4寸,每穴苗数4-5株,平方米穴数保持在25-28穴,每平方米基本苗数100-140株

(7)插秧质量:机械插秧标准为浅、直、匀、齐,插后同步补苗,插到头、插到边,格田四角插满插严;摆栽标准为适、平、扶。保证做到适时摆栽、钵面与泥面平。插后24小时立即覆水护苗促进返青。

特别提示:

(1)作业前要坚持“五不插”原则。即,田面不耙平整细不充分沉浆不插,田面水层过深过浅不插,病苗、弱苗不插,秧苗带草不插;隔夜秧不插。

(2)插秧后认真做好叶龄标记。其方法为:选有代表性稻池,从池埂向里数到第三行上,选择穴距均匀,穴株数相近的10穴,在两边插上标志物,作为跟踪诊断对象。每穴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株,在主茎叶第三片叶上进行叶龄跟踪标记,以5月15日为跟踪始期,每五天诊断一次,直至齐穗期。

四、本田管理期 5月16日-9月20日

1、施肥

①施肥量:推广测土施肥和施用配方肥。如计划产量在600公斤/亩时,建议施用化肥商品量25~30公斤/亩,其中,旱改水5年以内的稻田施用氮磷钾总量在25公斤,同时应用生物肥和硅肥;6~10年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27~28公斤,同时应用生物肥和硅肥;11年以上的稻田施氮磷钾总量为30公斤,同时应用生物肥和硅肥。

②施肥比例:常规生产田亩施肥26公斤时,尿素(46%N)10公斤,磷酸二铵(18%N、46%P2O5)6公斤,硫酸钾(33%K2SO4)10公斤;N:P:K比例为2:1:1.2,要提高钾肥用量,使氮:钾达到1:1。

如果使用50%硫酸钾10公斤或60%氯化钾10公斤,则N:P:K比为2:1:1.8或2:1:2.2,常规生产田可以减少50%硫酸钾或60%氯化钾2-3公斤。

③施用时期和方法

常规生产田亩施肥26公斤为例,施肥时期和方法为:

基肥:生物肥100%,氮肥40%,磷肥100%,钾肥70%,硅肥100%。即,生物肥100%,尿素4公斤/亩,磷酸二铵6公斤/亩,硫酸钾7公斤/亩,放水泡田后,水耙地前均匀撒施。

分蘖肥:氮肥 30%。即,尿素3公斤/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施分蘖肥总量的70-80%,于返青后4叶龄施用。第二次施分蘖肥总量的20-30%,于返青后5叶龄施用。

调节肥:氮肥15%。即,尿素1.5公斤/亩,在7.5叶龄(6月18-20日左右)施用。

穗肥:氮肥15%,钾肥30%。即,尿素1.5公斤/亩,硫酸钾3公斤/亩,在8.5叶龄(7月1日左右)施用。

叶面追肥: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各进行一次叶面追肥,亩施用磷酸二氢钾100g。

2、水层管理

(1)井水增温:为保证6月份水稻分蘖期井水入田水温15℃以上,7月份水稻长穗期入田水温17℃以上,减数分裂期入田水温18℃以上,8月份水稻结实期入田水温20℃以上。可选用以下技术:

①延长水路、清除杂草

延长输水渠道的长度,同时清除渠道两侧的杂草,以免遮光,影响太阳对渠道的辐射,从而降低增温效果。

②改进渠道结构

采用宽浅式渠道,并将渠道坡降改缓,降低流速,增加水在渠道中的流动时间,提高灌溉水温度。

③晒水池增温

晒水池面积为本田面积的2~3%,池内水深0.6米。

(2)灌溉技术:花达水插秧,插后至田面自然落干,灌2-3厘米浅水,待田面无水层湿润时再灌2-3厘米浅水,循环往复至分蘖临界期;在有效分蘖临界期,自然落干晒田5-7天,以后灌溉保持田面湿润即可;减数分裂期(倒一叶与倒二叶叶耳距在正负10厘米期间)灌不低于17℃,水深18厘米以上深水层护胎;后期生育阶段以过龙水、保持田面间歇湿、干为主,直至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

全程灌溉要点是,除生产用水建立水层,其它阶段不建立水层,只保持田面湿润。湿润标准是地表无水,脚窝有水。

(3)各生长时期水层标准

水稻返青期适宜水深3~5cm;分蘖初期适宜水深3~5cm;分蘖末期适宜水深1~1.5cm或晾田;拔节孕穗期期适宜水深3~6cm;抽穗开花期适宜水深3~8cm;乳熟期适宜水深2~4cm;黄熟期适宜水深为干干湿湿。水稻不论那个生时期,淹水深度超过植株高度2/3以上就减产;时间越长,减产率越高;没顶则更加严重。

3、杂草防除

(1)施药方法

采用毒土法、甩喷法(喷雾器须摘掉喷片)、弥雾机喷雾法(每箱药液可喷6亩地)施药均可,但不能采用毒肥法、原药瓶甩法施药。

(2)封闭灭草

方法一:插秧前5-7天第一次封闭灭草:每亩用30%莎稗磷(阿罗津)60毫升;50%丙草胺(瑞飞特)60—70毫升;移栽前5—7天,水整地后,水面静止,3—5厘米水层,用毒土法或甩喷法保水5—7天,自然渗干后进行插秧。

返青后第二次封闭灭草:每亩30%莎稗磷(阿罗津)50毫升+10%吡嘧磺隆(草克星)25—30克;50%丙草胺(瑞飞特)50—60毫升+10%吡嘧磺隆(草克星)25—30克;用毒土法施药或者甩施。

方法二:水稻插前5~7天清水状态 80%,选用稻思达可湿性粉剂6克/亩,用弥雾机兑水2公斤喷施,可有效防治泽泻、慈姑、雨久花等阔叶杂草,插后按照常规配方施药。

(3)防除大龄杂草

对高岗田、漏水田的后期大龄稻稗进行防治:用千金在稻稗2-3叶期80ml/亩、稻稗3-4叶100ml/亩、稻稗4-5叶120ml/亩。对于有稗草、稻稗、阔叶杂草和某些一年生莎草科杂草的地号,在稗草、稻稗2—5叶期用2.5%稻杰60毫升/亩撤浅水层进行喷雾。

(4)近年来新兴难治杂草防治技术

①泽泻、慈菇

插前5~7天10%太阳星20克/亩或吡嘧磺隆(10%草克星)20~30克/亩+杀稗剂(如30%阿罗津50~60毫升/亩等),甩喷法施药,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插后15~20天磺酰脲类除稗剂+有机磷类混用(例如10%太阳星+30%阿罗津或60%马歇特)20克/亩+60毫升(100毫升)/亩,泽泻、慈姑基数下降50%。苗期可使用48%排草丹200毫升/亩,喷雾法施药。禁止使用对泽泻、慈姑防效差的苄嘧磺隆类(如农得时等)除草剂,施药时田面一定要平,保持水层7天。推荐使用80%稻思达防除泽泻、慈菇、雨久花等阔叶杂草技术,效果较好。

②葡茎剪股颖(爬蔓草)

10%千金70~80毫升/亩+喷液量0.5%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

茎叶处理,或30%阿罗津(莎稗磷)60毫升/亩+50%扑草净50克/亩+10%太阳星20克/亩,毒土法施药,施药时要求水层5-7厘米,以保证药液分散均匀,待水层自然落干后再补水。

③水绵

化学防治每亩用26%水绵净可湿性粉剂65克,在水稻插秧后15天施药;7月份以后亩用药量100克,拌细土撒施,切不可用干土,施药后田间保持水层4~6厘米5~7天。病弱苗或漏水田禁用水绵净。或水稻移栽后7~15天用10%太阳星水分散粒剂每15克/亩10%草克星(吡嘧磺隆)10~15克/亩或10%金秋16~17克/亩毒土法施药,施药后保持水层5~7天。也可在水稻田水绵盛发期,用干燥的草木灰扬撒于水绵发生的点片处,撒后要求保水5天。

④雨久花

插前5~7天,施药方法甩喷法,杀稗剂如30%阿罗津50毫升/亩或60%马歇特100毫升/亩,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插后15~20天,磺酰脲类除稗剂+有机磷类混用(例如10%太阳星+30%阿罗津或60%马歇特) 15克/亩+60毫升(100毫升)/亩,雨久花基数下降50%。

(5)池埂化除技术

74.7%农民乐(草甘膦)100~150毫升/亩,或41%农达(草甘膦)200~300毫升/亩,兑水喷雾。

4、病害防治

(1)稻瘟病防治

①叶瘟药剂防治:在水稻7.1~7.5叶龄时8%好米得?用药量

1.5~

2.5公斤/亩,毒土撒施,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

水稻11叶品种在9.1~9.5叶期,水稻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25%施保克(咪酰胺)75~100毫升/亩或2%加收米80~100毫升(120毫升)/亩或75%三环唑25~30克/亩。

②穗颈瘟药剂防治

方法一:水稻孕穗末期~抽穗期(水稻抽穗5%~20%为最佳时

期),2%加收米80~100毫升/亩,或25%施保克(咪酰胺)75~100毫升/亩,或25%施保克(咪酰胺)60毫升/亩(50%多菌灵80克/亩)+2%加收米80毫升/亩,喷药防治。

方法二:在水稻抽穗前2~7天75%稻艳(三环唑)25克/亩(对水稻穗颈瘟防治效果好),进行防治。

③粒瘟、枝梗瘟药剂防治

在水稻抽穗后15~20天防治粒瘟、枝梗瘟,药剂配方及防治方法同上。

(2)水稻鞘腐病防治

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25%施保克(咪酰胺)80~100毫升/亩或2%加收米80~100毫升(120~150毫升)/亩或2%加收米80毫升(120毫升)+50%多菌灵80克/亩或70%甲基托布津100克/亩或50%扑海因(悬浮剂70~100毫升/,进行防治。

(3)细菌性褐斑病防治

此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叶鞘、穗部,在11叶品种水稻在9.1~9.5叶期、孕穗期、齐穗期,2%加收米80~100毫升/亩,或2%加收米80毫升+50%多菌灵80克/亩,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170~340克/亩,进行防治。

(4)综合防治

水稻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2%加收米80毫升+25%施保克60毫升/亩,或2%加收米80毫升+50%多菌灵80毫升/亩,喷药防治。此配方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鞘腐病、胡麻斑病、水稻纹枯病等病害。

5 害虫防虫

潜叶蝇防治:在幼虫40%乐果乳油100毫升叶面陪施进行防治。

负泥虫防治。5.5-6.5叶期,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5-30毫升/亩或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15—30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

6收获期10月15日前完成。

(1)种子收获、贮存:半喂入水稻收获机收获减少糙米率,种

子收获后及时清理、烘干、除芒、除糙、加工、包衣、包装、贮存,种子水分14.5%以下时,一般条件库存,含水量大于14.5%时,暖库贮存。

(2)商品粮收获:水稻抽穗后40天以上,活动积温850℃以上,多数穗颖壳变黄,小穗轴及护颖变黄,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为收获适期,可采用以下收获方法:

机械分段收获:机械割晒,在水稻黄熟期开始进行,割茬高度15-20厘米,放铺角度45°割晒3—5天后,拾禾脱粒。

喷施立收谷脱水剂:水稻完熟期施用,每亩用120—150毫升进行叶面喷施。喷施立收谷一周后进行机械直接收获。

半喂入式收获水稻霜前充分发挥半喂入式收获机收获作用,霜后积极扩大半喂入式收获面积。要求脱谷干净,不丢穗、不漏穗,综合损失率小于1%,谷外糙0.1%以下。

机械直收:在枯霜后可直接进行直收,使用钉齿滚筒收割机,控制滚筒转数和行走速度,使收获损失率不超过3%。

7、相关管理技术标准(序号)

(1)寒地水稻农时标准

大棚扣膜期

大棚扣膜于3月5日-3月20日。

(2)浸种催芽期

浸种始于3月24~25日,结束于4月4~5日;催芽始于4月3~4日,结束于4月13~14日。

(3)秧田播种期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棚内臵床温度(有地膜)稳定通过12℃以上时开始播种,钵育大苗在具备保温条件下4月5日开始播种,适播期旱育机插中苗4月5日~18日,4月20日结束。

(4)泡田整地期

上年秋季或4月上旬旱整地,4月5日~10日开始放水泡田,4月15日~20日开始水整地,5月8日前结束。

(5)移栽期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3℃,泥温稳定通过15℃时为移栽始期,机械插秧5月10日开始,5月25日结束;钵育摆栽5月15开始,5月23日结束。水稻高产插秧期是5月15日~5月25日。

(6)晾田期

水稻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1叶品种在7叶期开始晾田,控制9叶的同伸分蘖(6叶叶腋的分蘖)发生。

(7)稻瘟病防治期

水稻11叶品种在水稻9.1~9.5叶期防治水稻叶瘟;水稻孕穗末期~始穗前期(抽穗5%~20%左右)防治水稻穗颈瘟;水稻齐穗期后15~20天防治枝梗瘟、粒瘟。与此同时,按照水稻田间叶龄进程做好其它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8)齐穗期

11叶品种的水稻7月25日前齐穗,12叶品种7月30日前齐穗。

(9)安全成熟期

水稻在9月11日前安全成熟,安全成熟的标志为全田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

(10)收获期

水稻种子收获9月25日~10月5日,商品粮收获10月15日前结束。

8、寒地水稻生产用种标准

(1)种子标准

水稻种子发芽率90%(国标85%),发芽势85%以上、纯度>98%、净度>98%、水分<14.5%。

(2)种植比例

结合黑龙江垦区前期生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11叶品种以空育131为主,12叶品种以垦鉴稻6号为主。

(3)叶龄诊断标准

①返青期诊断

移栽后,当晴天中午有50%植株心叶展开,或早晨见叶尖吐水,或植株发出新根,为返青期标准。

②4叶期诊断

叶长11cm左右,株高17cm左右,有10%的1叶分蘖露尖。4叶龄前施用分蘖肥、进行第二次药剂灭草及防治潜叶蝇。

③5叶期诊断

5叶最晚出叶日期为6月10日,叶长16cm左右,叶色表现为叶片色浓于叶鞘,叶态以弯、披叶为主。11叶品种茎数达计划茎数的30%左右。

④6叶期诊断

6叶最晚出叶日期为6月15日,叶长21cm左右,叶片色达浓绿,明显较叶鞘深,叶态以弯、披叶为主。11叶品种茎数达计划的50-60%。

⑤7叶期诊断

7叶最晚出叶日期为6月20日,叶长26cm左右,叶色比6叶期略淡,叶态以弯叶为主。11叶品种茎数达计划的80%。

⑥8叶期诊断

8叶最晚出叶日期 6月25日,叶长31cm左右,叶色平稳略降,但不可过淡,叶态以弯、挺叶为主,11叶品种7.5叶龄时达到计划茎数,并开始幼穗分化,7.2叶龄施调节肥,8.5叶龄施穗肥,6月28日晒田。

⑦9叶期诊断

9叶最晚出叶日期为7月2,叶长36cm左右。

⑧10叶期诊断

10叶最晚出叶日期为7月9日,叶长31cm左右,叶色表现为叶

鞘色深于叶片色,叶态挺叶为主,茎数达到最高分蘖,无效分蘖开始死亡,此期进入拔节期,基部节间开始拔长,株高迅速增长,为叶瘟防治时期。

⑨剑叶期诊断

11叶品种剑叶最晚出叶日期为7月15日,叶长23cm左右。此期,要做好两大判定:

封行判定,剑叶露尖为封行适期。站在池埂上顺行观察4-5米处看不见水即为封行。

减数分裂期判定,倒一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在正负10cm期间为减数分裂期。此期若遇17℃以下低温,要灌18cm以上深水预防冷害。⑩抽穗期诊断和结实期诊断

最晚抽穗期11叶品种在7月25日左右,初穗到齐穗7天左右。

抽穗期高产长相为:后四叶的叶片长度及叶长序为:倒2≥倒3>倒1>倒4,叶面积指数7以上,后四叶的叶态为弯、弯、挺、挺。有效分蘖成穗率85%以上,基部节间短,剑叶节高度应在株高的1/2以内,根系发达,无根垫现象。孕穗期是穗茎瘟防治最佳时期。

结实期叶长与叶态都已定型,正常的叶色为绿而不浓,此期管理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早衰。保持结实期旺盛的物质生产和运输能力,保证灌浆结实过程有充足的物质供应,确保安全成熟,提高稻谷品质和产量。结实期主要是养根保叶,要实行间歇灌溉,直至腊熟末期停灌,黄熟期排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