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临床指南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子痫前期是指孕妇在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和蛋白尿,从而导致全身各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
子痫前期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具有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这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有研究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十分显著,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
1. 子痫前期的危害子痫前期是孕妇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在妊娠期间较高,严重时会导致母婴双方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孕妇患上子痫前期后,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甚至会引发抽搐、中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而对于胎儿来说,子痫前期则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现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等问题,甚至有可能危及胎儿的生命。
对于子痫前期的预防和治疗,需采取有效的措施。
2. 阿司匹林在子痫前期预防中的作用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被广泛应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孕期用药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高危孕妇来说,适量使用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明显。
一项针对高危孕妇进行的大样本研究显示,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孕妇,其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也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而且,对于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孕妇来说,合并使用阿司匹林和钙剂,也可以有效降低子痫前期的风险。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孕期的预防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4.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虽然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良好,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慎重对待。
对于需要应用阿司匹林的孕妇来说,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医生的指导。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确定是否需要使用阿司匹林以及使用的剂量和时间。
对于孕妇来说,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胃肠道出血和胃黏膜损伤等问题。
需要充分了解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当使用造成不良后果。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子痫前期是指妊娠期间血压升高和蛋白尿增多,而且水肿、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的发生。
子痫前期是最常见的妊娠高血压的前期,发病率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严重的子痫前期可以造成孕妇听力障碍、视力减退、胎儿窘迫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高危孕妇,如何预防和治疗子痫前期是及时安全分娩和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问题。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已被证实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群体血浆水平的作用,对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作用。
同时,阿司匹林还具有改善外周血管的功能和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因此,阿司匹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预防血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由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且高危孕妇在子痫前期出现之前常常存在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的功能异常。
因此,阿司匹林也可以应用于子痫前期的预防。
目前,许多研究都证实了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
一份荟萃分析显示,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高危孕妇可以显著降低早产、胎儿窘迫、巨大儿、预防子痫前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低剂量阿司匹林还可以减少孕妇住院治疗和剖宫产的风险,降低围生儿死亡的风险。
另外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也显示,低剂量阿司匹林对于高危孕妇可以显著降低子痫前期的风险,而且还可以显著降低孕妇凝血系统的活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降低血液黏度,从而减少血流阻力和孕妇血管损伤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孕妇来说,阿司匹林是一种有副作用的药物,使用不当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时,需要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和益处,根据孕妇个体化的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和监测。
在阿司匹林治疗期间,孕妇需要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和孕妇身体的变化。
总之,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高危孕妇的子痫前期,并减少围生儿死亡和剖宫产等不良结局的风险,但使用时需要注意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重视子痫前期早期干预和预防

1、重视筛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重视孕前孕前筛查,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既往国内外研究显示许多高危因素,如曾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高龄(>40岁)、肥胖、慢性高血压或肾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糖尿病史等,本次妊娠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多胎妊娠、家族中有子痫前期-子痫病史,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应在孕前发现高危因素,并针对性进行防治,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
对于孕前即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SLE及糖尿病史者,应多学科协作,充分评估原发病病情严重程度,有无靶器官损害,能否耐受妊娠等;对于尚未控制的高血压、高血糖及靶器官损害者,应及时干预后再次评估,适时妊娠;其他高危因素,按照个体化原则,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防止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如肥胖妇女,孕前体重指数(BMI)≥25者应加强锻炼,合理安排膳食,均衡营养,在孕前减肥,将BMI控制在18.5~23,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重视育龄妇女有子痫前期病史者的再次妊娠,健康指导她们选择合适年龄及时机计划妊娠,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多胎妊娠及高龄妊娠。
总之,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一级保健机构工作人员应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并识别高危人群,及时进入系统管理,有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
2、联合预测,早期干预对高危人群或已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选择有效的联合预测方法预测子痫前期-子痫发生,以期早期干预。
目前多应用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评价预测方法的价值。
如测量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研究发现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预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阳性似然比为 5.0~20,阴性似然比为0.1~0.8,提示这种无创性的物理指标有一定预测价值。
研究发现,生化指标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也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指标。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钙剂在高危人群预防子痫前期的临床体会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钙剂在高危人群预防子痫前期的临床体会刘爱华;刘冬梅;白俊丽【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6(023)023【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钙剂在高危孕妇人群预防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围产科门诊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16~20周160例孕妇,根据孕妇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孕妇从孕14~20周开始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100 mg/d(拜阿司匹林)及乐力氨基酸螯合钙2g/d,一般至孕36周停药;对照组孕妇不服用任何药物.两组均进行规范的围产保健,同时注意合理饮食,适当休息,适度锻炼;监测血压、体重增长,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清钙等,定时产检监测母胎情况.观察两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发病率、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现已追踪随访至分娩结束,观察组子痫前期发病率为6.25%,均为轻度子痫前期,无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对照组子痫前期发病率25.00%,轻度11.25%,重度7.50%,早发型子痫前期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孕妇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孕妇在孕早期结束后及早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钙剂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效果显著.【总页数】3页(P81-83)【作者】刘爱华;刘冬梅;白俊丽【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河南漯河462000;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河南漯河462000;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河南漯河4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52【相关文献】1.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J], 郭琳琼;吉婷;刘星2.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分析 [J], 黄铮;孙多和;马伟;戚依3.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子痫前期高危人群中的预防价值 [J], 罗丽丽4.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观察 [J], 梁睿;武红5.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研究 [J], 刘韵;邢辉;黄艳丽;兰艳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

Chin
JPefnatMed,Jan.2015,V01.18,No.1
・专家笔谈・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
朱毓纯 杨慧霞
近年来,子痫前期研究的热点集中于预测和 预防。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 前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美国、英国、加拿大、世 界卫生组织已将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高危孕妇的子 痫前期预防写入指南。如果能够对子痫前期的发病 或者进展进行有效的预防,无疑是围产领域的重大 突破。 2013年之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mplications[CD].
Rev,2007,(2):CD004659.
GynecoIogists,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Task Force
on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Task Force Obstet
二、阿司匹林的应用方法
trial,RCT)及meta分析等循证医学
证据基本肯定了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高危孕妇子痫 前期的作用,且认为妊娠16周之前开始用药优于 妊娠16周之后‘11。加拿大和英国分别在2008年‘21 和2010年【31将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写入
指南。
1.剂量:根据各项RCT的结果,阿司匹林的 剂量应为60—150 mg/d。研究中最常用的剂量为
一、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 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包括子痫前期病史(尤其
DOI:10.3760/cma.j.issn.1007—9408.2015.01.002
ACOG临床指南_子痫前期和子痫的诊断和处理

ACOG临床指南——子痫前期与子痫的诊断与处理在美国,妊娠高血压发病率约12-22%,它也是%孕产妇死亡的原因。
但是这些疾病的命名和分类不明确。
这份公告仅提供妊娠期高血压病(子痫前期与子痫)及多种相关并发症诊断与管理的指南。
慢性高血压已另外讨论。
背景定义全国高血压项目工作组(下面称工作组)建议用“妊娠期高血压病”代替“妊娠引起的高血压”来描述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不伴尿蛋白升高,且产后血压正常的病例。
根据工作组设定的标准,血压正常的女性孕20周后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定义为妊娠期高血压。
15%妊娠期高血压将进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
子痫前期是高血压、蛋白尿,并可能伴随多种其他体征、症状,如水肿,视觉障碍,头痛及上腹部疼痛的综合征。
实验室异常包括,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数降低(HELLP 综合征)。
HELLP综合征患者伴或不伴蛋白尿。
蛋白尿定义为24小时尿蛋白大于等于,相当于随机尿蛋白(+ )。
框内是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
(诊断子痫前期的标准: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蛋白尿即尿蛋白≥24h。
子痫前期是妊娠特有的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孕20周后;数据来自全国高血压教育项目工作组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报告)。
尽管未经研究证实且存在其他定义,但是很多医生通常使用这些标准诊断子痫前期。
实验设计也频繁地使用这些诊断标准。
框内是重度子痫前期的定义(下列标准至少一条符合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卧床休息患者间隔6小时两次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蛋白尿:≥5g/24h,或间隔4小时两次尿蛋白;少尿:24小时尿量<500ml;大脑或视觉障碍;肺水肿或发绀;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胎儿生长受限)。
过去预示可能发生子痫前期的高血压定义为患者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然而它不是预测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
所谓的“30-15规则”不是工作组设定的子痫前期诊断标准的一部分。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季伟【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以及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产前门诊建卡定期产检的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加强监测干预,实验组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为(86.67±10.05)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孕妇中有1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早产、2例流产,其余26例分娩;对照组孕妇中有2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3例早产、4例流产,其余21例分娩;实验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能够减少子痫前期的发作,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28【总页数】3页(P128-130)【关键词】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小剂量;阿司匹林;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子痫前期发生率【作者】季伟【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
子痫前期多发于女性妊娠20周以后,对孕妇及其腹中胎儿具有严重的影响[2]。
现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进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以及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6年11月—2018年5月在本院产前门诊建卡定期产检的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孕妇。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效果子痫前期是指孕妇在妊娠20周之后出现血压升高和蛋白尿,但没有全身性水肿和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妊娠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子痫前期可能会发展为子痫,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风险增加。
低剂量阿司匹林被一些医生认为是一种可能有效的预防子痫前期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高危孕妇中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
近年来,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评估低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子痫前期的有效性。
根据多个临床试验的结果,低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
一项对2520名高危孕妇进行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和早产的风险降低了17%。
那么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如何起到预防作用的呢?低剂量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来提高血液流动性。
高危孕妇往往存在血液凝集和血栓形成的倾向,导致毛细血管堵塞和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子痫前期等并发症。
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可以改善血液流动性,减少毛细血管阻塞的风险,从而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低剂量阿司匹林还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在子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和抗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进而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
低剂量阿司匹林还可以改善胎盘血流,减少胎盘功能障碍的风险。
胎盘是胎儿的供氧和营养来源,胎盘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生长受限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改善胎盘血流,提高胎儿对氧和营养的供应,从而降低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尽管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子痫前期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高危孕妇都适合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具体的使用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后决定。
孕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慎重,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定期监测孕妇的血压、蛋白尿和其他相关指标。
低剂量阿司匹林在高危孕妇中预防子痫前期具有一定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 )发布了 2014 年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临床指南,该指南是对 1996 年妊娠期间阿司匹林预防推荐的更新。
此次更新充分评估和考虑了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风险升高女性的有效性以及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危害,推荐的适应人群为子痫前期风险升高、既往对低剂量阿司匹林无不良反应或禁忌症的无症状妊娠女性。
本文概要简表
适应人群
子痫前期高危的无症状妊娠女性 推荐
妊娠12周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mg/d ),证据等级B 风险评估 1.
有下列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为高危人群: 2.
1.既往子痫前期病史,特别是伴随有不良结局时 3.
2.多胎妊娠 4.
3.慢性高血压 5.
4.1型或2型糖尿病 6.
5.肾脏疾病 7.
6.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预防用药 高危子痫前期女性在妊娠12-28周开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 ),
减少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IUGR )的发生
利弊权衡 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对高危子痫前期女性的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风
险降低有明显的净获益
其它推荐
USPSTF 推荐所有计划怀孕或有怀孕能力的女性每日额外补充0.4-0.8mg 叶酸
一、基本阐述
1. 重要性
子痫前期是妊娠女性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子痫前期作为一种并发症对孕产妇和婴儿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有影响,全球范围内 2%-8% 的妊娠女性受此影响,在美国,15% 的早产由子痫前期所导致。
子痫前期定义为妊娠 20 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 )和蛋白尿(24h 尿蛋白≥0.3g )。
在未出现蛋白尿的情况下,子痫前期根据出现高血压伴随下列任一情况分类: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肾功能不全;肺水肿;脑或视觉功能障碍。
2. 风险状态
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子痫前期病史(包括早发型子痫前期),宫内发育迟缓(IUGR ),早产,胎盘早剥或死胎,孕妇伴随疾病(慢性高血压、1 型或 2 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胎妊娠。
结合血清标志物、子宫动脉多普勒超、临床病史和检测指标等危险因素的风险预测模型正在研发,目前尚无预测精确的模型用于临床。
3. 预防治疗的益处
USPSTF 发现,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子痫前期高危女性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显示出明显获益。
临床试验中,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使子痫前期的风险降低了24%、早产风险降低14%、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降低20%。
4. 预防治疗的危害
USPSTF 发现,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并不会增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和胎儿颅内出血的风险。
在一项对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的Meta 分析发现,阿司匹林并不会明显增加低危/ 中危/ 高危子痫前期女性上述不良事件的风险。
此外,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胎盘早剥的风险无明显区别。
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低剂量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用于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的女性不会增加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
USPSTF 认为妊娠期间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害处微乎其微。
5. 评估意见
USPSTF 使用“中度确定”认为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降低子痫前期高危女性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风险有明显的净获益。
二、临床考虑
1. 适应人群
该推荐的适应人群为子痫前期风险升高、既往对低剂量阿司匹林无不良反应或禁忌症的无症状妊娠女性。
2. 子痫前期风险评估
目前尚无根据生物标志物、临床诊断检测或病史的方法就能识别子痫前期高危女性。
大多数临床医师根据病史识别高危女性,而基于病史的危险因素或许有助于指导患者和医生决定开始服用阿司匹林。
尽管该推荐并未系统性地回顾临床风险评估,但指南还是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见下表)。
该方法或许有助于识别子痫前期绝对风险至少为8% 的患者,这也与USPSTF 回顾的研究中对照组观察到的子痫前期最低发病率一致。
具有1 项或以上高危因素的女性应该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
具有多项中等危险因素的女同样也可能从低剂量阿司匹林中获益,但使用该方法评估的证据不确定。
临床医师应评估子痫前期的风险并告知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利弊。
子痫前期风险评估
危险等
危险因素推荐
级
高 1.既往子痫前期病史,特别是伴随有不良结局具有1项或以上高危因素的
时
2.多胎妊娠
3.慢性高血压
4.1型或2型糖尿病
5.肾脏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女性应该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
中1.未生育
2.肥胖(BMI≥30kg/m2)
3.子痫前期家族史(母亲或姐妹)
4.社会人口学特征(非裔美国人、社会经济较
低)
5.年龄≥35岁
6.个人既往史(如低体重出生或妊娠年龄较
小、既往妊娠出现不良结局、妊娠时间间隔10年)
具有多项中等危险因素的女
性可考虑使用低剂量阿司匹
林
低既往足月妊娠顺利不推荐低剂量阿司匹林
3. 不良反应评估
低剂量阿司匹林用于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的女性并不会增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和胎儿损害(颅内出血或先天性异常)的风险。
4. 预防药物的使用
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和时机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但低剂量阿司匹林的获益和低害是一致的,目前尚不能确定何时服用或何种剂量阿司匹林的获益更大。
5. 服用剂量
许多随机对照试验显示,60-150mg/d 的阿司匹林可减少子痫前期风险增加女性子痫前期、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
最常用的的使用剂量为100mg/d,但两项最大的试验估计60mg/d 就有获益。
尽管既往研究并未评估81mg/d 阿司匹林,但美国可用的低剂量阿司匹林为81mg 的片剂,可作为子痫前期高危女性预防用药的合理剂量。
6. 服用时机
低剂量阿司匹林开始于妊娠12-28 周。
对于子痫前期高危女性,相关证据未发现提早使用(12-16 周)阿司匹林较延期使用(≥16 周)有额外获益。
三、其它指南的推荐
美国妇产学院推荐妊娠前三个月晚期开始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60-80mg/d),适应女性为既往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早产(<34 周)或既往1 次妊娠以上出现子痫前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高危女性从妊娠12-20 周开始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mg/d),此处高危指伴随子痫前期病史,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多胎妊娠。
而对其它高危的亚组女性,推荐认为低剂量阿司匹林的获益的证据有限。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推荐子痫前期高危女性从妊娠12 周到分娩期间服用阿司匹林(75mg/d),此处高危包括既往妊娠出现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有性疾病,1 型或2 型糖尿病或慢性高血压。
对于具有1 项以上中等危险因素女性的推荐与高危患者相同,中等危险因素包括首次妊娠年龄≥40 岁、妊娠间隔>10 年、BMI≥35kg/m2、子痫前期家族史或多胎妊娠。
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推荐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或既往出现妊娠相关高血压的女性从妊娠12 周开始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直至分娩。
美国家庭医师协会推荐子痫前期高危女性从妊娠12 周后开始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81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