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有感

读梁启超有感
读梁启超有感

读梁启超《新史学》有感

文章:《新史学》

作者:梁启超

发表时间:1902年2月

出版物:《新民丛报》

现出版物:《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年8月

内容摘要:

梁启超的《新史学》内容包括《中国之旧史学》、《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和《论纪年》这六个部分,它们是梁启超在受到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下,对中国的史学现状进行批判,并打出了“史学革命”的旗号,主张建立新的史学,从历史的作用范围、历史与人种的关系、历史正统性、书写历史的手法和历史的纪年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如何建立新的史学及建立怎样的新史学的问题。这六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中国之旧史学》:对中国旧史学之现状加以说明,并提中国旧史学虽著作浩繁,史学名家辈出,但却是陈陈相因,并未在史学界开辟出新的天地,其中的病源有四: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只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这四个弊端又衍生了两个问题,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导致读者读史时遇到三大难题: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正是因为这些旧史学之弊端,使史学革命刻不容缓,梁启超甚至发出了“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救”的感叹。

《史学之界说》:创立新史学,必须先要搞清楚史学的界限问题,也就不得不先弄明白历史的范围。梁启超在本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二、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三、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这三者是层层递进,联系紧密的。从现象到公理公例,即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跨越,在文中,梁启超阐述了自己对历史范围的看法和认识。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历史是用来叙述人种的发达及其竞争,舍人种则无历史。人种问题已成为现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问题。人种分为“历史的”人种和“非历史的”人种,“历史的”人种又分为“世界史的”与“非世界史的”人种,欧罗巴文明为今日全世界一切文明之母。后有详细举例加以说明,最后提出条顿人实为今世独一无二的主人翁。

《论正统》: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则有统;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则有正统。正,即真。统之词起于《春秋》,然所谓正统者,霸天下人之天下为私天下,又惧民众不予承认,才提出这些理论来钳制他们,统之义实谬,所谓正与不正,则更不值一提。以六个依据来衡量正统不正统,实则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正统之说起因有二:一是当代君臣,自私本国;二是由于陋儒误解经义,煽扬奴性。如果追根究底,梁启超认为自周秦以后,无一朝能当此名者。

《论书法》:新史学质疑中国的史家著史专门注重书写方式,即“书法”,并以此自鸣得意。他认为史家应以一团体的善恶来为功罪,而不能仅以一二人的功过得失来评判整个社会,史学要有益于社会。古时的史家所谓的“功罪善恶”,

多是因为记载君主与其臣妾交涉之事而引起的,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功罪善恶。但梁启超并非主张废除书法,他认为要写史,就要像布尔特奇的《英雄传》一样,书写淋漓尽致,而不是如《春秋》,注释数千言,读者仍不能明白其意。

《论纪年》:凡历史,必有纪年,即带有帝王的年号。本文即是围绕“历史纪年”问题而展开。首先论述的是纪年的意义。接着叙述年号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故而使人头脑劳累,因此孔子作《春秋》,去繁而就简。再次论述帝王纪年之法,不可久行于今日文明之世,并例举西方诸国的统一纪年法。最后梁启超认为中国的历史纪年法应以孔子的生平为统一纪年,更为实用。

史学作为“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的学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断壮大和繁荣,历史著作也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著名的史家也涌现出以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为代表的史学大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和光辉的史学思想。史家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梁启超也明确提出了史学的作用“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史学在今欧洲民族主义和列国文明日益发达的过程中,占据有约一大半的功劳。在这里,梁启超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困扰在读者心中的一团疑云,那就是为什么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史学发展都非常繁荣,然而现实中中国的情况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却是如此之糟糕?阅读了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就会恍然大悟,继而进行思考,就不得不佩服梁启超立论之新颖,寓意之深刻。中国史学虽然发达,史家辈出,但却是“沉沉相因,一丘之貉”,并没有在史学界开辟出一番新的天地,那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梁启超对此作出了回答,这就是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四个弊端”: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所谓的二十四史并非真正的史学著作,而只是二十四姓的家谱而已。中国古时的史家,以为天下是君主一个人的天下,而所有的作史者,都是为朝廷君主所作,无一书为国民而作,并举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只不过是“以备君主之浏览”,就是为说明不论是史家还是史学著作,大体都是为朝廷而作,使中国的国家思想,至今不能兴起。梁启超就指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我国数千年的史家所难辞其咎的。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历史是英雄的舞台,但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环境和背景之下,不可能有独立存在的人,所以著史必须要考虑多数人的情况。但中国的史学,如本纪、列传,“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并未说明一群人的“交涉、竞争、团结”之道,梁启超认为它们就是“无数之墓志铭”。现今史家虽多,却未有一个能意识到这一点,使国民的群力群智群德,并未有所发展。三曰只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著书都有宗旨,重在经世致用,为今世之人提供借鉴。中国史家著史只记过去之事,推其病根,梁启超认为是当时史学家认为历史为朝廷的专有物,“舍廷外无可记载故也”。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人之精神非常重要,史学也是如此。史学的精神就是理想。著史书必须能说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事件及其原理和前因后果,“鉴既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这样的史书才有益于国家和社会。但如今中国的史学著作只是呆板的说明某一天发生了某件事,至于其原因,未能够解释说明。因此,这些史书虽数量极多,但却毫无生气,耗费百姓的脑力,实属无益。以上这四项弊端,又衍生出另外两个问题,那就是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的史书,满纸均为某日发生某某事,犹如英儒斯宾塞“邻家之猫,昨产一子”之事实,读完全书,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简述历史事实却不能善于“别裁”,读之无多大用处。中国几千年来稍有创作之才的史家,梁启超认为只有六个人:太史公司马迁,其书就具有国民思想,将与时代极有关系的人物分门别类,著书立传;杜佑,他的《通典》,“不记事而记制度”,因为

制度与国民全体的关系远比事件与之关系重大,这也是杜佑首创的;郑渔仲所著的《通志·二十略》以论断为主,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司马光之《通鉴》结构宏伟,取材丰富,至今未能有超越者;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首创了纪事本末之体,探求事与事之间的因果关系;黄梨洲著《明儒学案》,创立学史之格,是我国思想界的英雄。合此六弊,对读者阅读史书造成了困难。首先是难读。史学著作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也难以读尽。其次是难别择,史书之繁多,何为应读之书,何为有价值之书,我们难以从中正确选择。最后就是无感触,读完史书后,却未有激励读者的爱国之心。现今社会也是如此,我们上大学,专修历史学,从《中国通史》到《世界通史》,再到断代选修史,教科书数量繁多,但读之却并未有较大感触,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上的“大动乱年代”,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就有学习,当时心里面还有很大的触动,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而心痛,为中国现代社会建设上的重大失误而痛心。到了大学,从教材上看这些内容反而没有什么大的感觉了。不知是学习者的问题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呜呼哀哉!所有这些问题,就导致了必须对史学进行改革,不然,“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因此,梁启超才写了《新史学》一文,实是世界形势所迫。

关于《史学之界说》这部分内容,我感触最深的是梁启超对历史的范围做的界定,层层深入,历史是叙述进化发展的现象,但非人类之进化者,却不能称之为历史。因为“人也者,进化之极则也,其变化千形万状而不穷者也”,但是,单单讲述人群进化的现象是不够的,它只是一些浅在的层面,还必须从这些现象中把握事物进化的规律,但这又是不易求得的,主要是因为诸多史家知有一局部之史,却不知自有人类以来全体之史;徒知有史学,而不知史学与他学之间的关系。求得公理公例的最终目的还是“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焉”。历史就是用已知的进化规律为以后的发展服务。中国无真史家,导致中国进化缓慢,实是国之悲哀。梁启超就自己下定决心,在此开辟新的道路,勇气可嘉!

相比之下,我对《历史与人种之关系》并不特别感兴趣,其内容纷繁复杂、名称众多,使人头昏眼花,本人实是提不起兴趣阅读,故而此处省去不述,还望老师见谅。

《论正统》一文中对正统的起源和含义都做了比较明确详细的叙述说明。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家言正统就是一大谬误,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被奴隶根性所束缚,转而又来束缚后人。文中所写用以衡量正不正者的六项依据,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千百年来,史家为正统的事情争论不休,却又无法自圆其说。梁启超对正统之说的起因做了分析,他认为原因有二:一则当代君臣,自私本国也;二曰由于陋儒误解经义,煽扬奴性,并提出了自己对正统的看法,他认为自周秦以后,无一朝能当此名者。理由就是夷狄不可以为统;篡夺不可以为统;盗贼不可以为统。如此说来,中国历史上所谓正统者,寥寥无几矣。我认为,历史无正统与非正统之说,这种分法本身就给历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政治色彩,使读者看不清历史的本来面目,实在应该摒弃之。

《论书法》和《论纪年》两篇内容,本人对此没有太大的想法,无论是史家隐其意或直笔记述君王的私事,或是纪元的更改在历史上都属于常见的现象。虽然说“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但要写出善史,也是相当困难的。梁启超就说,有《春秋》之志者,可以言书法;无《春秋》之志者,不可以言书法。而纪年之说,由孔子作《春秋》定制,曰诸侯不得改元,惟王者才可以改元,使纪年变得简单了。在最后,梁启超提出“纪元之必当变”的口号,这样前面所讲的正统问题就无从说起了。

从总体上看,梁启超的这篇《新史学》先讲了旧史学之情况,然后就要进行改革,引出从何处着手开始进行“史界革命”整篇文章的内容宏大,立论深刻,议论得当,他的史学观点在这里得到咯充分的体现,批判以往的旧史学,提倡撰写新观点,新体载的“民史”反对以往历史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主张写通史,就要改变朝代纪年,以孔子生平为统一纪元,他将“朝代”与“国家”分离开来,也是文中所体现的反省旧史、开辟新史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上这些就是本人看了《新史学》后得到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多有错误和不足,希望老师不吝赐教,本人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加大阅读面,增加知识储备,成为合格的历史专业人才。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家书》有感 最早听闻梁启超先生便是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戊戌变法”、“有为青年”、“改革创新”、这十二个字便是我对梁启超先生最初的印象。 在初读《梁启超家书》后,虽是现代印刷装订成册的书信,却似乎也能感觉到先生执笔相诉的真情。虽是家书,却在倾诉相思挂念之间多了份知己般的心交。 书信有长有短,有的是特意执笔相告,有的则是随意提笔慰问;有的是写于家中书桌,有的则是写于医院病榻。可无论篇幅之长短,出处何方,都在字里行间中饱含了一个父亲对于子女极致的关爱。众所周知,梁启超先生是个爱国之人,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忧国、救国的事业上。爱国之人必定爱家,这是源于他们身上强烈的责任感和血脉之中的深深的牵系。先生亦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但由于先生常年各处奔波,加上后期他的子女们各处求学,书信成为他们彼此之间挂念交流的渠道。而从书信之多,日期之相近,可知先生对于子女无时无刻的思念与关怀,情意绻绻,父爱如山。我常在信中读到“我想你了,我很想你”这般简明真挚的语言,而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我都会忘记这写信人是梁启超,或者是我内心刻画的那个梁启超。在林父遇难之时,他予思成的信中不仅表达了一个父亲对于思成与徽因的担心和宽慰,更如一个坚强的后盾般冷静的站在孩子的身后。

天底下的父亲是一样的,天底下的父亲又各不相同。从书信中,我看到了先生以父亲以朋友亦或是知己的身份与他的孩子相谈甚欢,推心臵腹。 书中第一封信写于1912年12月5日,彼时的梁启超已39岁,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当年那个满腔热血力推改革的青年在十余年的奔波中不仅发表了大量西方政治学说,更接受了许多西方新文化,这使得他对于子女的教育方法偏向西方的民主化,他们的关系是父子更是友人。先生是个爱读书之人,也十分爱引导子女们看书,甚至时常与子女分享其读书心得,尤其是和大女儿思顺,父女间分享一首新作的小诗也是件快乐至极的事。对于子女的学业,先生也从不逼迫,常以兴趣作为最好的培养。除此之外,先生常常通过信件给子女们学业上、事业上的建议,同时也征求子女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用爱代替苛责、偶尔纵容孩子的顽皮、甚至有时自己也如孩童般玩笑,先生与他的孩子以这种方式相处着,使得他们虽然常身处各处,心却紧紧相连,彼此牵挂,互助互携。 1928年10月17日,应该是先生写给他孩子的最后一封家书。此时的他已病魔缠身,但信中并没有倾诉他的病痛之苦,显得十分乐观,只是简单陈述了他近几日的状况,反之表达他对思顺等人的思念,特别的思念,还在信末提及对于思成事业上的担心和建议。我常在想,先生为国家事业奔走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书报告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书之开章,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客观求实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启超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着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作者并没有将当时的许多责任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李鸿章。梁启超在文中客观地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 综观李鸿章,得益于淮军失意于淮军。咸丰、同治间,受曾国藩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

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在东北的望风披靡,以及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属淮系)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 其二,滥觞于外交亦身败于外交。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进行传教,而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固有保守守旧的思维,使得这些冲突变得尖锐复杂,由于满清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官僚保守自大无知,对西方的文化以及政体了解甚少。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外交事物的处理上,满清政府官僚自以为是的处理方式,往往引发了许多冲突,综观从鸦片战争的外交事物的处理,清朝庭官僚多不熟谙外交为何物。 同治九年(1871年),天津教案爆发。身为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接案处理此事。然而,处理的结果让法方和国人皆不满意,李鸿章奉旨接任曾文正的直隶总督。梁启超评述道:“是为李鸿章当外交冲要之滥觞,使同治九年八月也。”因为有在上海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李鸿章在天津教案的处理上有了个双方满意的结果,从此李鸿章善于外交的解决纠纷的声誉大起,从此以后三十年大清国的重要外交国事基本受其操纵。 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利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清政府都任命当时最善外交的李鸿章出面解决,虽然签署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

读书报告:《梁启超传》

读书报告:《梁启超传》 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专业:2015级中医学三班 姓名:魏凡钧 学号:201532001078

读书报告:关于《梁启超传》的感悟与思考 从1840年到1912年,如果要在这一时期选出一位能从政治、文化、教育多个关系民族命脉的方面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的人作为济世救国的代表,我一定选梁启超。他的生平与成就无需赘述。作为一代优秀人物的代表,他给我的印象是:真知灼见救国家,尊师重教兴教育,修身齐家济天下。 真知灼见救国家:从公车上书到与“师傅”分道扬镳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他与康有为同行戊戌变法,支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变法失败,封建势力也随之的余晖散尽。书中曾记,他们求助与日本,意图借日本扶助光绪重夺帝位,恢复变法所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就在康有为依旧坚持:“保皇”路线的时候,梁启超抢先一步认识到共和潮流的兴起,与康有为和保皇党分道扬镳。

他积极接受新思想与新知识。争自由,兴民权。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之疾非一时一事所致也,积之愈深,引之愈长,其病原“远者在数千百年以前,近者亦在数十年之内。”(出自《饮冰室合集》)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朝廷没落的必然性与人民因为长期被奴役所丧失的国民意识与公民意志。可谓是找出了救国于水火之中的关键。作者也评价他与孙中山同为中国共和浪潮中的“近世双雄”。他是将宪政、民主、民族主义引入中国并且有机结合用于救亡图存的第一人,奉行着着以民主、自由、人权为底线的自由国家主义。他甚至提前近百年为后世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二十一世纪法治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尊师重教兴教育:从康有为到黄遵宪再到徐志摩 对康有为,他是敬重的:对黄遵宪,他是支持的:对徐志摩,他是鼓励的。对自己的老师,同仁和学生能做到以上三点者方可谓之大家。中国自明清以来,八股取士,“腐朽的政治熏臭了教育”。然而能像梁公复古风、求新知者可谓凤毛麟角。科举出身,却能有先见于诸子,提出不仅政治要实现现代化,文化、教育也要实现现代化。这样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他为中华第一学府——北京与清华两所大学作出过不朽贡献。他为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敬业与乐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在中国率先倡导敬业乐业的思想准则,提升了中国的国民意志。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对国民党内的胡适之还是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化与教育的民主化方面可谓无人可出其右。 修身齐家济天下:梁氏一门对中国的贡献 不仅梁任公个人一直在为国家求复兴谋发展,他的言行举止也影响了他的家人。梁氏一门大多为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以梁任公长子梁思成和梁思成夫人、民国一代才女——林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

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

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_读后感_模板

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_读后感_模板 ”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 ——读《论语》有感 高二(6)李炜曦 作者在分享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众人厌恶他,一定要仔细审查;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仔细审查。 如果从交友方面理解的话,《论语·子路》篇24章也有类似的记录,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一个人的好坏可以从别人对他的态度看出,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评价都会或多或少地伴有个人情绪在里面,所以在你从别人口中得出某人是怎样时,你也要心里判断此人的品行怎样、与某人的关系如何,再下定论。 从为人的方面可以理解为,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你不是海草,你不能随波飘摇。如”三十而立”所表达的一样,就是个人对于自己和社会都有比较明确的见解,明白自己的处境和接下的安排,不是整天被牵着鼻子的水牛,而是有独立的意识的人。 还有就是《论语·阳货》第26章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那么他这一辈子完了。”众恶之”的”之”不一定是别人,也有可能是自己。在你发现自己似乎被周边的人讨厌时,你就应该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给别人惹了麻烦,要设法加以改正,不要等到在你急需别人帮助却没有人愿意时,才后悔不已。 在学习上,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是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古代,很多人都认为世界是方的,存在着天涯海角,如果你在那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面”,周边的人可能会被你笑死,因为”世界是方的”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公认的事,大家都觉得这是对的,然后过了许多年之后,有人发现世界应该是圆的,并且举出了许多例子,接着人们就都也认为世界是圆的,这在当时也是被许许多多的人认为是对的,然后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这时又有人说世界不是圆的,他应该是椭圆的,接着又举出他的证据……很明显,有时候就算是很多人都认为是对的事也会是错的,不然又怎么会有”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呢。哲学书上也有”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新的事物不会以直线的捷径去发展,而是曲线进程上升。不被周边的”正确”所左右的人,才最有可能抓住真理的尾巴,成为第一个看到真理的人。 真正的贼读后感(一) 这几天我看完了《真正的贼》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叫加文的鹅给熊国王看守金库,有一天,一块珍贵的钻石不翼而飞,加文成了唯一的怀疑对象,国王就把它关进牢里,可是加文是只鹅,它从窗户飞走了。其实,真正的贼是老鼠德克,他身子瘦小,所以能从金库的破损处钻进去。当它得知加文被关进牢里后,非常伤心:自己怎么能背叛好朋友加文呢?于是它又偷了一块钻石,想证明宝石不是加文偷的,可是它又担心被国王查到,还是把钻石送了回去。加文呢?它穿着囚衣担心被卫兵抓到,就躲在一个洞里,洞口长满了草,不容易被发现,它担惊受怕,孤苦伶仃,以蚯蚓为生。后来,老鼠德克请它回家,并向国王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国王为了感谢德克找到了优秀的加文,不仅没把它脑袋割掉,还奖励它一枚金币。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熊国王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冤枉了加文,实在不应该;老鼠德克还算是有良心的家伙,它虽然偷了钻石,但是还是找回了加文并向国王承认了错误,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加文更了不起,国王那样冤枉它,它还不记仇,又回到王宫,太让我佩服了!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2.(2018·江苏卷文综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

八年级语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词与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2)海内存知己,▲。(作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5)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陆定一《老山界》) (7)老王年老退休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就一无用处,他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他的这种品德可用“▲,▲”诗来赞美!(龚自珍《己亥杂诗》)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pān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quán( )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疾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pān ▲谈quán ▲缩 (2)给加点的字注音。颤.▲抖教诲.▲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①踏着柔嫩的茵茵绿草,宛若走在软绵绵的碧绿地毯上。 ②遮天蔽日的枝叶把竹林荫得格外深幽,在湿漉漉的空气中感受着竹的馥郁、芬芳。 ③望着丛丛簇簇的碧竹新篁,你会感受到屈原“余处幽篁兮,经不见天”的幽深意境。 ④漫步绿涛涌动的竹海,那湿润的,带着泥土与竹香的空气直往鼻子里钻,使你的精神为之一振。 ⑤那一簇簇篁竹直指蓝天,如剪的竹叶欲把碧空剪碎。 A. ④①③⑤② B. ④②①③⑤ C. ②①④⑤③ D.①③⑤②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大丰经济发展快,社会治安好,人民安居乐业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B.新丰“荷兰花海”景区设计新颖,匠心独运 ....,国庆期间引来无数的游客。 C.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 D.日本一再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名篇】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全文及演讲赏析

【名篇】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全文及演讲赏析 原文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处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

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家风故事心得体会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家风故事心得体会 《梁启超家书》如雷贯耳,在国学家教典范中与《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有着同样的地位。这三部家书贯穿了我国近代、当代和现代,体现了时代大家深沉的教育观。人是有惰性的,所以喜欢看一目了然的白话文。《梁启超家书》是文言的,从学生时代就拿起放下,拿起放下好多次,为语言所负累,一直没能读下去。 有了孩子之后,看过很多国内外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的育儿类教科书,各说各的道,有些理念完全相悖。对于我这种想做个完美家长,给孩子完美家庭环境的我来说,是种痛苦。初为人母的我,根本无从辨别,于是无从选择,于是手足无措。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下,静下心来念一本文言书,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我跟自己说,念不下来,怎么要求自己的孩子以后端坐课堂,用功学习?为人父母,必先表率。 念着念着,理顺了,也沉浸进去了。发现家书篇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长,是啊,逐渐白话了,用词就多了。年纪大了,子女大了,要叮嘱的也就多了。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X年前的家书,梁启超多采用“汝”“吾”“彼”“之”“耳”“矣”,句式多简洁,用词精炼,但在我念来却需要

在脑中翻译一遍才能通顺。X年,梁启超年届X,感觉他年纪逐渐大了就甩开了包袱,态度更为豁达开朗,写的信让人感觉亲近自然。用词遣句开始白话,“我”字用得频繁起来。开始跟子女抱怨自己身体。 甚至在给思顺的信中头一次出现“我的宝贝思顺”“我不是不想你,却是没有工夫想”,絮絮叨叨跟孩子记叙自己一周的行程安排,抱怨不休,像个老父亲。自此之后,“爱儿”“宝贝”“孩子们”,他称呼得乐此不疲。与其一本正经的历史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很是呆萌。从收阅人的角度,我喜欢梁启超后期的家书风格,这在当时封建大家庭的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 梁启超一共X个孩子,X女X子。他付出极大心血精力教育,最终换来X个孩子统统有所成就的硕果。追其原因,可从他信中窥见一斑。 学业上是良师益友:“然思成所得《四书》乃最贵之品也。可令其熟诵,明年侍我时,必须能背诵,始不辜此大赉也。”“津村先生肯则诲汝中央银行制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各课皆须于三月前完了。”“尝告彼‘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彼宜从实际上日用饮食求学问,非专侍书本也。” 生活中既是严父又似慈母:“来复日必须休息,且须多游戏运动。”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拼音版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gùjīn rìzhīzérèn,bùzài tārén?r quán zài wǒshào nián.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shào nián zhìzéguózhì,shào nián fùzéguófù;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shào nián qiáng zéguóqiáng,shào nián dúlìzéguódúlì;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shào nián zìyóu zéguózìyóu.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shào nián jìn bùzéguójìn bù. 少年胜于欧洲, shào nián shèng yúōu zhōu, 则国胜于欧洲; zéguóshèng yúōu zhōu。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shào nián xióng yúdìqiú,zéguóxióng yúdìqi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hóng rìchūshēng,qídào dàguāng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héchūfúliú,yīxièwāng yáng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qián lóng téng yuān,lín zhǎo fēi yáng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rǔhǔxiào gǔ,b?i shòu zhèn huáng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yīng sǔn shìyì,fēng chén xīzhāng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qíhuāchūtāi,yùyùhuáng huáng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ɡān jiāng fāxíng,yǒu zuòqímáng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tiān dài qícāng,dìlǚqíhuáng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zòng yǒu qiān gǔ,héng yǒu bāhuāng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qián túsìhǎi,lái rìfāng cháng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měi zāi wǒshào nián zhōng guó,yǔtiān bùl?o!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zhuàng zāi wǒzhōng guóshào nián,yǔguówújiāng!

梁启超读后感(总结类)

读《梁启超传》有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之所以想了解一些有关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少年中国说》里的这段话。身为梁启超口中的少年的我们,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又该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真正的中国少年呢?或许通过对《梁启超传》的阅读,了解他的身处的特殊环境,感受他屹立时代前沿的想法,能让我收获不少吧。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公车上书、立宪行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等紧密相联。他一生多变,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古今中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其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都极其复杂,且时常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争议颇多的人物之一。他的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通过他既可以从一些侧面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又可以从一些层面了解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化的轨迹。 《梁启超传》是李喜所和元青所著,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传记。一方面对其思想文化建树分析评价;另一方面对他的家庭生活、个人性格、业余爱好、人际关系,以及后人情况等进行介绍。 读书之前,就曾听说读梁启超,如果能读出忧患,便是读懂了他所处的时代,甚至也会读懂他身后即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确实如此,梁启超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而事业多艰,这也是跟近代国家之忧患坎坷相合。他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求新求变,其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言的:“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以明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战。”但其思想的一个核心,还是爱国,强国之梦,忧国,忧民之心。 梁启超所生于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当时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和民智的固陋,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然而,诚如梁氏后来所言,“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戊戌变法是次很不彻底的改革,依靠的是绝无寸柄的光绪帝,方行百日,即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如何不叫人感到无奈与惋惜呢?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 读《梁启超传》给我新的认识是:一是不能用“维新志士”这样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梁启超复杂的一生,二是不能把康梁混为一谈,梁启超是常求新求变的,其后来之发展,远远走在了康有为的前面。如果说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则梁启超便是民主思想的先行者。他为民主共和冒死冲锋,其功绝不在武人之下。他自己承认“陈胜、吴广”之功,但天下后世的公评,他的勤劳、他的气魄、精神、声威,实在比陈胜、吴广高出万倍。 梁启超处国家危亡之时势,奋而欲变法救国。其维新运动之时,思想为学日本明治维新,

心得体会-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精品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 梁启超家书读后感一 林颐 梁启超育有子女十人,除一子早殇,个个成才。 其中长子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思永是考古学家、五子思礼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一门三院士,世所罕见。 近日细读《梁启超家书》,品先哲育子之道,可谓感慨良多。 100年以前的中国,在人们的印象里,是长袍马褂、三寸金莲、拖在脑后的辫子和暗灰的呆滞的眼神。 翻开《梁启超家书》,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梁启超称呼子女"宝贝""",落款是"爹爹",他给子女讲笑话、讲日常生活琐事,还时时自我调侃,他说"我爱你们,我想你们,想得厉害",他说"要你们知道我快活顽皮起来的样子",他的感情坦荡率真、平等开明,全然没有大家长的专制作风和封建士大夫的迂腐习气。 "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 "从该书所刊出的家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读书写字、学习课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人际交往、恋爱婚姻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引导子女的兴趣,同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从不强求他们一定遵照父母的意图,而是反复征求子女意见,直到确认合乎子女的本心。 思庄大学没考好,梁启超及时安慰她"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筑得越厚越好。 "还说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愿,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用姊姊、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的路。 "思成在国外的学习遇到瓶颈,梁启超和他探讨学问的有用无用"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五四青年节。有朋友问我。你有偶像吗?这个,不好回答。人家又追问。那非得说一个呢?我想了想说:梁启超。梁先生这个人值得钦佩的地方有两个。第一。梁先生的九个子女个个成名成家都有出息。其中三院士、六专家,真真的满门俊彦也。这不仅说明他治家有方。而且说明所有跟他接触的人。心灵都能被点亮了。第二呢,就是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永远不固执己见。见错就改。想明白就行动。一生不受什么师门派系既得利益的绑架。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梁先生的生平事迹。 梁先生,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人称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是驰骋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生于虎啸风生、数千年未有之奇变的大时代。自甲午败绩,改良派取代洋务派走上政治舞台起。梁先生便作为维新派领袖及启蒙思想家,在长达2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从保皇派到革命派,从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梁先生一直都走在时代的前列。直到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一命呜呼之后,梁先生才打算退出政界,效孔丘。一门心思地去从事教育事业。没想到时局突变,张勋拥废帝溥仪复辟,先生便又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在反对复辟的通电中说:我,一介书生,手无寸铁,我今天所能做的,就是把的观点堂堂地亮出来。我相信,凡是有一点人气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做。至今读来,仍为之激动,令人荡气回肠。我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梁文那种激情奔涌、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凌厉气势了吧。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与谭嗣同等6人同参新政,因保守派所反对,变法失败,谭嗣同等被杀,梁启超逃亡日本。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返回中国,并参与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深研佛学。1929年1月19日病逝。综其一生,真可谓是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中国古代的史官为了给后代留下信史而不惜杀头:梁启超毅然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而写出了揭露窃国大盗恢复封建帝制的《异哉国体问题》。何其壮哉,何其勇哉,何其威哉。真乃大丈夫也。 至于教育子女,梁先生亦有自己独到之处。他虽然疲于政治、忙于学术,但仍时时关爱着自己的9个儿女。长女梁思顺(令娴)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是著名经济学研究。三女梁思懿,从事社会活动。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三院士、六专家,真真的满门俊彦也。 他关心孩子的身体,关注他们的思想,留意他们的职业,更为他们筹划未来,奠定立身

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发言稿做好六字文章 着力实现六个破除读《梁启超传》有感

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发言稿做好六字文章着力实现 六个破除读《梁启超传》有感 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发言稿做好六字文章着力实现六个破除“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发言稿做好“六字”文章着力实现“六个破除”按照省、市委关于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要求,郊区区委紧密围绕省委“六个破除”“六个坚持”“六个着力”,结合实际,聚焦主要任务,细化具体措施,创新方法形式,在“变”“新”“改”“转”“进”“实”六字上做文章,确保大讨论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一、破除僵化保守求“变”主要围绕确定重点改革事项,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全区性的一些重点工作,由常委、人大、政协领导牵头,实行专班责任制,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着力解决“不愿为”的问题,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二、破除因循守旧求“新”围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人才支持三大创新载体,着力解决“不想为”的问题,以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力。 三、破除封闭狭隘求“改”主要瞄准京津冀、聚焦环渤海和雄安新区建设谋划招商,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着力解决“不敢为”的问题,以扩大开放带动改革发展。 四、破除资源依赖求“转”主要围绕依托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生态新城建设主战场,抢抓机遇、打造发展平台、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以荫营工业园区建设为龙头,做好物流产业和汽

车服务业整体规划,着力解决“不善为”的问题,以市场思维打开发展通途。 五、破除随遇而安求“进”主要落实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办法,在全区范围大力宣传担当作为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解决“慢作为”的问题,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 六、破除慵懒散漫求“实”通过推行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大力弘扬改革先锋和英雄模范精神,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担当的干部担当,对负责的干部负责,努力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 同时,将《实施方案》的35条具体内容,12个“规定动作”步骤,列出了责任分解图、时间表、任务栏,逐一细化,具体到人,确保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读《梁启超传》有感读《梁启超传》有感自从我们中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以来,我们都离不开讲维新变法的那一段历史,更离不开讲其主导的重要领袖康、梁二人。 然而,囿于惯性的认识,每当我们总结或回顾那段历史时,总是容易以大是大非的角度,直陈其利弊,批判其教训,以期达到警示后人的目的。 但难道历史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吗?历史不应该是无数人的人生体验与经历才汇聚而成的江流海涛吗?或许,承认这个前提,我们去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_原文与译文[1]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原文+译文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sǔn]试翼,风尘翕[xī]张。奇花初胎,矞[yù]矞皇皇。干将发硎[xíng],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译文] 日本人称呼我们中国,一种称呼是衰老的帝国,再一种称呼还是衰老的帝国。这种称呼,大概是沿袭着西洋人的说法翻译过来的。唉!我们中国难道果真是衰老的帝国吗?梁启超说:不!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要想谈论国家的老少,请先让我来谈谈人的老少。老年人常常回忆过去,

读《梁启超传》有感

旅游三班劉柳君05130326 读《梁启超传》有感 【摘要】:梁启超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也是提倡诗界、小说界革命的新文化传播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虽曾和孙中山联系商议合作,但终于为其师康有为所掣,做了保皇党。辛亥革命之后,他谋位于军阀,站在反动派的方面,反对革命,晚年犹反对共产党。对于他在政治上的反动观点、反动行为,毫无疑问,是应该批判的。然而,梁启超这个人物是极其复杂的,他所处的时代,是政治动乱的时代。 【关键词】:梁启超实事求是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戊戌变法小说界革命保皇党新文化评价 正文:读了《梁启超转》这本书,使我陷入了沉思。梁启超著述报国,他曾经写过无数爱国佳作,他的名字也与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如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紧密相连。本书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

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及艰难求索的历程。本书的创新点在于打破传统传记写法,除了前三章介绍梁启超的出身、婚姻、家庭生活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在兼顾客体人物的同时,使得传主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和重大,形象和内涵更加丰富。 梁启超所生于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当时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和民智的固陋,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然而,诚如梁氏后来所言,“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戊戌变法是次很不彻底的改革,依靠的是绝无寸柄的光绪帝,方行百日,即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我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全书在此慷慨悲歌之中戛然而止,余音袅袅,断人肝肠。 梁启超处国家危亡之时势,奋而欲变法救国。其维新运动之时,思想为学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国体。相对于维新运动之前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一大进步。中学为体者,封建专制之政体也,不变则仅用末节之技术又有何用!变法者,变封建政体为资产阶级立宪政体也,制宪法,立议会,除科举,开新学,变官制,建立近代国家也。梁启超在其《论变法不知本源之害》中对此有详尽论述。他在北京办《中外记闻》,在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