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信息化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带头作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实践与思考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elemedicine Collaboration Network of 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 彭炜 PENG Wei 尚智鑫 SHANG Zhi-xin 黄亚轩 HUANG Ya-xuan 王陶陶 WANG Tao-tao 邢沫 XING MoAbstract医联体建设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远程医疗协作网作为医联体建设的4种组织模式之一,对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围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服务模式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实践举措,分析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远程医疗协作网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策略,为医院决策者及管理者提供参考。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alliance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As one of the four organizational mode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alliances, telemedicine collaboration net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inking of high-quality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elemedicine collaboration network in 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through "Internet + medical health" service innovation mode, analyzed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 in operation, and discussed the strategies of constructing graded diagnosisand treatment system with telemedicine collaboration network promot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ospital policy makers and managers.关键词 Key words:互联网 Internet ;医疗 Healthcare ;远程医疗 Telemedicine ; 分级诊疗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医联体 Medical alliance ; 远程医疗协作网 Telemedicine collaboration network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Pek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Email:******************通讯作者:邢沫基金项目: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编号:PG2020024中图分类号:R197.5;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21.03.006远程医疗作为新型医疗模式,对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扩大人民群众医疗服务可及性、节约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张掖市“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张掖市“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2.26•【字号】张政办发〔2016〕233号•【施行日期】2016.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卫生医药、计划生育其他规定正文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张政办发〔2016〕23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各单位:《张掖市“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2月26日张掖市“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中医药发展的方针政策,全面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根据《甘肃省“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我市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加强中医药体系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健康张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中医药发展政策持续完善。
坚持中医药特色发展之路,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从项目、资金、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
全市公立医院中医床位补助较西医床位提高1.5倍,城镇医保中医医院起付线降低10%、报销比例提高10%,新农合中医药服务报销起付线降低30%、报销比例提高20%;将符合条件的中成药、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及利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地产中药材和单验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费用纳入城乡医保全额报销,村卫生室中医药一般诊疗收费标准由3元提高到6元、乡镇和社区卫生机构由5元提高到10元,新农合分别报销100%、90%。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铜政办发〔2017〕42号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川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铜政办发〔2017〕4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铜川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0月26日铜川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为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7〕61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形式(一)组建城市医疗集团。
按照就近、自愿原则,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和业务能力较强的二级医院牵头,其他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参加的医疗集团,实行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的管理模式。
以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市职业病防治院和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铜川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为牵头医院,联合陕煤化实业集团铜川医疗中心所属15家矿区职工医院组建紧密型的“陕煤化铜川医疗集团”。
以北中医孙思邈医院为牵头医院,联合市第二中医医院、耀州区孙思邈中医医院、印台区中医医院、宜君县中医医院组建“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医疗集团”。
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
(二)组建县域医疗共同体。
耀州区和宜君县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县域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为成员,组建县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医共体。
清华长庚医院将成北京首个“医管分开”公立医院等

清华长庚医院将成北京首个“医管分开”公立医院等10月下旬,清华长庚医院将启动试运行。
今年7月,北京市医管局与清华大学签约,清华长庚医院正式成为市属第22家三级大医院。
同时,清华长庚医院将改变公立医院“院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建立理事会制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分管制,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新模式。
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称,目前在国内很多公立医院,业务水平很高的医生担任了科主任、院长等行政职务,繁杂的行政事务牵扯了他们的大量精力,使其从事医疗科研的时间被大量挤占。
“医管分开”后,院长和医生将把主要精力用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医学教育研究中。
医院的行政管理、运营保障等事务将由专业化管理团队完成。
北医三院牵头成立北京最大医联体9月2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牵头成立的海淀区中东部医联体正式启动运行。
据了解,这是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成立的规模最大的医联体。
该医联体的建设,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
海淀区中东部医联体共有23家成员医院,既有北京大学医院和清华大学医院,又有社会福利医院和民营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协议,医联体成立后,北医三院将通过专科对口帮扶、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学检验中心、人才培养、信息支持、预约挂号等方式对成员医院进行帮扶,帮助成员单位提高技术水平,使患者受益。
上海市全面实施“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全市拓展项目”中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项目上海市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全市拓展项目是该市医改基础工作之一。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项目(以下简称“健康档案二期疾控项目”)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完成相关建设方案完善和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和实施。
为保障“健康档案二期疾控项目”顺利实施,上海市卫计委委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同时就项目实施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浙江四家医院加入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9月28日,由浙江省嘉兴市卫生局牵头,嘉兴市属四家三甲医院与支付宝正式签约,加入支付宝钱包“未来医院”计划,共同搭建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方便患者就诊。
XXX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经验材料

XXX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经验材料我县是国家卫计委确定的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县,2021年正式启动该项改革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专门实施方案,并将其纳入全县民生任务考核,着力完善就医格局、加强专科医技建设、推进分级诊疗、调整服务价格、健全运行机制,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23年4月22日,通过了国务院医改办统一组织的检查验收,受到专家组一致好评。
具体做法是:一、完善医疗机构布局,构建分级就医体系按照“办好1所县级综合医院和1所中医院”的总体思路,调整公立医疗机构资源布局与结构,县人民医院设置为市南部地区医疗分中心和县医疗中心,县中医院推进全省中医名院建设,县中医骨科医院加挂加挂“县第四人民医院”和“**镇中心卫生院”牌子,镇乡卫生院设置为4个医疗分中心,16个中心卫生院、43个一般卫生院,全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有机融合,建成2个三级乙等医院和5个二级医院,镇乡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8%,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paidbegin##二、加快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建成县医院妇产科和县中医院儿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县医院消化内科和县中医院针灸科等5个市级重点专科。
县医院建成市规模最大的血液透析室,内镜诊治中心引进生化免疫、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和肿瘤放疗、高压氧舱、介入治疗等新技术,拓展“显微镜下微创外科手术”,手术比例达到30%以上。
县中医院自主研制院内制剂、中药制剂和临方制剂101种,并加强中医理疗、针灸美容、中医肛肠等特色项目,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2021年至今县(乡)医疗机构门急诊病人298.1万人次,出院病人19.4万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9%,中医药服务量达52%。
三、推行分级诊疗模式,实现良好就医格局推进“互联网+医疗+物流”战略,建立全县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中心,推进患者健康信息、治疗方案、诊治结果的资源共享互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签订城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协议,建立区域性医疗协作机制,2021年至今双向转诊3534例,协作CT、彩色多普勒等医学检查9200余人次,发生医技协作费用260余万元并按比例纳入医保报销,县内就诊率达91.14%;推动以医院管理、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县医院、县中医院通过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实现远程会诊和教学,县医院建成全省首批开通异地社保结算的县级医院;采取“县带乡、上带下”方式,发挥县医学会作用,邀请各级专家来县讲学、带教、查房,下派医务人员到镇乡,提供基层医务人员免费进修和培训,形成了巡回送医、专家会诊、指导转诊、整体提升的良好格局。
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实施方案+定稿

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实施方案+定稿————————————————————————————————作者:————————————————————————————————日期:京房良医[2013]27号良乡医院关于深入开展2013年“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医院各科室、社区中心:根据《房山区卫生局关于深入开展2013年“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京房卫医政〔2013〕16号)要求,医院制定了《良乡医院2013年“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对照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项进行重点整改,对“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3年情况、成绩和不足认真总结,深入分析,促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良乡医院2013年8月15日房山区良乡医院办公室2013年8月15日印发良乡医院2013年“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为确保医院“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紧密结合医疗中心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工作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推进医院等级评定工作顺利进行。
二、组织领导成立“三好一满意”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谢宝元院长许钧平党委书记副组长:杨大庆副院长杨晓梅副院长朱志铁副院长陈宁工会主席郭艳红院长助理、医务科科长王京院长助理成员:晋长皓行政办公室主任梁希红党委办公室主任李志峰医务科副科长支文艳护理部主任马玉茹感染办主任曾凡恩医患办主任张秀玲客户服务部主任王晓莹宣传科科长王建党人事科科长张晓华财务科科长陈丽华物价科科长刘玲玲药剂科科长张山信息科科长张建军防保科科长纪平社区中心主任李海军保卫科科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办公室。
三、活动范围医院所有科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包服务岗位。
四、重点内容(一)服务好1.继续深化预约诊疗服务精细化管理工作。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指南规范.doc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建立完善区域性危重孕产妇转会诊和救治网络,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保证救治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设置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原则上依托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或产科实力突出且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了多学科诊疗协作机制的妇幼保健院或专科医院。
第三条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担辖区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会诊和转诊工作,并对下级救治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和双向协作。
第二章区域组织管理第四条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设置应当遵循统筹规划、择优确定、科学布局的原则。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符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区域医疗资源情况和危重孕产妇救治需求对区域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数量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确定本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省级应当建立若干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市、县两级均应当建立至少1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第五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以及地方实际情况,建立危重孕产妇转会诊和救治网络。
省级和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依托产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或三级妇产医院设立;县级救治中心原则上依托已建有ICU病区,且产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妇产医院设立。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配合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开展危重孕产妇救治、会诊和转诊工作。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要保障危重孕产妇救治床位,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原则上要设立重症监护室。
第六条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任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较强的危重孕产妇临床救治能力。
各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应当具备开展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所需的设施、设备、人员、服务能力等基本条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服务能力基本要求见附件1)。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鲁政办发〔2015〕55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鲁政办发〔2015〕55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5.26•【字号】菏政办发〔2016〕16号•【施行日期】2016.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鲁政办发〔2015〕55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菏政办发〔2016〕1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贯彻鲁政办发〔2015〕55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已经2016年5月26日第4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
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5月26日贯彻鲁政办发〔2015〕55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政策规定,逐步建立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构建科学合理就医新秩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政策引导的原则,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基础,以医疗联合体为平台,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医疗、医保、医药、价格等手段,着力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县域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
二、工作目标在2015年启动实施县域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试点病种不少于30种的基础上,2016年,扩大分级诊疗开展的区域,完善分级诊疗政策措施,增加纳入分级诊疗病种数量,县区实现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2017年,基本建成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达到7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借力信息化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带头作用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我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为背景;今后我院信息化建设为
思路,借助远程医学服务平台,促进我省乃至全国上级医院医疗资源
下沉至我县;全力配合省卫计委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
实现与省、市、县级区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借力工作站模式争取
实现本县范围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发挥我县区域医疗中心带头作
用,促进各式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一、我院信息化建设及成效
我院于xxx时正式切换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及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 ),依据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建设”的原则,
陆续上线合理用药系统,移动医护系统,OA系统,自助查询系统,
心电网络信息系统,院内感染信息系统,医院上报信息系统、临床路
径信息系统、全院医疗质量控制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门诊
输液系统;今后一年内还将陆续上线重症监护信息系统、门诊分诊管
理信息系统、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基于电子病历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
我院现已上线的各系统模块能够完好的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各系统上线运行后,大量的节约了医务人员书写病历的时间,让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交流。接诊医生可从系统中了解患者以往的
2
诊断情况、用药情况、病史、过敏史等信息,简化了就医步骤,为病
人节约了就医时间;逐步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控制,各项数
据达到了国家卫计委的要求;医院安全合理用药软件启动后,系统对
临床医生在用药、给药途径、国内注射剂配伍、剂量范围、重复治疗
等方面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会及时给出不同安全级别提示,医生可
以点击查看不合理用药原因并点击查找相关资料及时修正错误,为我
院安全、有效、经济用药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
启用后,现已实现手术室麻醉记录单等无纸化操作,同时依托电子病
历,全院医生可在全院可登陆系统的任一工作站为病人申请手术,待
手术室确认回复后即完成手术申请,避免了系统上线前需医护人员亲
自送手术申请单至手术室,手术准备前,麻醉科医生能调阅病人所有
就诊信息;检查结果等临床辅助诊疗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直观的进行显
示以辅助诊断,实现检验、检查等申请单的无纸化等,节省医院开支,
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信息化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就诊模
式,从软件流程上对漏收费进行控制,实现了漏收费控制功能。如
2014年上半年医疗收入增长28.6%,其中检查类收入较上年增长30%;
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32.39%,较上年下降2.31个百分点;诊疗人次
100233人次,同比增长30.3%;出院人次10718人次,同比增长20.1%。
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方式
(一)、依托远程医学服务平台,促进上级医院优质资源流入我县
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中心城
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医疗资源供给与城乡居民不
3
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矛盾日益加剧。我院2012年底已全面建设好
远程会诊中心,我省已有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安徽省儿童
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及定远县人民医院、
绩溪县人民医院等多家二甲医院加入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其他各省市
均有医院加入,其中包括武警总医院、第二炮兵总医院等。通过远程
医学服务平台中的远程会诊功能,可向各入网医院申请会诊,病人检
查报告、医嘱、病历等就诊信息等均可上传至远程医学服务平台,会
诊专家可及时调阅,双方会诊人员借助视频设备可实现异地面对面交
流,随着入网医院的不断增加,可大范围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全面提
升我院的医疗保障水平,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医疗负担。可以良
好地管理和分配偏远地区的紧急医疗服务,在病人许可下共享病人的
病历和诊断照片,可以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分析各种经典会
诊案例,从而有利于临床研究。远程医学服务平台中包含的手术示教
及远程教育功能,可以为我县各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医学教育。
(二)、配合卫计委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实现省内病
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
Xxxx,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已正式下文通知,我院已确定为我省
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的六家试点医院之一,按照统一标
准和功能规范,建设基于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在我院已
实现院内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努力在外部
实现与省、市、县级区域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在卫计委支持下建立
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医生医疗行为监管系统和多方动态监管系统,实
4
现对医生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项目实现后,我县病人在上
级医院就诊时可实时调阅病人在我院就诊的各项信息,病人在我院治
疗时,我院医务人员可调阅其在我省其他医院的就诊信息。在实现病
人就诊信息互联互通的情况下,还能减少部分病人重复各项检查的费
用支出。
(三)、采用乡医工作站,搭建县域内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
我院现各临床及后勤服务人员均按科室每人分配一个系统工号,
按科室及工作需要分配权限,可自行修改密码。政策许可并在卫生系
统支持下,在扩大机房建设后,可为相关人员分配独立工号,通过网
络连接,使各乡镇医院医生在各自权限下访问电子病历,建立电子病
历基础数据库,同步运行我院合理用药系统,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及上
报系统,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四项基
本应用,形成纵向贯穿县-乡镇-村,横向覆盖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
行政部门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建立实时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监管工
作体系。
通过病人的就诊卡,各乡镇医院医生可调取病人以往就诊信息。
各乡镇医院的各项影像及检验均以工作站形式工作,完整的将病人的
各项检查及其结果存储备份,部分CT、放射、胃镜等乡镇医院无法
检查的项目,可让病人携带就诊卡至我院检查后返回,无需再在我院
等检查报告出来后再返回。在方便病人等待检验结果的同时也能方便
乡镇医院医生及时查阅检查结果,更能集中资源采购各式先进检查设
备已达到提供更精准的检验及检查报告。
5
(四)、设立心电工作站,及时采集心电图
临床上,病症显现时采集的心电图能更好的帮助医生判断病因,
部分病人病情缓解后采集的心电图趋于正常,无法帮助医生准确的判
断病因。但我县县域范围广,部分社区及村组人员到我院至少需两小
时车程,各心脏病病人发病时往往是先在社区和村卫生室就诊后待病
情有所缓解时再转至我院治疗,此时采集的心电图没有发病时采集的
心电图能更准确的帮助医生判断病因。
在建立乡医工作站的情况下,可为各乡镇医院、社区和村卫生室
等地方配备心电采集盒,集中为各乡镇、社区和村卫生室医生培训心
电采集方法,病人病发时,可及时采集心电图,通过我院已上线的心
电网络系统上传至服务器,我院心内科医生根据采集的心电图给出诊
断报告,诊断结果即时传回做心电图的医生和患者手中,病人病情缓
解后需要继续治疗者再转入我院治疗时,我院医生可调取病人发病时
采集的心电图,更加准确的判断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患者在
乡镇、社区和村卫生室就能获得我院心内科医生的诊疗服务,既省时
省力及时,又提高了效率和诊断质量,及时解决心脏病患者的后顾之
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