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规范化疼痛处理原则ppt课件

按时给药
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 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 疼痛 而不是按需给药 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个体化给药
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 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用量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 剂量就是最佳剂量
注意具体细节
对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 察其反应 目的: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 用最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规范化疼痛处理 原则
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 感受, 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并非简单的生理应答
摘自:《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疼痛的分类-1
依疼痛持续时间分类
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会发展成为 顽固性癌痛,成为一种疾病 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慢性非癌痛概述
通常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非恶性肿瘤引起 的疼痛
发病高:70%-80%慢性非癌性疼痛未得到应有的 重视和充分治疗
危害性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存在顾虑:药物疗效与副作用即阿片类药物应 用的利与弊
急性疼痛
短期存在,少于2个月 多起源于新近的躯体损伤,是损伤的直接作用如手术、创 伤后疼痛等 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对患者有保护作用,提醒患者寻求医 疗帮助
慢性疼痛
持续3个月或以上 多数与以往的损伤有关,但不仅是损伤本身的影响,还受 许多其它的因素影响(心理、社会、经济等)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疼痛的管理

疼痛的管理七)、疼痛管理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规范的疼痛护理处理是目前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只有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明确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况、家庭、社会关系的维护和改善。
2、疼痛的诊断与评估: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对疼痛程度的评价应相信病人的主诉,应尊重患者的评价和表达的自身疼痛程度,任何人都不能主观臆断。
2)、定期再评价:关于再评价的时间,根据诊断、疼痛水平、治疗打算,有不同要求;对慢性疼痛患者应每个月最少评价一次,内容包括治疗结果与平安性(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感改变)及患者的依从性。
凡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者,还应观察患者有无异常行为,如多处方、囤积药物等,以防药物不良反应和非法流失。
3、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1)、规范化疼痛治疗原则为:有效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把疼痛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是遵循用药和治疗准绳。
控制疼痛的标准是: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小于3或达到;24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小于3次3)、治疗打算的制定要考虑疼痛水平、疼痛类型、根蒂根基安康状态、合并疾病以及患者对镇痛结果的盼望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4)、对不良反应的处置惩罚,要采取预防为主,绝不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处置惩罚,故镇痛药与控制不良反应药应合理配伍,一律考虑。
此外,要正视对心理、精神问题的识别和处置惩罚。
4、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
普通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此外还有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主要镇痛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
对于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对中度疼痛主要使用弱阿片类镇痛药可待因及其复方制剂;对重度疼痛,采用常用弱阿片类药。
在行镇痛治疗时可根据详细情况使用辅助药,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作用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MDA的药物。
癌症疼痛的治疗

癌症疼痛的治疗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有计划地综合应用有效止痛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持续、有效地消除或减轻疼痛,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共识,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癌症疼痛治疗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对疼痛程度的三级划分法,因此,合理止痛治疗需要个体化综合治疗。
一、癌痛治疗方法癌症疼痛的治疗方法分为四大类:病因治疗;镇痛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一)病因治疗癌症疼痛主要由癌症本身及合并症引起。
针对引起癌症疼痛的病因进行抗癌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1. 抗癌治疗:(1) 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
晚期及终末期癌症疼痛患者,大多为姑息性抗癌治疗。
(2) 放射治疗:放疗是抗癌治疗的有效手段,约 70 %的癌症患者在肿瘤病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放疗,可有效迅速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降低病理性骨折发生率。
姑息性放疗对患者的损伤相对较小,适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晚期癌症患者。
(3) 化疗: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方法,也是癌症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但对化疗敏感性差尤其是终末期癌症患者,试图通过化疗缓解疼痛是不恰当的。
2. 有效治疗引起癌症患者疼痛的合并症或伴发症。
感染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二)止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
详见下文。
(三)非药物治疗1. 心理治疗:伴随癌症疼痛的常见心理行为包括焦虑、抑郁、害怕、失眠、恐惧、绝望和孤独感等,因而心理治疗是非药物治疗癌痛的重要部分,必要时可考虑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
2. 物理治疗:有助于辅助缓解疼痛。
(四)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对于止痛药难以奏效或无法耐受止痛药不良反应、癌痛部位相对局限的顽固性重度癌痛患者,可以选择脊神经或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神经破坏疗法,神经阻断术等。
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与生俱来
疼痛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疼痛始终伴随着岁月,有时甚至是比死亡 本身更令人恐惧的事情。因此,疼痛是人 类最常见的痛苦之一,也是患者最难忍的 症状之一。
疼痛强度评估
• 数字分级法(NRS); •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 • 视觉摸拟法(VAS); •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脸
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0级:无疼痛
I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 扰;
II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 药物,睡眠受干扰;
规范化疼痛处理(GPM)的原则
包括:有效消除疼痛:限制药物不良反应,把疼痛及 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而科学地评估疼痛是规范化治疗的第一步。
(一)疼痛的规范化处理--明确 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 量。
生活质量包括体格状态、精神状态、 家庭、社会关系等
疼痛的评估
为了保证疼痛的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最 好建立起经常性监督机制,把疼痛作为五大 生命指征之一,即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 压一样,将疼痛评分记在病历的首页上
让疼痛的主观感觉成为一种半定量的指标, 使医师能及时了解病人的疼痛状况,帮助确 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疼痛的诊断
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颅神经、植物神经和躯体神经检查; 化验检查:血常规、血象、电解质和血沉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波、X线造影和摄片、CT、
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06673

一、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规范的疼痛处理(Good Pain Management ,GPM)是目前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只有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明确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的维护和改善。
(二)疼痛的诊断与评估:1.掌握正确的诊断与评估方法: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
临床对疾病的诊断与评价以及记录,应当客观、准确、直观、便捷。
初始对患者的评价内容包括:(1)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生理、心理功能和对社会、职业的影响。
(2)既往接受的诊断、检查和评估的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果、结论以及手术和药品治疗史。
(3)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合并疾患或其他情况。
(4)有目的进行体格检查。
(5)疼痛性质和程度的评估。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对疼痛程度的评价应相信病人的主诉,应尊重患者的评价和表达的自身疼痛程度,任何人都不能主观臆断。
2. 定期再评价:关于再评价的时间,根据诊断、疼痛程度、治疗计划,有不同要求;对慢性疼痛患者应每月至少评价1次,内容包括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变化)及患者的依从性。
凡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者,还应观察患者有无异常行为,如多处方、囤积药物等,以防药物不良应用和非法流失。
(三)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规范化疼痛治疗原则为:有效消除疼痛,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把疼痛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是遵循用药和治疗原则。
控制疼痛的标准是: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小于3或达到0;24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小于3次。
治疗计划的制定要考虑疼痛强度、疼痛类型、基础健康状态、合并疾病以及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期望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对不良反应的处理,要采取预防为主,决不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处理,故镇痛药与控制不良反应药应合理配伍,同等考虑。
疼痛管理的综合方案与措施

02
运动治疗: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缓解疼痛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03
04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
疼痛管理的实施步骤
04
疼痛评估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
评估方法: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如视觉模拟量表(VAS)、面部表情量表(FACES)等
评估内容:包括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等
疗效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
添加标题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添加标题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添加标题
鼓励患者参与疼痛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添加标题
疼痛管理的注意事项
05
注意药物副作用与相互作用
药物副作用:了解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添加标题
处方药:如吗啡、杜冷丁等,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
添加标题
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用于缓解疼痛引起的情绪问题
添加标题
药物注射:如局部麻醉剂、神经阻滞剂等,用于缓解局部疼痛
添加标题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
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等
社会支持:如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社区支持等
疼痛管理的综合方案与措施
添加文档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疼痛管理的基本原则
04
疼痛管理的实施步骤
03
疼痛管理的方法
05
疼痛管理的注意事项
目录
添加章节标题
01
疼痛管理的基本原则
疼痛的治疗

徐州医学院药学系汪建云
疼痛概述
术后镇痛
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疼痛概述
疼痛(pain)
定义
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一种不 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是一种复杂的生理、 心理活动。 致痛物质包含H+、K+和其他一些炎性介质, 如肥大细胞、血小板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 组胺(histamine)、5-羟色胺、缓激肽 (bradykinin, BK)、P物质(substance P)、 慢反应物质-A(slow-reactin substance of the anaphylaxis,SRS-A)等。
常用药物: 维生素B12、维生素B1 、维生素B6 等
(6)三环类抗抑郁药
对组胺等炎症介质所致的疼痛具 有较好的疗效。
常用药物: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氟西 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 (paroxetine)等
(二) 神经阻滞疗法
(Neural blockade therapy)
(3)不应使用安慰剂代替疼痛治疗;
(4)所用药物的作用时间应与疼痛周期相对应; (5)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确保起效迅速,患 者安全、舒适;
(6)治疗中不宜随便更换药物,可先增加剂量,以达 满意镇痛效果,但不要超过最大剂量,确实无效时再 更换另一种药物; (7)按药代动力学的时间间隔给药,以取得最好的治 疗效果,避免或减少在用药间歇期出现疼痛;
(8)适当处理药物副作用或尽量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
(9)长期药物治疗时,若出现耐药或时效缩短,可适 当增加剂量; (10)在慢性疼痛的长期全身用药治疗中,改变剂量应 缓慢,以免发生不良撤药反应或药物过量产生的并发 症.
急性疼痛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3) 椎管内给药:指硬膜外腔(PCEA)和蛛网膜下腔给药方式,适用于区域性疼痛。其中PCEA简便安全,临床应用广泛(表10-2)。
一、急性疼痛治疗的意义
急性疼痛的病程虽短,但治疗意义十分重大。急性疼痛不仅造成患者的痛苦,还带来严重的心理生理损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恢复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镇痛技术的发展,急性疼痛的治疗已经从以往的保守治疗改为积极主动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肌注或静注镇痛药物,往往是患者已经是不能忍受疼痛时才给药。而积极主动的治疗则意味着最佳的疼痛控制方案、预先对患者教育、规范化的疼痛评估和监测、新的治疗模式,如患者自控镇痛 (PCA) 、硬膜外镇痛、连续神经阻滞镇痛等。
2 、加强随访和评估:要达到好的镇痛效果,就应及时评估疼痛程度的变化,观察镇痛的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疼痛评估的方法宜简单,对急性疼痛而言,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量化记分办法,如视觉模拟评分 (VAS) 、数字分级法 (VNRS) 等,疼痛评分目前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对患者的随访不应局限于疼痛本身,也应观察患者全身情况的变化。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神经病理性疼痛一旦转化为慢性,则治疗非常困难。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较为困难,抗惊厥药 ( 如酰胺咪嗪 carbamazepine ) 、三环类抗抑郁药 ( 如阿米替林 amitriptyline 、丙咪嗪 imipramine ) 对此类疼痛有一定疗效,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
一般疼痛出现以下特性时,应考虑神经病理性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概述
1995年 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 Campbell 提出 将疼痛列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 第五大生命体征;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疼痛论坛上提出 “消除产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第10届国际疼痛学会(IASP),与会专家达成共识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又可分为慢性非癌痛和慢性癌痛 • 其他特殊的疼痛类型还包括: 反射性疼痛、心因(源)性疼痛、躯体痛、内脏痛、特发性疼痛等
疼痛概述
三、疼痛分类
(一)伤害感受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混合性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感受到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 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有关。 神经病理性疼痛:当神经纤维受损或神经系统因创伤或疼病发生异常改 变时也会产生自发冲动,引起的痛感会投射到神经起 源部位,称之为神经病理性疼痛。 混合性疼痛:兼有上述两种性质的复杂疼痛,中枢发生敏化后生成, 通常表现为慢性疼痛或者是急性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
疼痛概述
疼痛概述
一、 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学会(IASP)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经验。
二、意义:
1、疼痛是机体自我防御的表现 2 、疼痛能启动复杂的体液反应,早期有助于急性疾病和损伤 时保持稳态;但如果这种变化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将引起 其他并发症或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3、 疼痛可提示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从医学伦理和尊重患者权利的角度出发,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充分认识到患
者有 陈述疼痛、表达疼痛程度、得到完全镇痛、受到尊重并得到心理和精 神上支持的权利和知情权。
疼痛概述
三、疼痛分类
• 根据病理学特征,疼痛可分为: 伤害感受性疼痛(又分内脏痛和躯体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两类的混合性疼痛
• 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和性质,可分为: 急性疼痛
疼痛概述
(二)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是指短期存在(少于3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刺激之后 的疼痛。急性疼痛复发也常诊断为疼痛的再次发作。 突发性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疼痛,通常是指由于产痛强度 突然增加导致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在原有镇痛水平上出现短暂的 疼痛。疼痛强度增加可能与活动相关,也可能原因不明,或与自 发性疼痛的间断恶化相关。 慢性疼痛:无明显组织损伤,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慢性疼痛导致患者产
药物疗法
• 显然,世界各国的癌症痛患者都得益于WHO的阶梯方案,这是
有据可依的。
• 国际癌症协会WHO合作中心曾出示过一份关于阶梯镇痛的调查 报告,其数据显示: • 在2年之中有71%的疼痛患者应用此方案治疗有效,其疼痛程 度的缓解都在67%以上。
• 10年间对2118名疼痛患者进行了阶梯治疗,有效率达76%。
十、 中医中药及针炙
十一、 电刺激疗法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
(一) 明确治疗目的
1. 有效缓解疼痛
2. 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3. 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躯体功能和满意度 4. 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同时尽可能降低治疗成本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
(二) 疼痛的诊断及评估
1. 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 对患者的初始评价内容包括: • 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的影响; • 既往评估疼痛的方式、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 有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依赖性物品滥用史; • 合并疾病和其他情况; • 尽可能全面的进行体格检查; • 疼痛程度评估和疼痛性质(如酸痛、麻木痛等)描述。
慢性非癌痛患者通常有正常的生存期,疼痛发作前有良好的生活背景和生活
质量,因此不仅要求在镇痛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药物的短期和长期毒 性,而且要尽量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概述
(四)其他疼痛分类 1. 反射性疼痛 2. 心因性疼痛
3. 躯体疼痛
4. 内脏疼痛 5. 传入神经阻滞痛 6. 特发性疼痛
四、疼痛分级
生抑郁和焦虑,对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并可能在没有任何确切病因或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持续存在。 如果在急性疼痛的初始阶段疼痛未得到完全控制,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疼痛。
疼痛概述
(三)慢性非癌痛与癌痛 癌痛患者,疼痛的缓解依赖于肿瘤细胞的杀灭或疼痛传导路径的阻断。虽然 期望能长期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多数患者的预计生存期有 限,因此通常较少考虑药物的依赖性或药物可能引起的长期毒性。
药物疗法 • WHO:镇痛三阶梯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倡导对癌症痛患者使用“ 三步走”的阶梯式镇痛方案。 •“三步走”指的是: •第一步,对轻度疼痛使用非阿片类镇痛剂; •第二步,对中度疼痛使用弱效的阿片药物,可考 虑加用非阿片镇痛剂; •第三步,对重度疼痛使用强效阿片,或合用非阿 片镇痛剂。
2. 定期再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
(三) 制定治疗计划(个体化)
需要考虑患者:
疼痛强度、疼痛类型、基础健康状态、合并疾病、患者对镇痛
效果的期望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采用药物、非药物和综合治疗方法。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
(四) 采取有效的治疗
包括: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
一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非药物疗法。
四、疼痛分级
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一 、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
75%~80%的癌痛病人、50%~60%的慢性疼痛病人采用 药物治疗即可控制疼痛。
二、 三、 四、 五、
多模式镇痛 超前镇痛 病人自控镇痛 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植入镇痛泵持续镇痛
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六、 神经阻滞疗法 七、 物理疗法 八、 微创疗法 九、 手术疗法
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 主要镇痛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非甾体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
药物疗法 • 辅助药物:
•抗抑郁药 •抗惊厥药 •作用于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药物 •作用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作用于NMDA受体的药物 •局部麻醉药 •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 • • • • 选择给药途径: 无创给药 为首选。 制定适当的给药间期: 调整药物剂量: 根据病人的疼痛强度随时调整。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辅助治疗: 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