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 物理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 物理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 物理试题

使用说明:

各位老师好!

海淀高三物理查漏补缺题

2020.6

本“查漏补缺题”是根据北京高考近年来的命题特点,以及海淀区本届高三四次全区统一考试命题设计的基础上,对于一些知识点、能力点等觉得考查覆盖欠缺或力度不够的考虑而编选的,并不是一份完整的试卷,更不是考前的猜押重点。因此,本份试题不宜做为完整的试卷来使用,应结合本校近期对于各区模拟练习落实的情况加以选择使用,目的只是查漏补缺。在编选校本的查漏补缺题时,要设计好针对本校学生实际能力水平的难度,宜易不易难, 目的是是扫知识与能力的死角,而不是能力水平的大面积提升。

感谢老师们一年来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祝老师们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1. 下列各种物理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D )

A .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向外发射光电子的现象

B .氢原子发光时,形成不连续的线状光谱的现象

C .用 α 粒子轰击金箔后,极少数 α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现象

D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释放核能的现象

2. 下列说.的是( BCDG ) A.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 射线是从自原子核内发出来的 B. 核力是核子间的库仑引力 C. 5G 信号比 4G 信号所用的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更快

D.

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有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E .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F .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运动规律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G .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3. 关于下列实验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图甲说明薄板一定是非晶体

B. 图乙说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且 T 1>T 2

C. 图丙的实验情景可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

有关

D. 图丁中的现象说明水黾受到了浮力作用,且浮力与重力平衡

用高温的针尖加热薄板板上的蜂蜡熔化成圆形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

模拟气体压强乙

产生机理 丙

水黾停留在水面上

4.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B )

A. 用油膜法可以精确测量分子的大小

B. 油酸分子直径近似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膜面积C .计算油膜面积时,应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 .实验时应先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再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T 1

T 2

空气 水 r O c i

a

I

I m 5.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E )

A .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

B .若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减少

C .若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压强也变大

D .若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冲击力都增大

E .若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6.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A 经过过程①到达状态 B ,再由状

态 B 经过过程②到达状态 C ,其中过程①图线与横轴平行,过程②图线与纵轴平行。对于这个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从状态 A 到状态 B 的过程,气体放出热量 B. 从状态 A 到状态 B 的过程,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在减小

C. 从状态 B 到状态 C 的过程,气体分子对容器壁撞击的频繁程度增 O T

D. 从状态 B 到状态 C 的过程,气体吸收热量

7. 用 a 、b 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经同一单缝衍射装置得到的衍射图样如图

甲、乙所示。现使 a 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上的 O 点,其入射角为 i 、折射角为 r ,如图丙所示。对于这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在真空中 a 光的波长较短

B. 水对 a 光的折射率 n=

sin i

sin r

C. 在水中 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D .a 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小

8. 大量处于 n =4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

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用这些光照射如图甲所示的光电管的阴极 K 。已知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如图乙所示,阴极 K 为金属钨,其逸出功为 4.54e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这些氢原子最多能发出 6 种不同频率的

B. 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 4 种

C.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为 9.06eV

图 n E n /eV ∞ 0 5 -0.54 4 -0.85 3

-1.51 2 -3.4

1 -13.6

图 14 D.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端,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变为 0

8B .如图甲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当用

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金属阴极 K 时,通过调节光电管两端

电压 U ,测量对应的光电流强度 I ,并绘制了如图乙

所示的 I ﹣U 图象。已知电子所带电荷量为 e ,图象

中遏止电压 U c 、饱和光电流 I m 及入射光的频率 ν、普朗克常量 h 均为已知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 .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 hν+│eU c │

B .阴极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U c

C .若仅增大入射光的频率 ν,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数值也随之增大

U c

O U

图 14 D .若仅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数值也随之增大E .当用波长大于 c/ν 的光照射阴极 K 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流 F .当用频率小于 ν 的光照射阴极K 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流

V A

① B ②

C 电源

i t i t i t i

1 t

2 t

3 t t L a b B F U ab I t P b 9. 一个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中,

使用了两根不同的轻质弹簧 M 和 N ,他们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

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B )

A .M 的原长比 N 的长

B .M 的劲度系数比 N 的大

O C .实验过程中两弹簧都已超过了弹性限度

D .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1 2 图

10.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作出弹力 F 与弹簧总

长度 L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D ) A. 该弹簧的原长为 10m

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0.25N/m

C. 在该弹簧下端悬挂 1.0N 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

18cm

D. 在该弹簧下端悬挂 2.0N 的重物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10cm

2.5

2.0

1.5 1.0 0.5

L/10-2m

图 10

11. 如

图所示,边长为

L 的单匝

均匀金属

线

框置于光滑水平桌

面上,

在拉力作用下以恒定速

D d c 0 0 A t 0 B t C 0 D

t 图 8-3 图 8-3 11B .如图 1 虚线上方空间有匀强磁场,扇形导线框绕垂直于框面的轴 O 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以逆时针为正,以图示位置作为计时起点,那么图 2 中可能正确表明线框转动一周感应电流变化情况的是(A )

0 0 0 0

A B C 图 2 图 1

12. 如右图,一有界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

方向分别垂直于光滑水平桌面向下和向上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

a B B 均为 L ,边长为 L 的正方形线框 abcd 的 bc 边紧靠磁场边缘置于

桌面上,使线框从静止开始沿 x 轴正方向匀加速通过磁场区域, d

若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能反映线框中感应电流变化规律的是图(AC ) i c O L 2L x 图 i I 0

-2I 0

A I 0 -2I 0

B I 0 0 -2I 0 图 2L 3L x I 0 0 -2I 0 2L 3L x D O

ω i t F

M N

F/N i 1 t 2 t 3 t t L L

13. 某同学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

验中,

将直流电源

、滑

动变阻器、

线

A (

有、线圈 B 、灵敏电流计及开关按图连接成电路。在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开关闭合的瞬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由此可以判断,在保持开关闭合的状态下( B A. 当线圈 A 拔出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 B. 当线圈 A 中的铁芯拔出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 C.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匀速滑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D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N 端滑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 14. 某高压变电所通过变压器向一工厂送电,输送电压为 U ,输送功率为 P ,输电线电阻为 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如果输送功率与输电线电阻不变, 输送电压变为原来的 2 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变为原来的四倍 B. 如果输送功率与输送电压不变, 输电线电阻变为原来的 2 倍,则损失功率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C. 如输送功率

P 不变,输电电压越高, 图 则输电线上的电流一定越小 D. 输送功率 P 的具体数值由变电所决定,与工厂的用电情况无关 15. 在国

际单位制(简称 S I )中,力学和电

学的基本单位有:m 、k

g (、s 、A (。导出单位 V (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B ) A .m 2·k g·s -4·A -1 B .m 2·k g·s -3·A -1 C .m 2·k g·s -2·A -1 D .m 2·k g·s -1·A -1

16.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面对太阳快速老化膨胀的灾难,人类制定了“流浪地球”计划,这首先需要使自转角速度大小为

ω

的地球停止自转,再将地球推移

出太阳系

达距离太阳最近

赤道

上均

匀地安装 N

“喷气”发动机,如图 10 赤道

图 10 ( AFIJK ) A. 在 M=Iβ 与 F =ma 的类比中,与质量 m 对应的物理量是转动惯量 I ,其物理意义是反映改变地球绕地轴转动情况的难易程度 B. 地球自转刹车过程中,赤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小

C .地球停止自转后,赤道附近比两极点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

D .地球自转刹车过程中,两极点的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大 I E. 这些行星发动机同时开始工作,使地球停止自转所需要的时间为

NF F. 若发动机“喷气”方向与地球上该点的自转线速度方向相反,则地球赤道地面的人可能会“飘”起来 G. 在 M=Iβ 与 F =ma 的类比中,力矩 M 对应的物理量是 m ,其物理意义是反映改变地球绕地轴转动情况的难易程度 升压变压器 输电线路 降压变压器 工厂发电厂 ω F F F F

g 2 y 1 2g y 2 + y 1 x 2g + 2h 2gh 2 3 H. β 的单位应为 rad/s

I. β-t 图象中曲线与 t 轴围成的面积的绝对值等于角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 J. 地球自转刹车过程中,赤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逐渐变大 K. 若停止自转后,地球仍为均匀球体,则赤道处附近与极地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没有差

17.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

挡板

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 验时用如图 9 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 A y

和白纸,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 B 1

挡板处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 A ;将 y 木板向后移距离 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 C

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 B ;又将木板再 向后移距离 x ,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滑 x x 下,再得到痕迹 C 。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 x

=10.00cm ,A 、B 间距离 y 1 = 4.78cm ,B 、C 间距离 y 2 图 9

=14.8

2

c

(g 取 9.80m/s 2 ) (1)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导出测小球初速度的公式为 v 0 = (用题中所给。

(2) 小球初速度值为 m/s 。 (1) x 或 x 或 x 或 2x 2g

y 1

(2)1.00±0.02 y 1 + y 2 17B .如图 30 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有

一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 A ,其下端的切 线是水平的,轨道的厚度可忽略不计。将小铁 挡板 B 块 B 从轨道的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铁块 A 沿轨道下滑,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上。若测得轨 道末端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 ,小铁块从轨 h 挡板

木板 坐标纸 B y 1

y 2 y 3

y 4

道飞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为 x ,已知当地的重 力加速度为 g 。 (1) 求小铁块落至水平地面时的速度; (2) 若在竖直木板上固定一张坐标纸( 如图 30 乙,并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 ,使坐

重锤 x 甲 水平挡板 重锤

乙 图 30 标原点 O 与轨道槽口末端重合,y 轴与重垂线重合,x 轴水平。实验中使小铁块每次都从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并沿轨道水平抛出。依次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铁块在水平挡板上的多个落点,在坐标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再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迹连成小铁块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得到相应的坐标(x 1、(x 2、、(x 3、y 3) 、(x 4、y 4)……。 ①若 x 1= x 2-x 1= x 3-x 2=x 4-x 3,试写出 y 1、y 2、y 3、y 4 之间的关系; ②若 y 1= y 2-y 1= y 3- y 2= y 4- y 3,试写出 x 1、x 2、x 3、x 4 之间的关系。 1(1) ,与水平面的夹角 θ=tan -1(2h/x ); (2)①y 1:y 2: y 3:y 4=1:4:9:16 或 y 1:(y 2-y 1):(y 3-y 2):(y 4-y 3)=1:3:5:7;②1: : : g y 2 - y 1 4 y O x 1 x 2 x 3 x 4 x

a′

b′

18.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 MNPQ ,画出玻璃砖与

气的

两个

界面 a a '和

b

b

'

,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大头针 P l 。

(1) 接下来他们要完成的步骤可以是 D M

N 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 P 2,使 P 2 挡住 P 1 的像,撤去玻璃砖,拔出大头针,描绘出光路图。

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 P 2 和 P 3,使 P 2、P 3 均 a a ′ 能挡住 P 1 的像,撤去玻璃砖,拔出大头针,描绘出光路图。 b P 1 的同侧插上大头针 P 2,在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 P

b ′ 大头针 P 3,使 P 3 能同时挡住 P 1 和 P 2 的像,撤去玻璃砖,拔出大头针,描绘出光路图。 P 1 的同侧插上大头针 P 2,在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 P 3 和 P 4,使 P 3 能同时挡住 P 1 和 P 2 的像,使 P 4 能同时挡住 P 3 以及 P 1 和 P 2 的像,撤去玻璃砖,拔出大头针,描绘出光路图。 (2) 某次实验中,实验小组一直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另一侧的两枚大头针重叠在一起 ,这可能是因为 AB A. 沿两枚大头针的光线没能射入玻璃砖 B. 沿两枚大头针的光线在进入玻璃砖之后直接从 MP 或 NQ 侧面射出了 C. 沿两枚大头针的光线在玻璃砖 aa'或 bb'界面发生了全反射 (3)实验小组内的三位学生在实验中

①第一位学生在纸上正确画出了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 aa ′和 bb ′。因不慎碰动了玻璃砖, 使它向 aa ′方向平移了一点(如图 14-1 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 aa ′和 bb ′ 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 n 的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不变

②第二位学生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砖的折射面,画出的 a a ′和 b b ′都比实际的折射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 14-2 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 a a ′和 b b ′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 n 的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小

③第三位学生的操作和所画的光路图都正确无误,只是所用的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不平行(如图 14-3 所示)。用这块玻璃砖测出的折射率 n 的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不变

a

b

图 14-1

图 14-2

图 14-3

(4)另一实验小组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插针结果,由图

可知

①从图上看,肯定把针插错了的同学是 。甲乙 ②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的同学是 。丁

乙 丙 丁图

17-29 a a′ b′

b

b

b′

19. 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图 1 所示的实验装

置。

(1) 为

提高实验精度,

单摆时,在下列器材中,应该选

(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A. 长度为 30cm 左右的细线 B. 长度为 1m 左右的细线 C. 直径为 1.0cm 的塑料球 D. 直径为 1.0cm 的实心钢球

图 1

组次 1 2 3 4 5 摆长 L /cm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50 次全振动时间 t /s 84.0 90.0 95.5 100.0 105.0 振动周期 T /s 1.68 1.80 1.91 2.10 重力加速度 g /(m·s -2) 9.79 9.74 9.73 9.85 = s = m/s 3 位有 效数字) T 2 (3)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利用上表数据作出 T 2-L 图象如图 2 所示。计算出图线的斜率为 k ,则重力加速度测 L 量值的表达式为 g = 。 O 图 2 (4) 某研学小组利用单摆制作了一种测量微小时间差的装置,它 由两个摆长有微小差别的单摆构成,两个单摆的悬挂点位于同一高度的前后两个不同点,使得两单摆摆动平面前后相互平行。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测得两单摆完成 50 次全振动的时间分别为 50.00s

4

9.00s ,然后把两摆球向右拉至相同的摆角处(

立刻释放长摆摆球,事件 2 发生时立刻释放短摆摆球,测得短摆经过8 3 全振动后,两摆恰 4 好第一次同时同方向通过某位置,由此可得出事件 1 到事件 2 的微小时间差Δt = s 。为了提高该装置对时间差的分辨能力,你认为可以做出的改进是什么?(至少说一种) 4 2

(1)BD (2)2.00;9.86~9.87 (3)

k

(4)0.175 保持长摆摆长不变,增加短摆摆长,使摆长差变小;或者保持摆长差不变, 增大摆长;

2R

g gR

20. 如图所示,长为 2R 的水平轨道 AB 与半径为 R 的竖直半圆形轨道 BCD 相切于 B

点,整个空间存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今将质量为 m 的带正电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水平轨道的 A 端由静止释放,滑块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轨道运动并通过 D 点。已知电场力的大小是物块所受重力的 2 倍,空气阻力及轨道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1) 滑块从 A 端运动到 B 端所需的时间 t ; (2) 滑块从 A 端运动到 B 端电场力的冲量大小 I ;

(3) 滑块通过圆形轨道 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a B ;

(4) 滑块通过圆形轨道 B 点时对轨道压力大小 N B ; (5) 滑块通过 D 点时的速度大小 v D 。

(6) 请比较滑块在 B 、D 两点机械能的大小,说明理由。

图 (1

) t = (2) I

= 2m a B = 68(4)N B =9mg (注意:有牛顿第三定

律的(5)v D

=2

(6)从 B 点到 D 点过程中重力做负功但不改变机械能,电场

点的机械能等于在 D 点机械能的大小。

21. 水平面上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两导轨间距为 d ,在导轨上有质量为m 的导体杆。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现用一水平恒力 F 向右拉动导体杆由静止开始运动,杆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以及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假设导轨长度足够长,磁场的范围也足够大,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杆与轨道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

(1) 若在导轨之间接有一阻值为 R 的定值电

阻,导体杆接两轨道之间的电阻为 r ,如图甲所示, R 求: ①导体杆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v m ;

②导体杆运动距离为 s 0 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甲 乙

的电荷量 q ;

(2) 若导体杆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在导轨之间接有一电容为 C 的不带电的电容器,如图乙所示,在电容器不会被击穿的情况下,

② 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 v 的关系; ②请分析说明导体杆运动的性质,并求出导体杆在时间 t 内通过的位移 s 大小。 【参考答案】

(1)①F--

当a = 0 时,有速度最大v m =

②q=It=B ΔS/(R+r )=Bds 0/(R+r )

(2)①棒 m 下滑,感应电动势:E =BLv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CE = C BLv ② i = =

= = CBda

F - Bid = ma a = F

m + CB 2d 2

是定值,所以导体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s =at 2

=

2gR D E O C F d

m B B F C

m d B

0 1 2 3

4

5

6

22. 对于不同类型的物体和运动情况,测量速率的方法往往是不同的,当然测量速度 的方法

也受到历史的局限性和实验室提供的仪器的限制。

(1) 历史上,由于测量条件的限制,伽利略无法用直接测量运动速度的方法来寻找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因此他设想用斜面来“冲淡”重力,“放慢”运动,而且把速度的测量转化为对路程和时间的测量,并把自由落体运动看成为沿倾角为 90° 的斜面下滑运动的外推。假设一个时间单位为 T ,一个长度单位 d ,实验中记录了小球沿光滑斜面在不同时间内相对于起始点的距离,如下表所示,则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球在 t =3T 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多少?(用已知量 T 、d 表示即可)

时间 0 T 2T 3T 4T 5T 6T 距离 0 d

4d 9d 16d 25d 36d

(2) 带电粒子的速度可以利用速度选择器进行测量。如下图所示,真空环境中平行放置

的金属板间距为 d ,两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

匀强磁场,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两金属板的左侧中间沿平行于金属板面 的方向射入两板间,当板间电压为 U 时,带电粒子恰好沿直线(图中虚线)穿越两板,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它的速度大小?

(3) 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中子的速度无法直接使用速度选择器进行测量,可以采用碰

撞的方法进行间接测量。低速中子与静止的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有一定概率会与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假设一群低速中子的速度大小相同,甲、乙原子核质量分别为 M 1、M 2,这群中子中的两个中子分别与静止的甲、乙两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后,利用电偏转或磁偏转的方法测量得甲、乙原子核被碰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 1、v 2,求这群中子的速度大小? 6d 【答案】(1)

T

U

(2)

Bd

(3)

23. 激光由于其单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好等特点,在科技前沿的许多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

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当光与其他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光子表现出有能量和动量,对于波长为 λ 的光子,其动量 p=h/λ。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普朗克常量为 h 。

(1) 科研人员曾用强激光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水平放置的小玻璃片被一束强激光托在空中。已知激光竖直向上照射到质量为 m 的小玻璃片上后,全部被小玻璃片吸收, 重力加速度为 g 。求激光照射到小玻璃片上的功率 P ;

(2) 激光冷却和原子捕获技术在科学上意义重大,特别是对生物科学将产生重大影响 。所谓激光冷却就是在激光的作用下使得做热运动的原子减速,其具体过程如下:一质量为 m 的原子沿着 x 轴负方向运动,频率为 ν0 的激光束迎面射向该原子。运动着的原子就会吸收迎面而来的光子从基态跃迁,而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会立即自发地辐射光子回到基态。原子自发辐射的光子方向是随机的,在上述过程中原子的速率已经很小,因而光子向各方向辐射光 子的可能性可认为是均等的,因而辐射不再对原子产生

合外力的作用效果,并且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①设原子单位时间内与 n 个光子发生相互作用,求运动原子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a 的大小; ②假设某原子以速度 v 0 沿着 x 轴负方向运动,当该原子发生共振吸收后跃迁到了第一激发态,吸收一个光子后原子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方向未变。求该原子的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的能级差 ΔE ?

激光束

入射光子

运动原子

x

原子自发辐射光子

解:(1)由题得: P = Nh c

λ

(式中 N 为单位时间照射到玻璃片上的光子数)

经过时间 t ,以入射的光子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得: Ft = Nt h

λ

设 F ' 为光对玻璃板的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 F = F ' 因为玻璃板静止,则有: F ' = mg 联立解得: P=mgc

(2)①方法 1:在很短的时间 t 内,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1

- nth

ν 0

= mv c 2

,v 1 和 v 2 分别是原子与激光作用前后的速度

即: m v 1 - v 2 = n

h ν0

t c 得:a = nh ν0

mc

方法 2:在很短的时间 t 内,对光子由动量定理得: Ft = nt

则 F =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F ' = F 所以 m 的加速度为a =

F = nh ν0

m

mc

②设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后,原子的速度大小为 v ,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的能级差为?E 。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v 2 + h =

m + ?E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0 - h

ν 0

= mv

c

两式联立得:?E =h

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练 习 2014.5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1.13 -的绝对值是 A . 3- B . 3 C . 13 - D . 1 3 2. 据教育部通报,2014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约为1720000. 数字17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17.210? B .61.7210? C .51.7210? D .70.17210?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有4个白色乒乓球和2个黄色乒乓球,所有乒乓球除颜色外完全相 同,从中随机摸出1个乒乓球,摸出黄色乒乓球的概率为 A .23 B .12 C .13 D .1 6 5.如图,AB 为⊙O 的弦,OC ⊥AB 于C ,AB=8,OC =3,则⊙O 的半径长为 A .3 C .4 D .5 6.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远运动员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x 与方差2 s :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如图,在ABCD 中,∠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E ,∠BED=150°,则∠A 的大小为 A .150° B .130° C .120° D .100° 8.如图,点P 是以O 为圆心, AB 为直径的半圆的中点,AB=2,等腰直角三角板45°角的顶点与点P 重合, 当此三角板绕点P 旋转 时,它的斜边和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径AB 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设线段AD 的长为x ,线段BC 的长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 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9.分解因式:24xy x -= . 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 220x x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1.如图,矩形台球桌ABCD 的尺寸为2.7m ?1.6m ,位于AB 中点处的台球E 沿直线向BC 边上的点F 运动,经BC 边反弹后恰好落入点D 处的袋子中,则BF 的长度为 m. E D C B A F E D C B A 1.6m 2.7m

2018高考物理三轮复习查漏补缺回扣资料

莱芜市2018高考物理回扣资料三轮 写在回扣课本之前--- 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泰戈尔 曾记得有人说过,平凡的人生,普通的生活,没有波澜,亦无曲折,一生足矣,快快乐乐!可我却一直固执,滚滚红尘,人生一遭,怎能枉做过客,匆匆走过? 泰山睥睨群丘,长江啸傲百川,秦皇汉武一统伟业,万人敬仰,永不磨灭!然人生苦短,未必人人与皓月争辉,既不见壮烈,亦难以流芳,更不能将历史书写,然决不能随波逐流,失与天地之间,了然无踪! 相对伟大,绝非渺小,面对艰难,鼓足勇气,坚定信念,敢于拼搏,笑傲难关雄心在,碧血丹心总不改,是何等的豪情?纵然失败,又何妨?君不见,卧薪尝胆天不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人们欣赏梅花,绝不是因为它的美丽,它的芬芳,而是因为其敢于直面严寒,风中绽放!身处平凡,应学习梅花,勇于拼搏,君应知:没有挑战,怎能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激昂?只知歌舞升平乐,心无壮志恋温床,没有怒而拔剑的勇气,缺少勇攀高峰的理想,失去行侠仗义的壮志,掩藏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怎能有驰骋沙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志向? 人生短暂,怎能甘心碌碌无为?何不凌云壮志,伴我九霄游?孤帆远影碧空尽,而今英雄我自来! 高考就在眼前了,望小朋友们能平心静气,临阵磨枪,查缺补漏,颗粒归仓。 龙门鱼跃战难关,壮志凌云砺宝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杜士迎 2018.4.18

回扣一 力和运动 一、直线运动的规律 量)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 2.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 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即v =Δx Δt ,是矢量.( ) 3.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位置改变的平 均快慢及方向,定义式v =Δx Δt ,是矢量和过程量.( ) 4.速度的大小叫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 5.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用速度的变化量与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5月查漏补缺化学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化学查漏补缺试题 2018.5说明:仅供老师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 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 24 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B.甘油用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用作消毒剂D.铁粉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反应 B.Fe(OH)3胶体透明、稳定,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NH3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3.右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盛有浓氨水,通过导气管持续通入氧气,将红热的铂丝伸入 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在铂丝上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锥形瓶内有白烟产生,该白烟是NO2的水生成的硝酸 C.锥形瓶内可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D.锥形瓶内只发生两个化学反应 4.柔红霉素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柔红霉素的分子式为C21H17O7 B. 柔红霉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 1mol柔红霉素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 D. 柔红霉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 5. 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如下: 2AgCl + Mg === Mg2++ 2Ag +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B.负极反应式为AgCl + e- === Ag + Cl- C.该电池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 D.电池工作时,每消耗1.2 g Mg,溶液中的Cl-增多0.2 mol 6.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s)+CO2(g) 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地理试题 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地理 2014.1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天体。回答第1、2题。 1. 太阳 A .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 B .吸引地球围绕其旋转,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与地球的距离最近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D .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黑子每 11 年出现一次,与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B .耀斑爆发时,会发射强烈电磁波从而干扰大气电离层 C .是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动力来源 D .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2014年10月8日的月全食天象开始于北京时间17时14分,结束于当日20时35分,图1为此次月全食过程中某时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此次月全食期间 A .太阳直射在赤道 B .东半球各地均可观测到该天象的全过程 C .地球上白昼范围与黑夜范围的面积相等 D .黄赤交角度数逐渐减小 4.若①点经度为100° E ,③点经度为120°E ,地球表面 A .①的自转角速度与②相等、线速度比②小 B .从②到③的最短航线是为先向东,再向南 C .③与④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6660千米 D .④位于日界线附近,地方时为0时 ① 太 ? ? ? ② ④ ③ ? 阳 光 线 图1

高考物理考前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精选精练(49)

高考物理考前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精选精练(49) 1.关于“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 A .通过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 及受到的拉力F 的研究,能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 的关系 B .通过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的研究,就可以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 之间的关系 C .通过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质量的研究,就可以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 的关系 D .先不改变小车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不改变受力,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最后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析: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a 与合外力F 、物体质量m 的关系,故D 项正确. 答案:D 2.(2010·台州模拟)如图实-4-7所示,在探究牛顿运动定律的演示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 1、F 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 图实-4-7 A .当m 1=m 2、F 1=2F 2时,x 1=2x 2 B .当m 1=m 2、F 1=2F 2时,x 2=2x 1 C .当m 1=2m 2、F 1=F 2时,x 1=2x 2 D .当m 1=2m 2、F 1=F 2时,x 2=2x 1 解析:当m 1=m 2、F 1=2F 2时,由F =ma 可知,a 1=2a 2,再由x =12at 2 可得:x 1=2x 2,故A 正确, B 错误;当m 1=2m 2、F 1=F 2时,a 1=12a 2,再由x =12at 2可得:x 1=1 2x 2,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AD 3.(2010·阳江模拟)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实-4-8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 1、G 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 1、G 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 1、Δt 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 ,挡光片宽度为D ,光电门间距离为x ,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 .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数学查漏补缺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查漏补缺题 2020.6 说明: 1.提供的题目并非一组试卷,小题(选、填)主要针对以前没有考到的知识点,或者在试题的呈现形式上没有用过的试题. 2.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也可以不用. 3.试题按照中心组教师的建议和一些教师的建议匆匆赶制而成,难免出错,希望老师们及时指出问题,以便及时改正.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已知集合A ={x |ln(1)1x +≤},B ={-2,-1,0,1,2},则A ∩B = A .{0,1} B .{-1,0,1} C .{-2, -1,0,1} D .{-1,0,1,2} 答案:A 2. 在ABC ?中,“cos cos A B <”是“sin sin "A B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3.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 :B 【复数】 1. 如果复数 222(32)i z a a a a =+-+-+为纯虚数,那么实数a 的值为 A. 2 B. 1 C. ?2 D. 1 或 ?2 答案:C 2.设32i z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C 3. 若 i i 1i m n +=+,则实数m =_________,实数n =_________.

答案:1,1m n =-=. 【不等式】 1.设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2a b a b +< B .2a b a b +<<< C .2a b a b +< D 2 a b a b +<<< 答案 :B [解答] (方法一)已知a b <2 a b +< ,比较a 因为22 ()0a a a b -=-<,所以a < 22()0b b b a -=->b <;作差法:022 a b b a b +-- =>, 所以 2a b b +<,综上可得2 a b a b +<<;故选B . (方法二)取2a =,8b =, 4=, 52a b +=,所以2 a b a b +<<<. 2. 设R m ∈且0m ≠,“4 + 4m m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2m ≠ B .0m >且2m ≠ C .2m > D .2m ≥ 答案:A 3. 已知(0,1)m ∈,令log 2m a =,2b m =,2m c =,那么,,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a << B .b a c << C .a b c << D .c a b << 答案:C 4. 设0.2log 0.3a =,2log 0.3b =,则 A .0a b ab +<< B .0ab a b <+< C .0a b ab +<< D .0ab a b <<+ 答案 :B [解答]

2013-2014海淀区高三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高清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英语2013.11 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 3.答题卡上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How will the man go there? A. By subway. B. By bus. C. By taxi. 2. What will the man do first? A. Answer a phone call. B. Attend a meeting. C. Go to the concert. 3.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ustomer and cashier. B. Driver and passenger. C. Boss and employee. 4. What gif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buy? A. B. C. 5.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a bank.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supermarke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can visitors do on MacDonald?s farm? A. Grow crops. B. Pick vegetables. C. Milk cows. 7. How much does a mini cow weigh? A. About 250 pounds. B. About 300 pounds. C. About 600 pound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2020海淀区高三物理查漏补缺题 1.下列各种物理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 A .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向外发射光电子的现象 B .氢原子发光时,形成不连续的线状光谱的现象 C .用α粒子轰击金箔后,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现象 D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释放核能的现象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是从自原子核内发出来的 B .核力是核子间的库仑引力 C .5G 信号比4G 信号所用的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更快 D .自然发生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有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 E .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F .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运动规律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G .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 3.关于下列实验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说明薄板一定是非晶体 B .图乙说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且T 1>T 2 C .图丙的实验情景可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D .图丁中的现象说明水黾受到了浮力作用,且浮力与重力平衡 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油膜法可以精确测量分子的大小 B .油酸分子直径近似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膜面积 C .计算油膜面积时,应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 .实验时应先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再把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5.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 B .若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减少 C .若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压强也变大 D .若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冲击力都增大 E .若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6.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过过程①到达状态B ,再 由状态B 经过过程②到达状态C ,其中过程①图线与横轴平行,过程②图V A B ① 用高温的针尖加热薄板 甲 板上的蜂蜡熔化成圆形 图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 模拟气体压强 乙 产生机理 丙 水黾停留在水面上 丁 T 1 T 2

海淀查漏补缺题资料

查漏补缺题(海淀区三模) 1.如图1所示,a 、b 、c 三条光线交于S 点,如果在S 点前任意位置放置一个平面镜,则三条反射光线( ) (A )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B )一定不交于一点 (C )交于镜前的一点,成为一实像点 (D )它们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得到一个虚像点 2.图2是太阳、地球和月球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在日食或月食发生时,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只有月球运动到A 点附近,才发生月全食 B 、只有月球运动到C 点附近,才发生日全食 C 、月球运动到C 点附近,发生的是月食,月球运动到A 点附近,发生的是日食 D 、月球运动到B 、D 点附近,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表 明发生了月偏食 3.如图3所示,竖直墙壁前有一固定点光源S ,从这点光源处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竖直墙壁上的影子运动情况是 (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4.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 ,室温下空 气的密度为ρ(均为国际单位)。则( ) A .1kg 空气含分子的数目为N A /M B .一个空气分子的质量是M /N A C .一个空气分子所占据的体积是M /N A ρ D .室温下相邻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3/ A N M 5.如图4所示,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分别是v 、2v 、3v 和4v ,a 、b 是x 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 =l 。在t 时刻a 、b 两点间四列波的波形分别如图所示。则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由该时刻起a 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②④③① B .由该时刻起a 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④②①③ C .这四列波,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②④①③ D .这四列波,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④②③① 6.如图5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上,弹簧的自由长度为L 0。现用手推一木块M 压缩弹簧,使木块运动到B 点后由静止释放,木块沿水平面运动了路程s 后停下来。若将此木块M 与弹簧连接起来,仍用手推木块M 压缩弹簧,使木块运动到B 点后由 图 1 S ① ② ③ ④ 2v 3v 4v 图4 图 2 图 3

2014四川卷高考物理查漏补缺

2014四川卷高考物理查漏补缺 选择题部分 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第谷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C.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进行了著名的“月—地检验” D.卡文迪许根据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答案】B 2.关于物理学发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臵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C.笛卡儿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答案】B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胃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B.肿瘤放疗仪利用了γ射线的电离作用 C.红外线治疗仪利用了红外线的化学作用 D.X光机利用了伦琴射线的穿透作用 E.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时发生了薄膜干涉 F.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图样 G.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H.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I.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J.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 K.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答案】ADEFJ 4. 2009年3月7日(北京时间)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在银河僻远处寻找宇宙生命。假设该望远镜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运行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仅由这些信息可知 A.“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B.“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C.太阳的平均密度 D.“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质量 【答案】B

2014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4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英语2014.04 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 3.答题卡上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a bank. B. At a hotel. C. At an airport. 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eighbors. B. Roommates. C. Friends. 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 A. B. C. 4. What was the man fined for? A. Wrong parking. B. Running a red light. C. Driving too fast. 5. When does the flight leave? A. At 8:30 am. B. At 9:00 am. C. At 9:30 am.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How is the woman trying to lose weight now? A. By eating every other day. B. By drinking plenty of water. C. By eating orange-colored foods. 7.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woman’s diets? A. Ridiculous. B.Balanced. C. Effectiv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is the girl doing? A. Doing her homework. B. Practicing the guitar. C. Making

高三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物理高考知识点1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 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英语查漏补缺试题

单项选择 1. —Excuse me. I want to buy some milk, but I can’t find a supermarket. —I know nearby. Come on, I’ll show you. A. one B. it C. that D. any 2. I don’t think the experiment is failure.At least we have gained experience for future success. A. /; the B. a; the C. /; / D. a; / 3. You can change your job, you can move your house, but friendship is meant life. A. of B. for C. to D. on 4. Would you please keep me with the latest news? A. informing B. to inform C. informed D. being informed 5. After graduation, I’d like to find a job I can use what I have learnt at school. A. whose B. which C. where D. that 6. I hope her health greatly by the time we come back next year. A. improved B. improves C. has improved D. will have improved 7. The police need some more evidence they can make a conclusion. A. before B. since C. after D. until 8. —I telephoned him twice and I couldn’t get through to him. —The line might have been out of order, ? A. don’t you B. wasn’t it C. do you D. hadn’t it 9. We have faith that the project, if according to plan, will definitely work out well. A. carrying out B. being carried out C. carried out D. to be carried out 10. Our manager has made it a rule that every goods in our store be paid in cash. A. can B. shall C. may D. need 11. The girl was very naughty. She hid her mother’s wallet without anyone where it was. A. knows B. knew C. known D. knowing 12. Not a single paper without spelling mistakes this term. A. did Tom write B. Tom did write C. Tom wrote D. wrote Tom 13. Would you please keep silent? The weather report and I want to listen. A. is broadcast B. is being broadcast C. has been broadcast D. had been broadcast 14. —Have you been to the United States? —Yes, only once. I there only for seven days. A. have stayed B. was staying C. stayed D. had stayed 15. Many people can’t learn any lessons from the mistakes they’ve made they get hurt somehow.

2020届高考查漏补缺之物理实验题题型专练(二)(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查漏补缺之物理实验题题型专练(二) 1、要测绘一个标有“3 V 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 直流电源(电压为4 V); 电流表(量程为0~0.6 A,内阻约0.5 Ω); 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1 A)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电流0.3 A) (2)如图为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完成的部分电路连接的情况,请你帮他完成其余部分的线路连接。 (3)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如果某次实验测得小灯泡两端所加电压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线算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实验得到的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测得的小灯泡正常发光的功率偏小,主要是由于电压表内阻引起 B.测得的小灯泡正常发光的功率偏小,主要是由于电流表内阻引起

C .测得的小灯泡正常发光的功率偏大,主要是由于电压表内阻引起 D .测得的小灯泡正常发光的功率偏大,主要是由于电流表内阻引起 2、描绘一个标有“6V 3W ”字样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 .标有“6V 3W ”字样的小灯泡一个; b. 9伏学生电源一个; c .量程为0-9V 的电压表,内阻约为15千欧; d .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内阻约为3千欧; e .量程为0-0.6A 的电流表,内阻约为0.5欧; f .量程为0-3A 的电流表,内阻约为0.1欧; g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 h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5A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为减小实验误差,方便调节,请在图给定的四个电路图和上述所给的器材中选取适当的电路和器材,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在横线上.应选取的电路是 ,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取 . (2)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以电压U 为横坐标,电流强度I 为纵坐标画出图线,在图2中给出的四个I-U 图线中,最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是 ,简要说明理由 . 3、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A μ,内阻大约为2500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12,R R (其中一个阻值为20Ω,另一个阻值为2000Ω);电阻箱z R (最大阻值为99999.9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1.5V );单刀双掷开关1S 和 2S .,C D 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说明:本资料请有选择使用;使用之前请务必核对一遍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A In 2013, Eric and Winnie founded their company Dyelicious, the first kitchen trash workshop in the city. Their office is actually a small laboratory. Sometimes, they spend a whole day boiling or “cooking”, adding sugar, vinegar, and salt among other ingredients(组成部分). In doing so, an orange peel can be turned into orange dye and a rotten pineapple might be turned into a beautiful yellow color. At the beginning, Eric and Winnie were always laughed at by local vegetable sellers when they asked for their waste. But when the sellers saw the results of their up-cycling, they became more supportive.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Dyelicious has turned more than six tons of food waste into dyes for dresses, scarves and handicrafts, turning the old saying of “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 into a reality. Turning the food into dye is a small step in alleviating(缓解) food waste woes, but it’s at least a beginning. Dyelicious sells the dyed products and teaches people how to DIY their own nice clothes and handicrafts. While running the business is definitely not easy, the group says it’s worthwhile. The waste problem is a pressing issue in the city, as its landfills are expected to be full in two to three years. Eric and Winnie are trying to make a small step to change society and are hoping to gain big improv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city. 1.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rash”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 A. Cooking equipment. B. Food waste, rubbish of food. C. A trap, a device to catch. D. A boiling and cooking container. 2. When was this passage written? A. In 2008. B. In 2009. C. In 2013. D. In 2017. 3. From the fourth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

2014-2015海淀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海淀区2015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艺术表现上,《诗经》和“楚骚”多以“含蓄”见长,但并不独宗“含蓄”,而是依不同甲(情境/境况)采表情达意,呈现出或婉曲(qū)含蓄,或直捷明快的特点。有评论者认为《诗经》多用“比兴”,婉转抒情,引人遐想。其实《诗经》中一些运用比兴手法的篇章也有明快率直的特点,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灿烂的桃花乙(映照/映衬)着新娘的娇颜,营造出喜气洋洋的气氛(fèn),情感的抒发明朗直捷。 再来看“楚骚”。以屈原来说,屈子常怀浪漫、愤懑(mèn)之情,多借绚烂神奇的环境、“香草美人”等意象丙(寄予/寄寓)怀抱,表现th沉郁蕴籍的特色。但《国殇》等诗篇,却激昂慷慨,直抒胸臆,“读者深味之,真可为恸(tòng)哭而流涕也”。 l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婉曲(qū) 遐想 B.气氛(fèn)蕴籍 C.愤懑(mèn)绚烂 D.恸哭( tong) 慷慨 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境况映照寄寓 B.情境映照寄予 C.境况映衬寄予 D.情境映衬寄寓 3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比”的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屈原多用“香草”象征美好的情操,后代文人常以“梅兰竹菊”象征美好的品格。下列诗句中的梅、兰、竹、菊不具有象征意义的一项是(3分) A.一树红梅傍镜台,含英次第晓风催。深将锦幄重重护,为怕花残却怕开。 B.兰生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C.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D.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5.下列与文段内容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又称《诗》《诗三百》,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B.《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离骚》是其代表作,“楚辞体”又称“骚体”。 C.李清照诗句“死亦为鬼雄”出自屈原的“魂魄毅兮为鬼雄”,这两句诗充满了刚正之气。 D.《诗经》、“楚骚”中运用比兴等手法创作的诗歌,感情均深沉含蓄,婉转曲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一④题。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哺育文明的乳汁,是催放艺术之花的琼浆。古今中外的大家名流

高考物理易错题查漏补缺公式大全电学实验专题

电学实验专题 测电动势和内阻 通用方法:AV 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 ,I)值,列表由u--I 图线求。 (一)特殊方法(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r) (R I E r)(R I E 2211+=+= = E 122121I -I )R -(R I I =r 1 22211I -I R I -R I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 电阻) r I u E r I u E 2211+=+= = E 2 11 221I -I u I -u I =r 2112I -I u -u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 一个滑动变阻器) r R u u E r R u u E 2221 1 1+=+ = 21122121R u -R u )R -(R u u E = 2 1122121R u -R u R )R u -(u r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 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 都比真实值小,ε/r 测=ε测/r 真; 乙法中,ε测=ε真,且r 测= r+r A 。 (三)电源电动势ε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 、B 测定, 单独使用A 表时,读数是U A ,单独使用B 表时,读数是U B ,用A 、B 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 , 则ε=U A U B /(U A -U )。 电阻的测量 AV 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 ,I)值,列表由u--I 图线求。怎样用作 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 o 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 g =E/(r+R g +R o ) 接入被测电阻R x 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 x =E/(r+R g +R o +R x )=E/(R 中+R x ) 由于I x 与R x 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 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桥法测 半偏法测表电阻 断s,调R 0使表满偏; 闭s,调R ’使表半偏.则R 表=R ’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高考的热点)各灯表的变化情况 1程序法:局部变化?R 总?I 总?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 局部变化↑↓?↓?↑?↑?露内总总U U I R R i ?再讨论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