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对当前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对当前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对当前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2014-1-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多年快速发展积累起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如医患纠纷加剧,商家欺诈行为愈演愈烈,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基础性问题——教育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而教育体制机制应该早日纳入改革进程。

教育乃一切之本。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比较注重追求GDP,从而忽略了教育发展的实质与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教育本身其实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由于行政化的存在使一些学校变成了追逐名利的工厂,孩子变成各个学校间互相攀比升学率的工具,本应平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变得不平等……这些问题都显而易见且被认为是普遍的社会问题,它们具有很大的社会隐患。

在这样的体制之下,我可以想象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学到的不是心平气和地接受知识,接受社会的教化,而是一味向前追逐名利追逐物质,横冲直撞不懂得解决问题,忘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漠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漠视爱,漠视生命。

当我们的教育机构打着为学生减负的旗号狠抓升学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师资与学生来源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一些所谓的名

牌小学中学每年招生都人山人海,但有些小学却甚至都招不满学生。当我们的教育机构为了一些噱头布置那些古里古怪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并美其名曰:在游戏中懂得道理,尽管这些作业以游戏等轻松的方式进行,但是仍需考虑到难度系数适不适合学生。我们的家长并不都是高学历有时无法帮助孩子,这些古里古怪的作业让家长和孩子都很头痛。孩子苦于不会做而不敢说,家长苦于不能帮助孩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才能推动全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当前教育的怪象已严重影响到了家庭的和谐。

其次,高考虽说是现今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面对高考,面对学习,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应当如何学习?是为了高考不管三七二十一苦战题海?还是首先要学会一种正确学习的方式?

在猛抓数理化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孩子们文学素养的培养?在人人学英语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我们的国学教育?为什么在教育部门想起来的时候就让孩子们背背三字经弟子规,难道这就是学习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了么?当我们的孩子在这种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选择名著阅读时一次次无视我们的国学经典,我们的国学将何去何从?

当我们高呼着减负绩效越来越好时,孩子的书包却越来越大越来越重,他们稚嫩的肩膀上背的书包压坏了他们的身体,压坏了他们的童年。当我们高呼德智美体全方面发展而我们孩子鼻梁

上架的镜片越来越厚,禁锢了孩子的想象力禁锢了孩子的天性。当我们的孩子变得自私,变得冷酷,变得对一切美的东西无所谓只在乎金钱利益,我不知道我们该怎么改变他们,该怎么让他们懂得分享懂得如何被爱懂得如何去爱。

作为父母,都想要看着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面对社会种种生存压力,父母觉得首先必须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然而这种更好的教育绝不是照搬照抄书上的死东西,不是不切实际的负赘,不是题海,不是只注重表面的思想教育,不是浮夸的升学率,而是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一个个可爱善良,正直诚实有责任心的人。

纵观当前教育在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缺失,已到了全面改革的关键时点。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立足高远,务实创新,通过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去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不唯升学率,不唯分数,重认知、重品行、重实践、重能力,尊重个性,尊重创新,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彻底打破十年寒窗苦、一考定终身的僵化模式,让教育回归本义,为中华之崛起培养充满活力和智慧的新型人才。

谈谈我对教育的看法

谈谈我对教育的看法 教育的优劣,能决定国家的兴衰。中国现在能够获得大发展,说明中国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国仍然距离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底子差、起步晚,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待完善。我把考上大学的人比作好的原料,把大学比作一条生产线。好的原料投入进去,产出的良品少而次品多,这能怪原料吗?很明显,这条生产线有很大的缺陷。今天我就来讲讲这条生产线的缺陷。 一个人最初的老师是自己的父母,但学校终究还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育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国民的素质。教育制度上下一体,理应批判的不只是大学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中学,一直到大学,每一个人都按照固定的轨道,模式化地前进。在中国,教育就等于考试,学习就为了考试。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只看一张成绩单。 教育界也存在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有何特点? 1.说一套,做一套。说什么全面发展,实际上造成了全面平庸;说什么因材施教,实际上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都是千篇一律。 2.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教育工作者的利益与升学率直接挂钩,因此他们利令智昏,以提高升学率为工作的唯一目标和动力,而学生则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且看官僚主义是怎样危害学生的。为说明问题,我会举些实例。

这些问题不只是某个学校所独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看了一定也能够感同身受。 如果你去看那学校颁发的课程表,一定会觉得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全面发展的宗旨。但实际上,贴在教室照之执行的课程表却是另外一个样子。一些非中、高考科目的课时被大大缩水,取而代之的是一天好几节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中、高考科目。遇到上面的教育系统前来检查时,马上用原来那张将其盖住。等检查组一走,又将原来那张揭去。 体育课也不被重视。在我的中学时代,最怕上体育课时遇到下雨天,因为一定会有主课老师前来“借用”。下午的课外体育活动课能免则免。某些自己不爱运动的老师对于学生踢足球、打篮球等活动深恶痛绝。他们可能觉得体育活动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我曾遇到过多位老师喜欢没收足球、篮球等体育器材。更有甚者,一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拿剪刀将一个足球戳了个窟窿,那“正义凛然”的气概不由得让人误以为是林则徐正在查禁鸦片。 到了初三、高三毕业班,那些音乐课、美术课等等非中、高考科目全部名存实亡。中、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天到晚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当年的我也因此没有业余活动,没有社会实践,只有两点一线。我天还没亮就得起床上学,中午和傍晚各有一小时回家吃饭时间,还要上夜课。我每天泡在书海里至少13个小时以上,遇到考试还得加班加点。我们学校一个月只放一天半。你别以为这样就可以轻松一下了,老师们早已布置好没完没了的作业。到了寒暑假,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 人类自文明社会以来,教育事业对于维护历代统治者的利益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莫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体制的相应改善,教育工作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可是,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却存在着不少的现实问题,分析如下: 1、高考“弃考” 近年来出现了高考弃考的现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已经开始改变。今年有上百万名应届高三毕业生放弃高考。而就在一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84万,“弃考一族”的壮大速度惊人。与此同时,今年我国高考人数却跌破了千万,只有950多万。在济南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到2010年的弃考的增加率为20%。弃考一族”和高考考生的比例在快速度地提升。 2、高分并不是高成就 针对高考还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9年33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绝大部分的人并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在此我们思考,我们精心教育才铸就的高考状元为什么去了社会就失效了呢? 3、在小学等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根据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和英国专家公布一项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小学生中有1/3的孩子因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而存在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有81%的小学生对考试感到“非常”忧虑;63%的孩子担心会受到老师惩罚;44%的学生曾经有过被体罚的经历,73%的儿童曾被家长体罚。此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沉重的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而压力过大就最终造成:超过1/3的学生每周至少一次头疼或者腹痛,最严重者一周有4次身体疼痛或不适。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状?我将我所认为的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汇总如下: 1、针对高考现状: (1)大学的扩招使得大学的质量下降,人们对大学有点失望 (2)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 (3)有些人认为上大学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低,不合算 (4)花四年时间上大学不如提前学得一技之长更有效。 2、针对小学等基础教育现状: (1)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弱,而学习负担沉重很容易使他们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的问题。 (2)父母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而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小学生压力。 (3)存在认为学习成绩高就行了,有了学习成绩就有了一切的错误认识。 (4)学校单纯为了更高的升学率而加大对学生的课内知识重视,只顾眼前学校利益,而不管学生的长远发展。 以上原因只能称为直接原因是因为它们不是根本上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而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然而,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一下方面: 1、传统的高考模式使中国教育无法突破应试教育的屏障 这些年,虽然国家一直在喊着要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因为考试评价机制没有先行改革,高考这根魔棒仍然迫使中小学校紧紧抓住应试教育不放。这就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我以为中国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停留在嘴上,没有付诸具体的实际行动,就因为高考这个单一的评价方式没有丝毫改进。 2、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财政投入不足问题 中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即使在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中西

对现代中国教育的看法及建议

对中国当代教育体制的看法 中国最早的教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教育家,门生遍布天下其中就有七十二贤者。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对于当时是相对先进的,而中国的近现代教育却始于建国以后,中国的教育才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才有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教育体制,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教育体制,中国在教育上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却阻挡了他的发展,让中国损失了大量人才,造成了人才断层,对中国革命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改革也是一个不成功的改革,正如小平同志在1989年所说:“中国改革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失误,”。在我国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领域却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中国教育,笼统而言,我国的教育体制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课程内容的呈现和排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战场。。中国特色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强调正面的道德教育,突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强调集体主义教育,强调正面的榜样教育,培养学生谦虚、礼让、宽容的美德。国家统一的招生与考试制度,社会的选才标准统一。这些都是我国教育的积极方面,是有助于推动我国发展的。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教育体制中的不足,这里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高考“弃考”和高分低能。 按理来说,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奋斗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期许有一个好的未来。为什么他们在高考前夕却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呢?我认为有两个主要有原因:第一,在一些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就会“劝

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篇一: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我非常有幸地作为青干班的一员参加了在武汉为期九天的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中专家们理论阐述、引经据典、谈心交心,无不使我产生共鸣。他们娓娓道来,环环相扣,给人启迪,促人反省,震撼人心。既气势磅礴,恢弘大度,又紧扣实际,细致入微。既让我们欣赏了名家的风采,又使我们饱食了无比精美的精神大餐;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九天下来,感受颇丰,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教育教学新动态,真正学到了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同时还对学校管理也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思考。 一、学校管理中要关心和信任教师 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我认为,这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应建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我觉得要教师用心教学,就要得到教师的“心”;要真正地得到教师的“心”,就要真心关心教师

、爱护教师,特别是尊重和信任他们。 (一)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 我觉得关心教师就要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把感动送给教师。比如我校在教师办喜事、丧事时,学校总会送去祝福与问候,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在过年过节,学校会请教师家属到学校做客,感谢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安心的工作;在教师生活上学校食堂专门开设了教师窗口,方便教师就餐等等,这些都受到了教师的好评。当然也有不足的方面,在一些细节上如果学校想的更周到一些,我想会更贴近教师的心。比如我校教师由于工作关系很多教师就在食堂就餐,学校为了关心教师也专设了教工窗口,但很多教师仍感到不便,特别每到学生就餐时造成很多教师吃不好,很多教师下晚自习后才回家吃饭。我想学校能否单设一个教师小食堂改善伙食,让教师吃的舒心,从而更好、安心的工作。 (二)关心教师的成长 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要给教师实实在在的东西,要为教师成长做事。大学者,大师也,既要引进大师,也要生产大师。什么是好学校?好学 校就是学生在这里成长得快,教师在这里也发展得好,而且能产生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我觉得关心教师的成长就要让学校年轻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够尽快得到提高。我校为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一些看法

提到中国的教育现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作为一名河南省的高考考生,我们经历了很大的委屈和压力,才考上大学,其中,只有很少的人能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河南作为一个教育大省,面临这样的问题,是有情可原的,因为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众多,大家都来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但是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来说,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资源要少的多,教育资源少了,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就会下降,培养的学生就不会像发达地区的学生那样知识面广、眼界开阔。与之相反地是很多发达地区所占有的教育资源比欠发达地区要多得多,到最后发达地区的孩子接受再教育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欠发达地区,这就造成了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进而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其他差异,那些发达地区的孩子在完成学业之后,很少会到欠发达地区工作,他们都倾向于回到自己的家乡所在地工作,欠发达地区孩子完成学业后背负着各种希望想要摆脱贫穷的命运,于是也到发达地区寻找机会创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这就成为了导致现在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原因之一。当然,这种教育上的差异是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这些客观的因素无疑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不可避免的原因,但是,这一与我们的新课改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从八十年代的新课改是分试点进行的,也就是一步一步的实验推广,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稳扎稳打的发现新课改中出现的不合适问题,并加以处理,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造成各地的教育层次不平衡,最后导致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中国的教育现在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的功利化,教育的定义是培养新生一代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但是现在我国的教育却充满着功利化的色彩。包括我们的新课改,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是一种想要培养出能为国家做事的人的目的,是带着浓重的功利化色彩的,我们一切都讲实用,讲经济,怎样能用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我们一直在追问中国教育为什么教育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级的人物?我们为什么不思考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是什么状况,学前教育基本上是空白,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孩子可以接受到比较合格的学前教育,大部分地区的孩子基本都是在民办的幼托机构接受学前教育,他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小孩儿上一个好的小学,而非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引导和开发。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孩子还是在接受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主,老师依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衡量好学生和坏学生的标准,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很重,现在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很多地方掀起了国学热,让小孩儿学习弟子规、三字经。这些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实际中却变成了孩子们的负担,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记住那些经典,就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每天布置的作业里必然有这些经典的抄写或默写任务。这就像是本来很好的饭菜,你偏硬塞给孩子,强拗的瓜不甜,这样反而会使孩子们反感那些经典。小学生学国学的例子深刻的反映了我国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老师的心中充满了功利化的思想,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可以接受很多生源,获得国家的

建议书之对学校发展意见建议

建议书之对学校发展意见建议 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 【篇一:对学校发展的建议】 新三中启用在即,经过艰难的选调之路,能成为新三中的一员,是 我的荣幸。我也从中看到了县委县政府及文教体局对新三中所寄予 的厚望。我从教十年,有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两年的教务主任 工作经验。结合我的经验,我简单谈一些自己对新三中发展的看法: 我认为,一个学校,治校之道,首在治人;治人之道,首在治心。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新三中要想做强做大,上下齐心协力,团结 一致,共同奋斗,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才能让教师们心齐呢? 我认为: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把新三中建设成为肥乡初中教育标杆,即

是各级领导的期望,也应该成为新三中教师的共识。教师对此有了 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高标准要求,为了新三中兢兢业业,无私 奉献,不懈努力。这样,大家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不但增强 了学校的凝聚力,而且增强了学校的战斗力。 2、要有一支公正廉明、能力过硬、思路创新的中层领导队伍。领导 层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领导公正廉明,教师才能安心于工作,全身 心地投入工作。领导能力过硬,才能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可 以有效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战斗力。不断拓展办学新思路、管理新 思路、教学新思路,才能保持学校旺盛的发展生命力。 3、要有严格、公正、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的各项教师考核制 度是教师行为的指向标。要善于发挥考核制度的指挥棒作用,让教 师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依制度治校,严格执行,

不徇私情,务必使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树立人人争着干的正 气,使每个教师都能在工作之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4、教师要树立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校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 这也是保证学生安心学习的重要条件。 人心齐是学校发展的内部保证,而教学成绩则是学校的命根子。现 在社会评价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成绩。学校说得再好, 没有成绩,什么都成了空话。新三中要想成为肥乡教育的龙头老大, 成绩是关键中的关键,考试出成绩才能一鸣惊人,立于不败之地。 我认为,学生成绩的提高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优秀的师资队伍。业务强、素质高、品行好、责任心强的教师 队伍是教学成绩取得的关 键。这在我们三中的老教师应该没有问题。将来新招聘的年轻教师, 学历高,知识丰富,年轻有干劲,虽然经验欠缺,如果老同志加以

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认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不是替代基层学校的管理,而是在“促进学校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为学校领导施政减负”这两个目标上多做文章。本学期,教育局叶副局 长与中教科领导做了三件大事,基本实现了以上两个管理目标。这三件事:
一是重视学校常规管理的过程监控。教育局中教科在叶副局长的带领下,多次组 织下校调研,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常规检查。这些都是在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完 善与管理制度的落实。比如,进一步明确分管教学副校长的职、权、责,这实际上 是在帮助学校理顺各部门间的内部管理关系。这绝不是给副校长加压,而是让分管 教学的副校长工作起来更加理直气壮、更有明确的方向。
二是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不断提升。中教科把学校开展教师基本功考核工作列 入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专门发文进行部署,这有助于学校领导把管理重点转移到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这个管理基本点上来。各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特 别重视教育局提供的这个契机,努力干他们原本想干又不好办的事。
三是重视学生学习基本习惯的养成。进修校中研室开学初就下发了《关于加强中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六点建议》,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中教科专门把它 列为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各校领导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有的学校开了学习习惯 的主题班会,有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问卷,长乐三中还让老师撰写“如何养 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专题文章。各校正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养成。
根据叶副局长的要求,我室于本学期初提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学校的管理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学校的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管理为 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与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想就常规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个人建议,仅供各位同行讨论,以便 在即将召开的教务主任会议上作进一步研讨。
一、教案可否采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簿
各校可独立或联合设计统一的教案簿,这有利于引导教师规范地书写教案。实践 证明,凡是采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簿的学校,教师在教案编写方面都比较规范,项目 也较完整。
教案设计中要保证有以下十个项目:一是日期、周次与课时;二是课题名称;三

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的总结

课题项目:您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 课题成员:22——28号 ( 课题分组:教师组学生组社团组网络论坛组家长组 课题统计结果: 一、教师组: 1、大学教育制度有缺陷,持批评态度。如⑴课堂教授知识与社会脱节,很多专业设置不科学⑵扩招现象导致大学生数量剧增,教育质量下降⑶个别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挤破脑袋入党 2、持中立态度,认为是国家现状造成的,主张从老师和学生方面改进。如在教学方式上根据老师的特点和专业知识,同学应积极上进,主动规划未来,在就业问题上不要眼高手低。 3、认为存在问题,但批判无用,因为大环境改变较难,应从自我找原因,学生应充分准备,积极主动,老师在方向上给予指导 二、学生组: 1、理论知识太过老化,过时,尤其是经济类专业方面;忙于扩建扩招,忽视了教学水平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曹德乐09级) 2、师资力量弱、专业信息传递慢、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育模式单一化、教学方式老套、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系黎明09级) 3、知识脱离实际、社会实践能力差、师资力量弱、结合实际培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系李琳09级) 4、太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老师改卷应公平、课程设计应多联系实际、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人力资源管理系王雪09级) 5、应试教育缺乏实践性、理论脱离现实、知识更新慢、讲课课件落伍、教师专业程度不够、一师多职现象(人力资源管理系许明超09级) 6、大学教育融合了中西教育思想,现阶段是适应社会的;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行政管理赵晓霞09级) 7、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脱轨;教师专业能力下降;扩招导致教学质量

和学校实力下降(汉语言文学李颖09级) 8、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去行政化、加大学术腐败整治力度、注重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扩招(人力资源管理系张道方09级) 9、扩招导致专业多余、大学生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大学去行政化、“官僚制度浓”、高考状元纷纷不在大陆上学(人力资源管理系09级) 10、理论与实际脱节、大学存在对贫困生的不公平现象、学费过高(人力资源管理系上官单强09级) 11、过于注重理论、不重视个人的发展、学生虚度光阴、大学教育过于追求全面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李义名09级) 12、专业与就业针对性不强(信息与计算科学吴圆圆10级) 13、对学生管理太放松(信息与计算科学王亚丽10级) 14、大学课堂讲授内容太多,缺少交流、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课余生活也精彩(信息与计算科学张晴10级) 15、对学生管理太松,容易让人迷茫;能彰显大学风采;感觉上不上大学一样,枯燥无味、关系难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赵晓威10级) 16、相对自由,利于培养自立精神;管理过于宽松、教育质量低(机械自动化乔浩10级) 17、重理轻文;盲目跟风开设专业,师资力量弱;重理论,轻实践;扩招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国际贸易与经济谢瑞聪10级) 18、各校之间师资力量不公平;图书馆资源很少利用;自习教室难找;老师教学方法传统老套(英语教育井莹10级) 19、知识内容太老,课件更新慢;老师与同学交流少;个别校级公修课无聊;老师讲授方式照本宣科,方式单一(英语教育毛质航10级) 20、老师不会主动关心爱护同学、有些课程无趣;教师水平不高(英语教育宋亚楠10级) 21、教育应该多元化、实践性应强、中国大学开放性不够、文化氛围不浓(翻译专业李新亚10级) 22、教育应民主化,除专业课外应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学生不必每节课都到(翻译专业姜宁10级)

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

我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 13015014 陈猛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古国,自尧舜禹开始,我想教育便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下来。最早的文字现在普遍认为是甲骨文。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出现过“教”的形态,可见我国的教育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到现在21世纪“科教兴国”的思想,我国教育的发展从未间断过。但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讲教育形态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那么,目前我们国家这三种教育现状是什么样的? “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在大多数人眼中,“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最普遍的教育者。从我们刚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教师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陪我们玩耍,教我们读书、认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师生佳话的美谈,比如孔子对座下弟子因材施教,还有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现代社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感动大家的老师,像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为救学生而自己致残的最美教师张丽莉,2014感动中国人物——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等等,好多好多。但是,21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了。比如一些老师在班级给学生排座也不是按照个子的大小排座,而是看哪个学生送的“礼”多,或者将学习好的

学生放在眼睛底下继续严加看管,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就放在班级后面,任其“自生自灭”。这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没什么,他们认为好学生就应该好好管、多管,而坏学生怎么管都是管不好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就是浪费时间。但是,我认为这已经严重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意图。 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不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么?现代学校很多不是也将“有教无类”作为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么?但是,有的学校、老师的想法已经全都变了,他们为了更高的升学率,为了更高的优秀率,早已放弃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只要他们上课不吵不闹,不影响老师讲课,不打扰别人学习,就不会干预他们上课干什么,随你怎么玩,任你怎么睡。“有教无类”似乎只是一个传说,早已抛在脑后。所以好学生更好,坏学生更坏。我想,之所以出现坏学生,也是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放纵才导致他们变坏的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高傲的称号,不知道在当代社会还有多少老师配得上它。况且,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那么多关于教师令人惊悚的新闻,平顶山幼儿园园长性侵儿童“小草莓”、海南万宁“校长带女同学开房”,还有最近网上流传的教授诱奸女大学生等等,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校长们,老师们,你们这么屌,其他人怎么看你们,你们造么?而且,现在我国学校的教育,我认为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迫学生们放下自己的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升学、升学。中国的教育现状不就是这样么,小学

个人对学校发展的几点建议

给学校发展提出的建议 我校在刘丁凯校长的带领下,近年来各方面的发展都呈现出崭新的阶梯,有好几次都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赞赏,这也让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责任更加艰巨,学校要如何保持这种独特的优势继续发展,就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给出了一下几点小小的建议: 一、从学生入手,创文明校园 1、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心理健康教育要纳入到教育 教学计划中,而且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 知识为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2、发挥制度作用,严格要求,强化训练。没有制度的约束, 任何良好的行为习惯都不可能养成。我校可根据学校目前的 情况,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利用板报、 宣传栏、广播等广为宣传。 3、从点滴抓起,从日常生活中抓起。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抓 好卫生习惯,如学校教学楼为保护墙壁,我们可提出“五不” 要求,即“手不摸墙、脚不踢墙、水不泼墙、拖帚不甩墙、 桌凳不顶墙”的班级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以“五不”为 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自我、完善自我。 二、从教师入手,创人文校园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成长的场所,吧学

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这是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学校是教师的学校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尊师环境和文化氛围,突出教师专业的地位;二是主要尊重教师专业权利,形成良好评价机制,多鼓励新教师,给他们多一些机会来证明自己,从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三是要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多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多给新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从而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总而言之,一双筷子很容易折断,但是十双筷子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做到,相信凝聚我们所有老师的力量,为我们碧溪小学的发展也更上一层楼!也相信在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为自己的教育道路闯出一片天地! 碧溪中心小学 王秋莲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如同和医疗体制改革一样:是失败的. 虽然中央不承认教育的产业化,但实际上已经这样运作了. 先说高等教育. 普通理工科的大学学费4500元,重点理工科的大学学费为5500元, 其他如艺术外语类的收费更高. 这样的收费的价格已经超出了中国普通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2004年中国普通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为875元/月,年平均收入不到一万元,农村地区我没有统计资料,收入状况更差.一个农民家庭需要20年不吃不喝才能供一个大学生完成4年的学业. 在民国时期,大学分国立,私立,教会大学三种. 国立大学,如国立中央大学基本免收学费,国立北平大学学费为年60银元,师范类学府不收食宿费和学费.国立大学被称为平民大学,很多清苦的学生都是读国立大学毕业的. 私立大学:如私立天津南开大学收费是80多银元,其他如上海私立复旦大学收费标准是87银元. 教会大学:如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收费偏高,年收费为120银圆以上。 按现在的市价估计:民国的一银元=现在人民币30元. 那么,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收费一般为年1800元人民币,师范类甚至免费. 私立大学为收费标准为年2400元, 教会大学为3600元人民币/年,有些偏高,为贵族大学. 民国那时候,普通知识中产阶级的月收入为15-20银圆左右.那时候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可以轻松供应一个大学生读国立大学可现在不行. 民国时期的教授收入在社会阶层中收入最高,比高级军官还高,政府没有干预大学,大学实行教授治学,在民国时期,国立浙江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很多学科在当时已经有了和国际上一流大学对话的资格. 52年院系调整,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各失去了自己的工学院和文学院,很多优秀的综合大学被拆分.96年又开始搞大学合并,大学更名,大学收费并轨,学费从500元飞涨到5500元.大学盲目扩招,造成就业困难. 我认为:扩招,提高国民教育素质,是正确的,但要适度,我们大学用10年不到的时间走了英国美国半个世纪的路,急于求成,盲目扩招,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犯了"冒进"的错误. 但国立大学不应扩招,扩招的任务可以教给一般大学和私立大学(民办)去完成,去承担普及高等教育的任务.国立大学主要完成"提高"任务,搞高精尖,培养理论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这方面,国家教育部部门又犯了"瞎指挥"错误.

我对学校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对学校发展的几点建议开学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郭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踏实苦干,使我校的教学等各项工作得到有序、高效的开展。今天学校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激励大家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我深感激动、欣喜,这是学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务实之举,更是学校校委会班子成员积极向上、正抓事干工作态度的真实体现。现在我就我所发现的几点问题向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公平问题: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奖励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奖励评价机制是实现学校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科学的评价既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又可以弘扬正气、树立优良的校风;合理的评估能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避免被做无名英雄现象的出现。我校现行的评价机制主要是按年级组评价,这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也有一定漏洞,如学校综合评估中规定:(考虑到毕业班有晚自习、复习等工作的任务繁重)加大对九年级毕业班的奖励力度,执教毕业班的教师在综合评估中有一定的加分奖励,而现实情况是凡是执教九年级的教师都能加分,但是评估又都以九年级为评估单位,而不与其他年级组评比,所以九年级教师都加分也就等于都没加分,加分奖励实质也就变成了一种掩耳盗铃式的文字游戏。再如:对一些临时性的加班,特别是普通教师的加班行为在奖励机制中怎样体现,有哪些部门负责记录汇总,有谁负责监督等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机制。这都有待于进一

步的商榷。 二、公正问题:要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办学、办公行为 制度建设是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国家提出依法治国、以宪治国,这是基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明智之举。至于我们学校层面,以制度立校我觉得应该是最公平的,最阳光的。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应该是有道德的,它寄托着集体和个人的信仰;制度应该是公正的,它能茁壮成长与阳光之下。以制度立校,这有利于我校的科学决策,也有利于公开透明的开展工作,更有利于加大对广大教师的约束力度。我校在制度建设方面应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不能使制度变成一纸空文,更不能朝令夕改。制度在开学之初就需要展现在文件上,更需要在以后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落实到行动上。 三、态度问题: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增强干部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中层干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类似于二传手。中层干部需要有雷厉风行的气魄,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要有亲力亲为的责任意识。 总之,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评估合理化、决策科学化、工作公开透明化,为水落坡学校光辉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上是我几点浅薄的认识,不当之处还请领导海涵! 马镇 2014-10-28

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经管系国贸专业马亭亭 学号4110516128 “我们的学校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想,关于对中国当代教育制度的思考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虽然比我国以前古代科举考试大有进步并且现在也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的制度与体制,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 首先,我们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养全能学生为目标,总想着要以后的孩子什么都行。这就给儿童教育时期的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长,老师,学校给安排的一次次辅导与考试。还无法辨别对错的他们在千万父母铺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过了小学,过了中学,然后他们大多数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寄宿的高中,远离父母的他们丝毫得不到清闲,他们又被赋予了高考的重任,在书本摞成的教室里掌握做题技巧、考试方法,然后高考,在有地域保护这个不公平的条件下,有的人去了清华,有人进了专科。不公平的教育条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选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狱。 另外,伴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点也暴露无疑。让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出发点就不对——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与考试有关的就学,

与考试无关的就不学;还有的同学干脆就没学,天天沉迷在游戏中,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大学生在考场上作弊成风,每次考完试,地上总是撒满了缩印版的小抄——现代科技为广大学子们“造福”啊!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踏踏实实的将自己本专业的学识与技能学好,而是靠着浑水摸鱼,投机取巧通过考试,而且大学也没有多少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 中国的教育是极为刻板的,因为在中国教育首先意味着对权威的顺从。在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下,撑死也出不了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的,因为中国的学生只敢去想老师教过的知识,老师没教过的知识,那是从来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试卷上显摆一下,马上就会被打上一个红红的大叉。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许许多多的大笑话。比如中学的现代文阅读,有一位作家(余华)他的一篇文章被选做了现代文阅读题的材料,他的儿子被题目难住了,就让爸爸帮着做,结果爸爸全做错了!真的,各位如果不相信,你们立马去弄一份高考的试卷,把现代文阅读做一下,凭你什么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的,全部叫你人仰马翻!你就是鲁迅、郭沬若来了也白搭。老师的答案是不容争辩的。还有我们的政治课,那哪里有一点严肃可言,简直就是世上下流和弱智的同义词。真难为这些老师这么些年是怎么教过来的。就是自然科学,它的死板与教条也让人难于忍受。只要是高考中曾出现过的题目,只要是高考曾经定下的答题标准,你就不能有任何改动,明明你是对的都不行! 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下,我们怎么能出什么诺贝尔奖?除了教出

关于对中国教育的一点看法

关于对中国教育的一点看法(一) 廖富春 教育部长人事更替公布后,网上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吆喝,几乎都是在大揭教育系统存在的未能解决的问题;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一篇文章署名《中国教育是天大的笑话》耶鲁大学前校长,虽然后来澄清可能是有人借名仿造,但是里面说的一些问题确实击中当今中国教育系统中存在的要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 记得小平同志在1989年都说过,“中国改革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的失误”。二十年过去了,历经几任从事教育的人士不懈努力但仍然不能让广大人士和社会满意。诚然,中国教育事业沉疾太深又是受到各方面环境和条件非常大制约的一个系统性工程,非一般的人士可以扭转。我本人也是出生在教师家庭,也是从新中国在恢复高考后新形式下成长起来的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现在我就以我这个过来人来谈一点对中国的教育的看法,同时也给出些小小的建议。 中国教育存在着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教育会受到如此的非议和攻击?我也是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就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并且也立志于这方面的人生抱负;我们的教育在社会人文方面主要是传统的孔儒之道(道德)以及一些只有几十年的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的白话文,还有就是正统的马列主义教育。出了社会后,接触和认识了社会,感到社会的现实、残酷,课本上有的东西好像和社会是恰好相反。另外,一部分人在正统的教育环境中立志要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结果发现现实也并不是那么回事,要“为人民服务”的人你就是不能为人民服务,有理想、有才干的人反而进不了他那个应该去的系统,成怀璧其‘赘’、“抱才之困”。其三学了的不能用。我这里所说的“不能用”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校教给我们有用的太少,如在社会学人文学科方面,都是一些非常抽象和干枯的马列主义类的哲学而对于一个人能够真正认识社会和在社会上运用的知识反而非常地少。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大学中教授的几乎都是基础知识,缺少真正的能一拿出来(在企业中)都能用的,这方面能用的不能仅限于一些技能领域。学子出了学校要费很大的劲来重新学习和适应社会,感到以前在学校学的都是“垃圾”,以至于大家都认为被中国的教育误了,被骗了。 从表象看,中国教育第一社会、国家花了大量的钱特别我们普通的父母供孩子学习,但培养出来的人才德欠佳。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教育好像就和社会上的企业一样:心浮气噪,眼里看到“钱”,学校越来越缺乏敬业精神甚至职业道德,学生的质量和素质明显下降。本人主要从事的是企业管理,主要是和人打交道,不仅现在社会/企业很大部分人都感到现在的大学生怎么啦?既无学成又还心高气傲;本人也有同感,感到他们和我们那个时侯差得太远、是混过来的,许多大学生连本专业都非常地差,都不知他们是怎么毕业的?而且一部分大学生毫无学术气质,显得非常地市俗。企业找不到自己所需的人才。

对学校发展的建议(6篇)高质量版

《对学校发展的建议》 对学校发展的推荐(一): 关于学校发展的推荐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拔尖教师 一个学校中拔尖教师的数量也集中反映了该校教师队伍的实力和面貌层次。因此,我们务必培养必须数量拔尖的、专家型的教师来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所以我们务必认真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战略,使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走出一般或低迷。 (二)加强教研组、学科组建设,建设一流学科 在高中教育如此火爆的这天,作为重点高中,我们也务必有自我的带头学科,加强学科教学研究。我们务必建设一批省级、市级的的学科,以此带动所有学科的建设。 (三)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常规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稳定的提高,也主要靠常规的教学管理。首先我们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此外,要切实加大群众备课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群众备课的正常进行,集思广益,确定重点,攻克难点,设计教法,优化结构,使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成为较高水平的课,真正做到堂堂有高潮,节节有绝招。 (四)加大教改力度,革新教学方法。 首先,要加强在岗的理论学习和进修。学习什么,什么时候学习,如何反馈,都要定出适当的计划,做到人人都要学,个个有获。 其次,创造条件支持老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进一步发扬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风格,开阔教师眼界,活跃教师思维,提高教师素质。 第三,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为了推进教法改革,我们首先务必提出一些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较高效率的且又合理的基本教学模式。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这就是模式。有了模式,我们的公开课、优质课、一般课就有了统一的稳定的标准。你要写某课的教案,就要写出它是什么课型,用什么模式。 第四,开展各学科有效性教学。课堂教学设计除强调有效性和创新性外还个性强调原创性,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独特的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

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本地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学张海莲 教育的优劣,能决定国家的兴衰。中国现在能够获得大发展,说明中国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国仍然距离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底子差、起步晚,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待完善。摘要:农村教育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纲要精神,使广大农村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目前,基础教育正处于重要的发展空间,随着校安工程的完成,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逐渐到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加大力度,提高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制度措施。本地区处于偏远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薄弱,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生源逐渐减少,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压到学校,给学校带来较大压力,教师年龄偏大,年轻教师留不住等问题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我就本地教育教学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要提高贫困地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并在本地区形成广泛共识,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认真贯彻纲要精神,带好头,领好路,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要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树立统筹兼顾的思想,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当前的教育发展,制定长足发展的办学方针,团结和带领广大教师及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敬业守信、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思想意识,使教师及职工团结一心、齐抓共管,共同构建自己的和谐校园。 二、教育要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必许有充足的生源。受择校热的影响,一部分学生选择去城镇就读,给本地教育带来困难,要采取一定措施,保证生源。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行政干预,城镇通过控制班级数额等手段来保证农村学校的学生数。农村学校更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本地区的广大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促进贫困的秦安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学校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形成让本地区家长满意的教育效果,留住学生。 三、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教师年龄偏大,要创造机会是老教师更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通过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为更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造就一支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使老教师发挥出年轻人的热情和能量,为本地的教育教学发展增添干劲。针对年轻教师,应优先保证他们的良好的待遇,提供发展的机会,搭建发展的平台,可以通过提高待遇促使他们留下来,进而留得住。与老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徒弟传授给师傅新的教学理念,师傅传授给徒弟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年轻教师促进老教师的工作热情,老教师带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共同成为本地教育发展的骨干力量。 为了加快本地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借助于现有的校际间协作体,缩小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的差距,加强教师双向交流,借助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完善本地区教师从思想意识到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逐步培养本地的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而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进一步优化内涵发展打下基础。进一步借助协作体实现资源共享,使城镇的优质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发挥作用,通过集体备课,带动本地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形成适合本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出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四、有效发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要确保本地教育教学的发展走在前列,适应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建设新农村的人才,必须树立科研兴教、科研促教的意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本地的教科研工作相对薄弱,

我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看法

我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看法 中国教育制度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企业中苦苦最求人才,二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这不得不使人们想起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 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教育的产业化 教育本属于服务性的第三产业,“教育产业化”本来就是莫名其妙的提法。目前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包含理论和实践上的两个重大错误。理论方面,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并改进教育机构乃至整个国家教育的效率,是正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实施研究成果,但在理论上把不管什么教育机构都当普通的以赢利为目的企业,把绝大多数理应属于非营利机构的学校与以赢利为目的普通企业混为一谈则纯粹是理论上的错误。实践方面,民众交纳了税款,即应当获得国家政府在教育方面一定程度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要安排得尽量公正合理、有效率,民众不应当为这些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服务重复交费,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承担部分成本,却毫无疑问不应当承担公立大学党政后勤等非教学研究机构极其臃肿等问题导致的额外成本。但我国目前的情况正好相反,从思想、理论到实践,全面混乱。 因此,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政策必须废除,改之为“教育公正合理化”政策。所谓教育公正合理化,即政府承担必须承担的提高教育投入等责任,保证并实现个人的自由选择等权利,依据公正的规则同等对待个人或机构,并依靠有关各方运用知识智慧在互动中达到实质的公正,依靠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和信息公开化来保证拥有权力者执行公正的规则,最终实现教育的公正、高效、优质化。当然,首先政府要大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教育服务,并首先保证贫困学生的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的公正合理化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主管行政机关与教育机构的公正合理化,适合教育机构自行决定的事项如人员招聘、专业设置、学生招收等由教育机构自行决定。二是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即实现公立教育机构、民办教育机构、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教育机构的公平竞争,为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提前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各类教育机构,包括教会大学,而且平等对待,但必须区别是非营利机构与还是以赢利为目的普通企业。三是要实现教育机构内部的公平合理化,教育机构内部必须保障教师的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实行民主自治,如教授治校、终身聘用等,并全面实现信息公开化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保证权力的拥有者执行公正合理的规则。 当然,中国教育必须有资金作为后盾,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很大一部分也跟资金有很大关系。 现在,贫穷的学生上不起大学,高等教育的“教育产业化”政策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但这实在是一个误区,许多的教育问题,实在是各种社会问题,如政治体制、人口、经济等等问题导致的,实际上是社会问题,教育本身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贫穷的学生上不起大学这个问题这么受关注,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等级社会,贫苦人家的孩子改变社会等级、以及国家选拔人才几乎全依靠在中国相对最公正最不坏的高考,考取大学意味着登上了一个高台阶,还可能登上更高的等级,如果因为缺钱导致这一切不能够实现,毫无疑问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损失,但损失更大、更不公正、未被特别关注的是贫穷的孩子们连义务教育都不能够得到。中国教育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的问题,借用一位网友的话是:社会问题的大象踩在教育的图钉上。对中国教育情况熟悉一些的人都知道,教育等级越高,知识性的教育就更加次要,研究性的教育就更加重要,对教师研究水平和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中国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相对水平最高,其次大学教育,最差的是研究生教育。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在目前中国教育中是相对效率最高的。 一个孩子获得义务教育乃是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的义务教育法虽然规定了义务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