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传奇》看中国动画美术风格的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哪吒传奇》的特效创意与制作

浅谈《哪吒传奇》的特效创意与制作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2日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动画行业应用电脑制作动画片 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各种制作软件、插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何将我们 所用软件的功能、特点全部发挥出来.为作品增色是我们在制作过程中的任 务。
《哪吒传奇》的上色、合成制作使用的软件是USAnimadon,它的特点是 线条全矢量化、实时播放更加顺畅,如果对某种特技、特效满意可以自定义 宏等。镜头运动、特技特效的制作和效果则与其它的许多二维动画软件相差 无几,我们只能在细节上追求完美。
万方数据
评奖专题
轩辕弓一箭横飞天下引起万人瞩目,最后扎在纣王的床头引出后面很多故事 做了非常扎实的铺垫和渲染。
高品位的动画片作品不仅要求剧情精彩,造型设计新颖.还应在画面效 果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哪吒传奇》的52集剧情中有大量的打斗场面, 不仅有哪吒、女娲、太乙真人、小龙女、杨戬等仙人,还有石矶、申公豹、 魔家兄弟.魑魅魍魉等妖怪,各个人物角色都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光。因此. 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根据人物的性格、色指定色调和正反派的划分为每 个角色设定了能量光色的色调。还有许多诸如雷震子、龙王、赵公明、云霄、 碧霄、土行孙等人物也都有很多戏份和特效需要表现。如果只用简单变化光 效颜色的手法来区分这么多人物显然会使观众感觉画面单调,就算剧情再吸 引人,没有精美的画面也一样会使整个片子的质量下降。只有从追求各种效 果的神奇、多彩和不同变化入手.不断地以新奇的特效、精彩画面刺激小观 众,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制作中有许多场景是我们的得意之作,例如,女娲娘娘脑后的光环散 发出夺目的放射性的光束,~棵树变化成能镇住哪吒的玲珑宝塔,并且塔身 闪烁着金光的场景等等。
还有“大地之脉”的特效制作.根据剧情,石矶霸占了大地之脉恢复功 力、妄图控制天下。背景上画了一朵莲花形的石花.大地之脉的能量就是从 这里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在制作时,由于没有给我们特效层动画.虽然使 我们不知道导演和原画师的想法.却同时也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创作空间。 我们制作了花瓣形的粒子,每片花瓣的顶部都闪烁着七彩光斑并逐渐向根部 弱下去。无数的花瓣同时从背景石花中呈莲花形放射状向外发散.很多七彩 光亮的花瓣交相辉映,散到规定的范围后又逐渐减弱、暗淡下去直至消失。 就像一种无穷的能量闪着五彩斑斓的光在地下岩洞持续不断地给大地和人类 以活力,真的很温暖。当石矶将大地之脉吸食殆尽的时候,我们就将色调稍 微改变为偏冷色调.并且亮度也相应地暗淡许多,以配合能量快要消失的剧 情。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1. 地域文化的发掘和表现《哪咤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对中国地域文化的深度发掘和表现。

电影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等,这些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国产动画电影应该更多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当代的视角和技术重新解读和表现,以此吸引更多观众。

2. 高标准的制作质量《哪咤之魔童降世》的制作质量堪称顶尖,从画面细节到动作设计,无一不体现出高水平的制作工艺和技术。

这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提醒创作者们在制作过程中要追求更高的标准和质量。

优秀的制作质量会让电影更有竞争力,更有吸引力,从而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3. 多元化的故事表达《哪咤之魔童降世》在故事表达上有着很高的创意和多元化的设计。

电影完美融合了神话传说和现代社会现实,让故事既有古典的魅力又有现代的时尚。

这种多元化的故事表达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为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4. 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哪咤之魔童降世》在角色塑造、故事情节、视觉表现等方面都展现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

电影中的哪吒形象设计新颖独特,故事情节紧凑有趣,画面表现充满活力。

这种大胆的创新和突破为国产动画电影开辟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让创作者们更有勇气去突破传统,寻求更多新的可能性。

5. 国际范的视野和格局《哪咤之魔童降世》在制作过程中对国际市场有着很高的考量,电影的视觉效果和故事情节都具有国际化的水准。

这种国际范的视野和格局让国产动画电影更有竞争力,并有望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国产动画电影应该注重国际化的制作标准和观念,从而更好地走向世界。

《哪咤之魔童降世》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它在地域文化的发掘和表现、制作质量、故事表达、创新突破以及国际视野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水准和标杆意义。

在今后的创作中,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者们可以更多地借鉴《哪咤之魔童降世》的经验,并吸取其中的启示,以期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解读《哪吒之魔童降世》议国产动画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变革

解读《哪吒之魔童降世》议国产动画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变革

解读《哪吒之魔童降世》议国产动画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变革解读《哪吒之魔童降世》议国产动画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变革摘要: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播,其成功引发思考。

本文重点以《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变革作了分析,认为国产动画创作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实践,运用本土传统文化元素表达当今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通,实现本土文化与多元流行文化的重构与变革,动画内容与技术手段的创新性转化以贴近现代生活价值追求,才能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传统文化;重构和变革最近,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播,票房指数不断刷高,哪吒原来这个古怪调皮的形象以全新的姿态亮了我们的眼睛,并被年轻人广泛接受。

其中原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重构,并创新中国元素是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选择哪吒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进行重构,在人物设计方面,体现了中国风的漫画表现,大量的水墨画的展示,是中国传统的元素表现。

中国传统的亲情展示,父子,母子亲情关系是传统文化的重点,在影片中哪吒的父亲用自己的性命换取哪吒的命是令人无比感动的,也是传统文化维系的心理人伦基础,影片对此予以新的重构和展示。

影片展示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中国文化中既有甘于天命,但也强调命运抗争、舍己为人的价值,对此的挖掘和新的阐释,是会引起新的同感和深刻印记的。

一、《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处是对传统文化新的解读和重构国产动画从“中国学派”的历史发展上看,从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到情感表达上展示民族和传统文化元素,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法、绘画、戏曲、工艺美术等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成分,才能世界动画舞台上独树一帜。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多元文化不断融合,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知和解读,将传统文化进行文化重构,成为了国产动画创作新思路。

近年来的优秀国产动画作品的营养植根于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这为动画作品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土壤。

浅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物造型艺术

浅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物造型艺术

2020-1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物造型艺术高子棋王雨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4)摘要: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的上映引发轰动,成为又一部口碑、票房双赢的“黑马”级动画电影。

本文将结合中国在传统与现代的继承和对立中的社会观念,从动画电影的人物造型艺术:外在造型和内在造型两方面出发分析该片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从而揭示该片在国产动画电影发展中的标志性意义。

关键词:动画电影;人物造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3-0119-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3.054一、前言据猫眼数据:“2019年票房20亿以上的6部电影,贡献了近36.9%的票房,《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复联4》三部影片成功破圈,成为2019年的三大爆款影片①”。

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为唯一的动画电影,并迅速被标识为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具有划阶段意义的标志性作品。

然而,它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如“哪吒”作为“魔童”的形象与《哪吒传奇》这一经典动画片中的形象有着巨大差异。

不仅如此,其他的配角形象也较之前出入略有。

而这些对原型具有颠覆性的新形象却在各大评论中被屡屡指出甚至称赞。

本文将从动画电影的人物造型艺术:外在造型和内在造型两方面出发分析该片的艺术成就,从而揭示该片在国产动画电影发展中的标志性意义。

总体而言,《哪吒之魔童降世》体现了对传统审美观念和道统思想的一次颠覆。

一方面,从审美到审丑表现出现代主义对古典主义审美观念的反叛,这一反叛延续至今并强烈地贯穿于本片。

另一反面,从道义至上到人性张扬也表现出现代主义对道统思想的反思,这种反思自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存续,在本片中也得以集中表现。

以上两个方面突出地体现在本片的人物造型艺术中,促使电影的此文本《哪吒之魔童降世》较之其前文本《哪吒传奇》在承继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实现了天堑式的飞跃,并在今文本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广泛的读者文本。

中国动画片美术风格浅析(下)

中国动画片美术风格浅析(下)

中国动画片美术风格浅析(下)贾寒阳【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1页(P87-87)【关键词】动画片; 国产动画; 《三个和尚》; 人物造型设计; 反面角色; 场景设计【作者】贾寒阳【作者单位】[1]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54一、国产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设计(一)国产动画人物造型设计的审美特征1.高度的装饰化装饰画的特征是单纯化、平面化、秩序化。

装饰画追求的是形式美、单纯美和秩序美。

角色装饰化的程度主要体现在外形线条的简约勾勒与大面积色彩的展现。

扁平化的造型角色舍弃了很多细节,但用活泼的线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配以大量简洁、明快的色彩填充,使角色具有装饰化的属性。

2.高度的符号化图像符号中,如肖像就是某人的图像符号。

外形特点不同的角色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能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所以说,正反对比突出,观众一眼就能分辨出正面还是反面角色,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式。

《骄傲的将军》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将其中喜欢恭维别人、善于迎合上司的官员运用了传统京剧中的反面角色常用的三花脸装束,在一开场就给观众强烈的心理暗示。

(二)国产动画人物造型的手段和绘制方式1.年画在实际运用中,有很多部影片运用了年画的造型手段。

比如,《大闹天宫》中玉皇大帝的角色,长袖垂荡,来自民间年画中的神像;《过猴山》取材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故事和形象,其中的老爷爷形象,头部圆润饱满,前额凸出,类似流传于民间的寿星老形象;《人参娃娃》中人参娃娃的形象借鉴了杨柳青年画中的造型。

2.剪纸和皮影剪纸片是由我国民间的剪纸艺术、皮影戏、窗花和动画技术结合而成的。

剪纸片吸取了皮影戏挺实有力的线条,朴实的图案和丰富多彩的颜色,受材料所限,画面大部分表现物体的侧面通过线条来塑造形象。

影片《金色的海螺》运用雕镂刻剪的工艺刻出线条,使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树木明显借鉴了民间窗花的颜色和造型设计。

从动画片看中国文化发展

从动画片看中国文化发展

从动画片看中国文化发展动画片是文化的一部分,而各国的动画都有着些许的差异,他们分别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

在动画的市场上,中国动画始终没有保持在世界上领先的地位。

我愿意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

以经典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

此片应该算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里程碑。

与以前的《西游记》、《哪吒传奇》相比,《喜》在制作技术上已经取得了突破,人物线条的流畅,灵动可爱的造型,无不显示出当今中国动画较高的技术水平。

从这一方面来看,这部动画做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赢得了许多小朋友的喜爱。

但是,《喜》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其一就是动画思路过于天真理想。

片中反派人物灰太狼想尽一切办法抓羊,每次也都能把羊抱回家,可每到片尾,只要老羊或喜羊羊想个主意,灰太狼的羊肉梦就破灭了。

动画片放了一千多集,每集都是灰太狼必输无疑,这无疑会给小朋友们错误的概念——我们永远不会失败,因为我们是好人。

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挫折,不会一帆风顺。

这样天真的想法,对孩子将来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比巨大的。

在这一点上,《喜》没有做到批判性继承,没有认识到原先战无不胜的孙悟空等人物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此把羊羊们也塑造成这个样子,这自然没能做到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

其二就是它缺乏一种锐意进取,不断拼搏的精神。

片中的懒羊羊之流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安全,因为有喜羊羊嘛,而喜羊羊呢,也不用担心,因为灰太狼一定会有破绽让他抓住。

如此一来,片中勇敢顽强的精神便被淡化了。

反观世界其他国家动漫,都是把人生精神作为一个主基调,大多是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我们国家的动画片不会把奋勇直前精神作为主前提,大多数只是为了满足小孩们对动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很空虚。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近邻动漫大国日本学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从这几点看,中国动画未能取得较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还是文化价值,文化创新的问题。

中国动画技术已是国际水平,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在内容上,主要上是在文化和价值上的贫困也就显得特别的突出。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动画电影,它在票房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也在口碑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和思考。

本文将就《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上深度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融入到故事当中,形成了独特且丰富的故事世界。

这种创新运用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重要的是为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象空间。

这意味着国产动画电影不再局限于模仿和复制西方动画电影,而是可以通过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打造独具特色的作品,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深度塑造。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上进行了深度塑造,每一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故事情节也充满了跌宕起伏的冲突和发展。

这种深度塑造使得影片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射。

这对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创作中要注重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深度塑造,让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感情,从而更容易打动观众,获得成功。

对动画技术和视觉表现的创新突破。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动画技术和视觉效果上进行了创新突破,影片中的特效场面和动作设计极为精彩,视觉效果也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

这种创新突破不仅使得影片在技术上更加先进和精湛,更加赋予了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为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要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视觉表现的突破,不断提升作品的制作水平和表现力,从而使得作品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对电影市场化运作和推广宣传的重视。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上映后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市场化运作和推广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影片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使得影片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中国动画的发展共经历了5个阶段,中国传统动画,应该包括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末期的四个阶段。

这一时期创作出了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作品,中国传统动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传统民族艺术风格的成功表达。

由于中国传统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产生和成熟较之其他艺术门类都最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便综合地体现了中国的艺术审美意识。

它的成功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是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动画从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到情感表达,都汲取了大量的民族元素,在世界动画舞台上独树一帜。

一、动画题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经由各种媒介和艺术样式留存,五千年中国文明史,留存了浩瀚丰富的创作素材,当电影、电视成为传播媒介时,自然而然地会从以往的媒介留存中寻找文化的血脉和创作的素材。

中国传统动画,作为一种新的影视形式,影片的题材主要来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传统文学、寓言故事等。

如我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大闹天宫》就是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的一个章节,《西游记》原着是一部极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伟大作品,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神话小说之一,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可谓家喻户晓。

又如:王树忱导演的动画片《天书奇谭》,选材于明代小说《平妖传》。

《平妖传》是一部明代的章回体小说,是由民间神异传说故事收集整理而成,民间的传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演绎出的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往往反映了百姓的愿望,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题材。

再如阿达导演的动画影片《三个和尚》,便是取材于中国民间的一句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并在此谚语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颠覆了原来的结局,创作了全新的立意。

中国传统动画影片的题材,总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和故事在一起。

其中,取自古代寓言故事的还有《愚人买鞋》《猴子捞月》《南郭先生》等;取自民间传说的有《神笔马良》《骄傲的将军》《九色鹿》《葫芦兄弟》《一幅僮锦》《蝴蝶泉》等;取自古典神话小说的还有《铁扇公主》《哪吒闹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哪吒传奇》看中国动画美术风格的发展您正在浏览的美术论文是从《哪吒传奇》看中国动画美术风格的发展| 内容摘要 |大型系列动画片《哪吒传奇》的创作完成,标志着我国电视大型动画系列片的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该片在美术风格上,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本文作者从《哪吒传奇》谈起,对中国动画美术风格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地稳步向前发展,文化娱乐产品随之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艺术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动漫业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从政策到资金都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使动漫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当这种热度节节升高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国家原创的动画片应该怎样发展?中国动画在美术上应该形成怎样一种风格?是否回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派的动画风格是最好的一条路?民族动画之路是否就意味着回到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派的路子上来?这些问题看似平常,却孕育着一场动漫业的激烈震荡。

提及中国动画片,人们自然会联想到20世纪那个令人骄傲的辉煌年代,从五六十年代生产的《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开始,一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三个和尚》、《黑猫警长》、《山水情》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动画片,我国动画片的先行者们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辛勤的汗水,凭借着对动画艺术的热爱和坚忍不拔的执著,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个性化极强、抒发时代气息的动画精品,而且声震五湖四海、饮誉全球。

那么,我们到底是坚持走我们曾经辉煌过的道路,还是跟着美日韩的潮流浪游其后呢?事实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世人称为“中国学派”的国产动画的美术风格,也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动画是随着新中国一道成长起来的朝阳产业,同我们的祖国一样,是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相应的动画片出现,代表着这个时代新的气息和新的风貌。

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部大型系列动画片《哪吒传奇》,像一股强劲的春风,伴随着迅猛向前推进的社会大潮,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横空出现在观众面前,令人振奋、令人鼓舞。

她的创作完成,标志着我国电视大型动画系列片的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哪吒传奇》这部动画片,无论是创作设计水平、加工制作能力,还是制片筹划和发行,比较前些年出品的动画片来说,都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在美术风格上的突破和探索,更使人为之一振,沉寂多年的中国电视系列动画片的创作,绽放出了一朵耀眼而闪亮的花蕾。

一、该如何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看一个国家是否昌盛,一个民族是否文明,一个国家的国民是否富有,综合起来说,关键要看她的文化素质是否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所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应该是首要问题。

一种全新风格样式的动画片出现时,总是会有人对她进行各种各样的评价,无论是从继承传统文化方面,还是从借鉴外来先进的创作手法方面,而其中议论最多的就是: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哪吒传奇》一经播出,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众说纷纭。

然而,孩子们却不关心这些动画片创作方面的是是非非,只是到了播放的时间,就赶紧坐在电视机前,屏住呼吸,看得过瘾,此时你再问他动画片以外的问题,都无济于事了。

是什么原因、什么魔力,会使孩子们对颇具时代特征和流行趋势鲜明的动画作品,有着如此兴趣呢?这种现象,是民族文化发展了呢,还是民族文化被丢弃了呢?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绝不是孤立和片面地把传统的风格样式完全照搬地继承下来的,传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变,再加上各种宗教的影响和介入以及道德伦理、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综合发展而成的。

所以,包括动画片在内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对传统的某些方面进行必要的扬弃,经过恰当的改进和取舍,这样才能适应快速多变的社会需要。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更新和求变,都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然,要想发展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必须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上,全方位地审视人类的现代文明,了解它的起因脉络,总结优劣、择优继承,并发展壮大。

《哪吒传奇》能以今天的风格样式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说起来也绝非偶然。

因为,孩子们的审美习惯,早已经被锁定在美、日、韩等代表当今世界商业文化发展趋势的动画作品上了,无论你承认与否,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我们这些国产动画片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是备受煎熬,也曾有过许多的迷惘无奈和困惑。

倘若完全按照过去的传统模式和手段去搞动画片创作,笔者可以毫无忌讳地说:首先从收视率上就会大打折扣。

现在,国产动画片之所以能拍成当今比较流行的风格样式,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孩子们的欣赏习惯。

那些影响孩子欣赏习惯的美、日、韩动画潮流,如今已经占有着相当大的市场播出比率。

我们要使自己的动画片作品在今后的市场上占有的播出比率也能增大,不光是在创作数量上的增加,孩子们的欣赏口味也一定要考虑进去。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动画片蜂拥而来,特别是日本动画片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一些青少年几乎如醉如痴,动画片中主人公的服饰、发型和整个造型,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如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

这对我国的动画片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所以,我们在目前的创作阶段,就要把这些要素考虑进去,考虑孩子们的接受习惯,在影片创作中,融入一些流行的时尚要素,创作出的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带有世界流行趋势,易于被广大儿童接受了。

在美术风格的设计上,中国动画是有着独特艺术魅力的,她的美术风格也是随着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只要我们坚持走发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道路,她的美术风格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而无须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派的动画风格。

走民族动画之路,并不是意味着要回到中国学派的路子上去。

因为,即使是回到了那个时代的风格上去,也绝不是原来的样子,也是要发展变化的。

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和把握形成美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只要把握住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作为形式语言的美术风格,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国外先进的创作方法该如何借鉴融合?|||动画片首先是一个精神产品,其次才是物质商品,她会让孩子们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我们要认清是非曲直,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应该借鉴的,什么是应该融合的,这是借鉴融合的首要问题。

时代的变革步伐,社会的进步速度,往往是让人始料不及的,其迅猛的态势让人感到惊讶。

一些国外最新式的生活产品早已经涌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了,从电脑到芯片,从手机到飞机,方方面面,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对于一些西方先进的东西,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

这个“拿来”是有针对性的,对国家将来发展有益处的要拿来,但不是泛泛的。

不能只要是国外的,就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拿来”。

动画片的创作,有着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特殊功效,在广大青少年中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些国产动画片的创作者,他们所关心的是孩子本身,关心中国儿童文化,加上把身心全部扑在国产动画片事业上的创作者,从策划、编剧、制片、导演、造型设计、美术设计、原画设计等多道工序,一直到制作加工完成,这样全方位的通力合作,是完全能够在中国儿童文化的发展道路上留下鲜明足迹的,因为,这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哪吒传奇》的成功播出,并在观众收视率上占有可喜的7%,就说明了我们的创作理念是正确的。

对于民族文化如何传承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也进行一次初步的探讨,或许能从中找到共识。

在借鉴国外比较流行的风格样式过程中,不能全部地照搬,初期时借鉴的地方肯定要多一些,被动模仿的程度大一些。

比如《我为歌狂》和《隋唐英雄传》这两部动画片,在播出时非常受欢迎,要不是看字幕上的出品单位,观众肯定会认为这是地道的日本动画片呢!从目前的创作趋势来说,我们还只能是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为主,学他们那种商业化的操作模式,当然这个过程绝不是单一地模仿,而是有目的地借鉴他们的制作长处,增强我们的创作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自己原创的东西也就逐渐地显现出来了,只有这样渗透,才能尽快地进入良性化的产业循环之中,这一阶段的“洋味”十足,是为了下一阶段的“中味”十足。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所为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发展中的一个探索过程,在前进的路上肯定会坎坷不平的。

我想,只要能挺过这一过渡时期,其结果一定会令国人欣慰的。

我们的动画创作,也要“笔墨当随时代”。

要有所创新,要有新的视听语言介入,要有积极活泼向上的心态,要有先进科学的创作方法以及精致合理的制作手段等综合要素融合进来。

归根结底,我们在动画片的创作观念上,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有所突破改变,只有这样,我们的动画片才有希望。

在《哪吒传奇》中,我们能够看出这是一部中西融合得比较成功的动画片,虽说她不完全中国化,但从美术设计上看,还是非常具有中国特点的。

无论从人物造型、服装道具上,还是从那些颇具秦汉建筑风格的楼宇街道等背景环境设计上,都能看到许许多多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造型要素。

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器皿和用具都融入其中了,比如哪吒的上衣,就是从我国汉族儿童红肚兜的造型演变而来的,在天津杨柳青的年画当中也能找到依据。

这种带有典型性的民族服饰在剧中还有很多。

虽然全剧总的来说,借鉴外来因素比较多,但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比较强烈的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让人看了有一种归属感。

这种在广泛吸取外来先进创作流行模式的过程中,还能把自己本民族有特色的东西融合进去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也是我们在创作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动画片是一个假定性非常强的艺术种类,角色不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完成的,她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艺术家的双手创作出来的,所以她的假定性、虚拟性、可塑性和伸缩性,给我们创作人员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驰骋空间,我们在创作角色的同时,可以融入更多的理想,把一些能反映角色本性的东西,都充分夸张到极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把我们的创作理念毫无保留地寄托在角色身上。

从近几年播出的动画片来看,我们的国产动画还普遍存在着人物性格平淡呆板、动作没有张力、缺少内在活力、节奏缺少变化的现象。

动画的原创力量薄弱,特别是在剧本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是现在孩子们不感兴趣而一味地追着看国外动画片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哪吒传奇》中,哪吒的造型吸收了很多现代动画的造型手法,很有生气,在借鉴传统文化精髓和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美术设计上是很有特色的。

只是个别细节的处理还有商榷之处,例如有几个正面人物普遍都是白眼仁过大、黑眼仁过小,这样处理,若是放在申公豹、闻太师、商纣王那些反派人物上没有问题,但要放到哪吒的母亲,甚至连小龙女这样乖巧的女孩身上,就很不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