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范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范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范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处理低浓度VOC气体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1、原理

设计采用蜂窝状活性炭为吸附剂,结合吸附净化、脱附再生并浓缩VOCs和催化燃烧的原理,即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通过蜂窝状活性炭吸附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再用热空气脱附使活性炭得到再生,脱附出浓缩的有机物被送往催化燃烧床进行催化燃烧,有机物被氧化成无害的ca和H20,燃烧后的热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冷空气,热交换后降温的气体部分排放,部分用于蜂窝状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达到废热利用和节能的目的。整套装置由预滤器、吸附床、催化燃烧床、阻燃器、相关的风机、阀门等组成。

2、工艺流程

设计有三个进口,因此吸附床可采用一种多单元分流组合结构,并采用PLC 控制系统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连续运行,其完整工艺流程图如示。

图是活性炭吸附一催化燃烧工艺连续运行的流程图,整个系统集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于一体。为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采用4套吸附单元,正常运行时,3

个单元处于吸附状态,只有1个单元处于脱附状态,每个单元吸附24 h后依次转入脱附状态,脱附状态为再生活性炭并催化燃烧有机物6h,冷却2 h,共8 h,净化后的气体排入大气中。

当某一单元内的活性炭吸附达到预定时间后,打开脱附阀门,利用电加热器将气体加热,用80 X:热风进行脱附,脱附出来约50 1C的高浓度有机废气预热到250 1C,进到催化床燃烧分解为C02和H20,催化反应后的高温气体约350 -C 通过列管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后面脱附的气体,使其从5CTC上升至250 1C左右从而进行催化燃烧。排出的净化气体CG和H20少部分与新鲜空气(约20 -C)混合后成80 -C脱附热风返回吸附床进行脱附,其余的净化气体经管道排放至大气中。

3、工艺优点

(1)吸附床气流层分布均匀、稳定、压降小,吸附性能好。本工艺采用吸附性能好、气流阻力小的蜂窝状活性炭,应用于大风量有机废气的治理,不仅能满足吸附净化的要求,而且使吸附装置小型化、阻力低,用中、低压风机就能满足排风要求,降低了能耗和噪音污染。

(2)利用余热,节能显著。

通过蜂窝状活性炭的吸附浓缩作用,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转换成小风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后者浓度可达0.9-1.5g/m3,可在催化燃烧床上保持稳定的自燃烧状态,转变成无害的似和H20,一次启动后无需外加热,燃烧后的热废气又用于对蜂窝状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达到了废热利用、有机物处理彻底的目的。(3)处理风量范围大。

处理风量由每小时数千立方米到数十万立方米,具有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吸附催化燃烧工艺简介

1、吸附-催化燃烧法原理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该设备采用多气路连续工作,设备多个吸附床可交替使用。含有机物的废气经风机的作用,经过活性炭吸附层,有机物质被活性炭特有的作用力截留在其内部,吸附去处效率达80%,吸附后的洁净气体排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活性炭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吸附,此时有机物已被浓缩在活性炭内,之后按照PLC自动控制程序将饱和的活性炭床与脱附后待用的活性炭床进行交替切换。CO(催化氧化设备)自动升温将热空气通过风机送入活性炭床使碳层升温将有机物从活性炭中“蒸”出,脱附出来的废气属于高浓度、小风量、高温度的有机废气。 催化燃烧法:VOC-CH 型有机气体催化净化装置,是利用催化剂使有害气体中的可燃组 和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氧化分解的净化方法。对于 CnHm 和有机溶剂蒸汽氧化分解生成CO 2 O并释放出大量热量。其反应方程式为: H 2 图3-1 VOC-CO原理图 活性炭脱附出来的高浓度、小风量、高温度的有机废气经阻火除尘器过滤后,进入特制的板式热交换器,和催化反应后的高温气体进行能量间接交换,此时废气源的温度得到第一次提升;具有一定温度的气体进入预热器,进行第二次的温度提升;之后进入第一级催化反应,此时有机废气在低温下部份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对废气源进行直接加热,将气体温度提高到催化反应的最佳温度;经温度检测系统检测,温度符合催化反应的温度要求,进入催化燃烧室,有机气体得到彻底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转换给出冷气流,降温后气体由引风机排空。 有机物利用自身氧化燃烧释放出的热量维持自燃,如果脱附废气浓度足够高,CO 正常

使用需要很少的电功率甚至不需要电功率加热,做到真正的节能、环保,同时,整套装置安全、可靠、无任何二次污染。 2、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行业要求及减少用户投资成本、运行维护费用,拟采用湿法除尘、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的方式对喷漆房污染综合治理,其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3-2 喷漆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 本处理装置工艺采用湿法除尘+干式过滤+吸附+催化净化装置,工作方式为:一个湿式除尘塔+干式过滤器+若干个吸附床,经过除尘过滤去除漆雾后,有机废气进入吸附床中进行吸附工作,净化后的气体由风机排入排气筒达标排放。日常工作时吸附床中一个进行脱附再生工作,其余进行吸附工作。脱附时启动催化燃烧器中的电预热器,待温度达到起燃温度时,由脱附风机和补冷风机补入系统中的冷风,经混合后调到适当温度(140℃,其中废气中有机成分沸点:甲苯110.6℃,二甲苯138-144℃)后送入吸附床进行脱附操作,吹脱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可浓缩10-20倍)与燃烧后的热废气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得到预热后送入燃烧室,在燃烧室中升到起燃温度后由催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的 CO 2和H 2 O。燃烧后的废气经脱附出的气体热交换温度降低至180-200℃后用于脱附,多余废 气排入排气筒。 由多个吸附床轮流进行吸附和脱附再生,吸附与脱附之间切换,连续运行(工作时间可根据企业生产情况调节)。本工程设计废气浓度100ppm,浓缩后有机废气浓度可达到5000mg/m3以上,在燃烧器启动通过电加热升温至起燃温度后,可维持自燃。

有机废气(VOCs)处理-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UV光解

有机废气(VOCs)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UV光解 工艺原理概述: 本进化装置是根据吸附(效率高)和催化燃烧(节能)两个基本原理设计的。即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设二个吸附床可交替使用,一个催化燃烧室,先将有机废气用活性炭吸附,当快达到饱和时停止吸附操作,然后用热气流将有机物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使活性炭再生;脱附下来的有机物已被浓缩(浓度较原来提高几十倍)并送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燃烧,预热到220℃,在催化剂上于250~300℃左右进行催化氧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当有机废气浓度达到2000ppm以上时,有机废气在催化床可维持自燃,不用外加热,燃烧后的尾气一部分排出大气,大部分送往吸附床用于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这样能满足燃烧和脱附所需的热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下次吸附。 工艺特点: 原理先进、用材独特、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节能省力、无二次污染。采用新型的活性炭吸附材料--蜂窝状活性炭,与粒状相比具有优越的动力性能。极适合大风量下使用。催化燃烧室采用陶瓷蜂窝体的贵金属催化剂,阻力小、活性高。吸附有机废气的活性炭床,可用催化燃烧后的的废气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后的气体在送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净化,运转费用低。 活性炭再生冷却: 在再生过程中,如果活性炭床内温度超过150℃时,补冷风机和补冷阀门开启,当温度降到145℃时,补冷风机和补冷阀门关闭,使活性炭床内温度保持在150℃以下; 在再生过程中,如果活性炭床内温度超过160℃时,活性炭吸附装置内的温度

感应器启动,自动打开喷淋系统的电磁阀,喷淋系统开始工作,对活性炭进行冷却降温。 UV光解:高效去除恶臭气体、挥发性有机物VOC。效率最高可达90%以上,无需添加任何物质,只需设置排风管道和排风动力,使工业废气通过本设备进行分解净化,无需添加任何物质参与化学反应。可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运行稳定可靠。本设备无任何机械动作,无噪音,无需专人管理和维护,只需做定期检查。利用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带的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 UV+O2→O-+O*(活性氧)+O2→O3(臭氧) 臭氧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将苯、甲苯、二甲苯邓有机物分解成无毒无害的CO2和H2O,对恶臭气体及其它刺激性异味有极强的清除效果。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要求

吸附*催化净化装置技术规范 二设计原则 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 2、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用适合本工程特点、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安全可靠的工艺路线和设计参数,为工程项目的尽早实施,为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设计创造良好的环境; 3、废气处理设施总平面布置力求布局合理,工艺流程顺畅,,环境布局优美,并节约用地,占地面积少,使废气处理工程与周围环境及景观达到协调一致; 4、选择稳妥可靠、技术先进、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维修量少、运行灵活的处理新工艺和设备,确保废气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行,达标排放; 5、该装置位于化工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规范、法规和标准; 6、选用噪声小的设备,注意节能降耗,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7、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三设计依据 GB 3836 爆炸性其他环境用电气设备 GB/T 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 GB/T 7701.5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1 排气筒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HGJ 22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J/T 1 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 HJ/T 386 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 HJ/T 389-2007 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 HJ 200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JJF 1049 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校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002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第2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方案单吸附催化氧化催化燃烧脱附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 方案设计书 吸附催化氧化(单级)+催化燃烧脱附 (分离式)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 商务部分 吸附催化氧化(单级)+催化燃烧脱附 (分离式) 有机废气治理工程商务部分 1、设计及制造企业简介: 其专业设计人员从事有机废气治理领域已有三十多年的经历。在其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和技术实力。从而保证了净化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公司制造的净化设备全部是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及装置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催化触媒领域中创建了悬健学说理论,此理论为催化触媒核心技术。催化触媒净化装置在工程实际使用中,由政府环保部门的监测中心进行监测,其净化率能达到%,单级净化在工程运用中达到如此高的净化率尚属首例,通常在实验室的转化率能达到99%以上也是很难得。这就是核心技术竞争力。同时研发了喷淋塔中对非亲水型有机物的吸收剂和分解液。吸收剂和分解液是喷淋装置的技术灵魂。通过近几年的研发,利用常温条件下的催化技术提高活性炭的吸附周期。大幅度提高的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在工程领域中达到广泛的运用。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国家标准》。

《涂装作业安全规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于2006年8月1日起执行。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9号,负责起草《通风净化设备安全性能安全检测要求及方法》。 《通风净化设备安全性能安全检测要求及方法》AQ5212-2011,于2011年12月1日起执行。 、参与起草修订《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装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国家标准GB7692-2012。标准起草2010年已完成,于2012年7月1日执行。 3、产品价格及清单: 、A系统有机废气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及配件部分: 、B系统有机废气吸附催化氧化净化装置及配件部分:

喷漆房喷涂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方案

喷漆房喷涂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 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有限公司喷漆房废气处理改造技术方案书 ***** 2020年4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设计依据、标准、原则及工程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材料制造、产品质量测试、验收引用的标准汇编原材料检验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废气处理的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废气排放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工艺处理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性能及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5处理设备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预处理干式除尘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活性炭吸附装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催化燃烧装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选型设计及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管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处理设备设计技术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机选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氮气保护选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气控制系统选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7工艺系统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8废气处理系统配置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9进度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设计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货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装、运输、试运转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实施进度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质量保证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制造质量保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主要加工设备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11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12公司资质证明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0000m3-hr-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方案

日科能高 50000m3/hr VOCs废气 治理方案 苏州乔尼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2011-02-26

1.概况 1.1 项目名称 50000m3/hr VOCs 废气处理装置 1.2 工程范围及内容 本工程的范围及包括:工艺设计、总体布局、设备设计和制造、现场安装和调试及必要的人员培训。本工程含设备基础改造,但不包括:废气收集风管以及水、电、压缩空气、排水等一次侧工程。 1.3 背景资料 依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拟处理废气为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有机废气。 a. 污染物种类:正丁醇、乙醇等混合溶剂。 b. 污染物排放量为:100%浓度的正丁醇为19吨/年;50%浓度的正丁醇为98吨/年;95%浓度的乙醇为120吨/年。 c. 废气排放总量:50000m3/hr。 2. 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设计原则,首先是保证尾气的达标排放,其次是保证设备的处理能力。在此前提下,本方案充分考虑了处理工艺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尽可能采用新的节能技术,以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系统采用合理的自动化技术及监测仪表,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管理方便灵活。 3. 设计依据 3.1 业主提供的排放数据(见上) 3.2 相关规范: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工业机械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5226.1-199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16297-1996) 工业设备焊接及技术规范 其他有关设计规范。 3.3 尾气排放标准 4. 设计方案 4.1废气处理方法选择 目前,有机废气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吸收法:一般采用物理吸收,即将废气引入吸收液进行净化,待吸收液饱和后经加 热、解析、冷凝回收;本法适用于大气量、低温度、低浓度的废气,但需要配置加热解析回收装置,设备体积大、投资高。 ●直接燃烧法:利用燃气或者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将混合气体加热,使有害物质在 高温作用下分解为无害物质;本法工艺简单、投资小,适用于高浓度、小风量的废气,但对安全技术、操作要求高。 ●催化燃烧:把废气加热经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本法起燃温度低、 节能、净化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设备投资较大,适用于高温或高浓度有机废气。 ●吸附法: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可达95%以上的净化率,设备简单、投资小,但 活性炭更换频繁,增加了装卸、运输、更换等工作程序,导致运行费用增加。 ●吸附-催化燃烧法:此法综合了吸附法及催化燃烧法的优点,采用新型吸附材料(蜂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备又可以简称为催化燃烧设备,催化燃烧设备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的烃类有机废气及恶臭气体,适合处理的VOCs浓度范围广。对于成分复杂、低浓度、大流量、多组分而无回收价值的VOCs废气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催化燃烧设备主要是根据吸附(效率高)和催化燃烧(节能)两个基本原理设计的,即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法。 催化燃烧设备废气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吸附气体过程、脱附气体过程,催化燃烧过程。 1、吸附气体流程:利用活性炭的物理特性对VOCs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利用蜂窝状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特性,将有机废气吸附到活性炭的微孔中,待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随即进行脱附气体过程。 2、脱附气体流程:当活性炭微孔吸附饱和时,将不能再进行吸附,此时利用催化床产生的高温热风对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进行升温脱附,活性炭微孔中的VOCs有机物遇高温后自动脱离活性炭,使活性炭脱附再生,脱附后的VOCs气体随即进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燃烧。 3、脱附下来的VOCs有机废气已被浓缩,其浓度是原来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并被送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燃烧,在250~350℃的高温以及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氧化作用下,VOCs有机废气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排出,从而使气体得以净化。 催化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催化燃烧处理后的洁净空气一部

分直接排到大气,大部分热气被再次回收利用,主要用于活性炭的脱附再生。所以催化燃烧设备既能满足燃烧和脱附所需热能,又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下次吸附。 有时为了增加催化燃烧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在催化燃烧设备之前加设一台预处理设备,例如喷淋塔、干式过滤器或者除尘器,这些设备可以过滤废气中的颗粒物及粘性成分。

废气催化燃烧方案设计

- - - 烘箱废气处理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工艺) 设计说明书 厦门市榕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008年4月10日 目录 一、企业项目概况-------------------------------------(2) 二、治理原则、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2)(一)治理原则---------------------------------------(2)(二)设计依据---------------------------------------(2)(三)设计参数及执行标准-----------------------------(2)三、工艺流程及说明-----------------------------------(3)(一)实地情况说明、分析-----------------------------(3)(二)工艺比较及选择---------------------------------(3)(三)工艺流程(简图)-------------------------------(5)(四)设计工艺说明-----------------------------------(5)(五)处理设备说明-----------------------------------(6)四、有机废气净化装置特点及组成-----------------------(7)(一)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主要特点-----------------------(7)(二)废气净化系统的主要特点-------------------------(8)

一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新工艺新选.

一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新工艺 摘要:阐述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焚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基本工艺特点,并介绍了一种新的沸石转轮浓缩+催化燃烧工艺,详细阐述了该工艺的特点及关键点,并指出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一种净化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治理要求,而且也不经济。利用不同单元治理技术的优势,采用组合治理工艺,不仅可以满足排放要求,而且可以降低净化设备的运行费用。因此,在有机废气治理中,采用两种或多种净化技术的组合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沸石转轮浓缩技术就是针对低浓度的治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与催化燃烧或高温焚烧进行组合,形成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焚烧技术[1]。 1、技术研究现状 蜂窝转轮吸附+催化燃烧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吸附装置是用分子筛、活性炭纤维或含炭材料制备的瓦楞型纸板组装起来的蜂窝转轮,吸附与脱附气流的流向相反,两个过程同时进行。这种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我国引进和仿制,但由于吸附元件(蜂窝转轮)以及系统关键部位连接技术都不过关,吸附与脱附的串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设备性能不稳定,因此国内应用较少,一直未得到推广。 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设计了固定床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该系统是将吸附材料装填在固定床中,再将吸附床与催化燃烧装置组合成净化处理系统。该工艺系统的原理与上述蜂窝转轮吸附+催化燃烧技术基本相同,但由于单件吸附床的吸附与脱附再生过程分开进行,在操作上克服了蜂窝转轮净化系统吸、脱附易串

气的缺点。经不断改进,系统配置更加合理,净化效率高,运行节能效果显著,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该工艺系统非常适合处理大气体量、低浓度的废气,其单套系统的废气处理量可以从几千到十几万(m3)。该技术是我国真正自主创新的废气治理工艺,自1989年首次在国内推广,到目前已有数百套该类系统与装置在使用。已经成为国内工业废气治理的主流产品之一,并预计在将来仍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3]。 利用催化燃烧法进行工业有机废气的治理,已经普遍应用于汽车喷涂、磁带制造和飞机零部件喷涂等。催化燃烧技术将挥发出来的大量有机溶剂充分燃烧。催化剂采用多孔陶瓷载体催化剂,催化前的预热温度视种类而不同:聚氨酯380~480℃,聚酯亚胺480~580℃;有机物浓度约16003,净化效率平均为99%。 2、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新工艺 2.1 技术介绍 针对现行各种方法在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污染空气时存在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去除效率低等问题,我们研发了一种用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工业废气的高效率、安全的处理工艺。该方法的基本构思是:采用吸附分离法对低浓度、大风量工业废气中的进行分离浓缩,对浓缩后的高浓度、小风量的污染空气采用燃烧法进行分解净化,通称吸附分离浓缩+燃烧分解净化法。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吸附转轮被安装在分隔成吸附、再生、冷却三个区的壳体中,在调速马达的驱动下以每小时3~8转的速度缓慢回转。吸附、再生、冷却三个区分别与处理空气、冷却空气、再生空气风道相连接。而且,为了防止各个区之间串风及吸附转轮的圆周与壳体之间的空气泄漏,各个区的分隔板与吸附转轮之间、吸附转轮的圆周与壳体之间均装有耐高温、耐溶剂的氟橡胶密封材料。含有的污染空气由鼓风机送到吸附转轮的吸附区,污染空气在通过转轮蜂窝状通道时,所含成分被吸附剂所吸附,空

催化燃烧脱附装置参数

催化燃烧脱附的实质是利用催化燃烧的热空气加热活性炭中被吸附的有机溶剂,使之达到 溶剂的沸点,使有机溶剂从活性炭中脱附出来,并且把这高浓度的废气引入到催化燃烧反 应器中。在~250℃的催化起燃温度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氧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水 和二气化碳排入大气。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并非明火的燃烧,且能彻底解决脱附时的二 次污染。 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是把以上两者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即先利用活性炭进行吸 附浓缩,当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时,利用电加热启动催化燃烧设备,并利用热空气局部加 热活性炭吸附床,当催化燃烧反应床加热到~250℃,活性炭吸附床局部达到60~110℃时, 从吸附床解吸出来的高浓度废气就可以在催化反应床中进行氧化反应。反应后的高温气体 经换热器的换热,换热后的气体一部分回用送入活性炭吸附床进行脱附,另一部分排入大 气。脱附出来的废气经换热器换热后温度迅速提高了。这样能使催化燃烧装置及脱附达到 小功率或无功率运行。 吸咐工作间断时,进行再生脱附。 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1 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处理风量5000m3/h 10000m3/h 15000m3/h 外形尺寸2500×1500×1850 3000×2500×2900 4200×3000×3600 装机功率0.75kw 0.75kw 1.1kw 2 催化燃烧脱附净化装置处理风量1000m3/h 2000m3/h 3000m3/h 外形尺寸 1050×800×1730 1450×800×1980 1650×1350×2430 装机功率27kw 39kw 49.5kw 3 吸附风机型号4-68No4.5A 4-68No6.3C 4-68No6.5C25 功率7.5kw 11kw 15kw 4 脱附风机型号Y6-30No4.8C Y6-30No6.5C y5-48No5C 功率3kw 5.5kw 7.5kw 5 空气加热器型号 1350×800×750 1750×800×800 1950×1350×1000 功率18kw 24kw 27kw

吸附-催化燃烧工艺简介

1、 吸附-催化燃烧法原理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该设备采用多气路连续工作,设备多个吸附床可交替使用。含有机物的废气经风机的作用,经过活性炭吸附层,有机物质被活性炭特有的作用力截留在其内部,吸附去处效率达80%,吸附后的洁净气体排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活性炭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吸附,此时有机物已被浓缩在活性炭内,之后按照PLC 自动控制程序将饱和的活性炭床与脱附后待用的活性炭床进行交替切换。CO (催化氧化设备)自动升温将热空气通过风机送入活性炭床使碳层升温将有机物从活性炭中“蒸”出,脱附出来的废气属于高浓度、小风量、高温度的有机废气。 催化燃烧法:VOC-CH 型有机气体催化净化装置,是利用催化剂使有害气体中的可燃组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氧化分解的净化方法。对于 CnHm 和有机溶剂蒸汽氧化分解生成CO 2和H 2O 并释放出大量热量。其 反应方程式为: 热量)(++??→?++?O H m nCO O H C 22pd pt 2m n 2 4m n

图3-1 VOC-CO原理图 活性炭脱附出来的高浓度、小风量、高温度的有机废气经阻火除尘器过滤后,进入特制的板式热交换器,和催化反应后的高温气体进行能量间接交换,此时废气源的温度得到第一次提升;具有一定温度的气体进入预热器,进行第二次的温度提升;之后进入第一级催化反应,此时有机废气在低温下部份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对废气源进行直接加热,将气体温度提高到催化反应的最佳温度;经温度检测系统检测,温度符合催化反应的温度要求,进入催化燃烧室,有机气体得到彻底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转换给出冷气流,降温后气体由引风机排空。 有机物利用自身氧化燃烧释放出的热量维持自燃,如果脱附废气浓度足够高,CO 正常使用需要很少的电功率甚至不需要电功率加热,做到真正的节能、环保,同时,整套装置安全、可靠、无任何二次污染。 2、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行业要求及减少用户投资成本、运行维护费用,拟采用湿法除尘、干式过滤、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的方式对喷漆房污染综合治理,其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工艺流程图如下: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更多有关废气处理核心技术,请百度:和风环境技术。 吸附脱附与催化燃烧设备中的之前的关联有什么呢,和风环境技术现在带大家去认识一下。吸附脱附一开始是分两个系统的,分别是预处理系统,有机废气净化系统。 (1)预处理系统 考虑到生产过程中有粉尘,需对汇集后出外墙的管道中的废气进行预处理;通过初效过滤器(G4)及中效过滤器(F8)作为过滤装置,预处理后进入排风总管其作用是去除残留在废气中的颗粒物,保护后续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行。 (2)有机废气净化系统 本项目采用“收集+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脱附装置处理+催化燃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经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排放。 2)活性炭饱和后利用热空气进行脱附,脱附后气体经过催化氧化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净化后排放。 活性炭工作原理分二分部,一是吸附,二是脱附再生。 吸炭脱附流程、吸收气体流程、控制系统 ~ 1.废气收集系统:待处理废气由收集风管收集后排至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2. 颗粒物去除段:从室内排至室外的排风管道首先进入初效过滤器对粉尘进行过滤,不经过预处理,直接送入活性炭箱吸附易造成活性炭堵塞,影响其吸附能力,故要通过干式初效过滤箱来去除这些成分。

3. 活性炭吸附段: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箱,气体进入吸附箱后,气体中的有机物质被活性炭吸附而着附在活性炭的表面,从而使气体得以净化,净化后的气体再通过风管接入下一级处理设备。 4. 脱附气体流程:当吸附床吸附饱和后,可启动脱附风机对该吸附床脱附,脱附气体首先经过催化床中的换热器,然后进入催化床中的预热器,在红外热器的作用下,使气体温度提高到 300℃左右,再通过催化剂,有机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烧,被分解为 CO 2和 H 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气体温度进一部提高,该高温气体再次通过换热器,与进来的冷风换热,回收一部分热量。从换热器出来的气体分两部分:一部分直接进入下一级处理设备;另一部分进入吸附床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当脱附温度过高时可启动补冷风机进行补冷,使脱附气体温度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活性炭吸附床内温度超过报警值,自动启用火灾应急自动喷淋系统。 5. 吸收气体流程:经活性炭净化后的气体和催化燃烧炉处理后的气体,高空排放。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系统中的风机、预热器、温度、电动阀门进行控制。当系统温度达到预定的催化温度时,系统自动停止预热器的加热,当温度不够时,系统又重新启动预热器,使催化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当催化床的温度过高时,开启补冷风阀,向催化床系统内补充新鲜空气,可有效地控制催化床的温度,防止催化床的温度过高。此外,系统中还有防火阀,可有效地防止火焰回串。当活性碳吸附床脱附时温度过高时,自动启用补冷风机降低系统温度,温度超过报警值,自动开启火灾应急自动喷淋系统,确保系统安全,整个系统采用 PLC自动控制。 7.活性炭吸附管设备内壁采用双层碳钢外壳,钢板厚度,保温厚50mm,法兰有连接的地方采用氟胶垫防腐。 如需了解更多的废气处理相关知识,可以咨询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以环保工程、产品制造与技术服务三大价值链为核心,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构架体系,业务范围已涉及给排水、废气、噪音治理、环境影响

吸附浓缩 催化燃烧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法处理低浓度VOC气体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1、原理 设计采用蜂窝状活性炭为吸附剂,结合吸附净化、脱附再生并浓缩VOCs和催化燃烧的原理,即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通过蜂窝状活性炭吸附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再用热空气脱附使活性炭得到再生,脱附出浓缩的有机物被送往催化燃烧床进行催化燃烧,有机物被氧化成无害的ca和H20,燃烧后的热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冷空气,热交换后降温的气体部分排放,部分用于蜂窝状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达到废热利用和节能的目的。整套装置由预滤器、吸附床、催化燃烧床、阻燃器、相关的风机、阀门等组成。 2、工艺流程 设计有三个进口,因此吸附床可采用一种多单元分流组合结构,并采用PLC控制系统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连续运行,其完整工艺流程图如示。

图是活性炭吸附一催化燃烧工艺连续运行的流程图,整个系统集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于一体。为保证系统的连续运行,采用4套吸附单元,正常运行时,3个单元处于吸附状态,只有1个单元处于脱附状态,每个单元吸附24 h后依次转入脱附状态,脱附状态为再生活性炭并催化燃烧有机物6h,冷却2 h,共8 h,净化后的气体排入大气中。 当某一单元内的活性炭吸附达到预定时间后,打开脱附阀门,利用电加热器将气体加热,用80 X:热风进行脱附,脱附出来约50 1C的高浓度有机废气预热到250 1C,进到催化床燃烧分解为C02和H20,催化反应后的高温气体约350 -C通过列管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后面脱附的气体,使其从5CTC上升至250 1C左右从而进行催化燃烧。排出的净化气体CG 和H20少部分与新鲜空气(约20 -C)混合后成80 -C脱附热风返回吸附床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催化燃烧装置催化燃烧器废气处理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装置催化燃烧装置催化燃烧器废气处理装置,是指催化燃烧是借助催化剂在低温(200~400℃)下,实现对可燃物的完全氧化,其实质是活性氧参与的深度氧化作用。在催化燃烧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同时催化剂表面具有吸附作用,使反应物分子富集于表面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了反应的进行。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发生无焰燃烧,并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系统原理: 有机废气(VOCs)是指苯、醇、酯、醚、酚、醛、酮、萘、苯并(a)蓖及恶臭气体等,排放在环境中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很大。电子器材、机械电气、汽车船舶及化工建材等行业均在生产工艺中有大量的有机废气排放。催化燃烧是在200~500℃的环境下,废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催化氧化,转换成CO2、H2O等产物。净化效率高达95~99.5%,无二次污染(NOx)。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设备能耗仅为≤8W?Hr/NM3,比现有各型催化设备降低60~90%,与直接燃烧设备相比,不需用液体或气体燃料,便于企业在各种地点选用。蓄热式催化燃烧设备,允许的有机废气浓度范围为100~10000mg/NM3,其独特设计的高效先进换热系统保证了燃烧热量的有效回收,所以在大流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净化领域也具有突出的优点。 适用场合: 1、汽车及机械制造业;涂装线及烘房有机废气;电子制造业;印刷线路板(PCB)有机废气;电气制造业;漆包线绝缘有机废气;轻工业;制鞋涂胶有机废气;印刷业彩印有机废气;冶金钢铁业;碳素电极生产有机废气;化学工业;化学合成工艺有机废气(ABS合成);石油炼化工艺有机废气;其它相关工业; 2、可用于有机溶剂的净化处理(苯、醇、酮、醛、酯、酚、醚、烷等混合有机废气)。 3、适用于有机化工、涂料、绝缘材料等行业排放的低浓度、多成分,又没有回收价值的废气。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说明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说明 ---小海工程笔记 1、工艺原理: 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是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的组合工艺,有机废气经过吸附-浓缩-催化燃烧三个过程:首先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和空隙表面的张力把有机废气中的溶剂吸附在活性炭的空隙中,使所排废气得到净化;当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用热风脱附再生;被脱附出来的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在较低温度的状况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废气经收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设备,利用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将分布在气象中的有机物分子或分子团进行吸附,达标的气体在吸附风机的引力下由烟囱排入大气中。活性炭吸附设备中的某一组达到饱和状态时,进出风量调节阀自动关闭,另外组活性炭吸附设备仍可继续吸附废气。在PLC自动控制系统作用下,可自动实现吸附-脱附-再吸附过程转换。活性炭吸附设备上的脱附阀门打开,蓄热氧化催化设备(RCO)开启,脱附风机运行,加热器开启,新鲜空气进入换热器后进入加热器中,被加热至50-120℃的空气进入活性炭吸附设备,脱附出来的有机废气在脱附风机的引力下进入蓄热氧化催化设备(RCO),在此装置中,有机废气 被继续加热至250℃以上,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废气分解成CO 2和H 2 O,带有 热量的气体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将至常温的气体在脱附风机的引力下由烟囱排入大气中。 2、工艺特点:

(1)吸附床气流层分布均匀、稳定、压降小,吸附性能好。 本工艺采用吸附性能好、气流阻力小的蜂窝状活性炭,应用于大风量有机废气的治理,不仅能满足吸附净化的要求,而且使吸附装置小型化、阻力低,用中、低压风机就能满足排风要求,降低了能耗和噪音污染。 (2)利用余热,节能显著。 通过蜂窝状活性炭的吸附浓缩作用,将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转换成小风量、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后者浓度可达0.9-1.5g/m3,可在催化燃烧床上保持稳定的自燃烧状态,转变成无害的似和H20,一次启动后无需外加热,燃烧后的热废气又用于对蜂窝状活性炭的脱附再生,达到了废热利用、有机物处理彻底的目的。 (3)处理风量范围大。 处理风量由每小时数千立方米到数十万立方米,具有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3、蓄热氧化催化设备(RCO): (1)预热式。预热式是催化燃烧的最基本流程形式。有机废气温度在100℃以下,浓度也较低,热量不能自给,因此在进入反应器前需要在预热室加热升温。燃烧净化后气体在热交换器内与未处理废气进行热交换,以回收部分热量。该工艺通常采用煤气或电加热升温至催化反应所需的起燃温度。 (2)自身热平衡式。当有机废气排出时温度高于起燃温度(在300℃左右)且有机物含量较高,热交换器回收部分净化气体所产生的热量,在正常操作下能够维持热平衡,无需补充热量,通常只需要在催化燃烧反应器中设置电加热器供起燃时使用。 (3)吸附一催化燃烧。当有机废气的流量大、浓度低、温度低,采用催化燃烧需耗大量燃料时,可先采用吸附手段将有机废气吸附于吸附剂上进行浓缩,然后通过热空气吹扫,使有机废气脱附成为高浓度有机废气(可浓缩lO倍以上),再进行催化燃烧。此时,不需要补充热源,就可维持正常运行引。 对于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工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 (1)燃烧过程的放热量,即废气中可燃物的种类和浓度; (2)起燃温度,即有机组分的性质及催化剂活性; (3)热回收率等。当回收热量超过预热所需热量时,可实现自身热平衡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