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含油污泥处理

合集下载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预处理、油品分离、无害化处理摘要石油工业生产的特征固体废物——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烃、水、固体颗粒物和其他物质(如重金属)组成的固态/半固态复合物,因毒性和易燃性被归入危险废物管理。

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高达500万t,其中含有15%~50%的石油烃。

含油污泥的处理要兼顾无害化和资源化。

基于其组成、性质和危害,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油品资源化分离法(离心、溶剂萃取、热解)和无害化剩余含油残渣处理法(焚烧、固化、生物处理)等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

大体上,含油污泥的处理思路为,首先预处理降低含水率、提高含油率,再经油品分离法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最后无害化处理剩余含油残渣。

讨论了各方法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建议。

01 含油污泥的预处理含油污泥在油品分离回收PHCs之前,由于含水率高,所以通常先做脱水预处理,不同后续处理技术要求的含水率不同,常用的脱水方法有浓缩法、风化法、机械法和干燥法等。

含油污泥的过滤比阻大,属于难过滤性污泥。

目前,重力沉降和机械过滤的组合工艺为最经济实用的预处理方式,但是重力沉降后的浓缩液属于多相胶体体系,极难脱稳,难以直接衔接机械脱水,所以需要先调质使油水分离。

一般调质剂为醋酸、氢氧化钠、双氧水、氧化钙、硅藻土、聚丙烯酰胺(PAM)等,也可由2~3种调质剂复配使用。

林子增等发现,FeCl3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含油污泥调质剂,在FeCl3 20 g/L、pH≤8.58、低强度离心(2000 r/min、5 min)条件下,脱水率最高可达57.6%。

添加调质剂脱稳,可能引入新的污染物,引发含油污泥的二次污染,因此开发环境友好的预处理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姜赫等利用超声波预处理含油污泥,海绵效应、局部发热等作用可提高含油污泥处理效果。

然而,超声波预处理技术的成本高,且参数随含油污泥成分变化大,尚不能大规模推广。

目前,仍以重力沉降、调质脱稳和机械过滤相结合为主流预处理方式,成本低且脱水效果好,易达到各种油品分离技术的要求。

浅议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浅议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浅议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含油污泥的表现特点、危害、传统的处理方法。

另外论及了现在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如高温处理、溶液萃取等。

最后提出了一些综合利用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高温分离;溶剂萃取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行业及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时形成的油泥与油砂。

它们的产生量多、重质油成分高、处理难度高、再利用方式少。

对周边环境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是固体废物处理当中很重要的课题。

一、含油污泥的表现特点(一)含油污泥来源。

油田开发采取的多是早期注水的办法使地层保持一定压力。

油田经过一段时期的深度开采以后,油中含水率会逐渐增加,原油脱水中,污油罐、储油罐、脱水罐底部都有很多含油污泥。

同时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也存在很多含油污泥。

日处理能力在10000m3的污水处理厂,同时会产生大约10 m3含油污泥。

污泥是多相体系,成分复杂,通常由水包油、油包水、还有悬浮固体所构成。

黏度大、乳化充分、难以彻底沉降。

(二)含油污泥危害。

含油污泥让回注水悬浮物严重超标,造成地层堵塞,油层吸水能力降低,使注水压力提高。

同时,降低了水井增注的有效期,增加了相关的工作量与处理费用。

为保证注水水质、避免悬浮物在系统里的恶性循环,随时都要被迫向外排放很多污水,既污染环境,也造成水资源浪费。

因为大颗粒在污水池、污水罐及沉降罐中的沉积,让清罐间隔减少,很多污泥含水率较高,污染环境,提升成本。

(三)含油污泥处理情况。

现在所应用的一般方法有生物处理、焚烧、热洗涤、溶剂萃取、化学破乳、固液分离等。

焚烧法能耗大,油资源不能再利用。

生物处理的办法要把肥料、松散剂、培菌液等混入到含油污泥当中去,自然通风、经常颤动。

处理费用高、流程长、工程复杂。

化学破乳的方法对于乳化程度严重的污泥要另外添加破乳剂进行加热。

固液分离的办法对于污染严重、含油量高的污泥回收率低。

这些方法因为各自的缺陷,都没有得到普及应用,含油污泥处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合理解决。

浅析含油污泥处理中石油烃控制指标

浅析含油污泥处理中石油烃控制指标
芘 ) 具 有 致 癌 性 和 致 突 变 性 的 物 质 , 含 油 污 泥 石 是 是 油烃组 分 中 的主 要 有 毒有 害 物 质 。根 据 G 05 6 B 58.

2 0 { 险废物 鉴别标 准 毒性 物 质含 量 鉴别 》 07 危 附录
c和 D的规定 , 若废 物 中苯 并[ ] 、 a 蒽 苯并 [ ] 蒽 、 b荧 苯 并 [ ] 蒽 和苯 并 [ ] 四种物 质 的总含 量 ≥ 0 1 , k荧 a芘 . 则 被列 为危 险废 物进 行管 理 , 即含油 污泥 的石 油烃 组 分 中多 环芳烃 含 量 的高 低 是决 定 其 是 否 被 列 为危 险 废 物管 理 的关键 , 是含 油污泥处 理 后能 否 达到无 害 也
摘 要 石 油烃含 量是含 油 污泥处理 中必不可 少的重要 控制 指标 。文章 分析 了含 油 污泥 q 石 油烃组 成及 - 主 要 污 染 控 制 要 求 , 绍 了 国 内 外 含 油 污 泥 处 置 对 石 油 烃 含 量 的 控 制 现 状 ; 据 危 险 废 物 鉴 别 标 准 的 相 关 规 介 依 定, 以及 对原 油 中芳香族 化合 物及其 多环 芳烃含 量的研 究成 果 , 采 用石 油烃指 标进 行危 险废 物 鉴别做 了推论 对 计 算 。结果认 为 : 油 污泥等 固体废 物及 其 处理 残 余物 的 石 油烃含 量 ≤O 2 , 含 . 5 不属 于危 险 废物 ; 油 烃含 量 石 介 于 0 2 ~ 1 7 时 , 是 否 属 于 危 险废 物 , 终 需要 进 行 危 险废 物 鉴 别 而 确 定 ; 油 烃 含 量 > 1 7 , 属 于 .5 . 其 最 石 . 则
油 污 泥 处 理 中 石 油 烃 控 制 指 标 的研 究 。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油田含油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储运、加工过程中,含有石油成分的固体废物。

由于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石油烃类物质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处理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采用物理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干燥等方法。

离心分离是将含油污泥放入离心机中进行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使固液混合物分离。

过滤则是通过滤网或滤布来将悬浮的含油颗粒截留下来。

而干燥是将含油污泥通入热风中,通过热风干燥的方式将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固体化的目的。

这些物理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的特点,但仍存在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后续处理压力大等问题。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将化学试剂添加到含油污泥中,通过化学方法使其中的油、水和固体分离的技术。

其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絮凝剂、分散剂等。

在化学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调理,即将化学试剂与含油污泥充分混合,以增加化学试剂与含油污泥中的油水颗粒接触面积,加快分离速度。

尤其对于高含油污泥,采用化学处理技术效果更好,但其成本较高,且需要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否则会对水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泥进行降解,将其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量的方法。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般采用微生物发酵、土壤堆肥、厌氧消化等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氧化氢供体、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尤其对于高含油污泥的处理,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操作难度较大,对环境要求较高。

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研发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研发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述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述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综述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

本文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对溶剂萃取法、焦化法、固化法、热化学洗油、污泥调剖技术等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含油污泥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发展新的污泥处理工艺和行之有效的资源回用技术是当前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的重点。

一、含油污泥的来源含油污泥一般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落地原油与泥土混合形成的污泥,或是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油泥砂,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物,主要成分为原油、泥和水。

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等过程中都能产生大量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一是原油从地层中携带至地面,在各类容器、大罐和污油池等地面设施中淤积;二是油井作业、集输油管道穿孔和盗油产生的落地原油。

三是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影响注水水质,同时导致外排污水难以达标。

二、含油污泥的危害含油污泥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

污泥中含有大量原油、机械杂质、细菌、并含有苯系物、酚类、蒽、蓖、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致癌性物质以及砷、汞、铬等有毒重金属元素。

污水处理系统中还投加了大量的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药剂。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不易分解的原油渗透扩散会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和植被等环境因素造成严重的污染。

含油污泥降解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会在空气中聚集,危害人体健康。

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重超标,堵塞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不断升高,同时使水井增注措施有效期下降,增加处理费用。

离心机有效处理含油污泥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离心机有效处理含油污泥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离心机有效处理含油污泥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炼油污水处理场的含油污泥是石化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炼油厂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浮选加药产生的浮渣、生化系统的剩余活性污泥、隔油池池底泥等。

其含油量一般为8%~20%,含水率为60%~80%,且含有10%的固体物质(泥、砂、菌等)。

一般中小型炼油厂年产污泥上万吨,其中的有害物质和石油烃类,会随着雨水的冲刷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污水处理率达到了100%。

随着原油性质的变化,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用真空过滤机、板框压滤机等进行处理,都因为其粘度大,分离效果差;用传统的静置储存方法——待油泥、水分层后,将水用泵抽出回到污水系统再处理,剩下的含油污泥外运填埋处理——这种方式泥水分离时间长,分离效率低,分离后的含油污泥含水率高,占据着大量储存空间。

污泥堆放场往往已不堪重负。

如何有效安全地处理这些含油污泥,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

乌石化公司净化水厂炼油工段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认为利用转筒式离心机进行含油污泥的脱水处理是一种能耗少、效果显著的方法。

1 转筒式离心机的工作原理1.1 离心分离的原理物体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场内的各质点,都将承受较其本身重力大许多倍的离心力。

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该质点的质量。

由于含水污泥中有比重大于1的污泥,有比重等于1的水及很少的比重小于1的污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这几种物质所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质量大的污泥被甩到水的外侧,再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它们分离,就使含油污泥中的水和污油得到脱除,大大减少了污泥的体积。

1.2 转筒式离心机的工作原理污泥从空心转轴的分配孔进入离心机,依靠转筒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分离固体。

螺旋输送器与转筒的旋转方向相同,但转速稍慢。

两者之间的速差,可将脱水污泥送出离心机,分离液则从另一端排出。

离心脱水可以连续进行。

1.3 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先进到三渣池进行沉降脱水,浓缩后的含油污泥由泵打入污泥浓缩罐进一步沉降脱水,脱水后污泥由螺杆泵输送至离心机再次脱水分离。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油田是指地下蕴藏有大量石油的地区,是石油资源的重要开采地。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这些含油污泥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废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油田含油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储运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石油、油气、水和固体颗粒的混合物。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含油量高: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石油和油气,其中石油和油气的组分复杂,含油量较高,处理难度大。

2. 固体颗粒多: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包括泥沙、矿物颗粒和油气残留物等,使得含油污泥的处理和清洁困难。

3. 污染性强: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目前,针对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热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各有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油田含油污泥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处理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1. 机械化处理机械化处理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压榨等方式。

机械化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

但其缺点是无法完全分离石油和油气与固体颗粒,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仍然含油量较高,对环境造成威胁。

机械化处理并不能完全解决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的问题。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分解石油成分,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生物处理的优点是能够高效降解石油和油气,处理后的污泥干净无害,对环境没有污染。

但其缺点是生物处理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需要维护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环境,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浅析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途径

浅析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途径

浅析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途径赵琳;闫宇飞【摘要】某炼油厂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当中,对含油污泥的产生、处理和处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对含油污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建议,分析了含油污泥通过脱水和油气资源回收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新途径。

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也为企业转型为环境友好型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In a refinery of the clean production audit process,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disposal of oily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oily sludge were analyzed to madke recommendations the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chnology. The 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oily sludge dewatering and oil and gas resources recycling were analyzed, new approach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was proposed. This will not only save costs, reduce the waste of natural resources, but also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nterprise to transform into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enterprises.【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5(000)017【总页数】3页(P168-170)【关键词】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处置【作者】赵琳;闫宇飞【作者单位】陕西省环境管理体系咨询中心,陕西西安 710054;陕西省环境管理体系咨询中心,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421 含油污泥产生和环境污染1.1 炼油厂污水处理产生的“三泥”炼油厂“三泥”就是炼油厂污水处理产生的隔油池底泥、气浮处理产生的气浮渣以及好氧生化处理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其中以浮选浮渣量为最大,占三泥总量的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含油污泥处理
作者:柴源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第16期
摘要: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主要来自于石油行业。

本文针对石油行业含油污泥处理现状,通过已应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对比,对其应用的含油污泥的类别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含油污泥;对比;分析;处理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9.16.027
0 前言
含油污泥(砂)成分非常复杂,是一种含泥砂、原油、污水等多相稳定胶态悬浮体系。

其危害环境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石油类、各类化学处理剂残留物等。

含油污泥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采取“科学、安全、无害化”的技术方法。

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工作。

以保护环境、消除风险和综合利用为最终目的。

1 含油污泥处置总体技术路线
(1)含油污泥来源。

1)落地油泥。

落地油泥多从油田的井下“测井”、“试井”、“修井”和采油设施的“清淤”得到的固体含油污泥,其特点是:砂石泥土含量大;塑料杂草等纤维物质多;石油含量高(20%左右);化学反应随产地、堆放时间变得极其复杂。

2)清罐油泥。

采油生产中处理含油污水设施产生的罐底泥、池底泥清罐油泥。

其特点是:由水包油、油包水的微细悬浮物组成,比重比水重;稠油、胶质、蜡质含量高;含水高达95%~99.7%,浓缩、过滤困难。

3)浮渣。

采油生产中处理含油污水设施产生气浮泥其特点是:由水包油、油包水的微细悬浮物组成,比重接近水;含水高达90%以上。

(2)含油污泥处理。

含油污泥采用预处理工艺进行分选和清洗,分离出的油水进入联合站现有油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分离出的固相与其它含油污泥进入深度减量化处理工艺。

深度减量化处理分别采用精细化学热洗技术、土壤修复技术、间接热解吸技术、水洗法油泥处理技术等。

分离出的剩余固相含油率小于2%,符合《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SY/T7301-2016标准,用于铺垫油田通井路、井场,或者采用非烧结技术制砖,用于建设井场围堰,最终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2 精细化学热洗技术
(1)处理油泥类型。

含油污泥化学热洗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量高,低乳化原油和油砂。

(2)工艺原理。

热洗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的方法,将油泥加入热水流化,并添加相应的化学助剂,如加入表面活性剂等,降低油与泥之间的附着力,使油从固相表面脱附或聚集分离的处理工艺。

通过对油泥进行洗涤,并附加搅拌或气浮等工艺设备,来实现油、泥、水三相分离,洗涤后回收的溶液经处理后可多次循环使用。

热洗技术去除油污的原理,主要包括卷起,润湿和增溶——乳化。

对于卷起的机理是水在油和泥表面的渗入,将会产生溶胀现象,削弱泥与油之间的作用力,然后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在油和泥接触的边沿处,油垢就会逐渐卷起,产生新的润湿和溶胀作用,最终油垢会从污泥表面彻底卷起,尽而从污泥表面脱落,进入水中;对于润湿机理是吸附层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向外伸入水中,所以油和泥表面都有了亲水性,这样水分子容易与之靠近,使得油表面和污泥表面很快被水润湿;对于其他机理像增溶——乳化的机理也在洗涤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从表面张力的角度来分析洗涤过程,那么洗涤作用与表面活性剂与降低表面张力密切相关。

3 土壤修复技术
(1)处理油泥类型。

含油污泥化学热洗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量低,低乳化原油和油砂。

(2)工艺原理。

含油污泥加入土壤修复剂,调节混合温度、湿度、粒度,在常温和很宽的pH值条件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蜂巢体中对矿物油进行氧化断链、催化、吸附降解;反应形成重金属捕捉剂与重金属離子进行螯合、絮凝沉淀,捕捉污泥中游离态的有毒有害物质,将有毒有害的物质固定或锁定在反应形成的网链晶格中,达到低溶解性低渗透性低迁移性,使其转化成类似土壤或胶结强度很大的固体,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不泄露污染物,从而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

4 间接热解吸技术
(1)处理油泥类型。

间接热解吸装置主要针对落地油泥等含水率含量较低的油泥处理,通常要求含水率小于30%,含油量没有限制。

(2)工艺原理。

含油污泥通过进料设备进入带有气锁的间接热解吸单元设备,含油污泥在缺氧状态下被间接加热和向前推进,温度逐渐上升,解吸汽被抽吸进入解吸汽处理单元设备,水蒸汽和绝大部分石油烃蒸汽被循环水冷凝为液态,进入循环水处理单元设备;在循环水处理单元设备中实现循环水的油水分离,油进入回收油箱,定期外输。

间接热解吸单元设备中,水和石油烃被解吸分离后的净化渣土,通过出料设备排出。

天然气和不凝气燃烧后尾气符合排放标准,直接排放大气。

排出的净化渣土,需要加入清水抑尘。

5 超声波热化学清洗技术
(1)处理油泥类型。

含油污泥化学热洗技术广泛应用于含油量高,低乳化原油和油砂。

(2)工艺原理。

利用液下泵将油泥池中的含油油泥泵输至调计量式质罐中,计量后将油泥分别泵入余下两个调质罐中。

在调质罐中加入化学处理剂,利用有机热载体炉进行加热,利
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加热温度控制在70-80℃,搅拌时间≥30min,然后泵入至超声波处理装置。

加温、加处理剂调质后的油泥泵入至超声波处理装置,流量不得高于15t/h,经过超声波处理后,直接进入离心机进行物相分离。

调质、超声波处理后油泥管输至离心机内进行三相分离,进料量不得高于5t/h,分离出的油及污水泵输至指定处,分离出的固相物质运送至指定地点。

6 结论
按照含油污泥类型,含油污泥分为落地油泥、清罐油泥和浮渣。

其中落地油泥和油罐清罐油泥的含油较高,水罐清罐油泥和浮渣含油率较低。

根据现在各种处理技术试验的结果。

精细化学热洗技术和超声波热化学清洗技术适用于含油量高的落地油泥和油罐清罐油泥;土壤修复技术适用于含油量低,低乳化原油和油砂;间接热解吸技术适用于落地油泥等含水率含量较低的油泥处理,含油量没有限制。

参考文献:
[1]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SY/T7300[S].
[2]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