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O I I d I ( ) 、 …t 、 …j u d g e s p i n a l c o r d f u n c t i o n .VA S s c o r e w a s a p p l i e d t o me a s u r e t h e p a i n d e g r e e o f n e c k .s h o u l d e r a n d
关键词 : 颈椎 ; 颈椎病 ; 人工椎间盘置换 ; O d o m 标准 中图分类号 : R 6 8 1 . 5 5 ; R 6 8 7 . 3 ; R 6 8 7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0 2 8 7 ( 2 0 1 3 ) 0 6— 0 6 0 8— 0 3
Obs e r v a t i on o n t he c ur a t i v e e fe c t o f u s i ng a r t i ic f i a l c e r v i c a l di s c r e p l a c e me nt t o t r e a t c e r v i c al
异位 骨化 、 骨赘形成及假体松动 等情况 。结 果
患者 均获 随访 , 时间 3 0~ 4 8个 月。患者 神经功 能均恢 复满
意。O d o m分 级评 分 : 优1 8例 , 良 2例。脊髓 功能 J O A评分 与术前 比较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颈、 肩
…I l l l I I i m1 ) - l H w 川 | l s X— r a y【 ( 1 me a s u r e t h e p r o s t h e t i c i n t e ve r r t e b r a l d i s c s p a c e a n g l e, c e vi r c a l o v e r - l f e x i o n a n d t a b l e t s t l ( l i v i t y ,1 o o b s e r v e t h e 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i f c a t i o n,o s t e o p h y t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l o o s e n i n g o f t h e p r o s t h e s i s . Re s u l t s Al l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f o l l o we d u p or f 3 0 —4 8 mo n t h s .T h e r e c o v e y r o f 2 0 p a t i e n t s n e u r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w a s g o o d .O d o m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的应用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的应用韩慧【摘要】@@ 脊柱融合固定技术早已成为脊柱外科的"金标准".融合与否已经成为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融合技术在脊髓或马尾神经减压后能提供脊柱的稳定及脊柱序列的维持,临床效果可靠.【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6)001【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颈椎病【作者】韩慧【作者单位】天津泰达医院骨科,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脊柱融合固定技术早已成为脊柱外科的“金标准”,融合与否已经成为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
融合技术在脊髓或马尾神经减压后能提供脊柱的稳定及脊柱序列的维持,临床效果可靠。
但脊柱融合后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生物力学行为发生了改变,相邻阶段的问题接踵而来,例如相邻阶段的退变、继发性失稳等问题。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以保留椎间盘的活动度,在理论上,与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加融合术相比,其优点包括避免相邻节段退变、功能恢复早、手术并发症率低。
与所有的关节成形术假体一样,我们假定其远期功能取决于假体与相邻骨的永久性固定,这包括两个过程:手术后早期的固定以及骨组织长入到假体表面,人们研究了多种方法[1-2]包括螺钉等形式进行早期固定。
促进骨组织长入方式包括钛表面喷涂、磷酸盐涂层等一些表面处理的方法。
BRYAN人工颈椎间盘是非限制型人工颈椎间盘的代表。
1 概况90年代,神经外科医生Vincent Bryan设计研发了BRYAN人工颈椎间盘。
在临床试验前做了严格的测试,包括生物力学测定、尸体试验以及猩猩的生存试验。
2000年1月,比利时医生Jan Goffin做了第1个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3]。
至今大约有20 000例的BRYAN人工颈椎间盘手术。
BRYAN人工颈椎间盘是一个仿生理结构的假体,它能提供类似正常脊柱功能单位的运动功能。
整个假体由两片钛合金外壳和聚亚氨酯髓核组成,终板多孔涂层结构,长期骨长入,提供长期稳定性。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对邻近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为 尽 可能避 免术 后 不 良并 发 症 的发 生 , 工 颈椎 椎 人 间 盘 置 换 术 ( rf i cria i rp a n , at c l ev l s e cmet i a i c d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手术 方法 及术 后处 理 .
全麻下患 者仰 卧位 固定 , 持 颈椎 中立 位 ( 伸 保 过 过屈位均影 响术后假 体 的位 置及 功能 ) 。取 右侧 颈 中 部横切 口, 胸锁乳 突肌前缘经 颈血 管鞘 与食管 气管 在 鞘之 间分 离组织 至颈前筋膜 , 颈椎 前 部 。C形臂 显露 x线 机透视确认 目标椎 间盘 , 尖刀 和刮匙 切 除病变 用 椎 间盘 , 般 至 两 侧 钩椎 关 节 及椎 体 后 缘 后 暂停 减 一 压 。用球 形磨钻磨 去相邻终 板前缘 的骨 赘 , 表面平 使 整 。用椎 间撑 开棒 逐级 撑 开 椎 间隙 至 85mm, . 用横 向中点定 位仪确定椎 体前缘 横 向中点并 标记 , 将矢状 位楔形定 位器 的弧面 中心对 准横 向 中点 插入椎 间隙 , 确认其 停止柄 与 下位 椎 体前 缘 紧密 接 触 。将 双 通 道 打磨 导 向器安 放合 适 , 固定 在椎 体 上 , 钻 测 深 并 用磨 尺测 定椎体深 度 , 取 相应 长 度 的柱 状 磨钻 削 磨 上 、 选 下椎 体终板 , 用 相应 直径 的盘状 磨 钻 削磨 上 、 椎 再 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0例临床分析

颈椎 曲度、 置换节段功 能活动 度、 置换节段 上下位椎体 椎 间隙高度得到保 持。 假 体未见下沉 或偏 移,未见异位骨化 。 结论
颈 椎人 工椎 间盘 置换 术在 维持节段运 动功能 的同时, 可 取得 良好 的神经减 压效 果 , 人 工椎 间盘 置换术 的短中期疗 效 是令
人 满 意 的。
、
my e l o p a t h y c 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l O c a s e s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现状_王剑敏

3.1 Bryan假体 Bryan假体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人工
颈椎间盘 。 该假体由 2个钛合金外壳和聚氨酯髓核 构成 , 类似于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产生于上 、下金属 壳与核之间 。假体上下终板接触面有钛微孔喷涂层 以利于骨长入实现生物固定 , 上下终板之间是人工 髓核 , 为高分子复合材料 , 具有耐磨性 , 最外层是由 具有半透膜性质的材料组成 , 连接上下终板 , 将髓核
定 , 使其既保持良好的微动 , 又有较好的稳定性 。 其 内藏微动式立体化设计 , 使假体成为一整体 , 置入过 程为整体一次性置入 , 在标准化置入器械及试模引 导下置入十分方便简捷 , 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 该 假体已通过美国 FDA认证 , 在欧洲通过了 CEMARK 认证 。 Pimenta等 [ 14] 进行了为期 1年的研究 , 于 53 名患者植入 82 个人工颈椎间盘 。 术后 SF-36测量 指标均明显提高 , 术后 1周 80%患者取得非常好的 效果 , 术后 1个月即上升至 90% 。 3.5 其他类型的假体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国外 Katsuura、Matsuzki 及国内阮狄克等学者先后展开了新鲜冻存同种异体 椎间盘移植的实验研究 。 2007年 , 阮 狄克等[ 3, 4] 报 道了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 5 年疗效观察结果 , 认为 除了轻度的椎间盘变性 , 能够保持脊柱的活动和稳 定性 , 所以是一种治疗椎间盘变性的有效办法 。 但 此技术目前主要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且存在同种异 体椎间盘来源问题 , 尚未在临床广泛开展 。
颈椎人工椎间 盘置换术 (artificialcervicaldisc replacement, ACDR), 亦称颈椎间盘成形术 (cervical discarthroplasty, CDA)。 随着人工髋 、膝关节置换术 取代了导致关节功能严重丧失的髋 、膝关节融合术 , 且腰椎人工椎间盘广泛 、成功运用于临床 , 为了解决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由于融合节段运动功能丧 失所造成的相邻节段的过度运动和应力集中而导致 相邻节段退变加速 , 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及医务工 作者投入到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研究之中 。
PrestigeLP人工颈椎问盘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问盘置换术的手术配合20lO年1月第17卷第lB期护理学报JournalofNursingChinaJanuary,2010V01.17No.1B 4l※手术室护理PrestigeLP人工颈椎问盘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洪瑛,姜马娇,罗沛,马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四川成都610041【摘要1总结36例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的术中配合经验。
根据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的产品特点及术中配制的专用器械少,术前体位的摆放、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等将会影响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植入位置及手术疗效;术中非椎问盘置换专用器械、动力系统的配备及器械护士的熟练配合,是保证该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restigeLI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无l例因体位原因而影响假体植入,术中C 型臂x光机正、侧位透视见植入的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位置良好;手术时间50-170min,术中出血量30-320“;患者术后未发生神经脊髓损伤、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松动移位、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颈椎;椎问盘;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69201001B-0041-03IntraoperativeCooperationforPrestigeLPArtificialCervicalDiscRepla cementSurgeryHONGYing,JIANGMa-jiao,LUOPei,MAHuiOperatingTheatre,WestChina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 1,ChinaAbstract:111ispapersumsupthexperienceinintraoperativecooperationf orPrestigeLPartificialcervicaldiscreplacementsurgeryasfollows:GiventhecharacteristicsofPrestigeLPartificiald scandthelackofspecialnstruments,thepre-op rativep entposition,theC-annX-rayperspectivelocating,etc.wouldsignificantlyi nfluencethelocationoftheprosthesisandthetherapeuticeffectofhesurgery.Duringtheoperation,thepreparationofnon-specializednstrument sandthedynamicsystem,aswellastheskilledcooperationofinstrumentnurses,arethemostimportantrequireme ntsforthesuccessofthentireoperation.Inthecurrentreport,thePrestigeLPartificialervicalintervertebraldiscreplacementsurgerywasuccessfullycarriedoutonallthepatients.Nomisplacementdutoirregularpatientpositionhappened.Intraoperativean tero-pesteriorandlateralviewC?armperspectiveonfirmedthattheplacementofallprostheseswasatisfactory.neoperativemwaB50~1 70minutes.andtheintraoperativebloodlossWas30-320m1.Noseriouscomplicationslikespinalcordinjury,prosthesisdis placement,orinfectionwe efoundafteroperation.Allthepatientshealedup.Keywords:cervicalsp ne;intervertebraldisc;P estigeLPartificialcervicaldisc;replacement;nursing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特点是切除病变椎间盘解除脊髓或神经压迫之后能保持切除颈椎间盘间隙的高度和节段的运动范围,从而维持相邻节段椎间盘的正常运动,延缓相邻节段的退变,避免融合手术中植骨的并发症、颈椎假关节形成和颈椎长期制动导致的不良反应11-21。
对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现状的认识与思考

人 工椎 间盘 的 非融合 作 用将 被认 可。 幸的是 。 多针 对颈椎 椎体 间固定 融合后 相邻 节段 应 力 变化 的 生 不 诸 物力 学测试 结 果并 未得 出相 同结果 。载荷 控 制与位 移控 制试 验模 式 下所反 映 出的相 邻节段 应 力状 况相 差甚 远 。 加上 试验 条件 与试验 方 法不 同等 因素所 造成 的影 响 , 得 生物 力学研 究 结果仍 然存在 不 确 定 再 使 性 。迄今人 们 还难 以根 据 生物 力 学研 究结 果对颈椎 椎 体 间融合 术和 颈椎人 工椎 间盘 置换 术 的利弊 和优
科 医生寻求技 术 改进 的 重要 途径 。 颈椎人 工椎 间盘 置换术 正是在 上述 背景 下被 设计 并产 生 出来的 。 无论 较早 问世 的半 限 制型 假 体 B y n ds. 是 后 来 出现 的 限制 型 假 体 P o S- 从 设 计 理 念上 都 试 图最 ra c 还 i rd C C. i 大限度地 模拟 正 常人 体 颈椎 间盘 的形 态与 功能 。 2 颈椎 椎体 间融 合的 生物 力学 测试 结果
维普资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 0 8年第 1 8卷第 1 期 C ieeJunlfS i n hn s o ra pn ad o e
C r 2 0 ,o. , o1 od,0 8 V 1 8 N . 1
5
雹
对 颈 椎 人工 椎 间盘 置 换 术现 状 的认 识 与思 考
椎 间关 节) 动功 能 的作 用 ; 运 不尽 相 同之 处在 于 : 更 重要 的使命 是要 防止 既往 由于颈椎 椎 体 间 融合 所 其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摘要:目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分析研究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从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50例2020年1月-2023年1月治疗的患者,对患者术前与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情况、疼痛情况、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并发症情况。
结果:患者手术后NDI、颈椎曲度、疼痛情况均显著低于术前,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能够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提升患者颈椎曲度,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恢复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颈椎功能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其会导致相邻结构发生继发性病理变化,损伤周围组织结构,其作为颈椎病常见类型,颈椎退行性变化与增生会导致颈椎相关节段神经根被压迫,发生显著疼痛,减小颈椎活动度、限制颈椎活动,甚至影响患侧下肢,引发疼痛,病情严重者还可能有肌肉萎缩、四肢抽搐等情况。
病情较轻的患者主要使用药物、按摩或针灸治疗法,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进行手术[1]。
目前,常用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与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前者能够有效切除部分椎体,从而去除骨赘,广泛减压显著,但手术时间长且术中出血量大,而后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应用价值显著[2]。
基于此,本研究对50例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究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0年1月-2023年1月为研究样本选取时间段,从中选取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区间为43-74岁,年龄均值区间为(53.88±4.62)岁,病程区间为6-25个月,均值为(13.22±2.28)个月,其中13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C4,5节段,15例患者位于C5,6节段,13例患者位于C6,7节段,9例患者为位于C7-T1节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在颈椎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 cadr)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7例颈椎病9个椎间盘实施了颈椎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随访时间7~39个月,平均27个月。
结果:所有患者神经、脊髓受损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缓解。
假体无明显下沉和偏移,置换节段稳定,颈椎活动范围得到了明显恢复,1例术后1年随访时发现假体周围异位骨化形成,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不但可以保持颈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还可重建颈椎的运动功能。
【关键词】颈椎病;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入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15-01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现已成为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手术方式,但是远期容易并发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退变[1] 。
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
我院自2007 年1 月~2011年8月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7例,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平均38岁。
病程3个月~7年,平均15个月。
临床表现为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以下部分症状和体征。
所有患者完善颈椎正侧位和动力位x线片、颈椎mri及ct检查。
x 线片示患者颈椎均有不同程度退变,过伸、过屈位未发现颈椎不
稳, ct 及mr i 检查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椎间盘退变和颈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改变。
1.2 术前准备术前按常规颈椎前路准备,术前3~ 5 d 进行气管推移练习,以增强对术中牵拉的耐受力。
术前测量ct图像,根据测量结果和颈椎间盘模板确定的图像放大率预选相应的假体[2,3]。
患者术前均接受过3个月的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而进行手术治疗。
1.3 手术方法,全麻,仰卧中立位固定。
取右侧颈中横切口。
术中c型臂x射线机透视确认目标椎间盘,使目标椎间隙的上下椎体后缘在一条直线上,测量并记录椎间隙倾斜角度。
用尖刀和刮匙切除病变椎间盘,用球形磨钻去除相邻终板前缘的骨赘,使表面平整且目标椎间隙上下椎体前缘在一个平面上。
用椎间撑开棒逐级撑开椎间隙以充分拉伸韧带,用横向中点定位仪确定椎体前缘横向中点并标记,确定假体直径后,选择配套的磨头,分别精确打磨上、下椎体终板至成形。
取出双通道打磨导向器,撑开椎间隙,彻底去除残留的椎间盘组织、后纵韧带、椎体后缘骨赘,并摘除掉入椎管的椎间盘组织,扩大双侧神经根管,使颈髓和神经根彻底减压,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椎间隙,尽可能冲洗干净打磨的骨屑[2~4]。
2 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临床愈合,无颈部疼痛、感染,没有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
患者吞咽功能基本正常,无梗阻感,所有患者置换后神经症状较置换前均明显好转,未出现置换前症状的加重,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
置换节段稳定并部分恢复了颈
椎正常的活动范围,颈椎的生理弧度没有明显的丢失,见图1。
1
例患者置换节段假体周围出现异常位骨化。
3 讨论
cadr的适应征及禁忌证与广大学者[5,6]基本一致是(1)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颈椎病不伴有后纵韧带钙化;(2)单节段或双节段脊髓或神经根受压颈椎病不伴有后纵韧带钙化;(3)颈椎动力位摄片显示没有明显的颈椎不稳定。
(4)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翻修。
禁忌证是:(1)伴有颈椎管狭窄的多节段颈椎病;(2)感染、颈椎结核及颈椎肿瘤、严重骨质疏松及骨代谢异常患者;(3)颈椎动力位摄片显示有明显的颈椎不稳定,颈椎骨性椎管狭窄。
(4)心肺功能差或合并其它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cadr的优越性:①避免了取骨处出现脂肪液化、感染、疼痛等,②避免了植骨块的移位、吸收、松动和融合节段高度丢失及椎间塌陷。
③组织相容性好,不影响mr检查。
④最重要的是保留了置换节段和颈椎正常的rom,防止了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所致“邻椎病”的发生。
理论上,cadr 具有可改善病变节段的运动度、能有效恢复邻近节段的生理功能、减少“邻椎病”的发生及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因此,cadr 可作为一种新的选择。
在不久的将来,cadr 将很有可能成为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 baba h , furusawa n , imura s , et al . late radio~
graphic finding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for spon~dylotic myeloradiculopathy. spine , 1993 , 18 ( 15 ):2167~2173.
[2] 韩慧,董荣华,曹富江.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5):1152~1154.
[3] 林斌,冯万立,郭志民,等.bryan 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3):193~196.
[4]丁琛,刘浩,胡韬,等.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中期临床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7):3047~3052.
[5]何双华,丁亮华,王能,等.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1):1~3.
[6]董竹林.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1,51(5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