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适应证的探讨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M A Xi o o g C ay nj HEN a pi g GUO h x e To n1 Z iu
1De at n fOr o a dc ,Af l td Ho ptlo b iUn v ri ,He e rvn e . pr me to t p e is h f i e s i f He e iest ia a y b iP o i c ,Ba d n 0 0 ,Chn ;2te o ig 71 0 0 ia . h S c n s i lo o ig Ci ,He e rvn e Ba d n 0 0 , ia e o d Ho pt fBa dn t a y b iP o ic , o i g 71 51 Chn
22 5 第 卷 1 0 年 月 9 第5 t 期
・临床 研 究 ・
人工颈 椎 问盘置换 与颈前 路减压 融合术 治 疗脊髓 型颈椎病 的对照研究
马晓勇 陈涛 平 ’ 郭 志学 z
1河北 大学 附 属 医 院骨科 , . 河北 保定
0 10 ; . 北 省保 定市 第二 医 院儿 科 . 北保 定 7 0 0 2河 河
00 ) .1 。两 组患 者 满意 率 无差 异 ( P>0 5 。两组 术 后均 无 严重 并 发症 发生 。 结论 人工 颈椎 间 盘置 换术 治疗 脊髓 型 .) 0 颈 椎病 患 者 术后 恢 复 快 , 院时 间短 , 部外 固定 时 间短 , 患 者保 持正 常的颈 椎 活 动度 , 住 颈 使 临床 疗 效好 , 得 病 ; 工 颈 椎 间盘 置 换 术 ; 前 路 减 压 融 合 术 ; 疗 关 人 颈 治
【 中图 分 类号】R 8 . 6 32
【 文献 标 识码 】 A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医பைடு நூலகம்信 息
21年5 第2卷 第5 oo 月 3 期
临床护理
舞 ;
颈 椎 人 工 椎 间盘 置 换患 者 围 手 术期 的 护理 体 会
谢 婷 张 楠 李 娅 王 宁 樊 勇 吴子祥
【 要】颈 椎病 是指 颈椎 间盘 退行性 变及其 继发 的 椎 问关 节退化 性 变所 导致 的脊 髓及 神 经根 、 动 脉或 交 感神经 受 累引起 的 临床 表 现 。 阶 段 颈 摘 椎 现 椎 病患病 的 主要 因素 为长 时 间颈部 体 位不 当所 引起 肩 部 劳损 , 一步 导致 颈椎 病的 发 生 。 在 手 术 方案 中有一 种 人 工椎 问盘 置换 术。 工 椎 间 盘置 进 现 人 换 术可 以保 留颈椎 关 节活 动度 , 雏持 - 阶段 的 应有 力 分布 平衡 。 少邻 近 节段 的 退 变发 生率 。 临近 减
【 中图分 类 号] 4 3 6 R 7.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 号1 0 6 1 5 ( 0 0 0 — 0 8 10 — 9 92 1 )5 1 1一O 1
22 术 后 护理 .
人工 颈 椎间 盘置 换可 以保 留颈椎 关节 活 动度 , 维持邻 近 节段 的应 力 分布 平衡 , 减少 临 近 节段 的退 变发 生 率 , 因此 已经 成 为颈 椎 外科 一 项 重 要技术 。 近年来 , 我科 室 在全 国 率先 开展 人工 颈 椎 间盘 置 换手术 , 2 0 于 08 年 2月 1日, 成功 完 成了西 北 地 区首 例 P E TI T L R S GE M P新 型人工 颈椎 阅盘置换 术 , 相 继完成 1 例 相 同手 术 。 并 5 由于人 工 颈椎 问 盘置 换 是 国 内 外 一项新 技 术 , 围手 术 期护 理 与 常 规颈 椎 手术 护理 存在 一 定不 同 , 其 因 此将 颈椎 间盘 置换 手 术 的护理 进 行总 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20 年 2 08 月至 2 0 年 2 . 5 09 月 1 例确 诊为 单 间隙 脊髓 型或 神经 根 型颈 椎病 患者 接受 P E TI T R s GE ML P新 型人 工 颈 椎 间 盘 置 换术 。 组 病 例 本 中, 男性 患者 9 , 性 患者 6例 , 为颈椎 单 间 隙病 变 , 例 女 均 Q~ 6例 , 5 c~ 7 例 ,s C ~ 2例 ; 中 2例患 者为 双 间 隙病变 。 善 相关 检 查后 行 人 工 颈椎 其 完 间盘置 换手 术 , 前术 后采 用 J A 评分 评 估患 者 神 经功 能 康复 情 况 。 术 O 术 后 所有 患者 症状 较术 前 有明 显好 转 , 愈 出院 。 痊 2 围手术 期护 理 2 1 术 前 准 备 . 2 1 1 心 理护 理 : 数 颈 椎病 患者 病 程 长 达 数 年 , . _ 多 长期 的颈 部 疼 痛 、 掌麻 木多 会 引 起夜 间 睡 眠质 量 低 , 手 白天 精 神状 况 差 。 易烦 躁 , 神 心 不 宁等症 状 。 院后 , 者 又 因 即将 接受 手 术 方 而产 生 担心 手 术风 险 及 入 患 手术 并发 症 的忧虑 心理 。 是 , 即将行 人 丁颈 椎 间盘 置换 的患者 不 同 , 但 与 其他 常规 颈椎 手 术 患者 人 院 前 多会 通 过 多种 途 径对 手 术 方式 、 用 、 费 预 后有 一定 了解 。 前者 在被 告 知 即将 接受一 项 费用 高 昂 的新 型治 疗 方式 而 时, 多会 产生 犹豫 心理 。 针对 患者 复 杂 的心态 , 手术 前 我们 注重 与 患 者进 行 交流 , 对患 者 进 行 宜教 , 对 治疗 方 案 及手 术 方 案对 患 者进 行 必要 的 针 解 释工 作 , 配合 医生 为患 者 介绍 成功 病例 , 并 使患 者 心态 逐 渐稳 定 下来 。 同时 , 用和 蔼 、 慰 的语气 和患 者 沟通 , 安 做好 解释 工作 , 患 者感 到 放心 。 让 并对 自己所 患疾 病及人 工 颈椎 间 盘置 换手 术 有基 本 的了 解 ; 向家 属说 明 患 者病情 , 使其 可 以配 合医 护人 员做 好宣 教 , 减轻 患者 的心理 负 担 。 2 1 2 气 管 推移 训练 : . . 人工 颈椎 间 盘置 换手 术 经颈 内脏 鞘( 包含 甲 状腺 、 管 与食 管)与血 管神 经 间隙 而抵 达椎 体前 方 , 中需 将 内脏鞘 牵 气 术 向对 侧方 可显 露椎 体 。 因此 , 前进 行气 管推 移 训练 , 术 持续 性 向 非手 术 侧 推移 , 逐渐 增加 推移 时 间 , 到患 者 可以 耐受 3 mi 并 直 0 n以上 。 为人 工 颈 这 椎间盘 置 换手 术 顺利 完 成 提供 不 可 或 缺 的基 础 保 障 是 , 管 推 移 训 但 气 练会刺 激 气管 引 起 干咳 等 症状 , 因此 必 须反 复 向 患者 交 待其 重 要性 。 严 格的气 管推 移训 练会 减轻 术 中 因麻 醉 插 管及 牵 拉 所 致 的 咽部 不 适 等症 状, 减少术 中气 管及 食 道损 伤 的可 能性 , 少 术后 发生 喉 头 痉挛 、 肿 的 减 水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丢失 , 未见 假 体 周 围异 位 骨 化 , 症状 均 明显 缓 解 , 髓功 能改 善 , 脊 J A评 分 由术 前 的 平 均 8 O . 8分 ( —2分 )上 升 至 平 均 1. 71 5 2分 (3 ~7分 )O o 1. 1 5 ;dm评 级 8 例优 , 例 良, 良率 8. 5 优 6 %。置换 节段 7 前屈 、 伸活 动范 围 明显得 到 改善 。 型 病例 术前 、 后影像 学变 后 典 术 区疼 痛 、 感染 等 。 患者 常常不 得 不接 受二 次手 术 。 为解 决异 常应力 化见 图 1 6 -。 作用 于 融合 邻近 节 段 的 问题 。颈 椎人 工椎 间 盘 置 换技 术 应 运而 生 , 已在 临床 取得 一 定 的效 果 【 。我们 于 20 年 1 ~0 9 并 08 O月 20 年 1 月 应用 B yn 工 椎 间盘 系 统 治疗 脊 髓 型颈 椎 病 和神 经根 2 r 人 a 型颈椎 病患 者 1 例 , 5 近期 疗效 满 意 , 总结 报 告如 下 。 现 l 临床 资料 本组 1 例 患者 1 个 颈椎 节段 , 中男 l (1 节段 )女 5 7 其 O例 1 个 , 5 ( 个节 段 ) 龄 3一 5 ;4 为 慢性起 病 , 程 2 7 , 例 6 ; 年 l5 岁 1 例 病 ~ 年 另 图 1 3显 示 : 56椎 间 盘 突 出症 术 前 x线 片 及 MR — 颈 / / 1 为外伤 诱发 。查 体 : 例 以颈髓 受 压表 现 为主 , 例 合并 神 经根 性 3 症状 , 除运动 神经元 性 疾病 。 排 术前 J A评 分 为 7 1 分 , O — 2 平均 8 . 8 分 。 前影像 学资 料 : 组 患者术 前均 行 X 术 本 线和 M I R 检查 。 x线平 片显示 受 累椎 间隙 高度均 无 明显丢 失 ,部 分病 例病 变节段 椎体后 缘存在轻度 的骨赘增 生 ;相 邻两个 椎 间隙 同时受 累者 2 , 个椎 例 1 间隙受 累者 1 例 。 3 颈椎 动态 x线 片显示 , 受累 节段均无 明显不稳 。
1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 . 3 结 果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容 易损伤脊髓 神经根 , 导 致呼吸节 律丧
失, 四肢肌力及感觉减退或 消失 、 大小便失禁 。术后也可能因水 肿、 血肿压迫脊髓 而发生神经 系统症状 。因此术 后 7 2 h内定 期 检测 双下肢感 觉运动 、 运动功 能及括约 肌功能 , 并 于术前 比较。
线摄片 , 正常者 可按术 前佩戴 方法在 医务人员 的指导下 在床上 佩戴颈托并协助 坐起 , 5~7 d下床扶 行活 动。颈托对 术后 的颈
障碍和高位截瘫 , 对 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 , 人工颈椎 间盘置
换术是治疗颈椎病 的新技术 , 与颈椎减压植骨融术相 比, 能较好
椎可起到制动作 用 , 短期 内可增加 颈椎 的稳 定性 , 缩 短 卧床 时 间 。本例患者无颈椎间盘滑脱 。
液漏 。
,
及 早向患者说 明预防滑脱 的重要性 , 告知其 注意事项 , 加强
防范意识。给予正确的体位 护理 , 术后 3~5 d病情稳 定者 行 X
工作单位 : 3 2 1 0 1 7 金 华 浙 江 省 金 华 市 中 医院 羊芳芳 : 女, 本科 , 护 师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2—1 7
右侧 手术入路更易损伤 喉返神 经。临床表 现为气 道阻塞 、 声音 嘶哑 、 发音 困难及 持续 性咳嗽 、 吞咽 困难等症状 。术后严密观察
1 . 1 一般 资料 患者 , 男性 , 5 0岁 , 病程 2 0月 ; 临床 表现 : 颈部 活动 反常伴 单侧上肢疼痛 , 麻木 伴下肢行 走乏力 , MR I 示轻度脊髓信号增 强 表现 , x线 正位片显示颈椎无侧屈表现 , 侧位 片显示 较轻后 凸畸 形, 病 变间隙活动度增加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骨科年会PPT】

人工间盘置换禁忌证
1. 骨质疏松 2. 颈椎不稳定 3.手术需要超过3个节段 4.后纵韧带骨化 5. 颈椎外伤、感染、肿瘤等
体位 手术过程
体位——仰卧位 始终维持颈部中立
手术过程
手术入路——标准颈前路入路
手术过程
确定横向中心 放置定位导向器
手术过程
修整椎间隙
手术过程
选择合适盘装磨头 打磨终板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罗建平 崔力扬 王小刚 杨光 河南省人民医院
前路融合手术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的 金标准么?完美么??
几种常见的ACDF手术方式
邻近节段退变得到关注!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James J et al, Motion Preservation surgery of the Spine: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Theory. 2008
Discover
• • • • • 金属对聚乙烯假体 球窝关节,非限制型 倒齿设计利于翻修 与椎间隙解剖形态匹配 MRI和CT成像效果好。
Bryan
• • • • • •
金属对聚氨酯,非限制性关节 模拟椎间盘的生理功能 良好运动动能和吸收震荡 利于骨长入 耐磨损,磨损颗粒少 MRI和CT成像效果好,伪影小。比研究了Bryan人工颈椎间盘 置换和ACDF患者,术后 2 年时置换组手术节 段的平均活动度明显高于ACDF组。 2. 生物力学研究显示Bryan人工间盘置换后不影 响相邻节段间盘的压力,这明显优于ACDF组。 3. 大量文献肯定了Bryan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 病早期和中期临床疗效及维持相邻节段活动 度的作用。
• • Goffin J,. Preliminary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Bryan Cervical Disc Prosthesis[J]. Neurosurgery, 2002, 51(3): 840-845. Bryan VE. Cervical motion segment replacement[J]. Eur Spine J, 2002, 11(suppl 2): S92-97
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护理

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护理目的总结分析临床病例,探讨系统的颈椎患者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护理。
方法2007年11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23例颈椎病患者均行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对手术中的护理方法进行规范的总结与分析。
结果23例颈椎病患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结论术前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与术者及麻醉医生进行密切的配合是护理的关键。
标签: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护理颈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颈椎管减压后行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可以有效预防由于应力改变引起的相邻节段一系列并发症[1,2]。
因此,单个间盘置换手术越来越得到患者认可。
本院自2007年11月~2011年2月间施行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11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23例颈椎病患者均行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23例患者均在仰卧位下实施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
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1.2.1.1术前访视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对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并建立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病历记录。
通过术前访视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
在术前访视时,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方法、疗效、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摆放。
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肢体的活动、皮肤状况、静脉穿刺条件等。
并解除患者的忧虑情绪,使护患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并向患者说明需要进行禁饮食,术日晨穿宽松衣物,并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防止丢失。
对于戴假牙患者,要求其将假牙术日晨取出,交家属管理。
1.2.1.2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好手术所需各种器械及物品。
1.2.2术中护理1.2.2.1巡回护理保持患者静脉通路的通畅并配合麻醉医生诱导插管。
由于颈部血管丛较丰富,随时可能出现术中大出血,因此必须保证通畅的静脉通路。
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外伤性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疗效

分患 者术 后 复查 颈椎 MR 。 I 1 6 统计 学 方法 .
间盘 突 出症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以来 , C F 目前 被 A D 认 为 是治 疗颈 椎退 行性 疾 病 的标 准术 式 。A D C F直 接 解 除 脊髓 、 根 的压 迫 , 段 性融 合 , 神经 节 明显地 改
表 1 临床与影像学疗效 随访 指标
Ta 1 Cl i a n ma e lg v u t n i e b. i c la d i g o o y e a a i d x n l o ±s .N =8
选 择
8例患者置入颈椎人 工椎 间盘假体 8个 , 7个 Pet eL 体 , 个 Byn假 体 。平均 手 术 时 间为 rsg P假 i 1 ra 10 m n 2 i。所 有患 者 术 中 、 后 均 未 出现 神 经 、 管 术 血
和 内脏损 伤并 发症 。患者 均获 随访 , 随访 时间为6~ 3 6个月 , 均 1 月 , 患者 术 后 症 状 均得 到 S 7 0统 计 学 软件 对 患者 术 后 的 J A、 P S1. O
N I V S评 分和 手术 节段 的 R M 进 行 单 因 素方 差 D 、A O
分析 , 0 0 P< .5即认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3 1 外伤 性 颈椎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I 床 特 点及 治 疗 .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疗效评价及并发症分析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G a n s u, C h i n a
A B S T R A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s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o f B ya r n c e r v i c a l d i s c r e p l a c e me n t f o r c e vi r c a l
随访 。 通过 颈椎 动 态 X 线 片 , 观 察 植 入假 体位 移 和 活动 度 、 颈椎 生理 曲度 、 异 位 骨 化及 假 体 融合 情 况 。依 照 O d o m ' s标
准和 J O A 评 分评 估神 经功 能 , 采用 N D I ( 颈 椎 残 障功 能量 表 ) 评 定 术后 临床 症 状 和 日常功 能 状 态。 结 果 : 术后随访 1 6 -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 F r o m J a n n a r y 2 0 0 5 t o De c e mb e r 2 0 0 8, 3 9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e r v i c a l d i s c h e r n i a t i o n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方式如下:
(1)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术 (2)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超过相邻椎体 后缘高度1/2的病例,首先通过间 隙 摘除游离的髓核组织碎块,然后通 过椎体次全切除椎体探查是否将游 离髓核组织完全摘除。 (3)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 (4)Prodisc-C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依据影像学评价标准及颈前路手术减压方式的 选择探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手术适应症。 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JOA评分。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 手术适应证的探讨
马迅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前言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 常用的手术方式。 长期的随访已经证实了部分病人由于临 近间隙的退变可以出现新的神经症状。
人工椎间盘置换的目的就是通过维持手术及邻 近阶段的脊柱运动从而减少或消除所谓“邻近 病”的发生。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手术适应证国内外许多 学者已经提出,但从手术减压方式的选择方面 探讨适应证未见报道。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禁忌证总结: (1)颈椎后突畸形 (2)椎间不稳 (3)游离型椎间盘突出超过椎体后缘高度的1/2 (4)椎体后缘有巨大骨贅形成 (5)相应椎间隙严重狭窄或融合的颈椎病 (6)OPLL及严重的椎间盘钙化 (7)局限性椎管狭窄症 (8)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根据术前X线、CT、 MRI, 影像学测评指标下: (1)单纯椎间盘突出 (2)椎间盘突出是否超过相邻椎体后缘高度的1/2 (3)椎间隙狭窄的程度 (4)椎间盘钙化的程度 (5)相应间隙后缘骨赘的大小 (6)局限性的后纵韧带骨化(OPLL), 局部的椎管狭窄,椎间不稳等
结果
下述情况可以通过椎间隙达到彻底减压,可 以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 颈椎病及椎间盘突出(包括轻度椎间盘钙化 及椎体后缘有较小骨贅形成 )
下述情况行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 (1)相应椎间隙严重狭窄或融合的颈椎病 (2)椎体后缘有巨大骨贅形成的颈椎病 (3)OPLL及严重的椎间盘钙化 (4)局限性椎管狭窄
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超过相邻椎体后缘 高度 1/2的病例共 25例: 20例通过间隙完全摘除游离的髓核组织碎块 5例通过间隙摘除部分游离的髓核组织碎块, 剩余髓核组织碎块通过椎体次全切后完全摘 除。
目的
依据影像学评价标准及颈前路手术减压方式的 选择探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适应证。
方法
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8年1 月—2009年7月具有完整资料 的 175例行 颈前路手术的颈椎病或颈椎间盘突出症的 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 术前依据影像学评价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手 术减压方式 。 145例患者行融合手术,30例行非融合术。
田伟等总结非融合术适应证如下: (1) 颈椎间盘突出症 (2) 颈椎病的单节段或双节段压迫脊髓或神经 根,或明确造成顽固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 节段。
田伟等总结非融合术禁忌证如下: (1) 明显的广泛颈椎管狭窄 (2) 外伤性脱位骨折 (3) 明显的颈椎不稳定 (4) 准备手术的间隙活动已经消失
175例手术患者均获随访,随访 时间2月至 18月,平均10月,融合术患 者JOA评分改 善率为62.8%,非融合术患者JOA评分改 善率为 61.2%。
讨 论
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超过相邻椎体后缘高度 1/2的病例,一般可以根据术前MRI影像进行 判定,以MRI矢状位及冠状位椎体及椎间盘 后方的低信号影是否中断来进行判定。 然而,MRI不能确定游髓核碎块的数目。
为了防止游离间盘碎块遗留在椎管内,对这种病 例以椎体次全切摘除间盘为宜。 由于术中无法确定游离间盘组织碎块是否通过 间隙完全摘除,这种病例被认为是人工椎间盘 置换术的禁忌证。
通过椎间隙难以达到彻底减压的病例是颈 人工间盘置换的的手术禁忌证。
Neil duggle等总结非融合术适应证如下:
Neil Duggal等总结非融合术禁忌症如下:
(1)病变椎间隙融合伴有桥接骨赘及椎间高度丢失大于75% (2)在侧位、过屈及过伸位X线片显示椎间不稳 (3)病变间隙椎体小关节面严重的病理改变 (4)病变节段存在感染或创伤 (5)骨质疏松症 (6)颈部“轴性痛”是唯一症状 (7)在调查者的观点中,患有某些疾病(如:肾衰、 严重的肝脏疾病等),影响患者在研究中的适合 和参与 性。
结论
在颈椎无后突畸形及 不稳定的颈椎病患者, 只要能通过间隙达到彻底减压者就可行非融 合术。 取得术后良好效果的关键是通过间隙达到安 全、彻底的减压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适应证总结: 颈椎病及椎间盘突出(包括轻度椎间盘钙化 或椎体后缘有小骨贅形成)
(1)年龄在21- 60岁的男性或女性 (2)下述一个或以上客观资料可以说明病变间隙位于 C3-C7之间:由突出的间盘或增生的骨赘导致的肩部 和上肢疼痛,其神经分布与影像学诊断一致;脊髓神 经根病是由脊髓神经根受压所致 (3)经保守治疗六周以上无效或正在进行保守治疗而 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进行性加重 (4)术前病变间隙活动大于6度 (5)正常全部或节段生理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