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国内外信息安全标准与模型概述48
ISMS信息安全管理及相关标准简介

信息安全管理及相关标准简介一、社会发展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人类正进入信息化社会,社会发展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从人们日常生活、组织运作到国家管理,信息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没有各种信息的支持,现代社会将不能生存和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已成为人类重要资产,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
由于信息具有易传播、易扩散、易毁损的特点,信息资产的比传统的实物资产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损害,使组织在业务运作过程中面临大量的风险。
其风险主要来源于组织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固有薄弱环节,以及大量存在于组织内、外的各种威胁,因此对信息系统需要加以严格管理和妥善保护。
信息可以理解为消息、情报、数据或知识,它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可以是组织中信息设施中存储与处理的数据、程序,可以是打印出来的或写出来的论文、电子邮件、设计图纸、业务方案,也可以显示在胶片上或表达在会话中消息。
所有的组织都有他们各自处理信息的形式,例如,银行、保险和信用卡公司都需要处理消费者信息,卫生保健部门需要管理病人信息,政府管理部门存储机密的和分类信息。
无论组织对这些信息采用什么样的共享、处理和存储方式,都需要对敏感信息加以安全、妥善的保护,不仅要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过程是可靠的、有效的,而且要求重要的敏感信息是机密的、完整的和真实的。
为达到这样的目标,组织必须采取一系列适当的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才可以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的损失,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回报。
在ISO27002中,对信息的定义更确切、具体:“信息是一种资产,像其他重要的业务资产一样,对组织具有价值,因此需要妥善保护”。
通过风险评估与控制,不但能确保企业持续营运,还能减少企业在面对类似‘911事件’之时出现的危机。
二、信息安全的内容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方便了交流;同时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及安全模型的内涵及关系。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及安全模型的内涵及关系。
1.引言1.1 概述概述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及安全模型是构建和维护一个安全的信息系统的核心概念。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威胁和风险,因此,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及安全模型展开探讨,为读者提供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
首先,我们将对这些概念进行定义和解释,明确它们的内涵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分别介绍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和安全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是指信息系统所需要满足的基本安全性要求。
这些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保密性要求确保信息只能被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防止信息泄露;完整性要求保证信息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不被篡改或损坏;可用性要求确保信息系统能够始终处于可用状态,不受故障或攻击影响;可靠性要求保证信息系统的工作效果和性能稳定可靠。
安全策略是指为了实现信息系统安全需求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计划。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旨在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安全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必须基于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需求的了解。
常见的安全策略包括网络安全措施、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备份等。
安全模型是指用于描述和分析信息系统安全的理论模型。
它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描述方式,帮助我们理解信息系统的安全机制和漏洞。
安全模型主要包括访问控制模型、机密性模型和完整性模型等。
通过建立安全模型,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其安全性。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及安全模型的内涵和关系。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各种威胁和风险对信息系统的侵害。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及安全模型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篇文章中,将对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及安全模型的内涵及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信息安全概论课件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
介绍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安全 基本概念、安全风险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实施 方式
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包 括课程设置、培训形式、宣传推广等方面的 措施。
内容。
信息安全道德规范的核心原则
02 阐述信息安全道德规范所遵循的核心原则,如尊重他
人隐私、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信息安全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03
详细说明在信息安全领域中,个人和组织应该遵循的
具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 性
强调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的 重要作用,分析当前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现 状和不足。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安全性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安全性取决于密钥的保密性,如果密钥泄露,则加密 信息会被破解。因此,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需要妥善保管密钥。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定义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也称为公钥密码体制,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加密方式。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算法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算法包括RSA(Rivest-Shamir-Adleman)、ECC(椭圆曲线加密算 法)等,这些算法通过一对公钥和私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数字签名主要用于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和真实性,以及防止信息被篡改和伪 造。
数字签名与验证流程包括签名生成和 验证两个阶段。在签名生成阶段,发 送方使用私钥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 生成数字签名;在验证阶段,接收方 使用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 信息摘要,并与原始信息摘要进行比 对,以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信息安全的威胁与风险
01
BIM国内外标准综述

2、国内BIM标准组织
2、国内BIM标准组织
国内BIM标准组织包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CHS)、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ABCS)、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ASC)、全国建筑信息模型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等。这些组织在国家层面上推动了BIM标准的制定和实 施,为我国的BIM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3、CIBSE指南
3、CIBSE指南
CIBSE(Chartered Institution of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s)指 南是英国建筑服务工程学会制定的BIM标准。该指南旨在为建筑服务工程领域的 BIM应用提供指导。CIBSE指南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机械、管道和土木工程等 方面的信息模型标准,以及BIM应用的管理、协调和交付等方面的指南。
三、发展趋势
三、发展趋势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国内外BIM标准的制定和发展也将不断加强 和完善。未来,BIM标准的制定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三、发展趋势
1、标准化与协同化:未来BIM标准的制定将更加注重标准化与协同化,包括 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不同软件之间的协同以及不同项目之间的协同等。这将有 助于提高BIM应用的效率和效果。
2、NBIMS标准
2、NBIMS标准
NBIMS(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ard)标准是美 国建筑师协会(AIA)和美国总承包商协会(Associated General Contractors of America)联合制定的标准。该标准旨在推动BIM技术的应用,并为建筑行业 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BIM框架。NBIMS标准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机械、管道和 土木工程等方面的信息模型标准,涵盖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信息安全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愈发凸显。
信息安全技术不仅是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的安全,更是企业经营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是评估和提升组织信息安全能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组织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估,可以帮助组织全面了解其信息安全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而制定有效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定义和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和实践。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了解如何利用成熟度模型提升信息安全能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写作方式。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展开论述。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介绍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重要性和背景,引发读者对本文主题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则是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整篇文章所包含的大纲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以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最后,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的撰写目的和预期效果,为读者提供明确的阅读导向。
正文部分将分为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定义和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应用三个小节。
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将讨论信息安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
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定义将解释该模型的概念和组成要素,为读者建立对模型的基础认知。
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应用部分将介绍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为读者提供实际应用案例和参考。
结论部分将在总结、展望和结语三个小节中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展望未来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发展趋势,并留下一句简短的结语,以结束整篇文章。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概述(PPT 48张)

定义了5种安全目标,10多种安全机制。
5种安全目标是: 机密性、完整性 身份识别、访问控制、防抵赖
应用平台安全体系
目前,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努力,提出若干体系结构方面的 标准。比较有影响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开放系统互连 ( OSI )安全体系结构( ISO 7498-2 )、高层安全模型( ISO/IEC 10745);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的安全体系结构 IPSec、传输 层安全TLS等。
使信息系统组件具有抗击外界电磁辐射或噪声干扰能力而保持正常运行。
物理安全除了包括机械防护、电磁防护安全机制外,还包括限制非法 接入,抗摧毁,报警,恢复,应急响应等多种安全机制。
计算机系统平台安全体系
硬件上主要通过下述机制,提供一个可信的硬件环境,实现其安全目标。
1. 存储器安全机制 2. 运行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
信息安全中安全策略要通过安全机制来实现。安全机制可以分为保护机 制、检测机制和恢复机制三个类别。下面我们对常用的安全机制的概念进 行说明。
加密
加密技术能为数据或通信信息流提供机密性。同时对其他安全机制的 实现起主导作用或辅助作用。
(1)传统密码:DES、AES
(2)公然破坏。
在无连接模式的数据传输中(如UDP),与时间戳机制的结合可以起到防重放 的作用。
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在OSI中称为鉴别交换 各种系统通常为用户设定一个用户名或标识符的索引值。身份识别就是后续交 互中当前用户对其标识符一致性的一个证明过程,通常是用交互式协议实现的。 常用的身份识别技术有: (1) 口令(password) 验证方提示证明方输入口令,证明方输入后由验证方进行真伪识别。 (2) 密码身份识别协议 使用密码技术,可以构造出多种身份识别协议。如挑战—应答协议、 零知识证明、数字签名识别协议等。 (3)使用证明者的特征或拥有物的身份识别协议 如指纹、面容、虹膜等生物特征,身份证、IC卡等拥有物的识别协议。 当然这些特征或拥有物至少应当以很大的概率是独一无二的。
信息安全安全模型

就是防护(P )。防护是预先阻止攻击 可以发生的条件,让攻击者无法顺利地 入侵。 防护可以减少大多数的入侵事件。
26
检测
PDRR模型的第二个环节就是检测(D)。上面
提到防护系统除掉入侵事件发生的条件,可以 阻止大多数的入侵事件的发生,但是它不能阻 止所有的入侵。特别是那些利用新的系统缺陷
、新的攻击手段的入侵。因此安全策略的第二
38
防毒软件
防毒软件是人们最熟悉的安全工具,可
以检测、清除各种文件型病毒、宏病毒 和邮件病毒等。在应对黑客入侵方面, 它可以查杀特洛依木马和蠕虫等病毒, 但对于网络攻击行为(如扫描、针对漏 洞的攻击)却无能为力。
39
安全审计系统
安全审计系统通过独立的、对网络行为和主
机操作提供全面与忠实的记录,方便用户分 析与审计事故原因,很像飞机上的黑匣子。 由于数据量和分析量比较大,目前市场上比 较成熟的产品: 主动式审计(IDS部署) 被动式审计(日志监控)
安全=风险分析+执行策略+系统实施+漏洞检测+实时响应
20
Policy(安全策略)
由于安全策略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所以
要想实施动态网络安全循环过程,必须 首先制定安全策略,所有的防护、检测 、响应都是依据安全策略实施的,安全 策略为安全管理提供管理方向和支持手 段。 对于一个策略体系的建立包括:安全策 略的制订、安全策略的评估、安全策略 的执行等。
第二部分 安全模型
信息系统的安全目标是控制和管理主体 (Subjects,包括用户和进程)对客体 (Objects, 包括数据和程序)的访问。
安全模型:
准确地描述安全的重要方面及 其与系统行为的关系。提高对成功 实现安全需求的理解层次。
(完整版)信息安全标准目录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使用安全要求
GJB 1281-1991
指挥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安全要求
GJB 2256-1994
军用计算机安全术语
GJB 2434-1995
军用软件测试与评估通用要求
GJB 2646—1996
军用计算机安全评估准则
GJB 2824-1997
军用数据安全要求
GJB 3180-1998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
GA 391-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GJB/Z 78—1996
军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与应用导则
GJB/Z 102-1997
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
GJB 322A-1998
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
GJB 663-1989
军用通信设备及系统安全要求
ISO/IEC 14888-1:1998
38
GB/T 17903.1-1999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抗抵赖第1部分:概述
ISO/IEC 13888-1:1998
标准号
标准名称
对应国际标准号
39
GB/T 17903.2-199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抗抵赖 第2部分:使用对称技术的机制
ISO/IEC 13888-2:1998
9
GB/T 9387.2-1995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
ISO 7498-2:1989
10
GB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11
GB/T 14805.5-1999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则第5部分: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页
7
【推荐】 国内外 信息安 全标准 与模型 概述48
主要的信息安全标准-国内标准
发布的机构
安全标准
1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 等级保护系列标准
术委员会
•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其他信息安全标准 - 截至2007年底,共完成了国家 标准59项,还有56项国家标准在研制中。
8
【推荐】 国内外 信息安 全标准 与模型 概述48
课程主要内容
在下面的课程中,我们会主要介绍以下标准:
1. ISO系列安全标准,包括 • ISO17799/ISO27001/ISO27002 • ISO/IEC 15408 • ISO/IEC 13335 • ISO/TR 13569
2. ISACA的COBIT 4.1 3.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等级保护系列标准
国内外信息安全标准与模型
提纲
1. 信息安全标准概述 2. 国际标准 – ISO/IEC 系列信息安全标准 3. 国际标准 – COBIT 4. 国内标准 -等级保护 5. 安全标准的总结 6. 问题与回答
2
信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标准概述
•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关注。 • 与此同时,国际和国内的各种官方和科研机构都发布了大量的安全标
•12 除面I了的TI上标L述准标、准指,引世和界建各议国的S的操ec官作u方实ri机践ty构。m和an行a业ge监me管nt机构还有许多信息安全方
第6页
6
提纲
1. 信息安全标准概述 2. 国际标准 – ISO/IEC 系列信息安全标准 3. 国际标准 – COBIT 4. 国内标准 -等级保护 5. 安全标准的比较 6. 问题与回答
【推荐】 国内外 信息安 全标准 与模型 概述48
第9页
9
【推荐】 国内外 信息安 全标准 与模型 概述48
目录
1. 信息安全标准概述 2. 国际标准 – ISO/IEC 系列信息安全标准 3. 国际标准 – COBIT 4. 国内标准 -等级保护 5. 安全标准的总结 6. 问题与回答
【推荐】 国内外 信息安 全标准 与模型 概述48
Institute (SEI) 10 OECD(经济与贸易
发展组织)
Guidelines for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 and Associated
Implementation Plan
11 The Open Group Manager’s Guide to Information Security
10
【推荐】 国内外 信息安 全标准 与模型 概述48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介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由 多国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到目前为止,ISO有正式 成员国120多个。
小组)
5
主要的信息安全标准-国际标准(续)
发布的机构
安全标准
7 NIST(国家标准和 NIST 800系列
技术研究所) 8 DOD (美国国防部) TCSEC(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 彩
9 Carnegie Mellon Software Engineering
虹系列
Operationally Critical Threat, Asset, and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OCTAVE) Criteria Version 2.0
1999
2000 2001
NIST1.8 ISO15408 ISO17799 ISO13335
第5部分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8
2003
2004
GAISP3.0 ISO15408更新
2006
2007
ISO13335第 信息安全
1&2部分更新 等级管理办法
2005 NIST800-53
程协会)
Engineering -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3.0
4 ISSA(信息系统安全协 GAISP Version 3.0
会)
5 ISF (信息安全论坛) The Standard of Good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6 IETF (互联网工程任务 各种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ISO17799更新 /002
NIST800-12
1996
Criteria Version2.0
NIST800-14
2007 COBIT4.1
Today
1996
1997
1995
1995 1996
BS7799 ISO13569 &ISO13335第1部分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998
2 公安部、安全部、国家 一系列的信息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如:
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 委员会等部门
•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
【推荐】 国内外 信息安 全标准 与模型 概述48
第8页
N
W
E
S
Page 1
第4页
4
主要的信息安全标准-国际标准
发布的机构
安全标准
1 ISO(国际标准组织) ISO17799/ISO27001/ISO27002
ISO/IEC 15408
ISO/IEC 13335
ISO/TR 13569
2 ISACA(信息系统审计与 COBIT 4.1
控制学会)
3 ISSEA(国际系统安全工 SSE-CMM Systems Security
SSE-CMM1.0&ITIL Security Mangement
1998
COBIT第2版
2000
&ISO13569更新
COBIT第3版
SSE-CMM3.0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V3
2001
2003 关于信息安全等级 保护工作实施意见
2005
2005
COBIT4.0& ISO27001
准。 • 这些标准都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服务,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保障组
织的信息安全提供了指导。
第3页
3
信息安全标准的演进
Monday, March 31, 2008
信息安全国际国内准则重要里程碑
2003
1999
2002
Standard of Good Practice
1996 COBIT第1版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