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处理

危急值处理
危急值处理

危急值处理

1.血小板:

血小板低于3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等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同时要查明导致血小板降低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1000×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并针对导致血小板增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延长:

常见原因: a)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b)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c)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时间延长:先天性因子Ⅷ、Ⅸ、Ⅺ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Ⅺ因子缺乏症;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阻塞性、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DIC;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

PT及APTT延长处理:根据病因行对症处理,积极处理原发病,必要时可输相应的凝血因子、冰冻血浆、血小板等。

4.血糖:

(1)血糖小于L:

1、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胰高血糖素的应用有条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病人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

(2)血糖大于 mmol/L:补液——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1. 总量:按体重(kg)的10%估算,成人一般4~6L。

2. 补液及胰岛素——两条静脉通道:

A.补液:前4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前12h:输入总量的2/3;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 B.胰岛素:NS 500ml+胰岛素20u以4-6u/h即30-50滴/min 的速度静滴。

每小时复查血糖、尿酮体等,

若血糖下降速度 /h,胰岛素用量则减少1/3。

A. 血糖降至L时,改输5% GS 500ml+胰岛素12u以4-6u/h即50-80滴/min的速度静滴;(以1ml水=20滴计算)

B.血糖降至L时,输5% GS 500ml+胰岛素8u以上述速度静滴;

C. 降至L左右时,输5% GS 500ml+胰岛素6u以上述速度静滴。

5.血钾:

(1)血钾小于L:

1.对造成低钾血症的病因积极处理。

2.采取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的方法。如病人有休克,应先输给晶体液及胶体液,尽快恢复其血容量,待尿量恢复至40ml/h 时再静脉补钾。

(2)血钾高于 mmol/L:高钾血症有导致病人心搏骤停的危险,因此已经诊断应予以积极治疗。首先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为降低血钾浓度,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1.输入碳酸氢钠溶液: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再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2.输入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用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每5g糖加入正规胰岛素1U,静脉滴注;3.对于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液过多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0ml、%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U,作24小时缓慢静脉滴入。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可口服,每次15g,每日4g。

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用于上述治疗仍无法降低血钾浓度时。

6.血钙:

血钙小于L:首先应纠正导致低钙血症的原发疾病;为了缓解症状可用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5%氯化钙10ml静脉注射,必要时可8—12小时后再重复注射。

血钙大于L:首先要处理导致高钙血症的原发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等,对于维生素D摄入过多导致的高钙血症应立即停药。处理高钙血症的措施:

1.容量扩张:注射生理盐水1000~2000ml,可使尿钙排出增加,暂时使血钙下降;但有心血管疾病者应注意容量负荷过多。

2.袢利尿剂:应用呋塞米20~40mg,每2~3小时注射一次,可快速阻断钠重吸收而导致排钙增加;但应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可继发血容量不足,反而诱使钙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3.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10~30mg/d口服,对肉芽肿性疾病、骨髓瘤等引起者特别有效。

4.细胞毒药物,如光辉霉素:该药能抑制骨细胞mRNA合成,从而阻断骨骼重吸收。将25mg/kg置于5%葡萄糖水500ml中,静脉注射3小时,注射后12小时内血钙可以下降,以后每3~7天重复。注射中应注意肝脏与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

5.降钙素(鲑鱼降钙素或鳗鱼降钙素):一般采用4u/kg或50U皮下或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对肿瘤性病变引起者效果好,注射前应作皮试。

6.血液透析: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透析,血钙水平在透后2~3小时可以降低,但随后可能会逐渐恢复到透析前水平,本法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尤为适用。

7.钙敏感受体激动剂(西那卡塞):适用于各种高钙血症,原发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仅可以降低PTH,还可增加尿钙排泄,降低血钙水平。

8.甲状旁腺切除术:适用于难控的原发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7.血钠:

(1)血钠小于110mmol/L:重度低钠出现休克者应先不足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的灌注,晶体液(复方乳酸氯化钠溶液、等渗盐水)和胶体溶液(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和血浆)都应该用。晶体液的用量要比胶体液用量大2-3倍。然后可静脉滴注高渗盐水(一般为5%氯化钠溶液)200-300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但输注高渗盐水时应严格控制滴速,每小时不应超过100-150ml。

(2)血钠大于160mmol/L:首先针对导致高钠血症的病因治疗很重要。对于无法口服的病人,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低渗的%氯化钠溶液,补充已丧失的液体。所需补液量可先根据临床表现估计丧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然后按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计算。计算所得的补液量一般分在两天内补给。治疗一天后应检测全身情况及血钠浓度,必要时可酌情调整次日的补给量。

8.细菌培养阳性:应根据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检验地带网 3、检验科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制度及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检验地带网 4、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务人员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做好登记、签字等。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6、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附件: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1、凡检验科工作人员遇到检验结果达到检验“危急值”时,应立即向本组专业主管(组长)报告,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电话报告检验结果,记录对方接电话者的姓名。小组做好记录,包括报告时间、检验者、报告者和复检结果。 1.2、病区护士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可派人到检验科取报告单,并及时将书面检验报告交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检验地带网 1.3、检验“危急值”检测确认后,通过LIS和HIS接口直接实时向病区护士和医生工作站发出屏闪或警示框,给出危急值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通知病区护士,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2.1、凡检验人员遇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时,同样立即电话报告本组专业主管(组长),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通知门、急诊医师。如果无法通知时,应通知门诊部或急诊护理部门或通知医院总值班医师,同时通过医护工作站以屏闪或警示框方式报告医护人员,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2、作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同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 3.医护工作站接到危急值电话通知后和屏闪或警示框后,必须以工号或密码形式登陆方可退出屏闪恢复工作站,同时系统自动保留执行者相关记录,并可通过HIS系统自动跟踪记录随后的相应诊疗处理过程。 4.检验科、护理部、医务处分别制定相应的危急值处理程序,危急值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等。检验地带网 5、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复习课程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 程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超声科 心电图 药学部 检验科 如果闪屏20 分钟后科室 未处理 医学影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 (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

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张;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

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张;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 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2)CT室“危急情况” ①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急性脑疝; ④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及以上);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二、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检查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簿》,内容包括:检验或检查时间、病人姓名、病案号、临床科室、项目危急值、复查结果(必要时)、通知时间、通知人、接听人、备注。 三、检验、检查人员发现病人的危急信息后,必须紧急电话通知当班医师和护士,双方应复述核对、确认后登记。 四、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师和护士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追踪、处置并记录。 五、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六、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发现检查、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登记本 电话和网络通知临床,双方核对结果 危急值登记本 经治或值班医生,评估病情,医护及时处理 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 七、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一)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项目参考值单位低值高值 成人血K 3.35-5.55 mmol/L <3.0 >6.0 新生儿血K mmol/L <2.5 >8.0 血钠Na 135-145 mmol/L <120 >160 血氯Cl 96-110 mmol/L <80 >115 血钙Ca 2.1-2.55 mmol/L <1.75 >3.5 成人GLU 3.95-6.11 mmol/L <2.5 >30 新生儿GLU mmol/L <1.7 >16.7 WBC 4-10 ×109<1.0 >30.0 HGB 113-151 g/L <50 >200

危急值处理

危急值处理 1.血小板: 血小板低于3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等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同时要查明导致血小板降低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1000×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并针对导致血小板增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2.PT延长: 常见原因: a)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b)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c)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APTT时间延长:先天性因子Ⅷ、Ⅸ、Ⅺ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Ⅺ因子缺乏症;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DIC;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 PT及APTT延长处理:根据病因行对症处理,积极处理原发病,必要时可输相应的凝血因子、冰冻血浆、血小板等。 4.血糖: (1)血糖小于2.2mmol/L: 1、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胰高血糖素的应用有条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病人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应用治疗。 (2)血糖大于22.2 mmol/L:补液——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1. 总量:按体重(kg)的10%估算,成人一般4~6L。 2. 补液及胰岛素——两条静脉通道: A.补液:前4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前12h:输入总量的2/3;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 B.胰岛素:NS 500ml+胰岛素20u以4-6u/h即30-50滴/min 的速度静滴。 每小时复查血糖、尿酮体等,

常见危急值处理方法

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常见有:四肢麻木、乏力、肌无力等。 中枢神经系统:烦躁不安、嗜睡、谵妄、瘫痪、躁动、神志不清及昏迷等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肠鸣音减少、便秘,严重者会导致麻痹性肠梗阻。 循环系统:心率加快、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出行室颤、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压导致的眩晕、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其他:代谢性酸中毒 并发症:心衰、低氯性碱中毒、麻痹性肠梗阻 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心电图等 病因:1、钾摄入不足,如钾长期摄取不足或不能进食,静脉补液内不加或少加钾盐。 2.经消化道丢失钾过多如频繁呕吐、腹泻或胃肠造瘘、引 流。 3.经肾脏排钾过多如长期使用排钾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 素、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或继发醛固酮增多症等。 4.钾分布异常纠正酸中毒过程中,钾由细胞外过多转移如细 胞内导致血清钾降低,如家族周期性低钾麻痹症、胰岛素治疗、碱 中毒等。 诊断: 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护理: 1. 饮食:适当多吃含甲高点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香蕉、橘子、菠菜、牛奶、西 瓜、海带和肉类食物等 2.日常护理: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地面干净无障碍物、患者衣物合适不牵绊、鞋子大小合适防滑。

肌钙蛋白升高 肌钙蛋白升高代表很严重问题,肌钙蛋白升高很多时候会指向心肌梗死,即心肌细胞大量坏死之后,肌钙蛋白会显著升高。但是心梗通常存在时间窗,患者胸痛后3-6小时之内,肌钙蛋白才会显著升高。这时候临床会考虑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非缺血性损伤的原因主要有: 一、直接性心肌损伤,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 心内膜炎、心包炎、恶性肿瘤。肿瘤化疗后无创伤、休克、心脏射频消 融术、浸润性疾病、应激性心肌病、左心室心尖球囊综合征。 二、其他原因,如肺栓塞、脓毒血症、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及蛛网 膜下腔出血。 肌钙蛋白偏高:①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肌钙蛋白I(TnI)在2.7~4.9小时开始升高,5.8~29小时达到高峰值,83~168小时恢复正常。所以,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及中后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尤其对于微小的、小灶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更有价值。②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心肌损害及其他心肌损害等,心肌肌钙蛋白也均可增高。③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4天,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TnI)浓度之比,可作为溶栓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 护理: 1.给予病人心电监护、吸氧,以及卧床、饮食、排便指导和相应的护理帮助。 2. 根据病人症状遵医嘱执行3日内绝对卧床休息,4-7内床上活动,7日后可离床适量活动直至28天急性期过去,同时饮食、吸氧、均通过对病人的症状评估完成。解决同期病人活动无耐力、心肌缺氧和控制并发症等护理问题。并给与患者相应的健康指导(如休息、饮食、排便等)。直至血清学提示病人心肌坏死停止,再执行床上肌肉锻炼、离床锻炼和排便的护理计划。以保障病人平安度过急性期。同时也解决了急性心梗病人由于并发症和其它原因引起的血管再次梗塞和无症状性心梗病人得不到护理重视问题,减少了死亡率。

危急值管理与处理流程

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在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 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2)CT室“危急情况” ①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急性脑疝; ④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围及以上); ⑤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⑥重要血管急性栓塞,包括肺栓塞(累及肺动脉主干或多发大血管急性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 ⑦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 一、制度 1、“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2、各医技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在确认检查结果为“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确保医疗安全。 4、具体操作程序: (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或门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并在《检查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检验科对原标本妥善处理后冷藏保存一天以上,以便复查。 (2)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3)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5、“危急值”报告涉及所有门、急诊及病区病人,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6、“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放射科、CT室、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

心内科常见危急值及处理

心内科常见检验项目危机值及处理 一、血清钾:参考值3.5~5.5mmol/L 危急值:≤3.0mmol/L或者≥6.0mmol/L 高钾血症 【原因】:常见于口服或静脉输入钾过高过快、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库存血等。 【临产表现】: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四肢麻木、疲劳、肌肉酸痛、呼吸抑制等症状。高钾心肌受到抑制,心肌张力降低,心音减弱,传导阻滞,严重心脏鄹停,继发性酸中毒。心电图特点:T波高尖,Q-T间期延长,P-R间期延长。 【紧急处理】: 1、确认血标本采集是否正确有无溶血。 2、遵医嘱转钾排钾:停(减)经口、静脉的含K饮食和药物;静脉滴入高渗糖及胰岛素溶液,常用5~10%GS250ml+胰岛素4~7U+50%GS20ml;停服保K利尿剂和ACEI(ARB)。 3、必要时透析。 4、复查血钾。 5、心电监护,重点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原发病情变化、尿量。 低钾血症 【原因】:长期低钾饮食、禁食、腹泻、呕吐、长期利尿、肾衰竭少尿期等 【临产表现】:腹泻、腹胀乏力,心律紊乱引起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室颤等表现,心电图特点:ST段下降,T波低平,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紧急处理】: 1、了解进食情况,有无应用胰岛素、氨基酸、利尿剂找出原发病因。 2、立即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钾。常用口服补达秀,钾溶液(口服钾溶液对胃肠道刺激大可以加果汁或适当温水稀释口服),静脉补钾注意不宜过浓(≤0.3%)不宜过快,见尿补钾。 3、嘱患者进食香蕉、菠菜、橙汁、海带、紫菜等富含钾的食物。 4、复查血钾。 5、心电监护,重点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原发病情变化、尿量。 二、血清钠:参考值130-150mmol/L 危急值<115mmol/L或>155mmol/L 高钠血症 【临产表现】:口渴,乏力,尿少,唇舌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窝下陷,严重者烦躁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紧急处理】:遵医嘱限制钠盐摄入,补充水分。可以吃香蕉等含钾食物促钠排出。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危急值”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为加强对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保证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三、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四、操作流程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门、急诊护士(分诊员),护士(分诊员)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接诊医生(或直接通知接诊医生),并做好登记,由接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住院病人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在病区,病区接收人员做好登记并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三)登记程序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照“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医技科室,门急诊、病区分别建立《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临床危急值及处理措施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登记(详细见“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临床危机值接受及处理措施登记表”)。 (四)处理程序 1、医技科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上详细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五、“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六、“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CT室、功能科、心电中心、脑研所、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七、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范围 2、医技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3、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 4、医技科危机值报告登记表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流程图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 实际上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值的制定也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有些试验结果的变化具备危急值的意义;有些试验的变化虽然不至于即刻危及生命,但是对生命也会有威胁。因此在制定项目容时可因掌握的不同而有差别。有些试验,如下面所列出的数据也可说明病情的严重性,也具有危急意义,所以也有人定出这些试验的可能危急界限值。所以我们强调不同的部门和病人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需要,应该制定出适用于自己的危急项目和界限值。实验室和临床医生对这些结果也要加以注意,并给患者以正确的处置。 检验常见指标危急值参考数据 1.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4~10)×10的9次方/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5×10的9次方/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的9次方/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的9次方/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的9次方/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2.血红蛋白: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危急值处理

危急值处理 危急值处理 1.血小板: 血小板低于30X109/L :血小板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等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同时要查明导致血小板降低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1000X 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并针对导致血小板增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2.PT延长: 常见原因:a)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U),因子V,因子%, 因子X 及纤维蛋白原缺乏,b)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 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c)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V, 因子VII,因子X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APTT时间延长:先天性因子毗、区、幻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幻因子缺乏症;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DIC;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毗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 PT及APTT延长处理:根据病因行对症处理,积极处理原发病,必要时可输相应的凝血因子、冰冻血浆、血小板等。 4.血糖: (1)血糖小于2.2mmol/L: 1、早期低血糖仅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病人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2、如病人神志已发生改变,应该用50%葡萄糖40-60ml静脉注射,更严重时,可用10%|萄糖持续静脉滴注。 3、胰高血糖素的应用有条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但胰高血糖素价格较高。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疗的病人如发生低血糖则需用葡萄糖口服或 静脉应用治疗。 (2)血糖大于22.2 mmol/L :补液——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1?总量:按体重(kg)的10%古算,成人一般4?6L。2.补液及胰岛素一一两条静脉通道: A.补液:前4h:输入总失水量的1/3?1/2 ;前12h:输入总量的2/3 ;其余部分于24?28h内补足。B .胰岛素:NS500ml+胰岛素20u以4-6u/h即30-50滴/min 的速度静滴。 每小时复查血糖、尿酮体等, 若血糖下降速度<1.2mmol/h,胰岛素用量加倍;若血糖下降速度>6.1mmol /h , 胰岛素用量则减少1/3。 A.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输5% GS 500ml+夷岛素12u以4-6u/h即50-80滴 /min的速度静滴;(以1ml水=20滴计算)B.血糖降至11.2mmol/L时,输5% GS 500ml+胰岛素8u以上述速度静滴; C.降至8.4mmol/L左右时,输5% GS 500ml+夷岛素6u以上述速度静滴。 5.血钾: (1)血钾小于2.5mmol/L : 1.对造成低钾血症的病因积极处理。 2.采取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的方法。 如病人有休克,应先输给晶体液及胶体液,尽快恢复其血容量,待尿量恢复至40ml/h 时再静脉补钾。 (2)血钾高于6.2 mmol/L :高钾血症有导致病人心搏骤停的危险,因此已经诊断应予以积极治疗。首先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为降低血钾浓度,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 1.输入碳酸氢钠溶液: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再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2.输入葡萄糖溶液及胰岛素:用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每5g糖加入正规胰岛素1U,静脉滴注;3.对于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液过多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U,作24小时缓慢静脉滴入。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可口服,每次15g,每日4g。 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用于上述治疗仍无法降低血钾浓度时。 6.血钙:

口腔科危急值项目内容、报告制度、处置流程

口腔科危急值项目内容、报告制度、处置流程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口腔科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口腔科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必须严格按照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字迹清晰,不得瞒报。医护双方签字确认。 4、口腔科科室护理人员在接到医技科通知时,一方面尽快检查核对标本采集方式、方法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5、口腔科科室医师在接到医技科室通知的结果时,一方面通知护理人员尽快观察患者病情,另一方面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6、更改治疗方案、实施抢救措施前,应及时与患方沟通,并记载于病程记录中。二、危急值处置流程 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机值”时,口腔科沟通检查科室,要求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

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要求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并在《医技科室检查“危机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2、口腔科室接到“危机值”报告时,需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2 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机值检查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3、口腔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机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果复查结果与上一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机值” ,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4、“危机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输血科)、核医学科、影像中心、放射科、超声诊断科、药剂科、电生理检查等医技科室。对危急值报告的检查制度, 规定检验科每月检查,反馈,每半年至少有一次回顾程序。包括项目的设置, 报告的情况, 提出改进的要求,上报医务部。 三、危急值的项目、内容口腔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医技科室修改。 附件:目前口腔科提供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危急值处理流程

未有 明显 变化、无好转 未 有 明 显 变 化 、 无 好 转 高血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监 测 血 糖 电 解 质 、 血 酮 、 尿 痛 血 气 分 析 补 液 量 应 根 据 患 者 的 失 水 程 度 因 小 剂 量 胰 岛 素 疗 法 纠 正 电 解 紊 乱 、 纠 正 酸 碱 平 衡 失 调 补 液 恢 复 血 容 量 、 纠 正 脱 水 和 高 渗 状 态 胰 岛 素 先 静 脉 注 射 普 通 胰 岛 素 应 维 持 血 糖 在 13.9 ~ 16.7mmol/L 补 钾 当 血 钾 <5.5mmol/L 且 不 尿 时 , 积 极 补 钾 治 疗 原 发 病 和 并 发 证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复查各项异常指标 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好转

病情好转 低血糖(低血糖昏迷) 及时给予50%葡萄糖40~ 继以5%~10%葡萄糖液静脉 神志不清者,切忌喂食以免呼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已清醒。病情是否好转,复查相关检验。 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未有明显好转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 复 查 心电 图、吸氧、心电血压监测 镇 静 止 痛 、 调 整 血 容 量 无 低 血 压 可 静 脉 滴 注 硝 酸 肺 水 肿 时 应 吸 氧 , 静 脉 注 射 吗 啡 、 速 尿 , 静 脉 点 滴 硝 普 钠 钠 再 灌 注 治 疗 , 缩 小 梗 死 面 积 心 源 性 休 克 可 用 多 巴 胺 、 多 巴 酚 丁 胺 或 阿 拉 明 静 脉 滴 注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复查心电图,复查相关化验指标,必 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未有明显变化未有明显变化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流程

BatchDoc 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实际上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值的制定也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有些试验结果的变化具因此有些试验的变化虽然不至于即刻危及生命,但是对生命也会有威胁。备危急值的意义;如下面所列出的数据也可说明病情在制定项目内容时可因掌握的不同而有差别。有些试验,所以我们强调不也具有危急意义,所以也有人定出这些试验的可能危急界限值。的严重性,实应该制定出适用于自己的危急项目和界限值。同的部门和病人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需要,验室和临床医生对这些结果也要加以注意,并给患者以正确的处置。检验常见指标危急值参考数据白细胞计数:1./L 次方的9104~10)×参考值:(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L9次方0.5×10的感染措施。观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9次方/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3×10的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L次方10的911×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L的9次方30×10 片和进行骨髓检查。血红蛋白:2.160g/L 120~参考值:成年男性150g/L 110~成年女性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则不应输血。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95g/L 和叶酸B12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的变化。Hb浓度,经治疗后观察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 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 Word 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女性180g/L 170g/L男性细胞、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和不饱和B12碱性磷酸酶、血清B12 应予以放血治疗。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230g/LHb 超过此值时,PLT):3.血小板(/L 9次方×10的参考值:(100~300)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分15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0×10的9次方/LPLT 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则应给低于此值,若PLT的9次方/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50×10 予血小板浓缩物。低于此值,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若PLT910的次方/L100×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应仔细检查是否有高于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9次方/L600×10的恶性疾病的存在。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L的9次方1000×10 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凝血酶原时间(PT4. 12-15秒参考值:我科对照值KPTT):5.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参考值: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中使用的激活剂,我科对照值为:秒27-33 K钾():6.5.5mmol/L ~3.5参考值: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此值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若测定值低于此值,可能会出现虚弱、地高辛中3.0 mmol/L 毒和(或)心律失常,应予以合适的治疗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 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 Word 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首先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若测定值高5.8 mmol/L 于此值,应借助其他试验查找高钾原因,并考虑是否有肾小球疾病。高于此值的任何钾浓度都与心律失常有关,故必须给予合适治疗。(首先7.5 mmol/L 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钠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为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杜绝患者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各医技科室(医学影像科、检验科、心电图、内窥镜、病理科等)和临床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 1.检验科危急值报告 (1)确认室间质控和室内质控在控,确认标本合格,确认操作正确,确认仪器工作正常。 (2)核实标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正确。 (3)在确认检测系统正常情况下,立即复检(同一标本,同一机器、同一试剂)并审核。 (4)复检结果无误后,对于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操作者应及时与临

床联系。10分钟内电话通知相应诊室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5)尽快将书面报告送达相应科室或病区,必要时应通知临床重新采样。 2.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 (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时,在排除伪差的情况下核实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10分钟内将危急值通知相关临床科室。 (2)如危急值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检查人员须积极主动及时与临床沟通,或进一步检查,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3.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 (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检查过程无异常的情况下,核实患者基本信息,10分钟内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为临床提供技术咨询,积极与临床沟通,)2(.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4.病理科危急值报告 (1)病理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标本传输是否有误、标本检查及切片制作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10分钟内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 (2)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内窥镜危急值报告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流程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 流程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常见危急值种类及处理 实际上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值的制定也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有些试验结果的变化具备危急值的意义;有些试验的变化虽然不至于即刻危及生命,但是对生命也会有威胁。因此在制定项目内容时可因掌握的不同而有差别。有些试验,如下面所列出的数据也可说明病情的严重性,也具有危急意义,所以也有人定出这些试验的可能危急界限值。所以我们强调不同的部门和病人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需要,应该制定出适用于自己的危急项目和界限值。实验室和临床医生对这些结果也要加以注意,并给患者以正确的处置。 检验常见指标危急值参考数据 1.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4~10)×10的9次方/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0的9次方/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的9次方/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的9次方/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的9次方/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2.血红蛋白: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超声科 心电图 药学部 检验科 如果闪屏 20分钟后 科室未处理 医学影

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 (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张;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