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的病例对照调查

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的病例对照调查

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的病例对照调查
贾光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年(卷),期】2002(009)019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的致病因素。

方法:采用1:1配对调
查的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与60例非癌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HBV感染、家庭负性生活事件、饮酒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N、P量表均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个性特征与家庭负性生活事件与PHC的发病具有协同作用。

结论:本次调查提示:HBV感染、家庭负性生活事件、饮酒、神经质或情绪不稳定是PHC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切实加强乙肝防治,保持心态平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于PHC
的预防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527-1528)
【作者】贾光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卫生防疫站2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J], 钟文洲;陈正义;王齐全
2.贵州省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J], 赵雪珂;张权;陈莎莎;谭家武;王
文志;程明亮
3.重庆市垫江县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J], 段建学;张剑波
4.贵阳市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J], 陈莎莎;赵雪珂;程明亮;谭家武;王文志;张权;罗新华;王文玲
5.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J], 曾运红; 陈卫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死亡在肝癌中的调控机制及作用研究进展

铁死亡在肝癌中的调控机制及作用研究进展

DOI:10.7683/xxyxyxb.2021.01.020收稿日期:2020-05-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700556);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2102310126);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编号:LHGJ20191342)。

作者简介:罗羽田(1994-),男,河南鹤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腹腔镜肝癌切除的临床与基础。

通信作者:王建国(1964-),男,河南卫辉人,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疾病;E mial:Wangjianguo5777@163.com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

本文引用:罗羽田,李世朋,徐红伟,等:铁死亡在肝癌中的调控机制及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1,38(1):91 96.DOI:10.7683/xxyxyxb.2021.01.020.【综述】铁死亡在肝癌中的调控机制及作用研究进展罗羽田,李世朋,徐红伟,王 迎,王建国(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复发率、致死率较高,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助术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中药治疗。

索拉非尼是唯一获批的一线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药物,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其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后期的耐药性依然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肝癌诊治水平依赖于对肝癌发展的研究,从分子水平进行早期干预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依赖铁的细胞死亡形式,主要与铁所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代谢相关,其参与了细胞氧化损伤的发展及氧化还原的失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多重耐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铁死亡在肝癌中的调控机制、信号通路及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_治未病_思想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指导作用_陈群伟

_治未病_思想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指导作用_陈群伟

收稿日期:2010-01-14基金项目:/十一五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10406)作者简介:陈群伟(1978-),男,浙江浦江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

通讯作者:凌昌全(1952-),男,安徽安庆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

E -m ai :l li ngchangqu an @hot m ai.l co m 。

关系,人的耐力也由此而生。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四肢肌肉与运动关系密切。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脾有维护脏腑的正常机能与激发和增强元气以抗御病邪的能力;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是体力产生的原动力和源泉,这决定了他的盛衰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芪参复康胶囊由西洋参、黄芪、天麻、枸杞、白芍、阿胶、当归等药物组成。

具有补气益精生血等功效。

处方中黄芪为补脾气之要药,能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枸杞能滋补肝肾益精血,能增强体质和体力而疲劳增强体力的活动能力。

西洋参含有多种皂苷的成分,能抗疲劳,有大补元气的作用[2]。

芪参复康胶囊并且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6],减少情绪紧张引起的机体秏氧和体力消耗。

临床资料提示中医药在军事特殊环境医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本研究结果表明芪参复康胶囊在高原环境下,具有明显抗疲劳作用、抗缺氧的作用,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反应,在增强军人高原环境下心理生理健康水平、提高军事作业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

由于样本小,临床作用及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高玉琪.高原军事医学[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75-241.[2] 李新田,杨来启,邱财荣,等.芪参复康胶囊对小鼠强壮益智作用的影响[J ].2007,25(6):396-397.[3] 张世范,高炜,薛小东,等.复方红景天和参花花粉合剂防治急性高原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9):546-549.[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1,10(特刊):59-60.[5] 杨军,覃雯,矮文秀.中医药在军事特殊环境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10):1047-1048.[6] 李新田,杨来启,林昱,等.芪参复康胶囊对焦虑模型大鼠B-EP 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22):2067-2069.中华中医药学刊/治未病0思想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指导作用陈群伟,凌昌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摘 要:在/治未病0思想指导下,把我国肝癌/未病态0人群分为4类:/健康未病态0的健康人群,/潜病未病态0的非活动性HBV 、HCV 等病毒携带者、饮食不洁不节者和情绪抑郁者,/前病未病态0的各型慢性肝炎、肝硬化,/传变未病态0的肝癌患者。

华蟾素通过抑制谷胱甘肽合成酶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华蟾素通过抑制谷胱甘肽合成酶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82204693)ꎻ滨州医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BY2020KYQD13)作者简介:兀琦ꎬ女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ꎬE-mail:wuqi09052021@163.com通信作者:张加余ꎬ男ꎬ博士ꎬ教授ꎬ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及体内代谢ꎬTel:0535-6913713ꎬE-mail:zhangjiayu0615@163.comꎻ杨爱琳ꎬ女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ꎬTel:0535-6913719ꎬE-mail:yangailin0418@163.com华蟾素通过抑制谷胱甘肽合成酶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兀琦ꎬ杨静依ꎬ陈启梅ꎬ王安美ꎬ孙艺轩ꎬ张加余ꎬ杨爱琳(滨州医学院药学院ꎬ山东烟台264003)摘要:目的㊀研究华蟾素(cinobufotalin)通过抑制谷胱甘肽合成酶(glutathionesynthetaseꎬGSS)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ꎮ方法㊀不同浓度华蟾素(0㊁2㊁4㊁6㊁8μg mL-1)分别与铁螯合剂(deferoxamineꎬDFO)50μmol L-1或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ꎬGSH)5mmol L-1联合处理肝癌细胞48hꎬ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ꎮ采用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ꎬROS)㊁丙二醛(malondialdehydeꎬMDA)和GSH检测试剂盒检测华蟾素(8μg mL-1)干预后肿瘤细胞内ROS㊁MDA和GSH含量ꎮ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华蟾素处理对肝癌细胞GSS表达的影响ꎮ并采用RNA干扰技术探究在肝癌细胞中GSS对GSH含量及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ꎮ结果㊀与单独使用华蟾素相比ꎬ铁螯合剂DFO能够部分逆转华蟾素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ꎮ与对照组相比ꎬ华蟾素干预组能够增加肿瘤细胞内的ROS和MDA含量ꎬ降低GSH含量ꎮ同时ꎬ研究显示GSH能够部分逆转华蟾素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ꎮ深入机制研究发现ꎬ华蟾素能够抑制GSS蛋白表达ꎮRNA干扰实验的结果表明ꎬ下调GSS蛋白表达能够降低GSH水平ꎮ敲低GSS能够削弱DFO对华蟾素增殖抑制的逆转作用ꎬ且敲低GS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ꎬ并增强华蟾素的增殖抑制作用ꎮ结论㊀华蟾素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ꎬ其机制与干预GSS水平有关ꎮ该研究为华蟾素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ꎬ并对中药抗肿瘤新药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ꎮ关键词:华蟾素ꎻ肝癌ꎻ铁死亡ꎻ谷胱甘肽合成酶中图分类号:R285.5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4)03-0214-007doi:10.13506/j.cnki.jpr.2024.03.002StudyonthemechanismofcinobufotalinininducingferroptosisofhepatomacellsbyinhibitingtheexpressionWUQiꎬYANGJingyiꎬCHENQimeiꎬWANGAnmeiꎬSUNYixuanꎬZHANGJiayuꎬYANGAilin(SchoolofPharmacyꎬBinzhouMedicalUniversityꎬYantai264003ꎬChina)Abstract: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mechanismofcinobufotalinininducingferroptosisofhepatomacellsbyinhib ̄itingtheexpressionofglutathionesynthetase(GSS).Methods㊀Hepatomacellsweretreated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cinobufotalin(0ꎬ2ꎬ4ꎬ6ꎬ8μg mL-1)orincombinationwithdeferoxamine(DFO)50μmol L-1ꎬglutathione(GSH)5mmol L-1for48hꎬrespectively.CCK-8wasusedtodetectcellviability.Reactiveoxygenspecies(ROS)ꎬmalondialdehyde(MDA)andGSHassaykitwereusedtodetectROSꎬMDAꎬandGSHlevelsintumorcellsaftertreatmentofcinobufotalin(8μg mL-1).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andWesternblottingwereusedtodetecttheeffectofcinobufotalinonGSSexpressioninhepatomacells.RNAinterferencetechnologywasusedtoexploretheeffectofGSSonGSHlevelandproliferationpotentialofhepatomacells.Results㊀ComparedwithcinobufotalintreatmentaloneꎬtheDFOcouldpartiallyreversetheinhibitoryeffectofcinobufotalinonhepatomacellsproliferation.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ꎬtheROSandMDAlevelswereincreasedandtheGSHlevelwasdecreasedincinobufotalintreatmentgroup.AtthesametimeꎬthestudyshowedthatGSHcouldpartiallyreversetheinhibitoryeffectofcinobufotalinontheproliferationofhepatomacells.FurthermechanismstudyshowedthatcinobufotalincouldinhibittheexpressionofGSSprotein.TheresultsofRNAin ̄terferenceexperimentshowedthatdepletionofGSScouldreduceGSHlevelꎬknockdownofGSScouldimpairthereverseeffectofDFOontheproliferationinhibitionofcinobufotalinꎬandknockdownofGSScouldinhibitthegrowthofhepatomacellsꎬandenhancetheblockingeffectsofcinobufotalinoncellproliferationoflivercancercells.Conclusion㊀CinobufotalincaninduceferroptosisinhepatomacellsꎬandthemechanismisrelatedtoGSSintervention.Thisstudyprovidesatheoreticalbasisfortheclinicalapplicationofcinobufotalinꎬandplaysanactiverolein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anti-tumordrug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eywords:CinobufotalinꎻHepatocellularcarcinomaꎻFerroptosisꎻGlutathionesynthetase㊀㊀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ꎬ据2020年GLOBOCAN项目研究表明肝癌的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三ꎬ占癌症总死亡率的8.3%[1]ꎮ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ꎬ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一种类型ꎮ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切除㊁射频消融术㊁肝移植等方法治疗ꎬ然而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2]ꎮ截至目前ꎬ化疗依旧是晚期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ꎬ但在临床治疗中ꎬ化疗往往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ꎬ例如肝功能异常㊁高血压㊁腹泻等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有效㊁低毒性抗肝癌药物ꎮ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ꎬ近年来在抗肿瘤领域引起广泛关注ꎮ中医药能够增强化疗疗效ꎬ提高生存期ꎮ华蟾素是从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蟾蜍干皮中提取所得ꎬ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蟾蜍二烯内酯㊁生物碱和肽类[3]ꎮ华蟾素胶囊㊁华蟾素注射液等广泛应用于临床肝癌的治疗[4-5]ꎮ临床研究表明ꎬ华蟾素联合化疗药物能够显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药物疗效和生活质量[6]ꎮ另外ꎬ有研究表明华蟾素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增殖㊁诱导细胞凋亡㊁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方面机制发挥抗肿瘤功效[7]ꎮ铁死亡是由于失去对膜脂质过氧化的控制而导致的细胞死亡的形式ꎬ其发生过程中伴随铁依赖性脂质累积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功能异常㊁活性氧(ROS)升高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8-9]ꎮGSH是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ꎬ能够清除活性氧ꎮ此外ꎬ有研究表明GSH合成障碍导致脂质活性氧累积ꎬ导致铁死亡发生[10]ꎮGSS催化λ-谷氨酰半胱氨酸与甘氨酸反应生成还原性GSHꎬ不受GSH反馈抑制的调节[11]ꎮ另有资料显示ꎬ在肝癌细胞中ꎬ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肽(RRM2)依赖于GSS刺激GSH合成ꎬ从而抑制铁死亡[12]ꎬ且有研究表明通过药物诱导铁死亡为目前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及研究热点[13]ꎮ关于华蟾素能否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及作用机制目前鲜有报道ꎬ本研究从铁死亡角度探讨华蟾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药物㊀华蟾素胶囊(批号:OD04)来自于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ꎮ1.2㊀细胞系㊀人肝癌HepG2细胞(AmericanTypeCultureCollection)ꎮ1.3㊀试剂㊀DMEM基础培养基㊁胎牛血清(FBS)㊁青霉素-链霉素混合液和0.25%的胰蛋白酶(美国康宁公司)ꎻ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㊁还原型谷胱甘肽(批号:BN27005ꎬ北京百瑞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ꎻ铁螯合剂(DFOꎬ批号:D9533ꎬSigma公司)ꎻMDA检测试剂盒㊁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检测试剂盒㊁ROS检测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ꎻ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ꎻGSS(批号:sc-166882)和β-actin(批号:sc-47778)(美国SantaCruz公司)ꎻHRP标记的羊抗鼠二抗(美国CellSignalingTechnology公司)ꎮ1.4㊀仪器㊀SpectraMAXM2型多功能酶标仪(美国MolecularDevices公司)ꎻLightCycler96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德国罗氏公司)ꎻDYY-6D电泳仪电源(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ꎻC600多功能荧光化学发光成像仪(AzureBiosystems公司)ꎻTUS-200P震荡型恒温金属浴(上海恒科有限公司)ꎮ1.5㊀方法㊀1.5.1㊀细胞培养与细胞活性检测㊀将细胞培养在含89%DMEM基础培养基㊁10%FBS和1%的青霉素-链霉素的完全培养基中ꎬ放入含5%CO2的37ħ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ꎮ通过细胞活性检测实验研究华蟾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ꎮ首先ꎬ将HepG2细胞(3.5ˑ103个/孔)铺于96孔板中ꎬ24h后ꎬ吸出上清ꎬ将细胞与华蟾素药液0㊁2㊁4㊁6㊁8μg mL-1单独或者分别与DFO50μmol L-1㊁GSH5mmol L-1联合处理48hꎮ之后ꎬ吸出上清ꎬ每孔加入100μL10%CCK-8工作液ꎬ将培养板放入培养箱敷育1h后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进行检测ꎮ1.5.2㊀细胞MDA含量检测㊀将肝癌细胞铺于6孔板中ꎬ待细胞密度达到90%时进行药物干预ꎬ设置华蟾素浓度为0㊁8μg mL-1ꎬ培养24hꎮ细胞样品处理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后ꎬ加入1mLDMEM完全培养液吹打收集细胞ꎬ1000ˑg离心5minꎮ移除上清ꎬ将细胞用1mLPBS清洗ꎬ再次离心5minꎬ移除上清ꎬ加入70μLPBSꎮ细胞样品采用反复冻融的方法进行裂解细胞ꎬ将其放入-80ħ冷冻ꎬ10min后取出冷冻的细胞放置于37ħ金属浴融化5minꎮ反复冻融4次后ꎬ收集上清ꎮ之后根据MD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对细胞样品进行检测ꎮMDA含量通过样品的蛋白浓度归一化ꎬ蛋白浓度由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ꎮ1.5.3㊀细胞内GSH含量检测㊀将肝癌细胞铺于6孔板中ꎬ待细胞密度达到90%时进行药物干预ꎬ设置华蟾素浓度为0㊁8μg mL-1ꎬ培养24hꎮ之后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对细胞样品进行处理检测ꎮGSH含量通过细胞数量进行归一化ꎮ1.5.4㊀细胞内ROS水平测定㊀将肝癌细胞铺于6孔板中ꎬ待细胞密度达到90%时进行药物干预ꎬ设置华蟾素浓度为0㊁8μg mL-1ꎬ培养24hꎮ之后收集细胞ꎬ悬浮于稀释好的DCFH-DA(1ʒ1000)中ꎮ放置于37ħ培养箱中避光敷育20minꎬ并每间隔5min颠倒混匀一下ꎬ使探针与细胞充分接触ꎮ敷育结束后ꎬ用无血清DMEM基础培养基洗涤细胞3次ꎬ以充分去除未进入细胞内的探针ꎮ最后将细胞悬浮于200μLPBS中ꎬ在30min内进行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ꎮ采用FlowJo软件分析荧光强度ꎮ1.5.5㊀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㊀将肝癌细胞铺于6cm皿中ꎬ待密度达到85%时进行药物干预ꎬ设置华蟾素药物浓度为0㊁8μg mL-1ꎬ培养24hꎮ使用E.Z.N.A. TotalRNAKitI(OMEGA)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总RNA抽提ꎮ使用NanoDrop2000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浓度ꎮ使用TakaraPri ̄meScriptRTReagentKit进行cDNA逆转录ꎮ以下引物用于QRT-PCR:Humanactin(Forward):5ᶄ-GGGACCTGACT ̄GACTACCTC-3ᶄHumanactin(Reverse):5ᶄ-TCATACTCCTGCT ̄TGCTGAT-3ᶄHumanGSS(Forward):5ᶄ-GTACTCACTGGAT ̄GTGGGTGAAGA-3ᶄHumanGSS(Reverse):5ᶄ-CGGCTCGATCTT ̄GTCCATCAG-3ᶄ1.5.6㊀Westernblotting㊀肝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华蟾素药液(0㊁2㊁4㊁8μg mL-1)处理24hꎮ细胞用预冷的PBS洗涤两次ꎬ加入细胞裂解液ꎬ充分裂解后收集细胞裂解物ꎮ在SDS-PAGE凝胶上分离细胞裂解物ꎬ之后转移到PVDF膜上ꎮ膜在4ħ下用含5%脱脂牛奶的TBST缓冲液封闭过夜ꎮ第2天ꎬ将膜与特异性一抗(1ʒ1000)在4ħ下孵育过夜ꎬ将膜用TBST缓冲液洗涤40minꎬ然后与HRP偶联的二抗(1ʒ2000)在4ħ下孵育过夜ꎮ最后ꎬ用TBST缓冲液洗涤40min后ꎬ使用ECL超敏发光液检进行蛋白检测ꎬ并通过凝胶图像系统(AzureBiosystemsC600ꎬ美国)显示条带ꎮ1.5.7㊀siRNA转染㊀将肝癌细胞铺于6孔板中ꎬ待细胞密度达到50%进行转染ꎮ将Lipofectamine20005μL与opti-MEM培养液250μL混合在一起ꎬ用枪轻轻吹匀ꎮ将siRNA10μL加到opti-MEM培养液250μL中ꎬ与加有Lipofectamine2000的opti-MEM培养液混合在一起ꎬ室温静置20minꎮ之后将6孔板中的培养基弃掉ꎬ加入opti-MEM培养液1500μLꎬ将含有Lipofectamine2000的siRNA溶液500μLꎬ补齐至每孔2mL体系ꎬ放入细胞培养箱中6h后将上清替换为DMEM完全培养基ꎮsiRNA序列如下:siNC(negativecontrolꎬNC):5ᶄ-UUCUCCGA ̄ACGUGUCACGUTT-3ᶄꎻsiGSS:5ᶄ-AGGAAATTGCTGTGGTTTA-3ᶄꎮ1.6㊀统计学方法㊀所有数据统计及分析作图采用GraphPadPrism8ꎮ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ꎮP<0.05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华蟾素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㊀前期通过研究发现华蟾素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3]ꎮ为了研究华蟾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形式ꎬ采用细胞铁螯合剂DFO干预不同浓度华蟾素处理的细胞ꎮ结果显示ꎬDFO能够部分逆转华蟾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ꎬ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华蟾素药液(0㊁2㊁4㊁6㊁8μg mL-1)或与DFO(50μmol L-1)联合处理48hꎬ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ꎬ结果见图1ꎮ由此可见ꎬ华蟾素能够通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铁死亡的形式抑制增殖ꎮ图1㊀华蟾素对肝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注:与0μg mL-1华蟾素药液组相比ꎬ∗∗∗∗P<0.0001ꎮ2.2㊀华蟾素能够增强肝癌细胞ROS和脂质过氧化水平㊀铁死亡的直接表现是诱导细胞内ROS累积和脂质过氧化诱导的细胞损伤[14]ꎮ因此ꎬ首先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经过华蟾素处理后的ROS水平ꎮ用浓度为0㊁8μg mL-1的华蟾素药液处理HepG2细胞48h后ꎬ用DCFH-DA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ꎬHepG2细胞经华蟾素处理后荧光强度增强ꎬ说明华蟾素能够诱导HepG2细胞产生ROS(见图2A)ꎮ为了进一步研究华蟾素是否通过铁死亡介导的脂质过氧化诱导细胞发生损伤ꎬ通过检测细胞内MDA水平发现ꎬ用华蟾素药液(0㊁8μg mL-1)处理HepG2细胞24hꎬ检测MD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ꎬHepG2细胞内MDA水平显著升高(见图2B)ꎬ暗示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和细胞损伤的加重ꎮ图2㊀华蟾素对肝癌细胞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影响㊀注:与0μg mL-1华蟾素药液组相比ꎬ∗∗P<0.01ꎬ∗∗∗∗P<0.0001ꎮ2.3㊀华蟾素通过降低肝癌细胞GSH水平抑制细胞增殖㊀前期文献报道ꎬGSH能够避免细胞发生氧化性损伤ꎬ更重要的是铁死亡途中伴随着GSH的损失ꎬ除了MDA检测ꎬ铁死亡的脂质过氧化的指标还有GSH合成的变化[10ꎬ15]ꎮ细胞中存在多个对抗铁死亡的防御途径ꎬ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由GPX4所介导的ꎬ通过GSH特异性催化过氧化脂质来抑制铁死亡的发生[16]ꎮ用华蟾素药液(0㊁8μg mL-1)处理HepG2细胞24hꎬ检测GSH水平ꎬ相比空白对照组ꎬ华蟾素干预组GSH水平显著降低(见图3A)ꎮ为了进一步探究华蟾素是否通过下调GSH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ꎬ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华蟾素药液(0㊁2㊁4㊁6㊁8μg mL-1)或与GSH(5mmol L-1)联合处理48hꎬ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ꎮ结果显示ꎬGSH能够部分逆转华蟾素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见图3B)ꎮ综上ꎬ华蟾素可能通过降低肝癌细胞内的GSH水平诱导铁死亡从而表现出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ꎮ图3㊀华蟾素对肝癌细胞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㊀注:与0μg mL-1华蟾素药液组相比ꎬ∗P<0.05ꎬ∗∗∗P<0.001ꎬ∗∗∗∗P<0.0001ꎮ2.4㊀华蟾素能够抑制肝癌细胞GSS水平㊀GSS能够催化λ-谷氨酰半胱氨酸与甘氨酸反应形成GSH[11]ꎮ我们首先检测华蟾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GSS水平的影响ꎮ用华蟾素药液(0㊁8μg mL-1)处理HepG2细胞24hꎬ采用QRT-PCR检测GSS的mRNA水平ꎮ如图4A所示ꎬ与对照组相比ꎬ华蟾素干预后肝癌细胞GSS的mRNA水平降低ꎬ表明华蟾素干预导致GSS的转录抑制ꎮ此外ꎬHepG2细胞采用0㊁2㊁4㊁8μg mL-1的华蟾素药液处理24hꎬ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GSS蛋白水平ꎮ华蟾素给药干预后肝癌细胞中GSS蛋白表达减弱(见图4B)ꎮ图4㊀华蟾素对肝癌细胞中谷胱甘肽合成酶(GSS)水平的影响㊀注:与0μg mL-1华蟾素药液组相比ꎬ∗∗P<0.01ꎬ∗∗∗P<0.001ꎮ2.5㊀抑制肝癌细胞GSS水平能够降低GSH产生㊀接下来ꎬ我们研究在肝癌细胞中GSS是否影响GSH产生ꎮ用靶向GSS(siGSS)或阴性对照(siNC)的siRNA转染肝癌HepG2细胞ꎮ通过Westernblot ̄ting检测敲低GSS后HepG2细胞GSS蛋白水平的变化ꎮ如图5A所示ꎬ敲低GSS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GSS的蛋白表达ꎮ同时我们对HepG2细胞敲低GSS后其GSH含量进行检测ꎬ结果表明敲低GSS组与siNC组相比ꎬ细胞内GSH含量降低(见图5B)ꎮ以上结果表明华蟾素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GSS水平进而抑制GSH的产生ꎮ图5㊀敲低GSS对肝癌细胞GSH含量的影响㊀注:与阴性对照相比ꎬ∗∗∗∗P<0.0001ꎮ2.6㊀华蟾素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部分通过干预GSS实现㊀我们进一步研究华蟾素是否部分通过抑制GSS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ꎬHepG2细胞(转染siNC或siGSS)用不同浓度华蟾素药液(0㊁0.5㊁1㊁2μg mL-1)或与DFO(50μmol L-1)联合处理48hꎬ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ꎮ如图6A所示ꎬ敲低GSS会削弱DFO对华蟾素增殖抑制的逆转作用ꎮHepG2细胞(转染siNC或siGSS)用不同浓度华蟾素药液(0㊁0.5㊁1㊁2μg mL-1)处理48hꎬ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ꎮ如图6B所示ꎬ敲低GSS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ꎬ并能够增强华蟾素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ꎮ上述结果表明华蟾素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可能通过干预GSS水平来实现ꎮ3㊀讨论目前ꎬ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ꎬ只有15%患者能够手术治疗ꎮ索拉非尼是FDA批准唯一用于肝癌晚期治疗的药物[17]ꎬ然而其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ꎬ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肝癌药物ꎮ在临床中ꎬ中药应用于癌症治疗历史悠久[18]ꎮ华蟾素作为中成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肝癌㊁胃癌和胰图6㊀华蟾素部分通过抑制GSS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㊀注:与0μg mL-1华蟾素药液组相比ꎬ∗P<0.05ꎬ∗∗P<0.01ꎬ∗∗∗P<0.001ꎬ∗∗∗∗P<0.0001ꎮ腺癌等[19-20]ꎮ铁死亡是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ꎮ研究表明通过药物诱导铁死亡能够抑制肿瘤发生发展[21]ꎬ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为多不饱和脂肪酸途径诱导脂质过氧化导致ROS累积最终造成细胞损伤[22]ꎮMDA是脂质过氧化的副产物[23]ꎬ是铁死亡的标志物ꎮ通过研究发现铁螯合剂DFO能够部分逆转华蟾素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ꎬ我们又进一步检测了铁死亡标志物ROS与MDAꎬ结果显示华蟾素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内ROS和MDA的累积ꎬ可见华蟾素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发生铁死亡ꎮGSH缺失可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24]ꎮ研究表明抑制GSH能够增加脂质ROS含量ꎬ增强HCC对铁死亡的敏感性ꎬGSH合成的变化能够反映铁死亡的脂质过氧化程度[25]ꎮ细胞中存在多个对抗铁死亡的防御途径ꎬ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是由GPX4所介导的ꎬ通过GSH特异性催化过氧化脂质来抑制铁死亡的发生[9]ꎮ此外ꎬ研究证实Erastin能够通过直接降低GSH水平ꎬ诱导缺乏GPX4的敏感细胞发生铁死亡[26]ꎮ因此ꎬ抑制GSH合成是诱导铁死亡的主要方法ꎮ我们检测华蟾素干预后肝癌细胞内GSH含量ꎬ结果发现华蟾素干预后GSH水平降低ꎬ且GSH能够减弱华蟾素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ꎮ因此ꎬ华蟾素可能通过抑制GSH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铁死亡进而表现出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ꎮGSS是GSH生物合成的关键酶ꎬ研究表明GSS在肿瘤组织中呈现升高趋势[13]ꎮ此外ꎬ有研究证实抑制GSS能够降低肝癌细胞活性ꎬ且GSH能够减弱由GSS抑制所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27]ꎮ通过研究发现华蟾素能够抑制GSS水平ꎬ且敲低GSS能够抑制GSH水平ꎮ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敲低GSS能够削弱DFO对华蟾素增殖抑制的逆转作用ꎬ且敲低GS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肝癌细胞生长ꎬ并增强华蟾素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ꎮ综上ꎬ我们认为华蟾素诱导人肝癌细胞铁死亡可能是通过干预GSS来实现的ꎮ本研究有助于阐明华蟾素复杂的抗肝癌作用ꎬ为华蟾素应用于肝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ꎮ参考文献:[1]㊀SUNGHꎬFERLAYJꎬSIEGELRLꎬetal.GlobalCancerStatistics2020:GLOBOCANEstimatesofIncidenceandMortalityWorldwidefor36Cancersin185Countries[J].Ca-CancerJClinꎬ2021ꎬ71(3):209-249.[2]陈敏山.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肝癌(2022精简版) [J].中国肿瘤临床ꎬ2022ꎬ49(17):865-873.[3]WUQꎬWANGSꎬSUNXꎬetal.HuaChanSusuppressestumorgrowthandinterfereswithglucosemetabolism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cellsbyrestrainingHexokinase-2[J].IntJBiochemCellBꎬ2022(142):106123. [4]罗展雄ꎬ倪秉强ꎬ郑青平ꎬ等.华蟾素注射液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ꎬ2009ꎬ17(2):340-341.[5]朱必胜ꎬ田红岸ꎬ舒诚荣ꎬ等.华蟾素胶囊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ꎬ2020ꎬ15(5):749-752.[6]张晨ꎬ宋亚熙ꎬ贵永贤.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干预晚期肺癌的价值[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ꎬ2022ꎬ36(1):102-104.[7]CHENGCSꎬWANGJQꎬCHENJꎬetal.Newtherapeuticaspectsofsteroidalcardiacglycosides:theanticancerpropertiesofHuachansuanditsmainactiveconstituentBufalin[J].CancerCellIntꎬ2019(19):92.[8]SUYWꎬZHAOBꎬZHOULFꎬetal.Ferroptosisꎬanovelpharmacologicalmechanismofanti-cancerdrugs[J].CancerLettꎬ2020(483):127-136.[9]杨凤娟ꎬ谭宁ꎬ张天禹ꎬ等.谷胱甘肽在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ꎬ2021ꎬ29(15):901-907.[10]陈意ꎬ温海滨ꎬ谭宁ꎬ等.SystemXc-在肿瘤中的调控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ꎬ2022ꎬ42(7):1344-1356. [11]BANSALAꎬSIMONMC.Glutathionemetabolismincancerprogressionandtreatmentresistance[J].JCellBiolꎬ2018ꎬ217(7):2291-2298.[12]CHENPꎬWANGLꎬSUNSꎬetal.High-throughputscreeningsuggestsglutathionesynthetaseasananti-tumortargetofpolydatinusinghumanproteomechip[J].IntJBiolMacromolꎬ2020(161):1230-1239.[13]全菲ꎬ杨勇.靶向铁死亡的癌症疗法[J].药学研究ꎬ2020ꎬ39(6):311-316.[14]田吴爱ꎬ陈乃清ꎬ黄丽华ꎬ等.益母草碱激活p62/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J].中国中药杂志ꎬ2023ꎬ48(8):2176-2183.[15]李艳纯ꎬ周怡ꎬ王鑫ꎬ等.二氢青蒿素通过诱导铁死亡抑制肝癌细胞生长[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ꎬ2019ꎬ35(12):1361-1366.[16]CONCHECꎬFINKELMEIERFꎬPEŠIC'Mꎬetal.CombiningferroptosisinductionwithMDSCblockaderendersprimarytumoursandmetastasesinliversensitivetoimmunecheck ̄pointblockade[J].Gutꎬ2023(72):1774-1782.[17]KIMDWꎬTALATICꎬKIMR.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beyondsorafenib-chemotherapy[J].JGastrointestOncolꎬ2017ꎬ8(2):256-265.[18]LUOHꎬVONGCTꎬCHENHBꎬetal.Naturallyoccurringanti-cancercompounds:shiningfromChineseherbalmedicine[J].ChinMed-Ukꎬ2019ꎬ14(1):48.[19]NITYꎬWANGHBꎬLIDꎬetal.HuachansuCapsulein ̄hibitstheproliferationofhumangastriccancercellsviaAkt/mTORpathway[J].BiomedPharmacotherꎬ2019(118):109241.[20]YANGTꎬSHIRLꎬCHANGLꎬetal.HuachansusuppresseshumanbladdercancercellgrowththroughtheFas/FaslandTNF-alpha/TNFR1pathwayinvitroandinvivo[J].JExpClinCancResꎬ2015ꎬ34(1):21.[21]徐文慧ꎬ李沧海ꎬ姜廷良.铁死亡通路与中药干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ꎬ2018ꎬ43(20):4019-4026.[22]刘鑫玉ꎬ周洋ꎬ周建敏ꎬ等.铁死亡机制及其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ꎬ2022ꎬ42(10):1881-1887.(下转第235页)3㊀讨论PCI术和冠状动脉搭桥等都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ꎬ而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也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因素ꎮ血管内膜炎性细胞浸润㊁内皮细胞增生㊁血管平滑肌(VSMC)迁移至内膜等导致内膜增厚ꎬ是管腔狭窄的主导因素ꎬ因而如何抑制血管内膜增厚㊁防止血管发生再狭窄是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6]ꎮ目前临床上用于PCI术的药物主要有雷帕霉素㊁紫杉醇等ꎮ此类药物阻止损伤部位血管平滑肌增殖迁移的同时ꎬ也会干预损伤血管内皮化ꎬ这就会引起血管迟发性再狭窄以及迟发性血栓的生成ꎬ导致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ꎮ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血管再狭窄药物ꎬ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ꎮ研究发现[7]大鼠球囊损伤后24h可引起VSMC增殖㊁迁移ꎬ14d后内膜增生达到最高峰ꎻ21d模型对照组内膜呈进行性弥漫性增厚ꎬ其中以平滑肌为主ꎬ中膜细胞排列紊乱ꎬ管腔面积明显缩小ꎮ本研究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模型发现ꎬ假手术组管壁结构完整ꎬ血管内膜呈现良好的连续性ꎬ中膜边缘可见VSMCs规则排列ꎮ模型对照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ꎬ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剥落ꎬ内膜明显增厚ꎬ血管腔变窄ꎮ麝香心痛宁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剥脱㊁内膜增厚㊁血管平滑肌迁移等病理现象减少ꎬ表明麝香心痛宁可抑制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大鼠血管内膜增生ꎮNO㊁ET-1和VEGF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因子ꎬNO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ꎬ抑制炎症因子和血小板黏附于血管的作用ꎬET-1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ꎬ并收缩血管ꎬVEGF可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8]ꎮ麝香心痛宁可调节血管内皮相关因子的含量[9]ꎬ从而抑制内膜增生的发展进程ꎮ通过检测大鼠血管炎症相关因子IL-1β表达发现麝香心痛宁可降低IL-1β表达ꎮ此外ꎬ麝香心痛宁可抑制Rho/Rock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ꎮ综上所述ꎬ麝香心痛宁具有保护血管内膜㊁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ꎬ并具有抗氧化损伤和抗炎作用ꎮ麝香心痛宁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药理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相关ꎮ参考文献:[1]㊀YONGFSꎬJUNJLꎬKEZꎬetal.Cholesterol-inducedtox ̄icity:Anintegratedviewoftheroleofcholesterolinmulti ̄plediseases[J].CellMetabꎬ2021ꎬ33(10):1911-1925. [2]赵若琳ꎬ郭盈盈ꎬ阮益亨ꎬ等.中医为主治疗胰腺癌的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17ꎬ32(3):1313-1316. [3]薛文静ꎬ杨一格ꎬ柴若宁ꎬ等.Rho/ROCK信号通路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ꎬ2023ꎬ35(1):94-98.[4]李君.人参皂苷Re通过Rho/ROCK通路保护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ꎬ2022.[5]张琼ꎬ张向农ꎬ涂秀华ꎬ等.麝香心痛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ꎬ2005ꎬ10(9):1069-1072.[6]SWIERVJꎬTANGLꎬKRUEGERKDꎬetal.CoronaryIn ̄juryScoreCorrelateswithProliferatingCellsandAlpha-SmoothMuscleActinExpressioninStentedPorcineCoro ̄naryArteries[J].PLoSOneꎬ2015ꎬ10(9):e0138539. [7]尉希清ꎬ刘帅ꎬ牛珩ꎬ等.黄芪甲苷通过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达减轻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J].中国老年学杂志ꎬ2019ꎬ39(5):1165-1170. [8]瞿凯ꎬ邱菊辉ꎬ王贵学ꎬ等.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血流动力学调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ꎬ2020ꎬ28(1):1-6.[9]JIALꎬGUIYCꎬXIAOFZꎬetal.ChineseMedicineShe-Xiang-Xin-Tong-NingꎬContainingMoschusꎬCorydalisandGinsengꎬProtectsfromMyocardialIschemiaInjuryviaAngio ̄genesis[J].AmJChinMedꎬ2020ꎬ48(1):107-126.(收稿日期:2023-03-31)(上接第219页)[23]彭煜ꎬ贾默然ꎬ邵轶群ꎬ等.白花丹素调控Nrf-2/Keap1信号通路诱导膀胱癌细胞铁死亡[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23ꎬ29(20):39-44.[24]LIFJꎬLONGHZꎬZHOUZWꎬetal.SystemXc-/GSH/GPX4axis:Animportantantioxidantsystemforthefer ̄roptosisindrug-resistantsolidtumortherapy[J].FrontPharmacolꎬ2022(13):910292.[25]LIDGꎬPANJHꎬZHANGYYꎬetal.C8orf76ModulatesFerroptosisinLiverCancerviaTranscriptionallyUp-Reg ̄ulatingSLC7A11[J].Cancersꎬ2022ꎬ14(14):3410. [26]DIXONSJꎬLEMBERGKMꎬLAMPRECHTMRꎬetal.Ferroptosis:aniron-dependentformofnonapoptoticcelldeath[J].Cellꎬ2012ꎬ149(5):1060-1072.[27]KIMSꎬJUNGHꎬLIMC.Disruptionofredoxhomeostasisandinductionofapoptosisbysuppressionofglutathionesynthetaseexpressioninamammaliancellline[J].FreeRadicalResꎬ2011ꎬ45(9):1040-1051.(收稿日期:2023-09-09)。

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老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1j 1I 1J 1j

者各器官生理功能减退 , 加之老 年 P C患 者经常合 并其他 心血 H 管、 胃肠道等基础性疾病 , 一旦 发生 P C后 , H 临床上 易出现食 欲 下降 、 纳差表现 ; 至于老 年 P C患者 血清胆 固醇水平相 对较高 , H 可能与老年 P HC患 者 中高脂 血 症 等基 础 病变 发 病率 高有 关 。 此外 , 本组病例 中有 1 . %的 老年 P C发生肝 癌 自发性 破裂 , 09 H 可能与临床上 老年 P C病程相 对隐 匿 , H 确诊 时 中晚期 肝癌 比例 相对偏高有关 J提示 临床 上应 加强对老年 P C患者 的早期 发 , H
1J 1j


Hale Waihona Puke 文献 Yu n MF, u J C ua ut A. p tc l lrcrio nteAsa e Ho L. h tp t He ao el a acn mai h i i u p c crgo JGat neo p tl2 0 2 3 6 3 3. a i ein. sme trlHe ao ,0 9,4:4 -5 i f
床分期 : 期 7例 、 I Ⅱ期 2 1例 、 Ⅲ期 5 4例。基础疾病 : 患有肝 硬
化5 9例 , 慢性肝炎 l , 精性肝病 7例 , s g 带者 2例 , 2例 酒 HBA 携 无肝病者 2例 。选择 同期确 诊的 中青年原发 性肝 癌患 者 5 6例
作为对照组 , 中男 3 其 8例 , 1 , 女 8例 平均年 龄 ( 84±59 岁 , 3. .)
差 ( 7 5 ) 伴有肝硬化症状 ( 18 相 比差异具 有统 计学 意 3. % 、 5 . %) 义( P<00 ) 与中青年 原发性肝 癌相 比 , .5 ; 老年原 发性肝 癌患者 上腹部包块 ( 19 ) 肝区隐痛 ( 12 ) 中青年 P C明显少 2.% 、 5.% 较 H

211111092_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211111092_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截至2018年,中国肝癌患者数量占全球的46.71%,中国肝癌粗发病率为27.6/10万,位居世界首位,且粗病死率高达25.66/10万[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是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肝癌的90%以上[2]。

导致HCC 预后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HCC 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丧失根治性手术机会,HCC 的早期诊断成为临床医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HCC 的筛查主要依据超声检查及检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 )水平。

AFP 在HCC 中阳性是指AFP ≥400μg/L ,AFP<400μg/L 的轻度升高需要动态观察,且约30%的HCC 患者AFP 水平正常[3]。

而在以酒精和脂肪致HCC 为主的欧美国家,AFP 水平仅在40%~60%的HCC 患者和10%~20%的早期HCC 患者出现升高。

由于缺乏特异性,AFP 在很多国家不作为HCC 的筛查指标[4-5]。

AFP 在胎儿时期由卵黄囊产生,出生后被抑制,称为AFP 沉默。

AFP 沉默机制尚未完全知晓,但现有研究认为AFP 沉默与甲胎蛋白调节因子2(alpha-fetoprotein regulator 2,Afr2)及P53[6]等相关,而Afr2同时受到锌指结构和同源框2(Zinc-fingers and homeoboxes 2,Zhx2)[7]及锌指和BTB 结构域蛋白20(Zinc finger and BTB domain containing 20,Zbtb20)[8]等因子靶向调控,上述调控因子的激活可能与HCC 的肿瘤生物学特征如大小、基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王雅宁,盛基尧,王赈霄,张学文*(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吉林长春 130041)摘要异常凝血酶原即维生素K 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目前主要用于肝细胞癌的补充诊断。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研究进展徐佰国,韩涛,向慧玲(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消化内科,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研究所,天津300170)[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原发恶性肿瘤;肝癌;危险因素;预测因子;H B V;HCC肝细胞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

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 H B)是全世界发 生肝癌、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病相关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2-4]。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CH B)患者肝脏疾病的进展与病毒的活性 复制密切相关,高水平的HBV D N A被认为是疾病进展的独立 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抗病毒抑制乙肝病毒可以降低肝硬化和 肝癌的发生风险。

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及核苷 (酸)类似物的出现明显减低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 癌的发生[5-6],但尚不能完全消除[7],仍有很高比例的正在接 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癌。

肝癌的 早期诊断不仅可提高肝癌的治愈可能性[8-13],更是减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14]。

肝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部分肝切 除、早期肝癌微创治疗、肝移植在内的治疗仍是肝癌为数不多 可行的治疗方法。

然而,只有不到30%的肝癌患者在发现时 有机会进行上述治疗。

因此,为了提高肝癌患者的整体生存 率,迫切需要改进早期诊断方法,以便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 疗。

关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因子的研究成为近年 来研究热点,且更新较快,本文就当前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 炎进展为肝癌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三类:宿主因 素、病毒因素和肝脏因素[6]。

宿主因素包括年龄、男性、肝癌 家族史、肥胖、遗传易感性、吸烟、酗酒、糖尿病和免疫状态等[|5]。

病毒因素包括高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 BsAg)、乙型肝 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高水平的HBV DNA、H B V基因 型和H B V突变体[16-17]。

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肝细胞肝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姆尼热·阿卜力米提,谭 遥,伊斯刊达尔·阿布力米提Advancesinradiotherapy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Munire·Abulimiti,TANYao,Yisikandaer·AbulimitiDepartmentofThoracicandAbdominalRadiotherapy,AffiliatedTumorHospit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XinjiangUrumqi830011,China.【Abstract】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isoneoftheleadingcausesofcancerdeathworldwide.Liverresectionisanimportanttreatmentoption,butman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atientscannotundergopartialhepatectomyorlivertransplantationduetotumorstagelateorchronicliverdiseaseand/orcirrhosis.Forpatientswhocannotorrefusetosurgery,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radiofrequencyablation,radiotherapy,targetedtherapyandimmunotherapyareoptional.Theprogress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HCCadvancesinthebiologicalunderstandingofliver-radiationtolerancesandradiotherapytechnologyhavemadetheeffectivenessandsafetyofradiotherapyforHCCimprovedandthesurvivalandprognosisofHCCpatientsareimproving.【Keywords】hepatocellularcarcinoma,radiotherapy,portalveintumorthrombusModernOncology2021,29(10):1817-1821【指示性摘要】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研究进展杨学刚1综述 许国辉2,吴 戈2审校(1.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2.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提高诊断率,早期治疗肝癌对其预后尤为重要,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特点: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甲胎蛋白水平高,发病与(HCV或HB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方法有:甲胎蛋白检测是定性诊断的最佳标志物;B超是最常用方法;螺旋CT、磁共振扫描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肝动脉灌注指数有可能成为诊断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指标;超顺磁性氧化铁比Gd-DTPA磁共振对比剂的增强MR检出小肝癌有一定优势;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与穿刺细胞学已成为诊断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CT/灌注成像【中图分类号】 R 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2.07.080 通讯作者:许国辉,E-mail:XGH0913@hotmail.com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增肝癌患者高达百万人。

PLC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患者的55%,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1]。

目前关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定义国内外无统一的年龄上限标准。

在日本采用40岁为青年人肝癌的年龄上限,主要由于日本肝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接近70岁[2]。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好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0~60岁之间,这里采用40岁为青年人肝癌年龄上限。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一般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3]。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目前没有详尽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是根据不同时期青年原发性肝癌所占肝癌总的百分比估计,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日趋增高,故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延长青年患者生存时间尤为重要。

本文将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1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特点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无特异临床表现,与中老年人相比,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进展快,易漏诊、误诊,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

目前认为,青年男性易患原发性肝癌是因为男性易感性高、遗传和后天获得因素不同以及暴露于致癌因素机会多。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与(HCV或HB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HCV病毒感染是西方国家终末期肝病的首位原因,HCV的核心和NS5A蛋白具备转录活性,可下调p53的功能;在细胞凋亡方面还有明显作用,可诱导HCV感染肝细胞的氧化应激,已发现HCV核心转基因鼠可发生肝癌[4]。

HBV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关系已有众多的阐述,虽然它不是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直接原因,但却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肝癌患者常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

有文献报道,青年人(<40岁)肝癌组HBV感染阳性率达90.6%,显著高于老年人肝癌组41.37%(P<0.01)。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以巨块型和弥漫型多见,肿瘤易侵犯肝内门静脉而发生癌栓[3]。

血清甲胎蛋白(AFP)已是公认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记物,有研究表明,AFP具有促进肝癌细胞p53、c-fos、c-jun、N-ras等原癌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DNA合成,直接刺激肝癌细胞的增殖的功能[5];另外,AFP还能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以及降低肝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表达,最终导致肝癌细胞的逃避机体免疫监视[6]。

故青年人血清AFP值越高,提示肝癌恶性程度就越高,也可能是患者预后差的一个原因。

2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2.1 免疫学诊断 甲胎蛋白(AFP)目前是原发性肝癌定性诊断的最佳标志物。

文献报道,AFP在青年人原发性肝癌阳性率76.7%[7]。

并非所有的肝癌细胞都分泌AFP,有3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值在正常水平,甚至包括晚期肝癌[8]。

AFP异质体的研究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了低浓度AFP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检出率。

AFP异质体分为AFP-L1、AFP-L2和AFP-L3,其中AFP-L3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血清中的AFP-L3水平随着肝细胞癌的生长成线性升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即使是处于早期的肝细胞癌也能产生AFP-L3[9]。

丁贤等人研究表明AFP-L3用于肝癌诊断不受AFP≥400μg/L作为肝癌诊断标准的限制,如果患者血清中总AFP只有轻微升高,而AFP-L3所占比例超过10%,就提示肝癌发生的可能性较大[10]。

AFP异质体检测方法操作繁琐,精确度要求高,至今未在临床中推广。

多种肝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具有互补性,有利于AFP阴性肝癌的诊断。

有报道,AFP,γ-GTⅡ,AAT及ALP-I联合检测,肝癌的阳性率为98.0%,以AFU及γ-GTⅡ及AAT联合诊断肝癌的阳性率91.7%[11]。

随着基因组、蛋白组等组学研究进展,有学者用组学“标签”进行肝癌的早期诊断,而这些“标签”的应用价值尚需通过临床随机研究的证实[12]。

2.2 影像学诊断2.2.1 B超检查 B超检查具有无创、廉价、可重复性使用和对病人无放射性损伤等优点。

B超是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2141·西部医学2012年7月第24卷第7期 Med J West China,July 2012,Vol.24,No.7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与AFP联合检测,可作为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初筛手段。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声像图改变主要分为五型,即①回声增强型。

②回声减低型。

③等回声型。

④混合型。

⑤弥漫型。

早期肝癌低回声型占多数,而中晚期肝癌回声增强型占多数。

彩色多普勒有助于了解青年肝癌在肝内以及临近组织器官的播散与侵润,显示门静脉是否有瘤栓。

超声造影剂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超声在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精确性及特异性,贾涛等人报道超声造影对肝细胞肝癌诊断的符合率达90.9%,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表现: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高回声,门静脉期回声迅速降低,呈等或低回声,即呈“快进快出”的强化模式;动脉期不均匀性强回声,门静脉期或延迟期稍高回声,即呈“快进缓出”的强化模式[13]。

超声检查的缺点是易受骨骼和肺组织的影响,存在难以检测的盲区,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易受操作者操作水平的高低、细致程度以及经验和解剖知识的影响。

2.2.2 CT扫描 CT已成为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定位和定性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

CT能够充分显示肿瘤的大小,数目以及与重要血管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青年人肝细胞性肝癌典型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密度迅速下降,即“快进快出”。

部分肝肿瘤由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供血,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肿瘤强化,密度增高,门静脉期肿瘤密度不下降,反而进一步升高,延迟期肿瘤密度明显下降,成为低密度灶,即“慢进快出”。

余晓龙等人报道肝脏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检出小肝癌的概率分别为89%、66%[14]。

青年人胆管细胞性肝癌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肿瘤边缘强化,中央瘢痕区不强化。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易侵犯肝内门静脉而形成癌栓,CT平扫示门静脉扩张、腔内有稍高密度影,增强后为腔内低密度影或密度不均。

对于肝内微小病灶,可行CT合并肝动脉造影(CTA),或经肝动脉注入碘化油(lipiodol)后1~3周,再行CT扫描,由于肿瘤新生血管丰富但是缺乏肌成、弹力纤维层、神经调节而且走行紊乱,又缺乏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系统对异物的有效清除,碘化油能较长时间滞留于肿瘤的血管中达数周甚至数月。

李振明等人报道,通过碘油CT可以检出3mm的微小肝癌[15]。

随着肝脏CT灌注成像(hepatic CT perfusion imaging,HCTP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64层螺旋CT全肝灌注成像,扫描范围广泛、血流测量准确、可重复性以及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临床实践证明其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16]。

HCTPI可获取肝脏相应区域的灌注指标,如肝血流、肝血容量、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dex,HAPI)等。

螺旋CT动脉期同层动态扫描,通过对事先感兴趣区记录CT值,利用专业软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

王爽等人报道,当截断点为0.308时,HAPI诊断小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0%[17]。

故HAPI有可能成为诊断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指标。

肉眼不能发现的微小转移性肝癌,其微循环就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HCTPI测定灌流参数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18]。

不过迄今HCTPI技术尚在发展的早期,未广泛运用于临床。

2.2.3 磁共振(MRI)扫描 MRI是一种非放射性的检查方法,目前已广泛用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多序列、多参数成像,对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MRI平扫影像上,青年原发性肝癌T1WI常为稍低信号,T2WI常为稍高信号。

但是小肝癌的MRI平扫信号表现多样,TlWI信号高,等和低均有,文献报道的比例不尽相同[19]。

MRI动态增强扫描中,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信号常为不均匀性增强,可能由于瘤内的纤维条索,脂肪变性,坏死或钙化。

MRI双重对比成像诊断青年人原发肝癌伴肝硬化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

据报道,MRI双重对比成像诊断直径为10~20mm的原发性肝癌灵敏度为92%[20]。

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常规MRI增强扫描对于≤1cm的肝癌检出的敏感性95.8%~96.0%[21]。

王承胜等人报道3.0T磁共振(MRI)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检出率98.48%,肿瘤假包膜检出率为71.43%[22]。

应用大耳白兔肝癌模型,经静脉分别注入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磁共振对比剂和Gd-DTPA后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显示,SPIO增强MR在早期小病灶肝癌诊断方面较Gd-DTPA有一定优势[23]。

2.2.4 DSA用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 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也是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肝动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诊断技术,但较B超、普通CT、MRI发现肝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高,不过对于左肝、乏血管型和直径≤1cm的肝癌显示较差。

对于临床高度怀疑为肝癌或AFP阳性,而其他检查结果显为阴性或不能确定占位性病变性质者,可选用此方法。

肝动脉造影可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肿瘤动脉供血、肿瘤血管丰富程度、有无动-静脉瘘和静脉癌栓的情况[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