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剖半剖视图的画法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剖面图图样画法PPT课件

第21页/共41页
1)全剖面
第22页/共41页
2)半剖面图
一半画成外形图,另一半画剖面图。当物体具有 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投射时所得 的图形,以对称符号为界,一半画成外形图(一般不 画虚线),另一半画剖面图。
适用于具有与投影面垂直的对称平面,且其内、 外均需表达的物体。
习惯上: • 当对称中心线是竖直线时,其右边画剖面图,左边 画外形; • 当对称中心线是水平横线时,其下边画剖面图, 上边画外形;
被剖切面剖切到的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剖切面没有剖切到但沿投射方向可以看见的部分用中实线绘制适用于当物体需要表达的隐蔽部分的中心不属于同一平面而是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平面内用一个剖切平面不能将其内部都显示时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剖切面剖开物体以不与视图轮廓线重合的直角转折来联系几个相应平行的剖切面
1.对称形体简化画 法(续)
1)画对称符号
(3)对称形体需画剖面图或 断面图时,可以对称符号为 界,一半画视图(外形图), 一半画剖面图或断面图。
2)不画对称符号
第36页/共41页
2. 相同要素简化画法
第37页/共41页
3.折断简化画法
第38页/共41页
本章要点
形体的表达法 视图和剖、断面图 剖、断面图是本章重点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须标注。在剖切平面 的起止和转折处,标注剖切符号及剖面图编号,并 在相应剖面图下方图名后加注“展开”。
第19页/共41页
3)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续)
第20页/共41页
3. 剖面图的种类
(1)全剖面 (2)半剖面图(一半画成外形图, 另一半画成剖面图) (3)局部剖面图及分层局部剖面图
第16页/共41页
1)全剖面
第22页/共41页
2)半剖面图
一半画成外形图,另一半画剖面图。当物体具有 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投射时所得 的图形,以对称符号为界,一半画成外形图(一般不 画虚线),另一半画剖面图。
适用于具有与投影面垂直的对称平面,且其内、 外均需表达的物体。
习惯上: • 当对称中心线是竖直线时,其右边画剖面图,左边 画外形; • 当对称中心线是水平横线时,其下边画剖面图, 上边画外形;
被剖切面剖切到的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剖切面没有剖切到但沿投射方向可以看见的部分用中实线绘制适用于当物体需要表达的隐蔽部分的中心不属于同一平面而是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平面内用一个剖切平面不能将其内部都显示时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剖切面剖开物体以不与视图轮廓线重合的直角转折来联系几个相应平行的剖切面
1.对称形体简化画 法(续)
1)画对称符号
(3)对称形体需画剖面图或 断面图时,可以对称符号为 界,一半画视图(外形图), 一半画剖面图或断面图。
2)不画对称符号
第36页/共41页
2. 相同要素简化画法
第37页/共41页
3.折断简化画法
第38页/共41页
本章要点
形体的表达法 视图和剖、断面图 剖、断面图是本章重点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须标注。在剖切平面 的起止和转折处,标注剖切符号及剖面图编号,并 在相应剖面图下方图名后加注“展开”。
第19页/共41页
3)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续)
第20页/共41页
3. 剖面图的种类
(1)全剖面 (2)半剖面图(一半画成外形图, 另一半画成剖面图) (3)局部剖面图及分层局部剖面图
第16页/共41页
全剖,半剖视图的画法2

问题的提出
3、局部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
投影方向 投影方向
适用范围:
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适用 范围较广。 ① 只有局部内形需要剖切表示时。 ② 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
③ 当对称机件的轮廓线与中心线重合, 不宜采用半剖视时。
错误
正确
④ 当机件的内外形都较复杂,而图形 又不对称时。
A A-A
A
B
B
B-B
画局部剖应注意的问题:
① 波浪线不能与图上的其它图线重合。
错误
正确
② 波浪线不能穿空而过,也不能超出视图的 轮廓线。
×
×
×
×
×
③在一个视图中,局部剖的数量不宜过多。
4.3 断 面 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只画出该 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剖面区域)的图形。
实长 阶梯轴断开画法
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断面图的图线重合时, 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
⑵ 标注方法 ① 配置在剖切线上的不对称的重合断面 图,可不注名称(字母)。 ② 对称的重合断面图,可不标注。
4.4 简化画法、规定画法
一、肋板的画法
B
B-B 正确 B-B 错误
A
A
B A-A
规则: 对于机件的肋板,如 按纵向剖切,肋板不画剖 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 与其邻接部分分开。
二、均匀分布的肋板及孔的画法
肋不对称 画成对称
A-A
孔未剖到 画成剖到
B-B
A
A
B
B
若干直径相同且成规律分布的孔,可以仅画
出一个或几个,其余只需用细点画线表示其中心 位置。
三、断开的画法 轴、杆类较长的机件,当沿长度方向
63剖视图的种类(全剖)(半剖)(局部剖)PPT课件

第二节 剖视图 一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剖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1. 问题的提出 2. 基本概念 3. 剖视图的画法 4. 剖面符号 5. 画剖视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6. 剖视图的标注
42
43
44
问答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45
添加
添加
添加 标题
标题
标题
添加
标题
此处结束语
点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46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例题7] 局部剖视图中常见的错误
波浪线不能超出 视图的轮廓线
(a)
波浪线不能与轮廓线重 合或用轮廓线代替
(b)
(c) 正确
21
[例题8] 手柄的局部剖视图。
22
[例题9] 对称机构采用局部剖视示例。
(a)
(b)
23
三、剖切面的种类
(一)单一剖切平面 (二)几个平行剖切平面 (剖切面可以是投影面平行面或垂直面) (三)几个相交剖切平面 (剖切面可以是投影面平行面或垂直面)
24
(一)单一剖切面
1. 剖切面为投影面平行面 剖切的方式:(1)全剖视图(2)半剖视图(3)局部剖视图 2. 剖切面为投影面垂直面 剖切方式: (1)全剖视图(2)局部剖视图
25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剖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1. 问题的提出 2. 基本概念 3. 剖视图的画法 4. 剖面符号 5. 画剖视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6. 剖视图的标注
42
43
44
问答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45
添加
添加
添加 标题
标题
标题
添加
标题
此处结束语
点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46
谢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例题7] 局部剖视图中常见的错误
波浪线不能超出 视图的轮廓线
(a)
波浪线不能与轮廓线重 合或用轮廓线代替
(b)
(c) 正确
21
[例题8] 手柄的局部剖视图。
22
[例题9] 对称机构采用局部剖视示例。
(a)
(b)
23
三、剖切面的种类
(一)单一剖切平面 (二)几个平行剖切平面 (剖切面可以是投影面平行面或垂直面) (三)几个相交剖切平面 (剖切面可以是投影面平行面或垂直面)
24
(一)单一剖切面
1. 剖切面为投影面平行面 剖切的方式:(1)全剖视图(2)半剖视图(3)局部剖视图 2. 剖切面为投影面垂直面 剖切方式: (1)全剖视图(2)局部剖视图
25
制图-剖视图.PPT课件

制图-剖视图.
一.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在机件上凡与剖切面接触到的实体部分 称为“剖面区域”
保留部分
投射方向
剖切面
移去部分
剖面区域
剖面符号
在剖面区域应画出相应的剖面符号。以区分机件的实体部分 和空心部分。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剖面符号: (按GB4457.5-84规定)
它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达手段,运用得当,可使图形表达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但不宜用得过多,以免图形过于零碎,不利于读图。
1. 主要用于机件的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且图形又不对称时,同时表达其内、外形状。
局部剖视图的适用范围
2. 当轴、手柄等实心件上有孔、键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图。
1. 为使剖视图反映真形,剖切平面一般应平行于某一对应的投影面,并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孔的轴线。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并通过机件孔的轴线。
A
A
A-A
2. 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机件的某一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按完整的形状画出。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允许顺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允许逆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全剖视图(局部)
局部剖视图
A-A
A
A
A
A
A
A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以前称为阶梯剖。
主要用于表达孔、槽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剖切平面内,又层次较多的机件。
二.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实体部分,不能断开
内孔处必须断开
错误
一.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在机件上凡与剖切面接触到的实体部分 称为“剖面区域”
保留部分
投射方向
剖切面
移去部分
剖面区域
剖面符号
在剖面区域应画出相应的剖面符号。以区分机件的实体部分 和空心部分。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剖面符号: (按GB4457.5-84规定)
它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达手段,运用得当,可使图形表达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但不宜用得过多,以免图形过于零碎,不利于读图。
1. 主要用于机件的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且图形又不对称时,同时表达其内、外形状。
局部剖视图的适用范围
2. 当轴、手柄等实心件上有孔、键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图。
1. 为使剖视图反映真形,剖切平面一般应平行于某一对应的投影面,并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孔的轴线。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
剖切平面平行正立投影面,并通过机件孔的轴线。
A
A
A-A
2. 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机件的某一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仍按完整的形状画出。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画剖视图时应注意事项:
允许顺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允许逆时针旋转,将图形放正
全剖视图(局部)
局部剖视图
A-A
A
A
A
A
A
A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以前称为阶梯剖。
主要用于表达孔、槽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剖切平面内,又层次较多的机件。
二.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实体部分,不能断开
内孔处必须断开
错误
绘制剖视图与剖面图PPT课件

第37页/共58页
图14-14
第38页/共58页
(3)开启
正交模式,充 分利用对象捕 捉与对象追踪 功能绘制内部 轮廓线及俯视 图中的圆柱凸 台,完成主视 图与俯视图的 绘制,如图 14-15所示。 其命令行操作 如下:
第39页/共58页
图14-15
第40页/共58页
图14-16
第41页/共58页
当实体模型的
内剖形状层次
较多,用一个
剖切平面不能
全部显示出来
时,可以用一
组互相平行的
A
剖切平面依次 A
A
将其切开,这
样所得的剖视
图即是阶梯剖
第21页/共58页
图1中同时使 用斜剖、旋 转剖和阶梯 剖进行表达 的剖视图即 是复合剖视 图。局部剖 与旋转剖的 复合剖视图 如图14-8
第30页/共58页
上机实战
• 绘制局部剖视图 • 绘制轴的移出剖面图
第31页/共58页
本课上机实战将通过两个实例分别绘制局部剖 视图与移出剖面图,读者在练习过程中应参照课 堂讲解中所提出的绘制原则,掌握剖视图与剖面 图的绘制方法,区分剖视图与剖面图的不同之处。
第32页/共58页
绘制局部剖视图
本实例将绘 制如图14-11所 示座体模型的局 部剖视图,绘制 结果如图14-12 所示。通过本例 的练习,读者将 了解并掌握剖视 图的基本绘制过 程与方法。
在表达物体内部结构时采用虚线,而物体的内部 结构也比较复杂时,视图中就会出现许多与其他轮 廓线交错重叠的虚线,从而影响图形的清晰,不利 于看图,而且在标注尺寸时也不方便。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规定了剖视图的 表达方法。
第6页/共58页
机件常用的基本表示法之剖视图(ppt 54页)

肋板
不画剖面线
19
2、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
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 半画出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这种剖视图称为半 剖视图 适用范围:内、外形状都需要表示的对称机件。当 机件的形状接近对对称,且其不对称部分已另有视 图表达清楚时,允许画成半剖视图
20
12
4.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1)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或轴线,并 要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
×
13
4.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2)剖视图是在作图时假想把机件切开而得到的,实际上 机件并没有缺少一块,所以在一个视图上取剖视图后, 其它视图不受影响,仍按完整的机件画出。
√
×
14
4.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33
4、必要时,允许在剖视图中再做一次简单的局部 剖视。此时,两者的剖面线应同方向、同间隔,但 要相互错开,并用引出线标注其名称。
34
局部剖视——注意事项
1. 局部剖视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示方法。一个视图 中局部剖视的数量不宜过多,不然会使图形过于 零碎。
2. 表示剖切范围的波浪线,不应与图形上其它图形
16
• 剖视图的概念和基本画法 •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 • 剖切面的种类和剖切方法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
17
1、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适用范围:外形比较简单,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不对 称机件 或用于外形简单的对称机件
18
• 剖切平面通过肋板的纵向对称面时,不画剖面符 号,并用粗实线与邻接部分分开
各画一半。
不应出现不 完整要素
允许各画 一半
49
不画剖面线
19
2、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
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 半画出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这种剖视图称为半 剖视图 适用范围:内、外形状都需要表示的对称机件。当 机件的形状接近对对称,且其不对称部分已另有视 图表达清楚时,允许画成半剖视图
20
12
4.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1)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或轴线,并 要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
×
13
4.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2)剖视图是在作图时假想把机件切开而得到的,实际上 机件并没有缺少一块,所以在一个视图上取剖视图后, 其它视图不受影响,仍按完整的机件画出。
√
×
14
4.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33
4、必要时,允许在剖视图中再做一次简单的局部 剖视。此时,两者的剖面线应同方向、同间隔,但 要相互错开,并用引出线标注其名称。
34
局部剖视——注意事项
1. 局部剖视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示方法。一个视图 中局部剖视的数量不宜过多,不然会使图形过于 零碎。
2. 表示剖切范围的波浪线,不应与图形上其它图形
16
• 剖视图的概念和基本画法 •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 • 剖切面的种类和剖切方法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
17
1、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适用范围:外形比较简单,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不对 称机件 或用于外形简单的对称机件
18
• 剖切平面通过肋板的纵向对称面时,不画剖面符 号,并用粗实线与邻接部分分开
各画一半。
不应出现不 完整要素
允许各画 一半
49
第21讲 半剖、局部剖

A-A
习题P49
加深外框
A
A
8-7 求作全剖的左视图。
习题P51
8-10 在主视图的右部作半剖视图。
习题P51
8-17 将主、俯视图改为局部剖视图。
习题P53
8-18 将主视和俯视图改为局部剖视图。
习题P53
8-20 改错,多余的线打叉。
结束
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
P165-168
9.2.2 剖视图的种类
1.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省略标注 ⑴形体分析 局部剖视图 ⑵确定剖切位置及剖切范围 适用范围:内形较复杂外形简单,或外形在其它视图已表达清楚的形体。 剖视图的标注: A—A
⑶画剖视图(先画外形,后画内形) 1.按基本视图配置,可省略箭头。 ⑷画剖面线 2.按基本视图配置,剖切面通过对称面 或基本对称面,省略标注。 ⑸剖视图的标注
正确
波浪线不能 超出轮廓线 波浪线不能 穿过中空 波浪线不应画在轮 廓线的延长线上
轮廓线不能 代替波浪线
正确
错误
错误
复习:书P165-168
作业:P49 8-5 8-6
P50 8-7 8-10
P53 8-17 8-18 8-20
8-6 作主视全剖视图
A-A
习题P49
A
A
8-5 根据轴测图作主视图全剖视图,并画出俯、左视图。
☆剖视标注与全剖视图相同。用单一 剖切面剖切位置明显,标注可省略。 ☆在一个视图中,采用局部剖不宜过 多,否则会零乱不清晰 。
⑶ 对称线与轮廓线重合,不宜采用半剖视图。 ⑷ 实心轴、杆上有孔或槽时,应采用局部剖。 ⑸ 被剖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将中心线作为剖视与视图的分界线。
阶梯轴
习题P49
加深外框
A
A
8-7 求作全剖的左视图。
习题P51
8-10 在主视图的右部作半剖视图。
习题P51
8-17 将主、俯视图改为局部剖视图。
习题P53
8-18 将主视和俯视图改为局部剖视图。
习题P53
8-20 改错,多余的线打叉。
结束
全剖、半剖、局部剖视图
P165-168
9.2.2 剖视图的种类
1.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省略标注 ⑴形体分析 局部剖视图 ⑵确定剖切位置及剖切范围 适用范围:内形较复杂外形简单,或外形在其它视图已表达清楚的形体。 剖视图的标注: A—A
⑶画剖视图(先画外形,后画内形) 1.按基本视图配置,可省略箭头。 ⑷画剖面线 2.按基本视图配置,剖切面通过对称面 或基本对称面,省略标注。 ⑸剖视图的标注
正确
波浪线不能 超出轮廓线 波浪线不能 穿过中空 波浪线不应画在轮 廓线的延长线上
轮廓线不能 代替波浪线
正确
错误
错误
复习:书P165-168
作业:P49 8-5 8-6
P50 8-7 8-10
P53 8-17 8-18 8-20
8-6 作主视全剖视图
A-A
习题P49
A
A
8-5 根据轴测图作主视图全剖视图,并画出俯、左视图。
☆剖视标注与全剖视图相同。用单一 剖切面剖切位置明显,标注可省略。 ☆在一个视图中,采用局部剖不宜过 多,否则会零乱不清晰 。
⑶ 对称线与轮廓线重合,不宜采用半剖视图。 ⑷ 实心轴、杆上有孔或槽时,应采用局部剖。 ⑸ 被剖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将中心线作为剖视与视图的分界线。
阶梯轴
CAD剖视图的绘制演示文稿

操作如下:
图8-5 绘制波浪线
命令: _spline 指定第一个点或 [对象(O)]:
指定下一点: 指定下一个点或 [闭合(C)/拟合公差(F)] <起点切向>: 指定下一个点或 [闭合(C)/拟合公差(F)] <起点切向>:
指定下一个点或 [闭合(C)/拟合公差(F)] <起点切向>: 指定起点切向: 指定端点切向:
调用命令的方式: 菜单:执行“绘图”|“样条曲线”命令 图标: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 键盘命令:SPLINE(或SPL)
第11页,共54页。
第8章 剖视图的绘制
8.2.1 绘制打开的样条曲线
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调用“样条曲线”命令。
第2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一个点或[对象(O)]:”时,在合适位置 指定样条曲线的起点 。
第3页,共54页。
第8章 剖视图的绘制
8.1.1 绘制直线段 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调用“多段线”命令。
第2步,命令提示为“指定起点:”时,用定点方式确定多段线 的起点。
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
度(L)/放弃(U)/宽度(W)]:”时,用定点方式指定多段线下 一点,绘制第一条直线段。
指定起点宽度<0.0000>:1
指定端点宽度<1.0000>:
系统提示当前线宽为0 选择“宽度”选项,指定直线段的宽度
设置线段起点宽度为1 默认线段端点宽度为1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 弃(U)/宽度(W)]:a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 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剖视图的画法
虚线不画
• 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 想象哪部分移走了?剖面区域的形状?哪些部分
投射时可看到? • 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剖面符号
3.剖视图的标注
A -A
A
A
标注内容:
① 剖切线:指示剖切面的位置 (细单点长画线)。 一般情况下可省略。
② 剖切符号 :表示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及投射 方向。
⑤ 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剖面符 号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示。通用剖面线为细实 线,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45°角;同一物体的各个剖面区域,其剖面线 画法应一致。
5、 剖切面后方可见部分的投影必须全部画出
A-A
B -B
C-C
A
AB
BC
C
判断正误
正确
错误
二、剖视的种类及适用条件③ 剖视图的名称。来自4. 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① 剖切平面的选择: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轴线且 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② 剖切是一种假想,其它视图仍应完整画出,并 可取剖视。
③ 剖切面后方的可见部分要全部画出。
④ 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在其它视图上 此部分结构的投影为虚线时,其虚线省略不画。 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允许画少量虚线。
A
A-A
B
B
A
B-B
[例题3] 判断正误
正确
不正确
问题的提出
2、半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
A
A
投射方向
投射方向
A-A
全剖半剖视图的画法演示文稿
4.2 剖 视 图
问题: 当机件的内部形状较复杂时,视图上 将出现许多虚线,不便于看图和标注尺寸。
解决办法?采用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概念
⒈ 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
剖切面将机件 剖开,移去剖 切面和观察者 之间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向 投影面投射, 并在剖面区域 内画上剖面符 号。
1.全剖视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A-A
适用范围:
外形较简 单,有内形需 要表达的机件
A
A
1. 全剖视图
用剖切平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全剖 视图主要用于表达内部结构复杂、外形比较简单的机件。
例题1 例题2
[例题1] 全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
[例题2] 用几个全剖视图表达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