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技术及装备现状
浅议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浅议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随着世界能源的需求量增加,我国想要在这场能源战中获取优势,一定要加强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发展,努力学习和了解海洋石油装备的核心科技,解除过分依赖进口设备的困扰,从而确保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中屹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发展前景1、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1.1固定式钻井平台现阶段,我国已经拥有的固定式钻井平台就已经有30座,其中陆地式的海洋平台就有26座,其深度大约在4000-7000米左右,我国大部分都采用这种固定式钻井平台,这也是一种传统的海洋平台设备,主要包括了桩基、重力以及张力不同类型,每一种平台的承载能力也不相同。
固定式钻井平台的优势就在于结构较为单一、简单,工程造价的成本较小,整体的风险性也较低,从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海洋事业中,虽然其已经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还有很多地区技术处于不完备阶段。
1.2坐地式海洋钻井平台所谓坐地式海洋钻井平台主要是指利用箱子的沉浮、支柱等中间工作平台的构成而组成的,其优势就在于能够将轮船等大型设备方式直接运输到整个作业的过程中,并且还能够应用于作业现场,这样更加有利于其移动,因此受到其他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小,其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强,但是由于这种平台只能够在水深较低的地方应用,因此其灵活性和变通性较低。
1.3半潜式海洋钻井平台这种海洋石油装备发展速度十分快速,而且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模式,其能够称重的水深高达3000米以上,其优势就在于能够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海洋现场作业,从而提高整个海洋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加易于交换和移动。
但是这种海洋钻井平台的劣势就在于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工程造价也很高,发展速度较为慢,因此受到其他海洋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会阻碍整个海洋事业的发展。
1.4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是世界上应用和发展最为广泛的一种类型和模式,它又可以被称为加班升级平台,主要是由平台和装置组成,其深度和强度较为高,因此灵活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较强,从而被很多国家都得到广泛应用和操控,现阶段我国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至少就有20台以上,从而促进了我国海洋事业的稳定发展。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海洋石油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离不开相关的装备技术支撑。
本文将就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现状分析1. 装备现状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装备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依赖于进口装备的比例较高。
这不仅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装备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
国内一些海洋石油装备产品在质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这导致了部分产品无法满足高负荷、高深度、高效率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需求。
海洋环境下的装备适应性有待提高。
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洋石油装备对环境适应性要求较高。
目前一些国产装备在海洋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有待提高,影响了整体勘探和开发效率。
2. 技术现状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的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钻井技术、海底测量技术等方面,但整体上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研发投入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突破方面投入不足。
创新能力不强。
虽然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缺乏核心技术的独立创新,导致了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上长期依赖他国。
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钻井平台建设、海底设施布置等方面,但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升。
二、发展对策思考为了提高我国的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水平,加速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1. 引言1.1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作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支撑,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
目前,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涵盖了从勘探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在海底勘探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我国已经能够自主开展深海钻探和勘探作业,实现了对深海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在海上生产领域也有了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国海洋石油生产平台技术不断创新,陆续建成了多座先进的海上生产平台,能够实现深水、超深水区域的石油生产和加工,提高了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效率。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水平,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提升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发展对策思考在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应对市场竞争,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我们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优化设计结构和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政府和企业之间需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投入资源和资金,推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有利于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发展的政策支持措施,降低技术研发和投资的成本,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力度。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实现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对策思考】2. 正文2.1 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我国在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主要包括海洋平台、钻井设备、生产设备等。
2024年海洋油气开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海洋油气开采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陆地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海洋油气开采成为了当今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海洋油气开采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分析据统计数据显示,海洋油气开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投资海洋油气开采项目,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当前全球海洋油气开采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3.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3.1 深水开采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深水开采技术逐渐成熟。
深水区域被认为是未来海洋油气开采的主要发展方向,因为深水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新的深水开采技术的应用使得深水区域的开采成本逐渐降低,同时也提高了开采效率。
3.2 可再生能源的兴起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对海洋油气开采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从而对海洋油气开采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3.3 区域市场的差异各个地区的海洋油气开采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主要石油出口国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中东地区,仍然是全球海洋油气开采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而新兴市场如中国、巴西等国家则开始加大对海洋油气开采的投资力度,以保证国内能源的安全供应。
4.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4.1 主要参与者当前全球海洋油气开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如ExxonMobil、Shell、BP等,以及各国国有石油公司。
这些公司凭借其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4.2 新兴市场的崛起随着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崛起,它们开始在海洋油气开采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些国家不仅加大了对国内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同时也提高了对海外资源的投资,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竞争格局。
4.3 加强技术创新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海洋油气开采企业纷纷加强技术创新。
海洋油气钻井设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海洋油气钻井设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引言:海洋油气钻井设备是现代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对海洋油气钻井设备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当前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1.早期海洋钻井设备:起初,海洋的钻井活动主要依赖于陆地设备的改进和移植。
20世纪初,美国首次采用木质结构建造了海上钻井平台。
然而,这种设备在面对恶劣海况和深水钻井任务时存在显著的局限性。
2.深水钻井设备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和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开始探索深海钻井的可能性。
1953年,美国Gulf的“湖泊弓”号平台实现了深水钻探的突破,使得海洋石油勘探进入了新的时代。
3.自航式钻井平台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石油勘探的不断推进,需求逐渐从浅海向深海延伸。
自航式钻井平台应运而生,其具备自航能力,能够在水深较大的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这种设备能够在海上停泊,无需依赖于陆地设施。
4.海底油气生产平台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海底油气生产平台开始出现。
这些平台能够在离岸较远的地点进行石油开采,并将产出的油气通过管道输送回岸上。
这种方式避免了长距离的输送和支援需求,提高了海洋油气开发的灵活性和效率。
5.自抱式钻井平台的新突破:自抱式钻井平台是现代海洋石油勘探的主力设备之一。
它采用了摄水线设计,能够快速安装和解除,适应各种水深和工作环境。
自抱式钻井平台可以在任何地点实现钻探作业,其高效、可靠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发展。
二、现状分析:1.发展动力: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地面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使得海洋油气开发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加大了对海洋油气钻井设备的投资,致力于开发更深、更难开采的深海油气资源。
2.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油气钻井设备也在不断创新。
第四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出现,使得深海钻探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新一代的钻井设备采用先进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抗风浪系统,以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进行作业。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洋石油开发成为了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领域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上拥有丰富海域资源的国家之一,海洋石油领域的开发也备受关注。
海洋石油开发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工作,装备技术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海洋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探讨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对于提升我国海洋石油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我国的装备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技术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海洋石油开发领域起步较晚,因此我国的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相对滞后,更新换代不及时导致了海洋石油开发装备水平不高。
2. 部分核心装备依赖进口。
虽然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在某些关键核心装备上仍然依赖于进口,这不仅增加了海洋石油开发成本,也制约了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自主能力。
3. 技术标准不够统一。
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由于各地区的技术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够统一,这对于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协同配合和统一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发展对策思考针对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对策,提升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水平,助力海洋石油开发事业的发展。
1.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对海洋石油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研发,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减少对进口装备的依赖。
2. 提高装备技术更新换代速度。
加大对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投入,推动各类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海洋石油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和安全性。
3. 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统一。
制定统一的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标准和规范,消除地区差异,提高海洋石油装备的协同作业能力,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4.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海洋石油装备技术一直是我国油气行业的重要支撑,但在国际上和行业内部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从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和发展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主要涉及到钻井平台、海底生产系统、海底光缆等领域。
目前,我国在深水钻井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和海洋工程光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除此之外,以下是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现状:1、海上钻井技术我国在海上钻井方面已建成数十家海上钻井平台。
其中,大部分都是深水平台,深度在500米以上,少数平台深度在1000米以上。
我国的海上钻井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2、海底生产系统技术我国在海底生产系统技术方面,已有水平、油气分离、压力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在精细化材料、海洋用电子元件等一些细节部分还需要加强研发。
3、海底工程光缆技术随着我国海洋油气田的逐步开发,光缆技术也成为华丽转身的关键所在。
我国在光缆技术方面积累的经验较多,但在光缆材质、处理、变形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1、加强科研创新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方面,我们需要立足当前行业现状,围绕着当前生产的问题与方向,先进企业需要大力拓展科研沟通交流,积极的进行技术创新,力求实现石油企业自我升华。
2、完善海洋石油装备制造技术要提高制造技术的各项环节,包括从制造环节入手,即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管控、装备制造质量监管等各个方面都要重视。
3、科学提升石油生产效率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方面,我们要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利用智能技术进行管理,建立高效、的精细化生产流程体系。
同时,也需要着重扶持石油装备企业的发展,让一批具有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站在行业的前沿地位。
最终,我们应立足于努力推进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拓展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加强科研与技术管理,优化石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逐步提升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随着海洋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对于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发展,需要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针对性制定发展对策。
1.成熟领域我国在海洋石油钻井装备领域取得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如海洋平台钻机、钻杆、钻头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海洋油气输送装备方面,国内企业已可以自行设计、制造海洋石油平台等装备,同时还能生产某些模块化装备。
2.薄弱领域虽然我国在海洋钻探设备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海洋石油开发领域的装备制造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如海洋油气开发领域的设备,包括深水油气生产装备、深水油气采收装备、深水钻井装备等方面,整体水平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1.加强技术研发加强技术研发是海洋石油装备技术发展的关键。
需要通过重点项目的支持,推进现有技术的成熟和开发,同时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
2.推进国际合作我国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方面发展较为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大,需要与国外企业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推进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
3.完善制造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制造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重要途径。
通过优化制造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海洋石油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4.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海洋石油装备技术人才,引进国际先进人才,通过人才优势推动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加强技术研发、推进国际合作、完善制造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将有利于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我国在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油气技术及装备现状文/江怀友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一、概述。
发达国家海洋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日渐成熟,海上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开采作业的范围和水深不断扩大,墨西哥湾、西非、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潮流。
二、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现状。
海洋油气的储量占全球总资源量的34%,目前探明率为30%,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油气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占60%,深水和超深水占30%。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浅海和深海的划分标准,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
目前从全球来看,形成的是“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
海洋油气产量,海洋油气产量在迅速增长,以上是第二部分。
三、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历程。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上石油的延续,经历了从浅水深海、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世界海洋石油工业的序幕。
四、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特点。
1.工作环境的特点。
与陆上相比,海洋有狂风巨浪,另外平台空间也比较狭窄,这是美国墨西哥湾在05年因为飓风的平台遭到了损坏。
2.勘探方法的特点。
陆上的油气勘探方法和技术,原理上来讲,陆上和海洋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把陆上的地质调查到海上就很难大规模开展,主要是要受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3.就是钻井工程的特点。
无论是勘探还是采油都要钻井,但是在海上,要比陆上复杂得多,因为海上我们要到平台上进行钻井,根据不同的水深,有不同的钻井平台。
4.投资风险特点。
因为海上特殊的环境,因此它的勘探投资是陆上的3-5倍,这张图,随着深度的增加,成本在增加。
但是海洋勘探开发也有优势,比如说在海洋的地震,地震船是边前进边测量,效率比陆上要高。
以上是第四部分。
五、世界海洋工程装备的概况。
我们讲一下世界海洋的格局,找到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海洋工程装备指海洋工程的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的装备,但是目前把开发装备认为是主体,世界海洋油气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的格局,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中深和浅水域平台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海域发展。
美国和欧洲等国则以研发和建造深水超深水的平台装备为核心。
目前我们划分三个阵营,第一个阵营主要是欧美的公司,它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和关键配套设备的供货。
第二个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在总装制造领域快速发展,而且占有一席之地,我国还是在制造一些低端的产品,因此我们处在第三阵营。
六、欧美公司在装备设计和高端制造领域世界领先。
这个主要的公司有法国公司、意大利公司和美国公司。
亚洲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日渐成熟,在亚洲,韩国、新加坡、中国和阿联酋是主要的海洋工程制造国,韩国垄断了钻井市场,到09年底,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STX造船手持钻井船33艘,市场占有率达到94%。
韩国和新加坡则占据了FPSO改装和新建市场,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67%和82%。
亚洲虽然在装备造中,目前发展较快,但是在装备设计方面,与欧美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比如我们国家在2000年以来,共建造的平台是40余座,但是70%以上是欧美公司设计,其中自升式平台的设计主要是美国、荷兰的公司,半潜式平台设计有美国、挪威和意大利等公司。
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大国也进入了工程制造领域,因为近年来,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巴西和俄罗斯开始培育本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因此也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新的竞争者。
1.世界海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市场。
目前海洋的油气工程服务市场,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装备发展的方向,另外可以找到装备的市场。
2.海洋物探技术服务市场。
目前的现状,物探行业市场增幅开始放缓,09年呈下降态势,04-08年地震市场价值翻了一翻,2008年物探市场容量创历史新高,主要物探公司收入持续增长,08年四季度开始,包括到09年底,市场开始回落。
我们再看一下海洋板块的服务情况,CGV、PGS增幅也很明显。
全球物探市场队伍不断增大,物探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球有71支海上地震队伍在全球作业。
地震作业队伍上升趋势明显。
海上地震的服务市场的日费,在金融危机以前,从曲线来看上涨很明显。
目前海上物探市场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3D勘探船。
金融危机下旧船提前退役,新船推迟建造,这个主要是09年的形势。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出现饱和的资源闲置情况,特别是常规的二维勘探船和老化船只,但是从长远来看,三维多缆船和新技术船仍然旺盛,全球海上3D船将持续增长。
这是海上三维地震船的数量,因为三维地震对我们来说,对勘探来讲,三维地震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把地下的储藏在三维空间描述得非常清楚,这样我们在油气的生产的时候就非常便利。
物探新技术公司遭到重创。
这个指的是09年,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很多的油公司多用一些低成本的常规技术,物探的新技术公司,像EM、GS,这是海上电磁勘探,还有船舶技术的ION公司,它的收入受到了重创。
这张图是08年和09年一季度的对比,这是ION、EM、GS也是08年一季度和09年一季度,下降非常明显。
第二方面我们介绍一下国际物探市场总的发展趋势,行业总体保持垄断竞争的格局,强者更强,竞争更加激烈,因为长期以来,物探行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并购活动,尤其是以行业巨头为最,经过新一轮的洗牌,像CGG通过合并,成为行业老大,WGC也不断收购一些特色公司,在迅速发展。
目前WGC、CGV、PGS和BGP掌握了全球竞争性的物探市场,份额在70%以上。
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基本矛盾将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更加突出,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进一步凸显,油公司加大对一体化服务的需求,目前地球物理技术已经跨越了勘探阶段继续向油藏评价、油田开发与生产延伸,高密度、大信息量、采集处理解释集成一体化的物探技术与装备成为发展的趋势。
数字化将引领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
行业领导型企业从软件、设备到技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为行业设置了更高的技术壁垒。
竞争重视低成本,向低成本技术和服务质量并存转移,随着石油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大,油公司一方面要求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求提供新的技术和高服务质量来满足其需求。
油气勘探重点向海洋转移,当前陆上的常规油气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陆上石油在2010年左右将达到峰值,不断增长的油气需求将更大规模依赖于海上油气产量的增长,因此海洋将逐渐成为新的勘探开发的热点,非洲、中东、南美将是物探的热点区,海上地震勘探市场主要集中在四大海域,墨西哥湾、西非、巴西和亚太,东南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也非常非常,随着该区的政治环境逐渐改善,有望成为下一轮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
在上述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除欧洲、北美以及少数政局比较稳定的地区和国家外,多出处于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尖锐、恐怖活动时有发生,地区安保形势十分复杂。
资源国有化浪潮改变了各石油公司传统的竞争地位,国家石油公司日益成为物探公司的重要客户。
07年5月,世界石油当时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勘探的终结,确切来说是国际石油公司的终结,因为新一轮的国有化浪潮是国际石油公司可获得的常规油气勘探的机会越来越少,一些未勘探的远景区几乎都掌握在国家石油公司中,这就意味着国家石油公司的勘探市场,就是国际石油公司的勘探市场越来越小,国家石油公司在资源国有化的浪潮中不断做大做强,已成为石油市场规则的制定者。
他们现在主张自己开采本国的资源,直接找油田服务公司为其提供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支持,这就为国际物探公司创造了直接为国家石油公司提供服务的机会。
全球物探市场将再经历一个短暂的冬季后影响新的繁荣,预计2010年到2015年物探市场将迎来新的繁荣,物探的装备也将迎来新的辉煌。
以上是物探市场。
3.下面介绍一下海上钻井工程服务市场。
首先是海上钻井市场的现状。
海上钻井装置需求旺盛,近年全球获得重大的勘探发现中有50%来自于深水,我们讲到的是大于500米的深水,美国墨西哥湾和以外的海域,钻井装置的利用率在95%左右,甚至达到了100%,一些在建的钻井装置也签下了多年钻井工程承包合同。
这个是到07年全球钻井船,实际上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一个趋势。
海洋钻机的日费不断上涨,由于需求旺盛,导致海上钻井装置日费持续上涨,在北海,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日费05年6万美元,到08年8月份,20万美元,增幅非常大。
全球深水半潜式平台的日费05年17万美元,08年50万美元。
许多新的深海的钻探的费用也在飘升,墨西哥湾钻探的成本达60万美元,但是在02年才是15万美元。
这是2000-2007年钻井船日费的变化情况,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海洋装备还是大有可为。
装置作业能力更深,08年全球有近70家公司投资建造海上移动式钻井装置,几乎全是海上钻井承包商,海上钻井装置的发展趋势,环境适应能力更强,额定作业水深更大,钻深能力更强,结构设计更优化,钻机及其配套设备更可靠,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更高,作业更安全、舒适、高效。
海上钻井装置的造价不断攀升,随着海上钻井平台现代化的程度、作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08年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造价是1300-2000万美元,半潜式平台造价为4000-6500万美元,最高达7800万美元,钻井船造价从去年1000万美元到目前的5000-6500万美元,最高达到7400万美元,因此装置的造价也在攀升。
大型跨国公司成为深水勘探开发的主力军,因为深水开发需要强大的财力和技术支持,就同样一口勘探井的钻井成本来比,比如陆上石油,浅海石油和深海石油的成本是1:10:100甚至更高,全球有100多个进行海上勘探开发的国家中,目前有50多个国家在进行深海的勘探。
几个大型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深水勘探的主力军,目前拥有深水储量的,排在前十位的世界大公司,第一是BP,然后是埃克森美孚、壳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道达尔、埃泥、雪佛龙等,市场份额非常大。
海上钻井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弱,总体而言,廉价石油时代已经结束,随着短期内金融危机导致的油价波动,从长期来看,石油市场供求关系还会趋于紧张,石油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对世界能源的需求仍然起到主要的作用,钻井将继续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从国际市场上来看,钻井业务占整个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54%左右,这样我们钻井装备所占的份额也是非常大的,随着经济的复苏,钻井服务市场的规模将会得到恢复和加大。
以上是钻井的情况。
4.下面介绍一下测录试市场。
国际测录试市场规模不断增长,金融危机带来了短期的调整,这是99-2008年市场变化情况,从99年到2008年,增幅也是非常明显,因此可以说这个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国际测录试市场格局未发生根本的转变,竞争依然很激烈,测井市场斯伦贝谢、贝壳休斯、哈利伯顿三大公司的垄断地位没有改变,威德福通过并购等发展跻身了测井四大巨头的行列,这四家公司拥有82%的市场份额,斯伦贝谢一家独大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目前的市场份额是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