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技术

合集下载

土鸡孵化技术

土鸡孵化技术

土鸡孵化技术土鸡孵化技术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孵化土鸡蛋的方法。

相较于自然孵化,土鸡孵化技术能够提高孵化率,减少死亡率,加快鸡苗生长速度,提高鸡的产蛋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一、选鸡蛋土鸡孵化技术的第一步是选鸡蛋。

应选择正常大小、外观完整、色泽鲜亮、质地坚硬、没有破损、变形、污渍、裂纹等缺陷的鸡蛋。

此外,应选择在产蛋旺季的鸡蛋,因为此时鸡蛋的孵化率较高。

二、消毒选好鸡蛋后,就要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的目的是杀死鸡蛋表面的细菌,避免病毒感染和交叉感染。

消毒方法可以选择浸泡或喷洒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氯己定等。

三、孵化土鸡孵化技术的核心就是孵化。

孵化时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

一般来说,孵化温度应控制在37.5℃左右,湿度应在50%~60%之间。

通风要适当,不能让鸡蛋周围的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

四、孵化期土鸡孵化期为21天左右。

在孵化期内,应对孵化箱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孵化温度、湿度等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补充水等。

此外,还应注意消毒和通风。

五、孵化后土鸡孵化后,需要对鸡苗进行喂养和管理。

首先要给鸡苗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合适的饲料,保证其健康成长。

其次,要注意保暖和通风,避免过度拥挤和死亡。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土鸡孵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优质的鸡蛋;二是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细菌感染;三是要控制好孵化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四是要对孵化箱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五是要注意鸡苗的喂养和管理,保证其健康成长。

土鸡孵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养殖技术,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的收益。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技术细节,提高孵化率,保证养殖效益。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1、修正用温的计算
例:某孵化厂某批次用37.6°C孵化4天,照蛋后 发现用温偏低,而改为38°C后在11胚龄时按 时“合拢”,则孵化头11天的基本用温X可从 下式算得: (X-21°C)*11=(37.6°C-21°C)*4+ (38ºC-21°C)*7 X=37.86°C 下批次可将37.86°C作 为该机型在同一室温下孵化前11天基本用温方 案。
孵化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术及管理
4、无精蛋
照蛋时能看到淡淡的蛋黄阴影,气室 界线模糊,头照多不散黄,看不到血管 及胚胎。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胚蛋三个典型“蛋相”的掌握
1、 “起眼”期 发育正常的胚胎可明显看到 黑色眼点,若70%有明显黑色的眼点,表示用 温适当,稍微降温0.2°C左右或维持到10-11天 后再降,若看到似4天蛋相(小蜘蛛),应提 高0.2-0.5°C。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二)依据“看胎施温”
“看胚施温”就是按照禽胚发育的自 然规律,画出逐日胚龄的标准“蛋相”, 然后根据胚胎各胚龄“蛋相”与标准 “蛋相”的差距,来调整孵化温度,通 过几批次的“看胚施温”,可制定出适 合本机型、本品种、一定室温下的最佳 施温方案。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1、测温技术的掌握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2020/11/16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四个关键条件、二个关键时期
• 温度、湿度 • 通风换气 • 翻蛋 • 卫生与消毒 • 1—7胚龄 • 18—21胚龄
孵化生产技术及管理
温度
在家禽孵化中,种蛋质量是内因, 而温度则是主要的外部因素,它决定胚 胎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力,正确的掌握 与温度有关的各项技术是提高孵化率的 关键。 一般情况下,孵化温度的设定值为36.8— 37.2℃,出雏器温度36.5-37.2 ℃,回流温度 37.8-38.2 ℃

孵化技术

孵化技术

孵化操作技术一、温度的调节孵化机内控制系统,在入孵前已经校正,检验并已试机运转正常,一般不要随意更动,刚入孵时,开门上蛋引起机内热量散失以及种蛋和蛋架车吸热,机内湿度会暂时降低,这是正常现象,带蛋温、盘温、等于机器温度相同时,机内温度就会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大约历时数小时,(3-8小时),这与季节、种蛋预热过程度有关。

暂时停电或修理引起的机温下降,也不必调整控温仪表。

只有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机温偏低或偏高0.5摄氏度,以上时,才予以调整,并密切注视温度变化情况。

每隔半小时观察门表温度一次,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温度。

如果能掌握眼皮感温(把种蛋放在眼皮上感受温度),结合抽查照蛋与门表温度联系起来判断孵化温度是否合适,则更为确切。

家禽孵化的温度在家禽孵化中,种蛋质量是内因,孵化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

孵化时的控温标准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

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度内,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对于稍高于40.5度或稍低于35度,是非常敏感的,超过3小时,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孵化控温技术1、“蛋温”和“给温”的区别:孵化温度分“蛋温”和“给温”,“蛋温”是指种蛋的表面温度,“给温”是指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

目前在孵化工作中,有两种控温方法,一种是测控机内空间温度即“给温”,一种是测控“蛋温”。

2、测控机内空间温度的孵化方法:过去生产的孵化机,温度传感器都是固定在机内空间里,只能测控机内空间温度。

但是种蛋在孵化的过程中,“蛋温”和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刚开始孵化时,种蛋不能产生温度,要想达到“蛋温”38度,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需要达到39度才行,,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胚胎渐渐产生了体温,这时候想保持“蛋温”38度不变,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就需渐渐降下来,到了孵化后期,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降到37度,蛋温就能达到38度以上。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和关爱。

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孵化器非常重要。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孵化小鸡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温度应该在37.5摄氏度左右,湿度应该在50%~60%之间。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监测孵化器的温湿度,确保它们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选择优质的蛋也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的蛋能够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在选择蛋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外观完整、无裂纹的蛋,并且最好是经过专业筛选的蛋。

此外,蛋的存放时间也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过期的蛋不适合孵化。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翻蛋和加湿。

翻蛋是为了让蛋内的胚胎均匀受热,促进小鸡的正常发育。

一般来说,每天需要翻蛋3~5次,但在孵化的最后三天不要再翻蛋。

加湿是为了保持孵化器内的湿度,促进小鸡的孵化。

在孵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孵化器内的湿度情况适时加水,确保孵化器内的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此外,孵化小鸡还需要注意通风和消毒。

孵化器内的空气质量对小鸡的健康成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开孵化器的通风口,保持空气的流通。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孵化器进行消毒,确保孵化器内的卫生环境。

最后,孵化小鸡成功后,我们需要及时将小鸡移出孵化器,并且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

小鸡出壳后,需要给予适当的温暖和饮食,保持它们的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优质的蛋,注意翻蛋和加湿,以及注意通风和消毒,都是孵化小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让小鸡健康地孵化出来。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孵化小鸡是农民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功的孵化过程直接关系到后期的鸡群数量和质量。

在孵化小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小鸡的健康和生长。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对于孵化小鸡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孵化小鸡的温度需要在37.5摄氏度左右,湿度需要在50%-60%之间。

在选择孵化器的时候,我们需要确保其能够稳定地保持这样的温湿度条件,以确保小鸡的健康孵化。

其次,我们需要在孵化器中放置好鸡蛋。

在放置鸡蛋的时候,需要注意鸡蛋的放置方向和位置。

一般来说,鸡蛋的尖端应该朝下,这样有利于小鸡在孵化过程中正确地扭动身体,从而顺利孵化出来。

此外,鸡蛋之间的间距也需要适当,以确保小鸡在孵化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

接着,我们需要定期地检查孵化器的温湿度。

在孵化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定期地检查孵化器的温湿度是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如果发现温湿度偏离了设定值,我们需要及时地调整孵化器,以确保小鸡的正常孵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孵化过程中的通风和翻蛋。

在孵化过程中,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持孵化器内的空气新鲜,并有利于小鸡的正常生长。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地翻动鸡蛋,以确保鸡胚在孵化过程中能够均匀地受热,从而顺利孵化出来。

最后,当小鸡孵化出来之后,我们需要及时地将它们转移到育雏舍。

在育雏舍中,我们需要为小鸡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以确保它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总的来说,孵化小鸡是一个需要技术和方法的过程。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孵化器,注意鸡蛋的放置和孵化环境的控制,以确保小鸡能够健康地孵化出来。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鸡蛋孵化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温湿度控制

鸡蛋孵化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温湿度控制

鸡蛋孵化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温湿度控制鸡蛋孵化技术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和温湿度控制,可以提高孵化的成功率和幼鸡的存活率。

本文将就鸡蛋孵化技术的操作规范以及温湿度控制进行探讨。

一、操作规范鸡蛋孵化过程中的操作规范非常关键。

首先要选择鸡蛋,只选择外观完好、无裂纹和异物的鸡蛋,以确保孵化的质量。

其次,在选好鸡蛋后,要进行标号,记录下鸡蛋的品种和数量,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同时,孵化箱和设备也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此外,操作者要保持手部清洁,并佩戴手套,确保鸡蛋的卫生。

最后,孵化期间要定期检查鸡蛋的状态,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确保鸡蛋的健康孵化。

二、温度控制温度是鸡蛋孵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孵化期间,需要保持稳定适宜的温度,以保证胚胎正常发育。

鸡蛋要放置在孵化箱中,孵化箱要具备较好的保温性能。

适宜的孵化温度在每个品种鸡蛋略有不同,一般在37.5 - 38.5摄氏度之间。

在调节温度时,应尽量避免温度突变,以免对鸡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保持孵化箱周围的温度稳定也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加强保温,使用恒温器等手段来控制环境温度。

三、湿度控制湿度的控制对于鸡蛋的孵化同样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鸡胚的正常发育。

适宜的湿度一般在50% - 60%左右,可以通过湿度计来监测和调节。

如果湿度过高,鸡蛋上的水分会过多蒸发,导致胚胎脱水;如果湿度过低,胚胎会变得过干,影响鸡蛋顺利孵化。

调节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和换气装置等设备,必要时可增加置水盘。

此外,要注意鸡蛋的周围环境湿度,避免鸡蛋吸湿或过度干燥。

四、食物和水的供应在孵化过程中,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应也是保证鸡胚正常发育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水分和营养摄入有助于鸡胚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情况下,在鸡蛋即将孵化时,可以在孵化箱内放置一些适用于新生小鸡的饲料和饮水器,为孵化后的小鸡提供及时的营养补充。

总结起来,鸡蛋孵化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温湿度控制对于孵化的成功至关重要。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的技术和方法
孵化小鸡有多种技术和方法,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孵化箱孵化: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合小鸡孵化的环境。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孵化箱,箱内放置孵化盘或孵化网,上面放置鸡蛋。

然后调节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在37.5-38摄氏度的温度下孵化,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孵化时间根据不同的鸡种而有所不同,大约在21天左右。

2. 媒质孵化: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野生鸟类的孵化,也可以用于家禽。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孵化媒质,如松针、沙土等,然后将鸟蛋埋藏在媒质中。

鸟蛋会通过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来完成孵化。

这种方法模拟了野生环境,更符合鸟类的孵化习性。

3. 孵化器孵化:孵化器是一种专门用来孵化鸟类蛋的设备,它可以提供恒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翻转鸟蛋,模拟母鸟孵化的过程。

只需要将鸟蛋放入孵化器中,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孵化器就会自动完成孵化的过程。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方便,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孵化场。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孵化小鸡,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孵化失败。

- 孵化箱或孵化器应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 孵化过程中需定期翻转鸟蛋,以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 孵化过程中要避免外界的干扰和震动,以免影响孵化结果。

希望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您有所帮助。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详细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详细

人工孵化小鸡方法详细介绍人工孵化小鸡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孵化前的准备、孵化设备的选择、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人工孵化小鸡的方法。

一、孵化前的准备1.选购优质蛋:选择品种纯正、健康无病虫害、外壳完整、大小适中、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的蛋进行孵化。

2.消毒:对于鸟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3.调节温湿度:在开始孵化前,要先将温湿度调节到合适的范围。

温度应控制在37.5℃左右,湿度应控制在60%-65%之间。

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以保证蛋内氧气充足。

二、孵化设备的选择1.孵卵器:选购容量适当、功能稳定可靠的电子式或气动式孵卵器。

同时要注意观察温湿度传感器是否准确。

2.转蛋器:选购自动转蛋器,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孵化效率。

3.温湿度计:选购精准可靠的温湿度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孵化环境。

三、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转蛋:在孵化过程中,要每天进行2-3次的转蛋操作。

转蛋的目的是防止胚胎黏连和促进胚胎发育。

转蛋的方法是轻轻地将蛋翻动180度,但要避免突然猛力。

2.观察发育情况:在孵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蛋内发育情况。

正常情况下,在孵化10天左右就可以通过透光法观察到胚胎是否有发育迹象。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滴血、变色等,则需要及时处理或淘汰。

3.控制温湿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保持温湿度稳定,避免出现大幅度波动。

同时要注意及时加水和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流通和湿度适宜。

4.破壳:在小鸡即将破壳出生前,要将孵化器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当提高,以帮助小鸡顺利破壳出生。

同时要注意在小鸡刚出生时不要立即将其取出,应让其在孵化器内逐渐适应环境。

四、小鸡的护理1.保持温暖:小鸡刚出生时需要保持温暖,可以使用灯泡或红外线加热器等设备提供热源。

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二氧化碳积聚。

2.补充营养:小鸡出生后需要及时喂食和补充水分,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初期可以使用蛋黄、面粉等混合后制成的软食喂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科裕孵化设备有限公司始建于一九八四年,是一家真正专业从事孵化设备研究、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长期供应孵化机,孵化设备,孵化箱,孵化器,鸡蛋孵化机,家禽孵化机,小型孵化机,鸭蛋孵化机,鹅蛋孵化机,出雏机,孵化箱,孵蛋机。

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现有厂房3000余平米,员工100多人,建立了先进的科研中心,并有下属加工单位2处,拥有完善的售后体系。

研制生产的专利产品科裕牌CF、MF系列全自动煤电两用孵化机。

可孵化:鸡、鸭、鹅、鸽子、孔雀、山鸡、鹧鸪、鸳鸯、火鸡、鸵鸟、蛋鸡、肉鸡、土鸡、珍珠鸡、鹦鹉、八哥、乌鸡、贵妃鸡、元宝鸡、斗鸡、鹌鹑、天鹅、柴鸡、松鸡、潜鸟、旋木雀、岩鹨、鹪鹩、太平鸟、马鸡、长尾雉、石鸡、山鸦、交嘴雀、水雉、山椒鸡、卷尾、黄鹂、绣眼鸟、雪鸡、雪鹑、高原山鹑、藏雀、高山地雀、金鸡、黄腹角雉、红腹角雉、小隼、白颈长尾雉、原鸡、绿孔雀、缝叶莺、朗德鹅、五龙鹅、乌龟、蓝孔雀、火鸭、野鸡等珍禽家禽。

自一九八四年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农业部,省,市级多项荣誉。

本产品行销欧洲、亚洲、非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均有用户使用,数以万计的用户普遍反映本设备投资少,收益高,孵化省工,省力,出雏率高,孵出的幼雏健壮,成活率高,备受全国各地客户的青睐。

希望广大用户前来参观选购。

公司网站:
科裕客服QQ:2390302202 ,1224680192
孵化技术:
应注意的问题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
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雏鸡出壳后: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
~6小时捡一次。

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

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
℃,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鸡的孵化技术
在养鸡过程中那是离不开孵化这一项技术的.但是有些人要说了.我没有学过这一些我也会孵化.但你不要
忘记了.你的成活率高吗.你做的每一步都那么精吗.我想没有人会好敢说这一句话的.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件
事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吗.我下面就以这一话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1)在孵化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种蛋的选择问
题了.那么如何选择种蛋呢首先要选择的是在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的为好)(2)在孵化之前吗要
做一些消毒工作一般消毒有两种: 一是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它们的用量是15克的高锰酸钾和
30ml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_)另一种是清泡消毒(3)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我想做好以上几
点最基本的要领那么你就可以孵化出放心的鸡苗了但是千万别忘记了种蛋的来源要好哟.
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
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
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

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
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

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1日胚龄~7日胚龄
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
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2.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

3.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
龄的胚蛋。

4.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

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

另外,应剔除破
蛋。

5.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

6.要避免长时间停电。

万一遇到停电,除提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盘中加热水。

18日胚龄~21日胚龄
鸡胚18日胚龄~19日胚龄是胚胎从06-06-30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期,需氧量剧增,胚胎自温很高,而且
随着啄壳和出雏,壳内病原微生物在孵化器中迅速传播,此期的通过换气要充分。

为解决供氧和散热问题
,应采取以下措施。

1.避开在18日胚龄移盘到出雏盘。

可提前在17日胚龄,或延至19日胚龄时进行移盘。

2.啄壳、出雏时提高湿度,同时降低温度。

一方面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快,不利破壳出雏
;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别是出雏持续时间长时,提高湿度更为重要。

在提高湿度的同时应降低出
雏器的孵化温度,避免同时高温高湿。

19日胚龄~21日胚龄时,出雏器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7℃~37.5℃。


雏期间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左右。

3.注意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加大通风量。

4.保证正常供电,此期即使短时间停电,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万一停电的应急措施是:打开机
门,进行上下倒盘,并用体温表测蛋温。

此时,门表温度计所显示温度绝不能代表出雏器里的温度。

5.拣雏时间的选择,一般在60%~70%雏禽出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

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

出雏
后,将未出雏胚蛋集中移至出雏器顶部,以便出雏。

最后在拣1次雏,并扫盘。

6.观察窗的遮光。

雏鸡有趋光性,已出壳的雏鸡将拥挤到出雏盘前部。

不利其他胚蛋出壳。

所以观察窗应
遮光,使出壳雏鸡保持安静。

7.防止雏鸡脱水。

雏鸡脱水严重影响成活率,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所以雏鸡不要长时间06-06-30器里和放
在雏鸡处理室里,雏鸡不可能同一时刻出齐,即使较整齐,最早出的和最晚出的时间也相差32小时左右,
再加上分级、打针、鉴别等出雏后的一系列工作,时间就更长。

因此从出雏到送至饲养者手中,早出壳者
,可能已近48小时,所以应及时送至育雏室或送交用户
影响孵化因素
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小时)以后,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
量也逐渐增多。

这时如果通风不良,则造成孵化器内严重缺氧,即使将出壳的雏鸡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满足其对氧的需要,结果抑制了细胞代谢的中间过,使酸性物质蓄积体内,组织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发生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发生心肌缺氧、坏死、心跳紊乱和跳动骤停。

经测定每个胚蛋整个孵化期的耗氧量为4-4.5L,排出二氧化碳3-3.5L。

试验证明孵化器内含氧量下降1%,则孵化率下降5%;胚蛋周围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二氧化碳达1%时,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升高,畸形增多。

一般空气中正常的氧量可保持在20%-21%。

因此通风的关键是设法降低胚蛋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而通风换气的效果又与孵化设备的结构、孵化厅(室)的建筑设计以及孵化机内外环境有关。

比较影响孵化率的诸因素,温度是首位的,其次就应算是通风换气了。

为什么不少书中按温度、湿度、通风....排序,而非温度、通风、湿度呢?原因很简单,人工孵化的方法仿效于母禽抱蛋。

母禽抱蛋选在干燥的地方,鸟类多在树上,一次孵化的个数不多、故通风一事不必顾及太多;人工孵化就不同了,现代孵化器的容蛋量在数千数万个以上,如此,通风就显得重要要了,况且,前几年许多试验都证明无水孵化不影响或不太影响孵化率。

老式孵化器大都存在风扇数量少、转速低、分布不合理等弊病,不仅换气不彻底,存有死角,而且也不能将热源热量尽快而均匀地送至各处,使孵化器内温差偏大。

为此,应进行改造或更换新的孵化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