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摘要:西湖是中国著名的园林风景区之一,其园林植物配置对于保护、弘扬西湖园林的独特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西湖园林的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西湖园林的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 引言西湖作为杭州市的标志性景点,拥有多个园林景区,植物配置是西湖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湖园林的独特魅力,提高西湖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

2. 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是指植物在园林中所承担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首先,植物在园林中具有美化环境、增加园林景观的作用。

西湖园林的植物配置要注意选择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其次,植物在园林中具有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选择一些具有良好吸附和净化空气的植物品种,可以为西湖园林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

此外,植物还可以吸收污染物和噪音、调节气温等,为西湖园林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3. 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组成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组成是指西湖园林中所选择的植物种类。

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景观特点和区位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

首先,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可以选择适合该风格的植物种类。

比如,在中式园林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植物,如桂花、月季等。

其次,根据园林的景观特点,可以选择具有相应特点的植物种类。

比如,在水景区域可以选择适宜生长于水边的植物,如芦苇、荷花等。

最后,根据园林的区位环境,可以选择适应该环境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山区可以选择适应山地环境的植物,如松树、杉树等。

4. 西湖园林植物配置案例分析4.1 西湖苑西湖苑是西湖景区内的一个园林景点,以她独特的山泉、湖光和植物景观而闻名。

在西湖苑的植物配置中,注重了植物的丰富性和观赏性。

杭州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配置

杭州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配置

杭州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配置作者:王雪芬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1期王雪芬1,2(1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12;2杭州植物园,浙江杭州310013)摘要:通过实地调查,杭州西湖风景区内应用的水生植物有74种。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西湖风景区不同水体形式下水生植物的配置模式,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对策。

关键词:杭州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配置1杭州西湖风景区概况“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以西湖为中心的杭州西湖风景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在2011年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它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积约60km2,其中湖面6.5km2。

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等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将西湖连缀成了色彩斑斓的大花环,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致,阴晴雨雪独有情韵[1]。

2应用的水生植物种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笔者于2010年至2012年,对西湖风景区内的水生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

经统计发现,风景区内已有应用的水生植物为74种,隶属于35科56属,主要集中在睡莲科、禾本科、鸢尾科、天南星科等。

其中沉水植物8种,漂浮植物6种,浮叶植物8种,挺水植物52种。

风景区水生植物应用以挺水植物为骨干材料,辅以浮叶植物等。

漂浮植物因繁殖速度极快,生长空间难以控制而很少应用。

沉水植物则因其具有相对较大的进化水质的作用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调查,目前风景区内应用频度最高的前10种水生植物分别是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菖蒲(Acorus calamu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再力花(Thalia dealbata)、中华萍蓬草(Nuphar sinensis)、菰(Zizania latifoli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水葱(Scirpus validus)。

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景观植物配置的研究

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景观植物配置的研究

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景观植物配置的研究摘要:以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景观的配置特点为主线,论述了花境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目前西湖风景区花境的主要配置模式,针对目前该地区花境配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有利于营造出丰富的花境景观。

关键词:西湖景区,花境,植物配置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如何构建植物多样性一直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点。

早在30多年前,花境已经被引入中国的植物造景当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杭州西湖风景区的花港观鱼所采用的英国自然式园林的设计手法。

尽管其植物配置手法一直备受推崇,可从总体上看,花境在国内的发展相对缓慢,在花境设计及植物选择方面研究仍处于借鉴和模仿的起步阶段,存在很多弊端。

例如植物种类相对单一,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缺乏各观赏立面的动态变化,呆板单调的植物造型等。

随着植物花卉品种的不断引入,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花境将被更为广泛地运用在各城市公共环境当中,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1花境的概念随着花境在国内外运用越来越广泛,学者们对花境的定义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何为花境,花境一词最开始源于西方,英文为Flower border。

花,可供观赏的植物;境,地方,处所。

是指由花组成的境界,由可供观赏的植物组成的一处地方。

在《中国百科大词典》中认为,花境是在园林中由规则式的构图向自然式构图过渡的中间形式,其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种植床的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是由几何轨迹可循的曲线,主要表现植物的自然美和群体美。

随着花境的发展,学者们普遍把花境解释为花卉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式,通常以球根花卉、宿根花卉以及一、二年生花卉为主要材料,通过艺术抽象,提炼设计出宽窄不一,多以曲线为主的自然式花带;其平面外部轮廓多为带状,内部的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种植,其目的在于模仿现有自然界树林边缘地段各种野花自然的生长状态,表现植物搭配的群体美。

2花境的特点2.1植物种类繁多,来源广泛花境最主要的特点是种类繁多,一般选材以低维护、易管理的露地宿根花卉为主,并搭配常绿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等植物。

西湖植物配置共38页

西湖植物配置共38页

(2)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如:杭州——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丰富, 群落类型多样化 ①复层混交,层次丰富。 耐荫木本:竹柏、罗汉松、粗榧、米兰、九里香、 含笑、红背桂、油茶、海桐、构骨、紫竹、六月雪; 耐荫藤本:龟背竹、绿萝、合果芋、南五味子、球兰; 耐荫地被和蕨类:仙茅、一叶兰、水鬼焦、万年青、 麦冬、竹芋类、鸭趾草、巢蕨、肾蕨、观音莲座蕨。 (白兰花——米兰——茉莉 )
• 西湖风景区是春有桃,夏有荷,秋有桂, 冬有梅。如花港观鱼公园的春花有樱花, 海棠,夏景有广玉兰,紫薇;秋色有丹桂、 红枫;以常绿阔叶树为基调,四季苍翠一 般在一个局部或一个景点,突出一、两种 园林植物作为季相特色。
西湖四时之景
• 除了严格选择植物题材,还要认真研究分 析古人对植物题材的题吟,把植物加以性 格化,以及根据植物的形态,作各种象征 或比拟,引起人们对植物产生的移情联想 作用。如西泠印社,以松、竹、梅为主题, 来比拟文人雅士清高、孤洁的性格。岳坟 内的《精忠报国》影壁前种植血红色的杜 鹃花,寓意“杜鹃啼血”,表达对忠魂的 悼念。在墓园中种植树干低垂的盘槐,象 征哀悼。
• 杭州一带径路,极具田园之趣,也有山林意境, 如竹径、花径和各种小径的植物配置,有不少都 颇具效果。
• 在柳浪闻莺的草坪上,有一条宽约1.5米的石板小 路弯曲地穿过一个三、五成丛的自然式树丛,树 丛选用了树形粗犷、高大的枫杨、常绿朴素的香 樟和少量紫红色的小乔木紫叶李等三个树种。园 路穿过树丛,在高大浓荫的树下,自由地散置几 块石头,供游人小歇,盛夏时节,坐于石上,凉 风习习,在视线范围内,看不到人工雕琢之景, 好象置身于自然的田野之中。
五、植物与建筑、山水、园路的配植
(二)植物与建筑的配植 1、植物给建筑以遮荫,突出园林主题

西湖植物配置

西湖植物配置

(2)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如:杭州——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丰富, 群落类型多样化 ①复层混交,层次丰富。 耐荫木本:竹柏、罗汉松、粗榧、米兰、九里香、 含笑、红背桂、油茶、海桐、构骨、紫竹、六月雪; 耐荫藤本:龟背竹、绿萝、合果芋、南五味子、球兰; 耐荫地被和蕨类:仙茅、一叶兰、水鬼焦、万年青、 麦冬、竹芋类、鸭趾草、巢蕨、肾蕨、观音莲座蕨。 (白兰花——米兰——茉莉 )
西湖风景区常见植物
(1)各有千秋的植物配置特色

• 苏堤:以多配置垂柳及春季花卉,发挥其“六桥烟柳”, “苏堤春晓”的特色;
• 白堤:以“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桃柳为主景; • 曲院风荷: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
品种荷花为主景,紫薇、鸢尾为配景,突出夏景; • 云栖:以“一径万竿绿参天”的竹径为主景; • 花港观鱼:以牡丹为主景,增壁芍药园; • 柳浪闻莺:以垂柳为主,海棠、月季为配景; • 三潭印月:突出大叶柳的“柳塘清影”特色,并配植睡
– 静态的水:湖、池等
– 动态的水:河、溪、涧、瀑、泉等。
(1)湖与植物配植
• 如杭州西湖沿岸绿化
• 水边植物应能增加水体的静态美感,不应过分绚丽,应以宁静、 幽深、含蓄为主。
(2)池与植物的配植
西湖环湖的秋色是以悬铃木的黄色,夕照山的红叶林与三 潭印月和曲院风荷一带的水杉形成的。特别是宝石山下的 一层橙黄色的悬铃木行道树,好象一条锦带,紧系在以保 俶塔为主境的锦袍上一样,周围还有枫香、无患子,槭树 及香樟等组成的红、黄、绿色、色彩十分丰富。
• 两条线不宜平直,也不宜过于曲折。垂直 的方向要参差不齐,水平方向要前后错落, 有高低、明暗,前后衬托。
(三)藤木配植: • A绿化墙面(地锦、凌霄); • B棚架材料,如灯柱、拱门(紫藤,金银花); • C绿化枯树(古树枯死,不便移走的,可以绿化); • D点缀假山(在非观赏面爬攀缘植物); • E灌木栽植(紫藤); • F地被(不提供支架)。

近水区植物配置

近水区植物配置

滨水绿地植‎物配置(杭州)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纵观杭州水‎体,不外乎湖、池等静态水‎景以及河、溪、涧、瀑、泉等动态水‎景,园林设计师‎针对不同滨‎水绿地,应用了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满足了各项‎功能的要求‎。

1.湖滨植物配‎置湖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景,西湖更是杭‎州园林中最‎出色的景观‎.沿湖非常重‎视突出季相‎景观.春天,沿湖桃红柳‎绿,垂柳、悬铃木、水杉、池杉等新叶‎一片嫩绿;碧桃、东京樱花、日本晚樱、垂丝海棠、溲疏、迎春等花卉‎争奇斗艳。

秋天,色叶树种更‎是绚丽多彩‎,鸡爪槭、三角枫、红枫、红羽毛枫、乌桕、枫香、重阳木等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或红紫‎色;而无患子、悬铃木、银杏、水杉、落羽杉、池杉、紫荆等呈现‎出金灿灿的‎黄色和黄褐‎色。

沿湖景点的‎另一特色是‎十分注重湖‎岸线条的变‎化。

大部分水域‎,湖面辽阔,视野开广,这时水面就‎会变得有点‎平直,但如配置各‎种色彩与线‎条的植物,则可收到景‎观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湖在水体‎中设堤、岛,首先已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感,其次在岸边‎种植高耸的‎水杉或雪松‎林与低垂水‎面的垂柳。

从而与平直‎的水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树荫下‎轻拂水面的‎蔷薇、云南黄馨、金钟花等灌‎木丛又柔化‎了岸线,丰富了色彩‎。

2.池边植物配‎置池也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水体之一,特别是在较‎小的庭园里‎,水体的形式‎经常表现为‎池。

为了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植物配置常‎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空间,增加层次。

杭州的公园‎内处处有池‎,其他滨水绿‎地的水体也‎经常有池存‎在。

因此,分析池的植‎物配置是研‎究杭州滨水‎绿地植物配‎置的一大要‎点。

杭州园林中‎对于池边的‎植物配置方‎式各异,各具情趣。

如同处植物‎园分类区内‎的两个水池‎。

一个位于裸‎子植物区,其植物配置‎选择了最耐‎水湿的水松‎植于浅水中‎,原产于北美‎沼泽地的落‎羽杉和池杉‎植于水边,对于较不耐‎湿,又不耐干的‎水杉植于离‎水边较远处‎,最后又补植‎了常绿的日‎本柳杉作为‎背景。

潮州西湖植物配置研究报告

潮州西湖植物配置研究报告

潮州西湖植物配置研究报告
[潮州西湖植物配置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潮州西湖植物配置的研究,探讨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植物种类和布局,达到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地区的植物分布、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料,对潮州西湖植物配置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

2. 实地调查:对潮州西湖的地理环境、土壤类型、气候条件进行调查,收集植物样本进行分类和分析。

3. 统计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适合潮州西湖生长的植物种类和布局。

三、研究结果:
1. 植物种类:经过调查和分析,潮州西湖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主要有杜鹃花、樱花、荷花、红豆杉等。

这些植物在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上都能适应潮州西湖的生长要求。

2. 植物布局:根据潮州西湖的地形和绿化需求,提出了植物布局建议。

通过在湖岸边种植红豆杉和松树等针叶植物,可以增加绿色植被覆盖面积,并起到保护河岸的作用。

在湖心岛上布置荷花池和花坛,增加花卉种类,美化湖景。

同时,在湖畔林地中种植杜鹃花和樱花等落叶乔木,增加色彩变化,打造四季景观。

四、研究建议:
1. 保护生态环境: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要重视对潮州西湖的生态环境保护,避免破坏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

2. 多样性布局: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根据地形和环境特点,选取多种植物组合,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丰富景观效果。

3. 定期维护:配置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植物养护和修剪,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以上是关于潮州西湖植物配置的研究报告,希望能对美化潮州西湖环境、保护生态、提升生活品质提供参考和指导。

《西湖植物配置》课件

《西湖植物配置》课件

《西湖植物配置》PPT课 件
西湖植物配置是西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件将介绍西湖植物配置的原 则、不同区域的植物种类以及配置要点,帮助大家了解西湖独特的生态环境。
西湖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景观吸引力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增 加西湖景区的吸引力, 吸引更多游客来参观。
生态保护
正确的植物配置可以保 护西湖的生态环境,维 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 衡。
通过色彩、形态和布局的 协调,营造出和谐统一的 整体效果。
小品搭配的注意 事项
在植物配置中,小品搭配 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注 意选择适合的小品,使其 与主要植物相得益彰。
小品可以是石雕、花坛、 景观灯等,用以增加景观 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总结
• 西湖植物配置独具特色,是西湖景区的一大亮点。 • 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尊重自然,注重生态保护。 • 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植物配置,保持景观的新鲜感。
文化传承
西湖植物配置承载着深 厚的文化意义,体现了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 髓。
入口处植物布置的原则
• 引导游客视线 • 营造宜人氛围 • 提示游客进入景区 • 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西湖区域植物配置
湖边植物
湖边植物包括美丽的荷花、 睡莲、菖蒲和黄菖蒲,为西 湖增添了浓厚的水乡风情。
山岩植物
山岩植物分布于青石山脊、 虎跑岩、三潭印月和过虎山 横径等地,为西湖增添了独 特的山水韵味。
林荫植物
林荫植物主要包括柳树、茶 花、楠木和桂花,为西湖提 供了清凉的绿应考虑其对西 湖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避 免种植过于耐旱或耐寒的 物种。 例如,湖边植物应具备对 湿润环境的适应能力。
植物与景观的协调
植物与周围景观之间应有 一定的协调性,既要突出 植物的美感,也要与建筑、 山水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植物与建筑、山水、园路的配植
(二)植物与建筑的配植 植物给建筑以遮荫, 1、植物给建筑以遮荫,突出园林主题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 岳庙的《精忠报国》影壁下种杜鹃花,是借“ 岳庙的《精忠报国》影壁下种杜鹃花,是借“杜鹃啼 之意, 血”之意,以杜鹃花鲜红浓郁的色彩表达后人对忠魂 的景仰与哀思。 的景仰与哀思。这也是借助植物加强主题含意的一种 手法。 手法。
• 花港观鱼南部有一条港叉,宽约3米,两岸 临水际全部种植大叶柳,枝干倾向水面, 近水树根常暴露在水面,港面平静,柳影 倒曳,水质清冽如镜,扩大了小港的空间, 增加了小港的透视景深,因而构成了小中 见大的“柳港”意境
如诗如画的倒影
(五)水边绿化树种选择
• 我国从南到北常见: • 水松、蒲桃、小叶榕、高山榕、水翁、紫花羊蹄 甲、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 大叶柳、垂柳、旱柳、水冬瓜、乌柏、苦楝、悬 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 桑、拓、梨属、白蜡属、海棠。香樟、棕搁、无 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棒棠、夹竹 桃、桧柏、丝棉木等。
行进中起到步移景异的作用。园路本身常 常也就是景,有时变化多样,似路非路。 没有整齐的路缘,也不一定要种成排成行 的行道树。布局要自然。灵活而富有变化, 常用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皮等均 可采取多层次地结合,使其构成具有一定 情趣的园路景观
• 杭州一带径路,极具田园之趣,也有山林意境, 如竹径、花径和各种小径的植物配置,有不少都 颇具效果。 • 在柳浪闻莺的草坪上,有一条宽约1.5米的石板小 路弯曲地穿过一个三、五成丛的自然式树丛,树 丛选用了树形粗犷、高大的枫杨、常绿朴素的香 樟和少量紫红色的小乔木紫叶李等三个树种。园 路穿过树丛,在高大浓荫的树下,自由地散置几 块石头,供游人小歇,盛夏时节,坐于石上,凉 风习习,在视线范围内,看不到人工雕琢之景, 好象置身于自然的田野之中。
如花港观鱼牡丹园南路,一边以碧桃、海桐、 如花港观鱼牡丹园南路,一边以碧桃、海桐、 柏木形成屏障,碧桃枝干下为杜鹃、海棠, 柏木形成屏障,碧桃枝干下为杜鹃、海棠,路 缘经常变换着各色草花 。
(二)四季景色的季相变化,突出一季,兼顾三季 四季景色的季相变化,突出一季, • 如:西泠印社
(一)合理应用植物材料围合空间 • 1、开放型的空间 • 2、半开放型空间: • 3、封闭空间 • 4、冠下空间(覆盖空间) • 5、竖向空间
(三)藤木配植: 藤木配植: • A绿化墙面(地锦、凌霄); • B棚架材料,如灯柱、拱门(紫藤,金银花); • C绿化枯树(古树枯死,不便移走的,可以绿化); • D点缀假山(在非观赏面爬攀缘植物); • E灌木栽植(紫藤); • F地被(不提供支架)。
(一)植物与园路的配植
在西湖沿岸,园路约占总面积的 在西湖沿岸,园路约占总面积的12-18%, ,
(二)林缘线、林冠线的处理要有变化有韵 林缘线、 律 • 林缘线(水平) :树冠在地上的投影。 林缘线(水平) 树冠在地上的投影。 • 林冠线(垂直) :树冠的边界。 林冠线(垂直) 树冠的边界。 • 两条线不宜平直 , 也不宜过于曲折 。 垂直 两条线不宜平直, 也不宜过于曲折。 的方向要参差不齐, 水平方向要前后错落, 的方向要参差不齐 , 水平方向要前后错落 , 有高低、明暗,前后衬托。 有高低、明暗,前后衬托。
植物与建筑配植时,应注意周围建筑环境的 植物与建筑配植时,应注意周围建筑环境的 协调,特别是: 协调,特别是: 1)建筑背面: 2)建筑前面: 3)墙面: 4)角隅: 5)室内栽培: 6)屋顶栽培:
西湖中各类水体的植物配植 西湖的水面面积约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 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 深处在 5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湖南北长3.3公里, 东西宽2.8公里。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 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5)河与植物配植 ) (6)堤、岛与植物配植 )
堤:杭州的苏堤、白堤,杨公堤 小岛 : 杭州三潭印月
(四)水边的植物配植
1)树种选择:首先满足生态习性,再选择姿态。 树种选择: 2)植物体量与水面关系 3)色彩 栽植方式: 4)栽植方式:忌等距离栽。与湖边园路有关。注意 倒影。 泊岸: 5)泊岸:自然式,规则式。
• 西湖风景区是春有桃,夏有荷,秋有桂, 冬有梅。如花港观鱼公园的春花有樱花, 海棠,夏景有广玉兰,紫薇;秋色有丹桂、 红枫;以常绿阔叶树为基调,四季苍翠一 般在一个局部或一个景点,突出一、两种 园林植物作为季相特色。
西湖四时之景
• 除了严格选择植物题材,还要认真研究分 析古人对植物题材的题吟,把植物加以性 格化,以及根据植物的形态,作各种象征 或比拟,引起人们对植物产生的移情联想 作用。如西泠印社,以松、竹、梅为主题, 来比拟文人雅士清高、孤洁的性格。岳坟 内的《精忠报国》影壁前种植血红色的杜 鹃花,寓意“杜鹃啼血”,表达对忠魂的 悼念。在墓园中种植树干低垂的盘槐,象 征哀悼。
– 静态的水:湖、池等 静态的水: – 动态的水:河、溪、涧、瀑、泉等。 动态的水: (1)湖与植物配植 • 如杭州西湖沿岸绿化 • 水边植物应能增加水体的静态美感,不应过分绚丽,应以宁静、 幽深、含蓄为主。
(2)池与植物的配植
西湖环湖的秋色是以悬铃木的黄色,夕照山的红叶林与三 潭印月和曲院风荷一带的水杉形成的。特别是宝石山下的 一层橙黄色的悬铃木行道树,好象一条锦带,紧系在以保 俶塔为主境的锦袍上一样,周围还有枫香、无患子,槭树 及香樟等组成的红、黄、绿色、色彩十分丰富。
二、西湖景区树木的配植原则
1、根据城市、绿地的性质,发挥园林植物的 根据城市、绿地的性质, 综合功能
2、符合自然规律,满足生态要求,处理 符合自然规律,满足生态要求, 好种间关系
3、符合园林设计的审美观点(科学性与艺术性结 、
合)
(3)满足立意要求,注重意境创造 )满足立意要求,
平湖秋月 西湖秋月之夜,视野开阔, 于此纵目眺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 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前人有诗云:“月冷寒泉凝 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小中见大’ 。植物配植常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空 间,增加层次。 杭州植物园百草园
(3)溪、涧、峡与植物配植
《画论》中曰:“峪中水曰溪,山夹水曰涧”。 杭州玉泉溪 杭州太子湾公园
(4)泉与植物配植 )
杭州西冷印社的`印泉’ 人工泉池如西泠印社的“印泉”,为人工开凿 而成泉池,面积仅1米2,池深不到1米,位于 1 2 1 去山顶的交叉路口处,池北为石壁,上刻“印 泉”二字。池边砌石夹以书带草,池旁种有一 丛慈竹、棕榈,皆为常绿单子叶植物,显得简 洁、雅静。
• • • •
春季有:梅花、玉兰、桃花、杜鹃花等; 夏季有:石榴、含笑、紫薇、栀子等; 秋季有:桂花、槭、三角枫等; 冬季有:腊梅、南天竹、构骨冬青等。
秋季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冬季 银装素裹 童话世界
(2)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 借鉴当地植被,
如:杭州 杭州——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丰富, 杭州 群落类型多样化 ①复层混交,层次丰富。 耐荫木本:竹柏、罗汉松、粗榧、米兰、九里香、 含笑、红背桂、油茶、海桐、构骨、紫竹、六月雪; 耐荫藤本:龟背竹、绿萝、合果芋、南五味子、球兰; 耐荫地被和蕨类:仙茅、一叶兰、水鬼焦、万年青、 麦冬、竹芋类、鸭趾草、巢蕨、肾蕨、观音莲座蕨。 米兰——茉莉 ) (白兰花——米兰 白兰花 米兰 茉莉
西湖风景区常见植物
(1)各有千秋的植物配置特色
• • • • • • • • • • 苏堤:以多配置垂柳及春季花卉,发挥其“六桥烟柳”, “苏堤春晓”的特色; 白堤:以“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桃柳为主景; 曲院风荷: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 品种荷花为主景,紫薇、鸢尾为配景,突出夏景; 云栖:以“一径万竿绿参天”的竹径为主景; 花港观鱼:以牡丹为主景,增壁芍药园; 柳浪闻莺:以垂柳为主,海棠、月季为配景; 三潭印月:突出大叶柳的“柳塘清影”特色,并配植睡 莲、观赏芦荻等水生植物; 夕照山:以“更兼乌桕与月枫”的红叶为主景; 五云山:有千年古银杏树,以银杏林为主;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配置的原则: • 功能上的综合性, • 生态上的科学性, • 配植上的艺术性, • 风格上的地方性, • 经济上的合理性。 • 风格她瑰丽的自然风光和灵秀的人文景观。如今,这个千古美人又将经历一次重 新梳妆:统称为三大项目的西湖环境综合保护工程———“西湖西进”、“新湖滨景区”、“梅家坞 茶文化休闲旅游项目”规划方案,在杭城市民的翘首期盼下终于浮出水面。 对于西湖,这不仅是 一次还原和恢复,更是一次文化的积淀;对于杭州,这不仅是丰厚了西湖景观,更意味着城市形象的 提升。 一段厚积薄发的历史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有识之士提出要对西湖进行一次疏浚 而“西湖西进”这个概念的提出,可追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西湖总体规划方案”。 西湖这颗 明珠,实际上是一个由大量泥沙日积月累积淀而成的泻湖。泥沙的不断淤积是西湖“成长”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现象。早在唐代,白居易在杭为官之时,西湖中的泥沙淤积得无法承受,于是就着手进行 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淤。在疏浚过程中,大量的淤泥无法运走。于是,白居易用其特有的诗人气质和想 像力,将淤泥集中堆放,在湖中拦出一条堤坝,后经后人整修形成了现在的白堤。 岁月流逝了约 两百多年,北宋时期,苏东坡仿照白居易做法,将西湖淤泥疏浚出来又堆积出一条堤来,形成现在的 苏堤。 在这一次次的疏浚过程中,淤泥沿山堆放并逐渐铺展开来,于是,原本山水相连的景致改 变了,山离水越来越远。 清乾隆年间,一些老百姓将堆积起来的淤泥整平成粮田,由于能够给国 家带来税收,地方官员也就没有过问。就在那时,杨公堤以外的田地都被政府承认了,以内的就成了 现在的西湖,延续至今。 在西湖的成长史上,人文与自然始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是聪慧的人 们一次又一次造就了“湖不大但平坦,山不高却层次分明”的独特西湖景致。 如今当光阴又走过两百 多年时,我们再看西湖,确实又到了该疏浚整治的时候。周为说,目前的西湖虽然风景如画,但仍有 不足之处。如西面青山与湖水地交融不够;水景秀美有余幽深不足;水质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重新装扮西湖的方案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招标、调研、商讨、征询意见、数易方案 所有的参与者都深深意识到肩上责任的沉重。 “三大项目规划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这是一次厚 积薄发的过程。” 一次社会整合的过程 如果说,“还湖于民、还绿于民”的西湖南线整合工程 是为广大杭州老百姓重现了一个别具风情的新景致,那么包括西湖西进工程、新湖滨景区、梅家坞文 化休闲旅游项目在内的西湖环境综合保护工程,则不仅仅是要再现一个景观,更是要重新整合一个社 会形态。 “工程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把这几个区域的景观、文化、交通、设施、民生等有机地结合 起来。” 在规划方案中,专家们建议,对现今分布在西山路一带的许多单位机构进行一次整合, 搬迁与旅游业无关的单位,将饭店、宾馆等旅游资源进一步向社会开放。打开围墙,让这里的山色景 致与人文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 复建的杨公堤将着力营造出一种亲水、亲山的环境氛围,形成独 特的“堤在水中,水在堤中”的景致。为了达到这种设计效果,专家们建议对杨公堤一带的交通精心 规划。青石板铺就的堤面,东侧为环湖电瓶车、自行车行驶道,西侧汽车道,限制车速。此外,还计 划在龙井、五老峰、满陇桂雨一带建隧道,形成西湖内环线,从而缩减西山路的交通功能。专家们的 设想是:“所有经过这里的人们,都沉醉在山色中,缓缓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