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早发冠心病和年轻心肌梗死的关系
冠心病的风险评估

冠心病的风险评估冠心病的风险评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所致。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对于冠心病的风险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评估方法。
一、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包括不可改变的和可改变的因素。
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等。
可改变的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良和精神压力等。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男性在45岁以上,女性在55岁以上,都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2. 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冠心病,但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冠心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3. 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冠心病的患者,那么个体患上冠心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4.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5. 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6. 高胆固醇:高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7. 糖尿病:糖尿病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8. 肥胖:肥胖会导致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9.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10. 饮食不良: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会导致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11. 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心理紧张、血压升高等,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二、冠心病的风险评估方法冠心病的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个体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来预测其患上冠心病的风险。
目前,常用的冠心病风险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1. 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冠心病风险评估模型之一。
该模型是基于美国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的数据建立的,可以预测10年内患上冠心病的风险。
中心小学控烟宣传材料

中心小学控烟宣传材料(1)吸烟与冠心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吸烟对冠心病是一个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它和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有协同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比不吸烟的人冠心病的死亡率高70%,而且吸烟的支数愈多,年限愈长,开始吸烟的年龄愈早,烟雾吸入支气管愈深,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愈大,死亡率愈高。
有关专家和学者认为,烟草及其燃烧的烟雾中会有多种化合物与冠心病发病有关者,主要为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的作用可能比尼古丁更为重要,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约比氧大250倍,血液中一氧化碳增多能使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减低,造成器官缺氧。
在患冠心病者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
此外,氮氧化物可与氧结合,使氧含血红蛋白减低。
另外,硫氰酸盐能抑制细胞呼吸,促进尼古丁、一氧化碳对心脏和血管的损害。
据报道,宣传控制吸烟起步较早的美国,这方面已收到初步成效。
1965-19 82年间,美国男性吸烟率已由52.1减至37.9%,女性由34.2%减至29.8%,通过控制吸烟,增加活动量和饮食控制等措施,美国的冠心病死亡率从1936-1980年降低了30%,而我国的冠心病患病率却在逐年增加,并在医院住院的心脏病者构成比例中已占首位,这与吸烟者增多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要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一定要下决心戒烟!控烟与呼吸系统疾病鼻、烟、气管、支气管、大量的肺泡组织组成了呼吸器官,它们还形成了一个能够通向外界的通道,称为呼吸道。
香烟烟雾首先接触的是娇嫩的呼吸道粘膜,干热的烟雾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同时又使这些粘膜变得十分干燥,并慢性充血。
为了使呼吸道粘膜继续保持湿润、粘膜细胞代偿性地分泌过量的粘液,这些过量的粘液排出体外,就是平常的痰液,长期吸烟者普遍有慢性咳嗽、痰多。
此外,烟雾中的烟尘微粒比空气中的微粒多5万倍,而且烟尘微粒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它们可使纤毛中毒、受损,可使分泌的粘液发生凝固,从而使纤毛和粘液失去抵抗和保护的功能。
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手册

冠心病二级预防手册冠心病概述: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脏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者血管痉挛,使得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心脏的血液供应减少,引起心脏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这样,心脏的功能发生异常,浮现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为1900 万人,其中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冠心病及脑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每年有260 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 13 秒就有一人因此而死亡。
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年轻化,心血管疾病问题将日益突出。
大约70%的冠心病死亡和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已确诊冠心病患者发生或者再发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机会比无冠心病病史者高出4-7 倍。
心血管疾病是可怕的,但最大的惨剧在于它本是可以预防的。
尽管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彻底治愈冠心病,但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已经充分证实:对冠心病患者坚持实施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即冠心病二级预防,可以有效防止或者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冠脉性猝死的发生。
美国近 30 年人均寿命延长了6 年,其中 3.9 年归功于心血管危(wei)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稳定性决定,与冠心病的危(wei)险因素密切相关,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心率加快、精神应激等因素均可导致斑块不稳定。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据显示,通过有效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综合控制多种危(wei)险因素,促使易损斑块稳定,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所以,对于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坚持依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要求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用药,就有望预防诸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性猝死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冠心病的日常护理: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和

冠心病的日常护理:戒烟限酒,保持心态平和1.冠心病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冠心病的人应该吃哪些2.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调养?4.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吗?得了冠心病还能治好吗?5.冠心病要如何护理,保养!6.冠心病应该怎么养护?冠心病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冠心病的人应该吃哪些冠心病是属于慢性疾病,治疗需要漫长的过程,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平时的养生也需要非常注意。
1、早睡早起;2、平和心态,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易诱发心绞痛3、合理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盐低糖饮食4、戒烟限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死、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用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
烈性酒在禁忌之列。
不宜喝浓茶、咖啡;5、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过度劳累;6、适度锻炼:适量运动,不要过于劳累,剧烈就可以7、积极治疗:禁忌盲目停药,调整药物用量1983年的时候,匈牙利的霍尔瓦特伊斯特万教授研究发现胆固醇增高的原因是人体的胆固醇抗原大量减少,形成胆固醇抗体的不足,造成胆固醇代谢紊乱,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壁上不断沉积,从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和各种退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因此,向人体内补充相应的胆固醇抗原,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多种退化性疾病的关键所在。
该方案是使用患者自身的血清进行胆固醇抗原的培植,然后注入患者的静脉。
(过程是采集血液进行培植,然后培植过的血清分九次注入患者体内。
因为所注入的胆固醇代谢抗原是身体的一部份,因此从不引起过敏性反应或副作用。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冠心病虽然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病,但冠心病患者如果了解冠心病注意事项后并严格按照冠心病注意事项所罗列的方法调节饮食起居,冠心病患者一样可以带病延年。
那么冠心病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首先,冠心病患者平时要注意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
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少吃肉,多吃鱼和豆制品,多吃蔬菜和水果。
年轻人胸痛,当心急性心肌梗死

年轻人胸痛,当心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患者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常伴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然而有资料显示:1990年到2019年我国年轻人急性冠心病发病人数增加36%,25-34岁因急性心梗死亡的青年人,占所有心肌梗死死亡人数的37%;而35-44岁因急性心梗死亡的中年人,占所有心梗死亡人数的28%。
急性心肌梗死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年轻人知晓率偏低,所以有必要对急性心肌梗死年轻化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当胸痛发作后认识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及时就医和日常生活做好预防措施。
一、何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坏死,通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所支配心肌细胞严重而持续缺血、损伤、坏死。
患者常常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常会危及生命。
年轻人常无既往病史,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血管急性狭窄或闭塞但侧支循环较少,遭遇急性心肌梗死后可能更加凶险,发作后易出现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需及时就医。
图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剧烈胸痛伴大汗二、急性心肌梗死为什么会找上年轻人?目前研究发现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如家族性胆固醇血症、冠状动脉畸形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1.大量吸烟、酗酒:研究表明在吸烟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中很常见,吸烟可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增加7倍。
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吸烟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且可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和原位血栓形成,导致不稳定斑块和斑块破裂。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脂异常以及血小板聚集增加,从而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2.精神因素、慢性疲劳(持续熬夜或过度劳累)及长期高压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竞争激烈,年轻人长期面临焦虑抑郁状态、过度劳累或熬夜等亚健康状态,可导致精神心理应激反应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对血压、血脂、血糖均产生显著影响,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易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吸烟与男性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病因学的相关性研究

吸烟与男性早 发冠心病 的临床病 因学 的相关性研究
王 宁夫 , 鲁
[ 摘
明, 谢 剑昶 , 高 炎
纳入 2 7 0例经 冠状动脉 造影确 诊为 P C A D患
要] 目的 探讨 吸烟 与男 性早发冠 心病 ( P C A l D ) 的关系 。方法
者, 其中男性组 1 5 8 例 和女性组 1 1 2 例, 对两组 常见心血管危 险因素 ( 吸烟 史 、 高血 压 、 糖 尿病 、 早 发冠心病 家族史 、 血
o f 2 7 0 p a t i e n t s d i a g n o s e d a s c o r o n a r y a n g i o g r a p h y w e e r iv d i d e d i n t o m a l e g r o u p( n =1 5 8 ) nd a f e m l a e g r o u p( n =1 1 2 ) .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0 f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e e r a n a l y s e d.R e s u l t s T h e r e w a s si a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e r e n c e i n a v e r a g e ge a b e we t e n t h e ma l e a n d f e ma l e g r o u p s( P<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8 1 6 X. 2 0 1 3 . 0 6 . 0 7
T h e S t u d y o f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mo k i n g a n d t h e P a t h o g e n y f o P r e ma t u r e Co r o n a r y Ar t e r y D i s e a s e i n M _ a ] e P a i t e n t s .
冠心病科普知识讲座

有并发症时应选用对相应靶器官有保护的药物
5
答案:不可以!!
可以随意选用降压药物吗?
所有降压药都只有在服药期间才有效。如果血压正常就停药,那么血压或早或晚将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降压药需长期服用。选择适合的药物,将血压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才能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答案:不可以!
血压降至正常 就可停药吗?
每日运动一次。
每次运动达标保持30分钟以上。
至少每周运动5次。
达标心率计算:年龄+运动心率=170次/分。
1.运动的“1357”原则
“超重是我国人口心脑血管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也就成为降低心脑血管患病率的重要策略之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张健
02
进一步明确的检查
01
01
02
03
药物治疗,也叫内科保守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治疗方法
停止所作的任何活动,原地休息;
01
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交心丸;
02
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 或向周围的人求助。
03
如果犯病怎么办?
自己少受罪 家人少受累 节省医疗费 造福全社会
2.心脑血管健康与体重
1、超重导致高血压风险; 2、关注体重更要关注体型; 3、瘦人也会得心脑血管疾病;
3.控制体重
肥胖是引起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诱发原因,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最好以每月减轻1~2kg为宜;同时坚持降体重的饮食原则,即低mp; 公路与国家
动脉硬化发展示意图
动脉硬化几乎是人人都会发生的!
正常的动脉VS患病的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赵茂荪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7(0)17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45例≤40岁青年AMI患者与50例≥60岁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等.结果青年组男性比例、吸烟、饮酒、AMI家族史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绞痛的比例显著高于
青年组(P<0.05).青年组单支血管病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双支和多支血管病变率、LCX和RCA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AMI患者与老年AMI患者发
病危险因素差异明显,青年AMI与吸烟、饮酒及冠心病家族史等相关,老年AMI患
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相对更高,且冠脉病变程度更严重.
【总页数】2页(P2218-2219)
【作者】赵茂荪
【作者单位】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晋城0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
析4.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烟与早发冠心病和年轻心肌梗死的关系
[关键词]吸烟;早发冠心病;年轻心肌梗死
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是指患者冠心病发病年龄较轻,男性40岁的冠心病组中,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
Yasar[14]等的研究认为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吸烟、肥胖两项危险因素更明显,而女性患者中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比男性患者更突出,其中糖尿病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有着促进作用。
3.2 早发冠心病的特征:
3.2.1 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早发冠心病患者大多有良好的心肺基础状态,心肺功能普遍较晚发冠心病者好[15]。
发病前,患者多无反复心绞痛病史,大多骤然起病,多有熬夜、劳累、情绪激动、短时间内大量吸烟等诱因,早期患者有胸闷、胸部隐痛不适,病情进展迅速,多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病情凶险,需要及时的介入或溶栓治疗。
心律失常是ACS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室速、室颤多见,可能与前降支受累和缺少侧枝循环代偿有关。
3.2.2 早发冠心病的血管特征: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含大量脂质,而纤维组织的含量较少,这种易损斑块极不稳定,极易破裂诱发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
吸烟者主动脉内膜表面纤维斑块及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条纹受累程度均高于非吸烟者,Ta raboanta的研究发现,利用无创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 ckness,IMT)及斑块负荷有利于早发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16]。
与晚发冠心病患者相比较,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小,血管内皮粥样硬化没有发展到弥漫的地步,通常以单支病变为主[17],累及三支病变较少。
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多累及前降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和回旋支[18],病变程度相对轻且以偏心性病变多见。
3.2.3 年轻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年轻AMI发病率占AMI患者的3%~6%[19]。
Che n等[4]报道台湾一组<45岁的年轻AMI患者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其中吸烟者占69.3%,高胆固醇血症为77.3%,高血压为30.7%,糖尿病为15.3%,提示吸烟和高胆固醇血症是年轻AMI患者最突出的危险因素。
年轻AMI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具有高发及聚集倾向,即一例患者具有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大多数年轻AMI患者具有超过1项的危险因素。
Teixeira[20]统计年轻AMI患者中69%的患者表现为ST段抬高型AMI,20%为非ST段抬高型AMI,9%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出院前超声检查提示66.1%的患者左室功能正常,8.9%的患者有严重左室功能不全。
年轻AMI患者预后较好,住院再发病率、死亡率低,Killip泵功能分级III或IV级可以预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21]。
3.3 吸烟对早发冠心病预后的影响:WHO心血管疾病倾向和决定因素的多国监测(MONICA) 项目的数据提示:年龄为35~39岁的非致命性AMI患者中吸烟者达80%,其中男性吸烟者患非致命性AMI的可能性几乎是同年龄非吸烟者的5倍,在35~39岁年龄组中至少60%AMI患者吸烟是独立或实际风险因素。
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3倍左右,但40岁以下年轻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增加,约7倍于不吸烟者。
吸烟对早发冠心病有明确的致病性作用,且吸烟引起的首次AMI的相对危险随吸烟量呈剂量依赖性增高,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AM I早发8~13年[22]。
早发冠心病人群因发病前有较好的心肺基础,及时的介入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预后佳。
但早发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不理想,尤其戒烟成功率低,不利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Pineda J等认为,吸烟、左室射血分数or=40years old[J]. Anadulo Kardiyol Derg,2007,7(2):124-12 7.
[14]Yasar AS, Turhan H, Basar N, et al. Comparison of major coronary risk fact ors in female and male patients with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Act a Cardiol,2008,63(1):19-25.
[15]赵立群,王归真,马思蕊,等.男性吸烟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特点[J].临床医学,2 008,28(1):43-45.
[16]Taraboanta C, Wu E, Lear S, et al.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subjectswith family history of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se[J]. Am Heart J,2008, 155(6):1020-1026.
[17]Satyendra T, Sudeep K, Aditya K, et al.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 North India: an angiography study of 1971 patients[J]. India Heart J,2005,5 7(4):311-318.
[18]Wang MH, Lee WL, Wang KY, et al. Shon_term follow_up results of drug_eluti ng stenting in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atherosc lerotic risk factors[J]. J Chin Med Assoc,2008,71(7):342-346.
[19]Diaz_Buxo JA, Gotloib L. Agent’s thatmodulate peritonealmem_brane struct ure and function[J]. Perit Dical Int,2007,27(1):16-30.
[20]Teixeira M, Sa I, Mendes JS, et al.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young adult s[J]. Rev Port Cardiol,2010,29(6):947-955.
[21]Chua SK, Hung HF, Shyu KG, et al. Acute ST_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 n in young patients: 15 years of experience in a single center[J]. Clin Cardio l,2010,33(3):140-148.
[22]Shiraishi J, Kohno Y, Yamaguchi S, et 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
oung Japanese adul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in_hospital outcome[J]. CircJ,2005,69(12):454-458.
[23]Pineda J, Marin F, Roldan V, et al.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biomarkers aft er a prematur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Int J Cardiol,2010,143(3):249-254.
[24]Teo KK, Ounpuu S, Hawken S, et al. Tobacco use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 rction in 52 countries in the INTERHEART study):a case control study[J]. Lance t,2006,368(9536):64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