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六代导演电影的叙事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六代导演电影的叙事策略

中国第六代导演电影的叙事策略

对于中国“第六代导演”而言,近两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众多青年才俊所执导的一大批影片如《可可西里》(陆川)、《世界》(贾樟柯)、《青红》(王小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徐静蕾)、《茉莉花开》(侯咏)、《自娱自乐》(李欣)等,相继在国内影院公映,有的影片还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如近期贾樟柯《三峡好人》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第六代导演”确是迸发出了积蓄已久的能量,“真正浮出了水面”。于是乎,“第六代导演”给人们的印象已不再是“地下电影”的制造者,而是个性彰显、生机勃勃的年轻的电影创作群体。

尽管第六代导演的影片,由于个人化情绪化叙述浓重、题材视野相对狭窄、缺乏故事性和娱乐性效果,而在票房上没有取得如“第五代导演”作品那样的骄人的业绩,然而,他们在影片中对于社会边缘状态人的日常人生百态的描绘,对于苦涩生命原生态的表达,特别是他们大多接受过电影专业或戏剧专业的系统教育,受过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熏陶,因而在其新作与旧作、公映和未公映的影片中对于电影叙事方式、构图能力显示出少有的老成,其叙事策略独具特色。为此,本文拟从电影叙事学的视角,对第六代导演电影在情节结构编排、故事讲述和叙事语法等方面做出梳理、阐释和探讨。

一、情节结构编排

(一)倒叙式回忆

倒叙式回忆结构模式是第六代导演惯用的模式。这大概与第六代导演的成长经历有关。常有人说第六代导演出现并没有像第五代导演那样幸运。第五代导演正赶上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精英思辨的时代契机,而第六代导演出现时经历的正是社会转型期。政治意识形态强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消费文化开始盛行,电影已经从所谓神圣的艺术殿堂走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这个群体是在几十年来中国文化最为开放和多元的背景下接受教育的,但作为从学校至学校的一代,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文化试验相对比较封闭,这使得他们常常带有某种自恋倾向的迷茫、无奈和一种无畏的勇敢。第六代导演整体有一种怀旧情结。这是由于他们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所以把目光投向过去的青春成长,表现出对回忆的格外留恋,他们“关乎在城市的变迁中即将淹没不可复现的童年记忆”,这种观念和选材角度,使得他们执导影片的故事叙述必然采用倒叙式回忆的结构模式。譬如王小帅的《扁担·姑娘》和娄烨的《苏州河》等影片结构就是如此。

王小帅的《扁担?姑娘》围绕着扁担与越南姑娘阮红之间的关系展开,但是却是以高平的报仇

生涯作为线索的。影片选择扁担作为叙述者,开头从扁担的回忆中,我们得知:高平和扁担是同乡,同是到城里的“打工族”,高平因为要报仇后来死了。关于死亡的其他信息我们一律不知。相反,导演把这个谜底放在了接下来的影片叙事当中。因此,接下来的影片是扁担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的回忆,从高平因为要报仇与越南姑娘相识,相爱到分手,再到高平的死。整个故事采用倒叙式回忆的结构方式。影片《苏州河》是以“摄影师‘我’认识美美并成为她男朋友”作为开头,随后引出了牡丹与马达的爱情故事。显而易见,牡丹与马达的爱情故事是“摄影师”我的回忆,采用了倒叙的结构方式。从牡丹与马达相识、相知、相爱到他们倆分手以及马达的追寻均采用了时光追忆的叙事手法。

而徐静蕾执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虽说是文学名著的改编影片,但采用的仍然是倒叙式回忆结构模式。这部影片是以徐先生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信件作为开头的。然后按照信里的内容,采用时光追忆的形式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这是典型的倒叙式结构。从江小姐与徐先生初次相遇到相识、相爱再到被“抛弃”,以至于后来的重逢均采用了时光倒流的方式进行追述的。通过这种倒流的结构模式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女人对所爱的男人所付出的是何等的多,这样无私的爱是何等的崇高,体现了一种崇高美。

(二)因果式线性结构

娄烨的影片《紫蝴蝶》就是一部典型的以时间为叙事顺序的因果式线性结构的影片。影片讲述的是谢明、丁慧为首的民间抗日组织与山本、伊丹英彦等日本特务互相斗争的故事。故事围绕民间组织在1930年到1941年这十年中是如何逐步地壮大,如何一步步地把日本特务消灭所展开的。而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正如片名所提示的,自行车在影片中作为最主要的线索贯穿始终。郭连贵是农村来北京打工的“乡下人”,他找到了一份送快递的工作。对郭连贵来说“自行车不仅是他的求生工具,还是他生存在城市中的一个确证”,寄托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所有期待与梦想。小坚的家是北京普通家庭,家境不佳的他在高职读书,他的朋友圈子里流行玩极限赛车。对小坚来说自行车能够满足它的自尊和虚荣。影片通过郭连贵被偷的自行车到了小坚手里这一情节把两人联系起来。整个影片就围绕着自行车所发生的前前后后展开的。在结构上也属于的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

(三)交织式对比结构模式

交织式对比结构模式是指该结构模式虽然也遵循情节发展的线性时间顺序,但同时却设置了两条或

两条以上的叙事线索,各线索之间,以具有明显不同风貌、不同取向的事件和人物构成或明显或错综的复杂性对比关系。通过这种对比性张力的运动,推动本文的叙事进程,架构本文的叙事主题。其基本特征是以时间线索上的交错性为主导,以事件的对比张力为动力,追求对故事进程的深层观念内涵的开拓,结局往往是开放性的,给人留下某种思考和寓意。这种结构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张扬的《爱情麻辣烫》。

张扬的风格和王小帅、贾樟柯的创作风格不同,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似乎要更加积极一点,更加自信一点。他的影片往往在轻松搞笑之余给观众以对生活的思考。这一点可以从他的三部影片(《爱情麻辣烫》、《洗澡》、《昨天》)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中《爱情麻辣烫》展现了当代城市人的爱情生活画卷。它以五个小故事组成整个影片内容的独特结构方式,包容和演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情感经历,全片由一对即将成家、激动而喜悦的年轻人准备结婚的过程中的几件琐碎小事来贯穿。片中的五个故事贴近现代生活、富有新鲜活力,观众既可以看到少年人朦胧初恋的风情,又能感受到青年人轰轰烈烈的热恋,年轻夫妇婚后生活的平凡、平淡与幻想世界的差距,人到中年再次面对爱情考验时走上离婚之路,以及步入人生黄昏的老年人沐浴夕阳之恋的美好。五个情感的片断“声音”、“照片”、“玩具”、“十三香”、“麻将”各自独立,由“结婚”的线索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多彩的人生。

二、故事讲述策略

站在叙事学的角度看,“讲述”一个故事,意味着架构一个可供观看或阅读的本文。而要构筑一个本文,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谁来讲述故事。作为叙事文中“陈述行为主体”的叙述者,是联系作者与人物的中介,是沟通故事与观者的桥梁。具体来讲,影片叙述人作为具体本文的叙事机制呈现出以下两个层面的特征与功能,即人称层面与视点层面。纵观第六代导演的讲述策略,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多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手法和“内聚焦性”视角策略。

(一) 画内的“我”

第一人称的我者叙述在影片中往往明确公开自己作为讲故事人的身份,并且也不隐瞒自己与影片中人物的或远或近,甚至原本就是画内人物的亲密关系。具体看来,电影叙事中的“我”者叙述可以分为画外与画内两大类别。总的说来,第六代导演的电影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画内的我。

前面我们已讨论了第六代导演的倒叙式回忆结构模式,与这种叙事结构模式相对应的便是追述往事的“我”。章明的《巫山云雨》

中的东子,娄烨的《苏州河》中的摄影师,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江小姐等都是作为影片叙述者的身份出现,并且以影片中的一个出场人物(主人公或配角)呈现在画面,参与到本文的实践中去的叙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