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绪论语言和语言学

定义

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载体。符号是事物的标志,符号本身也是一种事物,用来标识和记录另一种事物。符号分为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

语言学:人们把对语言现象的认识进行概括总结,便形成了语言学。语言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科学,揭示语言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语言学原理:前秦学者荀子在《正名篇》中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语言学原理:名称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名称与实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们规定的。

我国现代语言史上笫一部系统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奠定了我国语法史的基础。

第一章,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三个阶段:语言学大体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希腊(拉丁语,语音),句子是语法描写的最大单位,词是语法描写的最小单位。《语法术》第一部希腊语法书。印度(梵语,语法)波尼尼的《梵语语法》是一部总结性的梵语语法研究著作。中国(文言文,语义)荀子《正名篇》的思想。

定义:1、传统语言学是指十九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乂叫语文学,为解释古代文献服务。印度、中国、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这些文明古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开始了对语言的探索。

我国传统语言学为解释经典和文献服务,乂叫小学,包括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方面,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著作是《尔雅》

2、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是采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研究语言或方言亲属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研究语言之间结构的亲缘关系,探寻他们共同的母语和谱系关系。

3、现代语言学:指二十世纪以来的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理论体系和其他新出现的语言流派。占主流地位的有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

(1)结构主义语言学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来描写和研究语言。起源于索绪尔,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言语行为分为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和语言的关系是要是言语被理解,必须有语言,要是使语言能够建立,必须有言语。2、索绪尔将语言学分为研究内部

结构和系统的内部语言学和研究存在和发展条件的外部语言学。3、索绪尔提出语言是系统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4、语言系统符号中,所有要素都是按照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运行。

索绪尔的观点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转换生成语言学:语言由语法生成。少量的语言素材可以生出无限的句

子。

(3)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韩礼德创立了系统语

法理论体系。

语言学的性质:山它的研究对象语言的性质决定。语言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言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语言学的社会属性:语言是音义结合符号系统,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是交际工具,交际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进行。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社会中的各种信息都通过语言进行传递。文化的普及,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使得语言交际作用受到重视

社会需要语言,语言离不开社会,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也是语言学的本质属性。

2、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学于自然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生物学,物理学,神经科学。

语言学的特点:1、语言学具有的科学属性使语言学具有客观科学性的特点,语言对语言事实进行解释时必须符合客观的语言事实和语言规律,解决实际语言问题。2、语言学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使语言学具有主观人文性的特点。语言遵循主观人文的情感规律表达思想感情。3、语言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和自然科学属性使语言学具有接缘性特点。语言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接缘性学科,接缘性是的语言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得到拓展和更新,获得开放性的特点。

语言学的分类

一、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普遍特征的语言学, 以人类语言作为对象,研究语言的一般性质和共同规律。专语语言学,是专门研究一种具体语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学。如汉语言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汉藏语言学。

总之,转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二、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又叫断代语言学,描写语言,硏究语言的某一断代层面的科学。例中古《汉语历时研究》。历时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发展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三、宏观语言学和微观语言学。从研究的角度划分,宏观语言学从宏观角度硏究语言,它联系与语言有关的各种现象,对语言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学习。微观是从微观角度深入细致的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和科学。

四、外部语言学和内部语盲学。从研究范雨进行划分,内部研究语盲本体以及结构,外部硏究语言与外部事物关系,社会,思维,心理,符号。

五、理论语言学的各学科分支。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字学和修辞学。

六、应用语言学强调学科的应用价值。心理语言学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语言的产生,学习,理解,和使用的心理过程。生理语言学,又称生物语言学,语言与生物结合产生的学科,研究人们语言发展和语言运用的生理因素。

第二章语言的本质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言语是社会某一成员对某一特定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说出來的具体的话。言语是对语言的应用,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语言是抽象的一般的,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抽象性概括性,言语的本质属性是与个人因素相关的情感性变动性和临时性。数量上看,语言是有限的,而言语则是无限的。

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语言对言语有规范和限制的作用。(语音,词汇,语法)

第二节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符号:事物的标记,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构成。分为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具有标记性,统一性和任意性强制性的特点。

一、语言符号:

具有一般符号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第一性,广泛性,发展性和复杂性特点。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支架没有必然的联系,什么样的声音结合什么样的意义,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如英语中cow是牛,汉语中niu是牛。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的按顺序,分先后的在时间线条上依次出现。使得语言清晰条理可理解。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1.系统性。系统内部具体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内部调节和控制,是系统最佳化。

2.离散性。是指语言线条决定的语言符号的可分解性。

3.层级性。分为底层…音位和上层-语素,由语素构成的词,山词构成的句子。

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符号顺着时间线条组合起来是组合关系,具有某种

相同特点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时聚合关系。如小明学习计算机和叔叔修理汽车。小明和叔叔,学习和修理,计算机和汽车是聚合关系,小明学习,叔叔修理,学习计算机和修理汽车是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的生成性:有限的语言规则可生成无限的句子。

二、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除了手势符号标志文字等交际工具等,语言是最根本,最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语言在信息量和准确性上超越其他,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生命里之所在。

三、人类语言和动物交际方式的根本区别:

动物没有像人一样发达的大脑和抽象思维能力,也没有发音器官,没有对语言的需要,因此人类语言和动物交际方式有本质区别。

1、单位清晰性,人类按照组合聚合组织开放语言,是的语言能后彼此感知理解, 而动物语言信号则是封闭的,发出信号愤怒狂喜都无法进行重组。

2、不受时空限制的位移性。人类语言可以谈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近距离远距离的事物。而动物只能传达当地当时的事物。

3、习得过程的传授性。对于人类,先天的交际能力和后天的交际习得是相互依存的,后天的交际习得促进交际能力的实现,动物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低级的生存本能的反应活动,不用通过后天的习得。

4、人的语言是开放的,动物的语言是封闭的。

四、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的社会活动现象,是社会本质的反映和表现,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必须适应社会现实的额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功能。新词扩展。语言也会随着社会的统一分化而统一分化,如普通话的推广与民族统一有关。

其次,社会也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信息无法交流,社会无法合作,社会就会崩溃。语言是社会存在的必然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语言与社会生产有直接关系,同时利用语言进行知识文化经验的传授)

五、为什么说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却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2、语言史全体社会典型的集体创作,个人不能左右语言的发展

3、语言是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乂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现象,语言与社会生产直接联系,进行生产过程的交流成产经验的传递。

4、语言为全社会所创造,同时乂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社会服务。

六、语言是接缘性的社会现象,既具有社会属性,有有自然特征和个人特征。语言的产生,语言是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产物,语言与文学书序额,计算机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人类复朵思想感情信息的载体,语言反应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

第三章语音

一、语音的概念和性质: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可以被听觉器官接受和理解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生意。语音具有生理性质、物理性质、心理性质和社会性质。语言交际过程是发音传递和感知的过程。

物理性质:音咼,音强,音长,首质。

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基础,发音器官分为发音动力,发音体,共鸣腔。语音的心理性质是指对语音的接受和感知。语音的社会性取决于语音音义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笫三节因素和国际音标

因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记录因素的符号叫音标,国际音标根据一音一符的原则制作出来,在标音时有宽式和严式之分。

元音辅音区分: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发音时气流是否受到阻碍是区别元音和辅音的重要标志。发元音发音器官均衡紧张,辅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笫四节因素的组合

音节是语流中自然地发音单位和听感单位,听觉上感知到的一个发音片段就是音节。一般按照紧张度说,根据发音时发音器官的紧张次数来确定音节的数复元音复辅音,一个音节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组合叫做复辅音。

笫五节语音的音律组合

语音的音律特征主要有声调,轻重音,长短音,语调等。

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位是在一定的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般以因素为基本单位。具有区别意义是指因素的改变会引起意义的改变。

音位和因素的区别: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而音位是从语音是否具有区别意:义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位含有儿个不能区别意义的发音相近的音音素。

音位变体:同一音位的各个因素是这个音位的变体,是该音位在语言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变体乂分位自山变体(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自山替换而没有意义差别)和条件变体(同一音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相似而乂不同的各个因素)。

语言环境:某一语言现象出现后的前后音。

划分和归并音位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有对立原则,互补原则和语音相似原则,利用原则方法,可以确定不同的音位,同一音位的自山变体和条件变体。

Port和sport是因为的p的条件变体,符号/P/-TP~]/

[p]/送气不送气。

Stop中的p既可送气也可不送气,因此是自曲变体。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由音质的不同来区别意义,元音a o e辅音b p m fo山音高、音强、音长构成的音位称为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山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不同来区别意义。

有音高构成的音位叫做声调音位,简称调位。如汉语的声调,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55/35/214/51/,

重位:重音在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词重音构成的音位叫做重音音位。Concert重音在k前。

笫七节音位系统

音位系统乂叫语音系统,是某一语言或方言的全部音位以及结构规则的总和。

笫八节语流和音变

语流音变:语音动态组合中受语音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1?元音和谐各元音之间相互适应协调

2.同化不相同的音,其中一个音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相同或相近i can play 中的

n受p的影响同化成m

3.异化一个音影响另一个音,变得不相同或不相似。如理想理由214异化为35

调。英语的marble与法语marbre大理石,异化为I

4.弱化语流中有的音在发音上变弱我的哥哥,第二个哥变得弱化。

5.增音为了发音的自然流畅。如英语中不定冠词a后接一个元音开头的句子是, 要增加一个n写作an

6.脱落乂叫脱音音的消失and的脱落an nd甚至是n

7.换位前后音位位置的相互对换

笫四章词汇

定义:词汇是某一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是语言结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词组:山词构成的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能完整表达内容的语言单位。分为名词和熟语。ATM义不容辞

基本词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汇系统中最稳定最核心的词自然现象动植物,人体器官和行为动作形容词数量词代词。

一般语汇和基本词汇相对而言,非此即彼。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专业术语。第四节熟语

定义:人们经常使用的结构紧密的固定语句,山于不同的社会习俗文化心理,产生不同熟语,如谚语,歇后语。成语惯用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第五章语法

定义: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语言中词的构成变化规则组词成句规则总和。

性质:抽象性稳定性民族性

语法从具体句子中抽象出类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抽象性乂决定了语法的稳定性,语法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各民族因为约定俗成的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语法。

第二章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指语言结构中语法单位在聚合或组合中产主的各种关系意义:

1?聚合关系意义。在语言单位在聚合中体现岀来的共同的关系意义。如看书,读书,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4.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有,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差别的,这从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差异方面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主要名词概念:符号、语言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学习资料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

第一章绪论 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定义为研究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应用问题。广义: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2.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研究语言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2.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像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儿童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神经语言学、词典学等几个较为成熟的下位领域; 3.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基础,如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 4.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课程。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a.相对独立性;b实用性,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c.实验性,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调查包括访谈调查、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比较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在应用语言学中较为常用。d.综合性,由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决定。 4.语言学三大分支: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5.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关系:应用语言学首先必须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不是语言本体的研究。但必须从本体研究的成功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语言学不是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但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应用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语言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 6.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四个领域构成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体。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教学、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 7.1870,波兰语言学家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 8.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本应用语言学杂志:弗赖斯、拉多《语言学习》-“应用语言学杂志”,主要研究语言教学问题。 9.1959,语言学家弗格森在华盛顿成立“应用语言学中心”。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法国)的召开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应用语言学学科的正式形成。 10.外国我国对语言应用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先秦 11.现代语文运动的三个主要方面:白话文运动、国语统一运动、拼音化运动(起源于清末切音字运动)。 12.1955.10 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标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简化汉字、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三项主要任务为代表的现代语文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13.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正式施行。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词汇 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音位的自由变体 有些音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能区别词义,不受前面其他音位的影响,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 3,语言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工具。同时是心里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4,自源文字 是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 5,同化和异化 同化现象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儿而又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的趋同现象;异化现象,是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6,黏着语 没有词的内部屈折,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有一个粘附语素来表示,而一个粘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的语言类型 7,语音 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定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他的社会功能 8音质音位 以因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音位 9形态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10仿意词 是分别将外语中的构词材料按外语中的次序译成本民族语,使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结构的选择与外语一一对应 12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13符号 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它的作用是指称社会现实现象 14,小学 中国传统文学又称小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它们是围绕解释和解读先秦典籍展开研究的,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15,言内意外 用语言表达思想时留下的一些意义空白或将真实意义隐含在另一种说法中,或用一种意义采用不同说法以获取不同的效果 16文字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个一个的字,一是指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 17国际音标 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不带民族特色。它的制定原则是:

社会语言学导论考试重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一)定义和解释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联系社会各种因素对语言进行的研究,探讨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功能及其使用的一般规律。 概括来说对语言的研究大致有四个角度:部研究、外部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 社会语言学属于对语言的外部研究,但并不是纯粹的外部研究。 (二)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 1.布莱特(美国)1964 (1)说话人的身份; (2)听话人的身份; (3)言语事件的社会环境; (4)社会方言的分析; (5)言语行为的社会评价; (6)语言变异的程度; (7)社会语言学的实际应用。 2.礼德(英国) (1)语言宏观社会学、语言人口统计学; (2)双语、多语、多方言研究; (3)语言规、语言发展和规化; (4)语言混合; (5)社会方言; (6)社会语言学和教学; (7)言语的人种史、语言环境; (8)语域和言语能力; (9)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10)语言和社会化及其传播; (11)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12)语言体系的功能理论; (13)语言相对性; (14)话语理论; (15)人种方法论的语言学。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1992) 总的来说,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以及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 (2)各类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社会以及不同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4)由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5)交际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2004) (1)社会因素(阶级、阶层、职业等)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2)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等)对语言的影响; (3)语言政策、双语等; (4)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如语言接触、语言融合;

语言学概论各章节复习重点

引言、第一章语言的本质学习要点 1.古代语文研究主要有哪三个国家地区?它们各有怎样的成果(著作、人物、时间)和擅长?中国古代语文研究的三个分支是什么?代表性著作(《尔雅》《方言》《切韵》《广韵》《说文解字》)、人物、年代? 2.历史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是什么?代表性人物?“语文学”和“语言学”区别是什么? 3.现代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索绪尔、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著作、时间、流派? 4.解释并举例说明:语言/言语、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5.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属性?语言符号由哪两个要素组成?试证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稳定性。 6.语言的要素有哪些?如何理解? 7.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8.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社会属性(生理、心理、个人)?怎样理解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9.语言的定义是怎样界定语言的? 第二章语音和音位学: 1.复述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举例说明其辨义作用。 2.画出舌面元音舌位图,标出8个正则元音。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在哪里?能够描写8个正则元音及普通话中的元音辅音,能够用宽式国际音标记录普通话。 4.复述并举例说明:音素、音节、复元音、复辅音、开音节、闭音节;音节和音素的关系。 5.举例说明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6.复述并举例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分布、对立、自由、互补、宽式记音与严式记音、音位系统。 7.举例说明如何归并音位,说明音素和音位的关系。了解普通话的声韵配合。 8.什么是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调位和重位。 9.什么是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举例说明。 10.现代汉语语音有哪些特点? 第三章语义复习 1.语义单位有哪些? 2.举例说明义素(语义特征)分析的过程。 3.语言中为什么存在大量同音词?汉语同音词主要有哪些来源?多义词和同音词有怎样的异同? 4.什么是语义场?上下位词、义类词指什么?语义场对语言研究有怎样的价值? 第四章复习 1.举例说明概念:词法、句法、语法、语素、词、词组、句子、单纯词、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词根、词缀、词干、词尾、形态、句法结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2.构词法和构形法各有哪几种?构词与构形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3.句法结构的构成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 4.词类划分的依据有哪些?举例说明。 5.能够切分语素、区分构词与构形、分析词的构造方式、分析句法结构的构造方式、划分词

《电视新闻播音》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新闻播音》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电视新闻播音 课程代码:04035 课程属性: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型:B类(理论+实践) 考核方式:考试,理论加实践 授课学时:64(理论16+实践48) 开课系:播音主持系 线下授课场所: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电视新闻播音》为播音与主持专业必修课程,是播音业务的理论概述和专业指导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主要讲授电视新闻播音创作的基本技能和在新媒体平台及语体下新闻播音的发展,通过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新闻播音创作表达的技能,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播音的综合能力。 2、课程目标: 三、学时分配表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三学期,共8周,周课时8节(其中理论2课时,实训小课6节)期末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新闻播音的发展状况 【目的要求】了解视听媒体发展流程,掌握新闻播音员素质要求和现实状况。 【重点与难点】重点:新闻主持人的职业状况 难点:新闻主持人的自我超越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2学时) 第一节视听新闻和新媒体概说 第二节新闻主持人的职业状况 第三节新闻主持人的自我超越 第四节自媒体主持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6学时)熟悉摄录设备和了解新闻语体运用 【作业与思考】 思考题: 1、结合实际谈谈新闻播音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做到? 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播音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新闻播音导入 【目的要求】了解新闻播音声音样态,掌握电视新闻的语言状态调整。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新闻播音的基本样式和典型问题 教学难点:新闻播音发声训练的探索和拓展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32学时) 第一节广播新闻播音的备稿 第二节新闻播音发声训练的探索和拓展 第三节广播新闻播音的典型问题 第四节新闻播音的基本样式 第五节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评论播音 第六节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专题播音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24学时) 第一节新闻播音概说 1、新播音的定义 2、新闻播音的分类 3、新闻播音的位置 4、新闻播音员的基本素质 (1)政治素质 (2)导向意识 (3)创作道路 第二节新闻播音员的特征 1、新闻播音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1)特点 (2)基本要求 2、新闻播音的语言样态 3、新时期新闻播音的时代特征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 导言部分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 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2.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本节其它一些问题可一般了解: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二、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四、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有三大要点:语言是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次性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称现实现象。如: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注意语言符号同一般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弄清楚语言层级,各个层级的构成及其特点,以及语言二层性的核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比如音位和音位、词与词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也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 1.复习的基本原则:第一,理解和吃透各章的重点内容。第二,以 各章的题目为统领,理解各章节下的具体内容。第三,动手书写和记忆重要内容,部分语言学理论会应用到实际中。 2.各章节复习要点如下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language, linguistics,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displacement,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langue VS parole, 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language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Which subjects are included in macrolinguistics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articulatory phonetics, acoustic phonetics, auditory phonetics, phonetics, phonology, consonants, vowels, allophones, broad transcription VS narrow transcription Analyze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free variation with exampl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consonants and English vowels and the features involv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Understand some processes of phonology: nasalization, dentalization, velarization

播音学概论

播音学概论 文献题都是论述题 知识: 播音学概论的地位:是所有课的基础课。 内容:本质论、创作论、风格论、发展论、接受论等 播音的注意点:要静观世界,有主心骨,在别人沉默是要说出自己的见解,社会已快没公理了,它很脏,所以才需要我们有一颗善心去维护公理,绽放生命的光彩。 推荐看的书:张宋《中国播音学》,刘勰(xie)《文心雕龙》 第一章本质论 本质论(论述)播音学定义播音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播音创作的基本要素3者关系(举例)特征(举例) 一、定义:播音学是研究播音创作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播音:是指在文字稿件的基础之上,以广播电视为媒介,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手段,以传播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创造性活动。(次要目的为艺术审美等) 二、本质(主要矛盾、根本矛盾) 电视台节目主次:新闻立台(立台之本)、专题撑台、娱乐活台 ①艺术性语言②应用性语言 主要矛盾:播与受(基本矛盾,播音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 基本要素包括:创作者(播音员、主持人等)、创作素材(稿件、音响、画面等)、受众(听众、观众) 七个小矛盾: 1、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的矛盾 2、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矛盾 3、开放结构和封闭结构的矛盾(要站在听众的角度去播音) 4、客观反映和主观反映的矛盾 5、新闻特性和艺术特性的矛盾(新闻:新、快、有意义)(艺术特性:传播手段) 6、单项口径(自己)和多项传输(多向己,己向多)的矛盾(广度保证深度,学者眼 光,百姓视角,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人群) 7、总体恒定和局部变化的矛盾 新闻伦理与新闻法规(新闻∕播音) 8、传播效果与伦理底线的矛盾(注意劣根性的控制) 9、优先话语权与法律法规的矛盾 播音到底是迎合受众还是引导受众?☆答:在迎合中引导 特征(播音创作中的特征): ①创作材料和创作工具和创作成果的三位一体。(爱惜嗓子、爱惜身体、爱惜本钱) ②新闻特征、文学特征、艺术特性的三足鼎立。

最新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题目附答案!!

精品文档 Linguistics: I.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1. ( )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__________ linguistics. A. particular B. general C. ordinary D. generative 2. ( ) __________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e speech sounds we use when speaking a language. A. Phones B. Sounds C. Phonemes D. Speech sounds 3. ( ) The two clauses in a __________ sentence are structurally equal parts of the sentence. A. simple B. complete C. complex D. coordinate 4. ( ) The goal of __________ is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language use among a variety of speech communities and in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 A. psycholinguistics B. sociolinguistics C. historical linguistics D. general linguistics 5. ( ) A __________ vowel is one that is produced with the front part of the tongue maintaining the highest position. A. back B. central C. front D. middle 6. ( ) The open, back and long vowel is __________. A.[ɑ:] B.[?:] C.[?:] D.[u:] 7. ( )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continuous and,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__________. A. regular but not systematic B. irregular and systematic C. regular and systematic D. irregular but systematic 8. ( ) A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s based on the __________ investigation of language data. A. symbolic B. systemic C. systematic D. system 9. ( ) __________ are sometimes called “semivowels”. A. vowels B. fricative C. glides D. nasals 10. ( ) __________ is a typical tone language. A. English B. Chinese C. French D. American English 11. ( ) A sentence is considered __________ when it conforms to the grammatical knowledge in the mind of native speakers. A. right B. wrong C. grammatical D. ungrammatical 12. ( ) The number of the lexical items in the minor lexical categories is __________ and no new members are allowed for. A. large B. small C. limitless D. fixed 13. ( ) Human beings are the only species that learns and acquires language__________ explicit instruction. A. with B. without C. within D. through 14. ( ) According to F. de Saussure, __________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六、应用语言学概论重点知识整理

主讲:昊天 .应用语言学地性质即定义: ()简单地说,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地学科.()进一步说,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各部分结合部、接触面、包括结合、接触地动态变化地规律性地学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打个比方说,好像一个轴承,一面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一面是发生关系地各个方面,两者之间地一个个滚珠是应用语言学地一个个分支学科,他们相互接触、推动还嵌在一里一外地槽里,都跟槽互相接触、推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为什么有了本体语言学还要有应用语言学? ()语言是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语言地发展和使用受到多种因素地影响,语言地有其自身地规律. ()我国语言研究主要受到索绪尔地影响,索绪尔地观点是为语言,就语言而研究语言.但是仅仅从语言本身来研究语言是不够地,没有语言地应用就没有语言,因此还要把语言放在交际中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为什么说应用语言学有理论? ()没有人事先提供了完善地语言学理论供应用. ()任何应用都包含了下位层次地理论,实践—理论—实践. ()语言学之外也有理论,动词地价和化学,无罪推断和法学;规范就是服务和管理学. ()梳理了一些理论,交际,动态,层次,中介,潜显,人文性. .语言学地新分类: ()本体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是本体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地融合提升 .应用语言学地范围: 一、从学科范围上看 ()广义地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社会关系地学科()语言规划 ()语言教学 ()计算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地关系地学科 二、从队伍建设方面看 包括研究机构地建设,刊物地建设,活动地开展,文风和学风地建设,课题和课程设置成果地推广. .从标准和地位两个方面说说什么是普通话? 标准: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地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地中华民族共同地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为什么说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 ()推广普通话不是禁绝和消灭方言.我们要消除地是方言在语言交际中地隔阂,而不是消灭方言本身; ()方言有一定地交际价值; ()方言是普通话地重要营养; ()应该主张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 .推普地十二字方针: 起初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年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

播音学概论复习提纲

播音学概论(10主持二班补考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播音定义:(狭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 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 2、节目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点,用有声语言和 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的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 、节奏: 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 20、思维反应律:播音创作中,播音员必须遵循的是播音的语言与思维紧密结合,并 符合“新闻性”要求的思维活动规律,是播音创作心里的重要支柱。 21、自我调检律:播音员字话筒前的实际创作过程中,自我检验,自我调节,以使播 音创作达到完美的规律。 22、副语言:在播音创作中,副语言主要是由体态系统和静态系统组成的表情达意、

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23、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播音员的思想感情沿着创作依据的序列,循着创作思路的 轨迹,随着播送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状态。 24、喉部控制:喉部控制最根本一点,就是喉部放松。 25、评论:评论的核心问题是理论,根本目的是接受客观事物的本质,指导人们的行 动。 1981年元旦第一位“节目主持人”徐曼 24.1981—1990广播事业的崛起; 25.1990—今播音事业大发展。 26.体育解说是对体育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报道的一种播音创作活动。 27.体育解说员应具有一定的采访写作能力、仔细观察能力、迅速记忆能力、现场应 变能力。 28.电视专题片解说要有画面感、音乐感、形象感、结构感、主次感、整体感。

三、简答: 1.如何播好新闻:①在备稿和播音中,应注意寻找和把握新闻的新鲜点。 ②新闻播音还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感。即不能不够,也不能过火。 ③新闻播音还具有表态性。 2.播音创作的特征:创造和再造的双重性; 创作素材的二度性; 创作手段的声像性; 利用模糊性,加强引导性; 利用可塑性,增强创造性; 利用伴随性,加强协调性; 利用集成性,把握整体性; 运用形象性,增强句感性; 把握交流时空,提高传播效率。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 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2.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 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3.菲尔德: 4.索绪尔: 5.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的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 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得到的就是音素。 6.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相互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是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 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 10.复辅音:一个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11.肌肉紧度说: 12.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的一段段的语流。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 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 这种现象教语流音变。 13.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4.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 起,在语义上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 15.语义指向: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 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运用语义指向来说明、解释语法现象,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 16.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独立运用,但必须有意义。 17.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构造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 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基本词指语法中产生较早而又稳定、使用频率高的词,它所标记的概念多是与 我们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 18.形态: 19.语法畴:把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叫语法畴 20.IC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21.语法手段: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一些类别,称 之为语法方式,也叫“语法手段”。常见的语法方式由综合方式、综合-分析方式、分析方式。 22.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3.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24.字母:字母是表音文字的书写符号。 25.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也叫“地区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26.亲属语言:凡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它们就是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27.隐语:也叫“黑话”,有些社会群体或集团,为了不让外人了解自己谈话的容,使用自己集团部约定的特殊词 语进行交际,这种语言变体就是隐语。 28.借词: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的是借词。借词也叫外来词,是语言形式和语义容都来自外语的词,即一般所说的 音译词。

英语语言学概论--整理

Chapter 1 Language语言 1.Design feature (识别特征)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2.Productivity(能产性) refers to the ability that people have in making and comprehending indefinitely large quantities of sentences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3.arbitrariness (任意性) 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re is no motiv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its meaning. 4.symbol (符号) Symbol refers to something such as an object, word, or sound that represents something else by association or convention. 5.discreteness (离散性) Discrete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ounds in a language are meaningfully distinct. 6.displacement (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Displacemen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human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talk about things that are not in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its users. 7.duality of structure (结构二重性) The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 into two levels, one of sounds, the other of meaning, is known as duality of structure. 8.culture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 Culture transmiss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is passed o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through teaching and learning, rather than by inheritance. 9.interchangeability (互换性) Interchangeability means that any human being can be both a producer and a receiver of messages. 1.★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This definition has captured the main features of language. First, language is a system. Second, language is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e third feature of language is symbolic nature. 2.★What are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Language has seven design features as following: 1) Productivity. 2) Discreteness. 3) Displacement 4) Arbitrariness.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6) Duality of structure. 7) Interchangeability. 3.Why do we say language is a system? Because elements of language are combined according to rules, and every language contains a set of rules. By system, the recurring patterns or arrangements or the particular ways or designs in which a language operates. And the sounds, the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are used in fixed patterns that speaker of a language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4.★ (Function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Halliday, what are the initial functio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And what are the thre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adult language? I.Halliday uses the following terms to refer to the initial functio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1) Instrumental function. 工具功能 2) Regulatory function. 调节功能 3) 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 表现功能 4) Interactional function. 互动功能 5) Personal function. 自指性功能 6) Heuristic function. 启发功能[osbQtq`kf`h] 7) Imaginative function. 想象功能 II.Adult language has three functional components as following: 1) Interpersonal components. 人际 2) Ideational components.概念 3) Textual components.语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