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保留探讨
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探讨

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探讨摘要:我国从1998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之后,极大的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从客观方面看,我国的献血机制仍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我国临床用血量在持续增长,全国采血总量已无法满足用血量的需求,部分地区经常会发生血液短缺的情况,供血紧张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立完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尽量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
关键词: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探讨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全国采供血机构在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方面的策略,加强采供血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完善自身,保障无偿献血事业有效、持久的顺利开展。
1.组织无偿献血者队伍组织无偿献血者队伍,首先,要固定献血者的队伍。
虽然,目前无偿献血的都是街头自愿献血的人群,但是街头献血很容易受到街头流动人口、气候以及季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所以为了满足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采供血机构可以按照户籍人口的3‰来建立相对比较稳定的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尤其是对于献血次数超过2次的群众,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其成为固定的献血者。
并加强服务,尽量满足献血者提出的要求,提高献血者对采供血机构的忠诚度。
其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年轻又接受过高等教育,属于低危险人群,所以采供血机构应该大力挖掘大学生的献血潜能,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固定的献血者。
其次,要预约献血者队伍。
无偿献血发展至今,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预约献血。
无偿献血者可以主动和采供血机构进行联系,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献血,这不仅极大的方便了献血者,而且采供血机构也可以借助于献血者提供的联系方式,建立无偿献血者有效信息档案,对稀缺血源进行预约献血。
采供血机构也可以加强对预约献血者的教育,使其了解目前采供血的现状以及问题,在缺血时争取献血者的帮助,从而有效解决血液偏型、淡季缺血等问题,保证血液资源的供需平衡[1]。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5〕8号——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5〕8号——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9.23•【字号】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5〕8号•【施行日期】2016.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安全与血液正文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5〕8号《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已由西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5年9月23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9月23日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无偿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献血、采血、供血、临床用血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无偿献血事业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自治区依法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提倡18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企事业员工和高校学生率先无偿献血。
鼓励捐献机采血小板等成分血,鼓励稀有血型的个人献血。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领导,将无偿献血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证献血工作经费。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由卫生计生、财政、发展和改革、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民宗、团委、工会、妇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和社团组织组成的无偿献血委员会,协调解决无偿献血工作的重大事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献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动、指导、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
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是保持RH 阴性献血队伍稳定的重要措施

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是保持RH 阴性献血队伍稳定的重要措施摘要】目的保留住更多的RH 阴性献血者,使他们成为固定献血者,以满足临床需求。
方法采取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确保RH 阴性献血者保留的效果。
结果统计2010-2014 年期间,献血达3 次及以上RH 阴性献血者人数逐年增加。
结论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是保持RH阴性献血队伍稳定的重要措施,是保证临床用血需求和安全用血的保障。
【关键词】措施;保留;献血者;RH 阴性【中图分类号】R8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392-01RH阴性献血者是通过对每位无偿献血者进行RH 血型鉴定所发现,由于在汉族人群中占比较低(0.3%-0.4%),所以被称为稀有血型及熊猫血。
用常规的无偿献血招募方法很难招募到RH 阴性献血者,随着临床用血量的不断增加,怎样才能满足日益渐增的需求量,保持RH 阴性献血队伍的稳定,是每个血站的重点工作。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使之愿意再次献血,最终成为固定的献血者,是保持RH 阴性献血队伍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重临床用血的重要措施,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报告如下:1.方法和措施1.1 一般资料献血者符合《献血法》的规定,体检初筛合格后方可献血,并对每位无偿献血者做RH 血型鉴定,对经确认RH 阴性献血者入档进行保存,档案管理采用唐山现代9.0 版本。
1.2 加强服务品牌建设,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因为RH 阴性献血者在人群中占比太低,要想保留更多的献血者,首先从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入手,为此我们创建了富有文化内容的服务品牌“热血真情”,使全体员工紧紧围绕服务品牌而展开工作。
为了提高服务意识,还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多次血站文化讲座、礼仪培训、服务用语培训等,使我们的整体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3 转变观念,服务第一。
每一位RH 阴性献血者都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对服务要求更高,要想让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并成为固定的献血者,我们的服务水平要求更高,我们要求始终“以献血者为中心”,树立“献血者惟一”的观念,一切工作紧紧围绕献血者展开,无论是仪表、语言、行动,使献血者有一种亲切感,使他们感受到他们得到的是尊重、微笑和赞誉,是一流的服务,做到只有献血者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服务。
浅谈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

浅谈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近年来,我国的献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采用单采血小板技术后,固定的献血者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献血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然而,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及献血计划的顺利执行,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献血者的资质要求、管理模式以及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献血者资质要求针对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首先需要满足献血者的基本条件,如18-55岁、体重≥50kg、无慢性病或急性传染病史等。
同时,对于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来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学指标,如血小板计数>150*10^9/L、无抗血小板抗体等,这样才能保证从采集到使用期间的专业鉴定及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管理模式在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管理中,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选择、培训、留存、奖励等环节。
首先,在选择献血者时,应综合考虑献血者的基本条件、血液生物学指标以及个人意愿等因素,以确保献血者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其次,在培训环节中,应对献血者进行专业化知识的普及,提高献血者对单采血小板的了解,降低不必要的误解和焦虑感。
在留存方面,应及时对献血者进行复查,以维护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以将回馈活动以及献血历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更好地改进服务质量。
最后,在奖励方面,可以及时给予优秀献血者表扬奖励,激发其参与献血的积极性,也能够起到宣传献血的作用。
三、风险控制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在参加献血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风险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1. 每周采血2次的原则: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献血者的生理状态,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更高效的采血。
2. 定期体检:除了献血前的体检,还应定期安排献血者进行全面体检,以排除献血前未被发现的感染、肝功能异常等风险。
3. 专业人员的参与:在单采血小板的采集过程中,专业的医疗人员需要全程参与,并对献血者进行科学指导,以确保献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效果。
4. 对献血品质的严密监管: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系统,严格保证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的血液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不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的困境与探讨

“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的困境与探讨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推行了“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政策,鼓励更多的公民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提高献血率,增加公民献血意识和参与献血的主动性。
据调查显示,“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面临着一些困境,导致其发挥作用受到限制,急需采取措施解决。
导致“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宣传不足。
在大多数地区,“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政策并未得到足够宣传,导致很多潜在的献血者对此政策不了解,甚至存在误解。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公民了解“无偿献血三免卡”政策,从而提高参与献血的积极性。
“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的困境还表现在发放渠道单一。
目前,“无偿献血三免卡”大多通过献血点、街道办事处等政府机构进行发放,这导致一些潜在献血者由于时间、地点等原因无法及时领取,从而降低了政策的参与度。
需要开拓更多的发放渠道,比如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地方设立发放点,方便更多的潜在献血者领取“无偿献血三免卡”,提高政策的覆盖面和实际效果。
“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的困境还包括政策衔接不顺畅。
有些地区存在“无偿献血三免卡”政策与其他福利政策衔接不顺畅的情况,导致政策的实际效果受到限制。
相关部门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政策衔接调整,确保“无偿献血三免卡”政策的顺利发放和使用,增加潜在献血者的参与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解决“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困境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积极调整政策,完善宣传和发放机制,提高“无偿献血三免卡”政策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提升公众对“无偿献血三免卡”政策的认知和积极性,共同推动“无偿献血三免卡”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无偿献血三免卡”发放的困境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在大家的努力下,“无偿献血三免卡”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我国的献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献血服务质量关键性指标对固定献血者保留影响的分析

·临床监护·献血服务质量关键性指标对固定献血者保留影响的分析莫远滢(百色市中心血站,广西 百色 533000)0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环境改变,医疗保险的普及,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重大严重事故,均会导致出现人员受伤事故,而对于受伤严重者在抢救过程,常需要大量的血液,才能有效提升抢救率以及保障事故者生命安全[1]。
在进行血液采集过程中,我国常以无偿献血形式保证临床抢救用血需求,而在对献血者采血过程中为了建设固定献血队伍以及减少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产生,需要从献血护理模式上改善[2]。
据有关报道,固定献血者由于经历过多次献血和传染病检查等,其安全性较高,因此发展固定献血对缓解临床血液供应不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3]。
本文旨在探析献血服务质量关键性指标对固定献血者保留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市中心血站初次献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男性体重大于50 kg,女性体重大于45 kg;无血液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脑疾病、贫血、晕血症等;均为身体健康者。
排除标准:年龄在18-55岁;哺乳期、月经期;经1年接受手术者;有输血史者;近1个月内服用抗生素药物者。
本组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为20-40岁,平均(33.64±1.63)岁;体重54-76 kg,平均(67.51±1.93)kg。
1.2 方法1.2.1 规范血站接待礼仪:制定血站接待礼仪服务标准,规范采血护士坐姿、站姿、走姿、语言等,要求护理人员与献血者建立良好关系,采用良好沟通技巧消除其焦虑、紧张、害怕情绪;及时解答献血者疑惑;穿着规范整齐[4]。
1.2.2 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环境,同时打造轻松氛围,以此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例如在等候室内摆放沙发、植物、电视、报纸等,让等候的献血者可以通过看电视、听音乐,阅读报纸等,分散其注意力;血站中使用耗材为一次性消毒用品,开启紫外线消毒灯,或者空气层流机,保持献血场所内空气清新,卫生达标。
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

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
王红梅;陈琳;王芳
【期刊名称】《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目的:探讨有关无偿机采成分献血者的宣传、招募与保留。
方法:招募采用加大普及性宣传力度、采血现场招募、从固定献全血者中招募、血站员工带头捐献;保留采取营造温馨、整洁、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加强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重视献血者的回访;定期举办联谊活动等方法。
结果:机采成分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完全满足临床需要。
结论:我站机采血小板100%来自无偿献血者。
【总页数】2页(P386-387)
【作者】王红梅;陈琳;王芳
【作者单位】长治市中心血站山西长治 046011;长治市中心血站山西长治046011;长治市中心血站山西长治 04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
【相关文献】
1.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及保留经验谈
2.无偿捐献机采成分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探讨
3.招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新途径--血费返还窗口现场招募
4.利用微信群保留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效果分析
5.同伴招募在小城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招募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升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的探讨

中国农村卫生2018年11月第22期总第148期China's rural health,November 2018,No.22,Total No.148 36提升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的探讨庞向军1 张婧平2(1.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心血站质管科 674499 2.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心血站 采供血科 674499)【摘要】目的:探究如何提升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
方法:对过去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弊端及原因分析,通过加大媒体宣传、创新宣传招募形式、针对不同对象制定相应的招募计划等方式提升宣传招募的深度及效果。
结果:通过采取一些新颖的宣传招募方法,群众对无偿献血有了正确认知,大大提高了无偿献血积极性。
结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要依据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宣传招募计划,不断创新优化宣传招募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当地卫生事业发展。
【关键词】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8)11-0036-02当前,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无偿献血的意识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宣传招募办法,难以提升这些地区无偿献血的积极性。
本文将对过去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的弊端及原因分析,提出几点提升宣传招募的措施,以提升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壮大无偿献血队伍。
1过去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的弊端招募的对象仅限于个别亲朋好友,范围小、力度薄弱;依靠发放宣传手册、资料等方式招募,但很多人转手便将资料丢弃,难以做到对宣传招募工作的深度讲解,宣传表浅;只有在医院血荒时才想起来招募,平时缺乏对宣传招募工作的重视度,执行度不高,缺乏持续性,长效机制没有建立[1],难以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并且没有设置咨询栏,群众有疑问没有可咨询的去处;不能依据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的宣传计划,仅使用一种宣传语言,群众司空见惯,缺乏吸引力。
2招募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无偿献血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更是一项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公共事务,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保留探讨
发表时间:2016-05-03T14:09:33.5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作者:彭晓帝
[导读] 南迪庆州中心血站云南南迪庆 674499)增加当地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和比例,减少无偿献血者的流失,加大宣传力度,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
彭晓帝
(南迪庆州中心血站云南南迪庆 674499)
【摘要】目的:对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保留的经验和工作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本血站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的献血者4134人,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藏族地区的无偿献血总人数在不断上升,但是也有个别下降的情况。
总体来说藏族地区的固定无偿献血者的趋势不断上升。
结论:为了对藏族地区的无偿献血者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固定,应该积极采纳藏族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藏族地区献血者的流失。
【关键词】保留;固定无偿献血者;藏族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33-02
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的居民均为藏族。
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条件比较艰苦,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医疗卫生的水平也相对滞后,当地藏族牧民在总体知识水平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
为了减少藏族地区献血者的流失,对当地的临床用血进行保障,本文选取了本血站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的4134名献血者,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血站处于藏族地区,选取本血站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的献血者4134人,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选取的固定无偿献血者至少进行3次献血,每年至少一次。
1.2 方法
为了促进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保留,本血站为无偿献血者的建立献血档案,并建立了献血者QQ群中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与当地的公众进行联系。
本血站深入当地部队、机关、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宣讲献血知识和《献血法》。
本血站充分利用当地媒体宣传献血知识,例如散发宣传册、电视台、报纸、广播等等[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藏族地区的无偿献血者中,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比例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个别年份也会出现下降,具体情况见表1。
与此同时,藏族献血者在固定无偿献血者中的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年份也会出现下降,具体情况见表2。
表1 历年来的献血人数和固定献血人数
3.讨论
本血站地处藏族地区,该地区的民族分布情况以藏族为主,其次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人数比较平稳,基本呈上升态势。
特别是藏族的无偿献血者的人数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也有个别年份无偿献血者的数量以及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出现了下降,本站对此进行了回访调查,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根据,无偿献血者的反馈,无偿献血者在参与献血之后不再继续参与无偿献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存在恐惧、紧张、
怕疼的心理,对于无偿献血的认识不足,害怕自己的身体受到无偿献血的损害。
第二,调离本地或者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与无偿献血。
第三,个别单位在组织本单位人员参与无偿献血之后未能将该活动保留下来,第二年没有继续组织[3]。
第四,血站没有开展完善的后续招募工作,一部分献血者在经历一次无偿献血之后没有得到后续招募。
我国于1998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对于保障临床用血和安全用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偿献血的招募和保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对落后,医疗事业的发展情况也相对落后,流动人口的数量较少、比例较低。
因此藏族的常住人口中防止献血者的流失、积极培养固定无偿献血者,对于当地的临床用血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
本血站选取了2005至2013年9年中的4134名无偿献血者,并对其中的固定无偿献血者以及藏族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统计。
与此同时,本站使用电话访问的方式回访了流失的无偿献血者,对其意见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本站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防止无偿献血者的流失,进一步增加藏族地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比例和数量。
首先,本站加大了招募献血者的力度,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并与当地的电视台、报刊、广播开展合作,向公众普及献血知识、讲解《献血法》。
与此同时本站还积极号召藏族地区具有一定社会号召力的典型人物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并对其无偿献血的事迹进行报道。
其次,本站深入当地的部队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册、专人讲解的方式普及献血知识,增加无偿献血者的数量[5]。
第三,电话招募。
本站选取了一批对于献血政策和知识非常熟悉、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电话招募,树立血站的良好的公益形象、
第四,加大对献血者的人文关怀。
对于前来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员,本站在采血之前向其宣传献血的意义和目的,以及无偿献血的用途和生理知识。
特别是对于首次献血者,为了进一步消除其恐惧情绪,本站工作人员要对其宣讲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第五,加大藏族献血者的比例。
要求血站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藏语沟通能力,了解藏族牧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对于参与无偿献血的藏族人民开展更为详尽的献血知识普及工作,并听取其反馈意见,鼓励当地藏族人民加入到固定献血者的队伍中来。
第六,做好相应的电话回访记录工作,充分听取无偿献血者的反馈意见,对献血工作进行改进,将血液检测的结果告知无偿献血者。
对于血液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血站要以私密谈话的方式对其进行告知,并进行保密性弃血,以免增加无偿献血者的心理负担[6]。
综上所述,位于藏族地区的血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当地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和比例,减少无偿献血者的流失,加大宣传力度,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艳秋,吴亮.昆山市无偿献血者电话回访满意度调查.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1):80-81.
[2]邓曦,万丽萍,丁增桥等.固定献血者招募管理初探[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4(4):508-509.
[3]刘江,谌凤萍.北京地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分析[J].北京医学,2011,33(8):699-700.
[4]谢熙熙,苏虹,陈通等.温州市区固定献血者分布调查[J].医学综述,2012,1(24):4269-4271.
[5]刘美红,蔡新华.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与招募保留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2):13-15.
[6]杜方安,宿军.落实服务式招募促无偿献血稳步发展[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