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的定义

第一章:

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旅游文化是旅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旅游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P4)

旅游文化的定义(徐日辉版):旅游文化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或文化种类)。既是人类活动的表现,也是人文化的结果;作为存在方式,旅游文化通过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反映了人类旅游实践的结果,还包括创造成果的活动本身。(P6)

第二章: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历史承传特征: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承传特征,也就是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承传性指世世代代相传延续,承传延续具有社会特点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包括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地域文化特征:地域特征即:同一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相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民族特征:中国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正是中国56个民族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同时也是展示我国多民族和睦团结气氛和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所在。综合发展特征:旅游是动态的,文化是发展的,而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因为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可以肯定地说西方旅游文化的传入并不能也不可能取代中国原有的旅游文化,特别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引进,其结果只能是对中国旅游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P22)

游子:游子,是对出游在外的统称。“游子”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衣锦还乡以显其贵。桑梓之情安土重迁;另一种则是事业有成,无缘故里。(P18)

九州:“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书上未找到,来自百度百科)

第三章:

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P29)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历史的产物,被称作社会社会史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并且在不断继承、扬弃、融合、渐进。(P30)

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

第四章:

城市:城市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产生及发展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中分化出来的,与单纯防御作用的城壕墙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P49)

市:中国古代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多由官府在指定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

城市文化:

建筑:“建筑”一词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建筑”是一个多义词。它即表示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P59)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建建筑和布置园林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遇。(P68)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之一就是含而不露,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在建筑风格上追求含蓄之美的意境,通过虚实、藏露、曲直、明暗等手法,突出诗情画意,表现主人的思想。(P69)

四大名园:

第五章:

文化:文化的一般的定义是: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

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P76)

传统文化:

诸子百家:所谓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医家、农家等各种学派的统称。(P9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传统的四大特性:传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是人们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历经数千年的认同和沿袭而成,作为一种社会的形式和现象一经保存下来,便得到人们的共同遵守,成为生活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传统的模式化:模式化是传统的又一特征,模式化与传统可以说是孪生姐妹,传统一旦形成并为社会认可的同时,模式化也就相伴而生,并依附着传统共存亡。传统的排它性:排它性是任何传统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传统形成的过程中,其本身就是排它行为与融合行为相互矛盾的一个过程。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实际上也就是不同民族强烈的排它性的结果传统的发展性:传统尽管是稳定和长期的,但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传统必然会随着社会不断的变化而变化,考察历史,就会发现任何传统的东西都躲不过历史对它的扬弃和补充。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抱残守缺是倒退,是不要前途的。(P86)

法家与中国旅游文化:法家是春秋以来形成的一个学派,强调以法治国,卓有成效,曾经显赫一时很有影响。其中以李悝、商鞅、李斯等为代表。法家以法为标准,以法为手段,处理一切事务,包括人民内部矛盾在内,与传统的德主刑辅的观念相违背。对待旅游,法家是持否定态度的,甚至于是打击对象。商鞅变法中涉及与旅游有关的措施就有:1、废除逆旅,限制人员流动。2、限制对于官员行动。3、限制商人活动。

4、禁止人民自由迁徙。

5、压抑儒生游学。(P122)

传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是人们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历经数千年的认同和沿袭而成,作为一种社会的形式和现象一经保存下来,便得到人们的共同遵守,成为生活的指南和行为准则。(P86)

第六章:

文献:文献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历史和经验,并且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中国旅游文献是中国社会活动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保留和记录人类旅游活动的全部历史和经验,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的文字资料、金石图物资料、音像资料、数字信息资料等,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P128)

中国旅游文献学:中国旅游文献学是指以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有关旅游的文献为对象,主要考察其形式载体、发展历程、内容鉴别、分类编目、校勘整理、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P130)

《法显传》:《法显传》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文献,又叫《佛国记》、《佛游天竺记》、《法显记》、《佛游天竺本纪》等。《佛国记》全文14000字,记载了西域三十四国,作者是法显。(P141)

《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作者是誉满中外的旅行家释玄奘。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由长安经秦州(天水)、瓜州(安西)、玉门关西向印度取经,长达17年,行程五万里,周游110国,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大唐西域记》12卷,“亲践一百一十国,传闻二十八国”,附带十二国,共一百五十国。基本构架是:所游之地的位置,建置,幅员,山川,气候,物产,风俗,宗教,圣迹,传说,农商,货币,语言,文字,政治,法律等,虽详略不等,但多为亲身所践,真实可信。《大唐西域记》不但是重要的中西交通巨制,同时更是一部著名的旅游文献。(P148)

《入蜀记》:《入蜀记》共六卷,作者是陆游。陆游,字务观,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公元1125年,卒于公元1210年,享年86岁。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十二月陆游为四州夔州(今重庆市)通判,于第二年五月十八日由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到达夔州,前后五个多月。在这一行程中陆游逐日记叙了赴任途中的所见所闻,用如椽之笔记录了旅行过程中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并有所考证订误。游记行文酣畅淋漓颇富感染力,是一部著名的日记体旅游文献。(P150)

《吴船录》:《吴船录》的是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公元1126年,卒于公元1193年,享年68岁。《吴船录》乃范成大取杜甫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吴船”命名。详细记录了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范成大于五月底离开成都,乘船顺江而下至同年九月抵苏州沿

途见闻的日记体游记。全书分上下两卷,书中不但记述了沿途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等,而且对传闻异事多有考订,是一部与陆游的《入蜀记》齐名的游记名篇。(P152)

《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徐霞客。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今江苏江阴市人,生于1587年1月5日,卒于1641年3月8日,享年55岁。《徐霞客游记》有10、12、20卷本。徐霞客一生遍及浙江、山西、河北、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凡一十四省区,或一十九省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旅游文献。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也就是与今天旅游相类似的自觉行为是在南北朝时期。而作为以探险为目的的旅游行为,最杰出者当数徐霞客。(P158)

第七章:

山水文化:山水文化来自于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是以大自然的山和水为对象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实质上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并由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形成的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文化现象。(P161)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人们形容五岳是,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P165)

杭州建县: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建县,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建置的钱唐县。杭州之所以称杭,源于大禹东巡狩浙江在去会稽的途中曾在余杭一带弃舟登陆,因“杭”与航行之“航”相通,后演变为杭州之“杭”。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消灭了南方陈朝,统一了中国。在新政区建置中推行“废郡存州,以州领县”的措施,废钱唐郡改置为州,治地余杭,即今杭州市余杭区;于是取州治地之“杭”,另加“州”字,遂为杭州,这便是杭州名称的由来。(P172)

杭州西湖名称由来:西湖之所以称之西湖者,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西湖是镶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颗明珠,因而被称之为“西湖”;二是应首先归功于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在任杭州刺史时曾有《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白居易首次在诗名中提出了“西湖”的名称,而且诗中的“柳湖”就是西湖,是因湖上垂柳掩映故称。又在《湖上醉中代诸妓寄严郎中》中写道:“借问连宵直南省,如何尽日醉西湖”等。自白居易命名“西湖”之后,西湖之称便正式固定下来,直到今天。(P177)

南宋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P186)

马可波罗和杭州:《马可波罗游记》又叫《马可波罗行记》、《东方见闻录》等,共四卷,223章(229章)。其中有100多章内容涉及中国。马可波罗来到杭州,惊叹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书中写道:杭州“这座城市的庄严和秀丽,堪为世界其它城市之冠。这里名胜古迹非常之多,使人们想象自己仿佛生活在天堂”. 书中写道:城内有一大湖(西湖),有许多美丽宽敞的大厦(楼阁),建筑在湖滨上,靠近湖心的地方,有两个小岛,都有一座壮丽的建筑物,里面分隔着许多精室巧舍。岛上,亭台水榭各自成趣,其数量之多,也简直令人无法想象。除此之外,在湖上还有许多游艇和画舫,画舫上桌椅板凳,舒适雅观游人坐在桌旁,倚窗眺望,饱览沿途绮丽的湖光山色,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旷神怡,熏熏欲醉。(还是看书吧,不知怎么说,这是来乱的,P155)

第八章:

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关于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是关于饮食的生产、加工、消费以及习俗和艺术等多种文化的综合体。(P192)

饮食与饮食文化:饮食与饮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食是一切动物生存的本能,包括人类在内,而饮食文化则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具体而言,饮食首先是解决“吃”的问题,从宏观上讲是解决国计民生问题;而饮食文化则是在饮食实践中的总结和提升。人类的饮食史有几百万年,而人类的饮食文化史仅仅才几千年。但自从产生了饮食文化之后,这种相互依附的关系便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当然也会随着地球的消亡而消亡,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的。(P193)

五谷: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其主要经济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也就是“五谷”。五谷,即孟子以“稻、黍、稷、麦、菽”为五谷。(P201)

饕餮: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对于那些贪饮嗜食而亡国灭种者,古人谓之饕餮。(旧书:P232)

佛教与饮食文化:随着南北朝佛教的兴盛,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僧人前往西方取经,他们在沟通着中外关系

的同时也把西方佛教的饮食文化带到了中国,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家素食文化。佛教饮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吃素与吃荤的问题,根据我们今天见到的佛教僧尼们是吃素的,而在《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是吃肉的,被称之为“花和尚”。其实最初佛教传入中国时并不忌口,没有不许吃肉这一条。僧徒离开寺庙的是靠人施舍,他们沿门求食化缘,那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能是遇肉吃肉遇素吃素,只要吃的是:“三净肉”,即不自己杀生、不叫他从杀生和未亲眼看见杀生的肉都可以吃。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主要特点是:其一,清鲜淡雅,擅烹蔬菽。佛寺素菜制作的主要原料有瓜果鲜疏、三菇六耳、豆类制品等。此四季时蔬清淡素净,给人以新鲜脆嫩的感觉;软糯的面筋豆皮之类,给人以爽口的感受;香味醇厚的菇类,给人以鲜嫩馨香的口味。其二,工艺考究,以素托荤,山珍海味及鸡鸭鱼肉,都可用素料来仿制,能使素菜丰富多彩。其三,历史悠久,影响至今。(P228)

道教与饮食文化:道教是中国的国教,对中华传统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影响很大。道教的饮食观与儒家有着很大的差别,甚至是对立相悖反其道而行之。道教规定“凡食比不得求其精细”,“凡道士皆当随分精应,不得心生贪求甘美诸味”。是说粗茶淡饭是根本,只要有吃食或者说只要能吃饱就行,不要也不允许追求甘美诸味之口欲,提倡朴素的粗食观,这与孔子倡导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撤姜食,不多食”等大不相同。不过道家本身也是忌口的,以韭、薤、蒜、芸苔、胡菜为五荤”。值得关注的是道家在修炼时有“辟谷”的习惯。什么是“辟谷”呢?在历史上“辟谷”被道士们传得很神秘,其实“辟谷”亦称“绝谷”、“休粮”等。其实,“辟谷”不但要吃食而且还要食气。所谓“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夭,不食者不死神”。(P233)

第九章:

酒与社会政治:酒与日常饮食活动有关,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所有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道德、礼仪及政治相关,没有所谓单纯的社会活动,因此,酒又与社会政治相联系,而且还提到了事关国家兴亡的地步,足以证明其位置的重要。古人之所以把酒提到与国家兴亡的地位,关键在于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的,所以大量消耗酒的背后是十分可怕的粮食危机。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多数人尚不能果腹,而少数人则以消耗大量的粮食用作奢侈,其结果必然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动荡也就随之诞生了。(P251)

临安酒肆:酒肆发展到宋朝可谓是更上一层楼。宋代高度发达的饮食业,带动了酒肆的发展。所以当时的东京(河南开封)和临安(浙江杭州)的酒家生意十分兴盛,其中以酒旗、招牌最为突出。(看书吧,P262)《酒诰》:周朝建立,周公针对商人嗜酒而亡国的教训,为了阻止饮酒之风蔓延,特令康叔在卫国向殷人后裔宣布禁酒的诰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酒诰》。《酒诰》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殷商戒酒兴国和纵酒亡国的历史教训,阐述了戒酒对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并规定了严厉的戒酒法令。(P253)

酒的成语:酒酣耳热酒酣耳熟酒虎诗龙酒后失言酒后无德酒病花愁酒肉朋友酒入舌出酒肉兄弟酒龙诗虎酒囊饭包酒囊饭袋酒色财气酒色之徒酒食地狱酒食征逐酒瓮饭囊酒阑人散酒有别肠酒余茶后酒足饭饱酒醉饭饱酒酸不售酒绿灯红酒池肉林酒地花天酒后茶余把酒持螯杯酒戈矛杯酒解怨杯酒言欢樽酒论文载酒问字醇酒妇人酗酒滋事池酒林胾醴酒不设绿酒红灯恋酒迷花恋酒贪花浪酒闲茶醇酒美人村酒野蔬沉湎酒色斗酒百篇对酒当歌斗酒双柑斗酒学士桂酒椒浆斗酒只鸡好酒贪杯使酒骂座以酒解酲诗酒朋侪醉酒饱德觞酒豆肉诗酒风流使酒骂坐玄酒瓠脯借酒浇愁浆酒藿肉浆酒霍肉榷酒征茶饭坑酒囊狗恶酒酸花天酒地茶余酒后琴歌酒赋灯红酒绿饭囊酒瓮饭囊酒瓮高阳酒徒黄公酒垆诗朋酒友文期酒会诗朋酒侣肉山酒海金钗换酒金貂换酒金貂取酒金貂贳酒金龟换酒金谷酒数愁肠殢酒愁长殢酒旧瓶新酒乞浆得酒求浆得酒牵羊担酒妇人醇酒持螯把酒槌牛酾酒放歌纵酒双柑斗酒恶醉强酒羊羔美酒只鸡斗酒彘肩斗酒只鸡絮酒只鸡樽酒炙鸡渍酒仗气使酒貂裘换酒箪食壶酒今日有酒今日醉今朝有酒今朝醉张公吃酒李公颠张公吃酒李公醉旧瓶装新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酒逢知己千杯少杯酒释兵权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十章:

茶文化的定义:茶文化是人类在种植、加工、饮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由于茶文化

属于文化的范畴,而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因此,茶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P267)《茶经》的作者及主要内容:陆羽,字鸿渐,今湖北天门县人,生于公元733年,卒于804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茶文化专家,被称之为“茶圣”,也是世界著名的茶史专家。其代表作《茶经》是我国第一部论述茶叶的著作,记载了唐代以前中国人有关茶的概况。《茶经》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讲源,又分为三部分:一曰源,指茶的渊源及茶字的由来。二曰具,指茶叶采制的工具,三曰造,即茶叶采制的方法。第二卷讲器。所谓器者指煮茶用的用具,包括了风炉、釜、碗等。第三卷分为六部分:一曰煮,即煮茶的方法,对火、水等都有要求,二曰饮,即茶的饮用,三曰事,即有关茶事的记载,四曰出,即茶叶的出产地,五曰略,即简略的方式,指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如何煮茶和饮茶。六曰图,即将上述内容书写出来,张挂在坐位旁,便于记忆,易于实践。(P274)

茶马互市:由于茶叶具有饮料和“解酒食、油腻、烧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之功效。因而,对于生活在西北、西南等高寒地区缺少蔬菜,长期以肉、奶为主要生活习惯的人而言,茶叶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达到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正是由于茶叶的这些特殊作用,所以,从唐朝开始中央政府便利用茶就对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控制,并建立管理机构,采取以茶易马等方式进行交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互市”或者叫“茶马贸易”。(P279)

茶道:“茶道”发源于中国的唐朝,中国古代的“茶道”概念,不仅涵盖“饮茶之道”、“饮茶修道”,而且还包括“采茶、制茶、藏茶之道”,涵义较广泛,还包括其他与茶相关的文化活动。(P282)

撮泡法:明代由于改制以条形散茶为主,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种冲泡法就是在泡茶时不须将散茶碾末,而是直接取一撮散茶入壶或碗,用开水冲泡,稍候即饮。这种饮茶方法称撮泡法。撮泡法不仅冲泡简单,而且保留了茶叶的清香味。(P273)

第十一章:

浴佛节: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公元前565年农历的四月初八出生于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所以每年的四月初八就是“浴佛节”。(P307)

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是“明珠”的音译,比喻圣人。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曾经是王太子。据说他14岁时曾驾车出外游玩,在东门、南门、西门先后遇见老人、病人和死尸,因为是第一次出宫,又是第一次亲眼看见大千世界中生活的现象,所以感到非常的苦恼。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行的沙门,从他那里听到了有关出家可以解脱苦恼的道理,于是便萌发了出家的念头。终于在29岁时舍弃王太子的地位出家修行。释迦牟尼成道后,又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也译为浮屠、浮图、佛驮等,意译为觉或觉者。(P307)

四圣谛:四圣谛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教教义的核心。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四谛”意为“四条真理”,即佛教关于人生苦恼和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P308)

八正道:八正道指一个人从人生的苦恼中解脱出来的八条正确的道路。具体是:正见,对佛教真理的正确见解;正思维,对佛教真理的正确思维;正语,使用符合佛法的正确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按照佛教的要求去正当地生活;正精进,勤修佛法;正念,忆持佛法;正定,心专注于一境。(P309)

天台宗:天台宗是智顗(yi)在陈、隋之间创立的佛教宗派。因智顗住在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境)故名。又因此宗以《法华经》为教义的根据,也称法华宗(天台宗即法华宗)。这个宗派宣称世界万物都是人心一念的产物,即所谓“一念三千”。(P309)

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国教,作为目前国内道教是指以“道”为最高信仰、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的中国本土传统宗教。(P312)

洞天:道教把得道的地方称之为洞天,并且有十大洞天和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所谓洞天,就是说每一个洞,又可以叫做洞天。洞天的意思,就是洞中之天。十大洞天,都处于大地名山之中,其中全部由神仙治理,但都是上天派遣的。这是道教的特色,因此,有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就是最好的写照。

(P317)

第十二章:

书法: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它脱胎于中国人的书写工具,同时与中国的文字及书写方式有关。(P319)甲骨文中的四堂:罗振玉,浙江上虞人,号雪堂。王国维,浙江海宁人,号观堂。郭沫若,四川乐山人,号鼎堂。董作宾,河南南阳人,号彦堂。(P322)

中国画的三大科: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画形成了今天的三大科:即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P329)

石窟造像:中国雕塑艺术的另一发展趋势,就是东汉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大规模兴起的营造石窟、雕塑佛像的活动。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全国修寺兴佛风气大盛,中国最大的石窟群,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均开凿于这一时期。(P336)

第十三章:

旅游文学的分类:从分类上讲,旅游文学大体上分为:文赋、诗词、对联、游记、碑文、传说等几大类等。(P340)

对联:对联以其特有的艺术性、欣赏性和很强的实用性,成为一个个旅游景点上最引人注目的亮点。(P350)旅游文学与旅游史学之比较:旅游文学与旅游史学是中国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学科上讲,旅游文化与旅游史学各具特色。旅游史学侧重于写实纪事,实录多于加工描写,比较原始直白,从欣赏角度讲,相对于文学作品要枯燥一些。旅游文学则不然,由于文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其比兴。夸张等方法的运用,使旅游作品更具有可读性、欣赏性,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对旅游活动的向往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与感悟。(P339)

第十四章: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P365)

历史文物的价值:历史文物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反映,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明、宗教信仰等等,是我们认识过去,了解过去的物证,同样是旅游文化的物证。文物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就随之上升。这是因为文物本身所具有的代表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的。不同的文物有不同的价值,这是一般规律。(看书吧,不确定,P372)

历史文物的特点:1、直观形象性;2、历史真实性;3、社会典型性;4、不可再生性(P366)

考古与文物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在现代旅游文化中,考古发现是有力的支撑、丰富和补充,不少古人在旅游活动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或是人们长期疑惑不解的悬念,在现代考古发掘中得到了解决,考古发现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同时吸引着旅游者的目光。(P374)

为什么文物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第一,文物由于历史久远,与现代人有着一定距离,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水平的提高,今天文物作为旅游资源已由原来少数人的研究变为大众化平民化的欣赏,使一般人可从中得到了高层次的享受。第二,就开发旅游前景看,考古与文物是一块大蛋糕,也是目前所剩下为数不多的仅有几个项目,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是最成功的例证。(看书吧,不确定,P378) 十五章:

论述:(网上摘的不做准)

旅游与生态环境:在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愈演愈烈,愈来愈突出,如白色垃圾、黑色污染、草场退化、树木枯死等,所有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在继续扩大。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将一些腐朽的东西带进旅游地,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生态,使某些地方的社会道德风气下滑,人民群众极为不满。

如何解决文化保护与发展旅游的矛盾:人类进步的实践证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寻找出能够最小破坏而又最大收益的办法,而最好的办法不是封闭而是开发,因为开发是最大的保护,但则必须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而“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是绝对不能违背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略论旅游文学与旅游文化的关系:从中国旅游文化的角度认识,旅游文学应该是以文学的形式来表现旅游以及与旅游活动内容相关的作品。旅游文学是旅游实践的产物,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着旅游文化,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旅游文化提供了创作的广阔天地。

略论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矛盾:在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愈演愈烈,愈来愈突出,如白色垃圾、黑色污染、草场退化、树木枯死等,所有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在继续扩大。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将一些腐朽的东西带进旅游地,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生态,使某些地方的社会道德风气下滑,人民群众极为不满。

试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旅游介入:从市场角度来看,博物馆免费开放,对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丰富旅游线路、增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大有裨益,潜在影响比较大。很多旅行机构也因此得福,甚至主动调整了旅游线路。博物馆通过发展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而旅游业也需要博物馆能够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给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欣赏机会”。

清明节、端午节旅游的思考:

旅游的概念、定义与基本属性

绪论 1 旅游活动(现象)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和 的结果。 2 流放活动现象在古代就已产生。() 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 1 大众旅游时代的出现是在() A 一战前 B 二战前 C 一战后 D 二战后 2 旅游供给体系在近代才开始形成。() 3 自古至今的旅游都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4 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9世纪40年代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 5 旅游素有“民间外交”之誉,是因为旅游者都是来自平民百姓。() 6 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人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7 旅游发生在先,旅游业形成在后,但二者都是在战后才得到迅速发展的。() 8 旅游是人类各种活动形式中最具的一种活动。 9 自古至今的旅游活动都离不开。到近代,由于和 ,导致的发生,这正标志者的形成。 10 世纪年代,英国人开创旅游业的先河。 11 年,全世界的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已超过老牌的石油、钢铁、汽车工业,一 跃成为世界第大产业。 12 和、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13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旅游活动必须建立在之上。 14 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做后盾。 15 由于先进的和的不断更新,使跨国和洲际旅游成为可能。 16 带来的至今持久不衰的旅游热,说明人类的旅游活动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 然产物。

17 旅游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第二节旅游学与旅游概论 1 旅游学 2 由于旅游是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人们一直把旅游作为来研究。 3 旅游是一种的社会活动,与之相对应的旅游业必然是一项的产业。 4 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即对、、 。它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 学科。 5 及同一种文化属下的各具特色的是最具吸引魅力的旅游资源。 6 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所决定的旅游业运营模式也具有高度的和的特征。 7 旅游是人类和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8 观察和研究旅游问题必须在上着眼。 9 旅游学定义中“”,旨在标志着旅游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10 旅游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学科,是整个旅游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11 旅游概论是旅游学的,并以为研究领域,以 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12 与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前二者相比较作为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之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13 是旅游的主体,是旅游的客体,二者对立统一。 14 旅游的基本属性包括、、和。 15 和之间的矛盾,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16 当和普遍存在时,就自然地形成了,标志着旅游业的诞生。 17 旅游业的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整体质量。

廖无益散文的身份叙述

廖无益散文的身份叙述 《廖无益散文》由作家出版社于2002年年底出版,迄今已有九年多了。回过头看,仍有一些创作思路和问题意识值得我们进一步考察和研究。本文就《廖无益散文》及其他一些作品进行分析归纳,就底层写作、身份叙述等几个方面展开一点讨论。 底层与写作 “底层写作”这个概念是2004年才开始突然升温的一个当代文学的“关键词”,一些大众传媒和年轻的文学评论者都纷纷对此予以极大的关注。2005年年底,“底层”这个概念更是成了文学界的年度主题。在2005年6月15号刊登的《新世纪文学的“新表现”》,明确指出新世纪文学不可忽视“打工文学”,“底层叙述”已从“冷门叙述”变为“热门叙述”,也可能从“异质叙述”变成“主流叙述”。冷热变换之中,我们只需认清三点:首先,所谓“底层写作”其实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事物,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中也是源远流长。从鲁迅写《故乡》开拓“乡土文学”开始,众多的作家作品就从各自角度关照农村或彷徨于城乡之间的那些“闰土”、“陈焕生”等各样“小人物”。作家们在作品里对这些“小人物”的悲欢喜乐倾注了极大的体认、爱心,无论从题材范围还是从情感体验以及描写深度讲,比近几年大众传媒所热炒的“底层写作”都更深更广。我们需要追问的是为何这个文学主题突然在近年来

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其次,如果都从作家身份和写作形式的角度分类,那么近现代以来许多作家也多多少少有着类似的“底层”背景或体验。最后,在学术概念的定义上,无论把“底层”界定为精英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底端弱势群体的关照,还是把“小人物”作为文学描写和创作的主体,都可能是对于现实社会形势有意无意的隔膜。如前所述,这种文学现象由来已久,之所以在2005年前后成为热点,我们认为根本上是跟社会舆论对于“三农问题”、农民工进城问题等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涉及社会公平与矛盾的问题有关。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些“打工作家”根据亲身体验真实描绘了底层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在生存和思想上所遭受的“痛苦与挣扎、受屈辱与受损害”,这块多年遗留下来的社会“暗礁”,才终于在“三农”政策的初步落实和网络新媒体的合力推动下,浮出水面,通过文学的形式在网络和媒体的舆论平台上得到一时的放大和聚焦。就文学本身来看,目前的“打工文学”大多还是“苦难叙事”的调子,并未在艺术上突破鲁迅以来的文学创作传统结构。因此,担心这种来自底层的“异质叙述”变成统摄一切的“主流叙述”,在这个消费的时代,不现实也绝无可能。但如果扛着“打工文学”或“底层写作”的幌子,故意扭曲、简化、抽空甚至欺瞒现实的话,却着实需要警惕。因此对“底层”有可能被商业利用而成为一种新的营销热点的担心是必要的,这几年来的创作实践也反映了这一点。廖无益对于“底层”的理解和表达显然有别于上述“打工文学”或“底层”的描述。廖无益散文写作大概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2年在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时,他已较清晰地总结了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精编WORD版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和拟创新点。 (限3000字内) 1.1核心概念的界定 "优化合作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主动发展"。合作教研是指教师为完成共同的教研任务,达到共同的教研目标而分工协作展开专业性的教研活动,"优化合作教研"是在合作教研的基础上,以目标共同性、智慧共享性、过程协同性、个体独创性为基本特征,运用小组合作、资源积累等组织形式,通过研讨式教研、案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课题式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具体操作方式,提高合作教研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的合作大多是指本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学习合作",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劳蒂(Lortie)曾经对教师文化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教师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人主义,即是指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共事和不愿意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并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劳蒂,1975),并从教师工作与环境、教师的心理品质两方面对导致的原因作了分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对教师文化进行了颇有价值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开放的、相互合作和支持的"流动的马赛克"(the moving mosaic)教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文化的一种发展。这为合作教研提供了理论依据。

底层写作的两种方式

底层写作的两种方式 《丙生的夏天》围绕着半农半商的丙生,讲述乡村生活中关于欠账、人性、婚姻、土地流转等问题,透露着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中关于乡村的思考。《白日焰火》中阿诺和丽莎的情感纠葛,在甜蜜和苦涩的青春岁月中,作者展现了城市中青年工人的成长的代价。两部作品虽然分别表现了乡村和城市不同人物的故事,但是其深层次的内涵确是映射着现代社会中不同生活轨迹的底层人物的人生。两部作品所展示的正是底层写作的两种方式:乡村的底层和城市的底层。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关注群体性底层人物的生存体验和情感体验,才能更深刻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一 作为曾长期处于农耕文明阶段的古老国家,即使到了今日,以群居和农业生产为主要活动的乡村依然是中国社会存在的重要的形式。作为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主体的乡村,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都以乡村为背景。陈晓明曾借鉴阿多诺和赛义德“晚期风格”的说法,提出富有中国意味的概念——“晚郁时期”。他认为:“汉语文学历经100年的现代白话文学的变革与动荡,终于趋向于停息,转向回到语言、体验和事相本身的写作。”①而乡土作为中国作家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一直都是他们叙述的对象,由此也带来乡土文学的发展。《丙生的夏天》讲述的就是乡村的故事。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道:“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淳朴和讲究人情几乎是贴在在农村百姓身上的标签,这也是小说中关于丙生的第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但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却反映了丙生在物欲社会中所坚守的人情味和淳朴。丙生的身上没有生意人该有的锱铢必较的精明,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乡土农民的憨厚。乡村作为以淳朴和人情味维系着的群体,需要丙生这般老实人的存在。对于现代的社会来讲更需要这种朴实和人情味,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文化旅游定义

文化旅游定义: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 文化旅游定义1: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 文化旅游定义2: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成为当前旅游业出现的新时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

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界定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 令狐采学 课题核心概念的写作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把以下三种情况作为课题的核心概念。㈠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 比如《“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其中的“我能行”就是一个教育中的特定概念。 ㈡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 比如《小学童话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其中的“提高阅读效率”就是关键词组。再如《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究》课题中的“规范草稿”。 ㈢课题名称中公众表述不清的词组 比如《小学科学以探查促进学生交流的实践研究》探查是从外国引进的一个词组,也是没能成为公众理解的,他就是一个核心概念。 只有把握了核心概念,课题研究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准确科学。 三、怎样给核心概念下操作定义?

㈠着眼过程 例如在《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研究》中对核心概念“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从生成的过程角度来下操作定义的。 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把学习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个体资源,确保课堂整体交往的层面,学习中,教师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指导学生在小活动中展开自主探索行为,以获得生命潜能的不断开发与生长。 要能准确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必须分析清楚以下几点:⑴生长点是什么? 学生的“原知识、经验(包含体验)与优势”是自探性学习小事件得以有效生成的生长点。 ⑵生成的动力是什么?“课堂矛盾与个体需求”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动力。 ⑶生成的过程是什么?“整体交往”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过程的本质特征。 ⑷生成的终点是什么?“提升生命质量”是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最终目的。 ㈡着眼内容 例如在《基于统整理念的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给统整概念下操作定义是从统整所包含的范围(内容)出发的。 统整

旅游综合体的概念界定和规划要点(上)_谢雯;

中国旅游报/2011年/10月/26日/第011版 视野 旅游综合体的概念界定和规划要点(上) 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谢雯 2008年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修建100个城市综合体的战略规划,首次推出了多个以旅游为主题的综合体构建。“旅游综合体”应势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变得炙手可热,成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规划咨询机构关注的亮点和卖点。 三方界定,明确旅游综合体概念 1.旅游综合体的由来 通过观察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单一功能建筑对城市功能需求的适应性就会显得不足,汇集城市多元价值的建筑类型就会随之出现并迅速发展。这种在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通过叠加和组合而成的建筑,称为建筑综合体。建筑综合体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超大规模的建筑群落,即城市综合体。它是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产物,是多种城市物业功能复合和文化意识形态高度集约的街区群体,如纽约之心曼哈顿、东京之核六本木都。游憩要素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的融入,则衍生出了旅游综合体。 2.旅游综合体概念界定 目前,旅游综合体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已有概念多源于城市综合体定义,从土地空间理论和土地价值链的角度进行阐释,强调土地的综合开发,没有突出旅游综合体的关键要素——旅游要素。 本文在对国际上大量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型旅游聚集区的特点,给出旅游综合体的定义如下: 旅游综合体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内,依托旅游吸引物,将用于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疗、悟”等旅游需求的旅游与生活空间进行有机结合,达到旅游服务要素的高效聚集与整合,各服务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功能呼应,形成具有一定空间规模和较高旅游服务质量的综合体。 概念的界定明晰了以下三点: 首先,旅游综合体要有适当的空间尺度,根据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得出,旅游综合体占地面积应大于1平方公里,旅游服务要素之间的服务半径在15-20分钟步行圈内。空间尺度过小难以保证旅游要素在综合体内完整配备,而尺度过大则违背了旅游服务设施高效集成布局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初衷,也就失去了综合体的意义。 其次,旅游综合体以“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取代了传统旅游中的“旅游资源观”。除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外,任何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有形、无形要素均是旅游综合体可以依托的吸引物。对资源观的改善进一步拓宽了旅游业的产业构成。 最后,旅游综合体是旅游要素的高效聚集与整合,它围绕旅游服务这一核心功能在区域内形成产业链。旅游要素的聚集与整合,需依据产业链的完备性和旅游消费能力,在空间布局、建筑规模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个辨析,明晰旅游综合体的本质 旅游综合体不仅是一种综合物业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经济形态,一种适应旅游未来发展的科学模式。它与旅游集群、旅游地产、旅游区概念等密切相关。 1.旅游综合体与旅游产业集群

(完整版)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

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 课题概念界定就是对课题的关键词做一个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概念或词语我们看起来很熟悉,但要说出确切的意思又说不清楚。概念界定就是要把这些看起来熟悉又说不清楚的词语说清楚,讲明白。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不仅对于课题的清晰表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课题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研究者对所研究课题基本概念的理解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话,那这个课题就无法研究,因为,科学性是选题与研究的基本前提。因而,做研究要实实在在地把课题研究涉及到概念、术语弄懂弄透。 (1)界定的内容 ①研究范围的界定 对研究总体范围的界定既关系到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如何选取,也关系到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如果研究对象的总体不同,那么,同一个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课题名称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制的话,在研究计划里就要做一个界定。例如:“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这里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学段上分,学生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从区域上分,学生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等;从性别上分,有男生和女生,等等。到底研究哪一类型的学生,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②模糊概念的界定 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模糊的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确定,如“厌学生”“差生”“青年教师”“品德不良学生”等等。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些概念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例如“学困生”这个概念,由于有多种解释,就必须加以界定。在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研究计划中,主持人对“学困生”作了如下的界定:“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又长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学生”。一般来说,给这些模糊概念下定义,应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对概念的界定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自圆其说。 ③关键词的界定 一般情况下,关键词的涵义都很明确,无须解释。例如“高一学生”。但有些关键词的涵义不是很明晰或有多种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研究的需要加以界定。把关键词界定清楚,可以使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研究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内容成为一个有确切涵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

底层文学的真实性

底层文学的真实性 中国21世纪初至今,文学批评界有一个较为关注的话题,即关于“打工文学”、“网络文学”等这样的“底层写作”的论争。争论的中心是该如何准确定义“底层写作”这个新的文学概念。声音大致有二。 其一:“底层写作”就是:创作者本身就属于社会阶层最底端的人士,他们所进行的一些文学写作。 其二:“底层写作”就是:以社会底端阶层生存状态为主题的写作模式。 第一个定义的可归纳为:“底层写”,突出写作过程中“人的因素”。创作者一般应该是当今社会低阶层的代表,生活、工作都是在社会第一线。认可这种说法的例证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深圳的“打工文学”和引起强烈反响的《中国打工诗选》。“底层写作”在这里就是:以都市“打工一族”为代表的社会底层自己的文学创作。这种表达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底层”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不同而变化。诚如较早关注“底层写作”的评论家蔡翔先生所说:“相对于男权,妇女就是底层,相对强势阶级,工人农民就是底层。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下需要考虑不同的底层问题”。“底层”不仅是随着社会文化语境变化,也是随着创作者的身份变化而变化。即令当初的“底层写作

者”,经过知识的积累,写作技巧的锻炼,理论水平的提高,也能有一番成就。对于这些成名后的“底层写作者”,他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生活工作便脱离当初的“底层”,上升到较高的社会层次。 第二个定义归纳为“写底层”,为突出文学写作过程中“物的因素”。行文选材,内容都紧贴社会现实,反映“底层”生存状态。认可这个定义的先从“底层”的社会学着手:“1、政治学层面--处于权利阶梯的下层底端,难以依靠尚不完善的体制性力量保护自己的利益,缺乏行使权利的自觉性和有效途径;2、经济层面--生产、生活资料匮乏,没有在市场体系中博弈的资本,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3、文化层面--既无充分话语权,又不具备完整充分表达自己的能力,因而其欲求至少暂时需要他人代言”。由此推断:知识分子、作家是这些不具备写作能力的“底层人士”的代言人,也就是说,不管作者身份,只要作品是反映社会“底层”的就是“底层写作”。 如研究者王晓华指出:综观整个中国文学史,这种指向“底层”的文学写作始终没有停止过。确实,早见《诗经》中《氓》章节,就是描写民间的悲剧爱情故事,再到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反映农民饱受战乱、徭役、灾荒之苦,还有现代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乡土小说,社会底层一直出现在文学写作中。 对应第一个“底层写”的问题,2009年11月,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

旅游文化的内容及含义

旅游文化的内容及含义 1、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它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传媒、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旅游文学、中国饮食文化等。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旅游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因此,旅游文化的综合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2、旅游文化的综合性可以分为: 旅游文化主体成分、动机的复杂性;旅游文化客体形态、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旅游文化媒体形态、分布的广泛性等特点。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人们参观各地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特色文化,品尝各地的特色小吃等都属于对旅游文化综合性的解读,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旅游文化的综合性进一步的认识。 3、由于旅游本身,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特性,由于旅游者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人们对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文化作品的认识不同,使旅游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格局。 含义:“以山比德,以水比智”是一种以道德眼光去寻找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神契合的审美观。根据儒家孔子“比德说”,是将自然审美对象的特征同人的某种精神品格相对照,从中意会到自然物中所表征的某种道德人格。即自然界的美和人的道德情操相联系,自然界物质

之所以美,是因为其某些属性特征与人相通。所以所见景物与人的性格相媲合。比如《管子水地》中说,“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管子对水的审美观,实质上表现出他对君子美好品格的审美观,以对象物的外在特征来象征和比况某种人格精神。“近游观”中,推崇“郊游”是以孝为道,即父母在,不远游。“远游观”中,提倡“游而有方”是游而怀有大志。表现的哲理思想: 在“以山比德”中,是景仰山的博大和无私奉献的胸襟。在“以水比智”中,智指的是有智慧的人,水的丰富变化欲指人的丰富变化,象征德,仁,理义,智,勇等人文精神。山给人以沉稳庄重的静态美感,可视为仁者风范。水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动态美的享受,象征智者的胸襟。如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有这么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用周流不滞的水来比喻智慧人的通情达理,用稳重之山来比喻仁德人的安于义理。在我的理解中:山可长育万物,具有阔大宽厚,巍然不动的静的特点,因此用山来赞美稳健沉着,无私奉献的品质。而河水有本有源,可滔滔不绝的奔流,不分地形,不分昼夜等来说明似德,似义,似仁,似勇,似知,似察,似礼,似善化,似正,似度,似意等美好的特征。如山滴石穿,做为哲理来比喻持之以恒方可成功的哲理。再如“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高山巍巍培植了人的博大的胸怀“君子见大水必焉”,江河荡荡孕育了人的高深的智慧。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 摘要:旅游文化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旅游文化应重新划分为原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化,二者是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原生性旅游文化使次生性旅游文化得以实现、次生性旅游文化提高原生性旅游文化层次,二者在性质、构成、研究重点等方面有区别。 关键词:旅游文化;原生性旅游文化;次生性旅游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却一直没有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旅游文化的各种分支概念的界定和辨析,比如: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1]、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2]、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3]、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等。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研究的基础应是旅游文化概念的确定。 二、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旅游文化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受这种学说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4];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结合[5];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各种旅游文

化现象的总和[6]。学者们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把握到了旅游文化的外延,但对旅游文化内涵的阐述却稍嫌不足。 三、旅游文化的再认识 (一)旅游文化概念界定 谢春山从“整合”的角度,认为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这一概念不仅明确了旅游文化的外延,即因旅游而产生的文化和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那些不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一般文化不可以统称为旅游文化,从而弥补了“总和说”的不足;而且揭示了旅游文化的特点,即旅游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是随着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而变化的文化。本文在此观点的基础之上,将旅游文化划分为原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化,从而打破“碰撞说”中的三体文化和六要素文化的传统界定。 (二)原生性旅游文化 原生性旅游文化是指因旅游活动所产生的文化,它不仅是旅游活动的直接产物,也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旅游者文化(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消费文化、审美文化和休闲文化等内容);旅游产品文化(即因旅游活动而生产的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娱乐文化、愉悦文化等内容,其中主题公园文化最为突出);旅行社文化(旅行社在为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时所体现的服务文化、审美文化等)。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原生性旅游文化,其文化内涵注定是由旅游活动所赋予的。虽然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形成原因唯一,但其内涵可以通过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影响以及旅游者的不断学习而得到提升。不同时代

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及目的

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及目的、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1、预习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提前进行接触与熟悉,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教材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我学习活动。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2、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我认为:小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应包括:主动预习课文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练习的习惯等一系列好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步骤、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1、通过预习,学生自主解决一般问题。 2、培养小学生高年级学生主动预习的兴趣,提高质疑能力。 3、课外查找资料,并能进行有效筛选。 4、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 二、拟定的研究步骤: 1、学习、查阅有关资料,拟定可行性实施方案、措施(2008.12——2009.3) 2、根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预设出预习能力的培养方案(2009.4 ——2009.5) 3、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研究案例分析)(2009.6——2009.9) 4、研究总结(撰写研究结果报告)(2009.11)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行为指标:中年级进行预习能力与行为习惯关系的研究;高年级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与效果的实践与思考。 中年级:1、能按老师的要求主动完成好预习作业; 2、上课能专心听讲,自觉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3、通过预习对学习产生兴趣,觉得学习不难; 4、每天能将自己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以便查找; 5、针对预习时的疑难能主动和同学探讨、交流。 高年级:1、通过预习,自主解决一般问题; 2、提高质疑能力;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和拟创新点。 (限3000字内) 核心概念的界定 "优化合作教研,促进青年教师主动发展"。合作教研是指教师为完成共同的教研任务,达到共同的教研目标而分工协作展开专业性的教研活动,"优化合作教研"是在合作教研的基础上,以目标共同性、智慧共享性、过程协同性、个体独创性为基本特征,运用小组合作、资源积累等组织形式,通过研讨式教研、案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课题式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具体操作方式,提高合作教研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的合作大多是指本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学习合作",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劳蒂(Lortie)曾经对教师文化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教师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个人主义,即是指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共事和不愿意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并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劳蒂,1975),并从教师工作与环境、教师的心理品质两方面对导致的原因作了分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对教师文化进行了颇有价值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开放的、相互合作和支持的"流动的马赛克"(the moving mosaic)

教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文化的一种发展。这为合作教研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内从"合作教学"概念出发进行的教研不少,有山东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协同教学试验",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的互动教学模式,但是在合作教研方面,严格地依据"教研"概念进行的合作教研的系统教研尚不多,多数教学合作的探究主要是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并且着眼点主要是课堂,而对教研本身,如教研活动、拟定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研究、备课等是否可以打破教师各自为战的局面采取合作的形式,以期形成学校合作教研体系和合作教研的操作系统缺少系统的研究。基于国内外对合作教研的现状,我们认为系统地开展优化合作教研具有教育价值。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合作教研的优化模式为校本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实现教师个人素质发展与群体智慧提升间的平衡,让教师在合作中学习、实践,在共同分享、提高中实现专业发展,是体现和增长教师生命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对改变青年教师的工作氛围、幼儿园的文化结构,真正形成"学习化组织",从而提高教学活动效果,促进孩子的发展,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年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成为教学骨干,是深化教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头戏"。关照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活状态,培育群体合作精神,有利于青年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助于良好学校文化的建设。 研究目标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1236153.html, 2008-3-18 济南日报 关键词:旅游文化概念内涵 摘要: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旅游学理论中,“旅游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它都包含哪些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这两个概常常被混为一谈,或者被不恰当的使用。这两个概念在某些词条下各有所指,而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又被用来指称同一类事情。在研究界,这种混淆也一直存在,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文章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马波在研究中也发现,许多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其实只是研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性,无形中将旅游文化等同于一般社会文化。本文试图首先区别“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侧重点和研究重点以及二者的学科归属,再在此的基础上,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作一些分析。 首先,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culture)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核心 词,“文化”为限定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 其次,二者的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研究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_纯文学_及新的写作可能之反思

纯文学 及新的写作可能之反思 巫 丹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新世纪之初,关于 纯文学 的讨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回应。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 纯文学 共识,发展到90年代表现出文学的 不及物性 ,对此批评者深表不满。文学能否保持其本质化的 纯 成为批评者的质疑所在。与此同时, 底层写作 成为突围幽闭式的 纯文学 新的写作可能,但突围之后, 纯文学 观念与理想是否需要摒弃,在笔者看来仍然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关键词:纯文学;形式的意识形态;底层写作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34(2009)05-0138-03 一、 纯文学 讨论的意义项 2001年 上海文学 第3期发表了李陀的 漫谈 纯文学 ,李陀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浮出历史地表的 纯文学 观念所带来的文学审美范式,在90年代成为常识,文学面对新的历史更强化了它 不及物性 ,失去了在80年代的文化政治意味,因此对当下文学 拒绝和社会以文学的方式参与当前的社会变革 表示不满。随后,薛毅、葛红兵、张闳、韩少功、吴炫、南帆等都发表了回应文章。首先,讨论者从认识论辨析了文学的社会承担,提倡 开放文学观念 ,同时对文学的现实介入功能进行召唤。其次,指出文学极端个人化写作的弊端,寻找文学新世纪的新的写作可能成为讨论者的目标指向。以上两个层面的导向构成了 纯文学 讨论的两个意义项。尽管这场关于 纯文学 的讨论发生之时 新世纪文学 研究并未形成趋势,但讨论中对当下文学发展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立场,对 新世纪文学 的发展产生了超越讨论本身的意义。 纯文学 的概念是模糊的,具有相对性,但它却在20世纪80年代广泛传播,并成为共识。蔡翔将其称为 移动的能指 ,而 愈是所指模糊的概念,愈 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1] 。在 上海文学 组织的讨论文章中,对 纯文学 概念本身的界定语焉不详,然而要对一个话语进行历史分析,即使不易界定,也要有一个相对的言说范畴,对比阐释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论。刘小新正是用这样的研究方法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中,梳理出三种相对 纯文学 内涵,即 相对于杂文学的纯文学、相对于政治化的纯 文学和相对于文化工业的纯文学 [2] 。 在80年代 纯文学 的出现可以不借助学院体制而引起很大反响,正由于80年代文学与思想界的同步甚至一体化的关系, 纯文学 的提倡可以在学院之外一呼即应,成为 潮流 ,而左右批评者和作家的知识资源。审美化的 纯文学 观念与 向内转 、 人道主义 、 存在主义 、 发现人 、 回到文学自身 等话语有着深层的联系,并成为 重写文学史 的两个理论支撑之一。正如旷新年所说, 重写文学史 的另一支撑点 文学现代化 又被理解为 纯文 学 , 纯文学 最终被理解为 现代主义 [3] ,显示出80年代的理论逻辑。因此,在80年代 现代主义 成为文学追求的圣地,现代主义的形式技巧成为批评者和作家共同的美学标准。 纯文学 与 现代主义 联姻,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则使 纯文学 概念不仅得到了文学实践的强力支持,而且进一步推 动了这一实践的向前发展 [1] ,在离弃 文革 文学的现实主义 编码方式圣化的僵化的文学观念 中,发挥了革命性的颠覆意义。 纯文学 这个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关键词之一,经过90年代的历史化检验,的确显露出其话语的局限性,固化为新的文学教条,正如南帆所说: 纯文学 概念的出现是有益的;但是,这个概念很 快就敛去了锐气而产生了保守性。 [4] 因此有必要对 纯文学 概念进行反思。 二、悖论式的 去政治化 纯文学 的话语生产是知识分子精英式的,话语实践是知识分子争取话语权的一次有效努力,在离弃极 左 政治中,生产着新的意识形态,有人称之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追求。尽管在20世纪80年 138 2009年10月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Oct.2009第23卷 第5期 J 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Vol.23No.5 收稿日期:2009-04-09 作者简介:巫丹(1984-),女,河南滑县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最新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界定资料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 课题核心概念的写作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把以下三种情况作为课题的核心概念。 ㈠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 比如《“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其中的“我能行”就是一个教育中的特定概念。 ㈡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 比如《小学童话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其中的“提高阅读效率”就是关键词组。再如《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究》课题中的“规范草稿”。 ㈢课题名称中公众表述不清的词组 比如《小学科学以探查促进学生交流的实践研究》探查是从外国引进的一个词组,也是没能成为公众理解的,他就是一个核心概念。 只有把握了核心概念,课题研究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准确科学。 三、怎样给核心概念下操作定义? ㈠着眼过程 例如在《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研究》中对核心概念“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从生成的过程角度来下操作定义的。 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把学习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个体资源,确保课堂整体交往的层面,学习中,教师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指导学生在小活动中展开自主探索行为,以获得生命潜能的不断开发与生长。 要能准确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必须分析清楚以下几点: ⑴生长点是什么? 学生的“原知识、经验(包含体验)与优势”是自探性学习小事件得以有效生成的生长点。 ⑵生成的动力是什么?“课堂矛盾与个体需求”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动力。 ⑶生成的过程是什么?“整体交往”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过程的本质特征。 ⑷生成的终点是什么?“提升生命质量”是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最终目的。 ㈡着眼内容

例如在《基于统整理念的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给统整概念下操作定义是从统整所包含的范围(内容)出发的。 统整 本课题的统整指的是教学资源的“整理”与“统筹”,核心是立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结构调整,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资源衔接。 调整教材内容的结构,就是把一二年级“100以内加减法”组成一个大整体,重新编排,层层梯进。 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是指教材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系统来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课堂内容与课外资源衔接,是指将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及时充实、整合、生成学习素材,使之具有互动性,将数学知识或生活情境、活动有机统整,引领孩子们与大脑中原有的“图式”联结起来,并在探索中循着自己的思维“舞步”,让情感、思维与技能同构共生。 ㈢着眼问题 例如在《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中,对核心概念“规范草稿”的定义是从草稿本身的属性出发设计的。 规范草稿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发现学生不注意正确使用草稿,随意性大,书写习惯差,使用效率低,直接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规范草稿显得非常重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好草稿书写格式,规范好草稿的书写内容,规范好草稿的使用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业成绩提高的学习习惯。 ㈣着眼指标 比如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核心概念是“提高阅读效率”,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从阅读效益的指标中生发出来的。 提高阅读效益 提高童话教学的阅读效率就是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学习童话时创设教学情境,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恰当的指导、督促、评价、激励等手段,激发学生多读、多讲、多写、多演童话故事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㈤着眼文献

底层写作的概念界定

第1章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底层写作” 显然,认为底层写作是底层者写底层事的观点会把“底层写作”的概念缩小化 或范围窄化,从当前的文学现状来看,可以找出这样的“底层写作”的作品数 量会很少,“底层写作”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社会效应和得到一 定的文学地位。 另一方面,作为底层本身的沉默,需要代言人,很多时候,他们更需要被 表述。我们想到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斯皮瓦格在1988年对底层民众发出的忧愤 的洁问—“属下能说话吗”,依据斯皮瓦格的分析,底层最大的悲哀是他的“失语”,在主流话语霸权之下,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层面最底端的底层很难具备 表达自身的能力,需要代言人,这个使命必然落在掌握话语权利的知识分子手中。为底层代言,底层写作成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义务,知 识分子写底层生活,必然滑向为底层代言的路径上去。在“学术资源争夺战”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吴亮和南帆都以晦涩的语言大声疾呼:“不能再自缚于我们 编织的底层话语之网中,必须让底层自身出场”。①在当今社会,这可以做到吗? 当底层可以自己出场时,他具有了话语权,他就不再是“属下能说话吗?”中 的沉默者了,在身份上他还是不是属于底层就必须打个问号。所以,“底层写作”知识分子的在场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底层写作他者化不可避免。“底层写作”的显在问题就是知识分子如何更好地去表现底层,关注底层,如何在精神 层面上融入底层。在精神上和被代言者达到共享,在视角上是平视,而不是俯视,并进而发现底层生活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这是一个需要作家深思,评论家 深讨的论题。 所以,笔者认为从客体对象考虑,认为只要是写底层的任何人和事、把笔 触伸向底层的,就可以被认定为“底层写作”的观念应该是合理而中肯的。 “底层写作”,关乎写作主体的不只是写作者的介入姿态问题,更重要的是 表现底层怎样的生活状态,“底层写作”作为一种叙事方式,它不仅仅只是依靠 表现多灾多难、苦难深重的底层民众去吸引读者,写作者应该在表现底层苦难 的基础上,挖掘底层者的苦难根源和所蕴含的多重意义,在文学层面上,用文 学固有的审美去表现底层,并通过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去吸引读者。纵观中国 文学史,对底层的表现是个一直存在的文学叙事形式,“底层写作”作为一个集 体共享的概念,只是当代一批知识分子在一种人文关怀情结驱使下把底层关注 加以细化讨论和将这种写作方式道德化的结果。事实上,反映底层民众困苦生 ①南帆,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J].上海: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 2“底层写作”的概念界定 当我们对底层有个清晰地把握后,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对“底层”的认识 来探讨“底层写作”。在《文学该如何关注底层》中,评论家王晓华对“底层写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他指出“纯逻辑的语境中,底层文学可以展开为: (1)指向底层的文学;(2)为了底层的文学;(3)底层自身的文学”。事实上, 王晓华的观点可以有效针对当前的学术界对于“底层写作”的两种分歧:一种 是从写作主体出发,认为底层写作纯粹只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的写作,是处 于底层的人叙述底层中的人和事,是底层自身的文学,只有像《中国打工诗选》这样的作品才可以算是纯正的“底层写作”;另一种观点从客体对象考虑,认为 只要是写底层的任何人和事、把笔触伸向底层的,就可以被定义为底层写作, 是为了底层的文学,这个层面上也包含了指向底层的文学这一内涵。 事实上,在当前的文学语境下,将“底层写作”的定义本质化是困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