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语和委婉语》[论文]
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综述

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综述摘要:语言禁忌和委婉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几乎存在于交际的任何一个角落,然而由于我们身在其中等原因,常常对其习而不察。
可是当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或者是跨行业、跨区域等交际时为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误解甚至是冲突。
本文试对汉民族的语言禁忌和委婉现象进行梳理整合,以期达到一种总体的认识。
关键词:禁忌语;委婉语;文化语言禁忌和委婉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几乎存在于交际的任何一个角落,然而由于我们身在其中等原因,常常对其习而不察。
可是当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或者是跨行业、跨区域等交际时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误解甚至是冲突。
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很多,或从其词汇表现方面或从其心理机制方面进行介绍,但大多比较零散和单一,因此本文试对汉民族的语言禁忌和委婉现象进行梳理整合,以期达到一种总体的认识。
一、产生和发展情况(一)产生“禁忌”这个词在国际学术界被称为“塔布”,源于中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语,英语音译为taboo或tabu,其含义是“神圣的”,“不可触摸的”。
后被人类学所采用,成为一种特殊的专有名词,并成为禁忌的同义词。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佛罗伊德在他的专著《图腾与禁忌》中说:“禁忌这个词的内涵包括了神圣的、超乎寻常的、不洁的和怪诞的等意义。
”正由于禁忌语有以上的特征,才需要有一种语言能弥补其不足,用来替代这些被禁忌的词语,于是委婉语就在解决这一交际困难的过程中产生了。
可以说禁忌是委婉语产生的重要心理基础。
禁忌语和委婉语大部分产生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社会,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当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无法抗拒各种天灾人祸又无法解释其成因时,只能从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出发,认为这些现象都是“超人”的力量的结果,于是在人们精神世界出现了神与鬼,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使得某些令人特别畏惧或喜爱的事物、现象与它们的名称之间建立起一种神秘的联系。
人们还认为,神奇的语言既可以造福又可以降祸,说出其名称就可能带来相应的灾祸或者吓跑了自己想要的幸福,这便是禁忌语和委婉语产生的心理基础,实际上主要是为了祈福或者是表示对所敬畏事物的崇拜。
浅谈语言及文化中的委婉语和禁忌语

浅析英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
禁 忌语 和 委 婉 语 的产 生
在任何一个社会或是在任何一种文化 中 , 都存在着 语言禁忌 ( i- Ln gii t o) 英语社会自然 也不例外 , us c a O , t b 禁忌语( ao ) Tbo 一词来 自太平洋 群岛波利尼西亚的汤加语 , 当地的 习俗 严格禁止人 们接触神 圣 的或者 是低贱东西 , 并且还禁止谈论与之相 关的事 情。语 言学 家沃尔豪德 曾
的语 言 粗 俗 不 堪 入 耳 , 因此 不 屑 于 使 用 , 当 地 的上 层 阶 级 为 了 避 粗 语和委婉语从使用 的目的和意图方面 有着绝对的 区别 , 而 但它们 却同样 俗 之嫌 , 也开始使用许多“ 文雅高尚 ”源于拉丁语的词语 , 、 于是这些词 经历着不 断演变的过程。以前被列为禁忌语 的某些词现在开始频频 出
英美社会文化中 , 基督教对 英美的文化有 着极其 深刻的影 响。英美人
一
般都不愿意故意用不敬的语 言去 触犯 ” 帝或是魔鬼 , 话毫无顾 上 说 满 an e的 l 毕竟亵渎神 明这 语言中就是禁忌语 。与此 同时 , 禁忌语 的存在就使 得人们不 得不创 造 忌、 嘴说着 dm 或是 hl 人毕竟还是 为数不多 , 出委婉语 以便更好的调剂人际关 系。因此 , 禁忌语 和委婉语 都是一种 样 的事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 国外都是一件 会引起 严重后果 的事情。 文化现象 , 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场合 , 这是各民族语言中的 共有现 象。在 有 些英美人在极 为气 愤 的情 况下 会 用 D r t “ 死人 了 或 “ 死 an i 气 ( 该 英语中, 禁忌语和委婉语也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长久而 深远 的 影响着英语语言的使用。
委婉语 ( u hms 一词 源于 希腊语 , E pe i m) 其原 意为 “ 说的 话好 听 使
汉英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对比分析研究

汉英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摘要禁忌是世界各民族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禁忌规范了人们的言语行为与社会交际。
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汉英禁忌语的迥异。
所以,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因传统或社会风俗不同,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结果导致了有些词语我们要避免使用,就是禁忌语。
由于禁忌语在应用上存在一些缺陷,就促使了委婉语的出现。
禁忌语和委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对由禁忌而产生的禁忌语和委婉语,汉、英两种语言在应用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产生、性质、含义及社会功能上的联系及区别进行初步研究,有助于了解中西社会不同的民族心态、社会规范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禁忌语;委婉语;交际;对比The analysis of taboo language and euphemism in Chinese andEnglishAbstractTaboo is a commonly existing cultural phenomenon among nations in the world which regulates people’s language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irectly results in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aboo .So ,taboo exiting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ustoms ,we should avoid using offensive expression: taboo,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As the taboo words have some deficiencies in the application, it prompted the emergence o f euphemism.As the two sides of a coin,taboo and euphemism are connected together with each own feature.The generation and the practical social function of taboos andthe euphemisms in English and that in Chinese hav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as well.Basedon the theory of the social linguistics,this paper aims at a comparative cross-cultural researchon the features、semantic concept and the social practical func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and euphemisms.Key words: taboo。
禁忌语和委婉语

三.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使用
①Malinowski提出了context的概念 ②Halliday提出了register的概念。 ③Hymes提出了分析言语活动应注意的八组因素。
从社会文化和语言交际式图解
一般词语
社会文化层次
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言语交际层次
言语交际层次
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准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禁忌语 ①宗教信仰、文化传统 名讳
西方委婉语的产生最初与宗教信仰和宗教中的禁忌有关。 禁用Jesus, Christ, Moses, Joseph; God → the Lord, 中国封建宗法思想和礼教观念使我们对人名有所避讳: 为尊者,长者,亲着讳,不能直呼帝王,君主,尊 亲的名字,必须直呼时,用其他词代替或省略。E.g. 李世民:世→代,民→人,观世音→观音;点灯→ 放火;敏→秘;买神像→请神像,
④ 政治体制
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统治下,对皇帝名讳的避讳 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常用委婉语来自我美化,掩 人耳目,也称“化妆词”:prison →the big house; the poor →the under-privileged, the disadvantaged, the have-nots; economics crisis→ recession; strike →industrial action, economic things
(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禁忌语在语言交际层次的 半禁忌避讳词语 ①由于语言交际的需要:看病或问幼儿时,排 泄行为得说 ②作为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法,《红 楼梦》,《水浒传》中用了许多禁忌避讳词 ③在语言交际冲突时常用的咒语,骂人的脏话。 ④讲话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憎感情而用的禁忌 避讳词语。鄙夷,憎恨的人直接说 “他死了”
从禁忌语与委婉语看中西文化差异【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英语从禁忌语与委婉语看中西文化差异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就反映了社会生活,随着历史的进步的发展,语言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由于宗教、迷信、礼仪以及科技不发达的原因,某些语言就被禁止使用,同是也就出现了用另外的语言来替代这种语言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委婉语与禁忌语。
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都存在着委婉语与禁忌语,如果我们掌握了他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委婉语(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文,这意味着好,因此,在牺牲时,古希腊人说幸运,这将使用委婉语。
原因是人们使用委婉称之为上帝,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安抚,以避免他们得到的重视。
古代人不理解大自然的力量和技术发展得如此崇拜更清晰,委婉的说法是宗教的起源。
古希腊文化的传播到欧洲和美国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语言的发展变化,内容和范围的委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敏感话题的人际沟通使用隐含禁忌,迂回,曲折,委婉的语言来表达,少人进攻的话,用哀婉的词来表达涉及到人们的隐私。
委婉语也将成为参与广泛,不仅涉及到鬼,人类疾病和死亡,以及其他方面,而且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战争等领域。
因此,委婉语的使用,以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而是来自社会各方面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礼仪,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禁忌(禁忌)起源Boliniya汤加,意思是“极端的事情,需要注意”也被写入禁忌或塔普。
18世纪,英国水手JamesCook首先注意到汤加禁忌做法,并把这个英文单词,根据牛津高级英汉汉英双语词典,禁忌词的含义“(incertain文化)禁止或一些被视为禁止因为不这样做,感动,用forreligious或其他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在宗教禁忌语的主要用途,或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告诉留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禁忌字数,而不是更少而是增加了。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禁忌自古有之。
古时候,由于人们对许多自然规律缺乏了解,产生畏惧心理,因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禁忌,认为触犯了这些禁忌,就有可能招来灾祸。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自然现象的规律,对此不再具有惧怕的心理,一些禁忌也就随之消亡了。
但是,有些禁忌形成多年,在一些人的心里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保留着,如果别人说话触犯了禁忌,会在他们心中造成不愉快的阴影。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了解某一国家、某一民族的禁忌,尽量不说使人反感的禁忌语,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最热闹的节日是春节。
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忌说“死、鬼、杀、病”等不吉利的话,认为新年的第一天说这些不吉利的字眼,会使这一年的生活变得不吉利。
遇到必须要说这一现象时,往往要用其他相关的词语代替。
人的一生有喜事,也有丧事。
人总是要死的。
死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但是当你的朋友家里死了人,你去吊唁、去慰问的时候,一般不要说“死”这个字。
在汉语中,关于“死”,有很多替代语、比如在北京,人死了,家里人告诉别人这一消息时,一般说“老了”、“走了”、“过去了”。
比如:甲:您父亲好点儿了吗?乙:他老人家已经过去了。
甲:什么时候走的?乙:今天早上。
当一老人得了重病,即将去世时,子女们往往会聚在一起讨论老人的后事。
这时大家谈论的是“老人百年之后我们怎么办?”而不能说“老人死了以后……”。
当一位受到大家尊重的人去世以后,人们在怀念他的时候,也要避开“死”的说法,常见的说法有:“停止了呼吸”、“告别了人世”、“离开了我们”、“与我们永别了”等等。
一些与死人有关的事物,也要用其他词语代替,比如说“太平间(停放死人尸体的房间)”、“寿衣(给死人穿的衣服)”、“寿材(棺材)”等。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习惯,如有些民族忌吃猪肉,也讳言“猪”字及和“猪”有关的谐音字。
不同行业会有各自适用的禁忌语,比如摆渡的人怕说“沉”、“翻”等字眼和谐音字,所以说到姓“陈”会说“耳东”;养蚕怕蚕瘟,所以把“温度计”说成“寒暑表”等。
浅谈语言及文化中的委婉语和禁忌语

浅谈语言及文化中的委婉语和禁忌语1000字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委婉语和禁忌语是很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特殊语言形式。
委婉语是指在交流中用一些较为委婉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情感,起到掩盖或缓和冲突、调节关系、化解尴尬等作用。
而禁忌语则是一些在文化中具有敏感性、避讳性的词汇或语言表达方式,必须避开使用。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委婉语的形式与功能、禁忌语背后的文化秘密等几个方面浅谈委婉语和禁忌语。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反映了该地方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和社会习惯等。
委婉语和禁忌语也是这种文化内涵和社会习惯的体现。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形式和用法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很多委婉语形式是通过使用比喻、暗示、留白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而在西方文化中,一些直白、明确的表达反而更受欢迎。
同样的,禁忌语也具有文化特点,有一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是很常见的,而在某些文化中却是禁忌不可触碰的,不同的禁忌语对应着不同的禁忌观念和文化情感。
委婉语具有丰富的形式和功能,包括婉转开头、委婉转述、圆场辞、反问、谢绝、道歉等等。
委婉语不仅可以在语言上进行掩盖和减弱,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调节关系、化解冲突。
例如在职场或商务场合中,为了避免直接拒绝对方的要求或提议,委婉语可以让交流双方更以和为贵,协商出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文学作品中,委婉语也经常被用于描述情感,增加作品的文学价值。
禁忌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些禁忌语在某个文化中是很普遍的,而在另一个文化中是不可接受的。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四”这个数字和“死”谐音,因此成为了禁忌语,不希望在某些场合中被提及。
在西方文化中,一些带有侮辱含义的词汇也是禁忌语,不可轻易使用。
禁忌语的存在使得交流双方都要格外谨慎,避免使用敏感的词汇或语言方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或误解。
在使用委婉语和禁忌语时,除考虑其文化特点外,还需要注意使用时的场合、语气、语境、受众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语和委婉语浅析》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负载者。
禁忌语和委婉语作为两种特别的语言现象,通常充斥在世界的每一种文化之中。
禁忌语作为一种不雅、不吉利的语言。
如果我们错误的使用的话,就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所以为了能够顺畅的交流,大家就创造了委婉语。
这篇文章主要是简短的介绍禁忌语和委婉语这两种现象、定义和语用功能。
关键词:禁忌语委婉语语用功能
引言:
禁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被视为人类社会中众多文化现象中的一种。
“linguistic forms are different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semantic selections vary across separate language systems”委婉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无论身处何时或者何种文化之中,它都被人们广泛的运用。
委婉语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润滑剂,它能够使人们很好的表达自己,并且不会使用一些不好或不合时宜的词语,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可以变得很成功。
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定义
1、禁忌语
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广泛的存在于文化与语言中。
禁忌语,伴随着它的产生,存在和延续,随之也就反映出了它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禁忌语是一些出于宗教或其他原因不应该做或不应该触碰的
时候所使用的禁止性和禁忌性的话语。
从禁忌语可以看出人们怎样约束他们自己的行为和话语。
它是从对神秘力量的恐惧、人类反抗自然的经历和人们在交际中发展出的社会规约产生来的。
在古代,人们认为一些词语和表达会故意和不故意的产生厄运,因此他们慢慢的就发展出了禁忌语以保护自己。
禁忌语可以被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被称为口头禁忌语;另一方面被称为非口头禁忌语或行为禁忌语。
前者,形成在人们的交际中,指的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能不会提及或者不愿被说起的词语和表达。
在公共场合使用一些禁忌表达和禁忌主题将被排挤或者反感。
因此它们经常使用委婉语被加以避免。
同时后者,行为禁忌或者非口头禁忌,指的是日常的行为方式,即人们因为传统价值或社会习俗所不能表现的。
2、委婉语
英语词“委婉语”是由希腊词语“euphemismos”演变而来的,它的前缀“eu-”意味着“好的,听起来好的”的意思,同时“pheme”意味着“说或者话语”的意思。
所以委婉语的字面意思就是“用好词说话”。
委婉语这个词第一次是被记录在thomas blount的glossographia一书中,它被定义为“一个坏词的好解释”。
许多人嘲笑委婉语因为他们认为它们中的一些是非常可笑和滑
稽的。
还有很多关于委婉语的定义:
(1) a euphemism is u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a dispreferred expression, in order to avoid possible loss of face, or through giving offense, that of the audience, or of some
third party.
(2) mild, agreeable, or roundabout words used in place of coarse, painful, or offensive ones.
二、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功能
1、禁忌语
禁忌语的主要功能是它可以被用于显示生气这种复杂的情感。
禁忌语被看做一种当人们想要选择强有力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愤怒或
其他不好情绪时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武器,自从它被看做一种伤害别人的选择。
通常认为,禁忌词语不可以被经常使用,换句话说,当它被用于显示一些很强的反感是,禁忌语表达所产生的力量是很强的。
一些禁忌词语经常被选择去表达人们的感觉并且显示他们的惊奇。
同时,禁忌词语经常被用于在一定情况下缓解人们的紧张。
所以这些人们会避免使用这些可能将他们引入危险境地的词语。
禁忌词语有时会被男士们只是用来显示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制造乐趣。
通过上述,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拥有它独特的功能。
2、委婉语
许多人羞于谈论性,所以在英语语言中包含关于性的委婉语也就不奇怪了。
在早期的维多利亚时代,淑女们羞于谈论鸡胸等,所以委婉语“亮肉”和“黑肉”就出现了。
为了避免关于性篇章的直接引述,大量的名词、形容词和口头词组被以委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同时,还有很多关于表达生理不健全的委婉方式。
词语“死亡”,
通常人们不愿去接受这个事实。
因此,大量的委婉词汇产生,用于避免“死和死亡”。
所以人们对于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除了上述功能,委婉语还有许多功能。
结论:
直到现在,我们已经讨论了关于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定义及功能。
它们能够帮助人们减轻情感不适,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并最终完成交际目标。
语言在不断的改变和发展中。
禁忌语和委婉语也是不稳定的。
新的词语每天都可能被创造。
在语言交际中,很容易理解和使用委婉语。
随着语言和思想的改变和发展,会有更多的禁忌语和委婉语出现,同时这两种现象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多。
因为语言的多变性,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些现象上放更多的注意力。
作者简介:
[1]allan, keith and kate burridge, euphemism and dysphem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rawson, h. 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 other double-talk[m],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1981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77,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