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族舞的风格特点

合集下载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舞蹈风格充满了热情、欢快和自由的气息。

傣族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现傣族生活、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价值。

傣族舞蹈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在舞蹈形态、音乐节奏、身体动作和表情等方面。

其中,其主要特征和风格表现如下:1.舞蹈形态傣族舞蹈主要有环形、对合、长龙和群舞等形态,以环形和对合为主。

环形舞是傣族舞蹈的代表性形式,通常由女性组成,手拉手或肩并肩排成围圆,高举手中的花篮或手杖,围着场中心转圈舞蹈。

对合舞则是由男女双人配对,领舞者与伴舞者手牵手、肩并肩、脚踩前进,步伐轻盈、舞姿优美。

2.音乐节奏傣族舞蹈的音乐以木鼓、铜钹、铜鼓为主要乐器,节奏明快、欢快,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和节日气氛。

音乐有三个节奏部分,分别为慢节奏、中节奏和快节奏。

在慢节奏阶段,舞者的动作相对较慢,动作更准确、更协调;在中节奏阶段,舞者的动作更为紧凑、快速,动作更具力量感;而在快节奏阶段,舞者的动作则更加狂热、激烈、快速,表现出傣族人民热烈、欣快、热情奔放的生活态度。

3.身体动作傣族舞蹈的身体动作比较大、比较热情,注重腰、胯、脚的灵活运用,以及手、臂、肩的协调配合。

舞蹈中的动作相对简单,但从整体来看,却具有高度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例如,在环形舞中,手中的花篮或手杖,以及花环等舞具的优雅体现了傣族舞蹈的高度审美、超群技艺和强烈情感。

4.表情形态傣族舞蹈中,舞者的面部表情也是一大特色。

其面部表情有脉络贴肤,眼睛放光的笑脸,也有眉头紧皱、悲伤落泪的表情。

通过充满朝气的情绪与表情,舞者忘我地展现了傣族人民特有的自由、热情、豪放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傣族舞蹈的特征和风格具有艺术性、民族性和欢快性三个方面。

通过形态、音乐、动作和表情等方面的完美配合,既传达了傣族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温度,充分表现了傣族舞蹈风格的独特性和艺术魅力。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傣族是一个热爱舞蹈的民族,他们的舞蹈风格古朴、优美、充满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傣族舞蹈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一是动作优美、舒展。

傣族舞蹈注重舞者的身体协调性和舞台表现力,舞者在舞台上以悠扬的音乐为伴,以轻盈的舞姿为荡漾。

傣族舞蹈动作多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云雾缭绕、飞鸟翱翔、水流潺潺等,因此动作多为舒展、柔美,典雅大方,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

傣族舞蹈以花、叶、鸟、兽等自然元素为题材,在表现动作上追求自然、流畅、柔美的线条。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二是情感真挚、深沉。

傣族舞蹈多以傣族特有的乐器为伴奏,如慢三弦、击缶鼓等,音乐节奏缓慢舒缓,情感真挚、深沉,常表现出爱情、故乡、民族情怀等主题。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内心深处对生活、对人民的热爱之情,通过细腻的舞姿和动作,将傣族人的情感与精神寄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三是服饰华丽、绚丽多彩。

在傣族舞蹈中,舞者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民族服饰,头戴金银饰物、鲜花和绸缎,身穿各种色彩鲜艳的服装,手持彩绸或丝绸长巾,美丽动人。

傣族舞蹈服饰多为丝绸、纱巾、玛瑙等传统材料,色彩艳丽、图案繁复,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服饰的绚丽和多彩为整个舞蹈增添了一种节日气氛,使观众领略到了不同于平日生活的美好。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四是舞蹈形式多样、富有变化。

傣族舞蹈形式多样,如“傣族舞”、“八仙舞”、“竹竿舞”等,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且富有变化。

傣族舞蹈在表现形式上非常丰富多彩,既有独舞、双人舞,也有群舞、器械舞等等,灵活多变。

舞蹈中的动作多以自然元素为主题,通过细腻的舞姿和舞步表现出大自然的景象,如花开花落、飞鸟翱翔、水流潺潺等,充分展现了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民间舞蹈的有哪些特点

民间舞蹈的有哪些特点

民间舞蹈的有哪些特点民间舞蹈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它的特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

以下是对民间舞蹈特点的探讨,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了解和欣赏的乐趣。

1.民间性:民间舞蹈是源于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创造性艺术形式,它和宫廷舞蹈、专业舞蹈相比,更加贴近人民,更符合普通民众的审美情趣。

民间舞蹈往往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群众性和可感知性。

2.地域性: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民间舞蹈因地域差异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例如,广东的小桃舞、四川的耍锄舞、山西的二人三面舞等,都展示了不同地域的独特风情。

3.历史性:中国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它们往往传承于古代的舞蹈形式,并通过世代口授的方式传承至今。

这些舞蹈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4.协调性:民间舞蹈注重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力求肢体动作的流畅和谐。

舞者通常通过舞蹈的动作、节奏和呼吸来表达情感和旋律。

同时,舞蹈的协调性和优美性也使观众能够从舞蹈中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6.色彩性:民间舞蹈往往以鲜艳多彩的服饰和道具为特点。

这些服饰和道具不仅能够衬托舞蹈动作,增添美感,还能够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7.宗教性:中国的一些民间舞蹈有着宗教仪式的色彩。

例如,陕北的秧歌舞蹈、云南的泼水节舞蹈等,都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这些舞蹈往往通过宗教仪式来表达祈祷、感恩、祭祀等情感。

8.团体性:民间舞蹈注重群体的协作和合作。

舞蹈中的舞者需要与其他舞者共同演绎,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

这种团体性能够增添舞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使观众们感受到舞蹈的力量。

总之,中国的民间舞蹈由于其丰富多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认可。

它们通过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将民间文化、历史和艺术交融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的艺术体验。

无论是在庆典、节日还是平常生活中,民间舞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们带来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通过优美的舞姿、精妙的舞步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包括优雅的姿态、精细的手势、流畅的身体动作和富有表现力的情感表达。

下面将更详细地探讨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首先,中国古典舞的姿态非常优雅。

舞者的身姿笔直,头部高昂,颈部挺拔。

这种优雅的姿态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儒家思想中"君子不器"的追求。

在古典舞的演出中,舞者的身姿通常是匀称的,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

舞者舞动的姿势优美,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艺术享受。

其次,中国古典舞注重手势的精细表达。

手势在舞蹈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传递舞者的思想情感,丰富舞蹈的表达力。

中国古典舞中的手势通常非常细腻,舞者通过手指的动作、手掌的张合、手腕的扭转等,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图像,使观众感受到舞蹈所要表达的典雅、柔美的感觉。

手势的精细表达是中国古典舞与其他舞蹈形式的显著区别,也是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第三,中国古典舞的身体动作流畅而有力。

舞者的身体动作在舞台上通常非常流畅和协调,展现出肢体的灵活性和力量感。

中国古典舞中的动作和谐而有序,脚步轻盈,舞者通过整个身体的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舞者的体态变化多样,有时慢放缓慢,有时快节奏,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体验。

最后,中国古典舞能够通过动作和表情富有表现力地传达情感。

舞者在舞台上通过舞蹈动作、表情和眼神的变化,将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

这种情感的传达能力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能够使观众深深地感受到舞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中国古典舞注重舞者内心情感的培养和表达,通过细腻的动作和表情塑造出丰富的情感世界。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它以优雅的姿态、精细的手势、流畅的身体动作和富有表现力的情感传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舞蹈独具特色,深受广大观众和研究者的喜爱。

傣族舞
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鲜明的节庆性质
傣族舞蹈大多是在民间文化节日或庆典场合上演,例如泼水节、傣历新年、火把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展示出独特的舞蹈形态和风格,以表达对生活和家庭的感恩与祝福,同时也宣扬族群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二、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傣族舞蹈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表现力非常丰富。

在舞蹈中,舞者们会通过肢体和面部表
情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愉悦、悲伤、爱情等。

这种表现艺术形式让观众更易于
沉浸在傣族的文化氛围中,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三、独特的舞步和动作
傣族舞蹈的舞步和动作结构独具特色,强调灵活、轻盈和柔美的表现。

舞者们在舞蹈
中会展现出独特的身体技巧、腰部和手臂的灵活性、以及脚步的协调性。

同时,在音乐
伴奏下,他们还会采用旋转、跳跃、扭腰等动作,以表达出傣族人民的欢乐和生活情趣。

总之,傣族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


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独特的舞步和动作,以及浓郁的节庆氛围,都为观众们带来了独特
而难忘的审美体验。

这些特征也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傣族文化,传承和弘扬傣族民间
艺术的精神和价值。

浅谈民族舞的特点

浅谈民族舞的特点

浅谈民族舞的特点民族舞作为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魅力。

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也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征的重要方式之一、下面将从历史背景、舞蹈形式和内涵、表演技巧等方面浅谈民族舞的特点。

首先,民族舞具有浓厚的历史背景。

民族舞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是古代生活和宗教仪式的一种表达形式。

它通过舞蹈的方式,传递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审美特点。

例如,中国的舞龙舞狮、藏族的独舞、印度的印度舞等,都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表达。

其次,民族舞具有多样的舞蹈形式和内涵。

民族舞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集体舞、独舞、双人舞等。

每种形式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目的。

集体舞注重整体的统一和协调,体现了民族的团结和集体意识;独舞突出个体的表现,展示了个人的特色和才艺;双人舞则强调舞蹈中双方的互动和配合。

同时,民族舞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表达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爱情故事等多种主题和情感。

再次,民族舞注重舞蹈的技巧和风格。

民族舞的表演技巧非常丰富,包括舞姿、手势、舞步等。

每个民族的舞蹈风格都有着明显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中国的民族舞强调整齐划一的舞姿,注重舞者的腰肢和手指的灵活性;印度的印度舞则以手势和呼吸的控制为特点,具有优雅和柔美的特色。

此外,民族舞注重节奏的控制和韵律的演绎,舞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和协调能力,才能够完美地表现出舞蹈的魅力。

最后,民族舞的表演形式多样化。

民族舞可以在舞台上进行专业的演出,也可以在群众集会、庆典活动等场合进行表演。

它既可以作为专业演艺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作为社交活动和群众娱乐的一种形式。

不论是专业演出还是民间舞蹈,民族舞都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人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民族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具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舞蹈形式和内涵、表演技巧等特点。

通过舞蹈的方式,民族舞能够深入地反映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展现了各个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点。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论文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论文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论文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舞蹈类型、表现形式、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重要性。

首先,中国民族民间舞包括了丰富多样的舞蹈类型。

其中,民族舞是指表达特定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舞蹈形式,如蒙古族的舞蹈《手拉手》,藏族的舞蹈《格萨尔王》等。

而民间舞则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农村地区的舞蹈形式,其风格简单自然,如广场舞、秧歌等。

这些舞蹈类型的多样性丰富了中国舞蹈文化的内涵,展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风土人情。

其次,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多样。

舞蹈演员通过身体动作、舞蹈步伐、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多种形式来传达情感和表达主题,使观众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来理解舞蹈的内涵。

此外,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等也是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能够增强观众对舞蹈的感官体验。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点之一是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舞蹈演员通过独特的身体技巧和舞蹈动作,展示出优美灵活的身姿和独特的舞蹈韵律。

舞蹈中的舞姿要求优雅、大气,力求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

通过舞蹈的训练,舞蹈演员能够锻炼身体素质,提高肌肉的柔软性和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此外,中国民族民间舞在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民族民间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演绎祭祀活动、节日庆典等场合,传承和弘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民族民间舞也逐渐融入现代社会的表演艺术中。

不仅在国内外舞台上广受欢迎,更成为中国国际交流的重要文化名片。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其艺术性上,更彰显在其对人们精神生活的积极影响上。

舞蹈是人们情感和意志的表达,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观看舞蹈还是参与舞蹈,都能够使人们心境愉悦,体验到独特的艺术魅力。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其纯朴自然的艺术表达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方式。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

傣族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风采。

傣族舞蹈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风格,通过舞蹈可以感受到傣族人民的喜悦和自豪,下面将就浅谈傣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进行探讨。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一是舞蹈动作优美多变。

傣族舞蹈极富节奏感,舞蹈动作轻盈柔美,舞姿优雅多姿。

傣族舞蹈的舞者往往会以轻盈的步伐,优美的动作,展现出独特的舞蹈美感。

在傣族舞蹈中,舞者们会以身体的转动、摇摆和起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傣族舞蹈还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

在傣族舞蹈中,常常会融入一些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的元素,舞蹈动作和表情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傣族的经幡舞,是一种祈福求神的舞蹈,舞者们手持五彩经幡,载歌载舞,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和祈愿。

通过舞蹈来传递对生活、对自然、对神灵的崇敬之情。

傣族舞蹈还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傣族舞蹈的服饰多为傣族传统服饰,色彩艳丽,图案独特。

舞蹈中的道具也往往是民族特色鲜明的物品,比如傣族花鼓舞中的花鼓,是傣族特有的打击乐器,通过花鼓的节奏和舞者的动作协调配合,展现出傣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傣族舞蹈的风格多样且独具特色。

傣族舞蹈包括了舞蹈剧、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比如傣族花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形式。

花鼓舞以其欢快、活泼、热烈的节奏和舞姿而闻名,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

而傣族经幡舞则以其神圣、庄严的气氛而著称,舞者们手持经幡,围绕神圣的场所载歌载舞,积极向上,祈福求神。

傣族舞蹈的风格还表现在舞蹈的舞台表演上。

傣族舞蹈在舞台表演时常常融入了大量现代元素,如灯光效果、音乐配合等,使整个舞台呈现出一种时尚、动感的艺术感觉。

傣族舞蹈在现代舞台上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大大增强,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对傣族文化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对傣族舞蹈特征与风格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傣族舞蹈具有多方面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民族舞的风格特点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汉族民间舞蹈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

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特点为南灯北歌,即南方的花鼓灯北方的秧歌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与流派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

3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

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4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其歌舞艺术绚丽多姿,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5傣族舞蹈
傣族多居住在群山环抱河谷平坝地区的亚热带地区。

傣族的舞蹈丰富多彩,其中,最富盛名的象脚鼓舞的特点是动作节奏性强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

孔雀舞更是表现了孔雀的婀娜多姿,活泼优美,同时,“佛在舞中”的现象也是傣族舞蹈风格的一大特征。

6.彝族舞蹈
彝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他们能歌善舞,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民间舞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

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

动作简练明快,音乐悠扬流畅,乡土气息浓郁,时代色彩强烈。

其中凉山彝族舞蹈更是其中之最。

7 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的朝鲜族人民,勤劳朴实,能歌善舞。

他们自古从事农耕劳动,酷爱大自然。

他们特别喜爱白鹤,把白鹤作为长寿、幸福的象征。

这种民族性格与审美观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歌舞中,便形成了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独特风韵。

在人们大肆谈论着绘画美学、建筑美学、摄影美学的今天,舞蹈美学似乎由于它特有的专业性以及受众人群的局限性,始终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曲高和寡的傲立着。

所谓美学,就是以研究各种具有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学科。

它的种类繁多、内容具体,是通过某种具体行为或事物传递给人们在视觉、听觉或者触觉上以美的享受,从而使审美主体得到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振奋精神等作用。

它的这一特点在舞蹈美学上尤其能够充分体现,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细致完善的刻画出来。

舞蹈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具有理论性和指导性,它是人们对舞蹈表演实践规律的总结和提高,是无数舞蹈艺术家心血的结晶。

它存在于每一个艺术作品中,是各种舞蹈艺术都应该遵循的一种普遍性的规律。

而中国的民族舞种类繁多,历史悠久。

风格多样,更是将舞蹈美学的价值更好的体现。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

巧用道具,技艺结合自娱娱人,意旨统一。

情之所至,即兴发挥。

都是中国民间舞蹈主要的特点,并且,中国的民族舞蹈多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更容易融入生活,让人们更加的了解舞蹈美学的价值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