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作品赏析讲稿—远古、古希腊、古罗马

外国美术作品赏析讲稿—远古、古希腊、古罗马
外国美术作品赏析讲稿—远古、古希腊、古罗马

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赏析讲稿

第一章远古艺术与古希腊、古罗马艺术

第一节远古为人类的神秘创造——原始社会的美术

一、远古狩猎者的生动记录——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不断发现的历史遗迹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经历了数十万年的艰难演进。对于漫长的历史进程而言,如今的文明时代虽然光辉灿烂却短如瞬间。如果把人类历史算作一天,那人类文明史仅仅有两分钟。在这漫长的进程中,人们常常把远古文明时期的人类比做人类的童年。那个时代的人类,单纯、天真、富于幻想,虽然略显幼稚,文化成就仍然令人惊叹。

自1875年起,西班牙考古学者桑图拉经常在西班牙北部桑坦德市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内勘察古代遗物。四年之间仅断定这里是人类早期遗迹。1879年桑图拉带着小女儿玛利亚再次来到阿尔塔米拉山洞寻找古代遗物。他专注于在地下发掘,无事可做的小玛丽雅东张西望,突然惊叫“爸爸看,这里有牛!” 当父亲抬头顺着女儿的手指望见壁面上的野牛时,眼前出现的简直是神奇:洞顶和壁面上画满了红色、黑色、黄色和深红色的野牛、野马、野鹿等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画在洞顶上的,长达15米的群兽图,共有20多头,动物的身长从一米到两米以上。画法是先在洞壁上刻出简单而准确的轮廓,然后再涂上色彩,所画的动物,无论是受伤的还是奔跑的,姿态都十分真实生动,原始画家还善于利用洞壁的凹凸不平创造出富有立体感的形象。

对于1879年的重大发现,最初学术界不同意是原始人的作品,至1902年才获承认。确认为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长270米,大部分壁画分布在长18米的侧洞的顶和壁上。内容主要是涂有红、黑、紫色的成群野牛,还有野猪、野马和赤鹿等,总数达150多只。这些动物形象描画得细腻生动,栩栩如生。其中画一头野牛受伤卧地,低头怒视前方,把牛的野性表现得十分逼真,被公认为世界美术史上原始绘画的代表作。洞中还有镌刻的人物形象及手轮廓图形等。在洞穴前部,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遗物,为确定岩画的年代提供了证据。一般认为,壁画内容可能与原始人祈求狩猎成功的巫术活动有关。

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法国的拉斯科洞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是最为著名

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窟壁画遗址。在这些洞穴里,原始时代的人们用木炭、红土以及动物脂肪油与粘土调制成的颜料,精心描绘了许多野牛、鹿、山羊等动物,其中最大的牡牛长达5米。狩猎是原始人主要的生产劳动,他们把野兽当作认识自然的主要对象。阿尔塔米拉洞内描绘了一头受伤的野牛,它圆睁怒目,伸出双角,力图作最后的反击。奔放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刻画出野牛顽强的生命力,人们甚至会感觉到它的肌肉在颤动,与这只受伤的野牛并列着的还有30多个动物形象,都是先勾线条后涂颜料。很难想象这些生动的形象竟是由那些手握石斧、捕食野兽的原始人类创作的。

(二)洞穴壁画的功能

1. 第1种假说是狩猎——巫术。

2. 第2种假说是洞穴壁画是个人艺术形式的表现。

3.第3种假说认为是对四期的动物的哀悼.

4.第4种假说认为洞穴壁画具有教育意义.

5.第5种假说认为洞穴壁画与图腾崇拜有关.

6.第6种假说认为洞穴壁画是表现生殖繁衍.

7.第7种假说认为是对环境的美化.

母性崇拜的神秘祭物——旧石器时代的女裸雕像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又称维朗多尔夫的维纳斯,是一座11.1厘米(4又3/8英寸)高的女性小雕塑,该雕塑于1908年由考古学家约瑟夫·松鲍蒂(Josef Szombathy)在奥地利维伦多夫(Willendorf)附近一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雕像由一块非本地的、带有红赭色彩的鲕粒石灰石雕刻而成。

马克思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摘要里说:“女神的地位乃是关于妇女以前更自由和更有势力的地位的回忆。”这些具有宗教意味的生殖崇拜和母性崇拜在造型艺术中被完美的保留下来,最有代表性的是近年来从欧洲各地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系列裸体女性雕像。这些女性雕像强调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这些维纳斯神像,被雕刻成浑圆的整体,忽略身体比例关系以及面部、手脚的细节刻画,表现出直观的单纯化和抽象化。1908年,在奥地利维伦道夫(Willendorf)出土的维伦道夫维纳斯是这些女性雕像中最著名的。1908年8月7日,一位叫做约瑟夫·桑巴蒂(Josef Szombathy)的考古学家,在修建多瑙河边的公路工地30米深的土层中,发现了一个距离当时大约有15000年历史的旧石器时代的土层。从这块土层中发掘出一个只有11公分高的石头塑像。这个石头塑像是用赭红色颜色的石灰岩雕刻而成的,表面很粗糙,呈微小的颗粒状。这个女性塑像没有面部,却有用极抽象手法雕刻成的带圆圈型卷发般的头部,过分突出表现的乳房和臀部,刻意表现出这个形象的女性特征。当年的8月份,美国耶鲁大学的人类学教授麦克卡蒂(George Grant MacCurdy)来到维也纳,在桑巴蒂那里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尚未完全剥落干净的雕像。麦克卡蒂教授随后在他的报告中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这一发现。根据当时雕像出

土的土层,考古学家推测,这个女性塑像产生于大约15000年以前左右。大约30多年以后,欧洲考古学家在法国南部的拉科斯岩洞中发现了人类最早的洞穴壁画,时间大约也在15000年左右。但是从表现手段上来说,壁画还只是二维的创作,而在维伦道夫出土的这个女性雕塑则是三维的立体形象,从表现手段来说,她比法国南部发现的古代岩洞壁画更加高级了一步。考古学界把这个最早发现的人体女性雕像命名为“维纳斯”(希腊神话中的掌管生育和航海的女神,也被人们称为爱神)。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维伦道夫维纳斯的制作年代几次被考古学家提前:1970年,考古学家运用放射性同位素14分析维伦道夫维纳斯的石质,认定她的年代是20000到25000年前之间。10年以后,也就是1980年,考古学家运用更先进的分析方法,认定维伦道夫维纳斯的“年龄”是30000到25000岁。最近的一次分析是1990年,结论是24000到22000年以前。但是也有人对维伦道夫维纳斯“年龄”表示怀疑,主要的理由是,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的是石材表面的石质,其年代是石材的年代,而未必就是这块石头被用来进行艺术创作的时间。这个怀疑的理由并不难被排除:雕刻形成的石材表面有新有旧,如果是石材是旧,刻痕是新,运用同位素扫描时,就可以很容易发现石材表面的不同质量,而不同的质量实际上是代表不同的年代。这个情况在测量维伦道夫维纳斯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然而另外一个情况则让人对这个维纳斯的“出身”表示疑问:在维伦道夫附近没有发现任何与这个维纳斯有关的文明,它包括:生产这个维纳斯的工具,那个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以及类似的物品。维伦道夫的维纳斯是一个独立的物件,没有发现一个伴随着她的“维伦道夫文明”。人们至少可以怀疑,这个年代久远的维纳斯或许不是“出身”于多瑙河畔,而是从其他地方随着多瑙河的河水转移到维伦道夫的。1988年奥地利考古学家的确在距离维伦道夫不远的30公里的Stratzing附近的小村庄Galgenberg发现了另外一个仅仅可以被勉强称为“维纳斯”的石质女性雕像她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大约20000年到30000年。在法国出土的《罗塞尔的维纳斯》浮雕,有着同样硕大的腹部、夸张膨大的臀部。

人们惊奇于维纳斯雕像的存在的功能和价值,也是理解史前雕像艺术的关键。原始人为了生存唯一就是要解决两个“生产”的问题—物质生产和生命生产。维持个体生命的物质生产是基本的生产方式,生命的生产是基于物质生产基础之上原始种族得以延续的更为伟大而神圣的生产方式。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靠众多人的协同合作可以更好地抵御外敌和提高狩猎和采集效率。种群的繁衍和壮大成为原始人的迫切需求。女人能生育的事实满足了原始人对生命的渴求。但是他们解释不了人为什么能够再生人,以及母性个体所存在的生理差别,他们只好通过模仿具有最强生殖能力的母体形象,以此来感恩、敬畏自然和

神灵的力量。“生命在原始人心中不是抽象的,而是与最生动、直观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女人能生育,这是最明显的事实。原始人在对女性形体的刻画中,生动地再现了原始人对生命的渴望,以及他们对生命的崇拜、疑惑、希冀、祈求,洋溢着及其强烈的生命激情。”①以母系氏族结成的社会体制中体现着对生命的渴望、对有生殖能力的母性的崇拜。雕像的处理手法是先天的无意识行为,正是因为这种无意识行为更说明了原始人对女性特征的惊奇,和对女性生殖能力的崇拜和渴望的本能性。这仅仅是停留在物的图腾崇拜,而非精神层面。更多的接近巫术。出现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体雕像既物化着人类祈求自身生命繁衍的生命意识,也凝聚着人类的自我关照与自我表现的精神,对生命存在的自我祈求与灵魂的呼唤。

生命与自然精神的凝化——新石器时代的巨石雕像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多为墓冢或宗教崇拜物。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包括欧洲、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法国西部及北部,英国、爱尔兰、丹麦、瑞典、德国北部以及东亚和南亚沿海等。

这些从地中海诸岛到大西洋沿岸地区,普遍存在粗制的巨大石块的纪念物,有的高达70多英尺,重有百吨,有的排列长达两英里行列,极为壮观。史学家称为巨石结构、巨石建筑、巨石碑。产生这些巨石结构的文化称为巨石文化。巨石文化分布很广,结构种类繁多,与其说是由于新的艺术形式,不如说是由于新宗教和埋葬的习俗,即巨大的石块是用来标志神圣的地方和坟墓的。可以推断各种式样的巨石结构是和当时的丧葬风俗及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这些巨石结构各有其奇异的形态,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具有抽象美的纪念碑。这些巨石建筑一般可分为3类:①立石或列石。以单独或成列竖立的石块、石条作宗教崇拜之用,法国的列石有多达数千块的。②石棚。以数石直立上盖一石板构成,多为酋长坟墓,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即可见到。③环状列石。以众多巨石构成环状建筑群,用作宗教祭台,亦可供天文观测。巨石建筑的出现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宗教信仰及工程技术水平,它们是古代不同民族各自分别独立创造的。

些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的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其中以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以其宏伟的环形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瞩目。2007年1月30日,考古学家发表研究报告说,在英国史前巨石阵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并认为当初居住在那里的村民就是巨石阵的建造者。这个远古村落曾居住数百村民,坐落于杜灵顿垣墙旁边,距世界文化遗产巨石阵遗址约3.2公里。

第二章人神同构的艺术典范——古希腊雕塑与建筑

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地分布于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公元前3000年代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代则为中、晚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国家,统称爱琴文明。

古代希腊的历史几个阶段:

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世纪);

(2)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9世纪);

(3)古风时代(公元前8—6世纪);

(4)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中期);

(5)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4年)。

公元前500年~323年,是希腊的古典时期,是艺术、文学、哲学和政治高度繁荣昌盛的时代,在这期间它与波斯和马其顿这两大强敌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希腊人在对波斯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一种合作精神由于这一胜利在各个城邦中被激发出来,同时由于雅典的军队在抗击所谓的野蛮人时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于是,在战后的城邦联盟中雅典便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希腊美术尤其是雕塑与建筑艺术,构成了古希腊美术的高峰。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与建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古希腊的社会制度、美学价值、审美观念、社会风尚等密不可分。

古希腊雕塑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恩格斯说“没有古希腊和罗马

帝国建立的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

1.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是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同时也是雅典帝国全盛时代的象征。

雅典卫城建立的时间大约在影响深远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前期,也是雅典帝国最光荣,强大的时候,当时雅典不仅国力强大,而且拥有发达的文化艺术成就,

美轮美奂的卫城体现了这点。

2.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

体建筑。它建于公元前447-438年,是

伯里克利当政时代重建卫城山工程中的

重点项目。巴特农神庙是希腊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典娜为主,又称“雅典娜巴特农神庙”。“巴特农”原意为“处女宫”,因它祀奉的雅典娜女神是处女,故又称“雅典娜处女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克拉特。整个建筑工程是在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的,神庙的雕刻都为菲狄亚斯和他的弟子所创作。巴特农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神庙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山的中心,坐落在山上的最高点。它外形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由46根多立克式环形立柱构成柱廊。神庙的主体为两个大厅,两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东边的门厅通向内殿,殿内原来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但是,这一杰作在公元5世纪失踪。中楣饰带是由92块白色大理石装饰而成的,上面有描述希腊神话的浮雕。东西庙顶的山墙上也有精美的浮雕。巴特农神庙被认为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极品,有“希腊国宝”之称。它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瓦当,整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巴特农神庙自公元五世纪后几经天灾人祸,先仅存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

(五)古代希腊雕塑

《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

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

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

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其中,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

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

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

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

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

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

因此右腿成了使整个雕像身体自由屈伸和旋转的轴心,同时又保持了雕像的稳定性。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象一张拉满弦的弓,带动了身体的弯曲,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但高举的铁饼又把人体全部的运动统一了起来,使人们又体会到了暂时的平衡。

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虽然原作已经失传,但我们仍能从复制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发的强烈震撼,也是我们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米诺斯的维纳斯》

维纳斯的雕塑是断臂的。但对于是当初就没

有雕塑双臂,还是后来断掉的,却鲜为人知。不

久前,有人发现上世纪法国舰长杜蒙-居维尔的

回忆录,才解开了这个100多年来的谜。

维纳斯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

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的维纳斯右臂下垂,

手扶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

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

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

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却不知农民伊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现在该雕像收藏在法国卢浮宫。

100多年来,很少有人知道维纳斯雕像断臂之前的形象。后来在旧档案中发现了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它记述了居维尔是最初在伊奥尔科斯家看到的完整雕像: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左臂上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双耳还悬有耳环。然而至今无人能将此雕像复原。

古希腊采用以城邦为单位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城邦由全体自由民直接参与治理,这极大地刺激力每个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热情。人本主义的的而思想使社会充满自信与完美的风尚。贸易与航海造就了坚强的意志,机智勇敢和勇于探索的性格;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要求公民有健壮的体格与完美的心灵;温和的气候使运动员裸体竟放为艺术家对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神人同形同往”的神话是艺术的土壤。以上条件催生了希腊式的美学价值。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提体,德谟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美的东西是整体的各个部分取得调和关系而产生的,而求得这种调和的美则直接来源于人体,人体是宇宙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小秩序。古希腊人相信人体就是真、善、美的最好统一。体现了宇宙间所能发现的智慧和秩序,是一切美的本源。将数学的客观性质与美学的主观认识联系在一起,创造了理想的人体美。体现出古希腊人对人体的崇敬。他们相信完满的人体代表着完满的人格,完满人格的外在表现必然是完满的人体,人体作品是古希腊人表达宗教热情和爱的寄托,将神以裸体人的形象特征展现出来,“膜拜他们是由于他们赋予生命之美而不是由于掌握死亡的权力。”③他们不断地追求人体的完美,将神的裸像做到极致,将通过人体所表达的对神的敬重之情延伸至精神领域。这是对人体的自信和信仰。希腊人体雕塑艺术因缺少色欲和诱惑而显得虔诚、富有人文色彩。第一眼看到断臂的《米诺斯的维纳斯》感受到的是人体的高贵圣洁,而非肉体本身。人体艺术脱去风俗而升华为圣洁之灵,没有污染,是纯粹的精神作品。它不仅仅是雕塑语言的杰作,更是精神品格的杰作,其中的内在思想性、美学观是希腊文化、历史、乃至生活所造就的艺术精神。“无论是就姿势还是表情来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一般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④

《拉奥孔》系阿格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制作。传说希腊人进攻特洛伊城久久不克,受到神的指示,用“木马计”将士兵藏入木马,让特洛伊人拉入城中;夜深时士兵潜出木马,开门引大军入城,希腊人才取得最后胜利。事先,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曾警告国人,不可引木马入城。为此,雅典娜女神遣巨蟒咬死拉奥孔父子三人,以惩罚他“池露天机”------这里仍然是反映了神(宗教)对于人们镇慑的威力,要人们“安分守已”、恭听“神谕”。也许,还包含了“说真话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这样一种对于社会的愤懑情绪。

《拉奥孔》出土较早(1506年),给后世的影响很大。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琪罗,曾受到它的启发。十八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还为它写了专著,拿它和罗马诗人维吉尔所写的这段故事比较,由此论证雕刻(美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和诗(文学)之不同,是一部很有创见的美学著作。德国诗人歌德也写过专文分析《拉奥孔》的艺术技巧。歌德说,人类对自己和别人的痛苦有三种感觉,畏惧、恐怖和同情。雕刻能表现其一已经很不容易,而《拉奥孔》却包含了这三种不同的感情。父亲刚受蛇咬仍然奋力搏斗,以引起人们的恐怖;左边的小儿子被缠窒息,即将气绝,以引起人们的惋惜和同情;右边的大儿子并未遭蛇咬,似乎有可能逃税,

以引起人们的畏惧(为他担心)。

帝国气度的真实写照——古罗马艺术

西元前八世纪时罗马规模很小,在西元前五世纪以前还处於氏族部落时期,以后经历了共和时期(BC509~BC30)和帝国时期(BC27~AD476),西元265年灭伊特鲁里亚,帝国时期的罗马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西元前27年以前为共和国,以后为帝国。一、二世纪间多贤能皇帝,建筑上有辉煌的发展。三、四世纪帝国缺乏忧患意识、重享乐,因而政局不稳,经常政变换皇帝,文化渐衰,直到四世纪相信基督教以后才有改变。

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希腊人征服。罗马人崇拜和模仿希腊艺术,由於民族性重实用,因此大量引用希腊艺术形式,而甚少独创的风格。

古罗马艺术的特性

罗马人不同於希腊人,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希腊人重理想,艺术中喜欢抽象、概括的理念。

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的色彩。罗马艺术大多是给予帝王歌功颂德和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

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徵鲜明的肖像,艺术家不仅要求外形要逼真,更重视人物个性的刻画。

罗马人最有成就的是建筑。在技术上首先运用三合土,大量使用拱卷结构,使建筑类型比希腊丰富。因为疆域广大,所以罗马艺术气魄上,超过希腊,可以说是规模宏大。

古罗马大角斗场:

公元72年,大角斗场由维斯巴西安皇帝开始修建,公元80年由其子蒂托斯皇帝隆重揭幕。据说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以后之后,为庆祝胜利和夸耀帝国强大的武力,强迫8万犹太俘虏修建而成。后在三世纪和五世纪重加修葺。它是罗马帝国强大的标志。它就如同奋战在它里面的角斗士一样,是力量和强壮的象征,流露出的是一种罗马帝国异常雄壮的霸气,是一种略带看似不修边幅的粗犷。

整个角斗场像是一座庞大的碉堡,占地20000平方米,围墙周长527米,长轴188米,短轴156米,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的现代楼房的高度。场内可容5万观众。整座建筑用巨石和红砖砌成。外观似正圆形,俯瞰实为椭圆形。围墙分四层砌成,一、二、三层均为半露圆柱装饰。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是一座长方形拱门,一、二、三层合计有拱门80座,使整个建筑显得宏伟而又秀巧、凝重而空灵。第四层外墙由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并建有梁托,露出墙外,供举行盛会之日,悬挂天蓬,为观众遮荫。整个建筑极像一个现代的圆形剧场或圆形运动场。场中心角斗用的舞台,长约86米,最宽处63米,也呈椭圆形,是斗兽、竞技、赛马、歌舞、阅兵与进行模拟战争的场所,也可在场内灌水成池,供观赏水战之用。为了安全,舞台四周还专门建有护墙,使之与观众座席隔开。皇帝的包厢和执

政官、元老们的贵宾座,则用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

竞技场专门建有四座大型拱门,供拥挤的观众分散进出之用。竞技场内部为阶梯形席位,架在三层呈放射状的混凝土筒形拱上。每层80个喇叭形拱,它们在外侧被两圈环形的拱廊收齐最后加上一堵实墙,形成五十米高的里面。喇叭形拱在里面上开口,每层有80个开口,底层为敞廊入口,上两层为窗洞。看台逐层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喇叭形拱里安排楼梯,分别通向各区的看台。观众购票之后,以纵过道为主,进入各自的看区。然后以横过道为辅,进入自己的座位,井然有序,不会混乱。这种设计,时至至今,还一直沿用,近乎没有大的变动。古罗马人如此的聪明才智,真是叫人惊叹。

庙宇∶西元前二世纪,山墙和柱子与希腊相同,只是地基变高了,常用来当战利品的仓库(实用价值)。圆形建筑变大,是因材料用「混凝土」之故,外表贴上大理石,最具代表性的庙宇是《万神庙》(西元118-125)。

其他建筑有市场、广场、澡堂(公共交际场所)、运动场、竞技场(约80,罗马)、斗兽场等。

万神庙建于罗马皇帝的继承人图拉真——哈德良时代(公元117-138年)。万神庙原建于阿格里巴时代,后被焚毁。重建的万神庙又叫“潘提翁”神庙。这座神庙是继希腊神庙艺术的又一发展。万神庙作为祭祀众神的圣殿,来源于希腊人信奉的多神教,那里每种神都有他自己的神庙,如雅典娜神庙、宙斯神庙等等。罗马的宗教信仰基本上也承袭希腊遗风,但在伊特鲁里亚的影响下,罗马人把诸神集中起来供奉,即在一座神庙内设几个圣殿。因供神的圣殿较多,罗马万神庙设计呈圆环形,并以伊特鲁里亚的拱券结罗马万神庙外景

构为基础,创造出宏大的内部空间。这种从外观上看比较封闭的拱顶结构,其实在内部是由门廊和神殿两大部分组成。门廊由两排克斯林式的柱子支撑着一个半三角形额墙,宽33.5米,深18米,后部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神殿,直径为43.2米,墙厚达6.2米。关于这个大圆顶过去一直说认为是用砖合混凝土制成的,并认为圆顶是搁在第二层上面的。经本世纪三十年代修复这座神庙时发现,过去的判断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个大圆顶里并无砖砌的骨架,圆顶也不是搁在第二层上,而是搁在第三层上,它简直像一顶扁而浅的无檐帽。由于外表装修细致,二三层之间的构架十分严密,才给人以整个大圆顶的错觉。如此大胆的空间处理,在西方建筑中可以说是罕见的。而这个半圆球顶正是这栋建筑物的最精彩部分,它的开间开阔,垂直的顶高几乎与圆形直径相差无几。四周无一窗户,唯有从圆拱的顶端天窗射入日光。因此,人在这个圆顶下好像处在一个厚重的围壁的包围之中,给人以一种恒定宏阔的神秘印象。任何声音都可以在这里互相撞回,空间的共鸣性骤然增大。这种围合性的空间感,造成了信神者内心的超然力量,它是一种静态的力量,但是又会让人持续的感到压力。

万神庙内部的艺术处理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虽然它内部空间是单一的,有限的,但是十分完整,几何形状单纯明确而和谐,像庙宇本身那样开朗、阔大而庄严。建筑史家说它是“把古

希腊的回廊移进了室内”的结果,这是罗马神庙建筑中典型的帝国风格。

雕刻的特性

写实,不喜欢美化人体,只表现现实,也不掩饰缺点,文艺复兴是从此作风

出发。

实用,如纪念用,表现凡人的形象,真实感较强。

罗马人本来就有崇拜祖先的习俗,他们忙於为死者作雕像,收藏在家中,遇新葬礼时把列祖列宗的雕像都拿出来参加仪式。早期的肖像雕塑是根据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表情死板,缺少活力,只有感到逼真而已。希腊雕刻技术传进来后,开始美化雕像,但还是以逼真和表现个性为主。

《凯旋门》(14-37,罗马),独创,门上雕征伐纪录。

《天柱》(114,罗马)雕打仗的功绩,好像是电影记录片,西元二世纪最好,

是欧洲史上最大的浮雕。雕工是近东俘虏,共雕人物千人以上,描述战争前后整

个过程,后来英法均有仿造,特点是∶雕工精细,场面浩大。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案

课题: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欣赏型 授课对象: 七年级 教材分析: 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介绍中国古代画的历史和代表作及其内容和特点,并引入相应背景资料;使同学们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力争达到使同学开阔视野。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历史和具体内容,欣赏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画的部分作品的学习和欣赏,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鉴赏,提高同学们对古代绘画的了解和喜欢,促进同学们正确对待古代绘画。 教学重点:让同学们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本课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和其代表作品。 第一,宋时期清明上河图的分析和欣赏,则要求教师讲课时结合图例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在理解艺术发展现律的基础之上,进行较深入的讲解和赏析,另

外也可增加唐宋时期其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画家作品来加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第二,中国古代绘画所强调的笔墨韵味和书性的表现要求,追求气韵的审美标准以及超越视觉表象的文化精神。 教学难点: 本课中的内容涵盖比较广,要设置内容全面的讲解,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审美欣赏能力,是同学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方法: 1?教法: 欣赏、讲解和师生讨论结合。 2学法: 观察、讨论、理解、评述。 教具准备: 教科书(借助多媒体教学,使用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1、教科书、笔记本 教学过程:

艺术概要与欣赏课后题

《艺术概要与欣赏》课后题答案 *私人整理。如有错误和不足欢迎纠正和补充,本人不保证内容完全正确无误。但基本为老师勾画的答案。 第一章绪论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艺术: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2.美育: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席勒认为美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完美和谐的人性。用现代的观念和语言来诠释“完美和谐的人性”,大致上就是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高层次的思想道德教育。 3.拿来主义:对中外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7) 二、判断正误:√××× 三、选择题:CADB 四、个案分析: 1.请以米开朗琪罗《大卫》雕像为例子,分析阐述怎样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 答:①米开朗琪罗创作这尊雕像时,还不到30岁,但他的艺术风格已趋于成熟。过去的艺术家们多半表现大卫割下敌人的巨头,已经取得胜利的情景。米开朗琪罗没有沿用前人的场

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②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琪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③因此,我们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应当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感受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最终达到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2.艺术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请以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答:①达芬奇以前的画家在表现“最后的晚餐”这个主题时,多刻意渲染哀痛气氛,众门徒各自陷入沉思,犹大远离众人,仿佛他的罪行已经确定,达芬奇却独具匠心,让十二位门徒与耶稣坐在一起共进晚餐,十三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 ②该作品的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其艺术成就也即在此。

外国美术史(重点总结)

外国美术史(重点总结) 原始美术 1.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 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拉文特岩画,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3.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 4.苏美尔---阿卡德美术;建筑,马赛克。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5.古王国美术雕刻程式(法则)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1 众;2 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 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 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 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6.《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是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浮雕《纳米尔石板》 7.中王国美术:建筑,门图普太普享殿。 8.新王国美术:建筑,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9.希腊艺术形成的条件: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温和的希腊气候,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为希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0.古风时期;瓶画黑绘风格(代表作《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和红绘风格 11.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典型形式----围柱式。又分为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在这两种基础上又创造出一种科林斯式。 12.古典时期;雕刻;米隆《掷铁饼》 13.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众神和巨人作战》《希腊人和阿玛戎之战》 (为巴底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旁放的盾上刻着) 14.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写了《法则》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 1:7。 15.古典后期;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墨斯与小酒神》《萨提尔》《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 16.古典后期;史珂珀斯《尼奥贝群像》 17.古典后期最后一位重要的雕刻家;留西波斯《赫拉克列斯》 18.希腊化时期《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纪念打败托勒密舰队的海战,底座做成战舰的船头,女神的衣服紧贴身体向后扬起,张开双翅像是在欢呼胜利,体现出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心情。衣纹刻的很深,造成较轻的阴影,衣纹贴在身体上的螺旋形变化加强了人物的感动和生命力。 19.《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德》造型具有古典美,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既有菲狄亚斯的庄严崇高,又有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优美抒情。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19.罗马美术;建筑;拱券结构:《万神殿》、凯旋门。纪念柱(代表作图拉真纪念柱) 20.拜占庭美术;穹顶结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21.哥特式美术;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是法国巴黎圣母院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张利梅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通过语文和历史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历史知识。这对中国画的欣赏、体悟非常有利。另一方面,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新课改后,小组协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家喜爱的学习方式。这为本课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教材分析:这一课内容宽、知识面广,涉及到了高中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语文知识等,知识的综合性不仅学生感兴趣,我也喜欢研究,一节课讲完学生绘画知识了解得有点肤浅,于是我从中国古代绘画分类把本科整理成3节,深入浅出的从多角度给学生展示中国画的魅力。 教学目标:了解代表性作品,探究各种山水画画风格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山水作品的时代特色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难点:山水作品时代特色的归纳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大家仔细地、反复地品读作品。通过比较、分析,共同探究不同时代作品的特色,并联系历史、语文知识,来加深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转变的角度来发现这些艺术特色的深层原因,使大家获得较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同时,

还可以欣赏体会诗、画等传统文化贯通交融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激发起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产生民族自豪感。另外,引导大家通过探究,看到文化的变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鼓励大家养成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去探索和研究艺术、了解作品,获得较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古代绘画原大挂图若干宣纸毛笔墨汁盘子笔洗。 生:美术书纸笔 教学过程:导入(周围作品)——两宋作品品鉴对比(学生活动)——诗词与两宋绘画风格之对比(学生活动)——山水画特点——老师示范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导入: 师: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画科分别是人物、花鸟和山水。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瑰宝。这些附着中国人敏感心灵和微妙哲学的千古佳沉默不语却光华万丈,荡涤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们的魅力。 出示课题:中国古典绘画赏析 (通过幻灯片欣赏北宋作品《溪山行旅图》)

艺术作品赏析

镇馆宝物之一《米罗的维纳斯》 《米罗的维纳斯》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末,高204厘米,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米洛岛,1821年后为卢浮宫所收藏。她被誉为“黄金时期的缩影”,总结了古希腊所代表的一切。女神失去了双臂,但保留了完整的头部和面容,使我们能一睹女神秀美的风采。雕像从头、肩、腰、腿到足的曲线变化使人体以无比圣洁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沉静的表情里有种坦荡而自尊的神态,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及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丝毫没有俗媚和肉欲。艺术家充满深情地表现了女性温柔宁静的美,被认为女性美的原型。 虽然米罗的维纳斯诞生已有2000多年,但站在她的面前,丝毫感觉不出她有“古董”的气息,她是那么美、那么纯,微微倾斜的身体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沉思,仿佛在等待,曳地的长裙自然下垂,呈现出流畅的衣褶,使女神具有一种柔和的流动感。在她面前可以感觉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精神。 镇馆宝物之二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

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想必大家都熟悉,又称《乔空达夫人》,在其创作中具有代表性。位列卢浮宫三宝之首。艺术家用了近四年的时间创作了这幅油画,可谓苦心经营。后来他把这幅画献给了法兰西斯一世,之后一直被保留在卢浮宫内。达·芬奇在绘画过程中一反当时肖像画华美的装饰效果,把人物性格与特质的脸部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并使它成为最显眼和重要的构图中心。他还认为面部表达的微妙表情中还需有活人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左右一切的力量。可以看到,夫人微微开启的双唇和嘴角的微笑,充满温情的双眸,在暗色调的衣服和幽远背景的衬托下给人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扶靠在椅背上交叠着的柔若无骨的双手,与端坐的人物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使整个画面充满安逸祥和的气氛。画家在一个具体人物的身上创造出理想化的美,使瞬间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一种喜悦的永恒象征。这幅肖像画中所表现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倾向对以后的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近代肖像的技法打下了基础。 据说蒙娜丽莎还很神秘,无论你站在她的正面还是两侧,她的目光总是盯着你,甚至似乎在向你眨眼睛。她的笑容也不一般,不同的人或不同时间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觉:亲切、温柔、娇嗔;玩世不恭、嘲弄讥讽抑或是……。特别随着岁月的流逝,画上油彩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痕,越来越使她的笑容变得诡秘。

第10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第10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教材分析:本课是整个西方美术的基础与源头,同时相对于前几节课来说这里集建筑雕塑绘画与一体,并且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无论对于西方和现在的中国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所以从中西方对比的角度而言,同时期的中国的美术作品也可以与之进行比较,总的来说,这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并且西方后来的作品又对其继往开来,所以这节课相当重要。加之本课的内容涉及古典艺术的三大渊源,高贵典雅的古希腊美术、与世争胜的古罗马美术、颂扬人性的文艺复兴美术,这三部分的内容都各具特色,对后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所以一定要抓住要点对其诠释清晰明了才行。 学情分析:学生们对于西方的艺术大师或者个别的艺术作品可能会有所了解,但是如果上升到对整个艺术时期的认识包括整个时期的艺术特色的理解,概念就不会那么清晰了,所以如何让学生的认知系统化,条理化,同时还要让这些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与诱思了。 教学思路: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的教学思路初步为看——思——说。也就是通过看书看课件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自己大脑中加工整理出自己已知和未知的问题,通过考察别人和请教别人,来完善这种知识构成,也就是说先看(发现问题),再想(提出问题),最后同学间通过考察和交流(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古人也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弗·培根也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所以,我的想法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以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学的最终效果不是把要把问题解决,使之变得越来越少,而是要滋生越来越多的问题才符合教学的规律。通过看文字图片资料,结合自身知识系统形成一定认知和对一些问题的未知疑问进而思索,在通过生生互问将问题提升,未知的讨论之后仍不得解教师只是点出思路方向让其自动解决。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在这过程中鉴赏力也会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为西方美术重要起源的的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由此进而了解古罗马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重要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思——说”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知识建构,再对外表达,通过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完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自我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正确认识古典艺术的源头及对后的影响,尊重西方古典艺术对现在艺术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雕塑、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继承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性的发展了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学法指导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 以“魔镜魔镜,谁是画中最美的女人”引出西方美术史上十大美女的绘画,作品从文艺复兴一直延续到印象派,本课的内容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美术发展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学生会可能会知道中国的四大美女,西方的美女也许就知道蒙娜丽莎吧。 以魔镜问天下最美女人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初步感知 一、(第一步:看书)利用导学案出示学法指导“根据教材和课件文字与图片资料,结合本

(完整版)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

---------------------------------------------------------------最新资料推荐------------------------------------------------------ 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 中西方美术作品对比赏析美术史的发展不是某个或几个所谓优秀民族的事,也不是能说是某几个民族优秀文化影响的现象。 在通往美术文化的进程中,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贡献。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 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 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 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董源《潇湘图》: 画家以江南常见的远山近水为题材,山峦在远处,平缓连绵。 山下是荡荡江水,浩渺无际。 画面上的风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水汀沙洲、荒疏芦苇,一条小船正迎面徐徐而来,小船上,端坐一红衣主宾,前有侍者下跪,后有侍者执伞,船头船尾,两个船工合力将小舟缓缓地荡向滩头,岸上,迎候的人们纷纷上前,挥手致意,浑然一幅充满诗意的潇湘游乐图。 画面的后半部分,山峦平缓地起伏着,山林清朗得绝无尘埃,林子的深处,隐约几家茅舍,在沙汀、苇渚之间又荡着几只小舟,江边,有人正拉网捕鱼这又是一幅令人陶醉的江南渔乐图。 多么令人神往的场景!山林淡远,河洲清旷,人们或访友迎宾,或荡舟渔乐,仿佛心神都和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了。 1/ 5

画面上的两组人物,看似互不相关,却在山水的映衬中和谐一致。 这是江南乡野间的生活场景,是画家眼里的真山水,这里没有苍山夹乱流的险峻,而是草木葳蕤的绵延。 这里没有仙风道骨今谁有的禅问,而是平平常常的大自然、真生活。 在这幅画中,董源用细细密密的点子皴,由远及近、由疏及密,由淡及浓,呈现出云霭雾气,烟水微茫的一片江南。 这是何等的诗情画意?足以让人忘却宠辱,寄情其间。 想来,董源的受宠,还是得益于画面上呈现的一派澄静气象的,1000 多年前,偏安江南的南唐王室,只有这片青山绿水是聊以慰藉的。 与其戚戚然茫茫北望,不如守住一方丰饶,看花红胜火,水绿如蓝。 或许,是江南层层山岭上苍翠欲滴的树木和水汽朦胧的烟云滋养了他,或许,他天生就是爱山水的人,董源,执拗地、快乐地行走在烟雨江南,描画山水,江南山水的那种气息,那种平静、润泽、蓬勃的气息,仿佛就从画卷里扶摇升腾,沛然于画家的心胸。 你看吧,在《潇湘图》里,水面只是淡淡的皴染,已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江湖;山林也只是细密的皴擦,却有一派蓊郁勃发的气势啸荡。

古希腊的瓶画艺术

论古希腊的瓶画艺术的成就 希腊的文化艺术是古代世界最为辉煌的一页,也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在哲学、文学、戏剧、造型艺术、数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世界文化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它所创造的高度文化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隽永的魅力。 希腊半岛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巴尔干主脉和它的诸多支脉在这里延伸入海,众山相望,希腊因之成为全欧洲地面分割最破碎、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贸易和航海的发展,使希腊人得到接触两河埃及等地区文化的机会,因而孕育了一大批最优秀的艺术家。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温和的气候使希腊人有广阔的露天活动和运动场所。希腊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艺术,给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 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希腊艺术包括瓶画、建筑、雕刻等。本文主要讲希腊的瓶画。 用陶土烧制的各种器皿是古希腊人日常生活和对外贸易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这些形状和功用不同、大小不一的陶器上都绘有美丽的图画,是为“希腊瓶画”①。希腊陶瓶画是实用工艺品和绘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样式。从希腊罗马时期的一些历史、文学、哲学和游记著作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希腊曾经产生了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宙克西斯和帕拉西奥斯那样的绘画大师,他们已经在平面上创造出了三度空间的幻觉真实,希腊人还绘制了美丽的壁画和木版画。但时至今日,所有的希腊绘画作品都湮没无闻了,惟有留在陶器上的瓶画,能让人们领略到希腊绘画曾经有过的辉煌。 古希腊瓶画内容丰富,多为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神话故事画,是神话学的形象资料,反映生活面很广,诸如战争、狩猎、生产、家庭、娱乐、体育等等,不一而足。它们戏剧性很强,生活气息很浓,富有人情味。生动有趣,优美典雅,表现出希腊人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希腊瓶画工艺先后流行五种艺术风格即:“几何样式”、“东方样式”、“黑绘式”和“红绘式”、“白底彩绘”。 几何样式(公元前900-前700) 几何样式是荷马时代陶瓶的主要风格。它主要是在浅黄色的陶器底子上,绘上黑色的几何纹样。几何纹样包括三类:1.抽象性几何纹,如波浪线、平行线、交叉线、环形、三角形等组合成的图案;2.形象性几何纹,如鸟兽纹、人形纹、车辆纹等;3.情节性几何纹,如出征、陆战、海战、比武、送葬、歌咏、演戏等。这些几何纹图案对人和动物高度概括,大造型醒目突出,具有一定动感。 用作墓葬中祭物的《狄皮隆陶瓶》,高约1.5米,瓶身布满了几何纹样的装饰横带,瓶口的上部及底部都有野鹿的形象,其主题是两个把手之间的“哀悼死者”。死者躺在灵床上,两边的人双手抱头哀号,灵床的下边也坐着几个人,他们的上身简化成了三角形。围绕着画面的几何图案中,突出的是大量云卷纹。狄皮隆陶瓶是一件几何纹样和几何风格相结合的作品。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巨爵,有着与狄庇隆陶瓶相类似的几何形风格装饰图画和图 ①李行远著:《西方美术史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大庆市第五十八中学李金燕 课时:1课时(第十六周)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学生并尝试如何欣赏古代美术作品。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业要求: 每人根据所学知识,试析一件古代艺术作品(欣赏过的或者从"自学教材"中选择均可)。要求从体裁、内容、表现方法、历史背景以及个人的感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文字限定500字左右。 课业类别:欣赏课。 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2。中国古代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古代雕塑欣赏;古代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表扬认真搜集古代美术作品和资料的学生(2分钟) 二、导入新课:可以复习观赏艺术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进行导

入,针对不少学生面对一件古代美术作品不知如何欣赏,不知好在哪里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兴趣。(1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扳书课题: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二)出示本课学习提要: 1。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哪几类?各类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3。欣赏古代绘画的一般方法。 4。中国古代雕塑包括哪几部分? 5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作用。 (三)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1、请学生读第18页第一自然段"中国。。。三大类",让全班同学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下波纹线。 2、请学生读课本有关自然段"中国。。。根本要求",让学生在"线条、传神"下画波纹线。 3、依次欣赏二幅人物画 《韩熙载夜图》《历代帝王图》 人物、题材、内容、形象特征、造型。 以传神为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及相关关系。 提炼主题思想。 概括地讲,基顺序为:题材内容--形象分析--造型--提炼主题--

高中美术_古希腊、罗马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 教案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古希腊美术在欧洲美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古希腊美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雕刻和神庙建筑上,对于雕刻来说,你头脑中的古希腊雕刻是哪一件呢?(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一)古希腊雕刻: 欣赏《断臂的维纳斯》 提问,这件作品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1.s型曲线美。 她亭亭玉立,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音乐的节奏感。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身体的转姿有一种流畅含蓄的诗意,妩媚而又庄重,像一座纪念碑,令人有崇高之感 2.残缺美。 胳膊残缺,尽管也有不少人试图给她添上双臂,但最后都发现不过是画蛇添足,所以她一直保持着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使她更加含蓄,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像,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 3、气质美 她被认为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她神态平静,不露笑容,高贵而又典雅。

4、比例美 古希腊人为了雕出最完美的形象,总结出了人体美的理想比例规范:脚的长度是手掌宽度的3倍;小腿为脚长的2倍;头与身之比为1:7,后来改订为1:8。 继续欣赏《萨默斯雷斯的胜利女神》、《命运三女神》。 学习古希腊有名的俩个雕塑家菲狄亚斯和米隆,介绍分析《掷铁饼者》。(看视频,了解古希腊雕刻题材除了以神话外还有运动员。)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二)古罗美术 古罗马美术继承了古希腊美术传统,在建筑、雕塑、绘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与古希腊美术的宁静、优雅及理性化的完美不同,古罗马美术更趋向于表现与世争胜的世俗气质。 欣赏雕塑:《奥利略骑马像》、《卡拉卡拉大帝》领会古罗马雕塑更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建筑: 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拱券结构和混凝土工程技术。 欣赏: 《古罗马大角斗场》《凯旋门》 特点:高大、坚固、实用、美观 (三)文艺复兴美术

中外美术史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 中国 1.赏析董源的《潇湘图》 《潇湘图》是五代画家董源的代表作,以横幅形式描绘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色,表现了南方的山势平缓、烟雨朦胧、淡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描绘而成,开卷处有两位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迷蒙的特色。人物以细笔重彩描绘,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2.赏析八大山人的《孔雀牡丹图》 《孔雀牡丹图》画了两只空气立于头重脚轻的卵石顶端。作者于图中画形貌丑陋、白眼向天的孔雀,尾拖翎毛三支,站于不稳的石土之上,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往往从立意、构图和题诗方面表达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凄凉的心境。同时宣泄着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在该幅作品中八大山人借用两只丑陋的孔雀、题诗及其独具风格的落款,通过诗画结合,嘲笑了哪些唯命是从的奴才,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3.赏析《霍去病墓石雕》 霍去病是西汉汉武帝时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霍去病墓石雕》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称传神。代表作品有“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石雕散置于封土之上,远望如山石,近看神态十足,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石雕艺术精品。 4.赏析帛画《人物龙凤图》 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的场景。此画主要采用墨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5.赏析赵佶的《芙蓉锦鸡图》 全图设色艳丽,绘芙蓉及菊花,芙蓉指头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锦鸡,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锦鸡的动态。这种表现形式在宋代花鸟画中很流行。五彩锦鸡、芙蓉、蝴蝶虽均为华丽的题材,但此构图不同于一般装饰,而充满了活趣。加以双勾笔力挺拔,色调秀雅,线条工细沉着;渲染填色薄艳娇嫩,细致入微,实达到了工笔画中难以企及的形神兼备、富有逸韵的境界。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教学教材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墨竹图》郑板桥

本科生论文 题目墨竹图郑燮 学院 系别年级 专业名称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3) 前言 (3) 正文 绘画背景 (5) 绘图风格和绘图功能认知 (5) 创作立意和创作手法 (5) 绘画过程 (5) 作者思想 (5) 提拔诗文 (6) 书法形式 (6) 文人画 (6) 结束语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墨竹图》郑燮 摘要 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中期我国书画艺坛上,闪耀着无比灿烂辉煌的光芒。作为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郑板桥的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 关键词郑板桥、墨竹、清代中期、扬州画派、文人画 前言 通过这学期的课堂学习及课后查阅资料,我对中国古代美术有了些许了解与思考。

历史长河浩瀚无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源远流长,从远古至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明。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即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明清时期的美术成就颇丰,扬州画派创作了美术史上的辉煌。 《墨竹图》的作者是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传世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处的《墨竹图》轴、《兰竹图》轴等。有诗文集行世。他的诗书画作品皆清新雅致、内涵蕴籍、格调超人。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的画,竹子劲秀挺拔,兰花秀妍柔美。有时竹石相间,有时兰竹相伴,但无论哪幅画,都是充满“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气息,却丝毫不见半点媚态,一如他的性格。 正文

外国美术史整理资料

一、原始美术 1.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全洞由主厅、后厅和边厅以及连接各部分的洞道组成。描绘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气势雄伟、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2.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与于19世纪下半期,“公牛大厅”最为著名,突出作品《受伤的野牛》,壁画轮廓线比较细,而且有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通过动态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明暗起伏更为丰富,感情也更细腻。 3.母神雕像:在很多欧洲国家都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这些女性雕像的共同特点就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 二、古埃及美术 1.建筑:金字塔是古王国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外观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它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地位,最大的金字塔是哈夫拉金字塔。 2.雕刻:程式有:(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身躯,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逼真效果。 三、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

1.爱琴美术:在创造希腊古典文明的主要民族多利安人和伊奥尼亚人到达希腊本土之前,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就曾经存在过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初期的国家。在艺术史上这一文化被称为“爱琴文化”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2.迈锡尼美术:卫城的“狮子之门”在一块三角形的大石板上刻着一根柱子,两旁有一对狮子相对而立,造型粗犷有力,是西方最早的纪念装饰雕刻。 3.古希腊美术:河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纹风格的陶瓶,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 古风时期(前7世纪~前6世纪):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与黑绘相反。 建筑:多里亚式:没有柱基,柱子直接立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柱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微鼓出,有一种紧张下稍微突起的效果,显示出承受压力使得坚韧挺拔、严峻的气氛。柱头简单,由方形住冠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 伊奥尼亚式:柱式精巧细密、更深。柱头带有涡形卷,檐壁有浮雕装饰带,整个感觉匀称轻快。 巴底农神庙:采用了希腊建筑中最经典的长方形围柱式建筑,神庙建在一个长约70米,宽约30米的三级台基上。它的屋顶是人字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重点难点——史前美术及古代美术

史前美术 又称“原始美术”,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维伦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英国南部巨石栏“斯通亨治”。 是新石器时代巨石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关于艺术的起源: 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他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这种观点没有 揭示事物的本质。 游戏说:德国席勒和英国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或审美起源于游戏活动。 巫术说:艺术起源最为盛行的一种理论,英国爱德华泰勒最早提出。巫术分模仿和交感两种,迄今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其主要功能是当时原始人用于狩猎前的巫术仪式,就其存在的形式和施行的方式来看应属于模仿性巫术范畴。 古代美术 1、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苏美尔——阿卡德美术:较著名的雕塑《祭祀者群像》《萨尔贡一世投降》《纳拉姆辛石碑》 古巴比伦美术:《汉谟拉比法典》上的浮雕

亚述美术:艺术遗迹丰富,以宫殿和雕塑最为著名。表现战争和狩猎的紧张场面、手法极为 写实、充满激烈动势的浮雕 新巴比伦美术:艺术成就体现在建筑上。 波斯美术:建筑雕塑最具代表 2、古代埃及美术: 古王国时期美术:庞大金字塔建筑,按照正面律程序雕刻的人像雕刻和神秘威严的狮身人面 像。 中王国时期美术:神庙建筑、方尖碑、壁画 新王国时期美术:陵墓绘画最显著。另有有神庙《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雕塑《埃赫纳吞法老像、那菲尔提提像》,外国美术作品鉴赏重点难点分析一 发表时间:2003-7-26 14:43:33 点击3342 次 第一章史前美术及古代美术 (一)着重掌握 1.希腊艺术古典盛期美学特征: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古典盛期希腊艺术的本质特征。古典时期希腊美术崇尚理想主义与写实作风相结合的艺术原则,这时的建筑和雕塑最为完美地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理想。经典建筑散发着和谐、明朗、端庄的气息;经典雕塑洋溢着庄重、优美、和谐、生动的气息,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2.古代希腊艺术的分期及各期的代表性艺术作品: ①几何纹样化时期:底庇隆陶瓶。 ②古风时期:瓶画\建筑\雕刻 a.“库罗斯”和“科丽”雕像、“古风式微笑”; b.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的陶瓶艺术; c.希腊神庙的典型样式——“围柱式”神庙以及两种基本柱式。 ③古典时期 a.古典初期:德尔菲的驭者、掷铁饼者、持矛者; b.古典盛期:此期的建筑和雕塑最为完美地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理想。雅典卫城

古代罗马美术

古代罗马美术 古罗马受希腊文化深刻影响,主要是希腊古典美术的影响,也吸收了埃特鲁里亚,埃及 和两河流域美术的某些因素,把古典美术辉煌成就当成完美的楷模。罗马美术并非是希腊美术的简单概括,特点:世俗的,现实的,写实主义。突出成就体现在建筑,雕塑以及绘画上。建筑上分神庙和纪念性建筑;雕塑上分肖像雕塑和叙事性浮雕。肖像雕塑有真切细腻的写实风格;绘画上分室内装饰壁画,镶嵌画,法尤姆木版画。 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美术——成就表现在 ①首先是建筑上,伟大成就有拱券技术和混凝土。拱券技术在城市公共建筑中广泛运用。这两项技术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为帝国时期罗马建筑业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②其次是雕塑上,罗马肖像雕塑的流行与当时特定的社会风俗有关,1. 罗马人习惯于用蜡或石膏为死去的前辈做肖像面膜,保存在家,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拜;2. 他们为在政治、军事领域内创立卓著功勋的领袖人物做纪念雕像,放置在公共场所,供民众瞻仰。这些习俗对罗马肖像雕塑真切细腻的写实风格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携两位先人头像的贵族》,逼真地反映对象的外形和内在气质。《演说家》神情庄重,略显老人迟滞,追求酷肖的真人效果,没有理想化粉饰。可见共和国时期罗马雕塑特征是写实性强而缺乏理想化。 ③最后绘画上,到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墙壁装饰画,画在仿大理石的泥灰墙面上,罗马壁画分为四种风格,第一种风格:镶嵌风格,由红、黄及绿色方形嵌板结合粗直白色框线构成,以模仿大理石的质地;第二种风格:为建筑风格,能使平坦墙面产生空间深度感,空间开阔。风景题材作品空间感更为强烈,如《花园》。第三,第四种风格沿袭了第二种风格造成空间错觉效果艺术手法,第三种风格:埃及风格,壁画纤巧,精致,以黑色作底,具有典雅的装饰感,虚拟空间奇特而怪诞;第四种风格:庞贝的巴洛克风格,模拟真切的三维空间感,描绘景物非常逼真,色彩富丽明艳。著名的庞培城秘仪庐内的壁画,装饰颇具舞台效果,充满神秘不安的气氛,人物造型结实,肌肉及衣褶的明暗变化处理真切。 帝国早期和中期的罗马美术——成就表现在 ①首先:建筑上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纪念碑式”雕刻装饰教堂。(1)神庙建筑杰出代表《万神殿》是古罗马拱顶建筑,由圆形内殿和科林斯式前庭柱廊构成,采用拱券构造技术和混凝土技术。壁堂庄重,空间感轻盈升腾,优美的科林斯式列柱,既富于变化又不失谐调。这座神庙用来供奉天堂里的神灵。 (2)纪念性建筑,它有两种形式:凯旋门和记功柱。凯旋门是用来纪念战役的胜利,重要的人物或事迹,著名代表君士坦丁凯旋门。记功柱最著名的是图拉真记功柱,为纪念图拉真皇帝打败达契亚人建造的,柱身的螺旋形环绕浮雕带叙述了战争的经过。 ②其次:雕塑上,帝国时代的雕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 肖像雕塑的特征是:雕塑主要表现帝王们的风采,反映不同帝王的性格特征,威严冷峻、神情温厚,如《奥古斯都像》,运用希腊式理想化手法,展示至高无上的权威,如天神一般。《图拉真皇帝》肖像上流露出一种端庄、严肃的气质,神态威严,体现干练刚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资料范文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资料 外美史 史前美术:(洞窟壁画,小型雕刻,巨石建筑) 1。洞窟壁画作用:一种原始的巫术手段。 2.洞窟壁画特点:表现对象以动物为主体,表现手法大多为写实。 3 。旧石器时代的小型女性雕像在造型上强调女性生理特征,表现生殖崇拜观念。 古埃及美术:(绘画,雕像,建筑) 1 。古代埃及美术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必须遵循许多法则和程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正面律。 2.古埃及雕刻特色:宗教性实用性生动性固定性巨大性 3.图坦哈蒙的陵墓出土了许多金棺、金面具等许多工艺品。 4、古埃及艺术形成独立体系的原因是:1).地理位置封闭2).没有外来武力侵犯3).特殊的宗教信仰4).统治的要求 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亚述,巴比伦) 1.阿卡德美术的性质是歌颂王权 2.汉谟拉比法典表现了国王和太阳神 3.亚述人喜爱猎狮并在浮雕作品中表现猎狮场面。 4.古代两河流域美术所指的两条河流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古希腊美术:(雕像,建筑) 1.。克里特岛上的小型雕像是抓蛇女神像 2,迈锡尼城狮门的造型特征是1)巨石建筑2)三角形石刻3)有动物浮雕 3.。古希腊雅典卫城的设计者是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 4.。希腊神庙建筑的柱式有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和人像式。

5.。古希腊古风时期雕像脸部都带有微笑的表情,这种千篇一律的笑容被称为--古风的微笑。“古风的微笑”指的是不自然的表情公式化的表情 6.。《掷铁饼者》的作者是米隆 7.。希腊瓶画的三种绘画样式是黑绘式、红绘式、东方式 古代罗马:(雕塑,建筑,绘画) 1.。古罗马浮雕具有叙事和写实的特征 2.。角斗场、万神殿和凯旋门是古罗马创造的特殊建筑类型。 3.。古代罗马美术特点1).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2).在表现内容上多为享乐 性的世俗生活。3).在形式上追求雄伟壮丽4).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5).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中世纪美术:(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 1.基督教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居教堂 2.罗马式建筑的特点:1、建筑物外观巨大,繁复2、墙壁厚实沉重3内部空间复杂4十字形布局5半圆形的拱门窗孔。6圆形的穹窿型屋顶7窗子很小内部昏暗朦胧8有塔楼9内部装饰简单粗陋 3.。哥特式典型: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4.。哥特式建筑的特点:1、高耸削瘦轻盈剔透表现了向往天国的心理愿望2、数量众多的尖笋状塔楼3。飞扶壁4、十字形布局5、束柱6、追求高度7、装饰豪华8、尖拱天花板9、尖拱门窗10、大窗户11、彩色玻璃窗 5.。拜占庭镶嵌画主要表现宗教秩序 文艺复兴: 1.。欧洲文艺复兴的时间是14-16世纪,主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美术与中世纪艺术形式的最大区别是依据科学原理作画 3.。文艺复兴画家反对神学统治的表现是在宗教题材中表现世俗内容 (意大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 1.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透视学和解剖学 2.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秋江渔隐图 轴,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 此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这幅作品体现了马远人物画创作的造诣,画处于静态的人物,已达到妙化入境的地步。老渔翁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富有体积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它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萧索,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较为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