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措施与建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质量部 魏敏

摘要: 本文对公司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对影响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剖析,并进一步指出了提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性

1 引言

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给出了有效性的定义: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

公司按GJB9001A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证实我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或“通过体系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而增强顾客满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在顾客方面的表现就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或超越了顾客期望,但在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出来的是结果/工作的一致性。一致性可以使公司顺利找到问题存在的区域和产生的原因,从而持续改进以不断满足和超越顾客期望。

2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措施和建议

公司经过四年多时间的运行,在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与顾客满意度方面起到一定的成效,比如,各项管理制度日趋规范、产品质量水平逐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增强,管理理念也得到了相应提升。虽然我们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几年来我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中,也发现文件的适宜性审查及执行力度、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利用以及内审有效性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以下结合本职工作及公

司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对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2.1 发挥文件在质量运行中的作用

2.1.1 加强文件适宜性审查力度

文件适宜性是指文件适合公司实际,又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通过近几年的体系运行情况发现,有部分文件在适宜性方面有些欠缺,比如,今年内审提出公司所编制的《外购(协)件验收作业指导书》缺乏可操作性;去年外审提出的两个不合格项,一是《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对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人员的资格及轻度不合格审理人员资格规定与标准要求不一致。二是《重要件UC2875特性控制方法》规定,测试条件温度:-25~65℃,湿度:95+3%RH40℃+2℃,经核实测试是在常温环境进行与实际不符等等问题。除管理性文件外,还有产品的技术性文件的适宜性方面也存在类以的问题,比如,产品的内控标准,检验人员常反映检验时产品内控标准的规定与实测情况不一致,另外,有些试验方法不具可操作性,如YLS-15-01型电源内控标准中:“过温保护测试要求在55℃断开风机”,实际风机线在机内,只有把机箱盖打开方可操作”,后来经检验人员反映后,设计人员提出采用外加温传感器方法模拟该功能。”如何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呢?我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执行部门领导要亲自参与文件的编制。目前,公司使用的大多数体系文件,基本都是由质量部门起草编制的,最初,公司体系刚建立时,是因为大家对标准不熟悉,所以质量部便全部包办了文件的起草工作,因此,大家可能无形中就形成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凡是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的编制都是质量工作人员的事。其实,随着体系的逐步运行,大家也对标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发现了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之处,执行部门领导应比专职质管员更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清楚,编制的文件可能更具可操作性。作为质管员可对编制的文件是否符合标准条款要求进行把关,提出改进意见,或是在文件编制前,给起草

部门一个大致的框架。

2)把好文件审查关。审查时应注意:

a) 体系文件是否适合公司的实际;建立适合本组织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

b) 是否有照抄标准现象。在标准的有些条款中,如出现有关“适时时、适用时、必要时”这样的表述时,公司应在文

件中,对以上的表述予以明确界定。比如,在《生产和服务

提供控制程序》中4.6中“e)适用时,使用统计技术,对产品

质量特性进行监视”,就没有明确说明在何种情况下需采取

统计技术。这样给执行人员造成一定困挠,甚至大家认为,

可做可不做;

c) 过程中的活动要求是否明确、合理;

d) 过程间相互作用是否清楚。

3) 对文件的可执行性进行验证。在文件发布前,最好试运行一个月后再发布,以免急着发布后,发现运行中存在问题又大量地修改文件,经常性修改文件会使大家形成“文件不严肃性”的观念。在文件试运行这个月,可由我对文件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收集大家反馈的相关意见,结合大家的意见,考虑是否对文件进行再次完善。修改完成后的文件,可再试运行半个月,可行后,再正式发布。

2.1.2 加强文件的宣传力度、定期监督检查文件的执行力度

公司目前现行有效的管理体系文件中三级文件26个、质量手册1本,另外还有检验作业指导书3份,工序作业指导书2套(包括1本通用工艺文件、13份典型工艺文件)。如何能确保这些文件能有效实施呢?从我每月在现场抽查的情况来看,普通存在不按照文件执行的现象。比如,公司起草了《首件三检制度》,大家并未按照文件执行,有的甚至不知道文件是如何规定的,新员工就看老员工如何操作,就跟着学。对于此现象,我也时常提醒操作人员要按文件要求办事,大家总是

说:“生产任务太紧,要是按文件的要求做,那进度总跟不上”。从此事

可看出,文件的沟通、宣传做的不够;另外,文件的制订与公司产品特点不太相符,其实标准GJB467中明确提出:“不宜实行首件自检、互检、专检的产品,各单位必须制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控制办法”,因此,在编制文件时,应多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

另外,我们也可看到,在生产现场,基本没看到大家按“产品工艺流程图”来进行操作,成堆的工艺文件就搁置一边,仍使用产品设计图样指导生产,如何这样,且不是牺牲工艺文件的劳动成果吗?如不按工艺流程操作,可能不同的人,不同招,可想产品质量如何能稳定呢?产品效率又如何提升呢?对此,我计划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改进措施:1)加强与部门领导及质管员或操作者间的沟通,了解不按规定执行的原因;

2)多收集大家在文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适时对文件进行修订;

3)对审查时,经常不按要求执行的文件或文件理解上可能会出现疑问的地方,计划采用工作流程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出来;

4)向操作者灌输搞质量,要不怕麻烦的精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比较强调记录的重要性,因此每篇文件,都有需要填写的记录,记录多,自然影响生产效率。那么,应向大家多宣贯记录的重要性;

5) 每月抽查一至两个文件执行情况以及加强对“各部门每月监视和测量报告”中监视和测量情况的抽查工作的,并将检查情况形成报告在内网上公布,引起大家的重视。对未按要求执行的部门要求其限期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整改后,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6) 采用分散式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方式,使质量管理工作日常化。自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公司每年至少会组织两次内审,且均是采用集中式审核方式,即一年只做几天的审核工作,这样做法的缺点第一是将内审作为一种临时的任务,而不是作为重要的、日常的工作对待,不能引起各级领导和员工应有的重视,不能体现质量体系工作的日常化,比如有的员工正是因为内审总集中在一个时期,往往把该限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