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化学方程式配平是指将化学方程式中的原子数目与电荷数目进行调整,使得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是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之间的桥梁。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包括常见的代数法、半反应法和电子平衡法。

1.代数法代数法是最简单的配平方法之一,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调整系数,使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即可。

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平:(1)确定需要调整的元素,并书写该元素的个数;(2)按照原子量平衡原则,调整需要调整的元素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3)调整其他元素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4)检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是否满足;(5)最后转化为最简整数比例。

2.半反应法半反应法是针对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一种方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数目差异较大,因此常采用半反应法进行配平。

半反应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拆分氧化还原反应为两个半反应;(2)配平原子数,首先配平不涉及氧、氢的原子数目,然后配平氧原子数(添加H2O),最后配平氢原子数(添加H+);(3)配平电荷数,将缺少的电子数添加到原子式的前面,并进行计算;(4)将两个半反应相加,化简后即得到平衡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平衡法电子平衡法是现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可以将配平问题转化为电荷数平衡问题的反应。

电子平衡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电荷差异,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中间产物的电子转移过程;(2)配平中间产物的反应方程式,并根据电子转移过程和化学方程式的规则,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3)检查反应方程式中的原子数、电荷数和等式的匹配。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对于一些常见的很容易配平。

但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怎么配?如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

下面是店铺收集的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祝各位考生学有所成。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篇1(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方程式。

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 初中政治,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 =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篇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1)意义: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计算在化学中,方程式是一种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表示方式。

一个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通过化学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目。

然而,有些方程式可能不平衡,即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种类和数目不平衡。

为了保持质量守恒和电荷平衡,我们需要对方程式进行配平。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学计算。

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 个别原子数目配平法:通过改变系数,使化学方程式中每个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例如,对于化学方程式H2 + O2 → H2O,氢和氧的原子数目分别是2个和2个,可以通过增加系数来配平方程式,得到2H2 + O2 → 2H2O。

2. 氧化还原法:适用于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首先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氧原子数目和氢原子数目,然后将氢氧离子配平。

接下来配平氧原子数目,并根据反应的电荷平衡来配平其他元素。

最后,检查每个原子的数目是否相等。

3. 代数法:通过代数方程式的求解来配平方程式。

首先,设定变量表示未知系数,然后列出代数方程式,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得到系数的值。

二、化学计算在化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一些数值计算,以确定反应的各种性质。

1. 摩尔质量计算: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单位量,即一个摩尔的质量。

通过计算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确定其中包含的摩尔数。

计算摩尔质量的公式为:摩尔质量 = 质量 / 物质的量。

例如,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

2. 反应物摩尔数计算:通过已知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摩尔数 = 质量 / 摩尔质量。

例如,100g的氧气的摩尔数为100 g / 32 g/mol = 3.125 mol。

3.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例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可以确定不同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例。

例如,对于方程式2H2 + O2→ 2H2O,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例为2: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书写碳在高温时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归纳步骤如下:①根据反应的事实(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

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C+Fe2O3──Fe+CO2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

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3C+2Fe2O3=4Fe+3CO2③在等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

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

3C+2Fe2O34Fe+3CO2↑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配平步骤是:①找出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②求出最小公倍数;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解:①从反应式看,最大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满足3×4=12个氧原子的同时,将Al相应增为8个,3Fe3O4中Fe相应增为9个,则整个方程式配平为:8Al+3Fe3O4=9Fe+4Al2O3(2)观察-推理法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初中化学常用的六种配平方法,曹月亮

初中化学常用的六种配平方法,曹月亮

初中化学常用的六种配平方法第一种方法:代数法步骤一:列写化学方程式首先,列写出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并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已知。

步骤二:分析未平衡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方程式,观察未平衡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

步骤三:设定系数选择一个元素,设定其系数为1,并根据其它元素的系数来推导。

步骤四:计算系数通过计算,得出未平衡原子数目的系数,使其平衡。

步骤五:检查平衡检查所有原子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返回步骤三和四进行调整,直到完成平衡。

第二种方法:半数法步骤一:按原子数目排列方程式将化学方程式按照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开始排列。

步骤二:平衡无氧化还原物从最后的方程式开始,根据氧化还原物的平衡关系,分别平衡氧化物和还原物。

步骤三:平衡水的数量根据方程式中的氢和氧的个数关系,平衡水的个数。

步骤四:检查平衡检查方程式中的每个元素的个数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返回步骤二和三进行调整,直到完成平衡。

第三种方法:概率法步骤一:确定元素的质量差计算未平衡的原子质量差,即质量之和与质量之差。

步骤二:设定系数选取一个元素,设定其系数为1,并根据其它元素的系数来推导。

步骤三:计算系数通过计算,得出未平衡原子质量差的系数。

步骤四:检查平衡检查所有原子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返回步骤二和三进行调整,直到完成平衡。

第四种方法:电荷法步骤一:计算未平衡的离子电荷根据未平衡的离子的电荷计算出电荷差。

步骤二:设定系数选取一个离子,设定其系数为1,并根据其它离子的系数来推导。

步骤三:计算系数通过计算,得出未平衡电荷差的系数。

步骤四:检查平衡检查所有离子的电荷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返回步骤二和三进行调整,直到完成平衡。

第五种方法:氧化数法步骤一:计算未平衡的氧化数差计算未平衡的氧化物和还原物的氧化数差。

步骤二:设定系数选取一个元素,设定其系数为1,并根据其它元素的系数来推导。

步骤三:计算系数通过计算,得出未平衡氧化数差的系数。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则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则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则用来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化学式称为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反映客观事实。

接下来分享化学方程式1的配平方法和书写原理以及书写原理。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则 11、奇偶配平法(1)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端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用这个最小公倍数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序数,得到的商值就是它们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3)根据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推导计算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化学方程式平衡。

2、归一法(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的关键化学式,将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设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平衡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如果测量数是分数,将每个测量数乘以同一个整数,将分数变成整数。

3、观察法(1)从一个化学式复杂的产物中计算出每个反应物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得到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平衡。

4、最小公倍数法(1)找出反应式两边出现一次的原子数较多的原子,求其最小公倍数。

(2)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书写原则 21.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是不能凭空捏造的。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得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量一定相等。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按一定步骤进行,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如漏掉反应条件和“↑”“↓”等。

(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反,右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平: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量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平衡后,检查它们。

(3)注: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火、加热等。

),标注产品的状态(气体、沉淀等。

),并将短线改为等号。

(4)检查: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前提,而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

初三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时,对即在根据化学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往往顾此失彼。

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现就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归纳如下:一、最小公倍数法具体步骤:(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配平Al + Fe3O4→ Fe + Al2O3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Al + 3Fe3O4→ Fe + 4Al2O3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 8Al + 3Fe3O4→9Fe + 4Al2O3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8Al + 3Fe3O49Fe + 4Al2O3二、观察法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观察: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

即Fe2O3 + 3CO——Fe + 3CO2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

即Fe2O3 + 3CO 2Fe + 3CO2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

即Fe2O3 + 3CO == 2Fe + 3CO2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 + Fe →Fe3O4 + H2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 + 3Fe →Fe3O4 + 4H2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4H2O + Fe Fe3O4 + 4H2三、单数两倍法(奇数变偶法)具体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反应的基本操作之一。

通过配平,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了解反应的整体过程和实验需求。

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和学术研究中,配平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反应的结果和应用化学原理。

配平方程式的目的是使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保持平衡,即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线性方程法和代数方程法进行配平。

1. 线性方程法线性方程法是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之一。

它基于原子数目守恒的原理,通过调整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具体步骤如下:(1)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每个物种的前面写下系数。

(2)从方程式的左边开始逐个原子配平,首先选择在化合物中个数较少的原子开始。

(3)根据需要改变系数,使得这些原子的数量相等。

可以同时改变其他原子的系数。

(4)在方程式的两边递归执行步骤(2)和(3),直到所有的原子配平为止。

例如,我们来平衡以下简化的燃烧反应方程式:C₃H₈ + O₂ → CO₂ + H₂O按照线性方程法,我们首先可以选择平衡碳原子的数目,将系数分别设为1和3:C₃H₈ + O₂ → 3CO₂ + H₂O然后,再对氢和氧进行配平,我们可以将氢和氧的系数分别设为10和5:C₃H₈ + 5O₂ → 3CO₂ + 4H₂O2. 代数方程法代数方程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配平方法,它基于线性方程法的基础上,使用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

需要注意的是,代数方程法在复杂的反应中更加有效,可以通过牛顿-拉弗森方法或矩阵计算进行求解。

代数方程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每个物种的前面写下系数。

(2)设定未知数并建立代数方程组,方程的个数等于化合物的个数。

(3)解方程组,求解未知数的值。

(4)将求得的未知数代入方程式中,确保反应的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相等。

3. 计算方法除了手工方法,我们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和在线工具来进行方程式的配平。

这些工具使用了各种算法和数值优化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优的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及配平技巧大全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所有的计算和定量分析也都围绕着化学方程式展开。

那么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步骤是怎样的?化学方程式又该如何配平呢?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将两篇文章汇总到一篇,让大家一次学好化学方程式。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4)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若有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二、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三、根据初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最小公倍数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

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
具体步骤: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

配平是否正确。

例题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

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3Fe3O4+8Al=9Fe+4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
奇数配偶数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
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

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具体步骤:
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
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4.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

例题
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两边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其原子个数在两边有奇数亦有偶数。

(2)反应式左边有O2,由“乘法则”可知,其系数无论为何,O原子总数必为偶,而由“加法则”可知,要使右边O原子总数亦为偶,
就必须给右边含奇数个氧原子的Fe2O3系数选配2,使之偶数化,则:FeS2十O2→2 Fe2O3十SO2
(3)由已确定的系数,推出与此有关的其它物质的系数。

反应式右边有4个Fe原子,故左边FeS2的系数须配4,则:4FeS2十O2→2 Fe2O3十SO2,然后以左边的S原子数,推得右边应有8SO2,即:4FeS2十O2→2 Fe2O3十8SO2,最后配平O原子,当左边有11O2时,反应式则可配平为:4FeS2十11O2=2 Fe2O3十8SO2
代数法——待定系数法
代数法也叫待定系数法。

具体步骤:
1.设a、b、c、d等未知数,分别作为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两端各项化学式的系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等同的原则,列出每种元素的原子数与化学式系数a、b、c、d……关系的代数式,这些代数式可联立成一待定方程组:
3.解此待定方程组、就可求得各未知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a=xb=yc=zd=...
4.令某未知数为某一正整数,使其它未知数成为最小正整数,将所得的a、b、c、d等值代入原化学反应式的待定位置,配平即告完成。

例题
配平Fe2O3十CO→Fe十CO2
(1)设a、b、c、d分别为反应式中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aFe2O3十bCO→cFe十dCO2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列出a、b、c、d的关系式:
对Fe原子有:2a=c①;对O原子有:3a十b=2d②;对C原于有:b=d③
(3)解①一②的联立方程组,可得下列关系:a=1/3 b=1/2 c=1/3 d
(4)为了使各个系数成为最小的正整数,而无公约数,令d=3,则a=1,b=3,c=2。

将a、b、c、d的值代人原化学反应式的相应位置,即得配平的方程式为:Fe2O3十3CO=2Fe十3CO2
(5)别忘了检验一下,方程式确已配平了。

须注意的是,只要保证各系数为无公约数的最小正整数。

令b=3或c=2,也可得到相同的配平式。

电子得失法
电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

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

具体步骤: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例题
配平金属铜与浓硝酸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十HNO3(浓)→Cu(NO3)2十NO2↑十H2O
(1)从反应式看,HNO3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

其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情况为:0+5+2+4Cu+HNO3→Cu(NO3)2+NO2+H2O
(2)使电子得失数相等,由此确定以此有关的物质的系数:0+5+2+41Cu十HNO3→1Cu(NO3)2十2NO2十H2O
(3)据此,推断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反应式右边生成物多出2个N原子,故必须在反应式左边再增加2个HNO3才可使两边的N 原子平衡,此时左边共有4个HN03,为使两边的氢原子数相等,右边H2O的系数应配为2,于是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
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虑,但所有系数均已确定了,故还得最后验证一下,若两边的氧原子平衡了,则方程式就可被确认配平。

实际上上式的氧原于已平衡了,故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具体步骤:
1.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2.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
3.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举例
1、FeS2+O2→SO2+Fe2O3
2、Mg+HNO3→Mg(NO3)2+NH4NO3+H2O
3、NH4NO3→N2+O2+H2O
4、FeS+KMnO4+H2SO4→K2SO4+MnSO4+Fe2(SO4)3+H2O+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