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事业部防爆区域划分、电气设备选型细则(试行)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浅谈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一、概述众所周知,易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就会被点燃,会形成燃烧或爆炸。
石化和化工企业经济要加工和处理易燃性液体或气体,石化工业的原料中有相当多的品种是易燃性的,如常用的原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氢气是易燃性物质;半成品中的烷类、烃灯化合物多数是易燃性物质;成品中的汽油、柴油等也是易燃性物质。
这些易燃性物质在被加工、贮存的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从管道、反应器、贮罐中逸出或漏出,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当时现场有点燃源,就会形成爆炸。
爆炸产生高温和冲击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由于上述特点,石化企业的防爆安全就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
为了防范这种工程爆炸,需在工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工程上采用的防爆安全措施一般分两类,第一类称为一次防爆措施,如建筑物的防爆设计,通风设施等。
第二类称为二次防爆措施,如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等。
这些措施都需要增加工程的投资,其设备费用、安装费用都高于普通电气产品,且平时的运行和维护都比普通电气设备难度大。
如何在设计中正确划分爆炸危险区域,合理地按级选用防爆电气设备,事关企业的安全和工程投资的合理。
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如果对于一个炼油厂或其中的一个装置,由于它的原料、产品有易燃性物质,就把整个厂区或装置都认定为爆炸危险场所,是极不经济的,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易燃性物质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潜在的爆炸性环境。
所谓潜在的,就意味着它们并不是时刻出现的,有的出现频率高,有的出现频率低。
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危险性大的场所和危险性小的场所。
因此,就有必要对这些危险场所进行的“场所分类”。
分类的目的就在于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按照场所中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存在的时间的长短,将场所的危险程度分类,以便按照危险区域类型采用不同的防爆措施。
我国从七十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对防爆危险环境出现的或然率进行分极。
如:七十年代的《电力设计技术规范》、八十年代的《爆炸危险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3年发布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J58-83和1992年发布的目前仍在使用的《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防爆等级及电气设备选择

目录1。
1防爆电器设备分为二类: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除矿井以外的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
(2)2。
名词术语 (2)2。
1隔爆型电气设备 (2)2.2增安型电气设备 (2)3.防爆原理 (3)4.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温度组别 (3)4.1粉尘防爆温度组别 (3)4.2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分类 (3)4。
3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2个危险区: (3)5.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第三章爆炸性粉尘环境 (14)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与温度组别1。
1防爆电器设备分为二类: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除矿井以外的场合使用的电气设备。
1.2 II类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A,B, C 三级: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六组。
1。
5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1)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2区: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注: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入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2.名词术语2.1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的电气设备外壳的电气设备,其标志为“d".2。
2增安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裕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的这些现象的电气设备,其标志为“e”。
3.防爆原理电气设备引燃性气体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另一个是电气设备表面(即是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对于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能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入在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砂型、充油型或正压开支等其它防爆型式等就可达到防爆目的.而对于增安型电气设备是对在正常运行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尽力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会发生电弧、火花过热的现象,就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爆区域划分与电气选型

●事故直接原因
◆点火源 通风机用金属丝紧固,在12多小时电机运行振动作用
下,金属丝断裂,通风机整体坠落,造成电机三相电缆线 断裂短路,并产生短路火花。
◆可燃物 罐内上午涂刷用了80kg稀释剂,挥发出大量甲苯、二
甲苯等可燃气体,虽然这些可燃气体被通风机排出一部分, 但罐内还存在一部分可燃气体,当电缆短路产生火花时, 罐内可燃气体发生了闪燃,并引起了竹夹板着火,产生了 浓烟。
碘钨灯表面温度 500~800℃
白炽灯用钨丝的工作温度常 在2300~用非防爆空气开关作 为泵启动开关
案例1
2008年2月2日,某油田油气集输公司油气处理厂发生一起防 爆配电箱箱体爆裂事故,造成一名员工死亡。
2008年2月2日16:31、20:23天燃气压缩机两次自动停机后, 再启动正常。21:31火炬气回收压缩机再次自动停机。21:45当 班操作员工王伟、李宁关闭压缩机出口阀,开连通阀,对压缩机 进气分离器排污后,王伟按防爆箱上的复位按钮,再按启动按钮, 压缩机未启动。王伟请示班长李凤英,21:49班长李凤英检查防 爆配电箱后,按复位按钮,再按启动按钮,防爆配电箱突然爆裂, 面板飞出击中李凤英头部,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大于1000小时/年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0~ 1000小时/年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
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0.1~ 10小时/年
●拱顶可燃液体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方法
●内浮顶可燃液体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方法
竹夹板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当CO达到爆炸下 限时,罐内便发生了爆炸,这是21:59左右发生爆炸主要 原因。
CO性质:引燃温度:610℃,爆炸极限12.5~74.2%,最 大爆炸力6300kg/m3。
燃气输配系统防爆分区及防爆电气

○为适用;△为慎用;X为不适用
防爆电气设备
低压变压器防爆结构的选型
○为适用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为适用;△为慎用;X为不适用
防爆电气设备
灯具类防爆结构的选型
○为适用;△为慎用;X为不适用
防爆电气设备
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择
○为适用;△为慎用;X为不适用
2区
防爆分区的划分
D-8槽车装卸口处爆炸危险 等级和范围的划分
D-6 地下调压室和地下阀室的爆 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的划分
防爆分区的划分
D-1 露天设置的固定容积储气罐的 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划分
D-5露天设置的工艺装置区的爆炸危 险区域等级和范围的划分
防爆分区的划分
压缩天然气储配站
防爆分区 1区 区域 备注
运行介质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的燃气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和范围适用于 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附录D:燃气输配系统生产区域用电场所 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的划分
防爆分区的划分
辨别释放源
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应根据释放源的级别和位置、易燃物质的性质、通风 条件、障碍物及生产条件、运行经验,经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 燃气输配系统生产区域所有场所的释放源属第二级释放源。存在第二级释 放源的场所可划为2区,少数通风不良的场所可划为l区。
防爆分区 0区 1区 2区 释放源分区 连续级释放源 第一级释放源 第二级释放源 两者关系 存在连续级释放源 的区域可划为0区 存在第一级释放源 的区域可划为1区 存在第二级释放源 的区域可划为2区 释放源划分 连续级释放源:预计长期释放或 短时频繁释放的释放源。 第一级释放源:预计正常运行时 周期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第二级释放源:预计在正常运行 下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 尔短时释放的释放源。
石油化工企业电气防爆设计及防爆区域的划分

石油化工企业电气防爆设计及防爆区域的划分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作为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这些石油化工产品大部分都属于易燃烧易爆炸的物品,如果所在环境有一点火花,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就特别容易产生火花,例如:漏电,短路,静电,电火花等等,都特别容易产生火花。
而这些火花的产生就很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灾,这样不仅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更重要的是会让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在电气安全方面要比普通场所的电气设计要求高得多,爆炸和火灾这么危险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时时刻刻警惕,注意安全,注意防范。
把防爆安全放在首位,然后再去考虑设计方案。
一、电气防爆区域的划分划分依据不同,电气防爆区域等级也不同,划分依据主要有三种,其一危险源,石油化工产品生产中,有很多危险区域,这些危险区域要么存放着很多易燃易爆品,要么属于生产中的危险环节,稍有纰漏,可能会造成爆炸或其他致命事故。
这些危险区域是监管部门监督巡查重点,相关人员要做好每日巡查工作,时刻查看这些危险易爆物品是否单独存放,没有混入导火索之类。
每个进入该区域的工作人员也要接受排查监视,防止人为破坏,造成爆炸。
其二性质和级别,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材料本身构成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性质和破坏力,相关人员要对其进行单独存放,这些物质存在气固液三相,状态分为单一状态或混合状态。
每种状态危险等级划分是按照物质造成的破坏力、出现次数以及爆炸持续时间来划分的,按轻重缓急分为三个等级。
其三危害程度,有的危险区域在发生纰漏时,周围的通风条件或地理环境,会使其危害程度增加,虽然大多数的危险区域都是单独存在的,但企业相关人员也要考虑一旦发生爆炸,以其危害程度作为参考依据,是否会对周围的建筑物也造成危害,周围的建筑物以及建筑物本身内部电气装置是否也存在危险隐患,成为第二个引爆源头,另外危险区域建筑物本身的各种采光通风条件是否对减少危害程度有帮助,也要成为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CNG加气站的防爆区域、防爆措施及防爆电机的选用

CNG加气站的防爆区域、防爆措施及防爆电机的选用刘锡麟原发表于《城市燃气》杂志2002年第7期新浪博客《秋林红似火》摘要:本文就各国CNG加气站的防爆区域划分和防爆电机的选用标准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了不同标准执行的异同点,以及加气站设备进口和防爆电机选用中值得注意的事项,并依据多年的实践,介绍了加气站应采取的防爆措施,为CNG加气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CNG 加气站电机防爆众所周知,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物遇到火花、电弧或高温就会被点燃,形成燃烧或爆炸。
CNG加气站就是一个含有天然气这种可燃气体的爆炸危险场所。
因此在加气站中使用电气设备,尤其是大功率的压缩机电机时,必须选用防爆电机,同时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近年来,各地都先后进口了不少橇装式CNG加气站设备,由于各国的防爆标准以及所采取的防爆措施与我国不尽相同,在设备的验收和使用中出现了一些争议,造成诸多不便,或多或少的影响了设备的安全使用。
本文试图依据多年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各国所执行的相关标准和防爆措施进行分析对比,以便为正确选用防爆电机,确保加气站运行安全提供参考。
⒈防爆区域的划分标准1.1国外爆炸性气体场所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1.1.1欧洲标准以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0079-10 199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0部分:危险场所分类》为代表。
它将危险场所分为0区、1区和2区。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IEC60079-10在世界上应用比较普遍,尤其西欧国家大多数采用IEC标准中的危险场所区域划分方式。
1.1.2美国标准主要以NEC500 《美国电气法规》、NFPA495-1996《美国国家消防协会规范》和API《美国石油协会规范》标准为代表。
燃气输配系统防爆分区及防爆电气

防爆分区的划分
D-7城市无人值守的燃气调压室的 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和范围的划分
防爆分区的划分
天然气门站、高中压调压站、无人值守燃气调压室
防爆分区
区域
备注
1区
地下调压室和地下阀室内部的空间为1区(若有) 具体见图D-6;
D-7
无人值守燃气调压室内部的空间为1区。
2区
具体见图D-5;
露天设置的工艺装置区边缘外4.5m内,放散管管口 D-7
燃气输配系统防爆分区及 防爆电气设备
2015年5月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 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划分目的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 续时间,进行危险区域之划分,以便: 选择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 适当的安装及维护
参照标准
划分等级
爆炸性气体环境应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 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
防爆分区的划分
明确燃气种类
燃气种类
天然气 LNG液化天然气(气态) 焦炉煤气 LPG液化石油气(气态)
密度 kg/M3
0.75~0.8 0.68~0.75 0.4~0.5 1.9~2.5
相对密度
0.58~0.62 0.53~0.58 0.3~0.4 1.5~2.0
备注
LPG由于使用较 少,防爆分区划分 具体参照 GB50028-2006附 录E,不作介绍。
等级
划分依据
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 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 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 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注: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 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 围内工作的状态。
油气集输站场防爆区域的划分与电气设备的选用

油气集输站场防爆区域的划分与电气设备的选用•相关推荐
油气集输站场防爆区域的划分与电气设备的选用
摘要:结合作者近几年来对油田油气集输站场进行安全评价的实际情况,初步总结了油气集输站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和防爆电气设备选用的'方法和步骤,并针对在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油气集输站场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作者:刘正伟吴清宇史传坤闫胜奎作者单位:刘正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北京,100713)
吴清宇,史传坤,闫胜奎(河南油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南阳,473132) 期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ISTICPKU 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5(5) 分类号: X924.4 关键词:油气集输站场防爆区域划分电气设备选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事业部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电气设备选型细则(试行)为了便于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需要将油气生产设施上的区域根据危险程度划分等级,结合天然气事业部各作业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一、依据标准1、《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区域一级、0区、1区和2区区域划分推荐作法》SY/T6671-2006,用以指导生产设施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的划分和范围确定。
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用以指导爆炸危险环境内电气设备的选择和线路敷设。
二、危险区域定义1、非爆炸性危险区域:爆炸性混合物预期出现的数量不足以要求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①无释放源并不可能有易燃物质侵入的区域。
②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的10%。
③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的设备附近,或炽热部件的表面温度超过区域内易燃物质引燃温度的设备附近。
④在生产装置区外,露天或开敞设置的输送易燃物质的架空管道地带,但其阀门处按具体情况定。
2、一级区域(爆炸危险区域):是在空气中存在着或可能存在着易燃气体或蒸气,其数量足以形成爆炸性的或可引燃性混合物,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3、一级0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该区①在其中连续存在着可引燃浓度的易燃气体或蒸气。
②达到可引燃浓度的易燃气体或蒸气会在长时间内存在。
4、一级1区: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达到引燃浓度的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区域。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该区:①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易燃气体或蒸气的浓度可能会达到可以被引燃的浓度。
②因为修理、维护或释放,易燃气体或蒸气达到引燃浓度的情况会经常存在。
③在操作时,或进行处理作业时,设备的故障或误操作,会导致能够达到引燃浓度的易燃气体或蒸气的释放,同时也会导致电气设备以某种模式失效成为引燃源。
④一级0区的毗邻区域,没有来自于清洁空气的正压通风,以及没有有效地防止通风失效的措施,使得0区内达到可引燃浓度的蒸气可能扩散过来。
5、一级2区:只有在非正常条件下,才可能有易燃气体或蒸气存在的区域。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划为该区:①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引燃气体或蒸气达到引燃浓度的情况不可能存在。
如果它们确实存在,也只是发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
②对挥发性易燃液体、易燃气体或蒸气进行输送、处理或使用的区域,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气体或蒸气是被封闭在密闭系统中的密闭容器内。
只有当容器或系统偶然破裂或发生故障时,或这些设备在非正常的操作条件下,才会发生逸出。
③因为机械式正压通风,易燃气体或蒸气达到可引燃浓度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形成,但是,通风设备的失效或这些设备的不正常操作,会使得情况变得危险。
④毗邻一级1区,如果没有来自清洁空气的正压通风,以及没有提供防止通风失效的措施,1区内达到引燃浓度的蒸气可能扩散过来。
三、具体生产区域划分1、一般原则:实际现场设备较多,对其逐一进行划分并不现实,可以考虑将整栋建筑物或装置区作为一个单一区域进行划分:①凝析油、轻烃、液化气装置区:以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15m,地坪上的高度为7.5m及半径为7.5m,顶部与释放源的距离为7.5m的范围为一级2区。
以释放源为中心,总半径为30m,地坪上的高度为0.6m,且在一级2区以外的范围为附加2区。
以上区域内地下的坑、沟划为一级1区。
图1 通风良好的凝析油、轻烃、液化气装置区②天然气装置区:以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4.5m,顶部与释放源的距离为7.5m,及释放源至地坪以上的范围为一级2区。
图2 通风良好的天然气装置区注:划分时可以根据装置内介质组分、压力、流量等实际情况比规范界定的范围有所增加。
2、油气井口装置:以井口为中心,半径7.5m的范围以内为一级2区。
如井场有圆井坑或低于地面的集油池,则地面以下为一级1区,地面以上为一级2区。
3、油气压力容器:①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应按照图3所示划分。
②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如所有易燃物质的排放口、安全阀及类似装置都延伸到了封闭区域外,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2区。
③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1区。
注:有关设备(如安全阀、安全膜及液位控制器)必需单独考虑。
图3 通风充分、非封闭区域内的油气压力容器加药撬、换热器、空冷器按照油气压力容器的要求进行划分。
注:真空加热炉、导热油炉、灼烧炉等可能产生明火的设备周围区域不强制划分为爆炸危险区域,但是建议其附属电气、仪表按照一级2区的要求选型。
4、清管器收、发装置:考虑到天然气事业部现场实际情况,统一明确清管器收、发装置所处环境为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应按照图4所示划分。
图4 位于通风充分、非封闭区域内的清管器收、发装置5、石油液体储罐:考虑到天然气事业部现场实际情况,统一明确储罐所处环境为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
①固定顶储罐、高架油罐应按照图5所示划分。
②外浮顶储罐应按照图6所示划分。
图5 位于通风充分、非封闭区域内的固定顶易燃液体储罐6、输送易燃介质的压缩机、泵:①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内,应按照图7所示划分。
②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内,则整个封闭区域为一级2区。
③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内,应按照图8所示划分。
图7 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内的压缩机、泵图8 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内的压缩机、泵7、集油池:常压条件下用以收集和储存易燃性液体的设备。
①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性区域内的开放式集油池,如图9所示,以集油池边沿为界,3.0m以内的范围为一级2区,1.5m以内的范围为一级1区,地面以下为一级0区。
②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内的开放式集油池,也应按照图9所示划分,但是封闭区域中的其它部分应划为一级2区。
③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内的开放式集油池,应按照图10(泥浆罐)所示划分。
图9 通风充分、非封闭区域内的开放式集油池图10 通风不充分、封闭区域内的泥浆罐8、污水处理设备:污水是指任何可能包含或混有易燃液体、气体或蒸气的水。
①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按照图11所示。
②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按照图11所示划分。
但是,如果设备的排放口延伸到封闭区域范围之外,则封闭区域范围之外的区域也应划为一级2区。
如果不是所有的设备排气口都伸到了封闭区域之外,整个封闭区域应划为一级1区。
③位于通风不充分、封闭区域内的此类设备周围的区域,应将封闭区域的范围划为一级1区。
图11 通风充分、非封闭区域内被易燃气体覆盖的污水设备9、易燃介质管汇:是指管道、法兰、阀门以及各类附件的总称。
如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管汇周围区域不需进行划分;如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应将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2区;如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内,应将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1区。
注:①考虑到天然气事业部现场实际情况,阀组区、管廊带周围区域应参照油气压力容器的划分要求划为一级2区。
②有关设备(如控制阀)必需单独考虑。
10、螺纹连接、法兰、截断阀和止回阀:如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则不需要划分;如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则应将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2区;如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则应将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1区。
11、工艺控制阀:包括但不限于调节器、回压阀和液位控制阀(但不包括液位控制开关)。
①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杆密封或其它类似的密封周围0.5m以内的范围应划为一级2区。
②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2区。
③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1区。
12、取样阀、仪表放空阀、计量阀及类装似置:①其周围区域划分同螺纹连接、法兰、隔断阀和止回阀。
②其终端排放点周围0.5m以内的范围应划为一级2区。
13、阀门控制器:①采用空气或其它非易燃气体或流体作为动力介质的阀门操纵器周围的区域,不需要进行划分。
②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内,采用易燃气体或流体作为动力介质,如果所有的排放口都延伸到了区域之外,则应将控制器周围0.5m范围内的区域划为一级2区。
如果不是所有的排放口都延伸到了区域之外,则应按照排气孔的划分要求进行划分。
③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内,采用易燃气体或流体作为动力介质,如果所有的排放口都延伸到了区域之外,则将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2区。
如果不是所有的排放口都延伸到了区域之外,则应按照排气孔的划分要求进行划分。
④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内,采用易燃气体或流体作为动力介质,则应将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1区。
14、排气孔、安全阀和安全膜:①工艺设备排气孔。
如位于非封闭区域,排气孔周围区域的划分不应低于图12所示的情况;如位于封闭区域,则应将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1区。
图12 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内的工艺设备通风口②仪表和控制装置排气孔。
如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则应按照图13所示划分;如位于封闭区域,则整个封闭区域内应划为一级0区。
图13 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内的仪表和控制装置通风口③大气通风口。
对于源于一级0区的大气通风口(如建筑物的屋脊通风口、屋顶通风口和常压油罐的呼吸孔),除了设置0.5m范围的一级0区外,可以按照图14所示相类似的方式划分。
一级0区之外应是距离为1m的1区,再向外应是距离为1.5m的2区。
当大气通风口源自于一级1区时,应按照图14所示划分。
注:屋顶通风口的内部为一级1区。
为了图面的清晰,省略了剖面线。
图14 来自一级1区的常压通风口当大气通风口源自于一级2区时,应按照图15所示划分。
注:屋顶通风口的内部为一级2区。
为了图面的清晰,省略了剖面线。
图15 来自一级2区的常压通风口④安全阀和安全膜。
如位于非封闭区域内,划分不应低于图16所示的情况。
对于包含有安全阀排气口的封闭区域,应将整个封闭区域划为一级1区。
安全膜应视同安全阀进行考虑。
注:安全阀以上的通气管内部为一级2区。
为了图面的清晰,省略了剖面线。
图16 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内的安全阀14、火炬、放喷管:①火炬区围墙以内划为一级2区。
②放喷管半径1.5m范围内为一级1区,半径3.0m范围内为一级2区。
15、仪器仪表:本部分所考虑的是空间尺寸可以允许人员进入的非封闭区域和封闭区域。
对于尺寸大小不足以允许人员进入的区域,应按照“15、控制面板”进行划分。
①不以易燃气体为动力:如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则不需要划分;如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则整个区域为一级2区;如处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则整个区域为一级1区。
②以易燃气体为动力:如位于通风充分的非封闭区域,仪器表面0.5m以内为一级2区;如位于通风充分的封闭区域,且所有的排放口都被引到封闭区域之外,则封闭区域应按照图17所示划分,如不是所有排放口都被引到封闭区域之外,则整个区域为一级1区;如位于通风不充分的封闭区域,则应按照图18所示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