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联合靶向药物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CPT-11)+5-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钙(LV)]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对4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FOLFIRI方案治疗。

CPT-11 180 mg/m2,持续静脉滴入90 min,第1天;四氢叶酸钙4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氟尿嘧啶0.4 g/m2,静脉推注(四氢叶酸钙之后用);氟尿嘧啶2.4 g/m2,持续静脉灌注(经化疗泵灌注) 46 h。

每14 d重复。

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4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 1例(2.3%),部分缓解(PR)18例(41.9 %),稳定(SD) 12例(27.9%),疾病进展(PD) 12例(27.9 %)。

不良反应主要为延迟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胆碱能综合征。

结论FOLFIRI 方案用于晚期结肠直肠癌一线治疗疗效肯定,耐受性好。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抗肿瘤药;治疗应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有效化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1]。

伊立替康(CPT-11)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药物,以其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经国外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疗效可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共43例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51岁。

包括直肠癌11例,结肠癌32例,均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并有影像学证实为晚期大肠癌患者,有可测量病灶,近1个月均未经化疗及放疗。

转移部位:肝脏转移28例,淋巴结转移18例,骨转移13例,肾上腺转移1例,其中多处转移者24例。

有可测量病灶,CT检查病灶≥1 cm,其他检查(如临床检查、胸片) 病灶≥2 cm;体能状况评分(卡氏评分)≥70分;癌胚抗原(CEA)异常者14例,糖类抗原19-9(CA19-9)异常者11例。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价值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价值

龙源期刊网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价值作者:把一飞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摘 ;要】目的:分析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以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人民医院肿瘤科择取3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患者行以FOLFIRI化疗方案二线化疗,研究组18例患者行以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以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伊立替康;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晚期结直肠癌;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735.3 ; ; ;【文献标识码】B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062-01结直肠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近些年,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生活方式和习惯发生改变,这也使得这一疾病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安全[1]。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因初期无明显症状,因此诊断困难,所以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晚期,不能采取手术方式治疗[2]。

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化疗是常用方式,且伴随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化疗方案也不断发展,因此需要对有效化疗方案进行研究[3]。

本文分析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以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人民医院肿瘤科择取3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病例均从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择取,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58-75(63.16±3.49)岁;研究组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59-76(63.20±3.51)岁;从性别、年龄来看,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可比。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替吉奥口服40-60mg/次,2次/日,第1-14天,21天重复)对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观察。

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为13.3%,部分缓解率(PR)有效率为46.7%,总有效率(RR)为60%,稳定(NC)为23.3%。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等,多为Ⅰ/Ⅱ度。

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关键词】伊立替康替吉奥晚期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切除,而化疗是晚期结直肠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一线治疗方案为依立替康联合5-FU/CF的FOLFIRI方案,而替吉奥作为替加氟的一种增效减毒性改良制剂,疗效和静脉内连续输注氟尿嘧啶相似,且耐受性良好。

我院自2009年12月开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了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3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0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结肠癌13例,直肠癌17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9-71岁,中位年龄61岁。

KPS评分≥60分。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替吉奥口服,每日2次、每次40~60mg,第1-14天。

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21天为一周期。

化疗中常规给予托烷司琼止吐,出现骨髓抑制给予瑞白等支持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本组患者化疗前均行CT检查,每2周期化疗后复查CT评价疗效一次,疗效评定标准按WHO(1981)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及进展(PD)。

伊立替康在结直肠癌化学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伊立替康在结直肠癌化学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伊立替康在结直肠癌化学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摘要】总结22例结直肠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

方法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护理。

结论周密细致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结直肠癌化学治疗护理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为大肠癌的低发地区,但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结肠癌。

手术切除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方法,同时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伊立替康是新一代抗癌药,其药理作用主要是:伊立替康及其活性代谢物SN—38可与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断裂单链的再连接,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效果较好。

本科自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效果较好。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患者,年龄25~65岁,管状腺癌16例,乳头状腺癌4例,粘液腺癌2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采用伊立替康(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40mg剂型,用量350mg∕m2,静脉滴注30~90分钟,每三周一次。

2 结果本组22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治疗期间无药物外渗及继发性感染情况,发生胃肠道反应16例,骨髓抑制10例,无脱发及过敏反应。

3 护理3.1 药物配置及用药注意事项伊立替康的配药应在化疗药物专用配置室进行。

配置人员穿防护服,戴防护镜、双层手套(内层为PE手套,外层为乳胶手套)及口罩,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配置完毕应及时洗手。

如果化疗药液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1]。

静脉滴注时严格按照医嘱调节滴速,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化疗不良反应。

化疗过程中每周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等,详细记录化疗过程中发现的毒副作用。

3.2 用药指导伊立替康是一种由喜树碱衍生而成的特异性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是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

除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常见的毒副作用外,还必须让患者了解,在使用本品24小时及在下周期化疗前任何时间均有发生迟发性腹泻的危险。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并 在 化疗第 1 8天使 用 5羟 色胺 受体 阻滞 剂 。对 口 、 一
服 卡 培他滨 过 程 中 出现 恶 心 、 吐 的 患 者继 续 加 用 呕 5羟 色胺 受 体 阻 滞 剂 。使 用 过 程 中若 患 者 出 现 腹 一 泻 , 予易 蒙停 治疗 。治 疗 3个周 期后 判 断疗效 。 给
关 键 词 :结肠 癌 ; 直肠癌 ;伊立替康 ;卡培他滨 ; 治疗
中图分 类号 : 7 53 R 3.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89 (08 1—03 —0 09 1420)1 0 2 2 药 有 限公 司 , 号 : 0 7 2 0 0 rg ( 批 U9 3 ) 0 / m。・d , a ) 口
2 2 不 良 反 应 .
本组 4 O例 , 均经 影 像 学 和病 理 学 诊 断 , 据末 次
化 疗 结束 时 间超过 4周 。其 中男 2 4例 , 1 女 6例 ; 年
龄 2 ~6 5 8岁 , 中位 年龄 4 9岁 。结肠 癌 2 6例 , 直肠
癌 l 4例 。组织 病理 类 型 : 中分化 腺癌 1 8例 , 分化 低
李 春来 ( 南昌 大学第二 附属 医院肿 瘤科 , 昌 3 0 0 ) 南 3 0 6
摘 要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 (P 一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 晚期 结、 C T 1) 直肠癌 的疗效及安全 性。方法 4 例晚期结 、 o 直
肠 癌 患 者 采 用 卡培 他 滨 20 0mg ( 0 / m ・ ) 口服 , / , 服 1 ; P 一16 /( ・ ) 入 生 理 盐 水 2 0mI d, 2次 d 连 4d C T 1 0mg m d加 5
2 结 果
2 1 疗 效 .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钱滨滨【摘要】目的分析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8月于我院采用一线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失败且拒绝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效果为CR、PR、SD、PD的患者分别有3例、13例、35例、20例,DCR为71.83%,ORR为22.54%;对患者随访1年,有3例患者失访,40例患者病死,28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41.18%;化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食欲下降、疲倦、腹泻、呕吐、恶心等消化系统反应、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反应,只偶尔见到3~4级毒副作用,主要为1~2级.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能够耐受药物毒副作用.【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36【总页数】2页(P90-91)【关键词】伊立替康;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作者】钱滨滨【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南通 22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结直肠癌属于全球第三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

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术后有一半左右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或者复发现象[1]。

且研究显示,30%左右的结直肠癌患者入院诊断时,其病情已处于中晚期,需通过化疗来延长生存时间[2-3]。

临床上通常会采用含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一线化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条件的患者还会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采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4]。

但随着病程进展,多数患者需要行二线化疗,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属于常见的二线化疗药物,本研究对采用一线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应用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治疗,获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维普资讯
用 医学杂 志 20 0 7年第 2替 康 为 主方 案 治 疗 晚期 结 直 肠 癌 临床疗 效 观察
胡伟 民

邓 晓芳
鲁伟 群
要 目的:观 察西妥昔单抗联合伊 立替 康治疗晚期结 直肠癌 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全组共 1 患 4例
注 4 ( , 2 1 , 6 d)每 周 次 于西妥昔单抗滴注完 2 后 h h 进 行 。在 西 妥 昔单 抗 给 药 前 3 i 0mn常规 给予 西 米 替 丁 04g 滴 、苯海 拉 明 5 . 静 0mg口服 、地 塞 米松 5m g 静推 。 13 评 价 标 准 按 WH . O疗 效评 价 标 准 , 为 完全缓 分 解 (R 、 C ) 部分 缓 解 (R 、 情 稳定 (D 、 P )病 s ) 疾病 进 展 ( D 。有效率( R 为( R+P )总病例数 ×10 P) R ) C R/ 0 %, 疾 病 控制 率 ( C ) 为 ( R+P D R C R+S / 病例 数 × D)总 10 ,R 和 P 0% C R者 4周 后 确 认 疗 效 。疾 病 进 展 时 间 (t ) 患 者 自入组 至 出 现 明确 的肿 瘤进 展 时 间 。 1 P指 r 不 良反 应评 定 : 美 国国立癌 症 研 究 不 良反 应分 按 级 标准 评定 , 为 0—1度 。 分 V
者, 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 , 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 立替 康单 药或 F L II O FR 方案 治疗 。 结果 :4例患者治 疗后取得部 l
分缓解 3例 , 病情稳定 7例 , 疾病进展 4例 , 有效 率 2 %, 病控 制率 7 %, l 疾 l 中位 生存 期 l 6周。主要 的毒性 反应是 痤疮样皮疹和腹泻 。 结论 : 西妥 昔单抗联合伊 立替 康为主方案对晚期结 直肠 癌患者有效 。 除痤疮样 皮疹 外. g作 毒 , j

常用抗肿瘤用药——伊立替康

常用抗肿瘤用药——伊立替康

药物大类抗肿瘤药
药物小类常用抗肿瘤用药药物名称伊立替康
英文名Irinotecan
适应症1.大肠癌5-FU耐药的晚期大肠癌。

2.肺癌包括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

3.子宫颈癌。

4.卵巢癌。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350mg/m2,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30~90分钟,每3周1次;或l00mg/m2,每周1次;或125~150mg/m2,每周1次,连续4周,休息2周。

若出现严重毒性反应(3~4级)时,本品剂量应减少15%~2 0%。

本药用于结直肠癌治疗多与5~FU、CF联合用药。

药理学CPT-11为半合成喜树碱衍生物,为Topo I抑制剂。

临床前研究证明,CPT-11及其活性代谢产物SN-38对多种实验肿瘤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如S-180纤维肉瘤、Lewis肺癌、MH-134肝癌、Co-4结肠癌、MX-1乳腺癌、SC-16胃癌等,抗瘤谱广。

此外,它在体内很少被表达MDR(多药耐药)基因的肿瘤识别,对VCR或ADM耐药的P338鼠白血病同样有效。

体外CPT-11与有些化疗药如顺铂、阿糖胞苷、氟尿嘧啶及TopoⅡ抑制剂合用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