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百泉生态专题公园规划浅析

合集下载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

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山体公园改造策划书范文》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山体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

为了提升山体公园的品质和吸引力,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特制定本改造策划书。

二、项目背景(一)山体公园现状目前,该山体公园存在设施陈旧、景观单一、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周边环境分析山体公园周边有居民区、商业区和学校等,人口密集,具有较大的潜在游客群体。

三、改造目标(一)打造生态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休闲公园。

(二)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改善公园的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四、改造内容(一)景观提升1. 植物景观优化对现有植被进行梳理和修剪,保留优质树种,补种适宜的花卉和草坪。

营造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的层次感和色彩丰富度。

2. 景观节点打造在山顶设置观景平台,提供俯瞰城市美景的视野。

在山腰和山谷设置休闲广场、健身步道、儿童游乐区等节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水体景观建设对公园内的溪流进行整治和美化,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和观赏性。

建设人工湖或池塘,增添公园的灵动性。

(二)设施完善1. 道路系统优化拓宽和改造主要道路,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铺设环保型步道,连接各个景观节点。

2. 休憩设施建设增设座椅、凉亭、廊架等休憩设施,方便游客休息。

建设生态厕所,提高公园的卫生水平。

3. 照明系统升级安装节能型照明灯具,确保公园夜间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设计特色照明景观,营造浪漫的氛围。

(三)文化建设1. 挖掘山体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标识牌、雕塑等形式展示给游客。

2. 举办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民俗表演、科普讲座等,丰富公园的文化氛围。

3. 建设文化长廊,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发展历程。

五、实施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具体时间 1])1. 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山体公园的现状和周边环境。

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规划浅析

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规划浅析

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规划浅析引言河北唐山作是一个拥有百年采煤工业历史的重工业城市,它因为诞生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五个第一而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上的摇篮”。

采煤业曾给唐山带来了百余年的繁荣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造成的约200多平方千米的采煤塌陷区就是其中之一。

自1996年开始,政府从治理环境的角度,本着“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方针,对南部开采沉陷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是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基本建成了以“小南湖”和“大南湖”为中心的“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1.南湖采煤塌陷区概况1.1自然地理条件唐山南湖湿地公园原为开滦煤矿的开采区,地下煤层采空后,引起大面积地表塌陷,总成水土流失,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面景观收到严重破坏,农田荒废,村庄迁徙。

之后由于作为城市和工业垃圾堆放处,加上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致使其成为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

2.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规划根据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现状和进行功能性评估的结果,结合其在整个唐山市的城市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以“生态、休闲、教育”为指导思想,充分保护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形成完善的生态湿地系统,在此之上增加休闲娱乐等功能将唐山南湖公园定位为一个“生态保护和游憩型”的保护生态为主辅以开放型休闲娱乐的场所。

2.1唐山南湖湿地公园在整个唐山市绿地规划中所起的作用唐山市的绿地将经过改造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网络,其中包括“四个特色景观绿心,三个特色景观中心,两条滨河景观带,一条时空景观走廊,八条城市景观主轴和十二个城市景观节点”。

其中南湖城市湿地公园就是四个景观绿心的一个,其他三个为东北部、西北部、东湖三个郊野公园。

南湖湿地公园将在整个网络中的绿之轴和水之轴中发挥它特有的重要作用。

2.2规划理念1)将绿化广场和主题公园加入东北部旧城区以提高该地区的生活环境水平,推动城市更新进程。

2)根据结合原有区域的生态人文条件和现状,形成两篇不同性质的生活休闲区:大南湖水上休闲娱乐区和沿唐胥路的线性休闲区,引进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环境3)充分利用生态公园附近的传统居住院落空间,塑造理想的居住模式与街道空间,增加活动场所,丰富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4)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区,将其改造为工业文化与休闲中心,形成保护生态与教育于一体的自然空间5)对原有的景观元素进行整合,如将原来的湖面芦苇区进行调整、美化,形成动植物的天然生存区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其和谐共生6)预留带状绿地与水系,考虑南湖自然生态发展的可能性2.3规划目标规划应突出南湖湿地公园作为采煤下沉式湿地的独有的生态人文景观特性,改善该区环境资源和承载能力,通过合理配置各类用地和资源建立起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能互利共生的生态格局,能够为当地居民创造出一个环境优美兼顾娱乐功能的生活空间,使唐山得以可持续发展。

邢台百泉岩溶水库蓄水构造特征分析及功能评价

邢台百泉岩溶水库蓄水构造特征分析及功能评价

邢台百泉岩溶水库蓄水构造特征分析及功能评价乔光建;梁韵;王斌【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前,邢台百泉是一个天然的泉域系统.80年代以后,随着岩溶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增加,导致泉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显现出地下水库库容.通过对岩溶地下水库蓄水构造、边界条件及水源补给等地下水库各要素进行分析,对岩溶地下水库的水量调节的功能和作用行评价.为岩溶地下水开采状态下,有效合理利用地下水库库容进行蓄水和调节用水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0(008)001【总页数】5页(P139-143)【关键词】岩溶地下水库;水库蓄水构造特征;地下水库功能评价;邢台百泉【作者】乔光建;梁韵;王斌【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石家庄,050011;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2~+3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天然储水空间储存水资源的一种地下水开发工程。

天然储水空间是利用含水层蓄水,包括坚硬岩石和松散堆积物中的空隙、孔隙、裂隙、溶洞等。

地下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基本原理是在丰水期将多余的地表水储存在地下水库中,干旱缺水时期合理取用,以这种周期性补给、开采的运行方式调节水资源供需的时空矛盾。

20世纪80年代以前,邢台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是以泉水的形式排泄,形成百泉泉域附近约20 km2的芦苇湿地。

80年代以后,随着邢台市城市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岩溶水被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百泉和达活泉两大泉域的15个泉区先后干涸。

随着岩溶地下水水资源开采量的继续扩大,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置换出巨大的地下库容,形成对地下水调节的作用。

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在目前开采状态下,利用地下赋水介质空间对流域水资源进行时间和地域上的再分配,是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重要手段。

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园林设计探究

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园林设计探究
独 特 的城 市肌 理 , “ 物 华 天 宝 ,人 杰地 灵 ” 的人 文 特 质 为设计 的 源泉 .以生 态 休 闲健 身 使用 , 由老 年 门球 场和 老年 健 身广 场
两部分组成 。健身活动广场上的太极老人铜像意喻 着 老 年人 快 乐幸福 、健康 长 寿 。②游 乐 园 。 园 内分
丹 园的种 植 设计 采用 韵 律感 极强 的阶式 花 台种 植 形
达 活 泉 公 园位 于邢 台 市 城 区西 北 部 ,历 史 悠
久 ,是 以邢 台八 景 之一 的 “ 达 活泉 ”为 中心扩 建 而 成 。 占地 面 积 6 6 . 9 h m2 , 其 中绿 地 面 积 4 5 . 4 h m2 , 水域面积 6 . 3 h m2 ,绿 地 率 达 7 7 . 3 5 %。是 一 座 大 型
观 ,采 用 自然 式布 局 手 法 .突 出文化 与 主景 、现 代
与传统 的 有机 结合 。立足 现代 ,面 向未 来。
关 键 词 :达 活泉公 园 :园林规 划设 计 ;功 能分
区 ;动 静 结 合 ;绿 化 设 计
青少 年 、成人 等不 同年龄段 的游 乐 需求 。 1 . 3 绿 趣 园区 。共 分 为 六 大 园区 。① 牡 丹 园 。牡
山上建爱晚亭,取杜牧诗句 “ 停车坐爱枫林晚”之意 。 1 . 4 泉 文 化 景 观 区 。是 达 活 泉 公 园 的 主 景 观 区 , 由泉 韵广 场 、水幕 景 墙和 飞 瀑流 泉 、翻 砂坑 、九龙 池 等 景观 组成 。 1 . 5 湖 上 活 动 区 。碧 波 荡 漾 的达 活 泉 湖 占据 了全
段 安置 了款式 新颖 、惊 险刺 激 的现 代 化 游 艺 设 施 。 有 摩 天 环 车 、勇 敢 者 转 盘 、卡 丁 车 、海 盗 船 、转 马、攀岩等各类游 乐设施 2 0多 个 , 可 满 足 儿 童 、

七星百泉规划(定稿) (1)

七星百泉规划(定稿) (1)

章丘龙七星百泉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章丘市七星百泉种植专业合作社二〇一四年二月目录前言................................................. 第一章总则 ..........................................1.1项目规划的背景意义1.2规划期限 ...........................................1.3规划依据 ........................................... 第二章项目规划区域范围和定位...........................2.1项目区域范围........................................2.2 园区定位...........................................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与目标..........................3.1总体思路 ...........................................3.2总体目标 ........................................... 第四章总体布局与功能...................................4.1园区功能定位........................................4.2总体思路 ...........................................4.3技术模式 ........................................... 第五章功能区划与总体布局.................................5.1分区的基本思路......................................5.2功能分区布局方案.................................... 第六章功能区概念性规划..................................6.1设施栽培区 .........................................6.2新品种示范区........................................6.3苗木繁育区 .........................................6.4观光采摘区 .........................................6.5办公管理区 .........................................6.6物流仓储区 .........................................6.7水上漂流体验区......................................6.8户外休闲运动区第七章基础设施规划......................................7.1道路交通规划........................................7.2公用工程 ...........................................7.3入口大门、标志牌....................................7.4通信工程规划........................................7.5消防工程7.6绿化工程第八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8.1投资概算 ...........................................8.2效益分析 ........................................... 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9.1建立多元化的园区资金投入体系........................9.2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9.3创造利于人才发挥才智的良好环境......................9.4加强农业园区的经营管理..............................附图:①项目区位置图②功能分区图③园区总体规划图前言根据济南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济政发〔2012〕48号)、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见》(济政办发[2009]19号)、济南市农业局《关于抓好一批重点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济农发[2011]18号)等文件要求,提出济南都市型农业总的规划是“ 1132”,即按照1圈、1带、3区、200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的总体布局进行打造,济南市级都市农业园区现已发展到100余家。

邢台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探讨

邢台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探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21期 69邢台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探讨周 慧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摘要:依据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分析了邢台市水生态文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管理六大体系的建设内容,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人水和谐;水资源;邢台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21-0069-021 序言 邢台市素有泉城之称,曾经有上百个大小泉水喷涌不息,景色壮观,享誉中外。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严重超采,泉水干涸,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党的十八大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水利部水资源[2013]1号文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河北省水利厅积极推进邯郸、邢台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要求从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加快实现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推动民生水利的新发展。

2 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1]。

目标: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增强水资源承载能力,保障防洪排涝安全和饮水安全;建立河流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改善水功能区水质,百泉复涌修复与生态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狠抓落实,将邢台建设成“泉水复涌、水清岸绿、贴近自然、适宜居住和发展”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3邢台城市规划纲要

3邢台城市规划纲要

邢台城市规划纲要在邢台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2020 )>>通过市人大审议,邢台市区将建设具有千年历史文脉,以“泉城”、“水网”、“园林”为主要城市特色的工业城市总体规划:北延东进、西抑南控市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确定为,依托主城区向北延伸至白马河南岸;依托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向东发展,跨越京珠高速公路构建重工业组团;二环路以西属环境敏感地带,应限制市区向西方向的进一步扩展;七里南部应加强建设用地的调控,作为远景市区建设备用地。

用地布局总体结构:“一城、五片、三轴、二心,一组团”。

“一城”,指规划二环路以内的主城区,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五片”,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教区、豫让桥区(以商业、金融、会展、居住为主)、营头岗片(突出文化娱乐、休闲和居住职能)、百泉片(重点发展康居社区);“三轴”,指贯穿桥东桥西和开发区的中兴大街、桥西区的钢铁路、桥东区的邢州路;“二心”,指桥东区的商业服务中心和桥西区的行政、文化中心;“一团组”指北二环高速公路出口西侧的商贸金融会展组团。

用地布局:完善城市职能居住用地:继续加强旧城改造力度,搬迁改造对市区生活环境影响较大的部分企业,完善主要居住片区的生活设施,在二环路外围开辟新生活区。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在达活泉公园西侧街区,外迁部队营区,集中布置市级行政办公单位和非市属办公单位,形成城市行政中心。

商业金融用地:强化顺德路老商业区中心,建设大型专业市场,市区东北部以小商品经营为特色,东南部以机动车、建筑建材为主,西南西董村附近以钢铁、机电产品为主。

文化娱乐用地,结合营头岗公园、达活泉公园和市委市政府旧址规划三处文化娱乐中心,其中市委市政府旧址改建为市博物馆和展览馆,是全市的文化活动中心。

体育用地,规划设市级体育中心一处,市置在二环路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同时沿市区河道游园、绿地应布置健身设施。

医疗卫生用地,保留现有医疗设施,规范新增6座市级医院,急救中心一座,以适应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需要。

中兴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中兴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中兴公园景观设计说明一.区位分析:中兴公园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城西南角,北面紧临建设路,南面紧接迎宾路,位于建设路与迎宾路的交叉位置。

与全兴街相交。

其东侧为柏乡敬老院,南北分别为工业用地。

中兴公园南北宽159m,东西长359m.,占地48亩。

为进入柏乡县城的重要门户。

二.整体构思:中兴广场是柏乡县精神文化的展示窗口,是柏乡整体印象的缩影,该公园结合模纹花坛,主题雕塑,文化景墙以及牡丹花丛,来弘扬柏乡县牡丹之乡的大主题,设计手法从大处着眼,落笔与牡丹,体现出“牡丹香富贵,游园在柏乡”的文化底蕴。

彰显柏乡作为牡丹之乡的精神内涵。

三.设计原则:1、生态性原则由于中兴公园南北两侧主要是工业用地,容易产生大量污染物质,所以设计以大量的绿地为主,结合布置一些休闲广场。

同时涉设计中选用了大量抗污染,吸收有害其气体的乡土树种,如白蜡,女真,柳树,紫丁香等等。

2、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中考虑人群的需要,设计了满足大型活动的集散广场,以及满足人们休息、健身要求的休闲广场。

同时设计中广场及雕塑的尺度都以人的最佳视角点来确定。

力求塑造最适宜人们休闲娱乐的空间。

3、简洁大方、特色突出的原则。

设计中考虑到中兴公园是人们进入柏乡的重要门户,所以力求以流畅的绿化曲线,色彩鲜明的牡丹雕塑及雄伟大气的文化景墙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四.功能分区:三区,一轴,一重心:整个中兴公园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三角入口部分以低矮花灌木为主的入口景观区,公园中心以雕塑和景墙广场为主的中心景观区,以及中心区东侧以休闲空间为主的自然休闲景观区。

一轴则指连接休闲景观区与中心景观区的一条主要景观路。

一重心指中心景观区的大型抽象的牡丹雕塑。

该雕塑为全园的重心,在全园各个方向都可以观看到。

五、具体构思1,入口景观区入口景观区设计以大气流畅的绿篱景观为主,让人一眼望去眼前顿时一片明朗开阔的景象,设计中采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女贞以及各种季节的宿根草花为主要设计元素,勾勒出色彩鲜艳的牡丹花卉图案,让人一下子就被柏乡的牡丹景观所吸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台百泉生态专题公园规划浅析
[摘要]邢台自古是北方有名的百泉之城,在恢复泉水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
泉文化景观,更好的展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以邢台市百泉生态专题公园为例,
突出展现泉文化为主的景观公园,区别于以往只以观泉为主的景观,

[关键词] 百泉泉文化生态专题公园创新

“顺德有一景,家家有口井”,邢台不仅是座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古城,还
曾是芦花摇曳、柳绿荷香的百泉之城。史书记载“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
地群泉涌”。百泉是燕赵名泉,它由百泉、金泉、玉泉、珍珠泉、黑龙潭、晋祠
泉、狗头泉、达活泉、紫金泉、白沙泉、莲花池、野狐泉、永泽泉、马跑泉、玉
霞泉、龙池泉、凉水泉、清冷泉等十几个泉群组成。为了发扬“泉文化”,规划修
建以百泉生态为主题的公园。规划宗旨以体现人性化,防灾避难、节能环保成为
建设本公园主要内容。恢复百泉风貌,弘扬邢台泉文化,使之成为邢台市唯一的
一个介绍泉的历史、文化、地理形成等内容的教育基地。

1百泉生态专题公园特色简析
邢台是京津冀都市区中唯一可以称做“泉城”的城市(历史上),古邢台八景
中,就有四个以泉命名(达活名泉、鸳水灵井、玉泉夕照、柳溪春涨),“泉”应
该是邢台城的一个突出特色,同时,也是京津冀都市区中的一项宝贵生态景观资
源。虽然历史上15大泉群、400多个泉眼大部分在1980年代之后干枯,但其得
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没有改变,它的生成和基础条件与山东济南很相似,随着南水
北调工程的兴建收益,

狗头泉一直以来就是邢台市民周末游玩的去所之一,九十年代以狗头泉为基
础建立了狗头泉游泳池,当时就已经有很多桥东、桥西的市民到此游泳、钓鱼、
游玩。后来因为水位逐年下降,逐渐没有了水,游玩的市民便也逐渐减小,最后
游泳池无人问津,门庭冷落。可以看出百泉公园的修建有着良好的基础,因此,
修建百泉公园为邢台市增加一处休闲游玩场所。现状市区内供市民游玩的场所很
少,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只能到达活泉公园、紫金公园、森林公园游玩,这样游
人剧增,人均活动场地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公园附近道路交通紧张,停车位严
重不足等严重影响游人出游的心情、质量。并且达活泉公园、紫金公园、森林公
园都位于邢台市市区的北部,南部紧缺。因此根据区位因素也因在此建立一处综
合性大型公园。

在《邢台市总体规划》中百泉公园周边用地性质以工业为主,居住和商业为
辅。如果单纯按服务半径考虑,规划的百泉公园面积偏大,但根据现状邢台市可
供市民游玩的场所来说,南部现状无大型综合性公园,并且现状可供游玩的场所
不能满足市民使用。因此修建百泉公园可以缓解市民游玩的场所及质量。
2百泉生态专题公园的规划立意
百泉生态专题公园位于百泉大道以南,七里河北街东至永安路以北,长安路
以东,规划用地约124公顷(1860亩)。

规划定位百泉生态专题公园是邢台泉文化展示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专题公
园。首先以保护“泉”的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科学的用地布局,充分发挥“泉”的
生态效应;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原则,为居民提供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创造
优美的城市风貌;充分论证可实施性,综合考虑公园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结
合,并对公园及公园周围规划给予充分指导。

2.1百泉生态公园的特色与创新
防灾避难要求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也是现代
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重大自然灾害的安全场所。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供
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从而能够有效地减轻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空间
相对开阔的城市绿地、公园是具有防灾避难功能的重要“柔性”空间。灾难发生后,
居民可迅速从建筑物中疏散到就近的空旷地带,从而减少人员伤亡。由于绿地公
园地势平缓,建筑稀少、低矮,不仅可以作为灾民的临时生活住所,也可作为救
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临时医院的所在地和救援直升飞机的起降
地。

公园内的防灾避难场所按照人均用地2平方米/人,其中临时性和应急性的
防灾避难场所人均用地按1-1.5平方米/人,中长期防灾避难场所人均用地不低于
2-3平方米/人。应急避难场所里设有医疗点、篷宿区、饮水处、厕所,不仅通水
通电,能避险能生活,而且将建有应急专用的直升机停机坪。公园里的道路、供
水供电、厕所等基础设施将达到防灾避难规划要求,公园里宜设有大型停车场,
还应设有停机坪,可供直升机起降。

水源保护要求
根据总体规划要体现邢台市的城市特色---“泉城”。历史上邢台是一个“泉
城”,有众多的名泉。近年来因地下水严重超采,泉水已经接近枯竭,目前,为
实现百泉泉域泉群复涌,提出几点措施和要求:

1. 节约用水,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
2. 科学利用水库水源补给地下水,启动节水、留水、涵水工程;
3. 注重泉水系统的勘察摸底,规划编制和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泉湖区和补
给区原始体貌的保护和控制。
2.2诠释百泉生态专题公园的节点设计
百泉生态专题公园共分为四个区,包水源保护区、休闲区、特色游览区和度
假区。

休闲区:动植物观赏馆、休闲氧吧区、野营区、拓展运动区、儿童乐园区、
露天舞台。

位于百泉大道以南,长安路以东,占地面积约37.4公顷(516.0亩)。该区
域内功能主要是以休闲为主题,分为动植物观赏馆、休闲氧吧区、野营区、拓展
运动区、儿童乐园区、露天舞台等项目。各区有各自的主题内容,规划区内展馆
可结合景观规划一些低层配套建筑(如临时建筑和构造物),用地比例不得大于
公园总用地的3%。

特色游览区:亲水溪、垂钓湖、芦苇荡、荷花塘、彩石滩。
位于七里河北街北侧,紧邻七里河畔,占地面积约 31.3公顷(469.5亩)。
该区域主要依托水进行一些生态环保型的亲水项目,包括亲水溪、垂钓湖、芦苇
荡、荷花塘、彩石滩等。对水不会造成污染,还提供了游客亲水的场所。规划区
内不能搞任何建筑。

度假区:世界风情园、休息度假村、观影俱乐部,生态餐饮区、特色植物观
赏区、种植体验区、配套服务等项目。

位于七里河北街北侧,紧邻七里河畔,占地面积约28.1公顷(421.5亩),
该区域是休闲旅游、会务活动、教育培训的最佳场所。区内植被丰富,道路纵横,
景致错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保健中心、足浴按摩、棋牌室、多功能舞厅、
露天咖啡吧、会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健身、休闲、会务等综合服务。用地比例不
得大于公园总用地的15%。

3结语
百泉生态专题公园的兴建即可以提升城市品味、增加休憩场地、保护历史泉
文化综合资源,塑造宜居城市,弘扬传统文化,展示城市魅力,增强城市竞争力。

同时成为本市市郊休闲旅游的新景点和唯一的修学旅游中心,以其微波粼
粼的水系、植被苍翠的自然风光,恢弘大气的建筑群落,和功能齐全的户外活动
设施,充分满足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教学实践等多种需求,适应了不同年龄、
不同层次的游客的需要;是提高城市品位,填补邢台市开发区有史以来及生态、
运动、休闲娱乐等一体化综合性公园的空白;体现城市面貌,展示城市形象的民
心工程。

规划东侧的文化生态区将成为我市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的社会
育人环境。该区的建设,是落实 “科教兴国” 战略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举
措。本市百万青少年在新时代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大型校外活动场所,素质教育也
将拥有一个新的试验田。该区不是一般的主题公园,更不是娱乐场所,而是以德
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为目标,集实
验性、示范性为一体,为已有的少年宫、文化馆、活动中心等功能互补的教育发
展标志性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