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粤教版必修1、必修2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课件草图及画法

粤教版⾼中通⽤技术必修1课件草图及画法设计草图及其绘制【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在设计草图及其绘制⼀课中向学⽣介绍了设计草图、绘制草图,草图在设计中的实际意义和作⽤。
⼀、绘制草图的概念①绘制草图是不⽤绘图仪器的,⽽按⽬测⽐例徒⼿画出图样的绘图⽅法,这种图样成为草图或徒⼿画。
这种图主要⽤于现场测绘,设计⽅案讨论或技术交流,因此,⼯程技术⼈员必须具备徒⼿绘图的能⼒。
绘画主要⼿段有3种⼀是仪器绘图,⼆是徒⼿绘图,三是计算机绘图。
⼆、⽤草图表达构思有了好的构思,⽤草图把它表达出来,草图⼀般都采⽤徒⼿绘画来完成③。
徒⼿绘画就是只⽤铅笔,不⽤尺和其它绘图⼯具的绘图技能,练习好这种技能就可以尽快把⾃⼰的构思画出来,这是⼀种很有使⽤价值的技能。
三、绘制草图的要求和⽅法①③徒⼿绘画练习的基本⽅法有(1)直线画法(2)圆和曲线画法(3)⽴体图画法典型案例:汽车草图【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徒⼿绘制设计草图的⽅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应⽤设计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
【教学思路(建议)】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要求学⽣掌握草图的绘制的基本⽅法和步骤。
⾸先可播放幻灯⽚,学⽣看了这些产品,⾃然有⼀种感叹,草图设计的多好!从学⽣们的惊叹与羡慕中,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这些设计为什么画得这么好,就是因为设计师们在做此产品前有很好的构思。
有了好的构思,怎样把它表达出来——画个草图,这是常⽤的⽅法。
(⼀)什么是草图?草图分构思草图、设计草图(⼆)绘制草图的要求绘制草图必须要掌握其基本的练习⽅法,教师必须对学⽣讲清楚,同时教师要现场演⽰,激发学⽣的求知欲望及动⼿能⼒的培养。
(1)直线画法要领:铅笔削成锥形,先打点,然后⼿腕靠着纸⾯,沿图线⽅向移动,眼睛要注意终点⽅向⼀笔画成。
画短线,⽤⼿腕运笔;画长线以⼿臂动作带动⼿腕运笔。
直线分⽔平线、竖线、斜线,须逐个练习,从练习中掌握画线的技能技巧。
如:画⽔平线时,可将纸微微左倾,⾃左向右画线,如图(a );画竖线,⾃上向下运笔画线,如图(b);画斜线可转动纸张,使所画的斜线正好处于顺⼿⽅向,如图(c) ;练到⼀定程度,再进⾏画各种⾓度、⽅形的练习。
粤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课件:第二章 流程及其设计第一节 了解流程

二、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
实践活动:分小组讨论分析,每小组完成1个工作流程和1个工 艺流程的分析讨论,完成调查记录表,最后进行展示交流。
分析工作流程
医院看病的流程 超市购物的流程 银行办理业务的流程
(记录主要的流程内容)
分析工艺流程
空调外机支架的生产流程 小木凳的生成流程
(记录原材料、成品、加工顺序 和装配顺序)
作
二、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
毕昇的活字印刷流程 蔡伦的造纸流程
二、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
收集原料
水浸
剁碎
水洗
浸入草木 灰水中
加热蒸煮
漂洗
捣碎
形成纸浆
用纸模捞 取纸浆
滤水晾干
成纸
讨论回答:
1.造纸流程得到了不断改进,使得 纸的质量逐渐提高,你从中得到了 什么启发?
2.蔡伦造纸的流程有什么特点?它 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工作流程有什么 不同?
零件拆装有流程,这种装配过 程是工艺流程。
每个零件的加工也有流程,也 是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的定义: 工艺流程反映了从原料投入
到成品产出,通过一系列工艺或 加工环节,按一定顺序进行生产 或制造某种产品的全过程。
二、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
案例分析: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和制造流程
PCB图纸和覆铜板→预处理→转 印→蚀刻→后处理→质量检查→ 成品
二、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
立即行动
将一支多色圆珠笔拆成零件,然后再试着装配 还原,体验装配工艺流程。
1.圆珠笔的零部件有哪些?装配还原过程是什么? 2.结合装配圆珠笔的过程,讨论装配工艺流程与
蔡伦造纸的工艺流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高中_通用技术_课程目录_粤科版

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的问题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的问题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方法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方法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八章 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一第八章 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 系统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 系统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 系统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高一必修二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二 技术的性质三 技术的未来一 技术与设计计的关系二 技术中的人机关系三 技术实验及其方法一 设计的一般过程二 设计的一般原则三 设计的评价一 发现问题二 明确问题一 方案的构思方法二 常用的创造技法一 设计表现图二 常见的技术图样三 计算机辅助制图一 模型二 工艺三 制作模型一 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二 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一 常见结构的认识二 稳固结构的探析三 简单结构的设计四 经典结构的欣赏一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二 流程的设计三 流程的优化一 系统及其特性二 系统的分析三 系统的设计一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二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三 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四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通用技术》广东版必修二复习讲义资料

步骤: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绘制简单结构设计草 图———做出模型或原型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铰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 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 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如固定铁床架 的连接。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三、结构的设计:
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 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
素。生产活动中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 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不同行业的流程设计中考虑 的基本因素各有差异。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
3、流程设计的步骤:
①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 内在变化规律。
②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 因素。
③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 ④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 程的时序和环节。 ⑤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 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
一、流程的涵义:
1、流程的概念: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 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时序, 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⑴ 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 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 环节。 (2)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 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1.3感受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案-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感受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学科。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直到当今的信息时代,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我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处处都要用到技术,例如我们手中拿的圆珠笔和钢笔就是多次技术改造的结果,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的电视机也是技术发明的成果。
认识技术、善用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关系。
2、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的关系,增强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技术应以人为本的理念。
2、加深对技术的艺术美、技术美及文化性的理解,增强技术设计的道德责任观念。
3、通过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形成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技术原则观。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第一章向同学们介绍了技术及其性质,以及科学、技术、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为了满足需求及愿望,人类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技术发展线索。
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出现环境污染、生态不平衡、都市拥挤等新的问题。
面对新的技术、新的问题,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分析、评判、整合这些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技术的设计与实践并最终解决问题,是我们学习这一章时要特别关注的内容。
技术设计需要灵感,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基础,包括思想和情感、知识和方法等。
学情分析:作为高中生,对生活中的技术产品,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评价意识和评价标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已经理解了技术,只是对这些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是感性的、不全面的。
2.2 技术设计的原则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

进行电解,得到氢和氧,再将氢和氧进行燃烧产生动力,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将燃烧生成的 水再电解为氢和氧,如此循环,可以无穷利用,产生持续的能量。
思考:你认为 永动机可以实现吗? 为什么?
永动机的设计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违反了能量 守恒定律。设计必须遵从科学原理,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拓展学习:永动机的种类
1.某物质循环一周回复到初始状态,不吸热而向外放热 或作功,这叫“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 却可以源源不断的对外做功。
2.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 响的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第二节:技术设计的原则
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知识回顾:
1.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 。
2.工程思维。
目标展示:
1.理解技术设计的原则。
2.初步学会用技术设计的原则来评价、分析 设计 作品。
3.对具体案例分析时能权衡原则之间的关系
4.了解技术设计有原创性设计、改进性设计和综合 (组合)性设计3种。
美观、舒适、使用方便,及使用者和产品之间要建立最协调的关系。
9.时效性原则
必须按照需求规定的 截止日期完成设计,要避 免产品制造出来后成为过 时的东西。
10.最优化原则
所设计的产品或项目在 功能、技术上尽可能是目前 (并能在一段时间内)最合 理的。注意最优化不一定是 最先进的,但一定是最合理 的。
2.试分析下列各项设计遵循了设计的哪些原则。 (1)一些包装袋的侧边设有便于撕开的缺口。 (2)通信行业标准YD/T 1591-2006《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于2006年 颁布,要求新申请进网许可的手机及配套的充电器均要统一接口。这种标准减少了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消费 成本,使厂商减少资源浪费。而且充电器统一后不用买一个手机换一个充电器,减少了因处理充电器而产 生的环境污染。 3.选择一个饮料易拉罐,分析它的设计考虑了哪些设计原则。
第二章技术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复习清单-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二章技术设计的基础一、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和工程思维1、创造性思维:[1]、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性;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是重要的创新思维方式。
[2]逆向思维:采用和正向思维相反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逆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创新性思维方式。
[3]、联想思维:是指人的表象记忆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使不同表象发生联系的一种思维活动。
[4]工程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它强调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持续性。
工程思维的核心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然后通过分析、设计、实验和评估等步骤来解决问题。
二、技术设计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用性、标准化、最优化、工程心理学和生理学、可持续发展原则、时效性、法律、道德规范。
(当设计原则出现矛盾冲突时必须先保证法律、道德规范、可持续发展、科学性、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综合系统的分析处理,取得最优方案)。
三、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1、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2、技术设计的方法:(1)设计草图的绘制;(2)设计方案的构思:黑箱法、列举法、移植借鉴法、筛选法3、设计的分析(1)设计的需求分析(2)设计的功能分析4、人机关系:指人与“机器设备”及所使用的“一切物品”之间的关系,包括使用时与所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高效、方便、舒适、健康、安全)四、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1、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及作用[1]、设计的技术语言:口头语言、文本语言、技术符号、技术图纸、图样、图表、模型、网页和计算机演示。
2、三视图[1]、正投影及其特性(1)投影:指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面上出现影子叫物体的投影。
②投影法:是指用物体投影的方法和原理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叫投影法。
③正投影:投影光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叫正投影。
投影光线必须是互相平行的投影线。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二知识点汇总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班级姓名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案例:汽车的颜色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 ;例:技术试验卫星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 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方案优化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用户进行征求意见;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循环,不能将设计过程简单化、模式化;2.设计过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a发现和明确问题: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制定方案的步骤其中设计分析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材料、结构、功能等;3.方案设计中创新:b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和方法;①创新原则 ②实用原则 ③经济原则 ④美观原则 ⑤道德原则 ⑥技术规范原则 ⑦可持续发展原则;创新是技术的核心;实用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例:格雷夫斯水壶的设计;经济原则是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卷纸设计成方形来减少空间,降低运输成本;道德原则强调产品要考虑人、社会、环境的关系例:假冒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窃取别人设计成果都是不符合道德原则;技术规范是指产品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例:收集信息 方案呈现数码产品的USB接口、飞机统一的圆形窗户和其他行业标准等;2.设计一般原则的相互关系:b各种原则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按评价对象来看,分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按评价者来看分为设计者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2.产品的评价:b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对最终产品评价的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日常用品评价: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等3.评价报告的撰写和分析:c采用坐标图和列表分析 P7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来源于生活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来源于需要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试图解决;来源于你的主动积极发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第一、第二种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较明确,主要是针对一般的和已有的问题提出的,而第三种问题却是全新的,它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我们独具慧眼的发现;这类问题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2.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cA.观察日常生活包括有意识观察和无意注意B.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C.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3.设计产品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处理:c我们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检索和分析,往往可以发现有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询问访谈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也会有惊人的发现;我们把对已有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称为文献法;把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问卷调查法;把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询问法;其中,询问法包括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集体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个别询问法;采用询问法不仅可以发现问题,而且可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等2.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c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①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② 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③ 在调查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意义 ④ 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⑤ 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发展以后呢⑥ 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投入是多少 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制定周密的设计计划对确保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参照P89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产品设计的三要素:物 、人 、环境一般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功能、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易于制作等2.设计方案的常用构思方法:c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成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思维过程; 仿生技术③联想法 ④奇特性构思法简化制作过程、实现通用通换;常见的标准件P98小辞典对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首先要满足对基本功能的要求,其次保证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最后综合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及环保性;考虑的方面:实用、美观、创新、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加工难易程度、经济成本,等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常见有:图样、图表、模型等 按照专业类型来分: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等;依照人的感觉类型的不同来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触觉语言等;据人的视觉形式的不同来分:有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等技术语言的特征:言简意赅、通俗直观、口头语言:较多适用于面对面的、规范要求并不过于严格的场合,其特点是简洁、方便;技术图样:采用某种规范形式将设计用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特点:易于把握技术特征,最具技术特征;呈现较复杂产品的设计方案及对设计进行详细说明陈述时,比较合适;克服了语言障碍,直接明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模型: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特点:容易吸引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图表:方式相对比较正式,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交流,其特点:较为规范,可以反复查阅、核对;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图表包括:表格、草图、效果图等;计算机演示、网页:逐渐重要,使各组成部分具体情况、结构和运作方式一目了然网络语言:帮助人们实现了远程的设计交流的需要;2.简单的草图:c草图也叫方案草图或设计速写,它能迅速捕捉和记录设计者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表达设计创意,是把设计构思转化为现实图形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分为构思草图和设计草图;网格徒手画要领:与地面垂直的线垂直画,与地面平行的线按网格上的斜线画,同时以网格上的小格来确定物体的比例关系;草图的绘制步骤,详细参看P1153.简单的效果图:a在识图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要注意从中了解产品外观上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了解产品内部结构和色彩装饰效果;4.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a轴间角:1200,轴向变形系数:1切割法要领:1.先画轴线,2.再画出整体的轴测图,3.然后再切割,4.可见轮廓线加粗P117二、常见的技术图样1.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a正投影法就是假设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体的投影的方法;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2.简单形体的三视图:c三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称为主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俯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三视图投影规律: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视图的绘制步骤见P122-1233.一般的机械加工图:a尺寸三要素:①尺寸界线②尺寸线③尺寸数字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是完成产品机械加工的主要依据;它通常由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和文字说明几部分组成假想用一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上投射,这样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电子线路图一般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以下两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具体化;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设计复杂的产品,例:大东方号2.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作用:a草模: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概念模型:用于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结构模型: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机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等;功能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展示模型:展示模型是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样品;工艺是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工艺的种类: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工艺的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外观2.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a金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等;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一般步骤为:①划出基准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冲眼;工具一般有: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和样冲;各类工具的操作要领详见P144钻孔:常用的钻孔设备室台钻,常用的钻头是麻花钻;钻孔的操作步骤:①划线定位②装夹工件③装夹钻头④钻孔;安全操作警示:二要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睛;二不不准带手套操作;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详见P148表面处理:为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觉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等;表面刷光工序:准备清除毛刺和铁屑→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细处理用精细级金刚砂纸打磨喷涂油漆:一般先检验所选用的油漆对金属表面的适用性,然后涂防锈漆,再油漆喷涂;镀层: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塑料,也可以采用电镀的方面3.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2种加工方法:c锯割:操作要领:1.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3.锯程要长,4.推拉要有节奏P145锉削:操作要领:1.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2.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衡而不上下摆动;模型制作的一般步骤:①选择合适的材料②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③按设计图样划线④对材料进行加工⑤装配⑥进行表面处理⑦对产品进行评价⑧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完成之后,根据审美的需要,一般要对产品的外观加以一定的润色,以使产品更美观,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实心墙、大坝等;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能力;、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①、②、③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如:榫接、胶接、焊接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和要求,因素,公众和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控制要求和一定的等;如:设计相框、雨伞架、垃圾桶、鞋柜、衣架、笔桶等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与两个角度进行;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包含环节与时序;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⑴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
趁热打铁!
压力:挤压物体的力。
修理草坪!
两个距离很近,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 上的平行的力。
剪 切 力:
钓 鱼!
弯曲力:作用于物体,使它产生
弯曲的力
拧干衣服!
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
施力,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
结构的稳定性
II
结构的稳定性(Stability)是 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 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核心目标
+
促进学生 全面而富 有个性的 发展
基本目标
或掌握一 + 些通用技术 的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 掌握技术及 其设计的一 总目标 般思想和方
学会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
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客 观事实,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生活的需要
没有技术的日子? !
生存的需要
蔬菜污染知多少?
科技进步的需要
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
2003年,经过近千名专家投票,中国的 三大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 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结果揭晓。令 人遗憾的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再次空缺 ,这也意味着该奖项连续第六年空缺!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三、结构的设计:
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 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功能、符合使用者对 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公众和使用者 的审美需求,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 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对于任何结构的设计安全是 至关重要的因素。 步骤: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绘制简单结构设计草 图———做出模型或原型
主要内容
什么是通用技术?
为什么学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学什么?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结 构
学习 领域
语言 与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 与 健康
艺 术
综合 实践 活动
语 外 数 政历地 物 化 生 通 信 科目 用息 文 语 学 治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术
模块
体 育 美音艺 与 健 术乐术 康
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 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 到某一极限(容许应力)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用公式表示为δ=F/S, 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 是应力。 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压 力、剪切力、扭曲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 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结构的受力分析)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2、结构的强度: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结 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三角形是框架中最基本的形状。它结 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截面形状与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刚度。 3、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铰连接和刚连接。 铰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 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 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如固定铁床架 的连接。
刹车连杆之间属于
结构的材料
结构与功能
I
结构不仅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而且 对事物的功能和作用产生着直接影响, 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功能的变化。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I
结构设计方案
II
阅读必修II简单结构设计案 例,理解结构设计的过程和各 个环节。
结构模型或原型制作 II
制作流程:
相框制作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四、结构的欣赏: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 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 合起来,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 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 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一、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
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 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 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 的技术。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 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通用技术的总目标
提高学生的 技术素养
必修二 设计与技术2
一、认识结构: 第一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 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及功能。
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 示(例苍耳子、飞机、导弹跟踪系统等)。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2、结构与力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 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二、探究结构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1、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 状态 的能力。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重心位置的高 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和结构的 形状、材料等。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心所在点的 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倾 倒。
δ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3、结构的分类: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 结构 和 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 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特点是,支 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散作用在 结构体的表面上,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这个世界既不是有权人的世界,
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美国伊利湖畔高速公路两辆汽车头尾相撞,追尾车一辆接着一辆,44辆汽车撞 在一起。公路上一片狼藉,碎玻璃片、碎金属片满地皆是。一位汽车公司 的老板与警察同时赶到。老板仔细地观察着每一辆撞坏的汽车。突然,他 被地上一块亮晶晶的碎片吸引住了。这是从一辆法国轿车上掉下来的碎片 。它的光亮度和硬度使老板感到惊讶。老板将这块碎片交给了公司的中心 试验室。 试验室的分析报告出来:这块碎片坚硬结实,弹性优良,韧性很高,具有很好 的抗冲击和抗弯曲能力,而且不易磨损和断裂。原因是金属中含有少量的 钒。老板看了报告要求试验室再分析几辆同类型号法国轿车的部件。试验 室很快又送来了新的报告:法国人似乎是偶然使用了这块含钒的钢材,因 为同类型的法国轿车上都没有使用这种含钒的钢材。 老板立刻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找到了储量丰富的钒矿,解决了冶炼钒钢的 技术难题,以最快的速度将钒钢用在了自己公司制造的汽车上,使汽车质 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迅速扩张了在美国和世界的汽车市场。几十年之后 ,老板的汽车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这个老板就是后来闻 名于世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福特说:“假如当初我没有深入到车祸现场考察,就不会发现钒钢,也就不会 有汽车公司的今天。在我看来,创新是事业的生命,而失败和肇事现场则 是创新不可忽视的课堂和前线。”
1、流程的概念: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 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时序, 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⑴ 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 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 为环节。 (2)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 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2、流程的表达(流程图):依据流程的性质及人们的表 达习惯,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 表达、动画演示、方框图、示意图、程序等。
举例:实心墙、实心柱、 实心球。
2 框架结构
由细长的构件组成。 受力情况:支撑空间却不充满空 间。 可以承受压力和拉力等。
3 壳体结构
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 结构体的表面上。特别 是当顶部受到压力时, 它能将力均匀扩散。
结构与力
I
从力学的角度来说,结构 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态和大小 改变的力。
强度
材料 形状
形状
钻 石 的 结 构
不同形状的横截面构件 所能承受力的程度不同
材 料
木头
塑料
金属铁
连接方式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 能相对移动,但能相对转动。
刚连接——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 相对转动。
请回答:在自行车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中, 三角架属于
刚
连接;
铰 连接; 辐条与钢圈之间属于 刚 连接。
连接
支架制作
结构设计案例的评价 II
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 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 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 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 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2009.2
太谷中学
马上行动
指出下例结构可以抵抗 来自外界那些方面的作 用力。
餐桌
建筑物的窗户
硬纸包装箱
参考答案:
建筑物的窗户
抵抗来自建筑物墙的正向和侧向 的压力、风的作用力,及其自身 的重力等 承受来自桌面物体的压力和它自 身的重力等
餐 桌
硬纸包装箱
承受箱内物体的重力、箱内物体 向外的挤压力以及自身的重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