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复习学案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复习学案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复习学案

3611高效课堂初三年级化学学科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课时(总第课时)主备教师:执教教师:备课组长签字:年级组长签字:

(一)自主学习(自学阶段)

二课堂实施(导学阶段)

【典型知识点辨析】 (一)质量守恒定律:

【例1】下列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例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

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⑦

D .③④⑥⑦

【例3 】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二)化学方程式:

【例1】小明同学从S + O 2

SO 2 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

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 ④⑤

D. ①②③⑤

【例2】硝酸可发生反应: 。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反应。

(2)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推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

例3、在A+3B=2C+2D 的反应中,14克A 完全反应生成44克C 和18克D ,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 .16 B .32 C .64 D .96 例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①Mg + O MgO ②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③2S + 3O 2 2SO 3 ④4P + 5O 2 2P 2O 5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例5、向10g 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燃

(完整版)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检测题(含答案)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0 g干冰完全变成100 g气体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已知氢氧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无气体放出,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放出气体,稀硫酸和锌反应放出气体。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称量天平不平衡的是() 3.在一密闭的容器内盛有20 g H2、O2和N2的混合气体,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误加热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在密闭的容器内爆炸,冷却后,测知生成H2O 18 g,请帮此同学判断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 A.H2和N2 B.O2和N2 C.H2、O2和N2 D.2 g N2 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g B.32 C.16 D.32 g 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 ..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水通电分解:2H2O 2H2↑+ O2↑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P+O2P2O5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6.(2013·广州)浓硝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4HNO3Zn(NO3)2 + 2H2O + 2X↑,则X为() A.H2 B.NH3 C.NO D.NO2 7.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n 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n =1 B.Si是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之一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8.(2013·天津)现将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 9.(2013·泰安)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复习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方法及化学平衡标志的判断方法 3.等效平衡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示方法:v(A)=△c(A)/△t 单位:mol/(L·s)或mol/(L·min)或mol/(L·h) 3.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能不同,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4.化学动力学基础——有效碰撞、活化能、过渡态理论 有效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有效碰撞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状态。过渡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为反应的活化能。 5.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光、电、波、接触面、溶剂等 (1)浓度: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作常数。故改变固体物质的量对速率无影响。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没有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改变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相同的;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增加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不相同的。 (3)温度:温度对V正、V逆的影响是不同的,升温时吸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要大于放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降温时放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要小于吸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V正、V逆。 二、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2.自发进行的方向——体系能量降低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 熵(S)——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3.焓变(△H)与混乱度(△S)综合考虑 混乱度:气态>液态>固态 4.化学反应方向的控制 △H<0、△S>0,一定能自发进行 △H>0、△S<0,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H<0、△S<0,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H>0、△S>0,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5.化学反应的限度 ①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②化学平衡的特点——动态平衡,V正=V逆≠0, ③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温度下,到达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表达式: ④化学平衡判断的标志: a.V正=V逆。即单位时间内某一物质生成量和消耗量相等,或对某一物质而言生成化学键的量和断裂化学键的量相等。 b.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种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颜色等都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变。(但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就不能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已经不变来判断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 平衡移动规律(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等效平衡——同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建立的两个或多个平衡中,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3.等效平衡的分类(参阅上次下发的讲义) 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 I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V=0的体系):等价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 III类:恒温恒压下对于气体体系等效转化后,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4.速率和平衡图像分析 (1)反应速度图像——看起点,看变化趋势,看终点。 (2)化学平衡图像分析法: 三步分析法:一看速率变化;二看正逆速率变化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四要素分析法:看曲线的起点、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 先拐先平:先出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

初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的表示》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节的内容,化学方程式不仅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从教材体系上看,本节是第三单元所学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不仅为化学定量计算打好基础,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本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在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讨论、归纳、对比,明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独特优点。 ②通过对简单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尝试、归纳分析整理出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正误,获得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②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的方式,从步骤和注意事项建立正确书写方程式的强烈认识。

《化学反应的表示》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也认识了一些化学反应和他们的文字表达式,上一节中又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已具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探究和学习,让他们在体验正确书写的成就感中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效果分析 这节课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了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步骤和配平方法,能用方程式表示简单的化学反应。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相结合,有认知冲突,有精彩碰撞,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策略,有明确的问题导向,突出教学重点,对于教学难点方程式的配平,通过引导学生尝试配平,反思配平思路,教师予以点拨的方式很好的化解。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学习特点的一致性,师生顺畅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化学反应的表示》 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的表示》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第5单元第2节的内容,化学方程式不仅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从教材体系上看,本节是第三单元所学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的”

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教案.doc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 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学习过程: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涵义:是描述 物理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 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2、表示方法: 3、数学表达式: 4、单位: 、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如反应方程式∶mA+nB=pY+qZ 则 V A = ,V B = , V Y = ,V Z = 。 例析: 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 N 2 + 3H 2 = 2NH 3 起始浓度(mol/L ) 8 20 0 5min 后(mol/L ) 6 浓度变化(mol/L ) 则 V (N2)=△C/△t= ; V (H 2)=△C/△t= ; V (NH 3)=△C/△t= 。 由以上可知∶ V (N 2): V (H 2 ): V (NH 3)= 学与问∶ 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数值可能 但含 义 , 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对应 之比。 练习 (1)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合成氨,3H 2+N 2==2NH 3,开始时测得C (H 2) =4mol/L ,C (N 2)=1mol/L ,2S 末,测得C (N 2)=0.9mol/L 。求V (H 2)为多大?

(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制氧气。某学生测得生成氧气的平均速率为 0.01mol/L·min,氧气的密度约为1.28g/L,欲制取500mL(标态下)的氧气,需要时间为() A、2min B、4min C、6min D、8min (3)向2L的密闭容器(内有催化剂)充入2mol的SO2和1molO2,经2S,测得容器内有1mol的SO3,则该反应的速率可怎样表示? (4)在下列过程,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塑料老化 C、食物腐烂 D、工业炼钢 (5)某温度时,图中曲线X,Y,Z是在2L容器中X, 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 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反应从开始计时, 2分钟内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 。 三、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测量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测定方法有∶ 1、直接观察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 2、科学仪器测定(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和发射、导电能力等); 3、溶液中,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实验分析∶(实验2一1) 结论:反应物(指气体和液体,不含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越大,反应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 习题练习∶19页练习1一5题 小结: (1)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示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说明反应物中哪种物质做标准.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 预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与分子间的有效碰撞频率有关。(可阅读绪言部分)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和日常生活中改变速率的方法有哪些? 2、我们知道的改变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加热、搅拌、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用催化剂、汽车加大油门、炉膛安装鼓风机、把煤块粉碎后使用、用冰箱保存食物、糕点盒装小包除氧剂等等。 思考与探究

【鲁教版】2021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1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夯 实 基 础 1.【来宾】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图K7-1 2. 【北京】下列关于S +O 2=====点燃SO 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张家界】农业生产中有一种氮肥,若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性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X===2N 2↑+O 2↑+4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 ) A .NH 4NO 3 B .NH 4HCO 3 C .NH 3·H 2O D .NH 3 4.【泰安】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 、Y 、Z 、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若W 为水,则X 或Y 必定为酸或碱 B .若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 .m 的数值为32 D .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1∶4 5.【泰安】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K7-2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K7-2 A .参加反应的X 、Y 两物质粒子的个数比为3∶4 B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 .W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6.某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A .Mg + O 2=====点燃MgO 2 B .KClO 3=====MnO 2△KCl + O 2↑ C .2H 2O 2=====通电2H 2O +O 2↑ D .2H 2↑+O 2↑=====点燃2H 2O E .3Fe +2O 2===Fe 3O 4 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

初中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检测题(A卷) (60分钟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2.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D.M可能是碳酸氢钠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4.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A.16g B.36g C.44g D.64g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1 28 5 A.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6.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B.在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中,“点燃”不可改成“燃烧” C.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点燃 D.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中的”↑”应当去掉 10.煤矿坑道内”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若不及时通风排除,遇到火星极易发生爆炸,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CH4+bO2点燃cCO2+dH2O,则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A. 4 B. 5 C. 6 D. 7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 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认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习题巩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投影]:图2-17 快慢差别很大的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通过投影观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反应很快,有的反应很慢,但许多反应我们希望快,有些反应希望慢,人们希望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快慢为人类造福。 根据投影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石油及煤生成等方面,那一些人们希望快?那一些人们希望慢? [学生活动]: [讲述]:咱们这一节就要讨论人们最关心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讲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想类似,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的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提问]: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 [回答]: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板书]: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案《5.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

《5.2化学反应的表示》学案(第1课时)-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教师寄语:努力去做,你离成功不远了!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解释量守恒的原因 2、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解释量守恒的原因 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 预习导学: 一: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1、自主学习课本P92-93,你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你推测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验证你的推测? 2、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并完成课本P94的相关内容 探究学习 一: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1、34反思:为什么同学们根据课本P94的相关内容做的实验所获得的实验结论不相同?你认为那种结论正确?导致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你能否对你所做的实验加以改进? 2、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3、练习 (1)填空:①12克碳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克二氧化碳 ②12克碳与33克氧气反应(其中1克氧气有剩余)则生成克二氧化碳(2)判断:①10克糖溶解在90克水中,可生成100克糖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因此该反应不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二:探究质量守恒的原因 1、反思:为什么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呢?你能否根据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来解释这一事实? 2、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的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练习:

【 精品导学案】高中化学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知道化学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2.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 本课时宜从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的化学现象引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 1.可逆反应 (1)在同一条件下,①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和②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能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的特点有“四同”:同一反应;(反应处于)同一条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3)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时,不用“”,而用“③”。 2.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2和1 mol I2发生反应: H2(g)+I2(g)2HI(g) 对于以上反应: ①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④最大。 ②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⑤最大。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达到平衡时,v(正)=v(逆)。 ⑤反应进行到⑥v(正)=v(逆)时,宏观上处于“静止”状态。 ⑥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⑦这个状态称为⑦化学平衡状态。 ⑧此时反应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任何一种物质反应掉的速率和生成的速率相等。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 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在生产、生活中,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主要是促进有利反应和控制有害反应两个方面: ①促进有利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加快有利反应的速率; ②控制有害反应,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减慢有害反应的速率。 (2)为加快煤燃烧的反应速率,对煤炭颗粒的要求是⑧越小越好,对空气的要求是保持适当过量,并保证煤炭与空气中的氧气⑨充分接触。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复习课时练习 (新版)鲁教版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复习 学号 班级 姓名 1.已知甲和乙是两种化合物,根据甲+HCl→乙+H 2O ,甲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氧元素__,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氯元素__。 2.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 、C 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化学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 中气球变小,A 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 、C 中气球大小不同__。 (2)将C 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__参加化学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__。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 、Y 、Z 、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A.m 的数值为64 B .反应中W 与Z 的质量比为5∶6 C .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1∶4 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4.某纯净物3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 二氧化碳和5.4 g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O 2和CO 2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O 2和H 2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5.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 2O 2=====催化剂 2H 2O +O 2↑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可表示双氧水是由水和氧气化合而成的 B .双氧水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 .2个双氧水分解生成2个水和1个氧气 D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每34份质量的双氧水分解生成16份质量的氧气和18份质量的水 6.化学方程式4P +5O 2=====点燃 2P 2O 5表示( D ) A .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B .磷与氧气混合后可生成五氧化二磷

化学反应速率学案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学案 第一课时 一、化学反应速率 [演示实验2-1]:请描述现象 。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衡量 ,通常用 来表示。 2、单位:通常为 或 。 3、数学表达式: 。 [课后,请在此通过回忆填写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 (2) (3) (4) [例一]:某温度时2L 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开始至2min 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总结解题技巧]: [练习]:1、反应4NH3+5O2=4NO+6H2O ,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两浓度增加了0.3 mol/L ,则反应的平均速率v(X)为 ( ) A. )2(O v =0.01 mol/(L ·s) B. )(NO v =0.08 mol/(L ·s) C. )2(O H v =0.003 mol/(L ·s) D. )3(NH v =0.01 mol/(L ·s) 2、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0mol.L -1,经过4 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L -1,则在这4min 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A .0.2 mol/(L ·min) B .0.1 mol/(L ·min) C .0.04 mol/(L ·min) D .0.08 mol/(L ·min) 3、在铝与稀H2SO4的反应中,已知10s 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 -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l0s 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 A .0.02 mol/(L ·s) B .1.8 mol/(L ·s) C .1.2 mol/(L ·s) D .0.18 mol/(L ·s) 4、向4L 容器中充人0.7molSO 2和0.4 molO 2,1s 末测得剩余SO 2是0.3 mol ,则 v(O2)( ) A .0.100 mol/(L ·min) B .0.025 mol/(L ·s) C .0.05 mol/(L ·min) D .0.0125 mol/(L ·s) 5、在mA +nB= pC 的反应中,(m 、n 、p 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 每2分钟增加 2mol.L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五单元复习化学反应的表示学案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从宏观物质之间的反应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能用为例的观点解释质量守 恒的本质。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 达的意义。 3、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的学习,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 科学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 三、学习过程: 【知识板块一】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的各物质的。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都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可总结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改变。 六个不变:宏观:① ②③ 微观:①② ③ 两个一定变:宏观:微观: 三个可能改变:①②③ 4、对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质量守恒定律”只对有意义,对没有意义。 (2)化学反应前后只是守恒,而体积、分子数目不一定守衡。 (3)必须强调“的各物质”和“的各物质”。 (二)典例剖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右图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 在导管口安装气球的目的是。(2)小新同学采用左图所示的方法 引燃瓶中的白磷,其原理是 ; 白磷引燃后瓶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___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跟踪练习:下图是甲烷(CH4)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相对原子质量): (1)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的不同点是; (2)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过程的本质特征是 .......... 。 (3)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板块二】化学方程式 知识梳理 1、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①; ②。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注明生成物是气体,用注明生成物是沉淀。但是,当反应物中有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用加“↑”,当反应物中有时,生成物中的固体不用加“↓” (2)配平时只能调整,而不能改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3)配平后,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必须是。 3、以2 H2O 2H2↑+ O2↑为例,写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气球 白磷 玻 璃 管 通电

2.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导学案(3)

学生姓名学习 小组 编制 教师 使用 日期 包科 领导 班级学科学案 编号学生 评价 教师 评价 课题 2.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3)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 2.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比的方法,挤压气球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并用得到的结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有发现问题,揭示问题的能力,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 理的分析判断 学习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学习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问题】化学反应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进行的,我们正是据此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如化学实验、化工生产等),给定量的反应物是否会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完成转变产物?如果能,是在什么条件下?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 §2.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3) 三、化学反应限度 【阅读】必修2P50 科学史话——炼铁高炉尾气之谜 【归纳】(一)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正向反应:由反应物到生成物的反应(或把从左向右的反应) 逆向反应:由生成物到反应物的反应(或把从右向左的反应) 【列举】合成氨: N 2+3H 2 2NH 3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 2+O 2 2SO 3 氯气溶于水:Cl 2+H 2 O HCl+HClO 2.不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可逆程度很小(逆反应倾向很小)。 【列举】氢气和氯气反应:H 2+Cl 2 =2HCl 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Ag++Cl-=AgCl↓ 【质疑】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什么不同? 【小结】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用“”连接,不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用“=”连接【思考与交流】必修2P51 水的生成(H 2+O 2 )与电解,二次电池的放电与充电,CO 2 和H 2 O在植物体中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 与糖在人体内氧化生成CO 2和H 2 O,它们是否属于“可逆反应”?谈谈你的见解。 【分析】它们都不属于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指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的化学反应。而所给的这几组的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 【资料】在压强为101KP温度为773K的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硫和氧气以体积比为2:1进行催 化氧化。实验测得,在反应“终止”时,SO 2转化为SO 3 的量只有90%。请结合思考与交流归纳

初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化学用语的优点,能说出具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进一步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符号引入及复习元素符号化学式意义,来体会化学用语的优点,然后通过反馈练习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和读法来评价目标1的达成。 2、通过独立完成学过的几个化学反应及交流和反馈练习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 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来进一步理解目标3。 四、教学流程设计: 1、复习导入: 通过符号汉字的信息引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进一步通过一组图片提出:如何表示化学反应? 2、探究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探究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 (2)探究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3)探究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 3、课堂小结,通过微课总结巩固 4、课堂检测:检测本节课学习内容 5、课后作业:对本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整理,体会方程式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屏幕展示生活中的符号,通过复习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意义导入。提出问题: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应该如何表示呢?引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符号,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化

学变化的表示方法产生兴趣。 (二)探究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探究活动一: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氢气燃烧 进一步通过实验提出:如何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以氢气燃烧为例,小组讨论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这个化学反应?比较哪种方法最好?提出符号表达式虽然简单但不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想到化学方程式。引导由元素、化学式及化学反应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通过小组合作拼写化学方程式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多种表示方法进行选择,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激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比较综合能力,然后能够依据化学式的定义总结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充分展示学生的总结能力。 2、探究活动二: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出示探究问题后,以氢气燃烧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微观模型进一步归纳质量关系,通过提示后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读化学方程式,(提示:从宏观定性、宏观定量、微观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一道选择题反馈交流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并在讨论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通过对比学会读化学方程式,借助提问,激发学生生疑、讨论、研究,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达到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3、探究活动三: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 通过屏幕展示学过的一些化学反应,引导学生试着自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投影展示学生出错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对照原则重新检查,并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学生展示后交流配平的方法,然后通过视频观察红磷燃烧,总结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并及时进行反馈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完成化学方程式总结书写的步骤,有利于学生能力

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

2.3.1《化学反应的速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 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3.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重、难点]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用化学反应速率准确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2.会进行化学反应手里的计算和大小的比较。 [知识记忆与理解]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基元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 (1)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某生成物 浓度(或质量、物质的量等)的增大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以用mol?L-1表示,反应时间可以用s、min、 h等表示。所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1)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浓度的改变量表示速率,数值可能________,但表示的意义________。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始终不变,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该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______之比。 (3)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时间越短,越接近瞬时速率。 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方法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是测定某一时间间隔内反应体系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2课时)学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掌握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 (2)运用探究式教学,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度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 化学反应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那么决定这种运动形式运动速率的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 1.决定因素: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能否发生) 2.影响因素:⑴浓度;⑵温度;⑶压强⑷催化剂;⑸其他因素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思考〗从有效碰撞的角度分析原因? 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思考〗从有效碰撞的角度分析原因? 增大压强,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加快。结论:其它条件不变时,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思考〗:压强对于任意化学反应的速率都有影吗? 注意: 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2、由于固体、液体粒子间的空隙很小,增大压强几乎不能改变它们的浓度,因此对只有固体或液体参加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9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

第19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目标要求 1.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认识物质具有能量,认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 3.能量的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知道内能是体系内物质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物质聚集状态的影响。 4.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用焓变表示,能进行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运用反应焓变合理选择和利用化学反应。 5.了解盖斯定律及其简单应用。 1.焓变、反应热 (1)焓与焓变 (2)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 反应热是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热,因此常用ΔH表示反应热。 2.焓变计算公式 (1)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来计算 ΔH=E(总生成物)-E(总反应物) (2)根据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计算 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计算 图示 意义a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b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c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热

ΔH 图1:ΔH=(a-b) kJ·mol-1=-c kJ·mol-1,表示放热反应图2:ΔH=(a-b) kJ·mol-1=c kJ·mol-1,表示吸热反应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 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 4.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及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