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选拔通知

关于2019年“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选拔通知
关于2019年“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选拔通知

关于2019年“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选拔通知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XX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9年7月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第二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根据《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2019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办法》及《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XX大学)“国家创新型人才计划”管理办法》,现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教职工选拔2019年“国家创新人才计划”公派留学人员。

一、项目内容

二、选拔对象申请条件

申请本项目资助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申请基本条件;

2、申请人专业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3、品行优良,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基础理论扎实,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工作主动性,或前期已有明显的科研成果;

4、研究内容须以我校科研工作为主,并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研究计

2019年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计划一

2019 年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计划一 为配合公司全面推行并实现20XX年度销售目标,加强公司人力资 源工作的计划性,人力资源部依照年度的整体发展规划,以本公司现阶段工作情况为基础,特制订人力资源年度工作目标,现呈报公司总经理批阅,请予以审定。人力资源部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20XX年度的工作: 组织架构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鉴于此,人力资源部首先应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完善。基于稳定、合理、健全的原则,通过对公司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职责清晰明朗,做到既无空白、也无重叠,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良好、管理规范、不断发展。 (一)、具体实施方案: 1、20XX年3月15日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 2、3月20 日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设计草案并征求各部门意见,报总经理审阅修改; 3、3月31 日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组织架构图、公司人员编制方案。各部门配合架构对本部门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进行确定。人力资源部负责整理成册归档。 (二)、注意事项:

1、公司组织架构决定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决定着公司组织的高效运作与否。组织架构的设计应本着简洁、科学、务实的方针。组织的过于简化会导致责权不分,工作负荷繁重,中高层管理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阻碍公司的发展步伐; 而组织的过于繁多会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大,工作量大小不均,工作流程环节增多,扯皮推诿现象,员工人浮于事,组织整体效率下降等现象,也同样阻碍公司的发展。 2、组织架构设计不能是按现有组织架构状况的记录,而是综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未来一定时间内公司运营需要进行设计的。因此,既不可拘泥于现状,又不可妄自编造,每一职能部门、每一工作岗位的确定都应经过认真论证和研究。 3、组织架构的设计需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公司组织架构是公司运营的基础,也是部门编制、人员配置的基础。 (三)、目标实施需支持与配合的事项和部门: 1、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和公司各部门未来发展趋势的调查需各职能部门填写相关调查表格,人力资源部需调阅公司现有各部门职务说明书; 2、组织架构草案出台后需请各部门审阅、提出宝贵意见并必须经公司领导最终裁定。 职位分析是公司定岗、定编和调整组织架构、确定每个岗位薪酬的依据之一,通过职位分析既可以了解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从而使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分配、工作衔接和工作流程设计更加精确,也有助于公司了解各部门、各职位全面的工作要素,适时调整公司及部门组织架构,进行扩、缩编制。也可以通过职位分析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贡献值、责任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2019年度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2019年度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王沛 作为一名县级拔尖人才,本人深感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重托,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实验、示范、辐射、带头作用,特制订本计划。 一、教学工作。 、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都有提升。 2、不断深化有效课堂的实验与研究,注重信息技术教研工作研究、打造高二信息技术复习微型课堂,将合作、探究、互动、讨论等新的教学方法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着手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建设,在2019年信息

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力求取得好成绩。 3、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铸炼自身的教学内功,打磨自身的教学风格,坚持“走出去”,多到兄弟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多方位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教研工作。 、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的研究,尤其针对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在教学中深化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教学,并不断将研究成果向县、市、省乃至全国辐射,真正实现“以研兴教”“以研兴校”的科研战略。 2、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带动信息技术教研质量,推动校园数字化建设工作。 3、作为盐城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手,本人计划达成下列4项教研目标:(1)在省级以上杂志至少发表1篇,力争有2篇以上论文在县级评比中获奖; (2)在学生信息学奥赛辅导中心,至少有2人次获市级竞赛评比中获奖; (3)积极参与全省“十二五”课题的

研究,力争立项一个省级课题,并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研究,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究成果,从而最终顺利结题。 (4)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和组织一批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让他们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教管工作。 作为学校电教处副主任、信息技术教研组长,本人结合岗位的特点,深入开展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并着力在以下4个方面形成自身的管理特色: (1)以学科教研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抓手,注重学科指导、学科建设、学科把关、学科督查、学科验收的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体系,使同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始终控制在高位同步发展的良好水平。 (2)电教管理工作向精细化要质量。加强电教人员的管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意识。 (3)强化班级电教设备管理,提升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暂行办法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暂行办法 第一条根据《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组发〔2012〕12号)和《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闽委办发〔2013〕3号)要求,结合我省科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中,选拔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引领我省学科建设和产业科技创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重大科技任务、推动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研发中业绩突出,能够代表全省一流创新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第三条遴选工作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的结合、个人创新与团队建设的结合。 第四条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科技前沿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具有较大创新发展潜力。 (二)具备较强的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近5年内,有主持承担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或国家级科技项目的经验;或是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名);或是国家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和软件著作权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名);或是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基地的主要负责人。

(三)原则上应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同等条件下,50周岁以下人才优先入选。 第五条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遴选由福建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主要程序: (一)申报 1.实行网上公开申报,申报人在指定的网站上进行注册与填报;申报人所在单位负责核实本单位申报人材料。 2.各设区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驻闽科研机构负责对本地区或本单位所属机构申报人材料进行复核,并汇总报送省科技厅。 3.同一申报人仅限申报1项“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且只能通过一个渠道申报。 4.近年来,已入选省级以上优秀、杰出等人才计划的,有新的突出的创新业绩,且符合申报条件的,也可以申报。在企事业单位中不再从事科研工作的省管领导干部,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能申报。 5.已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项目的第一完成人,符合条件的自然入选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二)评审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采取专家初选、会议答辩、实地考察等综合评审方式进行。省科技厅根据综合评审结果

2020“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学

2020“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学 生论坛暨“2014“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学生论坛暨“翱翔计划”北京四中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创新成果汇报 发布时间: 2014年6月9日 阅读次数:1723 默认字体9pt10pt11pt12pt13pt14pt15pt16pt17pt18pt20pt25pt 2014年5月24日,“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暨“翱翔计划”北京四中通用技术课程基地创新成果汇报学生论坛在北京四中报告厅举行.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主任张毅、西城区陈宁副区长、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宁梅书记,全国通用技术课标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军教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党委书记石永久教授,清华大学工程设计学院顾学雍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荣教授,北京东城区科技馆崔云鹤副馆长,福建省教育学院技术教研室主任丛敏,北京四中常务副校长常菁、副校长谭小青及教学处副主任李雪梅等专家和北京市通用技术一线教师近2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主任张毅首先致辞,她说:“‘翱翔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是基于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的需要,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求,它为学生提供了丰盛多彩的视野是探索中的探索.”她期待同学们通过本次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发现丰盛自身,促进未来的成长. 论坛上,来自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161中学,北京35中学,北京铁路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福州市第八中学,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学等10名同学先后发言.北京四中高一(9)班的刘梦琪同学将她在“日内瓦国际专利展”获得金奖的项目作品——《老年人居家养老智能产品设计》向与会的专家和师生们做了介绍.顾建军教授对各校展示的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刘长铭校长在论坛最后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供稿:通用技术教研组)

如何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如何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以人才为本,人才资源是国家“第一资源”。胡锦涛总书记在院士大会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自主创新成为共识、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选拔、培养方式就成了关键的问题。在XX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院士们就如何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表达了对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热切期盼。他们说,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建设起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去除束缚创新人才成长的条条框框,给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裴钢院士指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确定了我国的总体科技战略思想,此时,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明显。纵观历史,任何一项伟大的成果后面,必然有一批伟大的人才。“科学创新人才有科学创新人才的评价方式,不能与其他的评价方式混同。我

们在工作中发现,创新型人才可能有其特殊的表现方式。能够出很多成果的科学家,活动能力不是很强,但一定是那种比较踏实、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八十多岁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认为,我国过分培养孩子们的“纸上应对工夫”,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而对他们的动手能力重视不够,对现象本身的“多元性”考虑得不够,对他们的品德修养重视不够。“今天的中学生、小学生,就是将来的科研人员。引进人才当然是个办法,但更多的人才还是靠我们自己培养,因此,要想把他们培养成创新型的人才,现有的方法需要改革。”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说,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很多单位一味追求论文的数量,导致不少学生刚读研究生,就一心琢磨着发表文章。“可是依据我的经验,一些影响较大的文章,都是在博士之后才写出来的。我有一个学生,一上研究生就急着写文章。我劝他慢慢来。他有篇文章写了七稿我都没让他通过。直到写到第八稿时,才拿到美国的一家刊物上发表,影响不错。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觉得应当大胆地把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删除’,给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 XX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甘子钊院士说:“整个社会提倡竞争当然是正确的,但不能强调过分的、盲目的竞争。现在的年轻人容易着急,一着急就容易想‘同龄人已经怎么怎么了,

2020年度人力资源年度工作计划

2020年度人力资源年度工作计划 2019年人力资源年度工作计划【2019年人力资源年度工作计划一】 为配合公司全面推行并实现XX年年度销售目标,加强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计划性,人力资源部依照年度的整体发展规划,以本公司现阶段工作情况为基础,特制订人力资源年度工作目标,现呈报公司总经理批阅,请予以审定。人力资源部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XX年年度的工作组织架构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鉴于此,人力资源部首先应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完善。基于稳定、合理、健全的原则,通过对公司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职责清晰明朗,做到既无空白、也无重叠,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良好、管理规范、不断发展。 一、具体实施方案1、XX年年3月15日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2、3月20日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设计草案并征求各部门意见,报总经理审阅修改;3、3月31日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组织架构图、公司人员编制方案。各部门配合架构对本部门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进行确定。人力资源部负责整理成册归档。

二、注意事项1、公司组织架构决定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决定着公司组织的高效运作与否。组织架构的设计应本着简洁、科学、务实的方针。组织的过于简化会导致责权不分,工作负荷繁重,中高层管理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阻碍公司的发展步伐;而组织的过于繁多会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大,工作量大小不均,工作流程环节增多,扯皮推诿现象,员工人浮于事,组织整体效率下降等现象,也同样阻碍公司的发展。 2、组织架构设计不能是按现有组织架构状况的记录,而是综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未来一定时间内公司运营需要进行设计的。因此,既不可拘泥于现状,又不可妄自编造,每一职能部门、每一工作岗位的确定都应经过认真论证和研究。 3、组织架构的设计需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公司组织架构是公司运营的基础,也是部门编制、人员配置的基础。 三、目标实施需支持与配合的事项和部门1、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和公司各部门未来发展趋势的调查需各职能部门填写相关调查表格,人力资源部需调阅公司现有各部门职务说明书;2、组织架构草案出台后需请各部门审阅、提出宝贵意见并必须经公司领导最终裁定。 职位分析是公司定岗、定编和调整组织架构、确定每个岗位薪酬的依据之一,通过职位分析既可以了解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从而使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分配、工作衔接和工作流程设计更加精确,也有助于公司了解各部门、各职位全

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

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民航科教创新大会精神和《关于推进民航科技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按照民航局党组“一二三三四”工作思路和民航科教创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要求,民航局将组织实施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民航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民航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引领和带动民航科技人才队伍发展,为持续提升民航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1.造就一批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民航科技前沿和发展方向,重点培养和支持20名左右高层次民航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在应用基础研究、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等民航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引领作用,能组织完成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的领军人才。 2.培养一批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快速成长,重点培养和支持50名左右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航科技创新和生产一线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3.建设一批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30个左右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完成各项科技创新任务,保持和提升民航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二、实施原则 1.坚持高端引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立足民航行业发展需求,面向行业内外公开选拔一批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一流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以战略目标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民航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遴选人才,在创新实践中用好人才,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和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性和积极性。 2.坚持创新机制与营造环境相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民航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培养与发现、人才评价与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民航科技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3.坚持分类管理与突出特色相结合。注重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实施分类管理,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管理服务等方面分类施策、大胆探索,重点突出对民航特色科技创新领域人才和团队的支持。民航科技创新领域主要包括:民航安全、适航审定、飞行技术、机务维修、机场工程、空中交通管理、机场运行管理、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民航信息化和信息安全、通用航空、航空油料和航空医学等。 三、遴选条件 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不同特点,入选对象分别按照以下条件进行遴选。 1.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原则上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品行端正; (2)研究方向符合民航发展需求和民航科技应用发展趋势,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民航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经历; (3)在民航科技创新领域出类拔萃,具有广阔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引领实力,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建立研究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建立研究 技术创新型人才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起着主体作用,如何对他们进行激励正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手段缺乏针对性,绩效期望值过高,激励方式不当,影响了技术创新型人才的科研创新效率。企业的管理者要根据技术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形成一种具有针对性的相对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从而激发技术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标签:技术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人才 0 引言 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并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自主创新成为我国企业的战略立足点与发展导向。自主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企业要创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人才的能动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有效的激励,使人力资本的价值不断提升。因此,在我国大力培养技术创新性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激励,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当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 技术创新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稀缺的人力资本之一,技术创新人才的管理与激励不能使用与企业中其他员工同样方法。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参与,包括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和具有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管理才能的管理者。他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表现出各种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自身价值在组织中得到充分体现,他们都应该被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所以,技术创新人才是指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能以其创新性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一个企业若能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活跃的姿态参与到各项科研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起着主体作用,他们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1 创新意识强技术创新型人才大都经历长期、大量的知识学习与积累,从事专用性程度高的工作,逐渐成长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技术型创新人才的创新成果通过企业这个媒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为企业获得一定时期内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的刺激,加上技术创新型人才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创新释放能力,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1.2 自主性较强技术创新型人才由于其工作特点和所受教育等的影响,具有

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不管国家还是企业,创新型人才已是目前最需求的人才。那如何做到创新型人才呢?优秀的培训师们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1、善表达,勤思考,点子多。不隐藏观点,敢于亮出观点,将其表达出来,供上司、同事、合作者参考;面对问题,开动大脑,以最快的速度反映问题,发散、逆向、形象、联想等多种思维方式并用,不迷信惯性思维,不人云亦云,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思考,务实地求解问题之道。 2、重视灵感,并及时记录和探究灵感的来龙去脉。灵感总象黑夜的闪电一样,转瞬即逝。创新人才总是敏锐捕捉、及时记录、善加辨析、探根究底,并使之成为习惯。这正应了古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相比起来,我们也有偶尔的灵光闪现,可真正重视起来,记录起来,行动起来的太少。 3、尚疑。学起于思,源于疑。大圣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创新伴随着疑问、疑难、质疑;要创新,就得一颗善疑的大脑。善疑是建立在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基础上的,养成细心观察,富于想象的性格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简而言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无进,寡疑则少进。 4、注重专注领域的知识积累。既重视从实践获取真知,也重视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注意兼听,辨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惯是,跟踪和学习前沿理论。前沿最新动态预示着领域内的变化,甚至巨变,善加辨析,有助于启发思维,拓展思路,创新思考。 5、创新不求面面俱到,讲求专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创新人才力求全面发展,但绝不求全责备。龚自珍有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并不是全能,更多的是在某些方面下更多功夫,花更多时间;在特定领域里,力求全面。爱因斯坦曾说,"如果让普通人在一个干草垛里找一根针,那个人在找到一根针后会停下来;而我会把整个草垛掀开,把可能散落在草垛里的针全部找出来。"六、创新人才讲究作风、学风、文风。个人认为,作风踏实、学风务实、文风平实是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创新必然要经得住检验。只有踏实、务实、平实起来,学问才有精进,才能"不为积习蔽,不为时尚惑",才能求真、求实、求是、求变、求新。 6、总是有一股执着精神。创新是一种探索,多半是伴随着逆境成长的,不易言开始,但更不轻言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孜孜以求,创新不止。总是积极主动去实践,去反复,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XX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4个1”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1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检验、经营、知识产权、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造型、化验、熔炼、热处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昱工耐磨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化验、检验、安全生产、维护、行车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昱工”为载体,积极培育昱工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篇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新)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及措施 技术创新规划 一、总体思路 围绕滨海新区开发战略的总体布局和促进经济增长,择优确定主攻方向,面向区内外市场,优化运行机制,建设技术高地,实现技术跨越,用现代科技支撑企业发展。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把握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使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成为确保我公司安全生产、提高管理水平的强有力措施和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为支撑,人才为核心,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促进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加强领导,实行科技工作领导责任制,把科技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落实。完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组织机构,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

副组长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领导小组,狠抓规划和计划工作的落实。 2、进一步完善与技术创新相关制度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结合我公司实际,不断完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发明、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密切配合技术创新工程,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采取各种手段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轮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强、层次高的技术专业队伍。建立专业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员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为技术创新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动力,激励技术人员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工程,通过技术创新出精品出人才。按市场机制培养、配制人才,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才惜才的用人之道,在实践中造就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广开渠道,引进一批当前我区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集中高素质人才智慧构划大思路、筛选大项目、促进大开发。 建立更完善的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实施“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人才工程,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给荣誉,给地位,给待遇,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前沿技术人才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调整人才结构,大力引进与培养年轻的技术带头人和创新管理人才;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机制,改革科技人员的报酬分配制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才战略 沈荣华 胡锦涛总书记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讲话时指出:“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纵观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人才。现代科技激烈竞争,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作为战略资源的人才因素,更广泛地表现在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必然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人才需求特征 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看,中国的人才需求主要有以下四大特征: 1.结构多样性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中国正在同时致力于完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的创新任务。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对于创新人才的结构需求具有多样性。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原始创新方面的人才,即掌握各种现代科技基础和源头方面的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集成创新方面的人才,即把很多技术创新集成在一起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还需要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人才。上海一家由留学生回国创办的企业,经过几年努力,不仅掌握了2.5G芯片的核心技术,而且攻下了三代的芯片,如果进一步产业化,将对我国在手机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从三个维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直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在同时完成工业化和赶上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这一国情,也决定了中国对于人才结构的多样性,我们不仅需要适合于现代知识经济要求的人才,即掌握各种现代科技的专门人才;而且仍然需要大量适合于工业化的人才,即加工制造业中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2019年度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

2019年度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方针 二、行政部2019年度重点工作 1、加强制度管理和监督检查 2、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3、完善公司信息化建设 4、加强环保和安全管理 5、积极履行党工团职能 6、提升后勤保障服务 7、提升公司基建管理 三、人力资源部2019年度重点工作 1、集团组织架构的优化与调整 2、提升招聘管理,引进人才 3、加强员工培训,培养人才 4、建立员工职业规划,激励人才 5、加强企业文化,稳定员工队伍

一、工作指导方针 1、以集团公司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导,确定集团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各项工作指标和工作计划; 2、2019年度集团行政管理重点从公司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办公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和环保管理工作、发挥党工团作用,优化后勤服务保障、提升集团基建管理等方面,助推公司总体经营计划目标的实现。 3、2019年度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围绕加强人力资源力量,提升人员招聘,加强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制定员工职业规划,稳定员工队伍方面,助推公司总体经营计划目标的实现。 二、行政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继续完善、细化公司现有各项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 1、当前,公司各项制度框架清晰,内容基本健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2019年工作中,行政中心将积极发挥在制度管理方面的职能。第一,实行集团公司所有制度的统一管理,形成集团层面、单位层面、部门层面制度的有效汇编;第二,同各单位、各职能部门一起不断修订、完善、细化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可执行性。2019年,同相关单位、部门重点完成营销、供应、人资、行政制度的细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完善。 2、行政中心将积极履行部门监督职能,单独或联系审计、质量技术等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对各单位、部门制度的宣贯、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等,通过强化监督,加强公司制度的执行力。2019年,每月制定一类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一次。 (二)多种形式开展企业软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包含很多方面、不同维度,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显而易见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硬的——即企业制度,一种是软的——即文化生活。可以说,企业软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多种不同的形式共振,才能达到统一思想、教育员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激励稳定的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段远源张文雪 发布时间:2009-02-11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教育教学组织形式,都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集中反映。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说到底,就是培养什么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推动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无须讳言,长期形成的专业教育模式、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在大学本科教育中仍然占据主流。旧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一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以传授前人知识为主,注重演绎,忽视归纳;二是在当今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专业对口教育根深蒂固;三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教学中基本处于被动和从属的位置;四是单向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习者的个性和主动性都得不到发挥,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素的缺失。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清华大学不断优化培养过程,完善培养环节,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更好更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各方面的领军人物。

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能力

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能力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教育部16号文件提出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新标准,是示范校建设单位必须完成的最新任务。本文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并且根据作者的经验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可操作建议。 [关键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示范校建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在全国1147所高职院校中重点建设高水平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而“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它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是示范校建设的核心,这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决策,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具有什么特征的人才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和评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理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的高技能,高技能型人才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概念,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高素质是一个衡量综合能力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而综合处理程序化之外事件能力。在我国

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银领”。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第三至第六大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既定的工作岗位上胜任工作,也使毕业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相应岗位时能顺利就业。第二是职场应变能力。职场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

人才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人才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人才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2020年,我县人才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组织工作会议及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强县”理念,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宏观指导,增强人才工作合力。 1、完善管理体制,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年初召开全县人才工作专项述职会,听取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汇报2020年人才工作述职并布置安排2020年全县人才工作。 二是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细化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做到全县上下“一盘棋”。 2、加强队伍管理,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要求全县各乡镇及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齐人才工作专职人员。 二是组织部分成员单位人才工作分管领导赴杭州滨海区海创基地考察学习先进人才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者队伍整体水平。 二、创新引才工作方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1、打造发达地区玉山籍博士服务中心。发挥玉山“博士县”优势,在北京、广州、上海三地建立京津冀、广东省、上海市玉山籍博士服务中心,形成足鼎式人才工作版块,遵循建起来、强起来、活起来的建站理念,大力做好玉山籍在外高层

次人才的联系、沟通、服务工作。 2、创新开展博士“双服务”工作。借力在外玉山籍博士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博士“双服务”工作。 一是每季度开设一期“博士讲坛”,目前已邀请中央党校教授舒绍福、清华大学博导张帏等博士回玉开设3期“博士讲坛”,为千余名领导干部及学校师生开展专题培训; 二是组织乡镇、县直单位与专业对口博士对接交流,鼓励博士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引导玉山籍在外博士在重大项目开发、高层人才引进、科技合作交流等7方面积极作为,真正实现人才输入。 3、持续加大院士工作站建设力度。 一是玉山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和玉山三叶青综合研发院士工作站成功获评市级院士工作站。 二是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办首届上饶市环保院士论坛,邀请4名院士共聚上饶共商环保事业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实现了人才资源共享,助推我县特色产业提升和自主创新。 4、首次组织校园招聘活动。 一是与县经开区、高铁新区管委会、就业局等单位组织县内12家规上企业,赴南昌高校开展人才招聘工作,与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建立长期合作意向,并帮助企业达成应聘意向人员100余人。 二是组织江西众光照明有限公司和县经开区投资开发公司参加由省委人才办组织的江西省高层次人才北京专场招聘会,会上两家企业达成应聘意向人员17人。 三、树立育才工作理念,提升本土人才队伍水平 1、实施本土人才培养“十百千”计划。结合实际,实施本土人才“十百千”计划,提出以每3年为一个周期,打造十

2020年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XX公司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被选拔的人才一般都需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成为各种职业和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公司人才培养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一、背景 根据新一年的工作需要,公司共招收了12名08级新员工,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体。但是,由于刚进入公司不久,及员工的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家的优势并没有达到最大化发挥,工作能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积极性也有所欠缺。 因此,计划开展公司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展现员工的才能,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利用,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的 1.通过鼓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工作; 2.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达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通过合作机制,让员工在与本部门员工或其他部门员工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 三、实施方案

1.引入竞争机制。每月评出“公司标兵“及”优秀小组长“一名,并颁发纪念品。 2.在全面发展员工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员工本身的优势,重点培养某一方面的才能,如物资管理方面,组织能力方面,及创新方面的人才。 3.加强团队精神。不定期的部门餐会,户外活动(体育运动),部门小联谊及与其他部门的联谊等,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4.员工参与制。多让员工参与到一些条例或者重要事项的商讨过程中,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让其更好地关心本部门及整个协会的发展。 公司“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通过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复杂局面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坚持并实践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勇于实践、一专多能、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1、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到20XX年底,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达到25%,人才密度达到0.80。企业经营

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

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造就一支适应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核心,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为东莞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从2009年开始用5年时间,努力实现两个目标: 一是每年培养造就15-20名各行各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50名科技领军后备人才;二是每年培养造就3-5个由科技领军人才带领的创新团队。 三、培养范围科技创新团队是指在我市支柱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及重点学科中,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的科技人才团队;科技领军人才是指能够引领和带动某一领域的科技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团队带头人。 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对象面向所有在莞的企事业单位(含非公经济组织),具体选拔条件如下: (一)科技创新团队的选拔范围以我市支柱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及重点学科为基础,围绕我市确定的创新方向、优先发展领域、重点学科和优势产业,重点培养以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参与我市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人才团队。 (二)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领军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领军后备人才,在所有在莞的企事业单位(含非公经济组织)中选拔,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领军后备人才必须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与职业道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技领军人才年龄在50周岁以下,科技领军后备人才年龄在45周岁以下,愿意在所在单位全职工作5年以上,科技领军人才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