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清单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清单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清单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奖补政策清单

1..对企业实施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强基技术改造项目,按照项目设备购置额的8%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可达500万元。(皖政〔2017〕53号)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价款)5000万元及以上,自签约之日起2年内竣工投产,且列入《淮北市制造业固定资产投产项目库》的项目,市财政按照新购置投资额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补助;对自签约之日起12个月内竣工投产的,市财政按照新购设备投资额的6%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补助。(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2.对企业实施符合《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的项目,其3年期(含)以上贷款,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0%给予贴息(与工业强基项目设备购置补贴不重复享受),单个项目贴息期不超过3年,贴息总额最高可达50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优质小微企业,市财政按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给予上一年新发生流动资金贷款利息50%贴息。贴息额不超过该企业当年上缴的各项税收总额市级留成部分。(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3.经省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省内研制和使用单位,分别按首台(套)售价的15%给予补助,合计最高可达500

万元。对本省企业投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的,按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助。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补偿机制,按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助。(皖政〔2017〕53号)对经省级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市级财政按省补助资金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研发补助。对本市企业投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的,在省财政按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助后,市财政按年度保费的15%给予补助。(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4.对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每个标准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单个企业标准奖补总额最高可达15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支持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个标准一次性奖补50万元、20万元,单个企业标准奖补总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5.经省认定的百级洁净厂房(含A级GMP厂房)每平方米补助1000元;千级洁净厂房每平方米补助500元。(皖政〔2017〕53号)

6.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200万元。经省认定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对通过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的示范项目的企业,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对通过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的企业,获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省认定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7.对年度购置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自由度≥4)的企业,按购置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可达100万元。(皖政〔2017〕53号)

购置工业机器人(自由度≥4)100万元及以上的,市财政按照购置全额的6%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补助。(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8.对省认定的煤矿、非煤矿山安全和信息化改造项目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300万元、50万元。(皖政〔2017〕53号)

9.对获得国家、省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对认定的“安徽工业精品”,每个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获得国家、省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示范的企业、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20万元。对认定的“安徽工业精品”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对认定的省级新

(淮政【2017】产品、市知名产品市财政每个给予一次性奖补5万元。

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10.对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中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企业(示范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质量标杆企业、中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企业(示范区),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11.对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对认定的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认定的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标准化示范企业,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12.对完成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每个品种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可达300万元。(皖政〔2017〕53号)

13.对在工业领域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中,被评价为优秀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对获得省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皖政〔2017〕53

号)

对在工业领域实施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中,被省、市评为优秀的企业一次性奖补2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产品、省级绿色工厂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30万元、20万元。对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推广目录。企业投资不低于50万元,包括新技术、新工艺转让费和新设备、新产品购置费。(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14.对获得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企业,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关服务示范平台的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2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15.对认定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的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对认定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的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皖政〔2017〕53号)

16.对首次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软件百强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对总部新落户我省的全国电子信息百强、

软件百强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200万元。对首次进入安徽省重点电子信息、软件企业名单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总部新落户我市的全国电子信息百强、软件百强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对首次进入全省电子信息50强、软件50强的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30万元。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新认定的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新认定的省级及以上信息消费创新新产品和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的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17.对在我省新注册成立为总部的大数据企业,注册资本金(实际到位,下同)在1亿元至10亿元且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10亿元以上且营业收入超2亿元的,给予一次性奖补200万元。(皖政〔2017〕53号)

在我市注册登记且总部设在我市的制造业企业,当年新评定为全省民营企业100强的工业企业,市财政给予管理团队2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新认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年内实缴税金达10万元,市财政每户奖补6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18.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和新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分

别一次性奖励企业领导班子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其中法人代表不少于40%。(皖政〔2017〕53号)

对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5亿元、10亿元、2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且年实缴税金分别达2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3500万元、7500万元、1.5亿元的工业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的奖补资金,其中30%用于奖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19.对省认定的专精特新和成长型小微企业,每户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皖政〔2017〕53号、皖政〔2018〕46号)对新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20.对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优势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200万元、10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优势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21.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0万元、100万元。(皖政〔2017〕

53号、皖政〔2018〕46号)

对国家级、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20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22.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300万元、50万元。对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皖政〔2017〕53号)

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20万元。对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23.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融资租赁业务,采取补贴等方式,对融资期限3年期及以上业务,按照融资规模8%的比例对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进行补贴,每户企业最高可达500万元。(皖政〔2017〕53号、皖政〔2018〕46号)

24.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安徽专精特新板”挂牌的企业,每户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皖政〔2017〕53号、皖政〔2018〕46号、皖政〔2017〕76号)

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版”挂牌的专精特新企业,市财政每户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淮政【2017】30号、淮经信技改【2018】32号)

25.对符合市《促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政策(暂行)》(淮政〔2017〕30号)支持技术改造方向,且在2019年3月31日前完成设备更新的技术改造专项,设备投资额由 200万元及以上降低为100万元及以上,补助标准由5%提高到10%,补助所需资金由县区政府支付2%、市财政支付8%(县区已有相关扶持,市财政+县(区)累计补助标准达到或超过10%的,可不再配套)。补贴最高为200万元。(淮经信运行【2018】171号)

26.对新进入我省投资的世界100强和国内50强电子商务企业,实际到位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的,可由当地政府按1%给予一次性落户奖励,最高奖励200万元。(皖发〔2018〕6号)27.对实际总投资(不含土地价款,下同)5亿元及以上,以及实际总投资2亿元及以上且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关键设备购置进行补助,补助比例为购置金额的5%,单个项目补助最高可达3000万元。对实际总投资20亿元及以上且引领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省、市(设区市,下同)联合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皖政〔2017〕51号)

支持新建项目。符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淮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确定领域的制造类项目,或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领域的制造类项目。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达到 1亿元及以上(包括研发、建筑工程、设备采购费用等,不含土地价款,下同)。已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且须自申报年度起 3 年内完成总投资。已购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的相关研发、生产及检验检测等关键设备。

对经审核通过的项目,对其关键设备购置进行补助,补助比例为购置金额的5%。同一项目已获得过相关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兑现差额部分补助资金。单个项目获得补助的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两次,补助金额累计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淮发改工交〔2018〕319号)

28.对3年累计实际投资达到10亿元及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分别给予企业管理技术团队和招商团队(指引进省外项目的招商团队)奖励,其中:10亿元及以上、30亿元以下的,分别奖励100万元;30亿元及以上、50亿元以下的,分别奖励200万元;50亿元及以上的,分别奖励300万元。项目投产后,先兑现30%奖励资金;项目达产后,再兑现70%奖励资金。资金奖励到所在市,由市政府制定具体奖励方案。(皖政〔2017〕51号)奖励重大项目团队。符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淮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确定领域的制造类项目,或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的制造类项目。至申报截止日前3年内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亿元以上(不含土地价款)。

对项目企业管理技术团队和项目招商团队分别给予奖励: 3亿元及以上、5亿元以下的,各奖励50万元; 5亿元及以上、10亿元以下的,各奖励 100 万元; 10亿元及以上的,各奖励 200 万

元。项目投产后,先兑现30%奖励资金;项目达产后,再兑现70%奖励资金。(淮发改工交〔2018〕319号)

29.对本省企业实施境外企业并购,其获取的新技术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且在省内转化投资新建项目的,按并购标的额的5%进行补助,单项并购补助最高可达3000万元,同时境内建设项目不再享受其他条款政策。(皖政〔2017〕51号)支持企业境外并购。(1)补助比例为经认定的并购标的额的5%。(2)同一项目已获得过相关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兑现差额部分补助资金。(3)单个项目的补助资金原则上为一次性安排,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4)市内建设项目不再享受其他条款政策。(淮发改工交〔2018〕319号)

30.补助研发生产设备投入。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研发、生产设备购置进行补助,补助比例为设备购置金额的10%,补助最高可达3000万元;对重大新兴产业试验工程,补助最高可达2000万元。(皖政〔2017〕51号)

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申报类别1:(1)已经省政府审定的重大新兴产业工程。(2)已经申报省“三重一创”若干政策“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事项,并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

申报类别2:(1)经评审认定的市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

(2)在上一年度1月1日至当年申报截止时间内,购置与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建设内容相关的研发、生产设备。

支持方式:申报类别1:市财政按照省支持资金金额的20%给

予奖励。申报类别2:对经认定的研发、生产设备购置进行补助,补助比例为设备购置金额的10%,补助最高可达500万元。(淮发改工交〔2018〕319号)

31.补助研发试制投入。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研制费用进行补助,补助比例为年度产品研发、样机试制和检验检测费用的50%,连续补助不超过3年,累计最高可达3000万元。资金补助到市,由市与专项承担单位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并进行监管。(皖政〔2017〕51号)

支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申报类别1:市财政按照省支持资金金额的20%给予奖励。

申报类别2:(1)对经认定的研制费用进行补助,补助比例为年度产品研发、样机试制和检验检测费用的50%,连续补助不超过3 年,累计最高可达 500万元。

(2)资金补助到县区,由县区政府与专项承担单位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并进行监管。(淮发改工交〔2018〕319号)

32.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对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达到规模以上的,奖励10万元。对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近3年主要贡献指标年均增速不低于20%、上一年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皖政〔2017〕51号)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市财政按照省奖励资金金额的50%进行奖励。(淮发改工交〔2018〕319号)

33.对新认定的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皖政〔2017〕51号)

34.对新认定的省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且运行1年后达到要求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省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省组织的运行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皖政〔2017〕51号)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市财政按照省奖励资金金额的50%进行奖励。(淮发改工交〔2018〕319号)

35.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情况评估获优秀等次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皖政〔2017〕51号)

36.对新认定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一次性奖励500万元用于示范基地建设。每年开展“创响中国”安徽创新创业大赛,选拔100个“双创之星”项目,分档奖励项目团队。其中:一等奖10个,各奖励50万元;二等奖20个,各奖励25万元;三等奖30个,各奖励10万元;优秀奖40个,各奖励5万元。(皖政〔2017〕

51号)

支持创新创业。申报类别1:市财政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用于示范基地建设。

申报类别2:市财政按照省奖励金额1:1配套给予奖励。(淮发改工交〔2018〕319号)

37.实行新增制造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现有制造业企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按有关规定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皖政〔2017〕53号)

38.鼓励省内企业与学生、职业院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并按月发给定向培养生在校学习补助,企业所在地政府给予对应补助。(皖政〔2017〕54号)

鼓励企业与学生、职业院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并按1000元/月/人标准由企业所在地政府给予定向生在校实习期间生活补助。(淮政[2017]29号)

39.到2021年,培养高级技师和技师不少于3万名、高级工不少于37万名,按高级技师5000元/人、技师3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培养单位或职工个人研修提升补助。(皖政〔2017〕54号)

到2021年,新培养高级技师和技师不少于0.2万人、高级工不少于2.2万名,按高级技师5000元/人、技师3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培养单位或职工个人研修提升补助。(淮政[2017]29号)

40.到2021年,从企事业单位遴选1500位技能名师,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按2万元标准给予名师一次性带徒津贴,带徒协议期限不少于2年。(皖政〔2017〕54号)

41.选择一批大中型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按企业支付给职业院校培训费用的60%给予企业补助,每人每年补助标准最高可达6000元,最长补助期限为2年。(皖政〔2017〕54号)建立“学习招生即为企业招工、企业招工即为院校招生”就业就学机制,选择一批大中型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按企业支付给职业院校培训费用的60%给予企业补助,每人每年补助标准最高可达6000元,最长补助期限为2年。(淮政[2017]29号)

42.企业从省外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级技师、技师,根据引进方式和劳动关系建立形式,按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工资薪金总额(税后)的20%给予个人补助,补助发放形式和补助期限由各市确定。(皖政〔2017〕54号)

企业从省外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级技师、技师,根据引进方式和劳动关系建立形式,按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工资薪金总额(税后)的25%比例直补个人(其中,省20%,市5%),补贴期限按其实际履行合同期限确定。(淮政[2017]29号)

43.企业引进外省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选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选手,与其

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安排在关键技能岗位工作的,按支付给个人工资薪金总额(税后)的50%向所在地政府申领引才补助,补助期限由各市确定。(皖政〔2017〕54号)

企业引进外省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选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选手,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安排在关键技能岗位工作的,按支付给个人工资薪金总额(税后)的50%比例直补个人,补贴期限按其实际履行合同期限确定。(淮政[2017]29号)

44.支持各地、各有关部门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对纳入年度计划的省级竞赛,给予5-10万元赛事补助。(皖政〔2017〕54号)支持各有关部门、各行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对纳入年度计划的省级竞赛,给予5-10万元赛事补助,对纳入年度计划的市级竞赛,给予4万元赛事补助。(淮政[2017]29号)

45.加大对参与国际技能赛事的奖励力度,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牌、优胜奖的选手,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给予代表中国队参赛选手5万元奖励,并给予受奖励人员的专家团队对应奖励。(皖政〔2017〕54号)加大对参与国际技能赛事的奖励力度,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牌、优胜奖的选手,在省级50万元、3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的基础上,市再给予10万元、8万元、6万元、4万元,代表中国队参赛选手在省级5万元奖励基础上,市再给予2万元的奖励;对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

在省级奖励基础上分别再给予5万元、4万元、3万元奖励;对在省人社厅举办的综合性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在省级奖励基础上分别再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对在“相城金蓝领”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分别给予1万元、0.8万元、0.5万元奖励;并给予受奖励人员的专家团队对应奖励。(淮政[2017]29号)

46.对国家认定的每届世界技能大赛主、副集训基地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支持。到2021年,每年认定6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新兴产业省级综合竞赛基地、2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每个200万元、200万元、10万元补助。建设5个省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结合区域规划、产出绩效,给予每个3000万元支持。(皖政〔2017〕54号)

对国家认定的每届世界技能大赛主、副集训基地,在省级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支持的基础上,市再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支持。被认定为省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型产业省级综合竞赛基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在省分别给予每个200万元、200万元、10万元补助的基础上,市分别再给予100万元、100万元、5万元补助。对新认定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单位一次性5万元经费补助。(淮政[2017]29号)

47.对成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的中小企业,省财政按首次股权融资额的1%给予不超过70万元奖励。(皖政〔2017〕76号)

48.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对经审核认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给予承担单位投入最高50%的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3000万元。补助资金采取分期分批拨付方式,项目启动后拨付40%,中期评估通过后再拨付50%,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再拨付剩余10%资金。(皖政〔2017〕110号)

49.省新设立独立法人生产企业、实缴资本达到1000万美元或1亿元人民币以上,并用于本省项目投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国内整车10强企业、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装备、材料,下同)10强企业,经认定后,每实缴1000万美元或1亿元给予300万元的奖励,奖励金额最高500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企业在皖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项目建设、设备购置、研发投入等。(皖政〔2017〕110号)

50.新主导制定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对省内企业每新上1个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的新能源商用车销售达到100辆,或者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达到2000辆的,省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列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企业,省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皖政〔2017〕110号)

51.新能源汽车(分乘用车、商用车两类)销量占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比重比上一年度增长0.5个百分点及以上的省内企业,

省给予一次性奖励500万元,连续3年销量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及以上的,再奖励1000万元。对年销售新能源商用车分别达到1000辆及以上,或者新能源乘用车达到10000辆及以上的省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省分别再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500万元。(皖政〔2017〕110号)

52.对于3年期(含)以上,用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小微企业固定资产贷款,省级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0%予以贴息,每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可达500万元。(皖政办秘〔2017〕229号)

53.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以奖代补或国家规定的方式,省统一按照1000元/亩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皖发〔2018〕6号)

54.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油茶企业,省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皖政办〔2017〕72号)

55.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新造油茶林,省财政按每亩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在此基础上,再对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市、区)按每亩1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皖政办〔2017〕72号)

《中共淮北市委办公室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见》文件要求,对开展的森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及林产基地造林进行补助,对造林主体第一年每亩补助500元,第二年和第三年每年每亩补助600元(淮办发〔2017〕1号)。

56.降低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成本,对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年薪达50—150万元,并在我省缴纳个人所得税、工作半年以上、经推荐和公示无异议的,市、县(含市、区,下同)每年可按其年薪10%的比例奖励用人单位(150万元以上部分不予奖励),专项用于企业科技研发。奖励资金省财政承担30%。(皖政〔2016〕54号)

对全职引进年薪20万元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企业,经审核后,按企业支付人才薪酬15%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3年内按年度支付),每人累计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所需经费按属地关系,由市或县(区),或经济开发区、新煤基财政承担。(淮北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淮办【2016】14号)

57.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对皖北地区上一年度亩均缴纳税收5万元、其他地区缴纳8万元以上的企业,土地使用税按当地最低标准征收,市、县原定奖励等政策继续执行。奖励资金在地税部门征税后1个月内,由同级财政部门拨付到位。(皖政〔2016〕54号)

58.外商投资企业同等享受省“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等扶持政策。(皖政〔2018〕76号)

59.支持符合条件的招商引资企业申请“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科技创新、技工大省等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对重大产业项目,参考项目落地成本、投资进度、投产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对经济发展贡献度,分别在项目开工、投产和达产后,可给予一定的

突出重点强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舞阳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

突出重点强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舞阳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 作者:张书英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1期 舞阳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张书英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舞阳县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自开展以来成效显著。 一、实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成效 自工作开展以来,两年间舞阳县累计投资4 033万元,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奖补工程377项,建成村内道路硬化项目291个、小型农田水利项目4 个,村容村貌整治及村民活动场所等 其他公益设施82个。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全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据统计,2011年以来,各乡镇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以政府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 大力开展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硬化村内道路170km,修建桥涵7座,打机电井 85 眼,其 他水利设施 4 个;村内植树11 000株,修建村内花池 760m2,其他村容美化13处;安装路灯 1 670盏;新建村内公共活动场所21 000m2,其他公共设施 39处。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 初步改善,“行路难、饮水难、环境差”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二)构建了公益事业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填补了村级公益事业供给缺位的空白 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覆盖了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涉及和欠缺投入的村内道路、小型水利、 公共环卫、人畜饮水等公益事业项目,填补了各级政府对村级小型公益设施投入的空白。两年 来省市财政奖补力度逐步加大,舞阳县各级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一事一议财政奖 补资金的投入。2011—2012年,各级用于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达4 033万元,其 中农民筹资筹劳1 156万元,占总投资的28.7%;省市奖补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达2 507万元(县级配套376万元),占总投资的62.1%;财政奖补还带动村级组织、社会捐赠投入370万元,占总投资的9.2%。 (三)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什么、怎样建,均由村民民主决策,按民主程序办事,实现群 众自己当家作主。把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迫切而又纳入不到以往支农建设项目的中小型工 程建设纳入到范围中,极大激发了群众谋划公益事业项目、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有项目的村,乡村干部经常与大家一起搞规划、议项目、谋发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 了村内户外,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有不少地方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这一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学院·091·沈超·09271143 【摘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文化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正文】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

例分析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这一基本原理 河北省高邑县付村乡财政所积极实施培植财源工程,使昔日以贫穷闻名的付村乡变成了如今的“富村乡” 。当年荒芜的岗坡上今天果实赢枝,工厂矗立。付村乡山高坡多地荒,财政收入1993 年以前在全县倒数第一。 1 993 年,县财政局派出得力骨干来到乡财政所抓扶贫。他们很快提出一手抓特色农业,一手抓乡镇企业的治穷方案。乡财政所的同志请来了农业专家“号脉” ,得出结论:此地适合发展果木“绿色” 经济。 1 998 年财政所筹集资金1 0 万元,并派人同乡里的同志一起到山西选购梨和枣苗树种。经过技术培训的 130 户农民一次栽种成功。次年,大规模的种植在全乡推广。到去年,当地梨树枣树种植面积发展到 3000 亩,达32 万棵。以前付村乡一年的农业特产税只有 3 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即上缴60 万元。付村乡富产陶土,财政所利用陶土能生产瓷砖这一优势,从1996 年开始,帮助乡镇企业开发瓷砖产品。三年来,在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财政所共筹集银行贷款1 000 多万元,帮助个人有偿借款330 万元,重点扶持了河北金马陶瓷厂、三信地砖厂的发展。扶起“龙头” 龙腾越。财政的有力扶持,使这些企业有了“造血功能” ,满山的陶土变成了“金土” 。几个龙头企业年纳税达到 250 万元。这些企业的崛起,带动了全乡个体企业的快速发展。到去年年底,这片荒岗上已崛起大中型陶瓷厂42 家,织布厂 85 家,铸造、面粉等小型企业 57 家。付村乡 85%的财政收入来自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精心扶持,如今付村乡绿色财源已漫坡遍岗,企业财源遍布全乡,财政收入由 1998 年的 440 多万元,增长到今年近千万元,一跃成为全省财政收入的排头兵。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是财政学的基本原理,也是财政工作者的工作指南。乡财政工作者积极实施培植财源工程,请专家为企业“号脉” ,扶“龙头”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强化其“造血功能” ,给企业后劲,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付村乡的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加了,财政收入也随之增加。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经济与财政之间决定和积极的反作用关系。 这几年的财政政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从对我们居民的生活影响方面看更直接些: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好,出行、购物等方便,设施多了,生活变的有趣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丰富了,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交通、就医、就学条件也有很大改善,免税、直补等措施收入有了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措施多了,后顾之忧少了。 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高,高速路、高架桥、空客、和谐号等高科技装备将我们带入了暂新时代,最难完成的铁路也修到了拉萨,经济发展的交通通道已经接近完成或有了柜架,经济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基本解决或形成新的体系,人的难题快要得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包袱即将减轻,为经济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本章重点: 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 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 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然要求? 第一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一、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 1、“大一统”的银行制度。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失,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基本上都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计划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体现在金融体制上,就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这种与行政管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一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计划决策的一部分,国家的计划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途径。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在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制,即计划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计划体制和财政体制,计划体制实际处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计划来进行,信贷计划只是计划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以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计划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基本运作方法和货币基本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

财政奖补项目审计报告

财政奖补项目审计报告 这里小编为你们精心搜集整理了财政奖补项目审计报告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根据县经管办关于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专 项审计工作的通知 精神,湖北省保康县黄堡镇财经所组成审计专班,于 201*年 5 月 23 日召开 会议部署对全镇 29 个村 201*年至 201*年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资金及 工程实施情况按要求进行审计。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黄堡镇共 29 个村,163 村民小组,6235 户,农业人口 22009 人,劳力 15624 个,耕地面积 32574 亩。201*年全镇申报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的共 29 个村,30 个 项目,201*年全镇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共 29 个村,29 个项目。所有的 工程项目均已竣工,并通过了县镇两级验收。 一、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批复
201*至 201*年,全镇涉及一事一议的 29 个村的所有项目都是通过了村支两 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的表决和通过,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法定程序,经报镇政府 初审, 县减负办、 县综改办复审批准, 按人平筹资 15 元、 劳平 10 个工进行筹资、 筹劳,两年共计筹资 66.07 万元,筹劳 27.53 万个。筹资筹劳对象均是本村一事 一议项目的受益人,没有强行执行筹资筹劳,也没有出现以资代劳现象。 二、严格按制度 对一事一议工程项目进行监管 通过审计,黄堡镇 201*-201*年 29 个村一事一议工程建设项目全部按程序 交黄堡镇农村综合招投标服务中心进行了公开招投标。 除极少部分村无人投标转 为议标外,其余项目全部为招标方式。保证以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在工程施工 中加强质量监管,工程开工后实行不定期巡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每项建设工 程完工后及时申请财政所及镇项目办验收, 及时办理了工程决算, 实行了工程决 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所有项目的施工合同

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

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下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4?9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支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的补助性奖励资金。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管理工作。 省、设区市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所辖区域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分配、下达本级财政奖补资金,组织实施对下级财政部门管理、使用财政奖补资金的目标考核和监督检查。 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及计划编制,管理、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第四条各级财政应当根据当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规划,积极增加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奖补引导、村民自愿出资出劳、村级经济积极投入、社会力量捐资赞助相结合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 第二章奖补原则 第五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使用和管理: (一)民办公助,适当奖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坚持以村民民主议事为前提,以村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严格禁止变相加重农民负担。政府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对符合规定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适当奖补。 (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专项用于对村民通过一事一议开展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补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挪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三)直接受益,注重实效。坚持办实事,重实效,以社会效益为目标,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第三章奖补对象、范围和标准 第六条村级组织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主

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围绕党和政府的决策,统筹安排资金,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通山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财政部门近年来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经济与财政的良性互动,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构建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通山财政“吃饭”与“建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此,我们一是要积极探索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做到预算资金不增、扶持力度不减。对属于公共领域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财政除了在必要时采取资本金投入的方式予以支持外,要探索贴息等间接投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实现投资来源社会化、市场化,减少财政支出压力。三是要认真研究城市建设、运营的新机制,做大土地“蛋糕”,盘活城镇固定资产,调动各方面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大力支持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优先发展一批有优势、有潜力的县,逐步改变通山县域

经济发展缓慢的状况,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第三产业和旅游经济发展。为此,财政工作要紧紧围绕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三个基础。一是生存基础。就是生态环境建设要通过污染防治、退耕还林、保护土地资源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发展基础。就是要进一步改善交通、能源、城建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硬件环境。三是小康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要通过直接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通过粮食直补等办法,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广大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科学发展观要求财政部门不仅要实现数量的增长,更要促进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实现质量和数量的“双赢”。就目前来说,我们财政支出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把财政监督延伸到资金使用各个环节,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分配,轻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防止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力争做到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把实事做实,把好事办好。凡是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财政部门都要积极参与立项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从财政角度多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确保资金来源落实,杜绝“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经济建设和急需的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浅析财政金融政策助力供给侧改革

浅析财政金融政策助力供给侧改革 1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我国之前通过拉动投资、消费以及出口的方式进行稳定经济增长发展,而这也带来了一段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长期发展会导致出现很多的经济遗留问题。而在最近的几年中,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改善和措施,但这种宏观调控的手段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经济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周期变化的问题,而是在经济结构上出现了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所以必须要对结构采取变革措施,进行相应经济政策调整,保证经济能够稳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主体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而这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在面对新的世界经济局面时,为了跟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脚步,就必须在创新和制度改革方面做出变革。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就是我国在解决经济困局中的关键性改革,能使我国的金融业向综合性服务性目标转型。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义 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来说,要让优质供给加强,无效和低端供给要减少,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要扩大,使结构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生产潜能得以提高,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方面,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 供给侧结构的改革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启动内需,来带动经济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的矫正、整合、优化配置经济结构,以提高供给能力来满足需求侧的变化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用

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民主,广泛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性,进一步建全完善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质量,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实施范围 全区所有行政村、经批准有条件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居委会(“村改居”)。 三、建设内容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指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的“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主要包括村内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环卫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路灯亮化等,以及村民认为需要的其他村内公益事业建设。 跨村和农民房前屋后的项目不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 四、目标任务 通过财政资金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农民开展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各镇要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夯实工作基础,广泛宣传发动,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成群众支持和满意的民心工程。

五、奖补标准 X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普惠制,单个项目投资规模原则上控制在10万元以内,财政奖补按项目决算审计数的70%且最高不超过10万元给予奖补。农民筹资实行上限控制,每人每年筹资不得超过15元。 六、工作程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按照“先规划、后申报,先审批、后建设,先实施、后奖补”的原则,实行自下而上,先建后补的奖补程序进行。各项工作要按照《X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有关要求抓好落实。 (一)项目申报和批复 1.村级申报:申报项目应符合群众需求,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公示后,由村委会按规定的内容填报项目申报表,附议事会议记录、公示照片、项目预算、项目设计图、原貌照片等材料上报镇政府。项目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建设内容应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范围。拟建项目要符合实施条件,量力而行,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镇级审核:上报的项目应在三年滚动项目库中选取。由镇政府组织财政分局、农经等部门,依照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各村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查,并在村级项目申报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同时行文上报。

论述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概要:针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撰文指出,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和金融开放加快都需要健全和完善文化体制和文化建设。社会基础、专业技术以及高端品质的文化体制和社会意识,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行业至关重要。 如果透彻分析当前全球面临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就会发现其独特性来自于国家文化意识和文化体制,就会发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国家经济的利益支持。 以美国为例,观察美国非常独特的金融危机模式,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美国作为金融危机受害国,美元却受到极大的追捧和持有,完全有违于金融危机冲击货币和投资偏好这一普遍规律,全球都在积极购买美国国债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和例证。这种独特的现象来自于什么呢?据笔者观察,来自于美国有效和积极的文化战略和意识。也就是说,美国文化概念高度集中于对美国经济金融问题的表述,美国发达的网络和媒体的焦点都集中于美国的问题、压力、矛盾和困难,而严重忽略美国的实力、势力和地位,进而造成全球采取救助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倡议和行动。但实际上,发达国家才是财富积聚的主要地区,是经济发达繁荣的重要力量,更是经济体制和货币模式的主宰。 美国文化战略的有效性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07年7月美国暴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金融危机,但是美国经济依然世界第一。美国经济率先发达国家走入经济复苏,美国金融率先国际金融进入稳定盈利,在此过程中美国的文化基础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因为美国文化的底蕴在于风险意识、紧迫意识、改革意识,进而不断渲染自己的问题,不断表述自己的压力,而不是宣传自己的优势、实力乃至霸权。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金融文化意识值得反思。面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我们的总结和回顾更多停留在进步与发展层面,对问题和困难有所忽略,这是我们发展观念的巨大误区。其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意识以突出进步与发展为主,但结果却承受了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的汇率改革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状况,尤其是国情与特色。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型金融危机,中国受到的打击和冲击并不亚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中汇率是一个重要环节,进而带来观念、制度和效率的严重不足与滞后。这就需要思考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向与模式,尤其是文化体制和观念的偏差带来对专业金融的认识不足和错觉。我们的金融改革过于注重形式上与国际接轨,严重忽略精神、文化和品质的对接,进而造成形似神不似的面子工程,使得我们的经济利益和金融利润受损,不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和长远的发展,所以说,怎样改变自己的文化意识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30年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的优良品德体现在全民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社会普遍性的文化概念是国家利益、企业责任和社会道德,先人后己、先大家后小家,这种朴素的文化概念使整个国家发展起来。然而市场经济改革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因素。单纯的市场化、利润化、商业化出现一些发展扭曲现象,进而破坏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以文化体制、意识、观念的全面修复和改革,来促进和刺激中国经济正常、合理和高效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论证,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和金融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 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财政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财农改[2015]8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15.07.14 【实施日期】2015.07.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财农改〔2015〕8号) 各市、县(区)财政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厦门不发): 为全面贯彻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4〕90号)精神,我们对《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实施办法》(闽财农改〔2012〕12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予以印发,请认真执行。 福建省财政厅

2015年7月14日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下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4〕9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安排用于支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的补助性奖励资金。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资金管理工作。 省、设区市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所辖区域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分配、下达本级财政奖补资金,组织实施对下级财政部门管理、使用财政奖补资金的目标考核和监督检查。 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及计划编制,管理、使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狄更斯曾用“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来描画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也同样适用我们所处的阶段。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长期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优势、要素积累、人口红利、外向势能趋向衰减。随着资源、环境、收入分配等倒逼机制形成,对转方式的要求已不再是“温水煮青蛙”,而成为目前亟待破解的难题,其背景之复杂,内容之广博,难度之巨大,不亚于32年前的“改革开放”。财政对社会经济生活涉及之广,参与之深,作用之综合,决定了财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铸造“新改革开放”时代的重要地位。财政部门要认清发展形势,号准时代脉搏,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新的阶段为“转方式、促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把握的几大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财政来说,就是要转变理财思路,找准财政职能发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处理好“源”与“流”、“远”与“近”、“快”与“好”、“刚”与“柔”的五大关系,谱好“双重奏”,做好“先行军”,做到目标更到位,路径更科学,节奏更准确,手段更娴熟。 1、凝炼目标定位,处理好“源”与“流”的关系。“发展”与“共享”、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经济的永恒主题,也是财

政目标定位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30年,我们在解除体制禁锢、释放社会活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经济结构、收入分配,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等方面步子迈得不大,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形象地说,经济发展和成果共享是“源”与“流”的关系,源枯竭了,流也会干涸;流堵塞了,源也会混浊。财政作为社会资源再配臵、再调节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处理好“源”与“流”的关系,定位在走好“发展”和“共享”的平衡木,既做大财富蛋糕,又切好财富蛋糕,既要转换发展方式,又要创新共享机制,将“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和“促改革,谋公平,强民生”所释放的经济社会潜能转化为人民收入增长的强劲动力,将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变为收入分配的“渠清如许”。 2、校准路径取向,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转方式、促发展”,意味着摒弃以往粗放型模式,将以最大化消耗资源短期获利,让社会公众承担外部成本为特征的模式,向涵养型、内生型、集约型模式转变,这意味着要放弃既有的成熟路径,甚至会支付一定的短期成本,牺牲一定的短期利益,旧模式转换有沉没成本,新方式生成有机会成本,结构调整有摩擦成本,自主创新有孵化成本,收入调节有震荡成本。从财政角度来看,财政收入在短期内会受到影响,财政支出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回报。对此,财政要谋长远,谋全局,校准路径取向,要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在改革

财政金融政策扶持经济

财政金融政策扶持经济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合作经济是组织个体农民、个体工商户及中小发展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明确信用社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法人,免征税收。 一、国外财政对农村金融扶植政策的借鉴 (一)各国把合作金融作为农业金融制度的基础 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合作经济是组织个体农民、个体工商户及中小发展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合作金融的参加者多是社会中低收入阶层和贫困阶层,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者。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明确信用社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法人,免征税收。 信贷决策以基层信用社为主,资金清算以上层信用社为主。最基层的信用社是信贷决策的主体,上一层次的合作银行或联合社不进行干预,中央合作银行或中间层次的合作银行则发挥“信用社的信用社”作用,为基层信用社提供资金清算和融资服务,主要是解决“小”信用社普遍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单个信用社法人主体没有像大商业银行一样庞大的分支机构,缺乏自己的结算络,业务受到限制;二是单个信用社规模小,如果备付金过多,影响信用社的盈利水平;备付金过少,容易发生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这样,基层信用社和上一层次的信用社就形成了有效的业务合作关系。 (二)财政扶植农村金融进而间接补偿农业成为重要通道 各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的政策和措施。由于财政的力量是有限的,各国政府制定农业金融法规,建立农村金融制度,对公营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和监督,并通过他们贯彻农村金融政策。同时,为了保障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除了政府的银行,也有私人银行、农村信贷协会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还有非正式金融组织。政府通过税收、补贴、担雹基金、信贷政策和利率等手段进行调控,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信贷的资金总量,支持农业开发项目和农业现代化。 各国政府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其目的是以农村金融为渠道,把财政的补偿输导给农村经济。通常采取的方法有税收优惠、利差补贴、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资金、提供担保等等。例如,财政贴息后,银行执行低利率的政策,目的是降

政策性银行有哪些

政策性银行有哪些 问题: 政策性银行有哪些? 答案: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 【相关阅读】 政策性银行有哪些? 所谓政策性银行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其放贷支持的主要是商业性银行在初始阶段不愿意进入或涉及不到的领域。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和国家需要优先扶持领域,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这些领域的贷款量占其总量的91%。进出口银行则致力于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农发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拨付,专司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业务等。

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国家干预、协调经济的产物。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有政策性银行,其种类较为全面,并构成较为完整的政策性银行体系,如日本著名的“二行九库”体系,包括日本输出入银行、日本开发银行、日本国民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 韩国设有韩国开发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韩国住宅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法国设有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对外贸易银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法国国家信贷银行、中小企业设备信贷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美国设有美国进出口银行、联邦住房信贷银行体系等政策性银行。这些政策性银行在各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构成各国金融体系两翼中的一部分。 建行目的 1、补充和完善市场融资机制。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对象,一般是限制在那些社会发展需要而商业性金融机构又不愿意带给资金的银行或项目,因此能够补充商业性融资的缺陷,完善金融体系的功能。 2、诱导和牵制商业性资金的流向。一是政策性银行透过自身的先行投资行为,给商业性金融机构指示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导向和支持重心,从而消除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疑虑,带动商业性资金参与;二是政策性银行透过带给低息或贴息贷款能够部分弥补项目投资利润低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核算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核算 作者:邰海梅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2017年第6期 随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金额的不断增大,项目资金构成呈多样性,资金 管理方面又有特殊的要求。为规范管理项目资金,让一事一议资金的核算更符合《村集体经济 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保证其安全、完整、高效、快捷地运行。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结合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审批程序,笔者现对村级一事一议奖补项 目从资金的筹集、使用,到形成固定资产转入村集体账户的账务处理作以下探讨。 一、科目设置 根据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的筹集、使用、群众筹劳、捐赠或赞助物资、往来款项、形成固定资产等相关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核算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涉及“现金”、“内部往来”、“银行存款”、“库存物资”、“应收款”、“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林木资产”、“一事一议资金”、“应付款”、“公积公益金”等一级科目。 对已明确属于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的各种来源资金(村集体积累除外),均通过“一事一议 资金”科目来核算,在“一事一议资金”科目下按照资金的筹集来源,设置“村民筹资”、 “村民筹劳”、“社会捐赠”、“财政奖补”等二级科目。 二、核算方法 按照《尧都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一事一议项目 资金的核算要求分村设账,按项目单独核算;奖补项目实行先批后建,先建后补的原则。具体 业务处理如下: (一)项目资金筹集时的账务处理 1. 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事一议筹资方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经农经减负部门批准同意后: 借:内部往来—农户 贷:一事一议资金—筹资 2. 收到村民交来一事一议专项筹资时: 借:现金 贷:内部往来—农户以上也可合成一步, 借:现金 贷:一事一议资金—筹资 3. 收到社会捐赠及部门帮扶时: 借:现金

政策性银行介绍

政策性银行介绍 政策性银行(policylender/non-commercialbank)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资 和信用活动的机构。[1] 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 1994年中国政府设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 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均直属国务院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民国时期的银行进行了全面整顿,中国人民银行吸收合并了国内绝大部分银行,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于一身,成为大陆地区唯一的银行。当时的政策性业务,主要由人民银 行负责。 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了多项举措,使国内银行业呈现 多元化发展措施,包括: (1)恢复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 (2)新办了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 (3)向深圳、广东、福建、上海四地政府发放了银行牌照,由当 地政府主持创办深圳发展银行(1987)、广东发展银行(1988)、兴业 银行(1988)、上海浦东发展银行(1992); (4)向招商局集团、中信集团、光大集团、首钢集团四家国有企 业发放了银行牌照,开办了招商银行(1987)、中信实业银行(1987)、中国光大银行(1992)、华夏银行(1992);打破了银行由政府创办的垄 断局面。 1978-1994年间,国家的政策性业务主要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承担。

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 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其他文件,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将工 农中建四大行建设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此,从四大行中剥离出 政策性业务,组建了专门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专业银行,即政策性银行。该文件成为政策性银行筹建的主要法律文件,从此,工农中建 四大行由专业银行转型为国有商业银行,不再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 1994年3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500亿 元人民币,主要承担国内开发型政策性金融业务。 1994年7月1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33亿 元人民币,主要承担大型机电设备进出口融资业务。 1994年11月8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 200亿元人民币,主要承担农业政策性扶植业务。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均直属国务院领导。 2007年,中央汇金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于12月31日在北京签 署协议,向国家开发银行注资200亿美元。 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 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6日在京挂牌 成立,成为第一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标志着我国 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银监会在统计口径中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列入政策性银行,将国家开发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并列统计。 政策性银行不同于政府的中央银行,也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商业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缺陷,从而健全与优 化一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与其他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具有如 下特点: 第一,从资本金性质看,政策性银行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出资或政府参股设立,由政府控股,与政府保持着密切关系。如德国(复兴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变化趋势

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变化趋势研 究 摘要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财政收入来源的基础。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较高的财政收入增长做支撑,较大的财政收入增长需要以较快经济增长为源泉。本文收集相关数据,采用计量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及作用机理,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基本协调发展的关系,针对我国的情况,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得出合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增长经济增长

The Trend of Changes in the fiscal revenue and economic growth ABSTRACT Economic growth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basis of fiscal revenue sources. Economic growth and fiscal revenue growth are complementary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a higher fiscal revenue growth is needed to support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is the source of greater fiscal revenue growth.This paper collects relevant data and uses the 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mechanism related to them, and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ere is a bas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Chinese fiscal revenue growth. According to Chinese situation, we should analyze specific issues, in order to draw appropriat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fiscal revenue growth economic grow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