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号

引号
引号

【推荐答案】

引号种类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分别标志为―‖和?‘。引号应用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引号作用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e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注意事项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应用示例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③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

来表示讽刺和嘲笑。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引号总结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

2010-3-12荐

引号:作用|引号:意思|引号:句子|引号:英文|引号:转义

【其他答案】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引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d.表示否定和讽刺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③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

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例如: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引号总结: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

2010-3-14

1.表示引用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举例。。1、风景好美。真是―杨柳岸。晓风残月。‖2、我对―日本‖的理解不是很深刻。3、他的智商真是―伟大‖。4、他怎么可能是―老师‖呢?5、我们讲的是―杨利伟。‖不是其他人!

2010-3-11

引号种类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分别标志为―‖和?‘。单引号一般用在已经有双引号,又要有引号的时候引号应用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引号作用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e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注意事项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应用示例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③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

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引号总结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

2010-3-14

1、表示引用的部分―砰‖的一声

2、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失去的一天‖

3、表示特殊含义―神奇的子弹‖

绝对正确的!老师抄给我的!

2012-5-17

1.表示引用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举例。。1、风景好美。真是―杨柳岸。晓风残月。‖2、我对―日本‖的理解不是很深刻。3、他的智商真是―伟大‖。4、他怎么可能是―老师‖呢?5、我们讲的是―杨利伟。‖不是其他人!

热心网友 2010-3-23

分享:11级2009-09-071.表示特定称谓

2.表示讽刺和否定

3.表示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附:引号的作用解析(最好看看,不要有了答案就算了,做作业就是要弄懂)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

"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④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

"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提问者的感言:有一点不完整,但还是谢谢啦2009-09-08

Copyright?1998–https://www.360docs.net/doc/942633190.html,.AllRightsReserved.发烧特卖!小Mi2双核智能手机仅449元https://www.360docs.net/doc/942633190.html,正品保障!10天包退换!限量!欲购从速!

百度移动

2013-7-2110:02

引号的四种作用举例5分

最常见的,有每种意思,还要有例子。

2009-5-21

【推荐答案】

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它在标点符号中属于标号。一般用法有下列几种: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例如:①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明确: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内容结束后,句号应该在双引号的里面)②―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明确:这也是直接引用的一种,不过,―?满遭损,谦受益'‖与―这句格言‖成为了同位复指,共同做了―流传‖的主语,所以,双引号里的内容结束后,不需要加上其他标点)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明确:这是一个陈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词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他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④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明确:这一句与前面所讲的例②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所引用的内容的位置,前者为―主‖,后者为―宾‖)二、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例如,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方法怎样灵活多变,无不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的。(明确:这个语段涉及到的引用属于总分关系。―总‖——―形散而神不散‖;―分‖——―形散‖和―神不散‖。所以,这里引号的作用表示着重要论述的对象)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例如,①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明确:这里―之‖字引用实际上表示的是摩形格的修辞手法,即形象化的将山路蜿蜒曲折比喻成为像―之‖字)②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明确:―足不出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脚不出家门。形容见识浅陋,视野不广。这里赋予它的特殊含义指我们的祖先,虽然处于远古时代,科学技术还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然而,他们已经能够从地球上探索出宇宙的某些奥秘)③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明确:―招牌‖,原来的意思是指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营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这里的含义是指天上的各种各样的云朵,有经验的人看到它就会知道天气的情况,正所谓―看云识天气‖)④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明确:这里的―聪明人‖加上引号,其实是反话正说,修辞手法称之为反语。―聪明人‖,既―愚笨者‖)此外,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明确:―沉默胜于雄辩‖是这句话直接引用之中的引用,为了表明层次,所以,要用单引号)再看双引号里面套用单引号的两个例子。如:①―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萧乾《枣核》)(明确:例①单引号突出―怪哉‖之虫;例②单引号突出―北海‖这一地名)

2009-5-21荐

引号:作用|引号:意思|引号:句子|引号:英文|引号:转义

【其他答案】

强调,说明,引用,表示特殊含义等

热心网友 2009-5-26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2009-5-28

引号作用

作用,举例5个

2009-7-18

【最佳答案】

(1)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

(2)有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3)―怎么了?‖爸爸问。

(4)胡子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书―一‖字。1.表示特定称谓

2.表示讽刺和否定

3.引用说的话

4.强调说明附:引号的作用解析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

\"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④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

\"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2009-7-18荐

引号:意义|引号:用途|引号:句子|引号:英文|引号:字符串

引号的三种作用和举例

快24小时等待!!!

2008-11-20

【最佳答案】

引号的用法有三种:

一是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例:―你还好吗?‖他问道。

二是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例:像他那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例:你还真是个―老好人‖!

热心网友 2008-11-20荐

引号:作用|引号:意思|引号:句子|引号:英文|引号:转义

【其他答案】

引号作用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e.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注意事项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

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

[编辑本段]应用示例

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

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③

说明: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

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

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引号总结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5: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2008-11-20

谁能告诉我引号的作用并举出例子

一定要有例子哦~~·

2008-11-4

【最佳答案】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

"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④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

"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2008-11-4荐

引号:作用|引号:意思|引号:句子|引号:转义|引号:英文

【其他答案】

.表示特定称谓

2.表示讽刺和否定

3.表示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附:引号的作用解析(最好看看,不要有了答案就算了,做作业就是要弄懂)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

\"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④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

\"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2008-11-5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2008-11-5

闪电vfvsad

2008-11-5

2012-05-23

引号的作用特定的称谓和特殊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请举例】

回答(1)

1级2013-05-06和igg鱼i很富裕

Copyright?1998–https://www.360docs.net/doc/942633190.html,.AllRightsReserved.发烧特卖!小Mi2双核智能手机仅449元https://www.360docs.net/doc/942633190.html,正品保障!10天包退换!限量!欲购从速!

百度移动

2013-7-2110:02

引号的作用

直接说出引号有几种用法就可以了,不需要举例子,好点加分!

2009-1-28

【最佳答案】

引号作用

1.表示引语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2009-1-28荐

引号:意义|引号:用途|引号:句子|引号:英文|引号:字符串

【其他答案】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d.表示否定和讽刺e.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2009-2-3

概括起来说,引号的作用有三种:一、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

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

三、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2009-2-1

引号作用

1.表示引语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热心网友 3-1817:37

引号的作用有哪些,多举点例子 2012-5-22

【推荐答案】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6.特殊疑问表示否定

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

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道。③

说明:

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

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

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

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着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这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

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2012-5-22荐

引号:作用|引号:意思|引号:句子|引号:英文|引号:转义

【其他答案】

作用主要有:

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

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

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2.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如果偶尔出现三层引号时,最里一层引用用双引号。

2.直接引用的―某某说‖后的三种标点形式:

(1)用冒号。示例:

小明说:―我今天回家。‖

(2)用逗号。示例:

―干什么?‖小明说,―有事你就快说吧。‖

(3)用句号。示例:

―你干什么去?‖妈妈跟在我后面问。

间接引述的―某某说‖后面的标点:

她看了报告回来说,最喜欢那里的一套衣服了。

3.既有直接引语,又有间接引语时,间接引用部分不用引号,直接引用的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示例:

他指出,科学是没有地域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

4.多段引用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在每段的开头都用前引号,而只在最后一段的后面用后引号;第二种,变成楷体或仿宋体,每行缩一个或两个字,就不用再加引号了。

5.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独立完整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的标点必须放在引号外面。示例:

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012-5-22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6.特殊疑问表示否定

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分三种情形,例如:

1)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①:―先喂饱你!‖

2)―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②,―我十分满意!‖

3)―怕什么!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道。③

说明:

例1)是说话人在前,说话在后的情形,

例2)是说话人在中间,此前此后都是他说的话的情形,

例3)是说话人在后面,前面是他所说的话。上述三个例句中的①②③处分别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这是由引号所引发的固定搭配,不能变动。

间接引用是把某人的原话非正式地、不完整地、随语意拈来放在自己的话中的引用。这类引述如果不作明白交代,就很难发现它是引用。例如:

4)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5)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由4)、5)、6)我们可以看出,跟引回号在一起的句号或逗号,都要放到引回号之后。如此相对照,直接引用是完整地明引某人原文,句号或逗号等打在引回号之前。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着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7)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这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

引号除了引用外,还具有强调的作用,例如:

8)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9)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另外,引号还有反语的效果,用来表示讽刺和嘲笑。例如:

10)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例10中的引号,表明秩序是不合理,文明是自我标榜,其实一点也不文明,用的是反话正说,具有嘲笑的客观效果。

写作指导:小学生作文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写作指导:小学生作文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写作指导:小学生作文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小学生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例: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2、表示特殊的含义。例: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3、表示特定的称谓。例: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这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上帝的怒火”、“雷神” 、“天电”都是雷电。 4、表示强调突出。例: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5、表讽刺、否定。例: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6、表示引用专有名词。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成语、熟语、谚语等,如“六一”等。 7、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 使用引号应注意: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例如: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4)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引号的作用有三种

引号的作用有三种: 一、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如: “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草地夜行》) 这里有两个“要记住革命”,第一个用了引号,是引用老红军说过的话;第二个没用引号,是表示“我”的决心。 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如: 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放风筝》) 句中的引号,表示它不是真的大蜻蜓,而是形状像蜻蜓的风筝。又如: 蚕儿要“上山”了。(《春蚕》) 这儿的“上山”用引号,表明它是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特指蚕爬上稻草杆子上,准备吐丝结茧。 三、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如: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革命烈士诗二首》) 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 ’ ”。它在标点符号中属于标号。一般用法有下列几种: 一、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①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明确: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内容结束后,句号应该在双引号的里面) ②“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明确:这也是直接引用的一种,不过,“‘满遭损,谦受益’”与“这句格言”成为了同位复指,共同做了“流传”的主语,所以,双引号里的内容结束后,不需要加上其他标点) 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明确:这是一个陈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词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他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④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

引号的作用及用法

引号的作用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与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与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与讽刺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她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就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就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横写“”、‘’,竖写『』、「」 ①表示引用的部分。 例:⒈老师对我们说:“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这里“”的话就就是老师说的话,通常说话都要用“”的。⒉通常在有些文章中都会引用一些名言或者一些诗句的,通常也会用“”的, ②表示特定的称谓或着重指出的部分。 例:一氧化碳中毒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这里“”引住的就就是对一氧化碳的称谓了。 ③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例:您这样的“聪明人”还就是少一些好。 ④引号里面还要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她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就是什么意思?” ⑤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例:一切反动派都就是“纸老虎”。 在直行文稿中,双引号用“『』” ,单引号用“「」”

标点符号专项讲解及练习

标点符号专项讲解及练习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 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本册重点掌握 1. 引号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突出强调。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表示特定称谓。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未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例如《海伦凯勒》: (1)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2)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3)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2.顿号 顿号的用法有三种: ①分隔并列字符 ②分隔并列词语 ③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④“一、二”和“甲、乙”等序次语后面用顿号表示停顿。 例如《早》:

(1)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2)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 3.分号 分号用在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这是使用分号的基本原则。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只能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 分号,它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它主要是用来分开并列分句的。 例如《灰椋鸟》: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三、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书写时都要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用一个格。 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个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用两个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用一格,后行开头用一格的情况。

标点符号详细齐全

标点符号的种类 1、点号主要用来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点号有七种: 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2、标号主要用来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有七种: 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例如: 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二、问号: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C 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三、感叹号:用在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表示强烈的感情。感叹句和语气很重的祈使句才用感叹号。例如: (1)好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叹句) (2)小李,快来!快来!(祈使句) 1、倒装句中,叹号只能用在句末,叹词之后只能用逗号。 示例:歌唱吧,为了祖国的胜利! 2、主语后带有语气词之后不用叹号,用逗号。因为主语之后的语气词,只用来强调主语,使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延长而已,并没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祖国壮丽的大自然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游子的心。 3、语气很弱的祈使句中,语气词后用句号。 示例:你躺着吧!现在时间还早,你休息一会儿。 四、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例如: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五、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的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例如: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柏、洞天云海。 注意: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 例子1)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2)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引号作用

引号的作用有:1、表示引语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请对照引号的作用,在括号里写上相应的字母。 1、他是镇上的孩子头,带他们玩“打仗”……() 2、汤姆有几个好朋友,……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哈克。()

3、他就成了无依无靠的、游手好闲的“野孩子”。() 4、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里“偷”来的食物…… () 5、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 10条回答 2011-06-14 20:01热心网友 概括起来说,引号的作用有三种: 一、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如: “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草地夜行》)

这里有两个“要记住革命”,第一个用了引号,是引用老红军说过的话;第二个没用引号,是表示“我”的决心。 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如: 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放风筝》) 句中的引号,表示它不是真的大蜻蜓,而是形状像蜻蜓的风筝。又如: 蚕儿要“上山”了。(《春蚕》) 这儿的“上山”用引号,表明它是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特指蚕爬上稻草杆子上,准备吐丝结茧。 三、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如: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革命烈士诗二首》) 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6.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联系生活 实际写一写。 我们应该抓紧在校学习的这一段黄金时光,强健我们的身体,锻炼我们的意志,丰富 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技能,从而大大增强我 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相信今后我们无 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有办法、有能力解决,靠我 们坚韧不拔的毅力,靠我们学到的科学文化知 识。 预防余震,学习知识: 地震来,忌外跑,三角地,就近找;家首先,卫生间,次安全,厨房间,第三名,承重墙,第四名,实木(铁制)床。办公室,君莫忘,最安全,电梯旁,混凝土,有保障;

linux中的单引号、双引号、反引号

linux单引号、双引号、反引号 1.反单引号(上分隔符,位于tab键上方): 在linux命令行中,若命令行中以反单引号(也被称为上分割符,位于tab键上方)包含`...`字符串时,会首先执行``(上分割符)中包含的命令,然后将其输出插入到上分割符所在位置。这就是linux中的命令替换。1对``被称为上分割符。 命令替换类似于linux中的管道,区别在于命令替换是将`...`上分割符中命令的输出插入到上分割符所在位置,而管道是将前一命令的输出作为后一命令的输入。 示例: # echo `help` 首先执行help命令,然后将help命令的输出插入到上分割符所在位置。该命令也等效于: # echo $(help) 2.单引号: 单引号‘’用来保护指定文字不被转换格式——单引号会忽略所包含的所有特殊字符。 通常使用单引号来保证指定字符串按原样输出。 示例:

# echo '$*>

三年级标点符号练习卷冒号引号专项

小学三年级语文标点符号使用 专项练习卷--冒号引号2018学年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颜色很淡,请你照样子把这些正确的标点符号描清 楚,描的同时用心体会这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写法(本题共2分) 1、一天晚饭后,爸爸问小明:“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2、小明说:“我在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3、爸爸又问:“你是怎样读的?” 4、小明说:“我一边读一边摘录一些优美的语句。” 5、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6、妈妈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7、“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 8、“我要先把作业写完。”我对爸爸说。 9、“你先把作业写完,我再带你去奶奶家。”哥哥大声说。 10、“你先别着急,我帮你找找。”小东说。 11、“我要去奶奶家。”妈妈对我说,“奶奶今天生日。” 12、“你不能出去玩。”爸爸生气地说,“你的作业还没做完。” 13、“明天是国庆节。”老师看着我们说,“放假期间要注意安全。” 14、“真的吗?”妈妈惊奇地问,“那你真的是太幸运了!” 15、“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妈妈捶着背说,“我太累了!” 二、在下列语句中的空白处添加合适的标点符号(每题1分,共34分) 1、爸爸走过来把我扶起来说这样是不行的你必须要先把车头扶正 身子坐直眼睛平视前方脚用力蹬这样自行车就不会重心不稳了 2、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一条道挑山工问 3、爸爸说我真要放手了你马上就会摔倒的 4、我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肯定不会的 5、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失败是成功 之母如果轻言放弃是不可能成功的 6、泡泡爆炸开来了好像故意在逗我说我是隐形的哦你看不见我

引号主要用法有四种-引号的四种用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 引号主要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从以上四种用法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第四种用法实际上是形式上(格式上)的差别,而不是意义上的差别。 这样引号的用法主要只有三种: 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

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这是引号最基本的用法,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等。 例如: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这句话中引号的用法就是引用他人说的话。但引号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 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卢沟桥烽火》) 2.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天游峰的扫路人》) 3.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克隆之谜》)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学会合作》) 2.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海洋——21世纪的希望》)在这些句子中,“合作”、“能源危机”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卢沟桥烽火》)2.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夜晚的实验》) 3. 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明天,我们毕业》)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引号的作用,并举例

引号的作用,并举例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例如: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④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⑤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例如:“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使用引号应注意 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双引号的用法练习题

双引号的用法练习题 双引号有以下五种作用: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D.表示特定称谓。 E.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 请分别指出下面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 3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 4鬼子来“扫荡”了。() 5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6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 7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8大家采集“茅茅针”。() 9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10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1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13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14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15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16那“鸟有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17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18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19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20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21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22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23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24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25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26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标点的使用(引号)

引号(“”) 引号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它标志文中引用部分。例如: 1.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小学《语文》第十册《田忌赛马》) 2.作者写道:“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就是对鸟动态的描写。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3.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场雪》) 例1引号中引括的是田忌的话;例2引号引括了《鸟的天堂》的原文;例3中,第一和第二组引号引的是喻指雪的词语,第三组引号引的是一句谚语。 引号有以下几种具体用法。 一、标明人物的话或引用别的文章的语句。像例1例2就是这种用法。 二、标明特殊的词语,像讽刺语、反语、双关语、成语、谚语、俗语、象声词、音译词、专有名词等等。 例3的第三组引号引括的就是谚语。再如: 4.把我们看过的有意义的图书捐出来,寄给在“希望小学”读书的伙伴们。(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1》) 5.“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毛泽东:《组织起来》) 6.人,岂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小学《语文》第十册《革命烈士诗两首》) 7.“咚咚”的驼铃声伴来了拉水的勒勒车,赶车的是一个小姑娘。 (小学《语文》第八册《中国石》)

例4的引号引括的是专有名词;例5的引号引括的是一句俗语;例6的引号引括的是反语;例7的引号引括的是象声词。 三、标明节日、纪念日、简称等。例如: 8.“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怎样才能过得更有意义呢?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基础训练5》) 9.蒋介石来到上海,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支持下,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小学《社会》第四册) 10.东北林区还有著名的“三宝”,它们是人参、鹿茸和貂皮。 (小学《社会》第五册) 例8的引号引括的是儿童节;例9引号引括的是一个纪念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大屠杀,历史上称它为反革命政变;例10引号引括的是人参、鹿茸和貂皮的简称。 四、标明需要特别论述的对象。例如: 11.……学会“速读”,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12.“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不仅是志愿军的肺腑之言,也是朝鲜人民的心声。 (小学《语文》第九册《写文章要有中心》) 这两例中引号引括的就是重点论述的对象,例11是一种读书方法,例12是一句感情强烈的话。 五、用来标明绰号(外号)、特殊事物名等。例如: 13.不好!“小芦花”和“猫头鹰”卡在门口了。 (小学《语文》第六册《今天我喂鸡》) 14.“电脑”对我来说,是那么新奇,又是那么陌生。 (小学《语文》第十册《我的新朋友──电脑》) 15.我们还观看了“军舰发射鱼雷”“飞机打气球”等好多项精彩表演,都有趣极了。 (小学《语文》第七册《一次科技活动》)

jsp中双引号、单引号和转义字符的使用

JSP中双引号、单引号和转义字符的使用 js中 C.innerHTML = "" body中 OnKeyPress="if(((event.keyCode>=48)&&(event.keyCode<=57))||(event.keyCode==46)) {event.returnValue=true;} else{event.returnValue=false;}" onkeyup="value=value.replace(/[^\d\.]/g,'')"onkeydown="fncKeyStop(event)"onpaste="return false"oncontextmenu="return false"/> 以上两个一个是在js中,一个是在body中,其中,二者要实现同样的效果,需要进行如下变化。 一、当双引号出现在js的< >符号内时遵循如下规则: 1、双引号””要变为单引号’’ 2、单引号中的单引号’’用实体符号"代替 3、单引号中的转义字符 \ 用 \\ 代替 自己比较以上两个字符串中代码的不同。 额外的 单引号双引号小于号大于号&符号 ' " &It; > & JSP里面最好用单引号,若单引号里面有双引号,就要转义?? 搞懂:转义!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innerHTML=''; 1: 请您留言 不存在单引号与双引号匹配的问题 2:"> 请您留言

小学语文五年级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用途专项练习完整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用途专项练 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标点符号练习:引号的用法练习学习运用引号的练习(一) 1“说”字在前面,“说”字后面用冒号,所说的话用引号,引号里的话,一句话意思没有说完时,就用逗号,意思说完了,就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例:大树说:“来吧,孩子……你会很快活的!” 练习: 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肢体,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 2“说”字在中间时,前面的话用引号,“说”字后面用逗号,后面的话还用引号,引号里的话中标点用法同第一种情况。 例:“我已经大了,不爱爬树玩了,”孩子说,“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 我需要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 练习: 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它们拿去吧,孩子3“说”字在句尾时,“说”后用句号。前面的话用引号引起来,引号里的话中标点用法同第一种情况。 例:“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 练习: 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

综合练习题: 1.[“]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2.[“]我没有苹果了[!][”] [“]我的牙齿已经老化,吃不动苹果了[。][”]孩子说[。] 3.[“]我没有枝条了[,][”]大树说[,][“]你没法儿在上面荡秋千了[!][”] [“]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 4.[“]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那好吧[,][”]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学习运用引号的练习(二) 引号的作用有: 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或者讽刺:④表示特定称谓: 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小学语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大全及专项练习(有答案)

小学语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大全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类。点号主要表示语句中的各种停顿,有的兼表语气;标号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1、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或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春天的百花送来了浓香。②请你再说一遍。③谁不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呢。) 2、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你是从哪儿来的?②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3、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及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这是多么平静的一片原野!②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③起立!) 4、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例:丰子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 5、顿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牛身上到处都是宝,肉可吃,奶可喝,肝、脾、骨、鼻可做药。) 6、分号;:表示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分清分句层次的作用。凡是复句中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示层次的地方就用分号。 (例: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夹些伤痕;下巴上有一把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或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也常用在书信、发言稿的称呼语后面。 (例:菜场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韭菜、黄瓜等,品种可真多啊!) 8、破折号——: (1)表示解释说明。 (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2)文中插说的话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 (例: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3)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例:“嘟——”火车进了站。) (4)用在文章的副标题前。 (5)表示意思的转换及转折。 (例:“今天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回北京?”芳芳对刚进门的泰磊说。) (6)表示语意的递进。 (例: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7)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9、括号:表示文中注释性的话,还可用在次序语的外面。 10、省略号…: (1)表示文中省略了的话。 (例: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表示沉默,话语中断,欲言又止等。 (例:她犹犹豫豫地说:“只是,我怕同学们会……”) (3)列举或序数的省略。 (例:森林里的动物,野猪啦、小鹿啦、斑马啦……看到老虎,都跑了。) (4)说话断断续续。 (例: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11、书名号:用来标明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12、引号:引号分双引号和单引号,引号内的引号用单引号。

sql语句插入的数据中含有单引号怎么办

sql 语句插入的数据中含有单引号怎么办?收藏 语句插入的数据中含有单引号怎么办
新一篇: 子类父类方法与属性的调用(1) | 旧一篇 java 中判断 socket 网络远端是否断开连接 旧一篇: 新一篇 子类父类方法与属性的调用
sql 语句插入的数据中含有单引号怎么办? 2001:8:17
sql 语句插入的数据中含有单引号怎么办?
sql 中,insert into yourTable(f1,f2) values(100,'abc')
字符串数据是用单引号包在外面的,如果插入的数据中包含单引号,就需要处理,你可以将单引号替换成 两个单引号,在 sql 中连续两个单引号就表示一个单引号字符,例如
insert into yourTable(f1,f2) values(100,'ab''c')表示插入
新记录 f2 字段为 ab'c
使用函数 replace 可以实现这个功能: replace(yourStr,"'","''")
子类父类方法与属性的调用(1)收藏 子类父类方法与属性的调用
新一篇: 子类父类方法与属性的调用(2).txt | 旧一篇 sql 语句插入的数据中含有单引号怎么办 旧一篇: 语句插入的数据中含有单引号怎么办? 新一篇 子类父类方法与属性的调用
package com.me; public class Book extends Books{ String name="subname"; String author;

//show 方法的重载 public void show(String s){ System.out.println("sub show"); } //show1 方法的重写,不是重载 public void show1(){ System.out.println("sub show1"); } public void show3(){ System.out.println("sub show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ooks bs=new Book(); //属性调用父类,方法调用子类(虚方法调用) {System.out.println(https://www.360docs.net/doc/942633190.html,); bs.show1(); } //执行时父类 show 方法中的 this.show1()指代子类中的 show1 方法 System.out.println("***********"); {bs.show(); } //bs 能访问 super 中的所有方法 System.out.println("***********"); { bs.show2(); } System.out.println("***********"); //bs 无法访问 Book 类中的 show3 方法, 若父类中有相同 show3 方法(有相同的方法名 和参数)则 //会访问子类中的方法,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方法调用子类子类 { //bs.show3(); 出错 } //查看 bs 是否是 Book 类的实例,若是则强制类型转化后就可以访问子类中的所有方法 if(bs instanceof Book){ Book book=(Book)bs; book.show3(); } } } 扩展:Books 为一接口而 Book 为实现这一接口的类,访问 name 时 访问的还是接口中的值(super name)

专项训练-引号的用法(教师版)

专项训练引号的用法 引号的作用:1、直接引用。2、表示强调。3、表示特殊含义。 4、表示特定称谓。 5、表示讽刺或否定。 一、将下列引号的作用写在括号 1、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特殊含义)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强调) 3、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 (特定称谓)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引用诗文) 5、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直接引用) 6、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直接引用) 7、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直接引用) 8、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特定称谓) 9、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特定称谓) 10、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特定称谓) 11、“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对他说。(直接引用) 12、几位“红领巾”热心地给大家做讲解。(特殊含义) 13、那只刚出来的小龟原来是龟群里的“侦察兵”。(特殊含义) 14、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特殊含义) 15、“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特定称谓) 16、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讽刺否定) 17、这种投机取巧的“聪明”万万要不得。(讽刺否定) 18、你们互相替对方撒谎,真是一对“好朋友”。(讽刺否定) 19、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引用) 20、雷锋的“钉子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特定称谓) 21、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特殊含义) 22、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牌子在花园的门口。(突出强调) 23、周恩来这时才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突出强调) 24、“鸟的天堂”里竟然没有一只鸟,这真叫人奇怪。(特定称谓) 25、桂花落的时候,应当“摇”,摇落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突出强调) 26、老师反复讲“孝”,讲得小明都听得不耐烦了,他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突出强调) 27、你知道这句话里面的“闲”怎么解释吗?(突出强调) 28、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特定称谓) 29、我把那个女孩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直接引用) 30、我的家乡有“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直接引用) 31、陆羽是唐朝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被誉为“茶仙”。(特定称谓) 32、“柳”与“留”同音,所以柳在古代经常被当做送别时留恋和挽留的象征物。 (特定称谓)33、俗话说“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人们往往在梧叶飘落间感受着秋天的

引号作用及练习(附答案)

引号作用: A 表示直接引用 B 表示着重论述 C 表示特定称谓 D 表示具有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E 表示讽刺或否定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6、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7、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8、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9、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10、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11、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12、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1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 14、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15、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16、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17、人们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18、你可真是我的“祖宗”阿!() 19、“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0、拐弯的地方挖了一些岔道,叫“迷惑洞”。() 21、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2、像你这样的“干净人”可真少见!() 23、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24、荷兰获得了“欧洲花园”的美誉。()

2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 26、鬼子来“扫荡”了。 ( ) 27、我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 ( ) 28、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 29、巨兽和小鸟从表面看来,它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 ) 30、百舌鸟和金黄鼠是一对“好朋友”。( ) 31、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 ) 3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 33、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 34、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 35、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 ( ) 36、让我们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 37、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 ) 38、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 ) 39、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答案 1、特定称谓; 2、表示强调; 3、特殊含义; 4、特殊含义; 5、直接引用; 6、特定称谓; 7、

小升初语文标点符号专项练习:引号

小升初语文标点符号专项练习:引号导读:小升初语文标点符号专项引号 引号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它标志文中引用部分。例如: 1.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小学《语文》第十册《田忌赛马》) 2.作者写道:“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就是对鸟动态的描写。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3.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场雪》) 例1引号中引括的是田忌的话;例2引号引括了《鸟的天堂》的原文;例3中,第一和第二组引号引的是喻指雪的词语,第三组引号引的是一句谚语。 引号有以下几种具体用法。 一、标明人物的话或引用别的文章的语句。像例1例2就是这种用法。 二、标明特殊的词语,像讽刺语、反语、双关语、成语、谚语、俗语、象声词、音译词、专有名词等等。 例3的第三组引号引括的就是谚语。再如:

4.把我们看过的有意义的图书捐出来,寄给在“希望小学”读书的伙伴们。(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1》) 5.“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毛泽东:《组织起来》) 6.人,岂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小学《语文》第十册《革命烈士诗两首》) 7.“咚咚”的驼铃声伴来了拉水的勒勒车,赶车的是一个小姑娘。 (小学《语文》第八册《中国石》) 例4的引号引括的是专有名词;例5的引号引括的是一句俗语;例6的引号引括的是反语;例7的引号引括的是象声词。 三、标明节日、纪念日、简称等。例如: 8.“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怎样才能过得更有意义呢?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基础训练5》) 9.蒋介石来到上海,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支持下,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小学《社会》第四册) 10.东北林区还有著名的“三宝”,它们是人参、鹿茸和貂皮。 (小学《社会》第五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