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改革各国立场
联合国改革问题(仅供参考)

国际热点之联合国改革问题(仅供参考)主要讲四大问题一、正确认识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联合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的主张。
四、联合国改革的前景2005年国际热点问题很多,如以巴以冲突为核心的中东问题,伊拉克局势问题,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国际恐怖主义,禽流感等流行性和传染性疾病的蔓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日关系、台海局势、联合国改革等一系列热点问题。
本次讲座仅谈谈联合国改革问题。
一、正确认识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一)联合国的成立、宗旨和组织机构。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
作为当今世界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代表性最广泛、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最具普遍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6月26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
当天来自50国(波兰因故未参加)的282名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际组织会议,签暑了《联合国宪章》,并于同年10月24日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0月24日被定为“联合国日”。
按照《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协调各国行动。
《宪章》还规定了联合国组织及其会员国必须遵守的7项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各会员国主权平等;真诚履行宪章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集体协助;和睦相处;不干涉内政等原则。
联合国下设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主要机构和其它一些专门机构、辅助机构及临时机构。
(二)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经过60年的曲折历程,联合国从原来的51个创始国扩大到现在的191个会员国,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活动领域日益扩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并加入联合国,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席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1、为消除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作出了重大贡献。
联合国积极推动非殖民化运动,1960年联大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使绝大多数殖民地实现了独立。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单元国际组织 第8课第2框联合国

目前已完成使命,停 止运作
在经济及社会方面 开展广泛活动,发挥 重要作用
三、联合国的作用 1.从总体看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2.从具体看 (1)在安全方面: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 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发展与和平、人权并列为联合国三大支柱。联合 国构成了庞大、复杂的联合国发展系统,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及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在实践多边主义方面: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 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 先驱。
探究一
探究二
我的收获
[归纳提升]
1.正确把握联合国大会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区别 (1)性质职权的不同:联合国大会是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的审议机构, 拥有广泛的职权;安理会是由15个理事国组成的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 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2)议事程序不同:联合国大会是每个会员国均有一个投票权,重要问题的 决定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其他问题则以简单多数通过决定;安理会是 15个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程序性问题的决定以至少9个理事国的同意 票通过,实质性问题投票表决时也需9票通过,并坚持“大国一致”原则,只要 有一个常任理事国对某一决定投反对票,决议就不能通过。
探究一
探究二
我的收获
2.安理会的主要职权 (1)有权调查可能引起国际摩擦的任何争端或局势,提出调解争端的方法。 (2)制定计划,以处理对和平的威胁或侵略行为,建议应采取的行动。 (3)促请各会员国实施经济制裁和除使用武力以外的其他措施,以防止或 制止侵略。 (4)对侵略者采取军事行动。
模联WHO约旦立场文件

模联WHO约旦立场文件学校:国家代表:国家:约旦哈姆希王国委员会:安理会议题:中东北非局势数年来,中东北非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及各种反政府叛乱层出不穷,各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均遭受了沉重打击,国家发展停滞不前,各国人民饱受战乱之痛,生活动荡不安。
不仅如此,近年来冲突的升级与加剧使得问题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尖锐。
当前,稳定局势,平息叛乱,和平发展已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联合国及各国都致力于推动该地区和平化进程,但是多项决议因各方不配合宣告失败,不断发生的新冲突和冲突的升级也让人痛心不已。
在国际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迅速发展的大潮流下,各国政府及人民对于解决该地区问题、要求获得发展空间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诉求日益高涨。
解决国内矛盾,缓解国际纷争刻不容缓。
作为地处中东腹地的约旦业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并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在处理中东北非问题上发挥自己独到的作用。
目前,约旦正在进行国内的政治改革,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国际社会和周边邻国的政治局势,约虽未直接参与纷争,但是也不容许任何的侵犯。
多年来,约旦一直奉行中立、不结盟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参与国际纠纷,但长久以来不稳定的周边政治环境带来了深远影响。
现在,日益增多的在约的叙难民已超过60万,严重阻碍了约的经济建设的步伐,由于缺乏及时的国际援助,约对境内难民的安置感到困难,对难民儿童的教育感到担忧。
约方非常希望国际社会能妥善解决。
约旦非常感谢联合国及各国政府对于建设和平委员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关注和努力,感谢各方对于中东北非地区的支持和援助。
约方也认识到在中东地区建设和平委员会的必要性和实效性,约愿意执行联合国各项决议,并希望在和平委员会的框架下能维护地区形势稳定和推动和平发展。
约旦深切意识到,作为中东国家。
本国与其他各方发展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约旦致力于为地区事务做出积极贡献。
高中政治选修一第8章第2节 联合国(练习)

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二框联合国练习题一、选择题1.近期土耳其外长斥责联合国安理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反应迟钝”,应该早日对其进行重大改革,以应对未来还有可能发生的全球性重大灾难。
尽管向联合国发难有着自己的目的,但土耳其的表态也点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联合国需要进行重大改革。
下列对联合国改革认识正确的是()①联合国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②联合国改革就是推进安理会改革③联合国安全机制已经与时代发展完全脱节④联合国改革的目的是维护成员国的共同利益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71届联合国大会时表示,中国将更加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
下列对中国和联合国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②中国支持联合国开展的各项工作③中国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④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3.“世界需要联合国,联合国需要改革”,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主张()①要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③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④其职能应从根本上加以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9年6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时说:“要共同维护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公理和公平正义。
”这一主张是基于()①联合国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府间国际组织②联合国安理会坚持“大国一致”的规则③联合国为解决国际紧张局势做出了独特贡献④联合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平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论联合国改革与联合国的未来

安理会是 联合国 六个主 要机 构之 一, ∋ 规 模最 小, 但权力最大。按照!宪章∀第 24 条规定, 全体会员 国具有强制性, 联合国全体会员 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 其他五个机构的决议均是建 议性的, 无约束力。在安理会内占有常任理事国席位, 表明这个国家有能力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担负主要 责任, 发挥重大作用, 对国际事务较之其他会员国具有 更大的发言权。因此, 安理会的改革, 特别是增加常任 理事国, 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 而是权力结构的变化。 实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 整个改革的过程是一场 争夺大国地位的斗争。安南秘书长清楚地知道这是联 合国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 他在 1997 年的一揽 子改革方案中干脆避而不提安理会改革问题。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立场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立场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上升,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经济体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商机和机遇。
2. 联合国成员国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对联合国事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参与并支持了许多国际合作和发展项目。
3. 大国外交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之一,我国的外交政策和行动对国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秉持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边化,倡导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模式。
二、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有着独特的立场和观点,这些立场和观点反映了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1. 和平发展我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坚持通力合作、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国际关系方针。
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使用武力解决国际问题。
2. 共同发展我国主张共同发展,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支持发展我国家的发展和改善民生。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化进程,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多边主义我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认为国际事务应当依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处理;国际关系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解决争端和冲突。
结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立场对世界和平、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我国的发展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332941_女代表撑起安理会半边天

八卦19WORLD VISION 2015.NO.01当地时间2014年10月16日,美国纽约,联合国大会投票选举5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由于有众多女性代表的存在,安理会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对妇女事务的关注,使安理会的讨论增添了“女性色彩”。
女代表撑起安理会半边天文 | 蒋思聪行走在世界舞台的女性联合国安理会被不少人称为是国际社会“权力最大的部门”。
历史上,安理会的会议室一直由清一色身着黑色西服的男性主宰,出现在会场里的女性往往是凤毛麟角,或者被视为点缀。
但这种局面最近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安理会15个成员中,第一次出现了女性常驻联合国代表(俗称“大使”)的数量达到6个、几乎撑起了安理会“半边天”的局面。
这些女性代表来自阿根廷、约旦、立陶宛、卢森堡、尼日利亚和美国。
美国女代表是个“实权”人物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名叫萨曼莎·鲍尔,现年43岁,2013年8月到任,至今工作已有一年多时间。
在从政之前,鲍尔首先是一名记者,在波黑、科索沃、东帝汶、卢旺达、苏丹和津巴布韦等地有过广泛的采访报道经验,其作品曾获得过著名的普利策奖。
结束记者生涯后,鲍尔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担任公共政策与全球领导力实践教授,后来出任美国总统特别事务助理、兼白宫国家安全人员多边事务和人权问题高级主任。
Hot Spot 热点·天下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热点20WORLD VISION 2015.NO.01Hot Spot 热点 ·天下现在,她还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内阁成员,如她的名字POWER(英文意为“权力”)一样,是个名副其实的“实权”人物。
需要指出的是,鲍尔并不是美国向联合国派驻的第一个女性代表。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向联合国派出了第一个女代表珍妮·柯克帕特里克。
90年代,马德琳·奥尔布赖特也担任过常驻代表,后来升任美国国务卿。
你如何看待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

你如何看待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
我认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投票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员国的利益和政治影响力,并旨在促进决策的民主性和合理性。
以下是我对这一投票程序的看法:
1.平等代表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投票程序确保了大国和
小国在决策中享有平等的代表性。
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拥有否决权,这体现了它们
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非常任理事国也有参与
投票和表达意见的权利,以确保各个地区和利益方的声音
被充分考虑。
2.封闭的表决程序:安理会的投票程序是一种封闭的表决机
制,意味着投票结果由成员国之间的谈判和协商决定。
这
种程序可以促进有效的讨论和合作,以达成共识或制定决
议。
3.一国一票原则:所有安理会成员国都享有一国一票的投票
权利,这确保了每个成员国的观点和意见都被平等对待。
这个原则反映了联合国的民主和平等价值观,并且有助于
确保较小国家有平等参与决策的机会。
4.否决权的局限性:五个常任理事国所拥有的否决权也存在
一些争议。
有时常任理事国以维护自身利益或政治立场的
目的使用否决权,可能阻碍决策的达成和执行。
这也引发
了关于安理会改革和平等代表性的讨论。
综上所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投票程序体现了成员国之间的平等和代表性,并通过封闭表决机制和平等投票权的原则来促进决策的合理性和民主性。
然而,同时也需要对否决权的滥用进行反思,以寻求更加广泛的共识和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 Hoc Committee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form联合国有三项任务,除维护和平与安全外,还有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其基本自由之尊重”的任务。
改革包括①增加理事国(add members)②改革表决方式(Reform the voting method(③改革制裁手段(Reform sanctions)各国立场一.关于增加理事国1.五大国:五大国对安理会扩大问题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保持自己在安理会的地位不变并主张新增常任理事国不一定享有否决权。
(To maintain their position on the security counciland advocate new permanent not necessarily enjoy veto)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次大战结束后建立的由以美、中、苏(俄)、英、法5 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核心的联合国主导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的国际格局和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现在实际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新秩序观,①一种是以美国为主导的或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新秩序观,在这种所谓的新秩序下强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行西方价值观,使之一统天下。
②另一种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公正、合理(equality, fair and reasonable)的新秩序观。
Ⅰ。
发达国家:(目前安理会内席位分配对欧洲、西方国家有利,它们占有4 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和至少3 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发达国家强调能否对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以作贡献,地理分配(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并非是要考虑的惟一标准.美国:⑴西方发达国家多年来一直反对这两项原则。
直到1997 年夏天,美国才突然一反常态,改变了以往只同意吸收德、日两国担任新常任理事国的立场,宣布它还将同意支持三个发展中国家占有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亚非拉三个地区各占一席),至于哪些发展中国家可作为候选国,美国说让它们自己去争。
观察家们对美国这一转变有多种不同的解释:①一种解释是美国为了换取发展中国家对美国削减会费要求的支持;②另一种解释是美国明知要从发展中家国家中产生三个常任理事国的候选国决非易事,但这一态度既可赢得发展中国家的好感,又可以使安理会扩大问题继续拖延下去,因为它内心深处也并不真正愿意德、日两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⑵美国一方面希望德国和日本尽早成为常任理事国,原因:①既可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在安理会内的实力,②又可减轻它在联合国的财政负担;但另一方面,①又担心发展中国家增加在安理会中的影响力,②也担心德、日将来利用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不买它的账。
这就是美国方案中提出新增常任理事国“不一定享有否决权”的根本原因。
⑶美国策动的联合国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遭到失败后,美国就开始改变对联合国的态度。
(它不仅不再积极策动或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而且从1 995 年起在未经联合国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将美国应承担的联合国维和费用份额从31 . 7 %削减到25 % ,还要求把它承担的联合国经常费用份额减到20 %以下,并且故意扣缴会费,致使联合国连年处于极端困难状况,维和行动和促进发展的项目不得不一减再减。
)自1998 年初美国企图再次利用联合国对伊拉克动武遭到失败后,美国对联合国的态度更加消极。
美国《基督教科学篇言报》1998 年7 月间的一篇文章明确说:“美国的基本观点是联合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它现在宁可把资源用于北约和世界贸易组织上。
”果然,1998 年10 月间,美国利用北约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擅自作出对南斯拉夫进行空中打击的决定,并于1 999 年3 月24 日开始将这一决定付诸实施,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狂轰滥炸。
美国还提出了21 世纪北约使命“全球化”的战略新概念,将该地区组织的战略从“集体自卫”转变成“保卫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其军事行动可超出北约成员国的防区,对付来自任何地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活动、民族和地区冲突等一切被认为可能危及北约安全的威胁,而且北约的军事行动无须取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
科索沃是被当做这个新战略的试验场。
毫无疑问,美国策划的北约“全球化”新战略和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狂轰滥炸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和作用。
今天美国对联合国的政策是实用主义的,能利用时还是要尽量利用,因为那样可为它的霸权行径披上合法的外衣⑷美不支持印度“入常”,美国只会支持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⑴强调“担任常任理事国应首先考虑该国在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是否具有全球性的分量(Global component)”,一再声称它“不能只是给联合国支付大笔会费,而在安理会内没有发言权。
”近年来,日本还威胁说,如果再不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它将削减所缴的会费。
⑵迄今依然拒绝承认侵略罪行(Still refused to admit aggression),而且近年来民族主义和右翼势力不断上升,并大肆扩张军事实力,不能不使东亚国家特别是那些饱受日本侵略的国家深为担忧,因而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持反对或保留态度是理所当然的。
德国:虽然对二战认罪较彻底,但它毕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动者,特别是这次施罗德领导的德国又积极参与北约对南斯拉夫的侵略性轰炸(NATO bombing Yugoslavia),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第一次出兵到国外参战,已引起西欧其他一些国家的担忧,连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对德国参与北约空袭南斯拉夫也提出了批评英国:虽然公开支持德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内心也并不很愿意,原因:因为德国一旦成为常任理事国,必然削弱它们两国在安理会和整个联合国内的影响力。
俄罗斯:尽管口头分别答应支持德、日成为常任理事国,但是它的总理、外长和驻联合国大使在联合国内却多次表示俄罗斯原则上反对扩大安理会。
意大利:带头反对和设法阻止德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它先是提出反对增加常任理事国,接着又提出以欧盟名义担任常任理事国,(1998 年联大期间它又策动28 个中小国家提出了一个共同提案,规定任何有关安理会扩大的措施必须获得联合国2 / 3 会员国的通过方可实施,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该提案已于1999 年1 月23 日在第53 届联大获得通过,成为一项正式决议。
迄今还没有一种方案能被2 / 3 的会员国所接受。
)法国:1.态度很矛盾。
因为安理会的改革最主要内容就是扩编,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数量,比较有力的争夺者是德国,巴西,印度,意大利,日本,巴基斯坦,埃及等。
法国一方面很想扩大欧洲在世界的影响力,自然要支持意大利与德国,但是尤其是德国加入常任队伍,法国的经济劣势便非常明显,德国政治经济都成为大国强国以后,就完全把法国压在下面了,但是法德又是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所以德国这里,法国很棘手。
法国对于非洲,亚洲南美的扩充要求则要暧昧得多,除了明确支持印度外(有大额军火贸易),基本是谁都不支持,谁都不反对。
其主要的关注点或者说矛盾点就是德国是否加入。
虽然公开支持德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但内心也并不很愿意,原因;因为德国一旦成为常任理事国,必然削弱它们两国在安理会和整个联合国内的影响力。
2.法愿意成为四国安理会扩大决议案的共同提案国,而英国虽表示支持,加拿大:反对增安理会常任理事,加拿大拒绝支持日本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立场。
新加坡:重申支持日本入常,但反对给予否决权.Ⅱ。
发展中国家①则认为不应过分强调经济和军事实力。
②发展中国家主张安理会的扩大必须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反对只接纳一、二个经济发达的大国作为常任理事国,而把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指出决不能把安理会变成“富国俱乐部(Rich-country club) ,'二是接纳新成员要按地域均衡分配。
中国:认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联合国本身的发展,支持联合国改革和安理会扩大,但强调必须在充分协商和得到广泛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并应遵循地域均衡分配原则,反对仓促行事。
非洲:(希望增加6(5)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其中非洲国家拥有两(一)个拥有否决权的非洲常任理事国席位,非常任理事国也应在原有的3个非洲席位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
)非洲联盟国家提出这个安理会改革方案体现了非洲的独立性。
要求非洲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拥有否决权,是非洲国家是长期的、一贯的立场。
他们感觉到非盟有53个成员国,非洲是一个很大的洲,但在联合国没有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国当中,非洲没有发言权,这对非洲国家是不公平的。
他们认为这种状况应当随着形势的发展应该加以改变。
另外非盟国家的安改方案也体现了非洲国家希望在整个的联合国事务当中起更重大的作用。
相当一个时期来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非洲在联合国作用不明显、不突出,影响了非洲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非洲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
非洲国家决心改善这种情况,希望非洲国家在国际社会能够起更多的作用,使非洲的声音能够被全世界都能听到。
印度:则强调人口资源和未来经济潜力的重要性。
沙特阿拉伯:作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群体,伊斯兰世界国家(Islamic countries)有权获得联合国安理会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
朝鲜:强烈反对给予日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巴基斯坦:支持日本成常任理事国,反对印度类似努力。
二.联合国扩大的规模和时间关于安理会扩大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24 国方案”。
这个方案是由前任联合国大会主席、马来西亚资深外交官拉扎利提出的,故称“拉扎利方案”。
其主要内容是:将安理会成员国由目前的15 个增加到24 个,其中常任理事国增加5 个,非常任理事国增加4 个。
新常任理事国从经济发达国家挑选2 个,即德国和日本,其余3 个分别由亚非拉三个地区推选产生,但三个由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新常任理事国不一定享有否决权。
新增加的4 个非常任理事国由亚非拉和中东欧地区各推选一个。
许多国家认为这个方案不可行,特别是对新增加的常任理事国分等级的做法有不同意见。
2.一25 国方案”。
这一方案主要由中东欧国家提出,即将安理会成员国增加到25 个,其中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各增加5 个,在5 个新常任理事国中2 个由发达国家担任,另外3 个分别由亚非拉三大洲各出一个。
他们强调,在5 个非常任理事国中必须有一个席位给中东欧地区。
3.一26 国方案”。
这个方案是由埃及代表不结盟运动提出的,主张非洲至少要占有两个常任理事国席位,由非洲国家轮流担任,同时要求新增加的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必须与现有的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享有同等权利,即拥有否决权。
这一方案得到广大非洲国家以及非洲统一组织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的赞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