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

近年来,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指标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在未来的教学改革建设中,应该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专业特色;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打造教学团队;重视课题项目申报,提升科研水平;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能力;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实施专业奖励机制,促进教学改革;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控。

标签: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

1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现状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培养计划

学院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完成了2014级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使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和符合实际,课程教学大纲更加规范和具体,可执行性增强。

1.2以教学团队为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在旅游管理专业内根据需要划分出三个团队:管理学团队、旅游规划开发教学团队、应用实践性课程团队。打造年龄、知识、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同时,不断采取加强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全部参加各级各类、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积极联系旅游企业业界高层来校为师生开办讲座,增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3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塑造专业模式特色

突出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特色,将旅游休闲管理和会展旅游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外语能力和旅游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强化英语教学四年不间断,设置日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到国际集团化经营企业和境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塑造“厚基础重应用、多元化强外语、高素质富能力”的专业特色,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4以教学改革为载体,促进课程教材建设

制定课程发展规划,以省、市、校各级精品视频课建设为目标,形成学科基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为根本,将教案、科研、产业紧密联合,以教案为中心,以加强实践教案为宗旨进行专业办学。主要服务于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培养面向世纪,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具有高尚品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懂得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水平;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个性鲜明,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专业英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四、实践教案环节 集中实践:军事训练、导游业务实习、旅游资源开发实习、酒店服务实习、旅游专业英语实习、旅行社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分散实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旅游公共关系、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地形象设计等课程实践。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 学制:年 修业年限:~年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六、学期设置 实行三学期制,课程及实践环节进度按秋、春、夏三学期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反思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反思摘要:当今的时代发展迅速,经济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和良好的发展趋势,而如今的旅游市场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也更加重视。本文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中心,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相应分析,也提出了有关实践和创新的模式与思路。 关键词:职业能力;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高等旅游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初步发展并且一直发展到现在,而在如今社会当中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和趋势,进而形成了各个教育层次和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共存和长足发展的格局与现象。旅游管理是高等旅游教育的重要和基础组成的部分与环节,其在教学和教育的发展时间中,不仅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办学规模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扩大。但是,其还存在着矛盾和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探讨。 一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和实践能力需求的分析 在我国,新建的旅游管理专业院校有很多,对于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的变得越来越多。伴随着教学改革深化以及研究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对于旅游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随着加强。下面我们对此专业的特点及需求进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另外,它还讲究经验性以及人才的适应性。旅游管理是目前新发展起来的具有应用性的一种专业,而高等旅游教育要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

展和社会发展相符合,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更加关注。教师要增强传授给学生的具体理论知识,并通过其他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1]。对旅游型企业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里我们把这些要求和标准概括为三个层次的内容,如下。其一,主要包括专门知识、技能以及专项能力。专业能力与职业有直接的关系和关联,是实现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前提;其二,可以概括为思考、判断、决策、获取信息以及学习新技术方面的能力;第三个层次的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如组织协调、交往合作、适应与转换以及自我方面的批评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等。 二探索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现实状况 (一)存在于实践环节建设中的滞后问题 当下社会,很多的高等院校中的旅游管理教育是把学历教育当作第一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是把完整的学科体系当作基础,以此对课程进行一定开发,对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更加关注和注重。不过,如今现有的传统学科体系自身存在理论知识多、实践知识少、基础知识多和相应的应用性知识少的问题和状况。 (二)关于实践教学体系本身欠缺科学性的分析 旅游业自身要求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校方需要对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类型进行相应的划分和区别,大体分为四个方面:公共基础课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业实战综合训练。按照层次可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动手能力和操作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二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心智技能的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15 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专业代码:640101 。 (二)招生对象: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熟悉旅游市场,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讲解、接待服务、线路策划等职业技能,能够从事导游、计调、外联、旅行社管理、景区讲解、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 .基本素质 (1 )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2)人文素质 对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心理素质

能正确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和健康平和的心态。(4 )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2.职业素质 (1)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2)掌握旅游管理、导游服务、景区讲解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能胜任导游、旅游社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工作,取得导游员资格证书。 (二)知识结构 1 .基础知识 (1 )掌握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人文、道德和法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专业知识 (1)掌握计算机操作、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 (2)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旅游法规方面的知识; (4)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知识; (5)掌握导游接待和服务的知识。 3.专业拓展知识 1)掌握酒店前台、客房、餐饮相关的基础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代码:64010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负责人:李华奇 执笔人:李桦 审核人:张海波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仪表仪态、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素质,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现代酒店、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务和导游工作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根据调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很不相称,现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也进行过一些探索,并为旅游行业输送了一批批质量较高的毕业生,但这离用人单位所提出的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湖南女子大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一、改革的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转变。但根据调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很不相称。根据湖南女子大学近几年来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希望我们的毕业生必须达到以下要求:(1)要爱岗敬业,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强,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2)要求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3)熟悉导游服务和酒店服务的技能技巧,适岗应岗能力强;(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1按岗位群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安排,要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并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其中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导游服务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饭店服务和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旅游应用文写作能力、英语会话和翻译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课程的设置,应打破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设置的做法,以培养基本素质和上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考虑课程的设置问题。按照这一思路,我们通过删、组、增、选,对原设35门课程及其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首先,对培养基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 旅游管理专业640101 二、修业年限 基本年限3年,有效年限2—5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弹性学习,其中鼓励学生出国留学进行语言进修一年,同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三、招生对象与学历层次 (一)招生对象:参加普通高考招生考试和单独对口招生考试的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 (二)学历层次:普通专科。 四、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能较快适应现代旅游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和东南亚小语种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熟悉旅游管理的基本

技术,熟练掌握旅游管理的具体工作程序、技能和技巧,掌握旅游经营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技能,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外语沟通和交流能力。同时,加强培养学生毕业后具有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旅游相关行业从事综合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能担任涉外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市场开发工作、项目开发工作。 (二)基本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具备旅游、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以及旅游行业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和东南亚小语种的综合 运用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卫生与心理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习惯,掌握一定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 五、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序 号 知识结构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2016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专业代码:640101 执笔者:审核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好、社会责任感强、职业道德优良,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优良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酒店、饭店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服务技能,在现代外旅游企业(涉外饭店、国际旅行社)等领域从事旅行社管理和接待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 表1 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 类别 岗位 名称 主要工作任务描述 职业资格证 书 考证要 求 核心岗位 导游 (领 队) 导游员接到旅行社委托带团的带 团计划和行程后,认真阅读计划,提 前安排好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准时 接到旅游者或旅游团队,前往酒店或 旅游景区,负责讲解工作,维护旅游 者的人身财产安全,解决游客可能出 现的问题或者接纳游客提出的意见或 者建议,以后更出色的完成导游工作。 初级全国导 游资格证/初级 计调 选考计调 1、根据对方询价编排线路,以《报 价单》提供相应价格信息 2、编制接团、带团计划 3、编制预算单 初级全国导 游资格证/初级 计调证 选考

四、培养规格 (一)能力要求 1、导游能力 2、旅行社服务管理能力 3、客房服务能力 4、餐饮服务能力 5、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6、财会、计算机应用能力 7、服务礼仪 8、景区服务能力 (二)知识要求 1、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 3、较好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4、较好的自学能力; 5、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 (三)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讲诚信,遵守法律及道德规范;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有较强业务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景区管理理论、旅游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局、文化局、文物保护部门等)、旅游咨询、旅游地产、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商务、旅游广告与营销策划、度假区、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国家公园、主题公园等)、旅行社等企业及旅游国际组织机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的经济规律,初步具备酒店经营管理、旅游目的地

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和管理、会展经营管理基本能力;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熟练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技信息获取的方法。初步掌握第二外语。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约122学分,占78.8%;选修课33学分,占21.2%,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方向选修限选课程13学分,至少选修任选课程4学分;旅游电子商务方向选修限选课程11学分,至少选修任选课程6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98学分。四年课内总学时为2807学时。

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省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给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客源市场格局的改变、游客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以及贵州省文化旅游建设等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旅游企业人才培养再次成为热点问题。通过对已就业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和旅游企业员工发放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现实期望,并针对这些现实期待,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求能对贵州省高校培养旅游人才提供建议。 关键词: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实期待 目前贵州在推进旅游强省的伟大战略,全省旅游企业度对本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特别那些高素质、具备相当技能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有用武之地。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呢?高校又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呢? 一、贵州旅游企业岗位人才匹配现状 1.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结构。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往往要求年富力强的人员从业,年轻员工在其单位所占的比例最大,使得大部分人认为从事旅游就得有“青春”资本,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旅游饭店服务人员、导游;当然也有部分企业在招收行政管理人员时候比较看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如景区管理人员、旅行社高管等。此外,旅游企业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特别是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多,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还是初高中毕业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根据调研,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当中高中级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大致是10%-15%,基层服务人员所占的比例高达85%—90%。 2.旅游企业提供的岗位及薪酬。对旅游及相关企业提供的岗位进行透视,新进员工一般是餐厅服务员、客房部服务员、市场营销、大厅服务员、导游员等,部分旅行社导游员还兼接待、票务、文员等基层岗位。除导游工资月基本工资300-500元外,其他基层人员的月工资水平贵州全省平均在200元左右,地区不同工资略有不同。 3.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据调查,大多数旅游企业对新进员工的外在条件如身高、容貌等比较讲究。甚至部分企业在招聘时候将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女生身高1.60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个人就业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个人就业计划 一、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也很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侧重于研究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营销、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业务领域。以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提供各种服务性劳动而取得经济收益的经济部门。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它的基础经济活动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大部门组成。此外,还有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旅游商品的零售企业、园林设施、文化娱乐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2、中国旅游业现状分析 从宏观上看,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是欣欣向荣的。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且每年还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节假日改革、带薪休假的实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生机活力和安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据统计,从2002-2007年,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7.8%。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3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2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 l1.3%。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旅游总收入从5566亿元增长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12.4%。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从20个增加到132个,出境旅游人数从1660万人次增长到400O万人次,年均增长19.2%。中国旅游研究数据显示,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率先恢复两位数增长。2009年1O月,我国公民出境游同比增长超过11%,大陆居民赴台游更是保持150%以上的强劲增长。但是在旅游业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旅游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当前旅游市场服务性人才偏多,而高层次管理人才奇缺。从事旅游营销、经营、策划、规划、开发和会展的高级人才及通晓世界语言和与国际接轨的职业经纪人严重不足,全国年均缺口达到上万人。旅游业人才的缺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旅游服务类人才供不应求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业务技能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规划、策划、咨询、培训以及涉外旅游服务等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 1.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岗位集群。主要从事旅游顾问、导 游部的全陪、地接导游、出境部的领队、计调线路设计及商旅实用信息查询检索等服务和管理工作岗位。 2.旅游高端酒店、休闲俱乐部、度假村等机构从事服务和运营管理岗位集群。主 要从事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对客服务岗位以及部门主管、经理等岗位。 3.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经营管理及旅游营销策划企业相关岗位。岗位包括旅游景 区服务运营管理、大型旅游演出、大型旅游活动、旅游线路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策划等岗位; 4.旅游规划机构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活动策划的调研和宏观 规划等岗位。 5.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教育部门岗位集群。学生通过各省市地县旅游局及其 附属企事业单位招考从事各地旅游职业中学、旅游职业中专或职业中专、中小学的行政或旅游教育等相关岗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企业服务技能及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服务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旅游规划、活动等市场调研、活动策划设计、开发、运营实施管理的能力。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能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一). 知识结构 .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旅游产业从业所需人文地理知识,熟悉旅游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 . 系统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即熟悉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景区、旅游酒店等经营运作流程及各岗位技能。 . 掌握会计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活动策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商务英语、宴会设计等课程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 . 熟悉我国旅游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了解旅游产业的国际惯例与规则。熟悉我国酒店经营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了解国际酒店业的前沿发展动态; . 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熟悉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二). 能力结构 . 具有思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善于分析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 具有交际能力,能清晰表达自己内心思想,同时让对方理解,能举止得当、情感表达具有感染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熟练掌握会展项目各类文案的表达技巧; . 具有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旅游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服务工作的相关技能和方法。 .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领会国家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有效、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对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与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举措。本文就针对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1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一直以来,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宗旨都是为国家旅游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纵观当前大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现状,不少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不明确的情况,盲目模仿他校的教育方式的现象也不少,以致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机构等的设置与实际情况相比缺乏针对性。由于教学目标的不明确直接导致的教学模式脱节,极度容易造成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行业相关岗位的需求。从根本上来讲,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是导致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化、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专职化的根本原因。 1.2课程安排实践性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的岗位工作中需要学生展现充分的旅游管理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由于教学目标的不清晰,不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专业课与非专业课在设置上就存在失衡现象,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实践性不足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安排的共象。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客观性,教学质量大大降低,必然使得学生缺乏实习实践的机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不少高校会实行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在合作的企业方进行有期限的实践实习,但往往也由于合作力度不大,校方与企业方联系较少,对学生的实践实习缺乏指导与监督,学生的实践实习的有效性失真,导致学生在走上岗位实际工作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 1.3忽视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从本质上来讲,旅游管理专业是为人服务的,是一个职业性、服务型较强的行业,这就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今后从事该行业的过程中,要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但大学数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不是很强烈,甚至是不愿意做一些服务性质的工作,或是服务态度较恶劣。这从侧面反映了不少高校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训。导致现在的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既不愿意从底层的服务工作做起,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高薪职位。对学生的价值观、就业观、人生观、服务意识、职业理念的塑造与培养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完整版】-旅游论文范文精选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旅游论文怎么写,那么大家大家有眼福咯!首先一起来看看以下旅游论文范文精选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旅游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职业素质普遍偏低,无法适应社会越来越高的需要 高职院校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习时间,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采取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高职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普遍较短,所以,相关教学部门在安排教学计划的时候大都优先安排一些学生喜欢的课程和必修课程,而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举个例子,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如果职业能力与个人素养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对我们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教育确实导致了很大一批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责任心不强,适应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自己会措手不及,无法处理,频频跳槽。实际上,一个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同时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职业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企业发展的成败,旅游从业人员责任心是否强烈、工作态度是否热情,心理素质是否良好,沟通技巧是否完备,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等职业素养如何都是重要因素。 2.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不科学,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比例构成中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只占到专业教师总数的15%左右。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未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很多教师所学专业也并非是旅游,大多是一边摸索教学一便学习。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改变,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无疑是先天不足。此外,实际教学脱离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大多还是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无法改变。我国旅游业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相对更为落后,学生实操能力差,与社会旅游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3.学生基本操作训练明显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操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为资源条件限制,无法让学生在实操方面做出更多的尝试。绝大部分课程都不得不纸上谈兵。另外,学校惯例是将最后一年定位学生实习的时间。这就陷入了学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讨-2019年精选文档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在培养目标、专业方 向设 置、教学内容和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现象,导致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很难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深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引言 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史地文化知识,还要注重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现象,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旅游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教学内容和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到底是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还是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通才”在旅游教育界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为旅游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使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屑于做基层工作,眼高手低,频繁跳槽,很难安心于本职工作。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相应调整。培养目标的设计首先应体现学科

性,旅游管理是与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地理学、心理学和环境学等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的交叉性学科。第二,行业性。它是个应用性较强,而非仅仅偏重学科理论教育的专业。旅游行业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扎实、通识知识渊博、实际操作能力强并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第三,宽适性。应在大工商管理学科背景下,加强旅游管理与整个服务业管理教学的共性设计,使其能够逐渐适应旅游行业、工商企业和其他服务服务业三个不同层面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征。我们认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际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体系的重新设计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 课程设置应考虑专业培养目标,根据高等教育特点,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和操作技能训练的有机统一。既保证必需的理论知识要求,又强调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特点,强化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 1.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模块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人文科技基础课、语言与技能课、体育课等课程组成。使学生掌握政治、社会、体育、外语、计算机等各方面必备知识。素质教育课占总学的40%左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外语应用能 力要求较高,除开设“大学英语”外,还应开设“旅游英语”,或根据专业方向开设专业发展课程“酒店英语”、“旅行社英语”等,最好还应开设第二外语。此外,要加强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一般方法外,还要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运用计算机处理专业问题的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门类、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代码:120901K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二、培养目标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二)培养规格 四、就业方向 高星级酒店及酒店集团、连锁酒店、民宿等,从事中基层服务和管理工作;通过选修导游方向和酒店职业经理人方向,也可面向旅游局、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或从事旅游接待、高层管理或职业经理人等工作。 五、修业年限和学位授予 实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4-6年。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学分,准予毕业;符合文山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相关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学时、学分 总学时:2498学时;总学分:160学分。

七、专业核心课程 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管理学原理。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及要求 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礼仪训练及职业形象塑造,旅游服务仪态训练(旅游公关礼仪、形体训练与基础化妆)。 导游讲解、解说能力(现场导游) 餐饮服务基本技能及宴会组织设计(餐饮服务管理)。 ④前厅服务技能及软件使用,客房服务基本技能及客房部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 管理)。 ⑤艺术品品鉴、插花技艺(艺术鉴赏)。 2.独立实践课程设置 说明:

1.军事理论及训练:按学校军训实施方案执行。 2.第二课堂:相关活动及学分按《文山学院第二课堂实施办法》执行。 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牵头制定的实施方案执行。 4.专业见习:第二学期组织行业认知,第三学期组织旅游企业运营认知,第四、第五学期组织旅游岗位认知见习活动。 5.专业实习: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到对口单位实习,通过实习过程的历练,让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工作能力。 6.毕业论文:按《文山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执行。 7.课程名称后面标注“*”号的为学位课程,下同。 九、专业课程设置及说明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览表 1.专业必修课程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摘要:“万礼豪程CLE国际在线课程”是众多能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明确万礼豪程CLE课程开设意义、运行过程的基础上:完善激励机制,全面支持项目发展;组建专业团队,全程监管学习质量;加大沟通反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等建议。以期能够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万礼豪程CLE课程旅游国际化的发展,对旅游行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平要求日益提升。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成为旅游专业教师、广大旅游人才培养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化教学设施建设等等,均为提升学生国际化职业能力的软硬件建设的重要手段。“万礼豪程CLE国际在线课程”,是众多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CLE是CommunityLearningExperience的简称,中文翻译为“万礼豪程国际在线学习体验课程”。CLE是万礼豪程全新开发的国际合作、全国互动、资源共享的在线课程项目,该课程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新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来自于不同大学的学生跨国跨区域在线学习该课程,以跨校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课程项目作业,共享学习资源。课程内容包括行业的全球视野、行业必需的软实力培养、职业发展与素养、商业计划书与行业数据应用,以及未

来职业挑战赛5个模块,讲师团由美国、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大学知名教授、酒店行业精英、资深教学顾问等与当地高校教师合作组成。CLE课程将来自中国不同大学的学生联系起来,向国际和国内的酒店和旅游专业教授和行业专家学习,并在虚拟空间里实现研究与合作。CLE课程内容新颖,背靠行业,紧跟时代发展,为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提供了国际化教学内容[1]。 一、引进“万礼豪程CLE课程”的意义 (一)是酒店职业人成长的需要 首先,在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让学生能够热爱酒店行业,成长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酒店国际化人才是指熟练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外语表达和沟通能力,了解跨文化交际合作的技能,对不同文化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有职业道德、有服务意识、有较强抗压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2]。而“万礼豪程CLE国际在线课程”是帮助学生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这个课程团队由拥有多年教学经验、幽默风趣、活力四射、真挚敬业的教授领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有众多来自于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部门总监等高层领导,他们外表或者阳光帅气,或者气质出众,举止得体,实战经验丰富,案例鲜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本身从基层做起,一路过关斩将的魅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3]。职业经理人不仅仅需要职业发展的硬技能,更需要沟通、协调、管理等软技能的培养,CLE 课程在这方面设计入微,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旅游管理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李韵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有着广泛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传统文化、习俗等各方面的旅游行业知识,课程综合性极强,同时立足旅游发展也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基于此本文试阐述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可行的教学改革对策。 近年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变化很大,旅游管理广泛应用于各旅游领域,在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并激起学生学习旅游管理的兴趣,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加快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并进一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取得新成效。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际中由于很多学生基础知识很差,增加了培养专业素养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很难主动学习,专业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二)学生心理素质与现实差距很大 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极易缺失社会责任感。一些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未能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缺少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一旦遭遇了挫折,这些学生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并丧失

自信心。 (三)学生操作训练时间严重不足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根本目标,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要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尤其是要定期组织开展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没能对该专业具备的特殊性加以考虑。旅游业与旅游管理专业都有着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方面主要表现在课程较多、专业特性不纯,这就造成在课时安排过程中难以掌握重点。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既要将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让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要针对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1、案例分析法。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让理论知识深入浅出,让学生置身于实际案例中,以旅游行业工作中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2、演示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媒体,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动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3、模拟教学法。通过设置客房、餐厅和导游讲解模拟现场,实行直观教学与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基本服务技能。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制度 1、深化校企合作。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这样对学生实习、就业都有帮助,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 2、建立实习实训制度。

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四年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制、招生对象与毕业生就业方向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优选生(五年制高职) 就业方向:适合到高星级酒店、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旅游景区、旅游行政管理机关等旅游企事业从事高级服务与初、中级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国和青海省旅游产品生产、营销策划,旅游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胜任高星级酒店、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旅游景区、旅游行政管理机关等旅游企事业服务与管理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感且遵纪守法的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专门人才。 2、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较快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学方式: 1、“三证书”的教学体系 本专业推荐给学生五种类型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试:全国导游人员资格、客房服务员(中级)、餐厅服务员(中级)、前厅服务员(中级)、茶艺师证(中级)。学生至少必须通过一门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试,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考虑参加两门或以上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试,针对五种考试均设置有相应课程支持。此外,还必须获取工作经历证书。 2、“课证融合、模块化、渐进式”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专业将职业课程分为旅行社经营管理、现代饭店经营管理两个模块。其中旅行社经营管理模块包括: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职业道德和社交礼仪、青海导游词、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中国旅游地理、青海地方文化、主要客源国概况、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证训练;现代饭店经营管理模块包括: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管理概论、客房服务员(中级)考证训练、餐饮服务员(中级)考证训练、前厅服务员(中级)考证训练、茶艺师证(中级)考证训练。每个职业课程模块均采取课证融合、渐进式的教学体系,如:将全国导游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和相关标准融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模块,且采取从服务到管理的能力渐进式展开教学。 3、过程化的评价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