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比较分析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及与经济发展关系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国际上已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有轨电车、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旅客运输,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或者说,一般将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自19世纪中叶,世界上先后出现城市地下铁道与有轨电车以来,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开发、建设与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形成多种类型并存与发展的状态。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1、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征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铁路和有轨电车等类型。
(1)市郊铁路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但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干线铁路的技术特征,如轨道通常是重型的。
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道等其他类型不同,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与千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跑。
(2)地下铁道一般说来,地下铁道是指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
这样理解,也许在地下铁道修建的初期没有什么不妥,但现在定义一个系统为地下铁道,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必须全部修建在地下隧道内。
对世界各国地下铁道系统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地下铁道还可分为重型地铁、轻型地铁与微型地铁三种类型。
重型地铁就是传统的普通地铁,轨道基本采用干线铁路技术标准,线路以地下隧道和高架线路为主,仅在郊区地段采用地面线路,路权专用,运能最大;轻型地铁是一种在轻轨线路、车辆等技术设备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铁类型,路权专用,运能较大,通常采用高站台;微型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隧道断面、车辆轮径和电动机尺寸均小于普通地铁,路权专用,运能中等,行车自动化程度较高。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篇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
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在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目的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报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
调查采取从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调查时间:自XX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三、调查结果(一)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建成通车,揭开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
随后,、、、、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2023年轨道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轨道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轨道交通是指通过电气化的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等交通方式,以地下、地面、高架等形式,对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统称。
轨道交通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必需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轨道交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断崛起的新兴产业。
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中国市场上,轨道交通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轨道交通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在市场规模方面也有了不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6000公里,运营线路约340条,日均客运量超过10000万人次,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2018年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市场总规模已达到30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最大的市场之一。
二、轨道交通行业未来市场发展预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未来轨道交通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分析,2020年-2025年,全国轨道交通线路将逐步完成规划的47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1万公里,市场规模也将随之不断增长。
此外,在政府投资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轨道交通行业将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据预测,到203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未来几年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途广阔。
三、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竞争形势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市场已形成由中国中车、中铁十八局、中铁隧道等大型企业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技术实力雄厚,规模巨大,能够从设计、生产、施工等全过程对轨道交通项目进行整合性服务,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城市轨道交通比较

城市轨道交通比较分析——以上海、南京为例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轻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目前国际上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及磁浮列车等多种类型,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
轨道交通占地省,运量大,速度快。
轨道线路的输送能力是公路输送能力的10倍。
轨道交通采用电力牵引,对环境污染小;噪声属集中型,人均噪声小,易于治理;乘客乘坐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轨道交通系统主要由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和有轨电车等。
在我国,大连有有轨电车、武汉和天津有轻轨列车、重庆有独轨交通、上海有磁浮列车。
在我们生活的熟悉的城市以地下铁道居多,比如上海、北京和南京的地铁;因此我把南京和上海的地下铁道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类型做比较。
地下铁道(Metro)是以电力牵引的大容量、快速、准点、安全、舒适的轨道交通系统。
一般来说,地铁是指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
这样理解,也选在地下铁道修建的初期没什么不妥,但现在定义一个系统为地下铁道,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必须修建在地下隧道内。
地铁大部分在市区地下隧道中行驶,车站设在地下,也可有部分地面或高架区段,但是必须全封闭。
地铁使用载客量较大的车辆组成列车。
在上海,一共有13条地铁线路;在南京目前为止只有地铁1号线、2号线,其中一号线有迈皋桥—南京奥体中心和后来增加的迈皋桥—中国药科大学。
上海地铁线路图南京地铁线路图一、相同之处:1.规划的科学性:上海和南京的地下轨道交通不仅与才城市地面交通配合,还与铁路、公路等相配合。
比如,南京火车站与南京地铁一号线相连通;上海地铁虹桥站与高铁与航站楼相联系。
这样,不仅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还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2.布局的合理性:在上海,呈辐射状分布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上海的重要干线交通;在南京,虽然目前只有2条线路,但是规划有15条线路在未来将要建设完成,在未来地铁也将成为南京的重要干线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剖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剖析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为人们快速、便捷的出行提供了保障。
而车辆段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运营效率和出行体验。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参考。
城市规模城市规模是影响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城市面积和人口数量越大,对于轨道交通的需求也越大,因此轨道交通车辆段的规模也需要跟随相应的增长。
但有些城市虽然规模较小,但是由于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旅游业发展等因素,也需要建立较大规模的车辆段。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模以及城市内部的发展状况等因素,来确定车辆段规模。
城市交通状况城市的交通状况也会对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城市的道路交通拥堵严重,那么轨道交通将成为更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这种情况下,轨道交通车辆段要满足更高的运营效率和客流需求,需要建立更大规模的车辆段。
发展战略和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影响车辆段规模的大小。
发展战略和规划需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划分轨道交通路网,确定车辆段的数量和规模。
技术状况技术状况也会对车辆段规模产生影响。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车辆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意味着单个车辆的日行里程数可以更高,维修周期也可以更长。
这些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的缩减。
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运营管理需要合理组织车辆段的运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车辆段规模,以适应车辆运营的需求。
综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规模、交通状况、发展战略和规划、技术状况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舒适运营,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及新建线路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发展分析

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及新建线路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发展分析一、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59个国家和地区的167个城市开通地铁,总里程达15622.61km;21个国家和地区的55座城市开通轻轨,总里程达1396.21km;58个国家和地区的416座城市开通有轨电车,其中有里程数据来源的240座城市的有轨电车总里程达11179.28km。
欧亚大陆总运营里程占全球的90.11%,其中欧洲总运营里程最长,为14710.962km。
分制式看,亚洲地铁和轻轨里程最长,各占全球地铁和轻轨里程的60.02%和65.59%;欧洲有轨电车里程最长,占全球有轨电车里程的96.16%。
分国家/地区来看,中国大陆总运营里程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里程23.92%;德国以3615.1km的里程排名第二。
分制式看,中国的地铁和轻轨里程均排名世界第一,各占全球地铁和轻轨里程的37.78%和30.22%;德国的有轨电车里程达3214.4km,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有轨电车里程的28.75%。
全球共80座城市的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100km,其中中国有18座城市;共19座城市总里程超过300km,其中中国有8座城市;上海、北京、莫斯科、广州、首尔的总里程超过500km,其中上海以801.34km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成都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并超越了纽约、南京和武汉。
二、铁路、城轨、城际、重载铁路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控制中枢,用于指挥列车行驶、并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实现轨道交通高效运营的目标。
目前我国城轨信号系统包括三种:基础CBTC系统、CBTC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I-CBTC系统)、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系统),应用市场包括新建线路市场、既有线路升级改造市场和重载铁路市场。
CBTC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流产品,FAO、I-CBTC均为在CBTC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升级产品。
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共计211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6730.27公里,按照平均每条线路32公里计算;2016-2019年,公开招标正线线路分别为17条、29条、26条、36条。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与布局规划评价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与布局规划评价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城市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发展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车辆段的规划和布局显得越来越重要。
车辆段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关键环节,不仅是车辆的修理和保养场所,还是车辆的存放和调配中心,对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将采用评价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与布局进行评价,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为研究对象,探讨车辆段规模与布局的评价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的评价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指标构建和评价模型建立等方面;(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布局的评价方法,包括站点选址、环境评价和制度建设等方面;(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与布局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和模型的建立等方面;(4)基于实际案例的评价应用,包括对特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划的评价和优化建议等方面。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具体方法如下:(1)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与布局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确定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2)案例分析:选取特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进行规模和布局的调查和分析,以获取实证数据和现场情况。
(3)专家访谈:邀请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得行业内部的经验和见解。
(4)问卷调查:向城市轨道交通用户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
三、研究预期成果(1)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模与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和对策。
对地铁车辆段用地情况的分析汇总

对地铁车辆段用地情况的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地铁车辆段的功能、设施与规模,通过近年来车辆检修制度的变化,对我国地铁车辆段与国外车辆段设置与用地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今后车辆段用地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用地地铁车辆段是停放管理地铁车辆的场所,担负着一条或几条线路地铁车辆的停放、检查、维修、清洁整备等工作。
除停车库及停车场,车辆检修车间、设备维修车间的厂房以外,根据运营管理模式,有的地铁车辆段还负责乘务人员的组织管理、出乘、换班等业务工作。
因此还要有乘务值班室、乘务员公寓等设施。
1 车辆段的功能、设施与规模1.1 车辆段的类型按照《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规定,地铁车辆段根据功能可分为检修车辆段(简称车辆段)和运用停车场(简称停车场)。
车辆段根据其检修作业范围可分为架(厂)修段和定修段。
独立设置的停车场应隶属于相关车辆段。
1.2 地铁车辆段的主要功能1)列车的停放、调车编组、日常检查、一般故障处理和清扫洗刷、定期消毒。
2)车辆的修理——月修、定修、架修与临修。
3)地铁车辆的技术改造或厂修。
4)段内通用设施及车辆维修设备的维护管理。
5)乘务人员组织管理、出乘计划的编制、备乘换班的业务工作。
根据地铁线路的情况,有时可以另外设置仅用于停车和日常检查维修作业的停车场或检车区,管理上一般附属于主要车辆段,规摸较小,其功能主要为:1)列车的停放、调车编组、日常检查、一般故障处理和清扫。
2)车辆的修理——月修与临修。
3)可另设工区管理乘务人员出乘、备乘倒班。
所谓定修段的功能介于车辆段和停车场之间。
1.3 车辆段的必备设施1)车辆段应有足够的停车场地,确保能够停放管辖线路的回段电动车辆,车辆段的位置应保证列车能够安全、便捷地进入正线运行,并应尽量避免车辆段出入线坡度过大、过长。
2)车辆段内需设检修车间,检修车间的工作地点为架、定修库和月修库;列检作业在列检库或停车库(线)进行;架、定修库内要有桥式起重机和架车设备、车轮旋削机床及存轮库,必要时应设不落轮车轮旋床;架、定修库内应有转向架、电机、电器、制动机维修间,应设转向架等设备的清扫装置,单独设立的喷漆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m
m2
梅陇
6
8
466
135
45 200
大 、架 小行
8
修库 道峰
11
8
276
105
28 980
9
184
114
20 976
深川
5
5/ 8
200
65
11 700
2. 2 运用设施用地规模比较
2. 2. 1 日常检修修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运用设施主要包括负责车辆
的日常修程的定期检修库 (双周检 、双月检库 、月检库)
表 6 各车辆段运用设施用地规模分析
项目名称
股道数/ 线间距/ 库长度/ 库宽度/ 用地面积/
股
m
m
m
m2
梅陇 15
5
396
75
27 978
停车 、 小行 20
列检库 道峰
14
4. 8
318
114
36 252
4
188
50
9 400
深川 30
5
210
95
22 000
梅陇
4
6
204
42
8 568
小行
4
基金项目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247037)
地以及东京地下铁东西线深川车辆基地作为比较对象 (以下统称为车辆段) ,各线路主要技术特征与车辆段 、 停车场配属情况详见表 1 。
表 1 对象线路主要技术特征与车辆段 、场配属情况表
城市
线路 名称
长度/ km
供电 电压/
都市快轨交通 ·第 22 卷 第 3 期 2009 年 6 月
快轨论坛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段规模比较分析
尚漾波 叶霞飞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4)
摘 要 为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规模 ,选择国 内外若干典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 ,对其进行不同技 术层面的比较和分析 ,最后提出一些对未来我国城市 轨道交通车辆段规划和建设的建议 。比较分析结果表 明 ,由于缺乏相应的设计经验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车 辆维修的策略以及相应检修设施的设计均偏于保守 , 同时由于对附属设施以及段内设施布局的研究尚不充 分 ,导致我国车辆段规模偏大 。建议对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的长期维修策略 、段内设施布局优化 、设置层级以 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 关键词 车辆段 规模 检修体制 设施布局
月修库
道峰
9
6
156
34. 5
5 382
6
178
78
13 884
深川
4
5
260
30
7 950
2. 3 辅助生产设施规模比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内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办
与负责车辆存放和日常检查的停车 、列检库[5] 。由于
缺乏设计和运营经验 ,在以尽量确保安全为车辆维修
的主要设计原则指导下 ,上海轨道交通 1 号线在进行
车辆段的设计时采用了非常保守的 、包含了四层次的
日常修程 。后来随着运营与检修经验的不断积累 ,运
营部门开始逐渐调整其日常修程 ,由当初的四层次调
2. 1. 3 设计规范 从表 4 可以看出 ,与道峰车辆段和深川车辆段
相比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检修设施库房的 跨度特别是长度均较大 ,除了车辆长度以及编组长 度会影响库房的长度外 ,由于我国地铁规范对库房
周期 、修程内容 与 修理 社 会化 情 况以 及库 房 设计 方 最小尺寸的要求也比较保 守 , 对各 库 房设 定 了比 较
小行 470 28 980 62 308 41 634 135 10 460 3. 6 81 074 28 290 000
道峰 883 20 976 24 120 23 284 194 9 020 3. 5 57 280 21 258 000
深川 580 11 700 20 300 29 950 100 3 004 3. 4 45 064 51 87 106
表 2 担当检修车辆数与停车车辆数换算表
车辆段 车宽/ 车长/ mm mm
换算 系数
实际担 实际担 换算担 换算担 当检修 当存车 当检修 当存车 车辆数 车辆数 车辆数 车辆数
梅陇 3 000 23 540 1. 24 712
240
883
297
小行 3 000 24 400 1. 28 366
240
要求同样也是比较偏于保守的 。如我国地铁设计规范
对单列位停车库 、列检库长度要求库两端横向通道
9 m ,考虑停车列位距停车库两端端墙各 4 m ,附加长度
就达到了 26 m ,另外对双列位库还要加上停车列位之 间通道宽度 8 m[2] ; 而日本地铁设计规范中停车库 、列 检库均为单列位库 ,附加长度规定仅为 20 m[4] 。这也 是导致我国车辆段运用设施较大的原因之一 。
表 3 中各设施规模的比较均是以单位车辆占用设 施面积为基准进行面 ,其中检修设施担当车辆数为车 辆段所担当的高级修程的车辆数 ,而运用设施担当车 辆数为车辆段所担当的日常修程以及列车存放的车辆
设计初期并未考虑将车辆高级修程委外 ,因此仍按照 车辆段负责 所 有 检 修 业 务 的 功 能 来 进 行 车 辆 段 的 设 计 ,只是在后期才采用了与南京浦镇车辆厂合作维修 的模式 ,造成了小行车辆段的大 、架修库设施能力的
括检修设施 、运用设施和辅助生产设施 ,其中检修设施 比 ,由于上海轨道交通车辆的日常检修频率较高 ,因此
一般担当车辆的高级修程 ,如大修 、架修 ( 全面检查) , 其架修和大修的检修周期均大于东京地铁的重要部位
运用设施一般负责列检和月检等低级修程以及车辆的 检查和全面检查的检修周期 。国内对这部分已进行过
说是非常必要的 。依据车辆的长期检修计划和车辆的
检修作业流程 ,并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设计车辆
段内各设施规模[6] ,这在国外已经有研究 ,而在国内目
前尚无这方面的研究 。
2. 2. 2 设计规范 从表 6 可以看出 ,与前述我国地铁规范对车辆段
内检修设施的尺寸要求一样 ,我国地铁规范对段内运
用设施(如停车库 、列检库和月修库库房) 的最小尺寸
1 比较对象
本研究选择上海轨道交通 1 号线梅陇基地 、南京 地铁 1 号线小行车辆段 、首尔地铁 7 号 线 道 峰 车 辆 基
收稿日期 : 2008211207 修回日期 : 2009201212
作者简介 : 尚漾波 , 男 , 在读硕士研究生 , 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 设计的研究 , guidaos hang @126 . com 叶霞飞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月检 (A) 月检 (B) 月检 1~月检 12 定修 (1 年检)
由此可见 ,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策略是可以 、也
是必须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性能来不断地进行调整 ,
但由于车辆段的建设为永久性土建工程 ,建成之后改
建的难度和成本较大 ,因此在设计阶段做好对车辆的
长期检修计划的研究 ,对确定车辆段内各设施规模来
数 。由于车辆段最重要的职能为车辆检修 ,因此在比 较时辅助生产设施担当车辆数时主要选择检修设施担
部分浪费 。 综合对检修周期 、修程内容及修理业务社会化的
当车辆数 。各设施总用地规模为检修 、运用以及辅助 比较可以看到 ,相较于日本和韩国 ,虽然我国城市轨道
生产设施用地规模之和 ,其占车辆段总用地规模的比 交通车辆的高级修程周期较长 ,但由于采用互换修的
法等 。
大的设计附加长度 ,如我国地铁设计规范中对检修
2. 1. 1 检修周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周期主要根据各零部件
库长度的设计附加长度规定为 16 m[2] ,而日本地铁 设计规范中对检修库长度的设计附加长度规定仅为
的使用期限与车辆经济使用寿命来确定 ,检修周期的 6 m[4 ] ,这也是导致我国的高级修程检修库规模较大
富锦路 330 000
小行 290 000
新生圩 56 000
道峰 258 000
天旺 212 518
深川
87 106
行德
54 274
在该 4 条线路上所开行的车辆的车底面积不同会 影响到车辆段内线路长度 、间距的布设 ,从而影响到车 辆段的用地规模 ,因此以东京地下铁的车辆车底面积 为基元面积 ,对其他线路系统的车辆数进行换算 ,以此 计算车辆段所担当的车辆数 ,具体换算详见表 2 。
存放 ,而辅助生产设施一般包括段内人员的办公 、生活 许多研究[3] ,在此不再赘述 。
与休闲设施 。除此之外 ,我国地铁设计规范将车辆段 与综合维修中心 、物资总库与培训中心等功能区综合
2. 1. 2 修程内容与修理业务社会化 上海 、南京 、首尔和东京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的高级
设置 ,称之为车辆段与综合基地[2] ,这一点与国外有所 修程基本相同 ,均分为重要零部件检查 ( 架修) 与全面
不同 。为了保证比较基准的统一 ,本文主要针对车辆 解体检查(大修) 两级 。上海轨道交通和东京地铁的车
段内各设施用地情况来深入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 ( 详 辆检修高级修程内容基本类似 ,主要针对车辆的核心
见表 3) 。
零部件进行详细检查 。所不同的是 ,上海轨道交通的
表 3 车辆段各种功能设施用地规模比较
的检查和修理业务 , 互换修程度 较低 ,而首尔地铁的道峰车辆段 与东京地铁的深川车辆段仅需要 负责一部分零部件的检查与修理 业务 ,且互换修程度 高 , 并将 部 分零部 件 的 检 查 与 修 理 业 务 外 委给了 车 辆 生 产 商 与 负 责 维 修 的子公司进行 ,因此库停时间较 短 ,维修效率较高 。南 京 地 铁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