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标准化与规范企业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
企业标准化即“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这个定义对不少人来说,似乎有些陌生。

而一谈到企业管理,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管理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想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事实上,关于企业管理宏观层面上的研究国内外都不乏理论专著,但从企业内部人手,着重于如何从微观情况出发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文笔者以在大型国企从事多年管理制度规范与企业标准化建设的亲身经历,谈点这方面的体会与看法。

一、企业管理与企业标准化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企业,企业管理的范畴是一个“体”的概念。

它包含了企业各个点(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各条线(生产、经营、技术、综合等)、各个层面(质量、标准、计划、统计、财务、人力资源等)上的方方面面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活动;企业标准化的范围是一个面的概念,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所以我们常说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支柱,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大厦的的地基。

企业管理大厦盖得越高,地基也势必要打得更坚固更牢靠。

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基础上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标准化。

一方面,标准化是企业决策层科学决策和指导协调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每个企业必须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而每一个环节,每一种管理方法都离不开标准化,都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

如在化工企业管理中,从上层到基层,从管理到技术,无不渗透着标准化的影子,标准化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决策者制定制度,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和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标准化使企业生产者在生产活动中有章可循。

企业生产者是生产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工作质量的好坏,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技术操作的规范程度都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同样在化工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规程,有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有一套标准化的保障体系。

大至新增一套生产线从设备的招标到全系统的投产,小到一颗螺丝从采购到该螺丝的现场安装,都有相应的标准来衔接和约束,作为知道、协调,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纽带,任何环节上的失调都会
影响整个生产任务和作业质量,甚至影响到企
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二、规范企业管理的通常作法
规范企业管理的常规作法即所谓的三部曲:管理制度的制定、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度执行的监督。

管理制度的制定。

首先,制度的制定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企业自上而下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整个制定过程要有全员参与和不断创新的思想。

制度制订的前期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各级单位、相关部门、一线员工要积极配合、参与,各抒己见,起草后的制度草案要进行研讨,广泛征求各部门及员工意见,尤其是各级单位、部门领导的意见。

其次,制定的制度必须科学、合理、系统、规范、可操作,制度要符合企业实际,不仅要与公司内部体系相吻合,还要考虑与外部环境如市场、客户、决策链等的匹配性,具有复杂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

三是制度的制定过程是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一项制度经起草、研讨、评审和试行,直至发布执行后,也并不代表制度的制定工作已经完成。

制度的制定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不断的调整,及时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更符合企业实际,减少今后操作中的障碍,提高其可操作性。

此外,为了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制订的制度要有粗有细,粗的地方符合灵活性管理要求,细的地方则符合原则性管理的要求等等。

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首先,公司自上而下要达成共识,执行各项制度不仅不会降低效率增加劳动,反而可以使员工尤其是经理们在同样条件下大大提高效率,使之从原有琐碎的事物中解脱出来,降低其劳动强度与复杂度。

其次是制度贯彻执行的组织保证问题。

公司各项制度(基本管理制度和一般管理制度)应由企业高层或总经理发布执行,各级领导、部门经理在制度的贯彻执行中一定要起带头作用,
标准化保证制度的权威性。

各单位、部门及员工在执行中若认为制度有不合理的,可及时向有关领导或主管部门反映,由有关领导与部门考虑是否需要按规定程序进行修订,但必须做到一律先按制度执行。

三是要考虑人治与法治的平衡问题。

法治的特点是它的原则性和刚性,要照章办事;而人治的特点是它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根据人的主观意志做出抉择。

过分强调人治,会导致主观随意性,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而过分强调法治,会导致管理的僵化、死性,致使企业没有生机或活力。

原则性是灵活性必须考虑的前提,灵活性是原则性在管理实践中的一种创新。

一方面,制度本身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有粗有细。

另一方面,“制度的执行要注重流程,但不拘泥于形式”。

再者,是制度执行的手段问题。

企业许多制度的执行可借助计算机管理,如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

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

其目的是通过外在压力的约束和控制,使管理的执行行为符合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任务和计划的要求。

所以,首先要使大家理解监督检查并不是目的,并不是监督或干涉员工的具体工作,它是就完善企业管理而言的。

正如Is09000质量体系的执行有赖于内审和外审制度一样。

其次是检查的组织问题,检查工作具有权威性,必须总经理或企业高层领导牵头或授权,由相关部门负责,通过有关人员组成检查组有计划地实施。

另外检查还有一个方法问题。

一个企业可能有上百项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要对公司所有制度的执行情况做一次系统的监督、检查、评审,难度是非常大的。

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依据划分部门与制度的相关关系或关联程度,然后,分类通过不同的办法进行监督检查。

如对核心管理制度,直接相关与紧密相关的部门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而与各项制度基本相关的部门可随机抽样检查等。

但不管是全面检查还是抽样检查,监督检查的重点是检查执
37
标准化
行的过程、流程、结果等是否及时、准确、完整、规范。

这点要切记!
三、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促进企业管理规范
所谓体系,是若干相关事物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一般来说,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化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三方面内容:标准体系、贯彻实施标准的能力以及企业标准化管理。

完善各类标准是建立企业标准化系统的核心,企业要建立以产品标准为主体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以质量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标准体系,建立以操作标准为主体的工作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对内是企业产品技术开发和组织生产的依据和准则,对外是参与市场竞争、构筑必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

该标准体系还可以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管理业务活动联系起来,把人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联系起来,保证整个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协调一致,使管理科学化、生产高效率。

完善企业际准体系,首先要按照“GB/r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中的5.1条款来完善各类标准以规范标准体系,使企业标准体系满足:“应以技术标准为主题,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特性相配套,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支持;该体系内的标准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标准之间相互协调;管理、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的实施。

”然后再按照“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的要求进行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内部评价)并经标准化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的确认(社会确认)。

再就是按PDCA的管理摸式持续改进,以确保企业标准体系适应企业内、外部不断变化的要求。

从企业管理与企业标准化的关系及完善企38业标准体系和规范企业管理的通常作法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管理规范与企业标准化是具有共性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是作法方面有些区别。

实践中不少企业把二者结合运作,即以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来促进企业管理规范,效果是显著的。

这方面,笔者所在企业的作法是:整理企业所有规章、制度,符合建标要求的全部整合成标准并纳人企业标准化体系统一管理,同时组织实施以标准体系为基础体系,按照GB/T19001等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适当地引用、完善和运行,保证各种管理体系文件内容的一致性,做到多种体系一套文件,且引用标准统一,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几种体系、几套文件、几张“皮”的现象。

这一过程虽然历经两年(将800余个规章、制度整合为439个标准),且仍需持续改进,但简化了管理流程、规范了管理程序,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水平。

所以说,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使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事项达到规范,并使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和外部法规要求相协调、统一。

企业生存一年靠机遇,三年靠管理,长期发展则要靠稳健扎实的基础管理。

在优秀企业的组织运行中,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故事发生,更多的是把简单的事千百万次地做对、做好。

而企业标准就是企业“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也就是说,规范企业管理离不开企业标准化,要想企业管理规范,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自身健康与快速发展,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永葆企业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洪生伟《际准化管理》2003年8月
2、孙晓《幽Ik标准体系实施指南》2004年5月
作者单位:金信化工有限公司(湖南4176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