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近日,我们院儿科门诊出现了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经过分析
和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处方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度用药
一些处方中,药品的种类非常多,且用量很大,存在着过度用药的问题。
例如,某些
处方中同时出现多种抗生素和退烧药,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抗药性。
同时,过度用药还会增加儿童肝肾负担,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用药不合理
有些处方中,药品的选择和用法不合理。
例如,将抗生素作为治疗感冒的一线药物使用,而忽略了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有一些处方中,将含
有阿司匹林的药品用于儿童治疗发热,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三、剂量错误
在一些处方中,药品的剂量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药品的疗效降低或出现副作用。
例如,某些处方中给予儿童过高的药物剂量,导致药物在儿童身体中积累过多,引起严重的不良
反应。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与我们医师在开处方时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药物治疗技术和疾病诊疗指南,在接诊患
者时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以确保开出的处方准确、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
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追踪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正确的
治疗。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

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分析医院药房是医院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医院的药品管理、配药、发药等工作。
而在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的处方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药房管理人员和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药房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入手,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改进药房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医院药房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分析1. 医生开药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对于一些轻微的疾病,医生可能会为患者开具过多的药物,而且有时候可能会存在因为医生的处方切合度不够,导致患者的用药不够科学合理。
2. 患者求快感受不良药物有些患者对治疗的耐心不够,对药物的作用没有充分了解,片面追求治疗速度,可能存在自行购买药物或者网络购买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不当,造成用药不合理。
3. 药师对药物使用指导不够到位医院药房中的药师在配药发药的过程中,有时候对于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指导不够到位,或者是因为工作疏忽导致患者使用过药的不合理。
二、改进药房管理的措施1. 建立严格的用药审核制度医院药房应建立严格的用药审核制度,对每一张处方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医生开具的处方科学合理。
并且要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使得医生开具的处方更加合理。
2.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医院药房中的药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对每一位患者都应该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医院药房应该针对常见疾病和用药知识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的用药意识,以减少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4. 完善药房管理制度医院药房需要完善药物的管理制度,提高对药品的管理水平,包括进货、出库、储存等环节都需要做到严格管理,减少药物的浪费和滥用。
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问题和整改措施

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问题和整改措施
问题:
门诊处方书写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我们医院的门诊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处方书写不规范:医生书写不清晰,字迹模糊,容易出现误读或者漏读的情况。
2. 处方信息不完整:有些医生在处方中缺少必要的信息,如药品用量、用法、疗程等,这会导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问题。
3. 处方药品选择不合理:有些医生在处方中选择的药品不够科学合理,可能存在过度治疗或者不足治疗的情况。
4. 处方中存在重复用药:有些医生在处方中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这会增加患者用药的风险。
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
1. 加强医生书写规范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医生了解到书写规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避免出现字迹模糊的情况。
2. 强化处方信息完整性的要求:要求医生在处方中必须包含药品用量、用法、疗程等必要信息,避免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问题。
3. 加强药品选择的科学性:通过培训和学习,让医生了解到药品选择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过度治疗或者不足治疗的情况。
4. 严格控制处方中的重复用药:要求医生在处方中不得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避免增加患者用药的风险。
5. 加强处方审核的力度:在门诊处方审核环节中,要求审核人员对处方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科学的用药服务。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背景随着医学的发展,处方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人们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处方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处方药的应用中,合理使用处方药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们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不合格的处方类型,这些不合格的处方类型令人担忧。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和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是患者自己配药或医生未经批准和签字,直接将药品开给患者。
这些药品可能没有被授权使用,造成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我们也经常遇到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的情况,如剂量过高或过低。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会导致患者药物中毒或治疗无效。
处方配药不合理另一个经常遇到的不合格处方是处方配药不合理。
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治疗,但这些药品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导致患者过敏的风险。
解决办法强化医生签字管理为了避免处方没有医生签字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医院内加强相关规定。
例如,在处方配药后,要求在处方上签字确认,以确保每个处方都经过了医生的审查和批准。
认真审核处方剂量为了避免药品剂量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药物配方软件,通过药品剂量计算、监测和余量提醒等功能,确保药品剂量规范。
加强处方管理流程为了避免处方配药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处方管理流程来规范操作。
例如,在开处方前,医生需考虑治疗目的、药品相互作用和患者过敏史等因素,并在预定药品列表中选择合适的药品。
我们也可以加强药师的角色,让他们参与处方审查和审核。
结论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合格处方的情况。
通过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处方使用不当的风险。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医院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可靠的健康保障。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背景信息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提供多个科室的门诊服务,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作为门诊医生,我们需要开具处方,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在门诊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以确保处方合理、规范。
问题描述然而,在门诊处方点评的过程中,我院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1. 处方用药不规范在点评处方时,我们发现一些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规范。
考虑到个体差异等因素,每个患者的处方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选择适当的药物。
然而,一些处方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药物搭配,或者是选择了不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
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2. 处方开药数量过多除了药物选择不当外,一些处方还出现了开药数量过多的情况。
一方面,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另一方面,过量、过长地服用药物也可能导致身体问题,例如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处方开药数量过多。
3. 处方关键信息缺失不少医生在处方中缺少一些关键信息,例如药品用法用量、药品品牌等。
这样会给药房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
因此,在开具处方时,必须确保关键信息齐全且准确。
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医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无法选择合适的药品;另一方面,医生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开药量多一些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压力的影响,例如医保政策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医学素养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医生的医学素养。
医院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加强医生的药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医生了解更多的药物信息,提高开药的水平。
2.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其次,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数量。
通过医疗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医生开药的情况,并及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以避免过度用药的情况发生。
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典型案例分析

医疗安全 。
参 考 文 献
[ 1 ] 吴蓬 .药事管理学 [ M] .北 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5 , 2 7 5 . ( 2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 生部 令 ( 第2 8号 ) .医院处方 点 评管 理规 范
3 . 5 给药途径不合理
如1 2 2天婴幼儿患者 , 诊 断“ 急性 支
( 试行 ) [ z ] . 2 0 1 0 . [ 3 ] 陈新谦 , 金有豫 , 汤光 . 新 编药物学[ M ] . ( 第十五版 ) . 北京 : 人民
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5 , 2 6 8 - 2 6 9 .
案例 2 : 性别 : 女, 年龄 : 1 1个月 , 临床诊 断 : 肺部感 染 , 开
合理 , 同时确保处方 的合法 性。我院门诊药师在处方审核 中 , 严格 执行《 处方管理办法 》 , 发 现不合理 处方 , 处方 审核 可降
教育 , 增强对药物作用 机理的认 识 , 加强对 不合 理用药危害性
予“ 1 0 %氯化 钠注射 液 1 0 mL+注 射用血 凝 酶 1 u , 肌 肉注射 ,
q d ” 。1 0 %氯化钠注射液属 于高危药品 , 用于各种原 因所致 的 水 中毒 反严 重的低钠血症 , 能迅速提高 细胞外 液的渗透压 , 从 而使 细胞 内液 的水份移 向细胞外 , 在增 加细胞外 液容量 的同
陈水钫 , 许 燕玲 ( 厦 门市 中医 院药剂 科 厦 门 3 6 1 0 0 9 )
摘要 : 目的 通过处方审核 与处方分析, 提 高合理 用药水平 。方 法 挑选我院典型不合理 处方进 行分析 , 并提 出改进 方案。结 果 , 临 床上联
医院不合理用药整改报告范文

医院不合理用药整改报告范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日益凸显,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还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决定开展不合理用药整改工作。
现将整改报告如下。
二、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原因分析1. 不合理用药现象(1)药物滥用:部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盲目追求疗效,过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多。
(2)药物配伍禁忌:部分医生在开处方时,未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患者出现药物配伍禁忌。
(3)药物使用不当:部分医生对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掌握不准确,导致药物使用不当。
(4)药物滥用:部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盲目追求疗效,过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多。
2. 原因分析(1)医生专业知识不足:部分医生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不合理用药。
(2)医生工作压力大: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容易忽视药物合理使用。
(3)患者要求:部分患者要求医生使用疗效较好的药物,导致医生不合理用药。
三、整改措施1. 加强医生培训:定期开展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生对药物知识的掌握。
2. 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督、整改。
3. 加强医生与药师沟通:医生在开处方时,与药师充分沟通,确保药物合理使用。
4. 优化用药指南:制定合理的用药指南,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5. 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意识。
四、整改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我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医生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处方质量得到提升。
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五、总结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我院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通过加强医生培训、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医生与药师沟通、优化用药指南、加强患者教育等措施,我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有效改善。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某院临床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医生过度开具抗生素处方,患者滥用药物,用药不符合指南和临床实践。
这些问题导致了药物过度使用,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并可能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案例,探讨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抗生素滥用病例描述:一名患者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就诊后医生立即开具了广谱抗生素处方。
但实际上,该患者的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并不能对其起到治疗作用。
原因分析:医生开具广谱抗生素处方的原因可能是时间紧迫或者缺乏对病情的准确判断。
此外,医疗行为中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病情判断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建立临床指南和规范,限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医生应根据病原学、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案例二:药物相互作用病例描述:一名患者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其中,一种药物的代谢酶受到抑制,导致其他药物的代谢变慢,进而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能没有充分了解该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或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
解决方案: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并对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评估。
同时,提供给医生一份详细的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帮助其避免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
案例三:超常规用药病例描述:某患者接受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尽管该治疗方法尚未有充分的临床试验支持,但医生还是决定试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原因分析:医生对新的治疗方法可能存在过度乐观的评估或者缺乏对临床研究的了解。
解决方案:建立科学的临床试验体系,促进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和验证。
医生在决定尝试新疗法时,应权衡利弊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同时关注患者的知情同意。
综上所述,我院临床使用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药物滥用、相互作用和超常规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及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以
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2014年12月门诊电子处方共8400张,其中每月1400张,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
行原因分析。
结果:8400张门诊电子处方中合理用药8257张,占比98.30%,不
合理用药143张,占比1.70%。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
(33张,23.08%)、用法用量不合理(20张,20.28%)、重复用药(27张,
18.88%)、联合用药不合理(23张,16.08%)、溶媒选择不合理(20张,
13.99%)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11张,7.69%)。
结论:我院门诊电子处方用药
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情况,因此
应制定相应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门诊;不合理用药;原因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353-02
合理用药是以药理学理论和疾病知识为基础,根据患者状况选择最佳的药物
及制剂,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治疗疾病的目的[1]。
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依然
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可能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危害,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甚至还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所以有效控制不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2]。
本研究通过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以便制
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4年12月门诊电子处方共8400张,其中每月1400张,并包括门诊各科室。
1.2 方法
参考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第16版)、《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等对所有电子处方进行分析[3],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
行原因分析。
2.结果
2.1 门诊处方的一般情况
8400张门诊电子处方中合理用药8257张,占比98.30%,不合理用药143张,占比1.70%。
2.2 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33张,23.08%)、用法用量
不合理(20张,20.28%)、重复用药(27张,18.88%)、联合用药不合理(23张,16.08%)、溶媒选择不合理(20张,13.99%)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11张,7.69%),见表1。
表1 门诊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
存在问题处方数(张)构成比(%)
选择药物不合理 33 23.08
用法用量不合理 29 20.28
重复用药 27 18.88
联合用药不合理 23 16.08
溶媒选择不合理 20 13.99
诊断与用药不符 11 7.69
合计 143 100.00
3.讨论
电子处方虽然可以减少不规范门诊处方的数量,但是其他不合理用药现象仍
较多,本研究抽查的8400张门诊电子处方中不合理用药143张,占比1.70%,应
引起临床医师和医院领导的重视。
根据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
因主要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33张,23.08%)、用法用量不合理(20张,
20.28%)、重复用药(27张,18.88%)、联合用药不合理(23张,16.08%)、
溶媒选择不合理(20张,13.99%)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11张,7.69%)。
①选择用药不合理,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临床用药使用抗菌药物,由于用药
选择不合理,可增加耐药性的风险[4]。
②用法用量不合理,青霉素与头孢类药
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3~4/d次用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但处方存在为1次/d
现象;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应一次给予一日用药量,但处方中存
在2次/d现象[5]。
③重复用药,一般指临床作用基本相似的药物联合使用,疗
效提升并不十分明显,但会极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的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或者克拉霉素+头孢氨苄的大环内酯类与抗菌谱相似的头
孢类药物联用,复方氯唑沙宗片+双氯芬酸钠片的非甾体抗炎药联用治疗关节炎、颈椎病,西替利嗪片+咪唑斯汀缓释联用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疾病[6]。
④联合用
药不合理,如药物配伍不当不仅会减弱药效,甚至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例
如多潘立酮+阿奇霉素联用治疗消化不良时,会导致阿奇霉素受到抑制,而使多
潘立酮异常蓄积,产生不良反应;莫沙比利+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时,由于埃
索美拉唑的药效与在胃内滞留时间呈正比,而莫沙必利可促进胃肠蠕动,二者联
合使用将减弱埃索美拉唑的药效[7,8]。
⑤溶媒选择不合理,由于葡萄糖注射液偏
酸性,pH值为3.2~5.5,配伍注射用青霉素钠会加速内酰胺环水解而降低疗效,
配伍注射用阿昔洛韦(pH为10.5~11.6)会发生中和反应,喹诺酮类药物配伍氯
化钠注射液使会产生结晶[9]。
?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电子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
包括选择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
不合理以及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情况,因此医院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对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临床医师的重视程度,同时临床医师也应该进行合理用药知
识的学习,熟练掌握用药基本知识与临床疾病的诊断知识,提高业务素质[10,11],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亚青.不合理药物处方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9):1270-1272.
[2] 陈娟,陈煜辉.我院门诊合理用药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J]. 海峡医学,2014,
26(9): 129-130.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 陈晓红,赵志刚,赵捷.我院2009-2012年门诊合理用药调查[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0): 984-985.
[5] 梁永红,赵飞,阿达来提·依迪热斯.处方点评制度在门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254-256.
[6] 沈文恒,黄捍东,杨玉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J]. 中国药
房,2007,18(28):2237-2238.
[7] 陈柏林,李效伟,吴冬.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门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上海医药,2015,36(2):17-20.
[8] 成永,蒋云,王姝静.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上海医
药,2010,8(3):352-353.
[9] 郑思茜,宋燕,殷实等.基本药物制度对宁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8):1-2.
[10] 陆政.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4,1(14): 2878-2879.
[11] 朱德龙. 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调查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 1(6): 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