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

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引言花生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用油之一,然而,由于一些不良生产过程和储存条件,花生油中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需要制定相应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以确保花生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检测物质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
在花生油中的主要检测物质为黄曲霉毒素B1 和黄曲霉毒素B2。
二、检测方法1. 样品准备:从市场上购买花生油样品,按照一定比例随机选择样品。
将样品放入密封袋中,保存在低温环境下,以避免黄曲霉菌生长。
2. 提取:将样品取出,进行样品提取。
将样品与适量的溶剂混合,经过一定的提取过程,获得提取液。
3. 净化:利用净化柱或其他净化方法,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干扰物质。
4. 分离和检测:利用色谱柱进行样品的分离,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仪器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5. 数据处理: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对比,得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三、检测标准为了确保花生油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以下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1. 黄曲霉毒素B1 的限量标准为10μg/kg。
2. 黄曲霉毒素B2 的限量标准为5μg/kg。
3. 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B2的含量不能同时超过15μg/kg。
4. 若花生油中检测到黄曲霉毒素超过上述限量标准,视为不合格产品,不能上市销售。
5. 检测结果需进行备案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和追溯。
四、风险分析与控制1. 建立健全的花生油生产和储存规范,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含有黄曲霉菌的花生被投入生产。
2. 加强对花生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售卖前,对花生油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
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 说明书

1ELISA kit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一、概要黄曲霉毒素主要是两种霉菌黄曲霉及 A.paraticus的二级代谢物。
这些霉菌在湿热的环境和耕作土地上污染的植物产生。
黄曲霉毒素B1(AFB1)属于自然最强烈的致癌物质,它一般产生于花生、玉米、巴西坚果和棉花种子中。
本试剂盒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各种谷物、饲料及其他食品中的AFB1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
二、原理本试剂盒是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微孔模式进行检测,灵敏度可达0.1 µg/kg(ppb)。
样品或标准品中游离的黄曲霉毒素B1与酶标抗原竞争结合包被在微孔中的抗体上的结合位点,经洗板洗去多余的酶标抗原与黄曲霉毒素B1后加入显色剂与反应底物,其与酶标物作用而成蓝色,加入反应停止液后颜色由蓝色转变为黄色,黄色越深则表明黄曲霉毒素B1越少,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定光吸收值可准确定量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水平。
三、试剂盒构成1、反应板支架……………………………………………………………………………1块2 黄曲霉毒素B1抗体包被反应板……………………………………………………96孔3、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溶液(0 ppb,0.1 ppb,0.25 ppb,0.5 ppb,1 ppb,2 ppb)…1套4、酶标记物…………………………………………………………………4瓶5、酶稀释液……………………………………………………………………1瓶6、样品稀释液………………………………………………………………1瓶7、显色剂溶液………………………………………………………………………1瓶8、反应底物溶液………………………………………………………………1瓶9、终止液………………………………………………………………………………1瓶10、浓缩洗涤液(20 X)………………………………………………………1瓶四、注意事项1、试剂盒请置放于2-8℃条件下保存,使用过程中不要让微孔干燥,使用后立即将试剂放回至2-8℃条件下冷藏。
黄曲霉毒素的测定(精)

取20.00mL甲醇水溶液臵于另一125mL分液漏斗 中,加20mL三氯甲烷,振摇2min、静臵分层, 如出现乳化现象,可滴加甲醇促使分层。放出 三氯甲烷层,经盛有约10g预先用三氯甲烷湿 润的无水硫酸钠的定量慢速滤纸,过滤于 50mL蒸发皿中,再加5mL三氯甲烷于分液漏斗 中,重复振摇提取,三氯甲烷层一并滤于蒸发 皿中,最后用少量三氯甲烷洗过滤器,洗液并 于蒸发皿中。
再用双向展开法展开后,观察样液是否产生与AFTB1标准点重叠
的衍生物。观察时,可将第一板作为样液的衍生物空白板。若样 液AFTB1含量较高时,则将样液稀释后,按单向展开法中(4)做确 认试验 .
(5)稀释定量:
若样液中AFTBl含量较高,可按单向展开法中(5)稀释定量操作。 若AFTB1含量较低,稀释倍数小,在定量的纵向展开板上仍有杂质 干扰,影响结果判断,可将样液再做双向展开法测定,以确定含量。 3.2.3 结果计算
(2)展开:
a.横向展开:在展开槽内的长边臵一玻璃支架,加10mL无水 乙醇,将上述点好的薄层板靠标准点的长边,臵于展开槽内展开, 展至板端后,取出挥干。根据情况,需要时,可再重复l~2次。 b.纵向展开:挥干的薄层板以丙酮一三氯甲烷(8:92)展开至 10~12cm为止。丙酮与氯甲烷的比例,根据不同条件自行调节。
黄曲霉毒素属剧毒物质,其毒性比氰化 钾还高,也是目前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 其中AFT 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帮其 在食品中允许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 AFT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 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被污染严 重。Biblioteka 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
食品品种 允许量标准(ppb或10-6) 玉米、花生、花生油 ≤20 玉米及花生制品 ≤20 大米、其他食用油 ≤10 裱花蛋糕、饼干、面包≤5 婴儿代乳食品 不得检出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案

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案--8min准确定量一、黄曲霉毒素概述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真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有毒的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它们主要存在于药材、谷物、坚果、棉籽以及动物饲料相关的产品中。
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且以B1毒性最大。
当人摄入量大时,会发生急性中毒,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当微量持续摄入时,会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
二、黄曲霉毒素检测的中药材品种及其国家限量标准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黄曲霉素检查的5种药材:酸枣仁、僵蚕、胖大海、陈皮、桃仁。
现行的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黄曲霉毒素检查的19种中药材,相对2010版《中国药典》增加了14个品种:(1)根及根茎类:远志;(2)果实种子类:大枣、肉豆蔻、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槟榔、酸枣仁、薏苡仁;(3)动物类:水蛭、地龙、全蝎、蜈蚣、僵蚕。
黄曲霉毒素类别限量标准(μg/kg)黄曲霉毒素B1 ≤5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及≤10黄曲霉毒素G2总量引自:现行的2015版《中国药典》《中国药典》对黄曲霉毒素检测的要求,既突出了中药整体质量控制的特点,又增加和完善了安全性控制方面的要求。
三、上海飞测生物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快速定量检测方案--8min准确定量检测原理:4.1.黄曲霉毒素B1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性能◆检测灵敏度:0.5μg/kg;◆定量线性范围:1.0μg/kg - 75.0μg/kg;◆样品前处理时间:7min;◆检测时间:8min;◆准确度:回收率为80%-125%;◆特异性:在1000μg/kg浓度水平下与其它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4.2.样品前处理过程1、粉碎(中药材样品粉碎处理、称量);2、振荡提取(5min);3、离心(2min);4.3.检测操作过程1、稀释;2、加样反应(8min);3、读数,打印检测报告;4.4.结果判读和输出采用便携式黄曲霉毒素B1检测仪进行读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避免人为的误判。
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

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在自然界和食品中普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粮油检验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胶体金快速定量法编制说明

《粮油检验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胶体金快速定量法》编制说明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简写为AF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
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
在天然食物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国家质检总局规定黄曲霉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
黄曲霉毒素B1对包括人和若干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
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物主要是花生、玉米、稻谷、小麦、花生油等粮油食品,且以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受污染最为严重。
目前,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对谷物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为20μg/kg。
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以往利用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法可对黄曲霉毒素B1样品进行定性分析,适用于阳性样品的初筛,不能准确定量。
本标准项目是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利用此抗原免疫实验动物制备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基于此原料基础上开发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试纸条,再通过胶体金读数仪进行大米、玉米、小麦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分析。
本标准有助于提高粮食样品检测、监测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从业人员健康安全。
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本行业标准是在2012年12月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组织对美国Charm公司开发的ROSA真菌毒素快速定量测试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专家评审通过的基础上提出并立项。
根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质检办便函[2014]15号文件《关于下达2014年粮油行业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测站牵头负责《粮油检验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胶体金快速定量法》的起草工作。
起草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组负责进行本标准的各项工作。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作者: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第05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写AF)主要为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
在温暖与潮湿的气候地区,凡是被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污染过的粮食和饲料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
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等产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而大豆豆粕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程度略轻。
在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的概率很高,给饲料企业以及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而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还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目前已经确定黄曲霉毒素的结构有AFB1、AFB2、AFM1等18种,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
黄曲霉毒素很难溶解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以及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有机溶剂。
黄曲霉的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该毒素耐高温,通常的加热处理方式对其破坏性很小,只有在熔点的温度下才会发生分解。
黄曲霉毒素在遇碱情况下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以实现逆还原,即在酸性的条件下又会复原。
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的条件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
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
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和人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毒性非常高,是目前已发现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种。
目前发现的18种黄曲霉菌毒素家族中,AFB1的毒性最为强烈,AFM1、AFG1次之,AFB2、AFG2、AFM2毒性较弱。
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甚至比二甲基亚硝胺还要大75倍。
其毒性大小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体况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年幼动物、雄性动物对其反应较敏感。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诱导突变、抑制免疫以及强致癌的作用。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之 ,A F B 2 、A F G 2 、A F M2毒 性 较 弱。
谢产 物。 在 温 暖 与 潮 湿 的 气 候地 区 ,凡 发 生 分 解 。 黄 曲霉 毒 素 在 遇 碱 情 况 下 能 A F B 1的 毒 性 是 砒 霜 的 6 8倍 , 诱 发 肝 是被 黄 曲霉 和 寄 生 曲霉 污 染过 的粮 食 和 迅 速 分 解 ,但 此 反应 可 以 实现 逆还 原 , 癌 的 能 力 甚 至 比 二 甲 基 亚 硝 胺 还 要 大
禽蛋 、 肉、 奶 及 奶 制 品 等 产 品 ,其 次 是 在 1 4 % 以上 ( 花 生 的水 份 在 9 % 以上 )
异 ,其 中 ,年 幼 动 物 、雄 性 动 物 对 其 反
小麦 、高 梁 和 甘 薯 ,而 大 豆 豆粕 污 染 黄 的 条 件 最 适 合 黄 曲霉 繁 殖 和 生 长 。 在 应 较 敏 感 。
肝 损 伤 等 现 象 ,严 重 时 会 出 现 免 疫 机
的基 本结 构 中都 含 有 二 呋 喃 环和 氧 杂 萘 邻酮 ( 又名香豆素 ) 。 黄 曲 霉毒 素很 难
溶 解 于 水 、 己烷 、 乙醚 和 石 油 醚 ,易溶
于 甲 醇 、 乙醇 、氯 仿 以及 二 甲 基 甲酰 胺
黄 曲 霉 毒 素 的 毒 性 非 常 高 ,刊2 。 1 7 年 5 月
分 析 与 检 测I
黄 曲霉 毒 素 对 人 类 健 康 的 危 害
O u g / k g ,其 中 黄 相 一 致 。 菲 律 宾 的 玉 米和 自制 花 生 酱 黄 曲霉毒 素 的 总 量小 于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限量标准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写 AF)主要为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
在温暖与潮湿的气候地区粮食和饲料凡是被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污染的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的有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轻些。
在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的概率很高, 给饲料企业以及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体健康。
一、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目前已经确定的黄曲霉毒素的结构有AFB1、AFB2、AFM1等 18 种, 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 前者为其具有毒性的结构,后者可能与其的致癌性有关。
黄曲霉毒素很难溶解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以及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有机溶剂中。
分子量为 312-346,熔点为 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方式对其的破坏很小, 只有在熔点的温度下才能发生分解。
黄曲霉毒素遇碱情况下能迅速分解, 但此应可逆, 即在酸性的条件下又能复原。
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
在 24-34℃之间, 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
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
二、黄曲霉毒素对动物和人的危害2.1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毒性非常高,是目前已发现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种。
目前发现的18种黄曲霉菌毒素家族中, AFB1的毒性最为最为强烈,AFM1、AFG1 次之,AFB2、AFG2、AFM2 毒性较弱。
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其诱发肝癌的能力甚至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之多。
其毒性的大小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体况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年幼动物、雄性动物较敏感。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诱导突变、抑制免疫以及强致癌的作用。
黄曲霉毒素起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动物的中毒症状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发生障碍及神经系统的紊乱为特征。
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排泄停止,肝炎,黄疸,肝脏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和坏死,并且伴有比较严重的血管和中枢神经的损伤,动物中毒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死亡。
慢性中毒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生产性能降低,胴体和蛋壳品质出现下降,后期出现黄疸,脂肪肝、肝损伤以及抑制动物的免疫机能和致癌等作用。
2.2 黄曲霉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黄曲霉毒素被公认为强致肝癌的物质,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致癌性最强。
如果长期食用含有低水平黄曲霉毒素的食物的人,其肝脏将受到较大的损害。
最近在第三世界的国家报道了人许多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的新证据,其综合病症的显著特征为呕吐、腹痛、肺水肿、惊厥痉挛、昏迷、大脑水肿而引起死亡和肝脏、肾形矿脉和心脏的脂肪过多。
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类的强烈致癌物之一,这已经被许多亚洲和非洲的流行病研究者证明在日粮黄曲霉毒素和肝细胞癌(LCC)有正效应得到证实。
另外,人因黄曲霉毒素而致癌可能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以及肝或者寄生虫感染有关。
Shank 等(1972)在泰国调查市售的食品和家庭的熟食(膳食),计算出每人每日平均摄入的黄曲霉毒素量,发现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量与肝癌发病率的地区分布相一致。
菲律宾的玉米和自制花生酱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其中一个以玉米做为主食的地区与另外一个经常食用自制花生酱的地区,肝癌的发病概率比其他的地区高约7倍以上,在食用花生酱的居民之中, 曾测定吃花生酱后人尿的黄曲霉毒素代谢产M1,在7个每天由食用花生酱而摄入黄曲霉毒素B1 11.2-15.0 毫克的儿童的尿中,有三个样品测出 M1。
三、中国及主要国家对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3.1、中国和主要国家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20μg/kg (ppb) ≤20 μg/kg (ppb) ≤2、4、5、8、10、15μg/kg (ppb)≤20 μg/kg (ppb) ≤20 μg/kg(ppb) ≤2、4、5、8、10、15μg/kg (ppb)≤10 μg/kg (ppb) ≤10 μg/kg (ppb) ≤2、4μg/kg (ppb)≤5μg/kg (ppb) ≤5μg/kg (ppb) 不得检出≤0.5μg/kg (ppb) ≤0.5 μg/kg (ppb) ≤0.05μg/kg (ppb) 3.2、其他国家和组织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1)、WHO/FAO标准。
国际卫生组织(WHO)/世界粮农组织下属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推荐食品、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为总量(B1+B2+G1+G2)小于15μg/kg;牛奶中M1的最大允许量为0.5μg/kg(2)、南非标准。
1990颁布了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允许限量标准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总量小于10μg/kg,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残留量小于5μg/kg。
(3)、其他标准。
印度的限量标准为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小于30μg/kg;越南和阿根廷的限量标准为黄曲霉毒素B1小于20μg/kg。
四、黄曲霉毒素常用检测方法目前检测霉菌毒素的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确认方法和快速方法。
确认方法主要基于理化仪器设备,如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和各种联用技术如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HPLC-MS)等;快速方法主要是基于免疫化学基础上的免疫分析方法如免疫亲合柱-荧光检测(IAC-FLD)、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等。
结果准确、法定认可是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但是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前处理过程复杂、操作繁琐、效率低,成本极高,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的筛查和日常的内控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方法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是企业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但也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ELISA 方法能灵敏度相对较高,且能定量检测,但操作的过程相对复杂,步骤较多,检测时间较长,对环境和人员要求高,环境和基质干扰严重,且需要使用标准品,对操作人员危害比较大;胶体金检测卡可以满足现场快速的要求,能在5-10min内快速测定,但是只能定性,且灵敏度较低,肉眼观察主观性较强,重复性差。
五、上海飞测黄曲霉毒素FPOCT快速定量检测方法上海飞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领先的荧光定量FPOCT技术平台,开发出了黄曲霉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结合了胶体金快速、酶联免疫定量以及色谱法准确的特点,仅需8min快速准确定量的测定出粮油谷物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灵敏度高(0.5ppb),线性范围宽(1-75ppb),结果高度符合国标法,为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5.1、上海飞测黄曲霉毒素FPOCT 当将样品滴加在加样区时,样测线T 线上结合的荧光微球标记抗读取T 线和C 量。
5.2、上海飞测黄曲霉毒素◆ 8min 快速准确定量: 集胶体身,可在8min 内实现黄曲霉◆ 小巧便携:既可用于实验室常速检测;◆ 内置定量标准曲线:仪器内置触,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随到随检:对检测样本量无要测成本无区别;◆ 基质干扰小:基于时间分辨荧原料检测,也可对DDGS,麸POCT 快速定量检测原理时,样品中的待测物与结合垫中的荧光微球标记抗体结用向前层析,当达到检测区后,检测线T 线上固定的抗原与剩余的部分荧光微球标线上结合的荧光微球标记抗体的量与样品中待测物的量成反比,质控线物样品中待测物的量无关,其它荧光标记物继续层析达到吸收区。
层析结束后,采用荧光读数仪的线的荧光强度并计算T/C 值,通过仪器内置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FPOCT 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特点集胶体金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色谱质谱准确内实现黄曲霉毒素的快速准确定量测定; 验室常规检测,也可用于收粮现场快器内置标准曲线,无需检测时再做标准曲线,既节省了成本,也避免了操作人员与霉菌毒素的接触,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量无要求,既可单个或少量样本随到随检,也可大量样基于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原理,有效降低基质干扰,既适用于小麦,麸皮、粕类等特殊样本检测,无需对提取液进行任何抗体结合并通过毛细作线上固定的抗原与剩余的部分荧光微球标记抗体结合,检C 线结合的荧光标记后,采用荧光读数仪的通过仪器内置的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样品中待测物的含质谱准确检测的特点于一对检测样本量无要求,既可单个或少量样本随到随检,也可大量样本同时检测,检适用于小麦、玉米、高粱等检测,无需对提取液进行任何pH的调节,操作方便,结果准确;◆操作简便:样品提取完后仅需一步加样即可,操作及其简便赫人性化,操作人员仅需短期培训就能熟练掌握;◆远程网络支持:仪器可通过网络自动进行标准曲线读取、软件升级、问题故障诊断、质量控制等;◆数据上传及溯源管理:荧光定量分析仪具备数据无线上传的功能,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开发相应的数据管理和溯源管理系统,实现公司总部对各分公司、上级监管部门对下级监管部门或者监管部门对各监管对象检测数据的实时掌握和分析;◆性价比高:花胶体金试纸条的价格,获得色谱质谱检测的质量和结果,并且节省人力物力,大幅降低检测费用;5.3、上海飞测黄曲霉毒素FPOCT快速定量检测方法与其他方法学性能比较定量 定性或半定量 定量 定量高 低 中 高中 低 高 高中 低 高 高≥1H ≤10min ≥1H ≤8min繁琐 简便 繁琐 简便中 低 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