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合集下载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测定及安全处置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测定及安全处置

政策法规的实施 有助于提高公众 对农药及黄曲霉 毒素的认识和防 范意识
政策法规的实施 有助于推动农药 及黄曲霉毒素的 科学研究和技术 创新
谢谢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 测定及安全处置
演讲人
目录
01.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02.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方

03.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的安全处 置
04.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的监管和 政策
农药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01 农药污染:农药残留在土壤、 水体和空气中,影响生态环 境
02 健康风险:农药通过食物链 进入人体,可能引发癌症、 神经损伤等健康问题
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结合多种检测方法, 相互验证保安全处 置符合相关标准
和要求。
采用科学合理的 处置方法,降低 农药及黄曲霉毒 素对环境和人体
的危害。
加强培训和宣传, 提高相关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处置
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 处置体系,确保 农药及黄曲霉毒 素的安全处置得
到有效实施。
安全处置技术
物理法:如焚烧、 掩埋等,适用于 农药及黄曲霉毒 素的销毁
化学法:如氧化、 还原、中和等, 适用于农药及黄 曲霉毒素的降解
生物法:如微生 物降解、植物修 复等,适用于农 药及黄曲霉毒素 的生物降解
组合法:将多种 处置技术相结合, 提高处置效果, 降低处置成本
监测与评估:对 处置过程进行实 时监测,确保处 置效果和安全性
黄曲霉毒素检测:加强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确 保食品和饲料安全
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农药及黄曲霉毒素的监管 政策和法规,确保监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或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存在于谷物和油籽中。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严重的危害,下面将从影响方面以及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问题: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肝脏毒素,可以引起家禽肝脏损伤,并且会导致肝脏功能紊乱。

黄曲霉毒素还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家禽的免疫力,从而增加了家禽感染疾病的风险。

2. 生长性能下降: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的利用率,导致家禽的生长速度放缓,养殖效益降低。

3. 生殖问题: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生殖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可以引起家禽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降低家禽的生育能力,导致繁殖效果下降。

针对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1. 饲养环境管理:建议将家禽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因素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减少黄曲霉菌的生长和繁殖环境。

2. 饲料质量控制:选择优质的原料供应商,并进行原料质量的监测和筛查,确保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超标的饲料。

3. 添加剂使用:可以通过添加吸附剂、生物酶和益生菌等剂型的饲料添加剂来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吸附剂能够吸附黄曲霉毒素,减少其对家禽的危害;生物酶可以降解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益生菌能够改善鸡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力。

4. 饲料储存和处理:饲料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黄曲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加大饲料的通风和干燥条件,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严重,影响着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为了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应加强饲料质量控制和环境管理,合理使用添加剂,并加强饲料储存和处理,以减轻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和危害分析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和危害分析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和危害分析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霉菌繁殖产生的毒素,常见于谷物、豆类、坚果等食物中,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

黄曲霉毒素对人体非常危害,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甚至引起癌症。

因此,对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和危害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黄曲霉毒素的发生主要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黄曲霉属(Aspergillus parasiticus)霉菌产生的。

黄曲霉在生长过程中,利用谷物等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

它们在营养充足的环境下会大量地进行生物合成,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萘酸的生物合成萘酸是黄曲霉在合成黄曲霉毒素的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中间体。

黄曲霉通过营养物质代谢,将萘酸前体进行生物合成,产生出萘酸。

2. 水解过程的生物合成黄曲霉将萘酸进行水解,分解出苯乙酰辅酶A,这是黄曲霉进行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物质。

3. 酰辅酶A的衍生物的生物合成黄曲霉将苯乙酰辅酶A进行衍生,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简单的甲基基团被添加到苯乙酰辅酶A上,从而形成了另一个关键的化合物,叫做赖氨酸。

4.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合成黄曲霉通过将赖氨酸与毒素前体结合,形成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毒素。

二、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因为其本身毒性很强,因此对人体健康长期处于隐患状态。

黄曲霉毒素通过以下方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 消化道系统的损害黄曲霉毒素会对消化道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导致人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食欲难以振作,胃肠道受到刺激,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

2. 免疫系统的损害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免疫系统有着破坏性的影响,使得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感染性疾病;同时,黄曲霉毒素还能够影响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以及免疫细胞的活性,产生一定的毒性影响。

3. 对大脑的影响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使得神经思维衰退,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还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的缺陷和运动协调能力的下降等问题。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测定及安全处置 模板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测定及安全处置 模板

政府监管:制定法 规,加强监管,确
保安全处置措施的 1
实施
社会监督:鼓励公 4
众参与,加强社会 监督,确保安全处
置措施的实施
培训教育:对相关 人员进行培训,提
2 高安全处置意识和
技能
3
企业责任:企业应
承担安全处置的责
任,确保处置措施
的实施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 的替代方案
绿色农药的研发与应用
01
绿色农药的定义:环保、安全、
谢谢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01
正确选择农药:根据作物种 02
合理使用剂量:按照说明书
类、病虫害情况选择合适的
上的推荐剂量使用,避免过
农药
量使用
03
安全操作:使用农药时,穿 04
妥善保管:将农药存放在儿
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
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
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05
废弃物处理:使用后的农药包 06
减少农药及黄曲霉毒素影响的政策与法规
农药减量政策:政府鼓励农民减少农药使用,推 广绿色防控技术
农药替代政策:政府支持研发和推广生物农药、 物理防治等替代技术
黄曲霉毒素监管法规:政府加强对黄曲霉毒素的 监管,确保食品和饲料安全
农药及黄曲霉毒素处置法规:政府制定农药及黄 曲霉毒素安全处置规定,确保环境安全
高效的农药
02
绿色农药的研发方向:生物农药、
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等
03
绿色农药的应用:替代传统农药,
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04
绿色农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
精准化、高效化
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替代品
1 谷物类食品:选择无污染的谷物,如玉米、小麦、大米等 2 豆类食品:选择无污染的豆类,如大豆、绿豆、红豆等 3 蔬菜类食品:选择无污染的蔬菜,如菠菜、白菜、胡萝卜等 4 水果类食品:选择无污染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5 肉类食品:选择无污染的肉类,如鸡肉、牛肉、猪肉等 6 乳制品:选择无污染的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等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广泛分布在饲料中。

它对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 影响生长发育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和发育,使其体重增长缓慢,骨骼畸形,毛色变黯淡,运动能力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导致家禽易患疾病。

2. 损害消化道健康黄曲霉毒素会损害家禽的消化道健康,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和腹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死亡。

3. 增加疾病发生率黄曲霉毒素使家禽体内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影响其免疫功能,使其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增加疾病发生率,严重影响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二、黄曲霉毒素防治措施1. 严格落实流程控制要加强饲料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控制环节,严格落实流程控制。

保持饲料储存环境干燥、通风、清洁,防止霉菌繁殖。

2. 选择优质饲料要选择无霉、低霉、优质的饲料,尽量避免使用发霉、变质、污染的饲料。

3. 保证水源安全饮用水对家禽的生产健康也有重要影响。

要保证饮用水源的安全,防止水源污染和交叉感染。

4. 给家禽添加饲料添加剂可给家禽添加一定的饲料添加剂,如复合酶制剂、益生菌等,提高家禽消化道的健康状况,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5. 进行监测和检测要进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问题的批次。

同时,家禽身体状况的监测也很重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总之,黄曲霉毒素对家禽产业的影响十分严重,防治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只有加强监测检测、严格落实控制措施,并加强科学喂养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家禽的健康和安全,增加养殖效益。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它可以存在于各种饲料中,对家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以黄曲霉素(AFB1)、翻转黄曲霉素(AFB2)、半乳甘露聚糖31(AFG1)、半乳甘露聚糖2(AFG2)和黄曲霉酮(AFB5)等形式存在。

本文重点介绍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黄曲霉毒素会抑制家禽的生长发育,使得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增加,生产性能下降。

2. 破坏家禽的免疫功能: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得家禽易感染各种疾病,提高死亡率,降低存活率。

3. 引起家禽的疾病发生:黄曲霉毒素会引起家禽的疾病发生,如肝脏病变、颜面肌病、黄疸、下痢、厌食等。

4. 影响家禽的繁殖能力:黄曲霉毒素会影响家禽的繁殖能力,导致蛋产量下降,孵化率低下。

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优质的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较低,因此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是预防黄曲霉毒素的重要措施。

2. 控制饲料储存条件:黄曲霉菌在高湿度、高温度条件下容易繁殖,因此我们要注意饲料的储存条件,保持饲料干燥、通风。

3. 添加抗菌剂和防霉剂:在加工饲料时添加适量的抗菌剂和防霉剂,可以有效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4. 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通过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保障家禽的健康。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较大,会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繁殖能力。

为了防治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我们可以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控制饲料储存条件,添加抗菌剂和防霉剂,并定期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健康的危害。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极具危害的毒素,它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保障动物的健康。

本文将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黄曲霉毒素的危害1. 对动物的直接危害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度毒性的真菌毒素,它会对动物的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得动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一旦饲料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黄曲霉毒素,动物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对畜禽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2. 对人类的间接危害除了对动物造成直接危害外,黄曲霉毒素还会通过动物食物链传递到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可能会引发肝癌、肾损伤等严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1. 选择优质原料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所以在选料时,应尽量选择质量好、无霉变的玉米、豆饼等原料,避免使用霉变、变质的饲料原料。

2. 保持饲料库房的清洁饲料库房是存放饲料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并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灰尘、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从而降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3. 加强饲料加工与存储管理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黄曲霉毒素的生成。

同时在饲料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潮、防霉等工作,避免饲料受潮发霉而造成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4. 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为了及时了解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情况,可以委托专业实验室进行定期的检测分析,确保饲料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动物健康。

5. 科学添加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可以合理添加一些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如活性炭、膨润土等,在饲料中起到吸附黄曲霉毒素的作用,降低毒素的危害。

6. 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养殖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要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降低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摘要】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家禽饲料污染物,对家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主要包括饲料原料和储藏条件不佳。

黄曲霉毒素会对家禽的免疫系统、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家禽曝露在黄曲霉毒素中的途径有多种,包括食用受污染的饲料、空气中的霉菌孢子等。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包括加强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定期清洁饲料储存设施、注意饲料的保质期等。

最重要的是使用合格的饲料,确保家禽的健康和生长。

加强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防治意识对于保护家禽健康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饲料、黄曲霉毒素、家禽、危害、防治、来源、曝露途径、预防、控制、污染、合格饲料、重要性。

1. 引言1.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防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它可以在饲料中产生并对家禽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家禽一旦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甚至中毒死亡。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家禽曝露在黄曲霉毒素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饲料或饮水。

黄曲霉毒素可以在饲料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产生并残留,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风险。

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方法包括清洁卫生、控制湿度、及时更换饲料等措施。

使用合格饲料也是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重要措施,只有确保饲料质量符合标准,才能保障家禽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加强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家禽的生产损失,保障家禽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2. 正文2.1 黄曲霉毒素的来源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黄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毒素。

这两种真菌通常存在于土壤中,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可以在谷物、豆类、坚果等食物上繁殖并产生毒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由寄生曲霉和产毒的黄曲霉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有很强
的致癌性。

许多粮油食品、饲料等都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生产。

因此研究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非常必要。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的代谢化合产物,发生范围分布世界各地,通过感染食物和饲料,致使家禽、家畜及人类发生黄曲霉中毒及各种并发疾病,是目前人们认识最多,研究最广的一种真菌毒素。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和动物健康的有毒致癌物质。

根据其分子结构与感染方式的不同,黄曲霉毒素分为G1,G2,B1,B2,其化学分
子结构式分别为B1(C17H12O6),B2(C17H14O6),G1(C17H12O7),G2(C17H14O7)后来又在奶中分离出M1和M2 ,G和B的命名分别来自毒素在紫外光下发出的绿色荧光Green和蓝色荧光Blue,M则是由于它最早发生于奶中mike。

黄曲霉毒素对粮油食品的危害;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素B1最常见,而且毒性也最强,是真菌毒素中致癌力最强的一种。

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素的检出率比较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谷物供应的25%受霉菌毒素污染,其中,每年至少有2% 的农产品因黄曲霉素污染而报废,世界上已有大约100 个家对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做了严格限量要求。

我国花生及制品、食用
油、油料饼粕及饲料和玉米、大米等农产品及食品的黄曲霉素污染比较严重,其中,以花生和玉米的污染最为严重,成为一些地区肝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性食品的危害:已证实,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产生、生长基质,都有可能在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后产生黄曲霉毒素。

但动物源性食品不同于植物源性产品的特征是,活体动物一般不会发生黄曲霉菌或寄生曲霉菌的自然繁殖,因此不会像植物源性产品那样,在植物生长、获环节受到土壤、病害、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毒素。

但在动物源产品加工、包装、储存等后期,“冷链”传递的失控或包装材料的污染却可能导致黄曲霉毒素的产生。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是动物源性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

由于动物源性产品,特别像牛奶这样的产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后没有明显的感官特征(不能像花生等产品对霉变粒进行挑选),使得人们对黄曲霉毒素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动物源性产品的黄曲霉毒素主要由直接污染或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饲料2 种途径引起,因此其控制措施就应针对原因进行研究。

其中对于动物源性产品在加工、储藏、包装等环节的控制,主要应遵循食品卫生的操作规范,对特殊动物产品生产工艺进行监测,调整最佳工艺条件等。

动物源性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重点应是饲料的控制,此外还应深入研究奶类产品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危害,归根还是对人身体的危害。

人们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食品,牲畜使用被
污染的饲料后均可引起中毒。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和强致癌物质。

黄曲霉毒素的
LD 50 ( 半数动物致死量) 为0. 249 mg / kg,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 倍,是砒霜的68 倍。

黄曲霉毒素主要通过食物摄入后经消化道吸收,大部分分布在肝脏,在肾脏、血液、肌肉和脂肪中也有少量分布,体内代谢过程主要为羟基化、去甲基化和环氧化等作用,主要代谢产物也具有毒性或致癌、致突变作用。

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显著的慢性毒性。

人摄入大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后可出现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肝脂肪浸润及肝出血等急性病变,前期症状为发烧、呕吐、厌食、黄疸,继而出现腹水,下肢浮肿并很快死亡。

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的中毒事件,国内外都有过报道,其中以1974 年印度发生的中毒事件最为严重:印度西部两个邦中200 多个村庄皆以玉米为主食,由于当年雨水过多,造成玉米严重霉变,村民食用霉变玉米后导致397 人中毒,106 人死亡,尸检及病理实
验证明,这次中毒事件的原因是黄曲霉毒素B1中毒。

而慢性毒性表现为生长障碍,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体重减轻,诱发肝癌等。

总之,黄曲霉毒素是危害最严重,污染最普遍的一种!它可使人发生肝中毒、肝硬变、肝癌。

畜禽受害可导致生产性能降低,生长速度减慢,产蛋产奶量减少;饲料报酬率降低,还能损害动物的免疫系统,使动物抵抗力下降,生病乃至死亡。

有关黄曲霉毒素的防控技术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国目前有待开展的一个研究领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研究出最有效的黄曲霉毒素的防控技术,造福大家。

参考文献
1.黄曲霉毒素的发生危害与防控方法.
2.食品常见真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止措施
3.动物源性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研究
4.霉菌毒素危害奶业的特点及其应对措施.
5.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报告
6.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