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农业地区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县域典型调查

县域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县域典型调查摘要: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性机遇,对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城市而言更是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助推器,本文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要契机,研究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及发展现状,并以安岳县及其周边县市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为调查研究对象,探讨欠发达县域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与制约因素,结合实地调查提出欠发达县域城市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发展前景● 刘娅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产业融合的重点,标志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业态,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迅速发展,在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村旅游取得较好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产品功能单一、特色不够明显、资源整合有限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县域乡村旅游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资源利用率不高、投资收益低、金融支持不足等问题。
一、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城市居民愈加向往田园生活和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欧美部分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并形成了规范发展轨道,如爱尔兰、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完善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管理体系等制度,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农业旅游业正以逐年上涨的速度发展,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度上看,瑞士、法国和西班牙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第三,亚洲则属日本发展水平最高。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探析

休闲农业是当今社会逐渐热门的一种新型产业,其将农
于此同时休闲农业改善了农业经济的结构,促进农村的可持
『 K
i
1
』 ‘
d A ) 【 l 【 = ‰ 一 一 ) } ∑ 一 一 ) , N 卜n 妻
其 中,d A X . . 表 示企业 的策 略敏感度。S n A:销售管 理
示企业竞争能力越强。常见 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
货 周转 率 。
关键 词: 休 闲农业
农村经济
统筹城 乡 策略
第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是企业 因赊销产品、 商 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业 信用 日趋发达,企业所发生 的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应收账 款周转率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也越发突显出来_ 2 】 。
我 国是一 个农 业 大 国 ,农 业 自然 资 源 丰富 ,土 地广 袤 ,
民俗丰富多彩,而工业化进程相对较缓慢 ,休闲农业开发潜
力 巨大 ,故探 讨其发 展具有一 定 的时代意义 。
一
、
休 闲农业 的概 述
发 展格局 有很 大 的改观 。随着城 市化进 程 的发展 ,居 民 E t 益 和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 增 长 的物质文 化消 费需求 刺激 了服务业 ,旅 游业 的发展 ,阿 存货周转率= 营业成本/ 存货平均 占用额 ;存货平均 占 尔 文托夫 勒认 为 ,人 类社会 第 五次浪潮 应该是 娱乐 业和旅 游 用额=( 存货期末余额+ 存货期初余额 ) / 2 业的发展 。而与旅游业集成的农村休闲农业的成长 ,顺应 了 4 . 策略敏感度 这 一经 济 和文 化 的潮 流 。农 业休 闲体 验 ,新 技术 栽 培 园 区 , 策略敏感度的定义参考借鉴L y a n d r e s( 2 0 0 6) 的研究方 自然生态 产 品的消 费成 了城市 居 民消 费娱乐 的理想 选择 ,而 法 ,以销售管理费用的非正常变化来衡量I 3 ] 。销售管理费用 且 此种娱 乐项 目的消费群 体多数 为收入 水平 较高生 活质 量较 的变化可 以反映企业及其竞争对手行为导致 的结果 。计算 高的城 市 居 民 ,多 分 布与 发达 或较 发 达城 市 和地 区 的边 缘 。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的前景

综合性
互动性
文化性
可持续性
休闲农业通过为游客提供与农村和农业生产活动互动的机会,让游客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休闲农业在提供旅游服务的同时,也传播了农村和农业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性。
休闲农业的发展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可持续性。
休闲农业不是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农业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农村环境的整体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
建议
04
CHAPTER
休闲农业的前景展望
03
节假日经济效应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落实,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01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对休闲农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02
消费结构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休闲、观光、度假等消费需求逐渐增加,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的前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休闲农业概述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休闲农业的前景展望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休闲农业概述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的设施、空间及农业生产资源,通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面临的挑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休闲农业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如旅游市场的竞争激烈、旅游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提高等。
为了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宣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对于农村农家乐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对于农村农家乐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农村农家乐是指农村地区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文化农业和旅游农业的一种经营方式。
近年来,农家乐逐渐兴起,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感受田园风光的热门选择。
本文将对农村农家乐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对其发展及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首先,农村农家乐的发展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农家乐数量迅速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一方面,农户为了增加收入,纷纷将自家庭院和土地利用起来,开办农家乐。
另一方面,政府也对农家乐提供支持和扶持,鼓励农户创业发展。
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提升,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农家乐的特点与优势。
调研发现,农家乐的特点主要包括乡土气息浓厚、绿色环保、亲近自然等。
农家乐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格、新鲜的农产品和丰富的农耕体验吸引了大量市民外出游览。
与城市度假胜地相比,农家乐更加贴近自然,有助于缓解城市居民的压力,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休闲方式。
然而,农村农家乐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设施和服务水平的不足。
一些农家乐受限于基础设施和管理经验,缺乏专业度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是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的不足。
农家乐的宣传推广相对薄弱,缺乏特色和知名度,导致吸引力不足。
再次是扶持政策的缺失。
尽管有支持政策,但一些农户仍然困扰于资金、土地、技术等问题,使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农村农家乐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户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其次要加强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旅游平台等渠道,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户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型的休闲农业经营方式,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山西省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LI Na
(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n o mi c C r o p s , S h a n x i Ac a d e my f Ag o ic r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F e n y a n g S h a n x i 0 3 2 2 0 0 )
境 等方 面 发挥 了积 极 的作用 。 2 山西省 休 闲农 业的 发展 模式 山西 省 休 闲农 业 的旅 游 、 观光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发 展 模
前, 美 国 等发 达 国家 的 休 闲农 业 己经 进 入 其发 展 的最 高 阶 段— — 租 赁 。 而在我 国, 在 2 0世 纪 8 O年 代深 圳 市 举 办 的 “ 荔枝 节 ” 上, 体 闲农 业 作为 一 个新 兴产 业 出现 , 随 后逐渐 地 在 全 国各 省市 得 到发 展 。 直到 2 0 0 5 年 1 0月党 中央提 出 “ 扎 实推 进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建 设 ” 中。 休 闲农 业 才被 作 为一 种 新 型 农业 发 展模 式 , 在 全 国 各地 尤其 是 离城 市 较近 、 交通 便 利
2020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020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休闲农业在中国发展迅猛。
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融合了旅游、度假、休闲等元素的形式。
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乡村环境、农业文化和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市场的需求变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城市居民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享受宁静的乡村环境。
他们希望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并品尝新鲜的农产品。
因此,休闲农业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农户和农场主开始转型发展休闲农业。
他们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农业文化特色,打造了一系列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
比如,他们建设了农家乐、农庄、农业观光园等场所,提供农耕体验、采摘果蔬、农家餐饮等项目。
同时,还开展农业文化展示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休闲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农户和农场主不仅能够增加收入,还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他们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服务,也拉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这对于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休闲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农户在开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存在着经验不足和专业精神不强的问题。
他们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其次,一些地方存在着乱象和不合理竞争的现象,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
此外,农户还需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提升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
总之,休闲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休闲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农户和农场主也应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的模式研究——基于“内循环”为主体的视角

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的模式研究——基于“内循环”为主体的视角马银戌 田 铭(河北经贸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摘 要:论文基于翔实的普查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对河北省11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市场基础、环境基础、资源基础、设施基础和人力基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区域间的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下,全面提升和促进河北省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熵值法;综合评价;聚类分析 基金项目: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重点课题(201806002)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21)03.0118-06一、引言休闲农业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条件下为满足城市人群的娱乐休闲需求,合理利用农业农村的资源,是一种具有集农业生产与观光价值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此可以满足游客多种娱乐休闲需求[1]。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在疫情常态化的新形势下,疫情不仅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在改变着国际政治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多方面打压限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2020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今后经济工作主基调。
对于具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内循环”发展能力的重要领域和基本保障[2]。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看依然只是农业大省,还没有发展成为农业强省,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支撑较弱、科学规划不足从而市场竞争力较弱。
尽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具有时代的紧迫感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内大循环的格局下,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发展活力[3]。
丹东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丹东市休闲农业发展 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1-10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丹东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丹东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丹东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丹东市作为中国东北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为 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加强环境保护
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应 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保
持生态平衡。
促进农村文化传承
通过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休闲农业的 文化内涵。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休闲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 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产 业体系,提高休闲农业的竞争力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
05
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
01
02
03
加强员工培训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 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升服 务质量。
规范服务标准
制定规范的服务标准,确 保休闲农业场所的服务质 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
强化安全管理
加强休闲农业场所的安全 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财 产安全,提高游客的满意 度。
推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消费者的关键。
03
丹东市休闲农业发展的 影响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政策支持
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 等。
法规规范
相关法规对休闲农业行业的规范和约束,如农业法、土地管 理法等。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休闲农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