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探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在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对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影响因素及
其作用机制。
本文将分析其中的关键问题。
1. 工程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工程活动主要包括地下水开采、排水、注水、地
下储气库、地铁、污水处理厂等。
关键问题包括工程对地下水位、水质、水动力学等的影响,如开采引起的水位下降、注水引起的水位上升、排水引起的水质变化等。
2. 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业非点源污染等。
关键问题包括污染源的种类、排放量、污染物的性质、迁移与转化规律,以及污染物对地
下水质的影响程度。
3. 地下水运移与沉积过程:地下水运移与沉积是影响地下水环境的重要因素。
关键
问题包括地下水流动速度、沉积物的吸附与解吸特性,以及地下水运移路径、流域边界、
流场变化等。
4. 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影响:地下水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
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问题包括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建立规律、生物多样性、生态链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为干预对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5.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关键问题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优化利用与调控,以及地下水保护区划定、管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综述

科 学 研 究 委 员 会 的 定 义是 : 污 染 物 自顶 部 含 水 层 以上 某 一 位置 到达地 下 水 系统 中某一 特 定位 置 的趋势 和 可能 性。 同时 , 该委员会将地下水脆弱性 分为本质 脆弱性 和特殊脆 弱 性 两类 l 。 目前 , 国 内 研究 普 遍 认 为 水 资 源 脆 弱 性 是 由 于 水 资 源 系 统 受 到 自身 和 外 在 素 影 响 而 失 衡 所 表 现 出
摘要 : 地 下 水脆 弱性 评 价 是 地 下水 资 源保 护 的重 要 依 据 研 究 对 地 下 水脆 弱 性 评 价 的 概 念 、 研 究进 展 、 评 价方 法、 意
义进 行 了阐述 , 指 出 了 目前 主要 运 用 的 叠 置 指数 法 、 统计方 法 、 过程 数学模拟 法这三 种方法的优 缺点 , 提 出 了 目前 地 下 水
p a p e r, t h e C O0 ( ’ ep l o t 。 g r o u nd wa t e r v ul n e r a b i l i t y a s s e s s me nt , e v a l ua t i o n me t h o ds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we r e d e s c r i be d,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 j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t h e ma i n l y us e d me t h o d s wh i c h we r e s u p e r i mp o s e d i n de x me t h o d. s t a t i s t i ca l me t h o ds, pr o c e s s ma t he ma t i ca l s i mul a t i o n me t h o d we r e p o i n t e d o u t , a nd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g r o un d wat e r v u l ne r a bi l i t y r e s e a r c h wa s p r o p o s e d. Ke y wo r ds: ( ; r n u n dwa t e r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e v a l ua l i o n;g r o u n dwa t e r r e s o ur ce s
太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1 引言地下水脆弱性能可以理解为地下水抵御人为污染的能力。
地下水脆弱性能分为天然脆弱性能和特殊脆弱性能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了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本身[1]的迁移能力。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是由美国水井协会(NWWA)和美国环保局(USEPA)于1985年共同提出的DRASTIC模型,很多学者基于DRASTIC模型或其他溶质运移模型提出了改进的DRASTIC模型,如[2][3][4]GOD模型、DRARCH模型、DORKI模型等。
本文选择了DRASTIC模型中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及包气带介质4个评价因子建立DRAI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并针对太原地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含水层介质类型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对太原地区盆地及山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别进行评价。
2 研究区概况2.1 研究区地形地貌太原市地处晋中断陷盆地北端,总体地形趋势是北部、东部、西部被山地和黄土丘陵环绕,中部为北窄南宽的喇叭形开阔盆地,地形自山区向盆地呈阶梯状下降。
本区地貌发育主要包括构造剥蚀地貌与构造堆积地貌两个大类。
太原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控制了其地下水系统流场的总体形态,使区域上含水层的类型和富水性具有较大差异。
2.2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太原盆地内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为横向上自盆地边缘到[5]中心水质逐渐恶化,纵向上自北向南水质逐渐恶化,除盆地北部部分区域外多不能饮用;山区一带,碳酸盐岩岩溶水在位于西边山排泄区的兰村、晋祠及东山枣沟、后沟一带,岩溶水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
调查表明,人为[6]因素是造成太原地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3 评价体系3.1 评价方法2DRASTIC模型假定评估区面积大于0.4km,污染物位于[7]地表并随水迁移。
针对太原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点,选择模型中D、R、A和I4个评价因子构建DRAI模型计算综合评分,计算公式为:D D+R R +A A+ I I =DRAIr w r w r w r w式中,r和w分别为评价因子D、R、A、I的评分值和权重,DRAI为综合指数,综合指数越大,地下水脆弱性就越高,反之越低。
探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

ECOLOGY区域治理探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张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地下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更多的影响。
需要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地污染防治措施,改善地下水的水质。
本文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三个方法,并提出了加强评价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1-0128-000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水资源保护和水质安全工作,但目前对水资源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很多污水没有经过净化就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复杂的地质和地貌情况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加强对水质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一)水质评价为了解环境对地下水质量产生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地下水环境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
为了保证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根据地下水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水质评价是当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比较常用的评价方式。
在使用水质评价方法时,首先,应了解该评价方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根据其他工作人员调查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水质情况和环境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保证信息量的准确和客观并能够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和整理。
其次,在水质评价中需要选择科学的测评方法,对水质的评价要保证评价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如果水质评价与实际情况不符就无法客观分析出影响水质的具体环境因素。
最后,要对水质评价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使其能够准确了解水质情况并制定科学的措施来改善水质[1]。
(二)预测评价在评价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明确评价的原因和意义,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DRASTIC方法评价百色煤田盆地地下水脆弱性

阶 地 区 :阶 地 地 下 水 埋 深 为 2 . 0~ 7 . 0 m,上 覆 粉 质 黏 土
层 ,含水层为砂砾层 。渗透系数为 6 0~8 0 m / d 。
缓 丘 区 :缓 丘 地 下 水 埋 深 为 8 . 0~1 5 . 0 m,上 覆 粉 质 黏 土
层 ,主含水层 为新 近系始新统粉砂 、泥岩 ,含水性较弱 ,渗透 系数为 0 . 0 1 ~ 0 . 0 4 m / d ,渗流 区介质主要为黏土。
3 . 3 结 果分析
依据地下水脆弱性 7项参数的评分标准,利用 G I S 分别作 出 评价分区图,得出盆地评价结果 。其中河谷包括漫滩地下水防护
性 能属 较差 ,地 下水 极 易受 到污 染 ;阶地 属差 ,地 下 水容 易 受 到
污染 ;两侧丘陵区受到污染可能性小 。评价结果与地下水水质抽 样监测结果基本吻合 。说 明该方法用 于评价地下水脆弱性能较准
I l I I V
2 . 2 . 2 评 价 因子 的分级
按 经验 ,把 此 7项 因子分 为若 干等 级 ,分别 给 出分值 , 计 算 出地下 水脆弱 性指 标评分 标准 ,各 因子 取值 详见 如 下 。 地下水埋 深 1 —2 m时 D分值取 9 ,5~l 0 m 时 D分 值 取 6 ,1 5~2 0 m 时分 D值取 2 。降雨入渗 补给量 1 7 5~2 5 0 mm / a 时 R分值取 8 , >2 5 0m m / a 时 分值取 9 。含水层介质 为变质
取3 。包气带介质 为压 缩黏土 、粉砂 / 黏 土 、页岩 时 j 分值 分
别取 1 、3 、4 。 含 水 层 渗 透 系 数 0~ 5 0 m / d时 C分 值 取
鸡西市区地下水脆弱性分析与评价

3 影 响 因素
地下水环境脆 弱性 与地 下水 含水 层结 构 、 埋藏 条 件、 水 动力条件 、 下水形成 条件 及地下 水环境对 各种 污染物 自我 地
[] 2 吉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 . 鸡西市 区水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 ] 长 R.
春: 吉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 ,08 20 .
水开采量 等相 关 资料 进行 分 析 , 分 出它们 的等级 和评 分 划
标准 。
[] 3 鸡西市水务局 . 西市穆棱 河及支 流水功能 区划报 告[ ] 鸡 R .鸡
21 0 2年 第 3期 ( 4 第 O卷 )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 i nj n c nea dT cnlg f t osrac e og agS i c n ehooyo e C nevny l i e Wa r
No 3 2 1 .. 02
( o a N .0 T dl o4 )
采强度 、 地貌特征 的等级 划分 和评 分标 准 , 在充 分 了解 当地 含水层 的岩性分 布 特征 、 地下 水补 给来 源 和补给 水质 、 下 地
参 考文 献 :
[] 1 牡丹江水文局 . 鸡西市 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 .牡 R]
丹 江 : 丹 江 水 文 局 ,0 1 牡 20 .
西 : 西市 水 务 局 ,0 4 鸡 20 .
4 3 分 析评 价结 果 .
--
-——Biblioteka 2 90 ・— ・ -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因素与措施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因素与措施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工业领域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工业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地下水在地下水资源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目的是对地下水环境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并结合各种因素,分析城市发展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建筑。
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措施保持地下水的良好状态,使地下水环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实现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下水;评价;问题;因素;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部门提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为了能够做好地下水环境的保护,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难度比较大,社会对地下水环境的认识不够全面,很多地区污水没有妥善的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了地下水污染严重,另外,我国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在评价地下水时,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难度比较大,所以,需要理性的看待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背景我们国家地广物博,在各个地域的地貌也具有一定差异,地区的不同导致其地质条件的分布也不同。
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在各个地区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和开发工作没有做到科学规范,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存在严重污染问题,而且因为地区的不同,针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也各不相同。
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开发面积在目前正逐渐减少,为了让各个地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和开发工作规范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必须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对地下水资源影响评价工作进行推广,通过此措施对各地区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开发情况进行充分掌握。
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在不断增加,此情况导致我国地下水资源的使用量不断增大,其具体的开发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淡水资源进行开发和使用时,相关体系并没有做到足够规范,而且具有过度开采的现象,导致水资源不断减少。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破坏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破坏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1-11-25T06:12:42.402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1期作者:王强波[导读]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王强波4112829800528****摘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一方面是矿山生产项目设置对区域水源的影响问题考虑不足,煤矿开采对区域地下水的水量影响研究不够深入,未采取足够的措施以减轻或避免水源被侵夺,导致片区内地下水水源出现枯竭的趋势,另一方面是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存在盲区,缺乏对地下水水源地水质、水量的有效监测。
关键词:煤矿开采;地下水;水文地质;矿坑排水;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地下水在山西煤矿地区,有必要研究地下煤炭开采造成的损害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煤炭开采地区地下水保护。
一、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破坏机理1.导水裂隙带以下含水层地下水的破坏,对于大部分煤矿区来说,主要开采太原组、山西组的煤层。
天然条件下,煤层上覆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不发生变化。
采煤前,煤层上覆岩层处于原始应力平衡状态。
当采煤形成一定规模的采空区后,上覆岩层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在采动影响下,上覆岩层依次发生变形、离层、破裂及垮落,在采空区上方由下至上形成“三带”,即冒落带、裂隙带及弯沉带,其中的冒落带和裂隙带统称为导水裂隙带。
当采煤导水裂隙带导通所达到的上覆各含水层,即煤系含水层、煤系上覆含水层,就会对导水裂隙带以下各含水层结构造成不同程度地破坏,形成了地下水导水通道,打破了含水层地下水的天然循环条件,改变了地下水的径流特征,在地下水受采煤影响范围内,导水裂隙带以下各含水层地下水直接进入井下,导致上述含水层水位下降和疏干。
2.厚黄土覆盖区松散含水层地下水的破坏。
某省地处黄土高原,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厚黄土覆盖区。
这些区域,往往存在着厚度较大、水质良好、水量较丰富的松散含水层,成为支撑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含水层,是居民生活用水最重要的供水水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探析
王英环
【摘要】研究了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社会对地下水的影响,并对本质和特殊两种脆弱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因素,总结了目前评价体系
存在的缺陷,为今后合理利用地下水提供了思路.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3(039)030
【总页数】2页(P126-127)
【关键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影响因素
【作者】王英环
【作者单位】吉林市昌邑区环保局,吉林吉林1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11
地下水资源受外界干扰少,季节性不明显,杂质较少,由于这些优势,人类将地下水作为主要使用的水源之一。
伴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地下水的使用量快速增长,研究区地下水评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对当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1 研究意义
地下水脆弱性主要是衡量外界环境对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是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地下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形成地下水的包气带、含水层的埋藏条件、Re等
水力参数,这些条件构成了地下水环境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体系。
但是体系中各变量对脆弱性的影响能力不同,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较为准确、适宜和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1]。
2 研究概况
伴随着地下水动力学的成熟,地下水的水动力、水质模拟硕果累累,以此为基础,地下水脆弱性的研究也开始蓬勃发展并取得大量成果。
国内外学者对此都提出很多研究思路并取得相关结果[2]。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正式被提出,虽然只是以直观图片的形式表达地下水的脆弱程度,但是这一概念的提出开启了整个学科的研究[3]。
关于地下水脆弱性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基本分为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两个流派。
但是公认的是地下水脆弱性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敏感性,有学者认为可以针对特定人群比较特定水质指标进行浓度分析,得出脆弱性的程度。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于1993年给予地下水脆弱性如下定义:地下水脆弱性是污染物到达最上层含水层之上某特定位置的倾向性与可能性[4]。
一般认为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大类[5]:1)本质脆弱性,由于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地下水的脆弱性;2)特殊脆弱性,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进而影响到地下水。
3 脆弱性评价方法
3.1 本质脆弱性评价
地下水环境本质脆弱性是指由于外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造成对地下水的影响的抗干扰能力。
其主要影响因素均为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6]:
1)含水层埋深:它决定着地下水受到地表和大气污染的机会,埋深越大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就越低,脆弱性越弱,反之亦然;
2)补给量:由于补给水是各种污染物从地上扩散到地下水的主要载体,其补给方式也决定着补给量的多少,需要综合降雨、补给方式、补给量与污染的关系多因素考
虑;
3)包气带:其透水性直接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透水性越强,地下水脆弱性
越强;
4)其他:包括土壤类型、地形等其他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影响地下水的脆弱性。
3.2 特殊脆弱性评价
除了自然因素可以影响到地下水以外,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其他影响最终也会作用在地下水。
这些间接影响主要有:污染源和大气污染状况、土地利用等,这些因
素在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都体现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7]。
1)污染源:其种类、排放强度和排放方式对地表水影响很大,进而会影响到地表水
与地下水的交换过程,并且在长时间上会对含水层造成很大影响。
对于短期的、排放量很小的或者是不稳定易于降解的污染物,由于地下水的自净功能,所以影响不大。
但是长期排放的难以降解的污染物,将会大大提高地下水的脆弱性。
2)地下水情况:为了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效益,需要将各地区地下水的具
体情况作为独立的一个影响因素去考虑,如当地下水水质较差时,保护地下水的价值就大大降低。
但是,考虑经济因素的同时还要注意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危害,以及为弥补过量开采进行的污水回灌造成的地下水脆弱性增加。
3)大气污染状况:大气降水作为地下水补给主要的方式之一,其主要途径是经过地
表径流渗入完成的,所渗入的降水的污染程度直接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
由于大气污染直接影响降水的污染程度,所以大气污染程度越高,地下水脆弱性越强,反之亦然。
4 脆弱性评价体系
很容易看出,对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关系到多个因素,这些因素又分别具有独立的或者交叉的影响因子。
由于各因素和其相关的影响因子数量过多,难以同时获得准确的实际取值。
不但选取的参数众多,而且各参数之间还有互相影响和干扰的关系,
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同时进行推导计算近乎不可能。
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地下水环境具体的情况找出其对应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设定不同的评价体系[8]。
目前主流的办法是采用模糊数学的方式来进行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关键步骤是选取恰当的因素并对该因素给予恰当的权重值。
一般选取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由人类活动造成地下水脆弱性的相关因素(如污染源、人口密度等)[9]。
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权重与指标定额进行线性加权取和,得出脆弱性数值,数值越大,说明地下水环境越容易受到污染。
指标定额的设定是根据单一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将其分级统计,其脆弱性评价值为:
其中,wj为指标j的权重;Rij为含水层i指标j的定额。
通过计算将地下水的脆弱性分为10个等级,对应的10个易污染程度,见表1。
表1 污染程度与脆弱性对应关系级别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脆弱性极低很低较低略低稍低稍高略高较高很高极高污染性极难很难较难略难稍难稍易略易较易很易极易
5 结语
1)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是相对的,一般无法直接给出定量的“标准”结果,只能依靠建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率定和参数调整来实现对脆弱性的评价。
这种依靠权重调整建立的模型充分考虑了评价指标的变化和各指标的影响参数的变化。
将两种变化联合考虑,既定性分析了成因,又能定量分析脆弱性程度,将实际问题准确有效的解决。
2)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飞速提高,人为因素对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所以提高人为因素在评价
体系中的权重,能更为准确的获得结果。
3)对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指标的定额分配上,目前的评价体系还存在一定缺陷,如对关键指标种类的选取、各指标影响参数权重的设定,都还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
这类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并通过实验和测定论证。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新娟.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循环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2]肖长来.吉林省西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1.
[3]孙才志,潘俊.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评价方法与前景[J].水科学进展,1999,10(4):30-36.
[4]陈崇希.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数值模拟及防治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5]胡宏韬,林学钰,蔡青勤.中国的水环境状况及对策[J].干旱环境监测,2001,15(1):41-44.
[6]林学钰,廖资生.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在地下水模型研究中的重要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2,19(1):6-8.
[7]廖文根,李锦秀,彭静.水体纳污能力量化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
12(3):211-215.
[8]Jorgensen S E.Fundamentals of Ecological Modelling(2nd Edition).Elsever,1994.
[9]Nigel W.T.Quinn,Norman ler,John A.Dracup,et al.An integrated modeling system for environment impact analysi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extreme weather events
in the San Joaquin Basin,California[J].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1(5):30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