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划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环保局关于汇总核实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黑环办[2002]76号

黑龙江省环保局关于汇总核实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黑环办[2002]76号

黑龙江省环保局关于汇总核实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正文:---------------------------------------------------------------------------------------------------------------------------------------------------- 黑龙江省环保局关于汇总核实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的通知(黑环办[2002]76号)各市、地环保局,省农垦总局环保局: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汇总核实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开展环保重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2]117号)文件的要求,全省开展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工作。

城市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收费、污染源管理等工作的基石。

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十分重视,于今年五月开始共召开了四次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会议。

并对重点城市进行了技术培训。

今年9月4日对全国省级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进行了预验收。

本次水功能区划工作要重点完成功能区水域、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源之间的对应定位关系数据的调查,省局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对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总体安排,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地要将水环境功能区划纳入今明两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要由主管领导牵头,保证工作经费,明确承办部门,组织技术力量,购买电子地图,建立数据库。

组织各级技术培训,完成省、市、县控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电子地图衔接。

二、在国家总局已对省级水环境功能区划预验收的基础上,各地、市要对本地区历年的排污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执法检查等专项工作中涉及到的功能区划水域入河排污口及入排污口的污染源种类、废水排放量、污染企业调查清楚,完成国家要求的功能区划河段、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企业对应数据的调查工作。

三、准备建立计算机系统显示本辖区各流域的电子图示。

要将水质监测、排污申报、环境统计、污染源管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老项目污染源管理相关数据以图示和数据表格形式形成数据库,使水环境功能区的管理与日常的水环境管理相结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1.10•【字号】黑政发〔2016〕3号•【施行日期】2016.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政发〔2016〕3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现将《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6年1月10日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黑龙江为统揽,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推进、坚持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对江河湖库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不断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和谐共赢。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有效保障,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主要河湖生态水量得到基本保证。

到203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

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三)主要指标。

分年度:到2017年,列入国家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的62个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53.2%以上。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黑龙江逊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的批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黑龙江逊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的批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黑龙江逊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2.26
•【字号】黑政函〔2021〕11号
•【施行日期】2021.02.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黑龙江逊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的
批复
黑政函〔2021〕11号
黑河市人民政府: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黑龙江逊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的请示》(黑市政呈〔2020〕61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调整黑龙江逊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

调整后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7°48′31.72″—128°55′33.958″,北纬48°55′7.028″—49°27′54.29″;总面积为8632.12公顷,其中核心区790.86公顷,缓冲区267.48公顷,实验区1308.61公顷,保护带6265.17公顷。

自然保护区类型不
变,仍为野生动物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哲罗鲑、细鳞鱼、茴鱼、大麻哈鱼等冷水性鱼类及其生境。

二、调整后的黑龙江逊别拉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由省林草局另行公布。

三、你市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妥善处理好保护、建设与当地经济建设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6日。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黑龙江省)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黑龙江省)

溪浪河五 溪浪河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常市开发 常市农业
利用区 用水区
嫩江
嫩江
嫩江
嫩江
嫩江
嫩江
嫩江
嫩江
嫩江
嫩江
嫩江 松花江干
流 松花江干
流 第二松花
江 松花江干
流 松花江干
流 松花江干
流 松花江干
流 松花江干
流 松花江干
流 松花江干
流 松花江干

松花江(三岔口以下) 三岔口至哈尔滨 松花江(三岔口以下) 三岔口至哈尔滨 松花江(三岔口以下) 三岔口至哈尔滨 松花江(三岔口以下) 三岔口至哈尔滨 松花江(三岔口以下) 三岔口至哈尔滨 松花江(三岔口以下) 三岔口至哈尔滨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吉林省、黑 延边朝鲜族自
龙江省 治州、牡丹江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呼兰河绥 化市、呼 兰区开发 呼兰河绥 化市、呼 兰区开发 利用区 呼兰河绥 化市、呼 兰区开发 呼兰河绥 化市、呼 兰区开发 通肯河海 伦市源头 水保护区 通肯河海 伦市开发 利用区 通肯河望 奎县保留 蚂蚁河尚 志市源头 水保护区 蚂蚁河尚 志市开发 利用区 蚂蚁河尚 志市开发 利用区 蚂蚁河尚 志市开发 利用区 蚂蚁河尚 志市开发 利用区 蚂蚁河延 寿县保留 蚂蚁河方 正县开发 利用区
讷谟尔河 五大连池 市农业、 工业用水 讷谟尔河 五大连池 市排污控 讷谟尔河 五大连池 市过渡区 讷谟尔河 讷河市农 业用水区
诺敏河蒙 黑缓冲区

黑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黑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c n lso a te d v lp n f ae eo D e ie R v r a po c e h f e l e e .A d i gv ste o c u in t t h e e me t w tr s u csi Heh e sa ra h dtee d a v 1 n i h o o D n i h p i l t e h o I g o t r ia e 8 e ae f ma n u an g ra w tr d os e
A1 ta t T e He e R v r i a e e He iC r d r8 e fGa u P o ic h ls r pe e tt e iln v ri ) r c . h i i e t t i t x o r o ra o u rvn e i te n0 t e rs na v na d f e s h su d n h i s s i i n
管理和规 划 全流域 水 资源、 发展 节水 灌溉技 术等 建议 。 [ 关键词】 黑河流域 ; 资 源 ; 弱性 ; 水 脆 可持 续发 展
[ 中图分类号】 T 2 V1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77 (070 —0 1 —0 06 15 20 )2 14 3
O 引 言
水资源脆 弱性 是指 水资 源系统 易于 遭受人 类活 动、 自然灾害威胁 和损 失 的性质 和状 态 , 受损后 难于恢 复到 原来状态 和功 能 的性质 。主要体 现在地 表 、 地下水 资 源 数量 、 质量 , 资源循 环更新 速率 、 水 水资源承 载能力等… 1。 脆弱性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 和利用 的障碍 , 脆弱 度越大 , 越不 利于可 持续 发展 。因此 , 对水资 源系 统 的脆 弱性研 究, 有利 于进 一步了解水 资源系统 的性 质 , 从而更好地 利 用和保护水资源 , 促进 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对水资源脆弱性 的研究包 括地表水脆 弱性研究 和地 下水脆弱性研究。16 年 , 国的 Ma a首 次提出 了“ 98 法 rt g 地

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9.03.28•【文号】环土壤〔2019〕25号•【施行日期】2019.03.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关于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9〕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城管委、建设局)、水利(务)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农业)厅(局、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地下水安全,现将《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附件:1.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技术要求2.加油站防渗改造核查要求3.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公布技术要求4、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2019年3月28日附件1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技术要求一、工作内容综合考虑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脆弱性、污染状况、水资源禀赋和行政区划等因素,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体系,划定地下水污染保护区、防控区及治理区。

二、工作范围以省、市、县行政区为评估范围。

三、工作流程(一)收集资料。

根据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脆弱性、功能价值、污染现状评估的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并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工作。

(二)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脆弱性和功能价值的指标体系评估。

根据资料分析结果,采用各指标体系的评估方法,开展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分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地下水功能价值分区等工作。

(三)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根据地下水质量目标、标准限值、对照值(或背景值)开展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评估指标主要是“三氮”、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指标,形成污染分布图。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哈尔滨市、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成果的批复-黑政函〔2017〕27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哈尔滨市、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成果的批复-黑政函〔2017〕27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哈尔滨市、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成果的批复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哈尔滨市、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成果的批复黑政函〔2017〕27号省水利厅:《黑龙江省水利厅关于哈尔滨市、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成果批复的请示》(黑水呈〔2017〕25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哈尔滨市、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复核报告》。

经复核后,共划定超采区2处,即哈尔滨市孔隙水超采区和大庆市隐伏型孔隙裂隙承压水超采区,合计总面积177.17平方公里;划定限制开采区2处,即哈尔滨市、大庆市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合计总面积552.15平方公里。

二、在地下水限制开采区范围内,严格禁止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取用地下水。

确需新建、改扩建地下水取水工程的,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三、你厅要指导哈尔滨市、大庆市政府根据本地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内的供水情况和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对已有的地下水取水工程按照水源替代工程建设情况、水资源条件、节水潜力,制定分年度地下水压采计划及实施方案,逐步消减地下水取水量或限期封闭,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要通过健全地下水管理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等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17年3月31日——结束——。

黑河市地下水环境现状及保护防治区的划分

黑河市地下水环境现状及保护防治区的划分

多 年 降水量 5 2 1 . 2 mm。主 要 集 中 在 6 _ _ 9 水 质 量状 况 及 污染 现 状 、 污 染 源分 布 状 况 、 土 地 利 用 现
月份 , 多年平 均蒸 发量 6 7 6 . 8 mm。 调 查 区 状 及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规 划 , 将 工 作 区 划 分 为 地 下 水 水 源 地 水 系 发 育 ,中 俄 界 河 黑 龙 江 在 城 市 的 东 保 护 区 、 修 复治理 防 护 区 、 重点 防护 区 、 一 般 防 护 区 和 自
二、 地 下 水 环 境 状 况 五、 结 论
黑河市 地 下水 固有脆 弱性 为 较高 、 中等 。较 高 区分
黑 河 市 浅 层 第 四 系 孔 隙 潜 水 水 位 布 于 黑 龙 江 漫 滩 区及 二 公 河 和 其 它 支 沟 的 沟 谷 中 , 大 部
埋 深 2 . 1 —7 . 9 m, 饱气 带 岩性 为 亚 粘 土 、 分 地 区 地 下 水 固 有 脆 弱 性 中等 。 亚砂 土 , 局 部 地带 砂 、 砂砾石 、 卵砾 石 裸
主 要 分 布 于 黑 龙 江 高 低 漫 滩 、一 级 阶 布 较 少 , 地 下水 水质 轻微 不合 格 , 污染 轻微 , 地 下 水 主 要
地 , 二公 河 漫滩 及 其 冲洪 积 扇 中 ; 白垩 用 于农业 灌 溉 和 村 屯生 活 用水 , 供水 量 小 且 分散 ; 在 城 系砂 岩 、 砂 砾 岩 裂 隙孔 隙 微 承压 水 主 要 西 地 区 , 地 下 水 固有 脆 弱 性 中 等 , 地下 水末 受 污染 , 水 质 分 布于 黑 河市 的东 部 沿江 一带 , 乌 云一 合 格 , 污染 源分 布零 星 , 定 为 自然 防 护 区 ( 准保 护 区 ) 。 结 雅 盆地边 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划孔庆轩;刘彩虹;吴庭雯【摘要】Ukraine is located in an importa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in Europe.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s strategically and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to the country.However,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A series of problems bloc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for example:oil and gas supply and transportation constricted by Russia,monopoly of consortium and official corruption.Reform for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Ukraine is necessary.%在黑河市地下水环境开发利用状况及污染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该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选取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7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黑河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STIC 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结合MapGIS软件实现了地下水脆弱性等级分布图及地下水保护防治区划的定量化及数字化.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脆弱性等级为Ⅲ-Ⅳ级,表明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区进行地下水资源保护分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期刊名称】《地质与资源》【年(卷),期】2013(022)004【总页数】5页(P279-283)【关键词】DRASTIC模型;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保护防治区划;黑河市;黑龙江省【作者】孔庆轩;刘彩虹;吴庭雯【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0 引言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长期以来由于过量开采及处理不当,导致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众所周知,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延时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一旦出现,其治理较难.因此,合理解决不断出现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以及因地下水开采造成的环境负效应,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制订合理的区域地下水保护方案.开展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划分保护防治区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1-2].通过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可识别出地下水易于污染的高风险区,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有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地下水保护管理战略和措施[3].本论文依托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在黑龙省主要城市开展了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该区及其邻区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大规模的地面和地下工程建设,以及排污水沟渠及渗坑窖开挖较深,接近或直接连通砂砾石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均排放洼地及沟渠中,导致地下水环境恶化.借助野外调查和污染源调查资料,在系统分析该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该区含水层固有脆弱性因子,建立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RASTIC模型,结合MapGIS软件平台对黑河市浅层地下水进行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定量评价了该区地下水环境的易污染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黑河市进行了地下水保护防治区的划分,为保障该市供水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存在问题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24°45′~129°18′,北纬47°42′~51°03′.处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0.1℃,多年降水量521.2mm,多年平均蒸发量676.8mm.研究区地下水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微承压水、基岩裂隙水三类.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又分为上更新统冲积砂、砂砾石含水层和全新统砂砾石、砾卵石含水层.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微承压水分为第三系孙吴组砂砾岩孔隙裂隙水和白垩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分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孔洞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3].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是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运输车辆燃料燃烧所排废物及农业生产施用的农药、化肥等.目前,该市尚无大型污水处理系统,工业及生活废水排放量较大,部分以渗坑、渗窖形式排放,直接污染浅层地下水.沿江一带宽约1~1.5 km地区浅层地下水丰水期接受江水补给,而黑龙江是黑河市的主要纳污水体,被污染的江水补给浅层地下水,给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部分村屯卫生条件极差,遍布露天茅厕且饲养家畜,降水淋渗将污染物带入浅层地下水.近郊村屯以农业为主,农药、化肥、除草剂及各种粪肥大面积使用,灌溉回渗或降水淋渗污染浅层地下水.工业及生活废气直接污染大气层,随大气降水渗入地下,间接污染浅层地下水.受原生水文地质环境影响,黑河市浅层地下水中铁、锰含量普遍较高,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针对该区地质环境背景及地下水污染现状,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评价.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地下水脆弱性由法国Margat首次提出,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美国环保署和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的定义:“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系统对人类和(或)自然的敏感性”[4-5].国内外现有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迭置指数法、过程数学模拟法、统计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其中DRASTIC方法[6]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方法被普遍采用.2.1 评价因子体系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因素指标和人为因素指标.自然因素指标主要包括含水层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与污染物运移有关的自然因子等.人为因素指标主要指可能引起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各种行为因子.由于影响因子较多且复杂,应根据研究的目的、范围、研究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污染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同时兼顾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7].本文选取地下水水位埋深(D)、地下水净补给量(R)、含水层介质(A)、土壤介质(S)、地形坡度(T)、包气带介质(I)和水力传导系数(C)等7个参数构成DRASTIC法脆弱性评价的评价因子体系.因每个指标的性质和单位不同,在进行评价时需对其统一量化.DRASTIC评价方法采用评分值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其范围在l~10.指标值是通过指标对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得到的.一般来说,影响最小的被赋予1,影响最大的被赋予10.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2.2 评价因子权重DRASTIC评价模型中,每个评价因子被赋予一个相对权重值,其范围为1~5,以体现各个因子对地下水脆弱性贡献的相对大小.其中,对地下水脆弱性最具影响的因子权重为5,影响程度最小的因子权重为1,本次评价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各因子权重(见表2).2.3 DRASTIC脆弱性指数应用DRASTIC模型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时,首先先选定适用的地区划分成评价单元,然后确定各单元各评价因子的评分和权重,最后采用下面的计算公式计算各单元的脆弱性指数.DRASTIC脆弱性指数=式中:W表示各因子的权重;r表示各因子的评分值.具体计算过程:利用MapGIS将上述7项因子矢量化,即完成单因子评价,提取各单元对应的因子属性值,然后将属性值和权值带入上述公式,计算脆弱性指数. 表1 定量评价因子等级分值Table1 Grade valuesofquantitativeevaluation factors地下水水位埋深/m范围D ≤ 1.5 1.5 <D≤ 3地下水净补给量/(mm/a)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评分范围评分类别评分类别10 R≤8 1 块状页岩 2 薄或缺失9 8<R≤16 3 变质岩、火成岩 3 砂砾层评分10 10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水力传导系数/(m/d)范围评分类别评分范围评分S≤ 2% 10 砂土、黏土 1 0~4.1 1 2%<S≤ 6% 9 页岩 3 4.1~12.2 2 3<D≤4.5 8 16<R≤28 6 风化变质岩、火成岩 4 砂 9 6%<S≤ 12% 5 灰岩 6 12.2~28.5 4 4.5<D≤9 7 28<R≤40 8 薄层状砂岩、灰岩6收缩或聚集的黏土7 12%<S≤18%3砂岩6 28.5~40.7 6 9<D≤15 5 R>40 9 页岩 6 砂质壤土 6 S>18% 1 层状灰岩、砂岩、页岩 6 40.7~81.5 8 15<D≤22.5 3 块状砂岩 6 壤土 5 变质岩、火成岩 4 >81.5 10 22.5<D≤30 2 块状灰岩 6 粉砂质壤土 4 砂和砂砾层 8 D>30 1 砂和砂砾层 8 黏土质壤土 3 玄武岩 9玄武岩 9 未收缩和未聚集的黏土 1 岩溶发育的灰岩 10岩溶发育的灰岩 10表2 DRASTIC评价因子的权重体系Table2 W eightsystem ofDRASTIC evaluation indexes评价因子权重地下水位埋深(D) 5地下水净补给量(R) 4含水层介质(A) 3土壤介质(S) 2地形坡度(T) 1包气带介质(I) 5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C) 3计算获得的DRASTIC脆弱性指数越大,表明相应区域的相对地下水脆弱性就越高,则该区域的地下水就易于被污染.为计算方便,最大值226折算为100,最小值23折算约为10.地下水系统综合指数划分成5个级别,见表3.表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程度划分Table3 Grading of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脆弱性指数<20 40~20 60~40 80~60脆弱性等级难以污染Ⅰ可能受到污染Ⅱ容易污染Ⅲ极易受到污染Ⅳ100~80 强最易受到污染Ⅴ脆弱程度弱较弱中等较强根据黑河市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地下水水质、包气带岩性及厚度等资料,采用表1所列各因子指标值和表2各项的权值,利用DRASTIC模型对地下水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见表4.由计算结果可知,黑河市地下水脆弱性为Ⅲ~Ⅳ级,即容易受到污染、极易受到污染,说明地下水受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对地下水质的保护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地下水脆弱性较高区分布于黑龙江漫滩区及其支沟的沟谷中,这些地区地表岩性为粉土和砂、砂砾石,透水透气性能好,水循环交替强烈,且地下水埋藏浅,受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黑河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固有脆弱性中等,当这些地区受到长期持续的污染时,地下水质量将明显下降,导致水质不断恶化,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3 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划及防治措施3.1 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划依据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结合该区地下水质量状况及污染现状、污染源分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同时考虑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需要,将脆弱性评价图与该市水源地分布及污染源调查成果图叠加,制订出该市的地下水保护防治区划图,见图1.表4 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表Table4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ofgroundwatersystem评价因子地下水埋深/m 净补给量/mm 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介质含水层渗透系数(m/d)因子取值或类别2.1~8.5258.5~304砂、砂砾层粉砂质壤土黏土质壤土薄或缺失< 2% 砂土、黏土 0.02~70.01 3~10 10 1 1~8 DRASTIC值脆弱性等级等级分值7~994~8 47~73Ⅲ~Ⅳ图1 黑河市地下水保护防治区划图Fig.1 Groundwaterprotection division in Heihe City1—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groundwater protection area forwater supply source);2—修复治理防护区(remediation and protection area);3—重点防护区(key protection area);4—一般防护区(common protection area);5—自然防护区(nature reserves);6—黑河市边界(boundaryofHeihe City)根据叠加结果将工作区划分为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修复治理防护区、重点防护区、一般防护区和自然防护区等5个区.1)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针对黑河市南郊163水源地而设立,水源地处于地下水固有脆弱性中等区,水质轻微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大量加入消毒氯而使pH值降低,地下水呈微酸性,地下水污染虽不重,但由于163水源是市政供水的主要水源,因此作为一级保护区.2)修复治理防护区(一级防护区):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和城郊东南一带,是污染源分布较为集中,地下水质量严重不合格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城建区和河南屯至小黑河村一带.3)重点防护区(二级防护区):主要分布于一级防护区的外围,地下水脆弱性较高,地下水质量中等不合格,污染源分布较多的区域.4)一般防护区(准保护区):分布在城南部的大分部地区,这些地区地下水脆弱性中等,局部地段较高,污染源分布较少,地下水水质轻微不合格,污染轻微,地下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村屯生活用水,供水量小且分散.5)自然防护区(准保护区):高地营子、上二宫村及建城区以西的二级阶地区,地下水固有脆弱性中等,地下水末受污染,水质合格,污染源分布零星,定为自然防护区(准保护区).3.2 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根据黑河市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评价的结果,制定出以下对策和防治措施.1)对于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实行水源地卫生防护制度,并取消一切可能妨碍取水构筑物运行的活动.在此区内要消除一切造成含水层污染的可能性.2)对于修复治理区和重点防护区,首先查明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途径,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的进一步扩散,然后对污染区进行逐步治理.由于污染区主要在城市中心区,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有已废弃的简单填埋垃圾场、市政排放的生活工业污水、分布于居民区内的生活污水渗窖、无防渗厕所及地表污水体和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等,因此应尽快建成污水处理厂,生活、工业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向周围环境排放.应尽快建立典型生活垃圾处理场地附近的地下水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进行地下水污染预防控制.3)一般保护区位于农业区,禁止利用污水灌溉农田,同时限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将农村散置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4)自然防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企业进入,禁止一切污染可能性的出现,大量植树造林,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4 结论在对黑河市进行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应用DRASTIC模型进行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水资源保护区划研究.1)建立了黑河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MapGIS软件完成了各因子的矢量化,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赋权,应用DRASTIC模型计算了各评价单元的地下水脆弱性指数.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漫滩区的狭长地带,以及二公河和其他支沟的沟谷中,其他地区地下水固有脆弱性为中等.2)应用MapGIS软件分析系统分别做出单个评价因子评分图,然后按各个因子的相对权重值进行图层叠加得到地下水保护防治区划图.一级保护区包括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163水源地和城市中心地带及其南部修复治理区,水源地及城市中心周围地带为二级保护区;黑河市西部和南部及二公河一带划分为准保护区.3)根据分区结果制定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防护措施,对水源地,要禁止一切污染或可能污染的活动,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防止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等;对污染区查明污染源及污染途径,防治污染的进一步扩散,必要时可以在污染区建立暗坝,出现污染立即整治;应尽快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对未受污染的地区,应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防止一切污染源进入,并且加强该区的绿化工作.利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可以发现研究区可能存在的水环境污染程度及分布范围,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地下水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将脆弱性评价结果与水源地分布、水环境污染调查结果结合,制订水资源保护区划,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1]郝华.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状况与对策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04(3):23—25,49.[2]孟佳.地下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J].科教纵横,2010(8):184.[3]戴艳文,王丽娟.黑河市地下水水文地质概述[J].黑河科技,2003(4):115. [4]张丽君.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研究进展综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6):113—119.[5]姜桂华.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进展[J].世界地质,2002,21(l):33—34.[6]姜志群.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中DRASTIC法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2):100—103.[7]张丽君,刘树臣,贾跃明.国外环境地质研究和工作的主要态势[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26(6):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